第一节机构
1957年3月,成立荷泽专署商业科,是年12月改为商业局。1958年8月,商业局、供销社合并,仍称商业局。是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菏泽专署商业局并于济宁专署商业局。1959年6月,菏泽、济宁两专署分设,复设菏泽专署商业局。1961年,供销合作社从商业局分出另设。1968年,菏泽专区商业局撤销,其百货、副食、五金交电合并改称“人民生活服务站”,食品与外贸合并改称“东方红服务站”。1970年1月两站解散,设立菏泽地区商业局革命委员会。1975年7月,改称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商业局,下辖百货、五交化、副食品、食品、药材、石油、饮食服务等公司。1978年改称为菏泽地区行署商业局。1980年改称菏泽地区商业局。1985年,菏泽地区商业局下辖百货、五金交电、食品、副食、蔬菜、饮食服务、石油7大公司。
第二节百货
百货业主营日用百货、文化、纺织品三大类,是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行业。建国前夕,全区仅有百货业商户1290余家,从业人员2370余人,年销售额970万元。
建国后,为扩大国营百货业务,1950年9月建立菏泽百货公司。1954年,各县百货经营机构建立,实行条条管理,统归山东省百货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布匹、鞋帽、文化用品、针织品、纺织品、五金、副食品、水产品、土产杂品等。1958年百货系统各级公司改由地方管3.1961年经营范围调整,将原先经营的五金交化、副食品、水产品、土产杂品等交给各专业公司。1965年调整百货批发机构,撤销了部分县公司,设7个百货批发站,业务隶属济宁。1971年7月,各县百货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菏泽百货分站改称百货采购供应站,业务归省公司。1984年8月至1985年,菏泽百货采购供应站由菏泽地区商业局管理。
日用百货日用百货包括火柴、肥皂、鞋袜、缝纫机、手表、搪瓷制品、铝制品、锁、发夹、扣子、帽子、伞、玩具、刀剪、化妆用品、玻璃器皿等。
建国后,由于区内工业基础薄弱,日用百货商品货源大部分从区外购进。货源分南路货(指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以南的产品)、北路货(指北京、天津、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产品)。1950年,日用百货总购进350万元,销售401万元。50年代一般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60年代初,商品生产减少,部分主要商品如火柴、肥皂、鞋子、保温瓶等货源不足,实行票证供应。同时为回笼货币,平衡差额,开展了高价商品供应,其中手表从1961年4月16日起价格平均提高1.48倍,钟表提高1.5倍,怀表提高2倍。1965年1月,市场供应情况好转,高价商品被取消。“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供应时紧时松,多数年份主要商品实行票证供应。1978年后,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市场货源充足,凭票供应办法取消。1980年,百货类商品全部敝开供应,销售量大增。1983年,总购进商品价值3646万元,销售额4318万元。1985年,总购进商品价值4634万元,销售4831万元。
文化用品建国后,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教事业迅速发展,境内文化用品购销量不断扩大,经营品种越来越多。1950—1957年,全区百货公司系统文化用品销售额每年在300万元左右,经营品种主要有机制纸、钢笔、铅笔、墨水、作业本、乐器、算盘等。8年间全区机制纸销量为4606吨,钢笔3.46万支,铅笔2.3万打,各类作业本31.9万册。1958年增加了照相器材、版纸、教学仪器、体育用品、印墨等商品,当年销售胶卷1084卷,版纸21789公斤。1958年后,文化用纸量越来越大,供应紧张,书写、办公、印刷用纸脱销,有时用包装纸代替。1958-1965年,文化用品销售总额为3170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场纸张供应一直紧张,为了保证重点需要,对农村生产队帐簿、表册用纸从1967年开始实行专项供应。由于宣传需要,中西乐器销售量扩大。1968—1970年,乐器销售额达79万元,相当于1950—1965年总销售额的1.8倍。1966年9月1日,对书写纸、油光纸的销售价进行调整,书写纸(13号60克)由1400元/吨降为1100元/吨,油光纸(12号30克)由1200元/吨降为1150元/吨;包装纸(1号50克)由920元/吨降为810元/吨。纸张的销售价格平均降低15%.1978年后,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宣传、科研、印刷出版对文化用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一些新兴的文化体育用品如电子计算机、影印复印器材、健身器械等不断应市,销售剧增。1977—1985年,全区商业系统文化用品销售总额达8772万元,其中1978年文化用品销售总额1802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纺织品1950年初,国营花纱布公司成立,主营棉花、棉纱、布匹。1956年6月,更名为纺织品公司。
1957年11月,纺织品公司与百货公司合并,纺织品业务从批发到零售均由百货系统统一经营.1984年底,地区百货站与纺织品公司分开,县纺织品业务由百货公司统一经营。1985年购进的纺织品类商品价值4240.9万元,相当于1950年的4倍,基本满足了区内市场供应。
棉纱:1950年11月和1951年1月,政务院、中财委先后发布《对于目前棉纱的管理办法》和《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各企业、机关、团体用纱均由国营商业按计划统一供应,纺织工厂生产改为给国营商业代纺棉纱、代织棉布。1962年国家纺织品总公司具体规定了纱布的供应原则:1、帘子布、鱼网、木纱团、导火线、药纱布等专项用纱,必须专项专用。2、国家计划产品、出口产品必要的附料用纱应按产品生产落实计划安排,并采取按生产分期供货的办法。3、民用线、面袋、化肥袋、出口包装的缝口用线应保证最低需要。4、一般产品用纱根据可能统筹安排。5、少数民族特需用纱,应照顾其风俗习惯,适当安排。出口、军需和织布用纱由工业部门按计划直拨有关部门,任何部门不得自行处理。
1983年统购统销政策取消。1950—1983年全区商业系统共收购棉纱8302.2吨,供应8170吨。
棉布:是纺织类商品的大宗.1949—1982年,由于区内货源紧缺,一直实行票证供应。
1961年,全区仅供应棉布783万米,人均消费1.5米,供不应求,市场紧张,且品种单调,断档告急情况时有发生。70年代后期,化纤布大量上市,棉布市场疲软,供应紧张关系得以缓和。1981年,棉布销售4389万米,1984年降至2043万米。四年中,棉布进大于销2600多万米,库存积压,不得不削价处理,共造成损失240多万元。
针织品:50年代,区内经营的针织品有毛巾、袜子、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床褥单、手帕等3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达100万元。由于群众购买力较低,社会消费量少,针织品实行敞开供应,分配原则是低档针织品优先供应农村,高档商品先满足城市。1960年8月,主要针织品纳入统购统销范围,市场供应分三种不同形式;一是凭布票供应的有卫生衫裤、线衣、床褥单、毛巾被、线毯、浴巾等9个品种,二是凭购物证供应的有毛巾、袜子、汗衫、背心、民用线等5个品种; 三是其他品种敞开供应。1961年全区主要针棉织品销量为:毛巾11万打,较1959年减少27.1%;袜子14.8万打,减少41.4%;汗衫背心2.07万打,减少55%;卫生衫裤1.68万打,减少6.7%。60年代后期,各类化纤针棉织品开始应市,销售量迅速增加。1969年全区销售袜子20.2万打,较1966年增长81.9%;汗衫背心6.56万打,增长83.8%;卫生衫裤1.57万打,增长127.5%°70年代后期,晴纶、涤纶等化纤产品大量上市,逐渐替代纯棉产品。1978年后,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对此商业部门及时调整经营政策, 放宽供应限制,以适应新市场形势的需要°1983年5月全部棉针织品免收布票,市场供应敞开,货源充足,花色品种增多。1983年全区商业系统销售毛巾273万条,与1982年基本持平;销售汗衫背心5.6万打,比1982年减少20.3%;销售卫生衫裤5.7万打,比1982年减少9.2%;销售床单26.6万条,比1982年增长8.1%.1985年,全区针棉织品生产厂家达10余个,产品百余种,年销售额579万元,比1950年增长8倍。
第三节食品
1954年,荷泽专署建立食品收购站。1955年,全区收购生猪18740头,菜牛5630头,菜羊1770只,鲜蛋3.5万公斤。1965年,销售肉类440万公斤,比1960年增长1倍。“文化大革命”期间,食品业遭到破坏,经营受到影响。1979年,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调动了群众饲养积极性.1985年,实行合同定购和指导性价格,放开经营。是年人均消费肉类3.2公斤,比1977年增长28%。
生猪1954年,由国营食品公司统一经营,当年收购生猪3.7万头,销售3915头。为了城市、工矿区的肉食供应,1955年国家决定在生猪生产区实行生猪“派养派购”的政策。1957年,全区人均消费猪肉0.5公斤,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1960年,收购2.7万头,纯销售1.6万头,调出1,1万头,人均消费猪肉0.8公斤。1962年后,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生猪生产有所发展,收购实行了奖售,城乡肉食供应得到好转。为了平抑物价,食品部门开展了计划外经营,以低于市场价高于牌价的价格,在市场敞开供应,打击了不法肉食商的投机活动,稳定了市场。“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营公司独家经营,生猪生产很不稳定,社员养猪养禽受到限制,市场供应时紧时松,年人均消费猪肉2.2公斤。1978年后,落实了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生猪货源稳定。1979年4月1日,区内大幅度提高生猪收购价格,平均上调27.2%,调动了群众养猪积极性。是年,全区食品系统收购生猪达55.8万头。食品部门为了扩大销售,搞活市场,允许群众自宰上市,实行了“两把刀”经营。1985年,国家取消了派购政策,放开了购销价格,由企业自主经营。全区食品部门广开货源渠道,大力组织外调和深加工,使经营状况不断改善,是年,全区收购生猪31.3万头, 内销3.2万头,外调28.1万头。
牛、羊菏泽地区是鲁西南大黄牛和青山羊的重要产地。建国初期,群众养牛多供使役,耕牛宰杀必须在丧失使役能力后,经当地兽医部门检査,取得准宰证后方可收购、屠宰,羊则自由宰杀。1953年,国营土产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开始兼营少量的牛、羊。1954年,菏泽食品站经营牛、羊购销业务,同时还允许私营商户继续经营。1955年,全区食品系统收购牛5630头,羊1770只。1961年国家对耕牛规定了合理的淘汰标准和统一的收购政策,并压缩了羊肉的供应范围,停止了对城镇居民的供应。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凭证、凭票,按人口定量供应,标准与汉民猪肉定量基本相同。
70年代,由于社会宰杀量增加,国家收购牌价偏低,牛、羊购销量一直徘徊不前,城市牛、羊肉供应紧张,但对非农业人口的少数民族牛、羊肉供应,仍按人口凭票证供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放宽了耕牛淘汰标准,同时又大幅度提高了牛、羊收购价格,牛收购价格上调44.7%,羊价格提高48.2%.1983年,牛、羊经营实行了议价购销,并允许多渠道经营。随着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牛、羊购销量逐年增加.1985年,全区食品部门共收购牛8万头、羊49万只,区内销售牛2万头、羊11.7万只。
鲜蛋1954年菏泽食品站建立后,开展了蛋类购、销、加工业务°1955-1957年,全区共收购鲜蛋41.9吨,销售9.5吨,外调19.5吨,库存12.9吨。
50年代后期,由于粮食减产,农民养鸡量减少,因而市场蛋价较高,收购困难1959年全区收购鲜蛋48吨。1960年,国家将鲜蛋列为二类计划商品,实行合同定购,任务落实到队户。为鼓励社员多售鲜蛋,1961年又实行了奖售政策,每斤蛋奖给售蛋户0.13公斤食糖。1965年取消了奖售政策,但仍然实行派购。在执行派购过程中,少数地方干部在工作上方法简单,曾发生过“无鸡派蛋”的现象,造成不良影响。鲜蛋派购政策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1985年实行放开经营,购销价格随行就市。1958—1985年,全区收购鲜蛋92500吨,外调72500吨,地区内销售19000吨,库存1000吨。
家禽鸡为主,鹅次之。1956年5月,食品站开始经营家禽业务,年收购15.69万只,销售2.26万只,其他全部调出。1958年,由于家禽存养量减少,收购下降,供应紧张。60年代,采用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方法。70年代,家禽生产起伏大,收购量不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禽生产有较大发展。1981年收购量突破百万只大关。1982年达146.9万只。1983年,家禽由二类商品改为三类商品,实行议购议销,多家经营,市场日益活跃。1985年,全区共收购家禽291.8万只, 相当于1966年的4.5倍。
第四节副食品
1962年1月,菏泽专区成立烟、酒、糖分公司,专营烟、酒、糖、糕点等副食品。1971年,改称菏泽地区副食品公司。至1983年,经营范围有酒、烟、糖、茶叶、小食品等5大类, 约1700种。1962—1985年,购进商品总值8.4亿元,销售额9.2亿元。
酒类1950年荷泽专署设立酒类事业
专卖处,开始对全区酒类产销实行专酿专卖,并着手建立了境内第一家国营酒厂一菏泽酒厂。50年代,酒类购销平稳,年均购销量1700吨。60年代初,由于酿酒原料不足,收购减少,市场供应紧张。1962—1965年对白酒实行部分高价供应。1970年,优质白酒实行票证供应。1975年,商业部门为补市场不足,购进了一些优质四川、贵州酒,缓解了供需矛盾。1979年,全区购进白酒6344吨,销售6344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经营酒类有白酒、啤酒、果露酒、黄酒4大类。1981年,瓶装名优白酒零售价平均提高14.5%。1985年,酒类购、销量分别比1980年增长57.7%和30.4%。
卷烟建国初期,菏泽专区建立了菏泽卷烟厂,产品由百货公司经营,实行加工定货1953年8月,国营专卖公司开始对全区卷烟产品实行包购包销,统一批发调拨,年销量达4万箱。60年代初,由于区内原料缺乏,产烟量减少,对市场采取发票定量供应。70年代,由于卷烟生产量不断增加,加上多渠道进货,区内卷烟市场出现了产大于销的现象, 销售连年下降。1978年销售卷烟9.7万箱,1981年降到4.6万箱,下降53%。1982年收购地产卷烟5.5万箱,因部分卷烟变质,不得不削价处理,造成经济损失180万元。1983年1月菏泽烟草公司成立,副食品公司将卷烟批发业务移交烟草公司。1985年,全区烟草专卖主要经营品种按香型和配制方法可分为烤烟型、晒烟型、混合型,有甲、乙、丙、丁、戊5个等级。地产卷烟主要为中、低档烟,计有“牡丹园”、“古今园”、“曹州”、“绿牡丹”、“金玉”、“白丽”、“春梅”、“宇航”、“梁山”、“富宝”、“卫河”、“红鸟”等10多种牌号。1985年,全区卷烟零售量为75011箱。
食糖1959年列为一类商品,并实行定量供应。总的供应原则是“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必需,安排一般”。1962-1965年,开始了高价供应,价格高于平价5—7倍。1963年,商业系统销售食糖3114吨,社会零售3531吨,人均消费0.64公斤。1977年商业销售5503吨,社会零售量5745吨,人均消费0.75公斤。1985年商业销售16593吨,社会零售20888吨,人均消费2.85公斤,是1952年人均消费量的17.3倍。
茶叶区内茶叶历来靠外地调入。1956年对私营商业改造后,茶叶收归土产部门经营。1958年归属商业部门经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内茶叶消费量不断增加,1958年为52.5吨,1965年为45.2吨,1966年51.5吨,1970年70.5吨,1975年113-8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茶叶销量剧增,1979年销量已达247.2吨,1980年达252.9吨。1981年茶叶取消计划调拨,由企业自行采购。1985年全区茶叶销量442吨,经营的茶叶品种主要有花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紧压茶五大类,以花茶、绿茶类经营量最大,约占70%。
糖果最初由民间熬制,主要采用糯米、高梁、红薯、胡萝卜等原料熬制成饴糖,然后浓缩成麻糖、姜汁糖、牛皮糖等。后有南方蔗糖制做的糖块在区内应市,并逐渐占据市场。全区1955年购进糖块305吨,销售260.9吨;1960年购进493.8吨,销售398.2吨;1970年购进1047吨,销售1101吨;1979年购进1717吨,销售1686吨。1980年后,糖果市场多家经营,国营商店副食品销量受到影响。1985年购进糖果1115吨,销售1113吨。
糕点建国后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并开始收取粮票,直到1979年。多年来,糕点供应的主要货源来自当地加工厂,少量高档点心购自区外。1979年市场放开后,区外各种名优糕点大批上市,方便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1962—1985年,全区商业系统糕点、饼干等项销售金额达1270余万元。
奶制品主要是奶粉,在区内供应较晚。
1956年由百货系统开始经营,年销售量2850公斤。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销量不断扩大,1979—1985年商业纯销售量达1308吨,年均销售量为187吨。
罐头建国初,在区内市场偶有销售。1950—1957年,全区商业系统仅销罐头64箱(每箱24瓶)。1958-1968年期间,年均消费量不过300箱。70年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平均年销量6000箱。1980—1985年,年均销售10万箱。
第五节蔬菜
建国前,菏泽蔬菜市场以传统的辣椒、茄子、萝卜、白菜、葱等为主,年内淡旺季节较为明显。建国后,区内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蔬菜生产,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78年,全区蔬菜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9655亩,城镇居民人均占有0.05亩。1984年,蔬菜基地为18690亩,其中长年菜田15940亩,季节菜田2750亩,分布在18个乡镇,52个行政村,142个生产队,共有菜农39649人。蔬菜购销大体分为6种形式:1972年之前以计划购销为主;1972-1979年,国营公司实行统购包销;1979—1980年9月,实行产销合一;1980年9月至1981年实行大管小活,即蔬菜公司对三种大路菜统购包销,其余细小品种实行议价购销;1982—1984年,实行小管大活,即国营公司掌握40%的蔬菜调剂余缺,其余由蔬菜生产者自行安排;1985年,放开蔬菜市场,拓宽流通渠道,进一步方便了群众。1978-1985年,全区购进蔬菜价值达881.1万元, 销售额519.4万元,国家补贴361.7万元。
第六节药品器械
建国初期,菏泽专署成立了医药总社,经营中西药批发兼零售业务。1955—1956年,各县均建立了医药公司与中西药经理部,并对私营医药业实行改造,形成了国营医药独家经营的局面。1985年,菏泽地区医药公司下辖3个采购供应站、3个工厂、9个县公司、38个农村经营组,年销售额4462万元。
中药经营品种:1949年,区内中药材品种仅有三四百种。建国后,医药商业迅速发展,经营品种增多。1958-1970年,经营中药材600余种,中成药200余种。1982年,经营中药材656种,中成药354种。
收购:建国后,医药商品由国营医药公司统一经营。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购进,分地产品收购与区外调入两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规章制度被废除,地产品盲目生产,收购量剧增,购进计划失去制约,购、销、存比例严重失调。1975年,菏泽药材站库存白芍792万公斤,占用资金1552.3万元,占全区中药材库存的70%.1978年后,购、销、存比例趋于协调。1985年购进中药材价值291.6万元。
销售:建国后,区内中药销售逐年增加。1957年,区内销售中药价值84.48万元,主要有丹参、桔梗、白芍、丹皮、山药、麦冬等;区外销售80.4万元,主要有白芍、丹皮、红花、草决明、山药、千实等。1970年,区内中药销售288.6万元,区外销售708.2万元。1985年,区内中药销售539.8万元,比1980年下降15%;区外中药销售713万元,比1980年增加62%.中药材、中成药销售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中药材1957年占87%,1985年占53%;中成药1957年占13%,1985年占47%。
西药经营品种:建国前,西药经营全系私人经营,一般有磺胺类、抗生素类等药,品种较少。建国后医药公司经营品种迅速增加,1955年已达650种,而后增加了特殊药品购进,如急救、麻醉、计划生育药品等。至1985年,经营西药达1007种,较1952年增加776种。
购进:建国后,地、县相继建立了西药专营机构,西药购进有大幅度增长・1956年,全区购进西药价值167万元。1971年,菏泽、东明药厂建立,从系统外工厂购进酒精、甘油等价值13.2万元.1985年,全区西药总购进价值3549.8万元,比1981年的2517.6万元增加了1032.2万元。
销售:建国后,西药的销量发展速度快,增长幅度超过中药。1957年,全区医药销售额共511.9万元,其中西药销售额为235.6万元,与中药所占比重持平。1960-1985年,西药销售占中药、西药、器械总额的60%,最高时达到72%。1985年,西药销售额3037.6万元,为1956年的18.36倍。
医疗器械经营品种:70年代之前,国营医药公司只限于经营一般消耗性器械60余种°1983年,经营的器械已分3大类,1830种,2760个规格.1985年,发展到2327种,3920个规格。
购进:1957年,全区购进医疗器械价值19.6万元。1960年,购进医疗器械价值250.5万元,但由于盲目采购,造成库存积压.70年代,各种医疗器械的购进主要依靠省内平衡,由一、二级站调拨解决。1983年, 全区与全国80多个一、二级站建立业务联系,经营品种占总器械的80%。
销售;1955年,全区销售医疗器械价值6-7万元,销售化学试剂价值0.1万元。1975年,销售器械价值149.9万元。1985年销售器械价值244万元。菏泽地区1956-1985年收购中药材一览表
第七节饮食服务
饮食业1954年,菏泽专区有关部门对全区私营饮食业普遍登记发证,全区共登记饮食业1480户,从业人员5210人,资金13.8万元。1955年发展到2670户,7328人,资金16.7万元。通过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饮食业划归基层供销社经营。1956年,全区基层供销社共建立150多处饭店,有职工5346人,每处饭店流动资金一般在500—1000元,月经营额2000元左右。在城区,50%以上饮食业参加了公私合营,成立了 “饮食服务公司经理部1966-1976年,饮食服务业由国营饭店独家经营,传统服务项目多被取消,名吃、小吃大部绝迹。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个体饮食业得到迅速发展,饭店小吃遍及城镇和乡村,打破了国营饭店独家经营的局面。至1985年,全区饮食服务业网点达15800多家,年零售额1.6亿元。
区内饮食业历史久远,传统名吃众多,主要有单县羊肉汤、曹县烧牛肉、成武白酥鸡、郓城肉壮馍、东明火烧、荷泽烧饼、煎包等20多个品种。
单县羊肉汤:始创于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创始人徐柱立、曹西胜、朱克勤。最初他们三人合伙开设“三义和”羊肉汤馆,生意颇为兴隆。后来,徐、曹、朱三家各自经营,徐家技术好,选料精细,单县羊肉汤便以徐家为正宗发展起来。民国初年,单县有徐、魏、赵、郝、柏、高、滕、宋八家经营。竞争中,单县羊肉汤的制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名吃。单县羊肉汤制作十分讲究。它以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为主料,先用温水将羊肉洗净下锅,上覆羊油,急火烧开,顶出血沫。将血沫撇出后添加白芷、丁香等10多种佐料以及大葱、生姜、盐等,熬制2-3小时,使羊油融化,不显油花,汤呈乳白色即可。盛入碗内时加入香油、香菜、蒜苗等。羊肉汤中又分腰花汤、口条汤、肠头汤、肺叶汤、奶渣汤、眼窝汤等多种,尤以腰花汤、奶渣汤、口条汤为上品。单县羊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补品,对胃病、肠炎有一定疗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单县把发展羊肉汤做为搞活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组织从业人员先后进入青岛、徐州、济宁、郑州等大中城市经营。1985年又在北京安家落户,颇受顾客的喜爱。
曹县烧牛肉:曹县烧牛肉以米家为代表,迄今已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原料必须是体格强壮的鲁西南大黄牛,且以年龄十三、四岁的黄牛肉为最好。制作方法:先将牛肉切成7两重的方块,放入缸内用盐腌透,然后入锅加药料煮熟,撇油出锅,置筐内凉透。在小锅内加入小磨香油,烧至六成时,放入煮好的牛肉炸约10分种即可。出锅后的牛肉呈红褐色,咸而不腻,香味纯正。1985年后,曹县食品厂采取高温杀菌、真空封口、铝铂复合袋等先进技术,研制出了一年保存期的软包装烧牛肉,进一步扩大了外销能力。
郓城壮馍:区内名吃之一,是一种椭圆形油煎食品。其制作方法是:把和好的面团(半发酵),用手拍拉成长条形,将馅抹在上面折成卷状,然后拍扁成椭圆形,放入平底锅中用油煎。其馅以羊肉泥为主,配葱、姜、料粉、食油、精盐等佐料。视顾客所好,可以加辣椒或灌上鸡蛋。煎熟后的壮馍长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1.5厘米,内分多层,重约0.25公斤。该食品焦黄香酥,松软可口,吃起来别有风味。
成武白酥鸡:白酥鸡是区内特有的一道名菜。相传创于清朝初期,经过300多年十几代人改进,现以定型。此菜为半球形,蒸制而成。分两部分,中间为粉红色,称“底子”,覆面为白色,称“面子”。其制作方法是:把瘦猪肉、鸡肉绞碎,加入蛋清和绿豆淀粉搅拌混合后,佐以味精、麻油、细盐和五香料,继续搅打至适中,称为“底子料”;将鸡脯抽去白筋,用刀背砸成细泥,再加入适量猪膘油共砸,完全混合后兑入适量蛋清和绿豆淀粉,反复搅打,再放入味精、细盐和少许麻油,继续搅打至适中,称为“面子料”。料子做好后,进行蒸制。先将底子料做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半球,置于蒸笼内,再以等量的面子料涂于表面使下薄上厚,并用光滑的竹片沾蛋液或清水抹光。上火蒸一小时,中间要掀盖放气,以便蒸出的白酥鸡白嫩。白酥鸡蒸出后,改刀即可上席,也可加适量高汤,但不放酱油,以保持面子洁白。此菜特色是底红顶白,软而不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菏泽烧饼:打烧饼在荷泽饮食业上可称为一大行业。40—50年代,仅在菏泽市中心潘隅首街口,就有十几盘烧饼炉子,其中以马家老面大烧饼、侯家脆烧饼、赵家千层芯儿满芝麻烧饼最为有名。菏泽烧饼用料讲究,烧饼面选用小麦精粉,经过和、盘、揉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食盐和茴香、花椒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瓢,再经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层沾上芝麻仁,即可入炉内烘烤。烤成的烧饼表面红中透黄,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吃在口里,外焦里脆,不硬不粘,酥香可口。烧饼种类繁多,各具风味,有味道迥异的糖烧饼、咸烧饼;有火色不同的焦烧饼、脆烧饼、烧饼片;有表面各别的老面烧饼、嫩面烧饼;有外形各异的鱼脊烧饼、盘花烧饼、提花烧饼等。
成武酱大头菜;“鲁成牌”酱大头菜,是成武县副食品加工厂采用地产大头菜,经过传统工艺腌制而成的咸菜。此种菜始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几代人潜心钻研,先腌后酱,棕红透明,集香、咸、甜三味于一体,咸甜适度,香味绵长,口感清脆,风味独特,是物美价廉的地方小菜,畅销区内和周边地区。成武盛产大头菜,栽种历史悠久,以成武镇小桥村产的最佳。特点是个大、体光、根少、无杈,极适于腌酱菜。秋后,将鲜大头菜先在缸内用盐培。初腌1一2年,期间须翻缸4一5次。捞出后,削皮,用清水浸泡24小时,沥净水再酱。先下“四酱”(用过四次的酱,以下类推);10日后,下“三酱”;20日后,下“二酱”;最后一次下原酱。酱后,还要保养10多天,方为成品。酱制过程,夏天须45天,冬天要适当延长时间。
服务业旅店:1955—1956年,区内通过对私营旅店的改造,实现了行业归口管理,并由国营或集体统一经营。1966年服务秩序被打乱,一度岀现“住店难"的现象。1973年,旅店建设加快,全区共投资300万元,先后兴建服务楼、旅店12处,面积3万多平方米。这批新建的服务网点成为全区国营旅店业的骨干,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体、个体旅店大量岀现,国营旅店业为在竞争中发展,不断更新改造服务设施,积极扩大服务领域。1980—1985年,全区新建和改造旅店面积达8000平方米,增设电视机2319台,电风扇530台,沙发600套。1985年全区国营旅店和集体旅社37处,营业收入166万元,比1978年增长53.7%,实现利润4.5万元,比1978年增长73.1%。
摄影:俗称照相。境内摄影最早出现于1928年4月,之后,相继出现“光华”、“宝光”、“国光”等11家私营照相馆,各家资本金额约在千元左右,工艺上能照、冲、着色。建国后,经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照相馆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建立了国营照相馆,规模逐渐扩大,并增加了艺术照、生活照、冲胶卷等营业项目。“文化大革命”中摄影事业受到冲击,艺术照、生活照被当作“四旧”废除,相馆橱窗内只能展出新闻图片和“工农兵”、“红卫兵”的照片,配光、布景、姿态、服饰、发型单一化。1980年后,摄影业由国家独家经营发展为多家经营。面对市场竞争,国营摄影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经营:一是大搞下乡、下工厂、到学校流动服务,预约上门服务;二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三是更新布景、道具、橱窗,吸引顾客;四是增加彩照,提高技艺,缩短取片时间。1985年,全区国营摄影网点19处,营业收入42万元。
理发:1948年7月至1956年,全区城内私人理发店73家,从业97人。1956年,私人理发店先后改为公私合营或国营。1966—1976年,区内理发业受到冲击,发型单一化,营业额下降。1979年以后,个体理发户增加,农民纷纷进城开店营业。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国营理发业一直亏损。1985年与1978年相比,国营理发网点减少4处,从业人员减少68人,营业收入减少3万元。
浴池:1949年,菏泽城内有10多家私营洗澡塘,每家只有一个简易浴池,10—20个床位,几条毛巾,一个锅炉。其服务项目有搓背、修脚等。60年代后期,各县政府先后投资扩建澡塘,更新设备。1976年后,不少工厂修建职工澡塘,并对外服务。80年代,城内增加了一些私人浴池,基本上解决了城内居民洗澡难的问题。1985年,全区城镇有浴池80多家,年收入20万元。
第八节五金交电
1962年1月,菏泽专区五交化公司成立,当年全区销售额达8479万元。1971年,菏泽地区五交化公司更名为山东省菏泽五金交电采购供应站,货源由省公司统一调拨。1975年,荷泽地区五金交电采购供应站下辖曹县、单县、巨野、郓城、梁山、鄄城、定陶、东明、成武等9县五交化公司,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二、三级五交化商品专业批发零售经营网络。1985年,全区总购进五交化商品价值达4-5亿元,销售额3.8亿元,经营商品10000种。
铁丝1956年前,区内市场供应的铁丝多为津、沪所产;1956年后,多销省内产品。1980年全区铁丝销售量达7000吨。由于铁丝属计划管理商品,在分配供应上采取了计划分配和专项调配两种办法。1981—1985年,除农村广播、电话架线、棉花打包、防汛抗旱、救灾储备等保留计划供应外,其它一律由市场调节供应。
元钉1953年全区元钉销售量为13吨,1958年为351吨。1968年菏泽五金厂开始生产元钉。1970年商业部门收购地产元钉200吨,1980年为1150吨。元钉属国家计划产品,除按行政区域分配供应外,对农村和一些重点单位也有专项分配供应°1980年开始,除对防汛、抗旱、救灾保留专项储备外,其他敞开供应,生产厂家也自行组织销售。
自行车境内最早经营自行车的国营商店是郓西百货商店(1949年),当时因是外国货,故又称“洋车”・1962年区内交电公司开业经营自行车,当年全区销售1300辆,品种有“国防牌”、“红旗牌”等。1966-1976年,市场供应紧张,各种自行车一律凭票供应,年销量不超过2万辆1979年后,需求量剧增,1980年全区自行车销售量达68192辆。1983年,各类自行车全部自由购销,敞开供应。1985年,全区自行车售量达107139辆。
灯泡属国家计划管理商品。60年代区内所需灯泡全靠调入。70年代初期,区内开始生产普通灯泡,但质次、量小。1983年,全区普通灯泡销售量达189万个,比1979年增长40.3%。
收音机区内没有收音机生产能力,全靠区外调入。最早购买收音机的是中共菏泽地委办公室(1949年底购买美国产大铁壳电子管收音机1台)。收音机除对社会集团控制供应外,对个人一直敞开供应。1964年,晶体管收音机开始上市,备受欢迎,销量猛增,当年达1321台,相当于1963年的9.65倍。70年代初期,电子管收音机销量增加,上海产“红灯”、“海燕”、南京产“熊猫”等收音机供不应求。1975年全区各种收音机销量达8852台,1983年达76733台。1984年后收录机大量上市,收音机销量减少。
电视机70年代后期,菏泽地区始有电视销售.1977年,商业部分配一批进口黑白、彩色电视机,黑白机供不应求,实行凭票供应。1981年,国产黑白电视机大量上市,当年全区销售1346台。1985年,市场岀现“彩电热”,尤其进口彩电倍受欢迎。是年底,全区销售电视机25002台,其中彩电5671台,占22.7%。
油漆1966年后,梁山油漆厂建成投产,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除供应全区外,还外调济宁、惠民等地,年销售额1700万元。油漆品种多达18大类,48小类,900多个型号,1000多种花色。梁山油漆厂生产的天然树脂、醇醛树脂、油脂、胺基漆和一些油漆辅助材料等,在区外颇有销路。1978年商业部门收购油漆达4300吨,外调3200吨。1982年后销售方式有所改变,开始实行多渠道经营。
第九节石油
1950年,河南省安阳石油公司在菏泽设推销组。1955年,菏泽石油支公司成立,业务隶属济宁分站,行政归属菏泽专署商业局。1971年改为山东省石油公司菏泽采购供应站。1985年改称山东省石油公司菏泽石油分公司,下设9县支公司,共有职工1327人,固定资产872万元。
购进建国初期,石油以进口为主,多来自苏联。50年代,区内石油货源主要从商丘、济宁二级站调入。运输靠马车桶装。1960年,进货地点改为兖州站,享受二级调拨价。1982年,荷泽石油接转站投入使用,运输以汽车为主。1984年巨野中转库投入使用.1982-1985年共自采货源1.3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群众生活用油的需要。
销售建国前,菏泽工业动力用油消费量较少。1951年,菏泽“裕民”车站建立,其汽车燃料改为汽油,并与菏泽石油推销组签订保证供应的合同。1952年全区工交用油量仅35吨,其中汽油8吨,柴油27吨,主要用户是虹光电厂、新力铁工厂、联合烟厂等。此后,随着区内工业交通的发展,用油量逐年上升,至1965年全区石油总销量已达1.12万吨,其中工交用油2734吨.“文化大革命”期间,石油供应不正常,供需矛盾突出.1977年国务院制定了《石油产品实行统购、统配定量供应试行办法》,简称“两统一定”。石油公司根据上级精神对全区工业交通运输用油进行普査登记,确定了3115辆汽车用油的保有量和工业生产用油的基数,对其实行统一定量供应,从而保证了工交用油的基本需要。1979年后, 全区动力用油量剧增,据统计,1983年全区用油车辆已达9100余辆,比1979年增长65.7%,石油供应日趋紧张,一度出现脱销现象。为解决供需矛盾,石油公司根据上级精神,开始实行高价供应计划外用油,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加油站。1985年,区内采取“保、压、停”的供应原则,对不同用油对象分别采取保证用油、从紧控制和停止供应的办法,合理安排油料供应,使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消防等行业用油得到保证。
煤油主要用来照明。建国以后,菏泽市场煤油供应方式先后有敞开供应、控制供应、凭证定量供应等几种方法。
建国初,区内电力工业薄弱,90%以上的群众用煤油灯照明,煤油销量比重较大。1958年开始实行计划供应,1962年以人定量供应,60年代后期,区内建立了一些小型电厂,城镇居民照明用油相对减少。1978年后,电力供应紧张,煤油销量回升。1981年煤油销售达9200吨,比1978年增加21%°1985年油源普遍紧张,石油部门对煤油供应采取了发票到户的办法供应,有效地防止了挪用或卖高价现象的发生,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照明需要。农业用油,50-60年代区内农业机械少,上级分配的货源能基本满足农用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柴油动力机械迅速增加,加之农村副业用油的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2—1984年,全区供应农用柴油57万吨,国家价格补贴6000万元, 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菏泽地区1950-1985年社会商品购买力、商品零售量与国营商业纯销售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