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粮油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11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粮油加工
分类号: TS228
页数: 2
页码: 322-323
摘要: 粮食加工建国前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是石磨、石碾、石臼等,费时费力,工效很低。1951年在荷泽西门里清真寺街建日产两吨的小米加工厂,这是全区第一家国营粮食加工厂,后因锅炉故障,于1952年关闭。1956年菏泽面粉厂建成,日产25吨,全区始有机制标准粉。1957—1958年梁山、鄄城、东明、郓城、单县、成武、巨野、定陶、曹县面粉厂相继建成,总投资44.4万元,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日产量350吨。1958年,各县又先后建成大米、小米和粗粮加工车间,加工大米、小米、玉米、瓜干、高梁豆杂面等。
关键词: 轻工业 粮油加工

内容

粮食加工建国前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是石磨、石碾、石臼等,费时费力,工效很低。1951年在荷泽西门里清真寺街建日产两吨的小米加工厂,这是全区第一家国营粮食加工厂,后因锅炉故障,于1952年关闭。1956年菏泽面粉厂建成,日产25吨,全区始有机制标准粉。1957—1958年梁山、鄄城、东明、郓城、单县、成武、巨野、定陶、曹县面粉厂相继建成,总投资44.4万元,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日产量350吨。1958年,各县又先后建成大米、小米和粗粮加工车间,加工大米、小米、玉米、瓜干、高梁豆杂面等。
  1965—1976年,东明县陆圈、菏泽市皇镇集、梁山县戴庙、曹县韩集、青堌集、郓城县侯集粮所先后建成6个小型粮食加工厂,日产量120吨,后因设备老化和管理等问题,于1979年全部关闭停产。1977年,山东省粮食厅推行大牙齿、尖角度、高流量、钝排列和“三皮一心”制粉新工艺,经定陶面粉厂试验成功后,在全区推广,产品质量提高,电耗下降。1978年逐步实现输送机械化,减轻了体力劳动。是年对鄄城、东明、荷泽、定陶、成武、郓城、梁山等县7个面粉厂进行整体改造,总投资794万元,总建筑面积10288平方米。新建面粉厂采用国家定型产品(山东博山粮机厂Ma和Ma复式气压磨粉机),设计日产能力640吨。1979年区内社队安装磨粉机8889台,年生产能力17.35亿公斤;碾米机5059台,年生产能力5亿余公斤。至1985年,全区制粉工业发展到752个,固定资产449万元,流动资金99.63万元,总产值4046万元,实现利润220.19万元,加工总量122082吨。
  油脂加工建国前,区内油脂加工基本是沿用畜拉石碾轧糁,榨油用人工木榨和大木梁吊绳压榨的传统方法,加工能力低,劳动强度大。1956年青岛民生油厂搬迁到菏泽,建立公私合营菏泽植物油厂,区内开始采用新方法榨油。尔后郓城、鄄城、单县、定陶、成武、东明、巨野等县油厂或油脂车间相继建成,总投资61.7万元,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日加工油料110吨。1970年1月,在菏泽植物油厂基础上扩建菏泽粮油机械厂,设机械、榨油两个车间。1971年该厂应用华罗庚优选法,大豆出油率提高0.22%。1979年新建曹县浸出油厂。是年社队又安装榨油机2048台,年产能力2.15亿公斤。1983年改造郓城油厂,1985年改造东明油厂,3厂总投资374万元,建筑面积640平方米。至1985年全区油脂工业职工430人,固定资产463万元,流动资金87.41万元,工业产值912万元,利润62.11万元,加工总量3470吨。
  饲料加工1982年,成武、曹县面粉厂内建立饲料车间,区内始有饲料加工业。1983-1985年菏泽、巨野、梁山、郓城、鄄城饲料厂相继建成投产,并在基层粮所安装了小型饲料机68套16121台,总投资210万元。饲料品种由猪、鸡配合饲料发展到雏鸡、牛、兔、鸭等20多种配、混合饲料,年产值3720万元,年生产能力16.5亿公斤,利润385.3万元,为社会节粮30823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