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金属制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11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金属制品
分类号:
F416.4
页数:
2
页码:
321-322
摘要:
建国前,区内金属制品业都是个体手工作坊,主要设备是烘炉,产品有剪刀、菜刀和铁制小农具等。70年代金属制品增加了铝制品。1985年全区独立核算的金属制品厂达81处,年产值1794万元。
关键词:
轻工业
金属制品工业
内容
建国前,区内金属制品业都是个体手工作坊,主要设备是烘炉,产品有剪刀、菜刀和铁制小农具等。70年代金属制品增加了铝制品。1985年全区独立核算的金属制品厂达81处,年产值1794万元。
剪刀区内著名的剪刀是定陶聂家剪刀。它始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为聂家五世祖聂天佑所创,工艺技术不外传,巧手每天只能生产3把,供不应求。聂家剪刀的特点是强度大、刃薄、面陡、锋利、能吃厚,很受群众欢迎。销往区内及苏、豫、皖等省,被誉为佳品。
1952年,在剪刀生产组的基础上成立定陶剪刀社,有职工30余人,产量每人每天生产4一5把,年总产量约为3万把。1958年,因大炼钢铁,剪刀生产陷于停顿。1961年重新组织起来。1965年省拨款给予支持,搬迁建厂,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空气锤、弹簧锤、砂轮、磨光机、水磨机等,由手工操作改为半机械化生产,改善了职工的劳动条件,生产效率由每人每天生产4-5把提高到10把。
1969年,对冷热锻打等十几道工序进行改革,同时组织技术工人赴烟台学习果树剪.刀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1976年,定陶剪刀被评为省二轻系统名牌产品。80年代初,该厂将原来的民用剪一号改为特号,接着又研制成功了白铁剪、高枝剪、地毯剪等新品种,很受用户欢迎。1985年全厂有职工63人,年产剪刀20万把,产值252万元,实现利税11万元。
锅铝锅:巨野县铝锅制品厂(原名五金厂)1958年建厂,有职工35人,年产值20万元。1974年,厂部派人到徐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学习铝锅生产技术后,1975年经省地批准正式纳入省计划,同年改为巨野铝制品厂,年产铝锅17618口,正品率93%,年利润2.3万元,上缴税金3.5万元。1985年底,厂有职工89人,厂区占地面积2168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3.1万元,流动资金44.7万元,铝锅品种14个,年产铝锅8万口,正品率达97%,完成工业总产值62万元,上缴利税6.2万元。
铁锅:1972年由巨野铸锅厂开始生产铁锅。1985年年产铸铁锅18万口,各种铸铁件59吨。工业总产值60.2万元,实现利税5.1万元。
小五金1985年全区小五金制品企业有11处,主要产品有铁丝、圆钉、水暖管件、耙钉、锔子、拉手等。年产铁丝、圆钉443吨,拉手24万件,其他建筑用小五金9159万件,总产值达300万元。
农具菏泽地区中小农具生产历史悠久。巨野县的梁阁锄板,曹县的王景镰,都是经久耐用,刃口锋利,倍受群众欢迎的名牌产品。
由于农具制造业多是个体生产,单独经营,原料无保证,生产效率低。1956年底,农具生产实现了合作化,中小农具生产得到发展。1957年全区共生产铁制小农具115.3万件,比1954年增长32.9万件。
1958年,由于大炼钢铁,中、小农具生产比1957年减少32.1万件。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决定》,从事中小农具生产的手工业者归队,生产量迅速回升。1963年全区生产铁制小农具107.7万件。1985年,全区有58处企业从事中小农具生产,年产值771万元,生产中小农具2514万件。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聂天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巨野县铝锅制品厂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