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19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营商业
分类号: F715
页数: 2
页码: 393-394
摘要: 清末民初,区内个体商业比较发达。城内资本500元以上的商户已有700多家。主要经营京货、广货、食品、药材、烟草、布匹、煤油、五金、染料等。除当地商户外,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商人也来区内经商,一度占各县城内坐商的50%,并形成了“山西帮”、“陕西帮”、“河南怀庆帮”等商业帮会.山西商人主营药材,兼营盐业,并在区内修建了“山西会馆”。各大商号大多是前店后场,即后院从事加工,临街房屋从事销售。很多商人赚了钱就置田买地,一些大地主也把钱拿出来从事工商业,形成了地主兼资本家。当时,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摆摊设点和货郎挑较多,坐商较少。
关键词: 民营商业 商业管理

内容

清末民初,区内个体商业比较发达。城内资本500元以上的商户已有700多家。主要经营京货、广货、食品、药材、烟草、布匹、煤油、五金、染料等。除当地商户外,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商人也来区内经商,一度占各县城内坐商的50%,并形成了“山西帮”、“陕西帮”、“河南怀庆帮”等商业帮会.山西商人主营药材,兼营盐业,并在区内修建了“山西会馆”。各大商号大多是前店后场,即后院从事加工,临街房屋从事销售。很多商人赚了钱就置田买地,一些大地主也把钱拿出来从事工商业,形成了地主兼资本家。当时,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摆摊设点和货郎挑较多,坐商较少。
  1922年,区内县城坐商发展到1000余家,主要有粮行、花行、布行、干果行、杂货铺、百货铺、药铺、书店、香烟公司、煤油公司、皮行、煤行、石灰行、盐店等,年贸易总额达3000万元。比较大的商号有单县的恒隆糕点店、鄄城县的恒盛公司、大昌公司粮食行、巨野县的恒昌、华昌杂货店、荷泽县的济元堂中药店、成武县的方和兴烟卷店、郓城县的中云兴、义兴公司煤油商号等。
  抗日战争时期,区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商户倒闭或停业的300多家,其中京广杂货店180多家,布商100余家,典当铺、钱庄20多家,幸存的商户也缩小门面,惨淡经营,以避战争。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区内民主政府贯彻执行“保护和奖励一切于国民经济有益的私人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城内工商业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1946年,内战爆发,菏泽境内工商业又遭破坏,城内商户有的关门停业,有的转到乡下。至1948年,全区工商户只剩下400多户,从业人员1300多人,经营品种减少,业务萧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商业采取扶持政策,全区个体商业很快发展起来。1950年,全区商户20813户。1951—1955年,个体商业空前兴旺.小商小贩或走街串巷,或摆摊设点,上市早,下市晚,经营品种多样,服务灵活周到。1955年,全区有纯商业户17860户,从业人员23245人,资本220万元。1954年开始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县城内私营商业3349户,转为公私合营的1485户,占44.34%;转为国营的345户,占10.31%:集体的257户,占7.6%;代销形式的1262户,占37.68%。1957年底,全区农村实有私营商业人员24876人”纳入各种改造形式的21890人,占88%.1961年贯彻农村工作六十条,发展了一批个体工商业者。至1966年初,全区私营工商户发展到49865户,从业人员68776人。
  1967—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个体工商业者受到冲击,各县城区内被取缔和冲垮的私营工商户就有5000多家。1970年以后,个体工商业又有所发展。1976年,全区开展 “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砍掉私营工商户2700多户,全区尚有10512户。
  1978年后,党和政府重视个体经济的发展,允许一部分人通过正当途径先富起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下,全区个体商户发展较快。至1985年底,全区个体有证商户42340个,57707人,经营额19724万元。他们赶集上店,设点摆摊,一部分商户还经营起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洗衣机、电视机等高档商品,为广大城乡人民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方便。
  菏泽境内20世纪30年代坐商分布一览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济宁专署商业局
相关机构
菏泽专区商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西省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郓城县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