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1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水路
分类号: F550
页数: 3
页码: 365-367
摘要: 区内有黄河、京杭运河、新万福河三条航道。 黄河航道区内黄河航道西自东明县焦园乡王家堤起,东至梁山县斑店乡庞口村,流经东明、荷泽、鄄城、郓城、梁山5个县的北部边陲,蜿蜒212公里。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北移。改道初期,没有稳定的主河槽,多支分流,河水泛滥于河南、河北、山东三省。清同治末年,开始沿新河两岸修建堤防,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区内始有官修大堤。1884年(清光绪十年),黄河堤防全部修成,至此结束了黄水泛流20余年的局面,使黄河基本稳定在现行河道内。
关键词: 水路经济 经济发展

内容

第一节航道
  区内有黄河、京杭运河、新万福河三条航道。
  黄河航道区内黄河航道西自东明县焦园乡王家堤起,东至梁山县斑店乡庞口村,流经东明、荷泽、鄄城、郓城、梁山5个县的北部边陲,蜿蜒212公里。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北移。改道初期,没有稳定的主河槽,多支分流,河水泛滥于河南、河北、山东三省。清同治末年,开始沿新河两岸修建堤防,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区内始有官修大堤。1884年(清光绪十年),黄河堤防全部修成,至此结束了黄水泛流20余年的局面,使黄河基本稳定在现行河道内。
  1938年6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以阻挡日本侵略军西犯为由,在河南省花园口掘口,河水沿贾鲁河南下夺淮入海,造成全区黄河绝流断航达9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撕毁与解放区人民政府签定的“先复堤,后放水”黄河回归故道的协议,于1946年12月7日在河南花园口开始进行堵口工程。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口工程合龙,黄河又回归今流水故道,并逐步恢复航运。
  京杭运河航道京杭运河在区内河段,北起梁山县戴庙乡十里堡,经大安山,南至开河乡的五里堡,境内长57公里。该段航道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通航,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因河段淤塞漕运停止。1935—1936年,运河改道,由安山西向东北,经东平县境内豆家庄西,于张家口入大清河。此后, 安山至济宁80里河段,因水源不足,河槽渐浅,不能通航。1959-1960年,开挖了梁济运河,北起梁山境内黄河南岸国那里,南至济宁地区五里营,全长48.36公里。1969年,从梁山港向南开始通航,南至郓城新河口以下0.3公里,共计28.3公里。1978—1985年,因水源供给不足,航道阻塞停航。
  新万福河航道西起菏泽市佃户屯乡马庄村,东至济宁地区湘子庙,全长65公里。河道上有冯集、关桥两个六级船闸。1976年,在旺水季节,由荷泽地区航运办事处组织试航。通道西自成武县南鲁乡关桥,东至济宁湘子庙,长23.5公里。因上游水源存在问题,达不到运输条件要求,故一直停航。
  第二节港口渡口
  港口旧城港:位于鄄城县城北13公里黄河南岸距济南洛口港226公里,是区内唯一的黄河港口。该港利用石坝间自然岸坡装卸,长150米,后方宽70米,实用面积5000平方米,前沿水深1米以上,能靠100吨级轮驳船。港辖区上自东明县兰通,下至郓城县刘肖口,有9个装卸点,日均装卸货物200-300吨,年吞吐量2万吨。1954—1985年,吞吐量共计53.38万吨。该港属山东省交通厅黄河航运局管辖。
  梁山港:位于梁山县城东2.5公里处位庄,是梁济运河在区内的唯一港口。1967年动工兴建,1968年4月竣工,时名位庄港。1973年5月改称梁山港,隶属菏泽地区航运办事处。该港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设计年综合吞吐量15万吨,码头总长220米,仓库和货场面积7032平方米,容积50立方米。1978年,梁济运河停航,港口闲置。
  渡口区内共有渡口51处,其中黄河渡口42处,梁济运河渡口9处。
  高村渡口;位于东明县城北黄河南岸。1975年置木质拖轮和木质驳船,开始用机船渡运。1980年,高村渡口常水位时码头水深为3米,河面宽600米,小水位时水深3米,河面宽500米。1985年,高村渡口有钢质趸船1只,钢质双体渡轮3艘,日均渡运汽车10部,600—700人,收入1000余元。
  旧城渡口:位于鄄城县城北13公里处黄河东岸,对岸为河南省范县李桥,上距高村渡口71公里,下距梁山蔡楼渡口56公里,为鲁西南与豫北交通要津。该渡口原为民间渡口,以木帆船渡运。1970年,投资5万余元,建成二级石砌码头,长70米,常水位时,码头水深2.5米,洪水时7米,枯水时1.8米。1985年,置有钢质双体渡轮3艘,钢质拖轮1艘,钢质趸船2只,日均渡运汽车60部,1000余人, 年收入36万元。
  蔡楼渡口 :位于梁山县城西北27公里处黄河南岸蔡楼西,上距旧城渡口56公里,下距沈屯渡口30公里,是菏泽至聊城及豫北各地市的必经之路。蔡楼渡口形成于清朝末年,原为民间渡口,木船摆渡。1971、1982年相继投资30万元,建成长70米的一级码头,由梁山县交通局管理。1985年,有钢质双体渡轮2艘,钢质趸船1只,个体渡船35只,日均渡运汽车130部,1800余人,年均收入50万元。
  沈屯渡口:位于梁山县城北25公里,上距蔡楼渡口30公里,下距平阴县黄河公路大桥20公里,对岸是河南省台前县张堂渡口。该渡口,原为民间渡口,以木船摆渡。1983年11月,由梁山县航运二公司开辟为公路渡口。渡运车辆过河后可达台前、安阳、濮阳、滑县、阳谷、聊城等地,它是鲁西南至豫北各地市的重要渡口。1985年,该渡口建成二级码头,有木质拖轮2艘,木质驳船3只,年均渡运汽车4500部,收入9万元。是年,渡口交东平县航运公司管理。
  第三节船舶
  1903-1933年,鄄城有木船21只,运载量每只2-3.5万公斤;梁山有木船200只,多为一桅一篷。1938年,黄河夺淮入海,区内黄河航道断流,航运中止达9年之久。梁山境内京杭运河也停航或半停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以贷款方式积极扶持集体和个体造船,发展航运业。1956年,区内木帆船只达到986艘,载重一般为30—60吨位。木帆船种类主要有瓜皮、疙瘩、划子、摆渡、大花腚等。1958年11月,全区第一艘机动轮船“水泊一号”,由梁山县航运站在袁口村改造成功。该船长19米,宽5.5米,44.1千瓦,180吨位。1977年后,轮驳船取代木帆船,实现了航运机械化。至1985年,全区计有拖轮19艘,驳船116只,渡口船30只。
  第四节运输
  民国初期,水上运输系沿河地主、商人私营,他们雇佣贫苦农民做船工。沿黄各县船只,多往返于济南洛口至县码头之间,少数上溯行至河南洛阳等地。运河航道船只则由黄河转运河达安居(济宁城西9公里处)。木船一般载重量3万公斤,需船工七八人。运出货物多为大豆、小麦、花生、中药材等农副产品; 运进货物主要是食盐、煤炭、石料、煤油、布匹、食糖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大规模军运,仅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在区内河段北岸征集、建造木帆船400余只,征集训练船工1000余名,共渡军民30万人。这次军运中,涌现了许多英雄水手。梁山县老艄工(当时任黄河司令部水兵连长)仝士文,荣获冀鲁豫军区授予的“人民功臣特级奖章”。刘伯承、邓小平于1947年7月17日致电各渡口员工,电文是:“由于你们不顾敌人的炮火和蒋机的骚扰,不顾日夜的疲劳,积极协助我军度过大反攻的第一个大阻碍,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河任务......“。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航运事业,使其得以迅速发展。1952年,沿黄各县组成船民协会,郓城、梁山协会船只分别由孙口、袁口航运管理站调度;鄄城、菏泽协会归苏泗庄管理站调度。1955年,成立木帆船合作社。1956年,全区入社木帆船为477只,从业人员2183人。1959年6月,分别编入山东省交通厅河航局第四、第五船队,由集体转为国营。是年,属第五船队的郓城船只,下放给聊城地区交通局。1962年3月,又交还郓城县交通科,时有木帆船21只,职工120人。从此,区内专业航运企业逐步发展起来。至1977年,货运物资主要是石料、煤炭和粮食。石料主要供黄河防汛工程、东平湖水库工程;煤炭主要运往胜利油田;粮食则用于区内救济。1978年,由于胜利油田基建工程所需砂石缩减,黄河防汛石料由东银铁路承担,梁济运河停航,区内除少数船只在黄河渡口渡运外,其他陆续转入京杭运河山东南段参加运输。1985年,全区计有国营、集体航运公司6个,职工717人,拖轮19艘、1852.2千瓦,驳船116只,11800吨位,年货运量10.2万吨,货运周转量4323万吨公里。
  菏泽地区航运队1960年12月,山东省航运局第四船队的原苏泗庄木帆船合作社的船只,划为荷泽专区交通局,称菏泽专区航运队。时有船30多只,600吨位,职工200人,1961年增加职工108人,住梁山县小安山。1962年迁至苏泗庄。1963年该船队的职工、船只下放至鄄城、范县(河南省)两县。其中鄄城分船12只,职工104人,改称鄄城国营船队,隶属鄄城县交通科管理。
  国营鄄城县航运公司1964年秋由苏泗庄迁至旧城北关。1972年船队改称航运公司,下设造船厂、航运队、旧城黄河横渡站。1985年,公司固定资产达180万元,职工153人,有钢质双体渡轮3艘,钢质趸船2只,全年完成货运量2.1万吨,周转量800万吨公里,纯利润7.9万元。
  郓城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71-1977年,先后购置和建造钢质、木质拖轮4艘,计294千瓦。1985年,公司有职工156人;拖船3艘,286.65千瓦;驳船3只,2400吨位。
  东明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56年建,时称跃进航运合作社,有木帆船12只,106吨位。1966年改为航运队。1979年起停止航运,专搞摆渡。1982年改为航运公司,有职工74人,木帆船3只,150吨位;机船4艘,30.135千瓦,280吨位。1985年,公司有职工66人,拖轮3艘,810吨位,机船4艘, 木船1只。
  梁山县航运一公司建于1956年,时为梁山县航运站,系集体所有制。1971年改名梁山县航运一公司,地址在梁山镇任庄。该公司承担梁济运河货运。1971、1972、1973、1976和1977年,航次分别为39、37、47、2和1次,完成货运量分别为11000、1000、17250、680和310吨。1985年,公司有职工156人;拖轮 .4艘,396.9千瓦;驳船30只,2200吨位。
  梁山县航运公司系集体所有制。1959年属山东省交通厅黄河航运局第四船队,1962年下放梁山县。是年10月成立梁山航运合作社,地址在梁山县路那里,时有职工184人,木帆船32只,675吨位。1980年改名为梁山县航运二公司,地址迁至银山沈屯。1985年公司有职工140人,拖轮3艘,275.63千瓦;驳船21只,1500吨位,年货运量2.5万吨,周转量800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东明县
相关地名
荷泽县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
郓城县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