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河南兰考县河段进入山东省东明县境,由梁山县国那里入东平县河段,菏泽地区河段全长212公里。
黄河因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从春秋战国到1938年的二千多年间,黄河大改道26次,其中波及菏泽地区12次;黄河决口1500多次,其中菏泽段决口164个年份。
菏泽地区现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铜瓦厢改道后形成的。东明高村以上河道长66公里,是宽、浅、乱的游荡性河道。高村以下河道长146公里,属过渡性河道。境内不但河道宽,且滩地大,黄河滩区面积354.9平方公里,占山东省黄河滩区总面积的47%,是自然排洪、滞洪区。
菏泽地区临黄大堤总长度180余公里, 大部是在民埝基础上修筑起来的,两岸堤距上宽下窄。高村以上堤距10-20公里,高村以下4-8公里,国那里最近仅1.4公里,吞水量大,泄水量小,洪水滞蓄时间长。建国前,决溢频繁,是有名的“豆腐腰”堤段1958年后,黄河滩区修了生产堤,河槽淤垫加快,形成了“悬河中的‘悬河’”。
建国后,在正确的治黄方针指导下,荷泽地区治黄工作取得很大成就。1950—1985年,总计完成复堤土方1-1亿立方米,黄河大堤普遍加高4—6米,加宽40米左右。放淤固堤110公里,放淤总土方量4000多万立方米。连年绿化堤防,植树造林1300多万株,草皮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新建、扩建险工、控导工程32处,修坝垛849道,动用石方238万立方米。每届伏秋大汛和凌汛,组织坚强的人防大军,严密防守,发现险情,及时抢护,连年战胜洪水,彻底扭转了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在确保大堤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引水灌溉,放淤改土,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从1965年恢复灌溉以后,共引水211.67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500万亩,改造沙荒盐碱地133.64万
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建设方针,普遍实行经济承包岗位责任制,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截止到1985年,黄河下游洪水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河道淤积严重,洪水威胁依然存在,确保黄河安全仍是治黄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一节境内黄河特点
菏泽区内黄河河段,位于黄河下游,上接河南省兰考县蔡集控导工程,下至梁山县国那里引黄灌溉闸,自西南而东北蜿蜓212公里,流经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5县(市)。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至1985年,除1938年国民党在花园口扒口改道南行9年外,现行河道已120年。该河段的特点是宽、浅、乱,主流摆动频繁,属游荡性河道。平滩水位河宽2.2—6.5公里,主槽河宽1.2-3.3公里。滩区横比降为1/1000—1/3000,纵比降为1/7000左右,大水漫滩后,易于造成顺堤行洪。每当洪水骤落,由于河心滩阻水挑溜,往往形成横河,直冲险工和大堤,发生严重淘刷,威胁堤防安全。高村以下河道长146公里,曲率1.246,属游荡性向弯曲性转变的过渡河道。平滩水位河宽0.5-2公里,主槽河宽0.6-1.3公里。该河段主槽比较明显单一,水流也比较集中,中小水位持续时间较长时,易造成河岸坍塌,甚至逼近大堤,造成临堤抢险防守困难。据高村水文站1934—1979年统计,年平均径流量为442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872.9亿立方米(1964年),年最小径流量152.3亿立方米(1960年)。年平均输沙量11.3亿吨;年最大输沙量25.6亿吨(1958年),年最小输沙量4.44亿吨(1980年)。年平均含沙量25.4公斤/立方米,其中汛期平均含沙量为34.7公斤/立方米,非汛
期为11公斤/立方米。
由于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黄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根据资料推算,沿黄各县地面高程普遍低于当地黄河1983年设防水位八九米。菏泽市地面高程低于刘庄设防水位达14.75米。
菏泽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堤防工程薄弱,黄河决口频繁,成为全河有名的“豆腐腰”河段。又由于堤防上宽下窄,高洪峰水位滞蓄时间长,进一步增加了防洪负担。所以,加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确保河防安全,一直是荷泽地区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节决溢改道
决溢据黄委会资料,自周以来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1500多次。菏泽地区受黄河水害的最早记载,为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自此以后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2007年间,黄河决口泛滥淹及菏泽的有134年。,从1875年在现河道南岸筑堤起,截至1985年,这段临黄堤共决口52处(包括障东堤4处),合3.8公里即有一处决口。按年代统计,清代37年间决口26次,民国36年间(截至1947年人民治黄止)决口26次,人民治黄以来的39年间临黄大堤没决口。菏泽地区堤防决口情况如下:
东明境:1880年(清光绪六年)霜降后,第11号高村口门(在大堤桩号203+900附近)刷决。直隶总督李鸿章报告险情的奏折中记述:“大溜侧注堤边,汹涌异常,坝埽随厢随冲,且秋水搜根淘底力更猛劲。数日之内刷高村堤身至二百丈,仅剩里皮丈许,并有高仅二三尺之处。……(九月)二十日夜间,西南风大作,水势骤涨。……高村漫刷成口,宽约百余丈。”“漫出之水,仅由东明至山东省菏泽、巨野、嘉祥而上,不过二百里,即由沟河入嘉祥县属低洼草湖。”高村口门刷宽至二百多丈,堵合时先用秸埽堵塞各串沟截断河水来源,而后筑套堤合龙。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无河防机构,入汛由大名镇派练军来高村驻守,霜降后撤回。这次决口是撤防后河势突变,串沟堤河进水走溜刷堤致决。
1884年(清光绪十年),第10号高村(双井)口门(桩号200+500附近)大汛漫刷溃决。李鸿章在报灾奏折中说:“(东明)十一二铺,于七月十三日漫刷成口,水入越堤以内,将越堤南头冲破。……入山东菏泽境,仍将大溜挡归正河。”又在堵口奏折中记述;“七月二十五日,串沟四道一律合龙,并将大堤越堤裹头盘筑坚稳。其口门以上,自十一铺起至越堤中段止筑围堰。……大堤退修一千三百余丈,新堤顶宽三丈、底宽九丈、高一丈,口门上裹头改为挑水坝,以下修顺坝两道。合龙大堤共拨银十一万两。”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第14号中堡口门(在东明临黄堤上段),《直隶河防辑要》有:“长垣中堡漫决,堵筑”的记载。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第2号樊庄口门(桩号171+000—171+800处)大汛溃决。《清史稿•河渠志》记:“七月决长垣(原东明南部属长垣)范庄。”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号赵泮寨口门(桩号166+500附近)决口。据东明修防段调査:系由大李庄人掘堤造成决口,但未引动大溜,水落后口门断流,是年秋堵干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2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附近)溃决。《淮系年表》记:1911年(清宣统三年)“黄河决东明县南堤刘庄西数里”。
1917年,第3号樊庄口门大汛漫决。《东明县志•水灾篇》记:“民国六年七月二十二日,范庄小堤漫溢决口,寻涸。”因水落口门自干,是年九号堵干口。
1917年,第4号二分庄口门大汛漫决。《黄河变迁史》记:“决长垣南岸范庄、小庞庄。”老河工张殿全(东明修防段工程队长)说;1917年伏汛樊庄决口两次,先决村南后决村北,河防部门为减轻罪责,将后决的村北口门上报为二分庄决口。是年秋后断流口门干堵。
1917年,第5号小庞庄口门(据《黄河变迁史》记载),(在大堤桩号171+800附近)漫决,情况与4号口门同。疑为《黄河变迁史》将二分庄误记为小庞庄。
1917年,第9号谢寨口门(大堤桩号182+000附近)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载:“八月七日水复暴涨,更由谢寨堤顶越过。城东城南适当其冲,横流波及平地水深数尺。凡旧有之涸渠如东明集、五霸岗无不充溢弥漫,田禾大半淹没,民人环村筑堰自卫。溃破者数十村,而赵官营村地居坑坎,一时失守水与屋平,村人仅以身免。”
1921年,第6号黄固口门(桩号178+000)伏汛溃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年伏雨连霄月余不息,黄流暴发,于六月十一日黄固庙小堤溃决四百余丈,……汪洋浩瀚,所过尽成泽国,田庐荡然。……四外扶老携幼纷纷进城避水,门为之塞。”“全县被灾者计三百二十村。”
1923年,第8号郭庄口门(桩号178+000)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二年七月初河水复涨,越郭庄小堤趋向东北,城西北村庄无不被害。”《长垣县志》亦有同样记载。是年十月将口门堵塞。
1929年,第13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溃决。《东明县志》载:“黄河涨溢,下汛大堤决口二里许。附近灾民避堤上。”是年秋,秸埽进占合龙。
1933年,第7号庞庄口门(桩号177+765——180+670处)溃决。是年陕州站最大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黄河变迁史》记述:“从八月起,豫鲁交界处北决数十口。……又由长垣南岸庞庄漫兰封、考城,并由铜瓦厢旧口溃小新堤及四明堂,分入黄河故道。流至砀山高寨、盘龙集,阻于旧堤,折北经丰、沛大沙河入南阳湖,达微山湖。”《东明县志》记: “八月十二日,黄河自上汛庞庄地方决口,分流而下,水势汹涌,县境全入洪流。……决口次日,水围城堤,深及丈许,城垣岌岌不保,灌灭之祸即在目前。”庞庄口门刷宽至1360米,但未引动主流,水落后自涸,是年秋堵干口。黄委会对这次洪水灾害的调査统计:贯孟堤决口11处,太行堤决口6处,两岸临黄堤决口33处。共被灾41县(市),淹地1.15余万平方公里。
鄄城境:1878年(清光绪四年),第7号周桥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878年 (清光绪四年)周桥民堰决口。
1881年(清光绪七年),第3号营坊口门溃决。《濮州志》、《再续行水金鉴》都记载:“是年河决营坊。”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4号西李庄口门(桩号252+100)和第5号殷庄口门(桩号253+350)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黄河大水,鄄城民堰(现大堤)殷庄决口,口门宽600米。是日李庄亦决口,口门宽130米。溃水滞留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秋干堵。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第10号旧城口门(桩号265+400——267+000)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日,旧城玉皇阁民堰(现大堤)因漏洞决口,口门宽约三华里。溃水潴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口门断流,是年十月用口门附近飞沙土干堵。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1号陈刘庄口门(桩号269+270)决口。据民间调查和清宫档案査证,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八孔桥决口,溃水滞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陈刘庄民堰经溃水浸泡堤身塌陷决向临河°
口门刷宽约两华里,次年干涸用土堵塞。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6号谭家庄口门漫决。《清光绪谕折汇存》记载:“七月十五日张汝梅奏:濮州八孔桥、谭家庄民堰先后漫溢。”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2号八孔桥口门(桩号276+000)附近溃决。据山东三任巡抚张汝梅、毓贤、袁世凯奏折的综合情况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濮州(鄄城)民堰八孔桥、谭庄漫决,溃水滞蓄在民堰与障东堤之间。至十月大溜南移,冲八孔桥口门,遂于盐店、田楼、八孔桥一线做柳坝缓溜,为堵口做准备。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八孔桥进占合龙。之后大溜淘刷口门复决,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堵。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双李庄口门 (桩号280+250——280+700)溃决。据山东三任巡抚张汝梅等奏折载: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大溜由八孔桥下滑,冲决双李庄民堰,主溜直抵寿张障东堤杨庄(梁山境)新合龙处,并将口门上游裹头埽冲塌过水,形势危急。故决定先将双李庄民堰决口合龙断绝来溜,使杨庄大工免遭复决之难。双李庄合龙后,在口门左右修民堰长一万五千余丈。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第16号夹堤、焦庙口门溃决。《濮州志》和《再续行水金鉴》都记载:“是年南岸河决夹堤焦庙,北岸河决开州白岗,濮州城外大水。”此口门具体地点待查。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3号左营口门决口。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911年(清宣统三年)鄄城左营民堰决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8号杨屯口门漫决。《政治官报》记:“濮州南岸杨电民堰漫决。”《再续行水金鉴》亦有同样记载。
1912年,第9号是葵堌堆口门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査资料:(鄄城)葵堌堆民堰(现大堤)因漏洞决口,口门刷宽六百多米,水落后口门自干,次年于口门处退修新堤。
1918年,第15号双李庄口门(桩号280+250280+700)人为扒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査:土匪仪洪亮与双李庄有仇,1918年乘汛期涨水将堤掘开造成决口,所幸未掣动大溜,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冬浇土堵塞。
1925年,第2号李升屯口门(桩号239+000附近)溃决。《黄河变迁史》记:“七月,决濮县李升屯,至寿张分为二股:一股北入正河;一股东经安山,穿运河入东平凹地,折而东北流入坡河,出东阿庞家口归入正河。”溃水滞蓄于李升屯民堰(现大堤)与障东堤之间,危及黄花寺(梁山境)大堤,山东河务局长林修竹令扒黄花寺、高堂、义和庄民堰,导溃水回归大河。李升屯决口,于1926年4月26日秸埽进占合龙。堵口用银元67万元,以濮、范、郓、寿等沿河8县丁漕银为基金,不足部分8县均摊。
1935年,第1号董庄口门大堤(桩号238+714—239+260)溃决。《中国水利史》记述当时情况为:“七月,河又决鄄城县董庄民堰,分正河水十之七八。……决官堤六大口,溜分两股:小股由赵王河穿东平县运河,合汶水复归正河;大股则平漫于荷泽、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金乡、鱼台等县,由运河入江苏。” 《黄河下游修防资料汇编》记述灾情是:“共计(受灾)21县市,被淹面积44849平方里,淹死人口3750人,财产损失共值19502万元(银元)。”1936年3月27日,由旧黄委会主持进占合龙。口门以上修挑水坝4道,以下挖引河6道,依进占拥水情况次第开放引河,再加挑水坝托溜,大溜渐入引河,龙门口抛柳石枕合龙。因柳石枕漏水合龙不闭气,遂在背河修围堰(名漾水盆)潴水,盆内常年积水深达七八米,成为以后防守的弱点。人民治河以来曾多次修做防漏工程无效,后采取放淤办法, 淤平漾水盆并高出地面,险情彻底消除。
郓城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7号高太安(梁楼)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高太安民埝决口。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5号罗楼口门、第6号吕店口门溃决。据山东巡抚张汝梅等奏折综合情况: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寿张(郓城境)民堰于罗楼、吕店先后决口。溃水大溜东行,冲障东堤杨庄段,致堤身塌陷漫溢决口。漫水东穿运河后仍归入正河。罗楼、吕店两口门溜势很猛,直冲杨庄, 决口形势险恶,是年冬堵罗楼、吕店两口,用秸埽进占合龙。合龙后将民堰退修(即现大堤)。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第12号伟庄口门漫决。《光绪谕折汇存》载:“(八月)上游各县属民堰,如寿张县(郓城境)南岸之魏(伟)庄,……以致漫溢成口。”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第4号仲堌堆口门(桩号291+900)溃决。据郓城段调查;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仲堌堆民堰(现大堤)决口。是年十一月堵复。
1918年,第1号门庄口门(桩号285+550——285+670)溃决。据郓城修防段调査;1918年积凌水漫滩,冲决门庄民堰(现大堤)。次年春浇土堵干口。历年大水漫滩时,背河井水外溢。第2号、3号是香王口门(桩号287+920——288+050).2号口门于1918年溃决。据郓城段调查:1918年积凌水漫滩,因凌块撞击,香王民堰(现大堤)被刷决,次年春用冻土块堵塞决口。3号口门于1919年大汛溃决。据郓城段调査:1919年秋大水漫滩,香王民堰用冻土块堵塞决口处,因堤身虚松出现漏洞,抢护不及再次决口,背河冲成深坑。水落后口门断流,遂用好土堵塞。50年代大水漫滩时,背河渗水严重,后修做填塘、后戗等加固工程,险情好转。
1921年,第8号、9号汪庄(四杰村)口门 (桩号303+350——303+500)先后决口。据郓城段调查:1921年秋,汪庄民堰(现大堤)被土匪汪化名掘堤决口,水落后堵干口。另据《历代治黄史》记载和群众反映;1925年9月间,黄花寺河段河势突变,大溜绞边,由黄花寺民堰放水口溢出,溃水倒漾至汪庄,民堰被浸塌决向大河。水落后溃水断流,用土浇堵口门。
1925年,第10号、11号义和庄口门(桩号307+000——307+500和308+000——308+200)人为扒决。《历代治黄史·李工专刊》载:“(八月)八日,直隶濮县李升屯民堰漫决,决水出堰游衍于(大)堤(民)堰之间,至黄花寺壅遏不舒,一时水与堤平。山东上游南岸二百六十余里大堤,无处不险。山东河务局局长林修竹驰往,督同郓城、寿张知事抢护十余日夜,卒由高堂、义和庄、黄花寺民堰尾扒开缺口三处流入正河。”水落后用土堵干口。
梁山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第3号高大庙口门(在障东堤下段)溃决。据《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折》载:“(七月)因刘新石庄以下民埝冲塌,水逼堤根,堤外又附近沮河,两面浸透,以致塌陷成口。”“黄水为汶水所敌,由沮河循安山一带仍归正河。”李秉衡另一封报告合龙的奏折中说:“至十月,刘新石民堰堵合。……于十一月二十五日(障东堤)堵筑完竣,计筑成围堤牵长二百二十七丈五尺。……用款项不及五千金。”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4号杨庄口门漫决。《德宗实录》记载:“山东黄河上游南岸黑虎庙漫溢,溜由寿张、郓城两县地界穿运河东泄。”又“寿张县(梁山境)杨家井临黄堤漫溢,平地水深盈丈。”《光绪谕折汇存》亦记述:“七月十五日张汝梅奏……六月二十一日,……张家楼以北之杨庄大堤漫溢。”张汝梅奏报堵口情况是:“光绪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障东堤杨庄口门秸埽进占合龙。不久,双李庄民堰决口,直冲杨庄合龙处,致上裹头塌陷过水,遂又抢堵塞闭。”
1925年,第2号黄花寺(寺庙)口门(桩号325+500)人为扒决。扒口地点是当时的民堰,现加修成了大堤,当时的扒口情况与义和庄相同。口门用秸埽堵合,漫滩大水时有渗水现象。
1925年,第5号黄花寺口门(障东堤接近临黄大堤处)溃决。《历代治黄史·李工专刊》记述:“九月中旬,黄花寺水势已落至堤根,因河底西高东低,溜势由南北忽变为东西,绞边刷底,一日之间堤根刷深二丈余,横宽刷至六十余丈。林修竹驰赴工地,急调寿张、东平、阳谷、东阿、郓城、汶上六县民夫三万余人,抢至七昼夜,卒因人力不敌,七日间刷堤二百六十余丈,终于九月二十日晚,将黄花寺大堤冲溃。水向东南至运河西堤被阻,折而南下,灾区一千五百平方里,灾民二百万人。东平县居民乃在运堤常山口、王仲口、三里堡、八里弯、十里堡扒开缺口五道,导黄水入东平湖,由东阿之姜沟仍归黄河正流。”当时山东战局紧张,鲁西正处战区,财政奇细,堵口经费难筹。至1926年,濮县、范县、寿张、郓城、阳谷、汶上、东平、东阿8县组织请愿团赴省,请准以8县丁漕银60万元为李升屯、黄花寺大工基金,不足部分8县均摊。遂于3月26日进占合龙。另苏、浙两省助款将黄花寺以上障东堤加高两市尺。
1937年,第6号是黄花寺口门(在障东堤紧邻临黄堤处)人为扒决。据梁山修防段调査:1937年,因雨水特别大,民堰与障东堤之间雨水无泄路,积涝成灾。当地群众扒开黄花寺以北之障东堤,排涝水东入运河。1938年花园口掘堤使黄河改道,障东堤废置不用,因此黄花寺缺口长期未堵。至1947年人民治黄时,在黄花寺缺口处建桥。
荷泽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第2号兰口口门(桩号227+550——228+650)伏汛溃决。据荷泽修防段调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兰口大堤被大溜冲刷决口,口门宽约千余米,当时急退修圈堤挡水。后来溜势外移,口门淤淀,将旧堤浇土合龙。
1913年,第3、4号双河岭口门(桩号229+500—230+250)溃决。《濮阳河上记》载:“七月,河决于习城集以西(东)之双河岭。”至民国四年四月,秸埽进占合龙。又据《历代治黄史》记述:“(民国四年)四月,濮阳大工合龙,因阴雨习城集(双河岭)又漫,更事堵筑,十旬而毕。”双河岭口门,再作第二次秸埽合龙。历年大水漫滩时,大堤229-230公里处渗水较重。人民治黄以来,先后做前戗、后戗、粘土斜墙等加固工程,渗水险情减轻。
1926年,第1号刘庄口门(桩号219+170—219+950)大汛溃决。《黄河变迁史》载:“八月,决东明南岸刘庄,入巨野县赵王河,淹金乡、嘉祥二县。分南北二支:北小支穿运河达庞家口,南大支直灌济宁、鱼台由微山湖南注,徐淮海均被灾。”《东明县志》亦记:“黄河水势汹涌,南岸下汛岔河头(距刘庄甚近)决口一百余丈。山东曹州北部,半为波臣所有,而东明被灾较轻。”据老河工说:1926年7月7日,刘庄险工跑埽决口,之后溜势外移,口门淤淀,乘机于8月7日秸埽进占合龙。
大徙公元前132年(汉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这是黄河第二次大徙,第一次流经菏泽。《史记•河渠书》对这次决口的记述是:“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黄委会在《河南武陟河北馆陶黄河故道考査报告》中考证,瓠子决口在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带,尚有遗留潭坑,群众称黄龙潭。当时大河由西来在此陡折向北,于转弯处冲破南堤,溃水经濮县(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归入大野泽(在巨野东北,现成平陆),又溢出夺泗水、淮河注入黄海。《史记•平淮书》记述这次灾情是:“是时,山东(崤山以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决口屡堵不闭,行河23年,至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河堵塞。
1020年(宋天禧四年),滑州天台山决口°这是黄河第七次大徙,第二次流经菏泽。在1019年(宋天禧三年)六月滑州天台山曾决口,《宋史•河渠志》记:“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此口于1020年(宋天禧四年)二月堵复,可是4个月后又决,灾情比上年更甚,未能当即堵合,决河流淌8年。到1027年(宋天圣五年)十月才堵塞。当时黄河下游共45埽,其中濮州(鄄城)有任村、东、西、北4埽,郓州有博陵、张秋、关山、子路、王陵、竹口6涉及菏泽地区范围的有10处险工(埽)。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即金太宗天会六年,东京留守杜充在浚县扒河,造成黄河第十二次大徙,第三次流经菏泽。《宋史•高宗本纪》载:“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洪水经延津、长垣、东明、菏泽、郓城、巨野一带入梁山泊,而后经泗水、淮河入海。北宋于1127年沦亡,宋室南迁,黄河一带为金人占领。完颜晟只顾军事行动,无暇兼顾河事,决口未堵,决河行水40年,到1168年(金大定八年)第十三次大改道止。另外,《金史• 地理志》记,郓城曾于1166年(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
1168年(金大定八年),滑县李固渡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三次大徙,第四次流经荷泽。《金史•河渠志》记:“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另据《黄河变迁史》一书考证:大定八年李固渡决口后,溜势南移,在李固渡分两支,主流由口门向东南经东明、定陶、曹县、单县直下徐州入淮,另一股仍循“北流”故道流向魏(大名)、冀、乾宁军(青县)。“北流”断流、梁山泊干涸都在这一时期,大河专走东明、曹、单、徐州一道,全黄夺淮入海。
1344年(元至正四年),曹县白茅堤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七次大徙,第五次流经菏泽.《元史•河渠志》载:“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涨,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溃水主流由曹县东北行到现梁山县安山,而后入大清河归海。这段决河行水7年,到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才由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贾鲁堵塞白茅口,并立碑刻。碑文《至正河防记》记述了这次治理黄河经过。白茅合龙后,大河复回归德(商丘)、徐州故道。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原武黑羊山决口。这是黄河第十八次大徙,第六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载:“四月,河北暴溢,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北五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颖州、颖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而贾鲁河故道遂淤。”又“由旧曹州(菏泽)、郓城两河口漫东平(梁山境)之安山,元代会通河(运河)亦淤。”当时河分三股:主流向南由颖河入淮,后人称“大黄河”;一支循故道东流由徐州以南入淮,水量很少,称“小黄河”;一支由曹州、郓城漫安山入会通河。20年后工部尚书宋书礼疏浚会通河,使大河由封丘金龙口至鱼台县塌场汇入汶水,经徐、吕二洪向南入淮河,恢复了主河东流的局面。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开封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九次大徙,第七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载:“决开封州县十四,经怀远,由涡河入于淮。”溃水主流由涡入淮,东流故道成了汊流。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陈留、新乡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次大徙,第八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载决口后河分三股:主流“自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抵东昌(聊城),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在今台前县境),坏运道,东入海”;另一支向南由涡河入淮;再一支由贾鲁故道趋徐州,水流已很微弱。沙湾关系漕运大计,但屡堵屡决,到1455年(明景泰六年)才堵塞,大河恢复由涡入淮流路。
1489年(明弘治二年),开封及封丘金龙口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一次大徙,第九次流经菏泽。这次决口后形成南、东、北三面分流的局势。弘治七年副都御史刘大夏治河,采取遏制北流措施,修筑太行堤,防止大河冲张秋坏漕运,主流复归兰阳、考城、归德(商丘)、徐州会淮水东流。
1509年(明正德四年),曹县梁靖等处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二次大徙,第十次流经菏泽。《明武宗实录》载:“六月,(河)又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县飞云桥,俱入漕河。因单、丰二县河窄水溢,决黄陵岗、尚家等口。……九月又决曹县梁靖等口直抵单县,人畜死者、房屋冲塌者甚重。”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南流各支渐淤,河改向东趋,可是单、丰间河窄槽浅,水流并不顺畅,因此这一带堤防常有决溢。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河决兰阳赵皮寨 (兰考境),决河经睢水入淮河,大河主流又南徙离开了菏泽境。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曹县新集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四次大徙,第十一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述这次决口后河势特乱,分流达十一支多,溃水向东北经单县段家口分为六股:“曰大溜沟、小溜沟、秦沟、浊河、胭脂沟、飞云桥,俱由运河至徐洪乱流的结果,使曹县新集至小浮桥250余里一段故道淤塞,在曹、单、砀、徐一带“河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经潘季驯等人治理后,散乱的河道才归一,河患也减轻。明末河道流路,系由仪封、考城间流入菏泽区内曹、单南部,以下经砀山、徐州夺淮入海。
1855年(清咸丰五年),兰阳铜瓦厢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五次大徙,第十二次流经荷泽。铜瓦厢决口改道,结束了黄河数百年夺淮入海的局面,溃水由封丘、兰仪(兰考境)、考城(兰考境)、长垣东下,漫淹菏泽全区,至张秋横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北面有金堤屏障,南面无堤防挡水,在荷泽区内漫流20年,南北流动百余里,荷泽境内成了黄泛区。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创修南岸障东堤,黄河才受两岸堤防束范,形成现河道。
第三节堤防建设
菏泽地区所辖黄河堤防,有太行堤、障东堤和临黄堤。太行堤建于1493年(明弘治六年),“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曹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此堤横跨东明、曹县、单县3县,境内堤长130公里,从修筑到1855年废弃历时362年。障东堤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西起东明县谢寨,经荷泽、鄄城、郓城至梁山县十里堡,长125公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主要防洪屏障。人民治黄后,上段和下段与临黄民埝连接一起,成为临黄堤组成部分,中段(鄄城董庄至梁山黄花寺)只作为绿化林带,不担负防洪任务。临黄堤是由董庄至黄花寺之间的民埝与上、下两段障东堤培筑起来的,长180.55公里,是人民治河后主要的防洪屏障。
临黄堤的培修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在钱、粮、器材、医药等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荷泽专区沿黄各县,出动民工八九万人,重点修补残缺及獾洞鼠穴,打下了加高培厚大堤的基础。1947、1948两年,局部堤段帮宽加高,1949年全线帮宽加高。经过一年修补,三年培修,共完成土方441.20万立方米,用工346.58万个,投资32.42万元(只1949年投资数字),堤顶高岀1948年防洪水位1.7米,顶宽7米,临背堤坡1:2—1:3。建国后,从1950-1985年,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复堤工程,共完成土方1094&5万立方米,石方232.8万立方米,投入工日5746.06万个,总投资25510.78万元。第一次大复堤(1950-1955年),根据黄委会“以防御比1949年更高的洪水为目标”的要求, 每年组织民工3—4万人,投入工日1161.96万个,完成土方2394.42万立方米,石方29.11万立方米,投资2467.23万元。1958年汛期,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新培修的堤防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二次大复堤(1963—1965年),以防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为目标,每年组织民工5—6万人投入施工,实用工日1277.05万个,完成土方2223.7万立方米,石方77.01万立方米,投资6347.21万元。由于三门峡水库大坝两次改建,下游河道淤积严重,为确保大堤安全,从1974年起,又进行第三次大复堤。主要工程集中在1974—1976年间,出工最多的1976年,上堤民工达18・5万多人,一个春季完成土方2085万立方米。第三次大复堤共投入工日3307.05万个,完成土方6330.38万立方米,石方126.68万立方米,投资16696.34万元。
在培修堤防的同时,还分别采取了一系列加固工程措施。1950—1983年间修做前、后戗堤工程79段,长119.46公里,占大堤总长度的66.4%.1951—1985年,对大堤普遍进行了锥探灌浆,共打锥1130余万眼,灌入土方20.17万立方米,处理各类隐患22000多处。利用黄河泥沙淤临、淤背固堤,其中自流淤背111.4公里,淤宽100-200米,落淤 .土方2000多万立方米;机淤固堤39.5公里, 淤宽50-100米,落淤土方1937.35万立方米。另外,对渗水严重和沙松空堤段,还采取抽槽换土、粘土斜墙及抽水洇堤等方法进行处理。
经过多年培修加固,临黄大堤普遍加高4一6米,加宽40米左右,平工堤段一般顶宽9米,有铁路堤段顶宽11米。一般底宽70米,机淤堤段底宽120米;险工堤段一般顶宽11米,有铁路堤段顶宽13米,一般底宽70米,机淤加固堤段底宽170-200米,大堤高于背河地面10-12米。
为了保护堤防工程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完整,省、地、县颁布了一系列护堤政策和法令。沿堤5个县、市,4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逐级建立了堤防管理组织,修防部门专设了工程管理机构及公安派出所,负责管理工作的宣传动员,推动堤防工作的开展。沿河村庄制定了护堤护树村规民约,爱堤爱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配备了专职护堤员635名,他们吃住在堤,工作在堤。主要职责是保护堤顶平整,堤身完整,树草生长旺盛,并保护防汛物料、电讯线路、水准基点、测量标志等。开展捕捉害堤动物工作,实行奖励政策。自1950-1985年,共捕捉害堤动物6万余只,其中大型獾狐2000余只。根据临河防浪、背河取材、国有队(村)营、收益分成的原则,大力进行植树种草。35年来共植树1300万株,草皮覆盖面积达95%以上,为黄河防汛开辟了料源,为国家和护堤村庄增加了经济效益。
第四节河道整治
河势演变铜瓦厢决口后,从口门至陶城埠20年无官修大堤,溃水多股分流。一股由赵王河流经曹州城南下注;两股由东明南北两门分注,经濮州、范县至张秋穿运河。主流忽南忽北,摆动幅度七、八十公里,菏泽北部地区成了黄泛区。1875年(清光绪元年),南岸修障东堤,而后北岸修临黄民埝(现大堤),河势摆动范围受到限制。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河道在两堤之间仍是自由摆动,尚无定槽。自人民治黄以来,逐步增修险工。60年代以后,开始修做控导护滩工程,使河道边界条件起了变化,河势逐渐向规顺发展。菏泽地区上段受铜瓦厢决口影响,河床土质尽是粗沙,一般颗粒大于0.05毫米,土质疏松,不耐冲刷,故河道形成“宽、浅、乱”的状态,河槽一般宽达六七公里,其中沙洲纵横,多股乱流,主溜时而偏左,时而偏右,一日之内摆幅常达二三公里,因此,高村以上称游荡性河道。高村以下至梁山,是单一河道,属弯曲外型。50年代以前,河道多是大漫弯。随着控导工程的逐步增设,弯道不断改善,大弯道逐渐变为深陡小河道;小弯道也不断下切淘深,弯顶下移, 规律性比较明显。
黄河因含沙量大,河床逐年淤积加重,是引起河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据多年水文资料,夹河滩(兰考境)至高村河段,平均年淤积泥沙为68亿吨;高村至孙口(现河南台前县境)河段,平均年淤积泥沙为0.6亿吨。自1952—1983年,高村河段断面平均淤高1.92米,孙口河段断面平均淤高1.57米。从水位表现分析,1950-1979年平滩以下同流量(3000立方米/秒)水位比较,高村站抬高2.37米,孙口站抬高2.29米。三门峡水库工程建成使用后,黄河水沙下泄规律起了变化,在自然状态下菏泽河段是“大水刷槽,小水淤槽”。1958年大洪水时,下游主槽就冲走泥沙8.65亿吨。现在小水时期仍是淤积,只要河槽淤积不停,河势平面摆动也难停止。
险工及控导工程黄河险工坝埽古已有之,但它的作用只在护堤防险。建国后对河道进行有计划的治理。菏泽地区黄河河道整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以前是守堤阶段,主要对建国前遗留下来的黄河工程培修加固,以防御特大洪水。1959—1964年为突击护滩阶段,在“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下,以“树、泥、草”为手段,大上护滩工程,因违背自然规律,以失败而告终。1964年后是以科学方法有计划地整治河道阶段。黄委会指导思想是;“以防洪防凌为前提,因势利导,控导主流,护滩定槽,有利于涵闸引水,有利于滩区农业生产,有利于航运”。在进行中首先修建节点控导工程,而后因势利导,因弯施工,逐步稳定险工,规顺流路,防止河床内主流改道引起河势大变。截至1985年,菏泽辖区(右岸)新修、续建险工16处,新修控导工程16处,总长81.3公里,修建坝岸855道(段),共用石料172万立方米,投资7664.7万元。另外还跨过黄河,在左岸河南境濮阳县南小堤险工下首,横拦河道修建截流大坝,改变了黄河流路,达到了改善河势、有利引黄灌溉的目的,这在全河河道整治中是一次创举。1985年,东坝头(兰考境)至高村游荡性河段,左岸(河南境)有险工和控导工程6处,长17.7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3%,右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15处,长31.2公里,占河道长度的41%.经过整治,游荡性河道得到初步控制,宽浅乱的河势逐步向单一发展,但还不够稳定。高村至十里堡过渡性河段,左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19处,长44.5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9%;右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20处,长54.8公里,占河道长度的36%。基本控制了弯道,巩固了河道边界,增强了控导溜势,河势基本稳定,坍岸基本停止。1976,1982年两次大水漫滩时,部分控导工程虽被漫溢,但仍能发挥导溜作用,大水后主溜仍归原槽,初步达到了治理河道的目的。
滩区治理菏泽地区黄河河道宽,滩区居民多。据统计,荷泽地区右岸滩地面积354.9平方公里,占山东黄河滩区总面积的47%.黄河洪水漫滩总是由河槽横溢漫向堤根,又总是把较多的泥沙沉积在河唇,待漫水流到堤根时已基本澄清,日久形成河唇高仰、堤根低洼的格局。一般河唇比堤根高2米左右。滩区横比降约为1/1000-1/3000,河道纵比降1/7000,再加上滩面串沟堤河的吸溜作用,故洪水漫滩时很容易引起主溜横流,冲刷堤身。1880年(清光绪六年)至1884年(清光绪十年)间东明县高村两次决口,1933年庞庄决口,都是因为堤河走溜淘刷堤身所致。在历史上串沟堤河称为“隐险”,严重地威胁着堤防安全。50年代初期,对堤河串沟有计划地进行过一次系统的治理,取得较好效果。
自1959年修筑生产堤后,一般情况下洪水不漫滩,但生产堤使滩区自然淤淀规律发生了改变,使两岸生产堤之间淤淀加速,大面积滩区落淤极少,相对河堤串沟坡降愈陡,对堤防威胁愈益严重,一旦出现大水偎堤走溜,后果将不堪设想。历史上由此造成的决口出现多次,因此治滩已成当务之急。菏泽、鄄城等县利用洪水淤滩办法,大量河沙沉淀堤根,尾水回归大河稀释主溜,达到了淤滩刷槽的治理目的,而且施工简便易行。
第五节防洪防凌
黄河每年有四汛,即桃汛、伏汛、秋汛和凌汛。在历史上伏秋大汛造成的决溢最多,凌汛出险因天寒地冻难以抢护。
1930年建李升屯、孙口水标站,1934年建高村水文站,1936年建董庄水位站。1938年南京政府在郑州花园口扒口改道后,上述水文、水位站即停止观测。
黄河归故后,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47年重建高村水文站。1949年洪水期间,由所在修防段分别安设了江韩庄(鄄城境)、杨集、伟庄(郓城境)、靳那里(梁山境)4处观测点和孙口水文站°1954年开始安设险工水尺,1956年增设梁山大陆庄分洪口门水尺,1961年增设14处常年水位观测站。至1983年,菏泽境内黄河水文站网布设基本完整,属水文系统领导的水情基本站5处(高村、苏泗庄、杨集、孙口、国那里);属修防单位领导的水情辅助站7处(新店集、黄寨、营坊、旧城、苏阁、伟庄、蔡楼);并设立了黄河滩区观测点15处(每个滩区1处),每座涵闸设立了水尺。水情观测分为汛期、凌汛期和非汛期等不同时期,均各有不同的观测要求,并按规定时间利用电话、电报等手段进行水情传递。
黄河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中游三个暴雨区:一是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二是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是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口镇至潼关(三门峡以上)区间,其含沙量占总沙量的90%.年际变化大是黄河下游水沙特性之一。高村站最大年(1964年)径流量872.9亿立方米,为历年平均径流量442亿立方米的二倍;最小年(1960年)径流量152.3亿立方米,为历年平均径流量的35%。输沙量年际变化亦较大。高村站历年平均输沙量11.3亿吨,最大年(1958年)输沙量25.6亿吨,为历年平均输沙量的2.2倍;最小年(1980年)输沙量4.44亿吨, 为历年平均输沙量的39%。高村站历年汛期 (7-10月)平均径流量262.1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59%;非汛期(11一6月)平均径流量199.5亿立方米,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41%。输沙量年内分配更为集中。高村站汛期多年平均输沙量9-9亿吨,占全年平均输沙量的81%,非汛期仅占全年平均输沙量的19%。
为搞好黄河防洪防凌工作,历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均组建防汛指挥部。根据“有备无患、防重于抢”的原则,每年入汛前进行人力、物料及工程准备。洪水到来后严密组织防守,发现险情及时抢护。
1949—1985年的37年间,境内黄河有12个年份(1949、1950、1951、1953、1954、1957、1958、1964、1975、1976、1977、1982年)洪水漫滩偎堤;有6个年份(1949、1953、1955、1959、1963、1966年)河势发生变化,出险较多。高村站超过100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6次,以1949、1958、1982年最为严重。1949年汛期,花园口站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秒,因境内堤防标准低,洪水持续长达一个多月,又逢连续阴雨,大堤先后出现渗水、管涌、漏洞各类重大险情145处,情况十分危急。在各级党政干部带领下,防汛队伍严密防守,并在大堤上抢修子埝62870米,防止了堤顶漫溢。郓城县义和庄堤段9月15日中午出现漏洞,从背河洞口流出的河水已达200米远,由于措施得当,堵抢果断,堵漏一次成功。梁山大陆庄民埝9月16日4时岀现漏洞,因指挥失当,人、料俱缺,造成决口。
1958年7月17日23时,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19日5时洪峰到达高村,流量为17900立方米/秒。这是近百年黄河出现的最大洪峰。洪水全部漫滩,大堤全部偎水。低矮坝埽亦全部漫顶。全区调集14万多名干部、群众上堤,日夜防守,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及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人亲临指挥。由于高洪峰水位持续时间短、回落快,又无后续洪水,同时采取了加修子埝,加高坝基等工程措施,因而确保了渡汛安全。
1982年8月2日20时,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4日8时洪峰到达高村,流量为12500立方米/秒。这次洪峰流量虽小于1958年,但菏泽境内洪峰水位却普遍高于1958年1米以上。其中鄄城营坊水位高于1958年2.1米,临黄大堤又一次全部偎水,水深2—4米。滩区全部被淹,滩地水深1一3米,最大水深7米。由于堤防工程基本达到了1983年设防标准,没有出现严重险情,唯部分控导工程低矮坝垛漫溢。
建国后,境内黄河结冰封河的年份有1951、1953,1955、1957,1960、1968、1970、1972.1977年,其余年份多是边封或局部河段插封。一般规律是,封河时多是先下游后上游,先岸封后全封。开河时又多是先上游后下游,先溜道后岸边。凌汛期流量较小,水位较低,流冰在陡弯河段易于插河,形成冰堆、冰坝,抬高水位,漫滩偎堤,威胁堤防。每届凌汛期,各级防汛指挥部均恢复办公,各修防段建立凌汛观测网点,及时进行水情、冰情、气温的观测传递。在工程、技术措施上,50年代因大部险工是秸料坝埽,易被冰凌冲撞破坏。故在抗溜主坝上用大水桩绑扎凌排,以抗凌护坝。60年代每年组织训练打冰爆破队伍,而后随着坝埽工程的石化而逐步取消。
第六节拦河枢纽
区内拦河枢纽仅有位山水利枢纽工程。此工程始建于1958年秋,其规划设想是;在黄河下游干流上位山附近筑坝截流,修建控制性的建筑物,改建利用东平湖滞洪工程调蓄运用,以解决两岸广大地区工农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分为拦河枢纽工程、北岸引黄灌区、东平湖调节水库三大部分。其规划指标是:在上一级水利枢纽桃花峪水库(位于位山枢纽以上357公里,为黄河干流下游的防洪水库)修建前,滞蓄秦厂站(位于黄河干流北岸,为伊、洛、沁河及干流的总控制站,1958年后改为花园口站,距位山枢纽350公里)千年一遇或百年一遇加汶河十年一遇洪水,控制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8000立方米/秒,桃花峪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防洪由桃花峪解决,该水库仅滞蓄汶河洪水兴利灌溉。设计指标定为:拦河枢纽下泄量,正常运用为6000立方米/秒,加大排洪为8000立方米/秒;各进湖闸分洪量,处理秦厂百年一遇洪水时为5130立方米/秒,处理秦厂千年一遇洪水时采用临时措施,除壅水加大各进湖闸分洪量至6860立方米/秒外,临时在大陆庄破堤分洪2750立方米/秒以作辅助;东平湖水库总库容40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库容35亿立方米可供给北灌区(包括河北省)及下游泺口、王旺庄灌区4740万亩农田用水;枢纽壅水位46米,以保证京杭运河穿黄航行,并输水至临清卫运河供500吨级轮船通航。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全部由黄委会勘测设计院承担,北京水科院、交通部和山东水利厅有关部门配合协助。1958年初首先完成无坝引水和北岸灌溉区的设计工作后,是年10月份编制提出《山东黄河位山枢纽工程初设要点报告》。该报告经水利部审査认为“枢纽工程的具体兴建虽目前有迫切的需要,但考虑到黄河泥沙的复杂性,同时还没有通过模型和足够的论证将来不受泥沙的危害”,故要求再进一步研究。为此于1959年3月和7月两次召开专家现场会议,在此期间进行大型水工模型试验,对规划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验证。是年8月根据两次现场会议及模型试验的结果编报《位山枢纽工程初设阶段报告》,10月汇编完成《位山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书》,上报水电部,11月底审查批准。至此全部规划设计工作初告完成。
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位山工程于1958年5月1日提前开工。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对该项工程都十分重视,由全省统一调配力量,并组建黄河位山工程局管理施工。先后抽调山东省水利厅第二、第四、第五建筑安装队3000余人,全力投入施工;调用聊城、菏泽、泰安、济宁、淄博、济南等地市20多个县的民工28万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2万人次支援施工。1958年5月开工,是年10月1日北岸灌区基本完成,即先行无坝引水灌溉;10月25日东平湖水库围坝土堤筑成,1959年继续修筑围坝石护坡,10月7日陈山口出湖闸竣工,11月建成拦河闸并开挖截流引河,12月9日大河顺利截流改行新河道。此后连续施工,至1960年,耿山、徐庄、十里堡3座进湖(库)闸先后建成,7月26日开放蓄水进湖。至此位山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大部完成并投入运用。水库蓄水后除继续补修加固遗留的尾工外,重点处理了围坝险情及修做了大量抢护应急工程。1961年除重点进行了湖滨地区的排渗治理工程外,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对全省水利工作暂时采取“休战方针”的指示精神,工地施工本着处理善后的原则逐步收缩。至1962年工地建设基本停止,并开始酝酿改建方案。是年8月山东河务局根据国务院批转黄河防总上报的《关于1962年黄河防汛问题的报告》的指示精神(即“水库近期运用以防洪为主,暂不蓄水兴利”)认为,今后蓄水机遇减少,部分土地有可能还耕利用,于是制定报送了《东平湖水库排水种麦规划(草案)》,提出了加速排水恢复生产的措施。水电部以(62)水电规字第211号文批准列入1963年位山工程年度计划内。据此,于1962年首先破除了清河门围坝放水;1963年春又堵复了运河堤缺口和湖西排渗沟 (即今梁济运河)的疏浚;是年秋建成流长河闸向南四湖泄水,当年涸出耕地20余万亩种麦。
位山枢纽自1959年冬大河截流投入运用后,由于同时规划的干支流拦泥水库尚未建成,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并未得到改善,以致位山拦河枢纽的泄量显然偏低,远远不能满足防洪的需要,并由于枢纽工程曾一度壅水运用,造成回水河段大量的淤积,降低了河道排洪能力,在研究1962年位山渡汛方案时采用了临时扩大现有工程排洪能力以降低回水区水位的三闸方案(即利用拦河闸、船闸、防沙闸三闸同时泄洪)。该方案在不破除拦河坝的条件下,据推算可勉强处理孙口站14000立方米/秒的洪水(相当花园口站20000立方米/秒)。水电部在审査批复这一方案时指出:“枢纽改建方案,从目前防洪任务上看,以破除拦河坝恢复原河道排洪,并增建进湖工程,扩大进湖能力充分利用东平湖滞洪较为有利,如近期枢纽对抗旱灌溉仍有要求,则以扩建泄洪闸并同时增建进湖工程较为有利。但鉴于枢纽改建事关大局,影响深远,要求黄委会、北京水科院及山东省有关部门,对改建问题应进一步分析论证,多方比较于汛后提出改建方案”。据此,黄委会组织技术人员紧张工作了4个多月,于1962年11月第一次编制报送《位山枢纽改建方案报告》,报告中对破坝和建闸两方案进行了多方比较论证,同时鉴于当时黄灌区盐碱发展严重,大部都已停灌,已无壅水灌溉的需要,水库围坝蓄水后渗漏、管涌严重,湖滨地区侵没、盐碱有所发展;库区移民也有待妥善安置等问题的存在,最后推荐破坝方案。
1963年2月,水电部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对黄委会的报告进行了讨论研究后,于3月26日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位山枢纽改建方案和1963年渡汛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改建方案,大多数同志主张破除第一拦河坝,消除枢纽壅水,恢复天然河道的排洪排沙能力,从当前防洪和今后长远治理的方向看,都是有利的;但也有少数同志主张扩建和改建现有拦河闸,以降低壅水位,增加排洪能力,并认为少量的壅水,不致使上游河道发生严重的影响,而对控制洪水下泄比较有利。根据上述讨论情况,我们意见目前可先按破坝方案作好准备,但为慎重起见……拟于今年五、六月份邀请全国水利专家,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讨论,得出结论后,再行报请审批”。据此,黄委会又重新组织力量,收集资料进行补充,于1963年5月第二次编制完成《位山枢纽改建方案报告》供大会讨论。是年5月21日至6月1日,水电部在京召开位山枢纽问题技术讨论会,会后黄委会又编报了补充论证材料。8月下旬,水电部技术委员会又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对补充材料进行审查讨论,同意破坝方案。水电部遂于9月26日以(63)水电技字第254号文报请国务院审批。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听取汇报,并以(63)国计字第699号文批复水电部:“同意破坝方案”,“破坝设计文件由你部审批”。水电部于11月25日以(63)水电技字325号文批准了黄委会报送的《位山枢纽破坝工程施工图设计》。
破坝工程由位山工程局组织实施,经过短暂而紧张的施工准备工作,于是年12月6日采用一次爆破的方法破除第一拦河坝,恢复老河道行洪。位山破坝后,拦河枢纽建筑已失去效用,遂即封堵废置;北岸引黄工程,亦因不再依靠壅水引灌而脱离位山工程体系,自1964年起另成系统独立管理;东平湖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后,成为黄河下游专用的防洪水库,遂即着手进行改建。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自1958年5月开工至1963年12月破坝,历时5年有余,全部工程共约完成土石方6000余万立方米,耗资1.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