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治黄机构
清初,黄河河道南行夺淮入海,区内黄河河防在曹县、单县境内。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后,设曹州府黄河同知1员,驻曹县望鲁集,管辖曹、单黄河河务,共长115公里。1740年(清乾隆五年)增设曹仪通判1员,驻杨家桥,分管自仪封县交界起,至曹县主薄汛王家厂的临河堤工26公里。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改道行走现行河道后,流经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5县县境。东明河务归直隶大顺广道管辖。1880年(清光绪六年),大名府黄河同知移至东明高村。1881年(清光绪七年)始设厅汛,专管河务。菏泽、鄄城、郓城、梁山河务,隶属山东河务总局上游分局(驻菏泽县贾庄)。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上游分局改为上游总办(驻梁山县十里堡),设会办1员协助总办处理河务。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山东巡抚周馥,因河工原设营委不敷分布,奏准沿河州、县兼管河务成为定例。
民国初年,东明设河务局,仍归直隶管辖。山东河务机构仍沿清末旧制。
1946年2月22日,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是年春,第三修防处(现菏泽)及所属各修防段相继建立。第三修防处受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第二专署(现菏泽)双重领导,辖黄河南岸的鄄城、郓北、寿南、昆山修防段及黄河北岸的濮县、范县、寿张、张秋修防段。1947年国民党于樊庄、高村设总段,于楼、樊庄、黄固、谢寨、霍寨、西南庄、高村、冷寨、黄庄设汛,管理河务。1949年8月,设置平原黄河河务局荷泽修防处,受平原黄河河务局和荷泽专署的双重领导,辖东明、荷泽、鄄城、郓城、梁山5个修防段。1952年11月,随行政区划的变动改为山东黄河河务局荷泽修防处,1958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并入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宁修防处。1958年6月,恢复荷泽修防处。1968年3月,改设山东黄河河务局荷泽修防处革命委员会。是年10月,修防处与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水文站、农电所合并为菏泽地区人民水电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又恢复原建制,改为山东黄河河务局菏泽修防处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复改为山东黄河河务局菏泽修防处。1952年12月30日,东明县划入河南省,该段即划归河南河务局开封修防处领导。1963年3月25日,复划回山东,仍归菏泽修防处领导。全处干部、职工总人数:1952年为434人,1966年为821人,1970年为774人,1985年达到1469人。
第二节水利机构
民国时期菏泽专署设建设科,管理水利事务。1947—1949年,冀鲁豫行政公署设交通处,兼管水利工作。1949年10月,菏泽专员公署组建水利科。1950年3月,水利科撤销并入建设科。1955年3月从建设科分出另设水利科。1958年1月,菏泽地委决定将荷泽专署水利科改建为山东省菏泽专员公署水利局。4月,水利局撤销。6月,成立山东省菏泽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是年11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并入济宁专署水利建设指挥部。1959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重建菏泽专署水利建设指挥部。1968年2月又改为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革命委员会。是年10月,水利建设指挥部与黄河修防处、水文站、农电所合并为菏泽地区人民水电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69年12月复改为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革命委员会。1970年2月,又改为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1977年7月,水利建设指挥部撤销,组建农林水办公室。1980年2月,农林水办公室撤销,成立菏泽地区行署水利局,6月改名为菏泽地区水利局至今。
第二章黄河治理
黄河从河南兰考县河段进入山东省东明县境,由梁山县国那里入东平县河段,菏泽地区河段全长212公里。
黄河因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从春秋战国到1938年的二千多年间,黄河大改道26次,其中波及菏泽地区12次;黄河决口1500多次,其中菏泽段决口164个年份。
菏泽地区现行河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铜瓦厢改道后形成的。东明高村以上河道长66公里,是宽、浅、乱的游荡性河道。高村以下河道长146公里,属过渡性河道。境内不但河道宽,且滩地大,黄河滩区面积354.9平方公里,占山东省黄河滩区总面积的47%,是自然排洪、滞洪区。
菏泽地区临黄大堤总长度180余公里, 大部是在民埝基础上修筑起来的,两岸堤距上宽下窄。高村以上堤距10-20公里,高村以下4-8公里,国那里最近仅1.4公里,吞水量大,泄水量小,洪水滞蓄时间长。建国前,决溢频繁,是有名的“豆腐腰”堤段1958年后,黄河滩区修了生产堤,河槽淤垫加快,形成了“悬河中的‘悬河’”。
建国后,在正确的治黄方针指导下,荷泽地区治黄工作取得很大成就。1950—1985年,总计完成复堤土方1-1亿立方米,黄河大堤普遍加高4—6米,加宽40米左右。放淤固堤110公里,放淤总土方量4000多万立方米。连年绿化堤防,植树造林1300多万株,草皮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新建、扩建险工、控导工程32处,修坝垛849道,动用石方238万立方米。每届伏秋大汛和凌汛,组织坚强的人防大军,严密防守,发现险情,及时抢护,连年战胜洪水,彻底扭转了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在确保大堤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引水灌溉,放淤改土,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从1965年恢复灌溉以后,共引水211.67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500万亩,改造沙荒盐碱地133.64万
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建设方针,普遍实行经济承包岗位责任制,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截止到1985年,黄河下游洪水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河道淤积严重,洪水威胁依然存在,确保黄河安全仍是治黄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一节境内黄河特点
菏泽区内黄河河段,位于黄河下游,上接河南省兰考县蔡集控导工程,下至梁山县国那里引黄灌溉闸,自西南而东北蜿蜓212公里,流经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5县(市)。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至1985年,除1938年国民党在花园口扒口改道南行9年外,现行河道已120年。该河段的特点是宽、浅、乱,主流摆动频繁,属游荡性河道。平滩水位河宽2.2—6.5公里,主槽河宽1.2-3.3公里。滩区横比降为1/1000—1/3000,纵比降为1/7000左右,大水漫滩后,易于造成顺堤行洪。每当洪水骤落,由于河心滩阻水挑溜,往往形成横河,直冲险工和大堤,发生严重淘刷,威胁堤防安全。高村以下河道长146公里,曲率1.246,属游荡性向弯曲性转变的过渡河道。平滩水位河宽0.5-2公里,主槽河宽0.6-1.3公里。该河段主槽比较明显单一,水流也比较集中,中小水位持续时间较长时,易造成河岸坍塌,甚至逼近大堤,造成临堤抢险防守困难。据高村水文站1934—1979年统计,年平均径流量为442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872.9亿立方米(1964年),年最小径流量152.3亿立方米(1960年)。年平均输沙量11.3亿吨;年最大输沙量25.6亿吨(1958年),年最小输沙量4.44亿吨(1980年)。年平均含沙量25.4公斤/立方米,其中汛期平均含沙量为34.7公斤/立方米,非汛
期为11公斤/立方米。
由于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黄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根据资料推算,沿黄各县地面高程普遍低于当地黄河1983年设防水位八九米。菏泽市地面高程低于刘庄设防水位达14.75米。
菏泽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堤防工程薄弱,黄河决口频繁,成为全河有名的“豆腐腰”河段。又由于堤防上宽下窄,高洪峰水位滞蓄时间长,进一步增加了防洪负担。所以,加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确保河防安全,一直是荷泽地区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节决溢改道
决溢据黄委会资料,自周以来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1500多次。菏泽地区受黄河水害的最早记载,为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自此以后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2007年间,黄河决口泛滥淹及菏泽的有134年。,从1875年在现河道南岸筑堤起,截至1985年,这段临黄堤共决口52处(包括障东堤4处),合3.8公里即有一处决口。按年代统计,清代37年间决口26次,民国36年间(截至1947年人民治黄止)决口26次,人民治黄以来的39年间临黄大堤没决口。菏泽地区堤防决口情况如下:
东明境:1880年(清光绪六年)霜降后,第11号高村口门(在大堤桩号203+900附近)刷决。直隶总督李鸿章报告险情的奏折中记述:“大溜侧注堤边,汹涌异常,坝埽随厢随冲,且秋水搜根淘底力更猛劲。数日之内刷高村堤身至二百丈,仅剩里皮丈许,并有高仅二三尺之处。……(九月)二十日夜间,西南风大作,水势骤涨。……高村漫刷成口,宽约百余丈。”“漫出之水,仅由东明至山东省菏泽、巨野、嘉祥而上,不过二百里,即由沟河入嘉祥县属低洼草湖。”高村口门刷宽至二百多丈,堵合时先用秸埽堵塞各串沟截断河水来源,而后筑套堤合龙。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无河防机构,入汛由大名镇派练军来高村驻守,霜降后撤回。这次决口是撤防后河势突变,串沟堤河进水走溜刷堤致决。
1884年(清光绪十年),第10号高村(双井)口门(桩号200+500附近)大汛漫刷溃决。李鸿章在报灾奏折中说:“(东明)十一二铺,于七月十三日漫刷成口,水入越堤以内,将越堤南头冲破。……入山东菏泽境,仍将大溜挡归正河。”又在堵口奏折中记述;“七月二十五日,串沟四道一律合龙,并将大堤越堤裹头盘筑坚稳。其口门以上,自十一铺起至越堤中段止筑围堰。……大堤退修一千三百余丈,新堤顶宽三丈、底宽九丈、高一丈,口门上裹头改为挑水坝,以下修顺坝两道。合龙大堤共拨银十一万两。”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第14号中堡口门(在东明临黄堤上段),《直隶河防辑要》有:“长垣中堡漫决,堵筑”的记载。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第2号樊庄口门(桩号171+000—171+800处)大汛溃决。《清史稿•河渠志》记:“七月决长垣(原东明南部属长垣)范庄。”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号赵泮寨口门(桩号166+500附近)决口。据东明修防段调査:系由大李庄人掘堤造成决口,但未引动大溜,水落后口门断流,是年秋堵干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2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附近)溃决。《淮系年表》记:1911年(清宣统三年)“黄河决东明县南堤刘庄西数里”。
1917年,第3号樊庄口门大汛漫决。《东明县志•水灾篇》记:“民国六年七月二十二日,范庄小堤漫溢决口,寻涸。”因水落口门自干,是年九号堵干口。
1917年,第4号二分庄口门大汛漫决。《黄河变迁史》记:“决长垣南岸范庄、小庞庄。”老河工张殿全(东明修防段工程队长)说;1917年伏汛樊庄决口两次,先决村南后决村北,河防部门为减轻罪责,将后决的村北口门上报为二分庄决口。是年秋后断流口门干堵。
1917年,第5号小庞庄口门(据《黄河变迁史》记载),(在大堤桩号171+800附近)漫决,情况与4号口门同。疑为《黄河变迁史》将二分庄误记为小庞庄。
1917年,第9号谢寨口门(大堤桩号182+000附近)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载:“八月七日水复暴涨,更由谢寨堤顶越过。城东城南适当其冲,横流波及平地水深数尺。凡旧有之涸渠如东明集、五霸岗无不充溢弥漫,田禾大半淹没,民人环村筑堰自卫。溃破者数十村,而赵官营村地居坑坎,一时失守水与屋平,村人仅以身免。”
1921年,第6号黄固口门(桩号178+000)伏汛溃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年伏雨连霄月余不息,黄流暴发,于六月十一日黄固庙小堤溃决四百余丈,……汪洋浩瀚,所过尽成泽国,田庐荡然。……四外扶老携幼纷纷进城避水,门为之塞。”“全县被灾者计三百二十村。”
1923年,第8号郭庄口门(桩号178+000)大汛漫决。《东明县志》记:民国“十二年七月初河水复涨,越郭庄小堤趋向东北,城西北村庄无不被害。”《长垣县志》亦有同样记载。是年十月将口门堵塞。
1929年,第13号黄庄口门(桩号216+000)溃决。《东明县志》载:“黄河涨溢,下汛大堤决口二里许。附近灾民避堤上。”是年秋,秸埽进占合龙。
1933年,第7号庞庄口门(桩号177+765——180+670处)溃决。是年陕州站最大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黄河变迁史》记述:“从八月起,豫鲁交界处北决数十口。……又由长垣南岸庞庄漫兰封、考城,并由铜瓦厢旧口溃小新堤及四明堂,分入黄河故道。流至砀山高寨、盘龙集,阻于旧堤,折北经丰、沛大沙河入南阳湖,达微山湖。”《东明县志》记: “八月十二日,黄河自上汛庞庄地方决口,分流而下,水势汹涌,县境全入洪流。……决口次日,水围城堤,深及丈许,城垣岌岌不保,灌灭之祸即在目前。”庞庄口门刷宽至1360米,但未引动主流,水落后自涸,是年秋堵干口。黄委会对这次洪水灾害的调査统计:贯孟堤决口11处,太行堤决口6处,两岸临黄堤决口33处。共被灾41县(市),淹地1.15余万平方公里。
鄄城境:1878年(清光绪四年),第7号周桥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878年 (清光绪四年)周桥民堰决口。
1881年(清光绪七年),第3号营坊口门溃决。《濮州志》、《再续行水金鉴》都记载:“是年河决营坊。”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4号西李庄口门(桩号252+100)和第5号殷庄口门(桩号253+350)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黄河大水,鄄城民堰(现大堤)殷庄决口,口门宽600米。是日李庄亦决口,口门宽130米。溃水滞留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秋干堵。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第10号旧城口门(桩号265+400——267+000)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查: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日,旧城玉皇阁民堰(现大堤)因漏洞决口,口门宽约三华里。溃水潴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水落口门断流,是年十月用口门附近飞沙土干堵。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1号陈刘庄口门(桩号269+270)决口。据民间调查和清宫档案査证,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八孔桥决口,溃水滞蓄于民堰与障东堤之间,陈刘庄民堰经溃水浸泡堤身塌陷决向临河°
口门刷宽约两华里,次年干涸用土堵塞。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6号谭家庄口门漫决。《清光绪谕折汇存》记载:“七月十五日张汝梅奏:濮州八孔桥、谭家庄民堰先后漫溢。”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12号八孔桥口门(桩号276+000)附近溃决。据山东三任巡抚张汝梅、毓贤、袁世凯奏折的综合情况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濮州(鄄城)民堰八孔桥、谭庄漫决,溃水滞蓄在民堰与障东堤之间。至十月大溜南移,冲八孔桥口门,遂于盐店、田楼、八孔桥一线做柳坝缓溜,为堵口做准备。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八孔桥进占合龙。之后大溜淘刷口门复决,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堵。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双李庄口门 (桩号280+250——280+700)溃决。据山东三任巡抚张汝梅等奏折载: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大溜由八孔桥下滑,冲决双李庄民堰,主溜直抵寿张障东堤杨庄(梁山境)新合龙处,并将口门上游裹头埽冲塌过水,形势危急。故决定先将双李庄民堰决口合龙断绝来溜,使杨庄大工免遭复决之难。双李庄合龙后,在口门左右修民堰长一万五千余丈。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第16号夹堤、焦庙口门溃决。《濮州志》和《再续行水金鉴》都记载:“是年南岸河决夹堤焦庙,北岸河决开州白岗,濮州城外大水。”此口门具体地点待查。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13号左营口门决口。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911年(清宣统三年)鄄城左营民堰决口。
1911年(清宣统三年),第8号杨屯口门漫决。《政治官报》记:“濮州南岸杨电民堰漫决。”《再续行水金鉴》亦有同样记载。
1912年,第9号是葵堌堆口门溃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査资料:(鄄城)葵堌堆民堰(现大堤)因漏洞决口,口门刷宽六百多米,水落后口门自干,次年于口门处退修新堤。
1918年,第15号双李庄口门(桩号280+250280+700)人为扒决。据鄄城修防段调査:土匪仪洪亮与双李庄有仇,1918年乘汛期涨水将堤掘开造成决口,所幸未掣动大溜,水落后口门自干,是年冬浇土堵塞。
1925年,第2号李升屯口门(桩号239+000附近)溃决。《黄河变迁史》记:“七月,决濮县李升屯,至寿张分为二股:一股北入正河;一股东经安山,穿运河入东平凹地,折而东北流入坡河,出东阿庞家口归入正河。”溃水滞蓄于李升屯民堰(现大堤)与障东堤之间,危及黄花寺(梁山境)大堤,山东河务局长林修竹令扒黄花寺、高堂、义和庄民堰,导溃水回归大河。李升屯决口,于1926年4月26日秸埽进占合龙。堵口用银元67万元,以濮、范、郓、寿等沿河8县丁漕银为基金,不足部分8县均摊。
1935年,第1号董庄口门大堤(桩号238+714—239+260)溃决。《中国水利史》记述当时情况为:“七月,河又决鄄城县董庄民堰,分正河水十之七八。……决官堤六大口,溜分两股:小股由赵王河穿东平县运河,合汶水复归正河;大股则平漫于荷泽、郓城、嘉祥、巨野、济宁、金乡、鱼台等县,由运河入江苏。” 《黄河下游修防资料汇编》记述灾情是:“共计(受灾)21县市,被淹面积44849平方里,淹死人口3750人,财产损失共值19502万元(银元)。”1936年3月27日,由旧黄委会主持进占合龙。口门以上修挑水坝4道,以下挖引河6道,依进占拥水情况次第开放引河,再加挑水坝托溜,大溜渐入引河,龙门口抛柳石枕合龙。因柳石枕漏水合龙不闭气,遂在背河修围堰(名漾水盆)潴水,盆内常年积水深达七八米,成为以后防守的弱点。人民治河以来曾多次修做防漏工程无效,后采取放淤办法, 淤平漾水盆并高出地面,险情彻底消除。
郓城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第7号高太安(梁楼)口门溃决。据山东河务局调査;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高太安民埝决口。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5号罗楼口门、第6号吕店口门溃决。据山东巡抚张汝梅等奏折综合情况: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伏汛,寿张(郓城境)民堰于罗楼、吕店先后决口。溃水大溜东行,冲障东堤杨庄段,致堤身塌陷漫溢决口。漫水东穿运河后仍归入正河。罗楼、吕店两口门溜势很猛,直冲杨庄, 决口形势险恶,是年冬堵罗楼、吕店两口,用秸埽进占合龙。合龙后将民堰退修(即现大堤)。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第12号伟庄口门漫决。《光绪谕折汇存》载:“(八月)上游各县属民堰,如寿张县(郓城境)南岸之魏(伟)庄,……以致漫溢成口。”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第4号仲堌堆口门(桩号291+900)溃决。据郓城段调查;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仲堌堆民堰(现大堤)决口。是年十一月堵复。
1918年,第1号门庄口门(桩号285+550——285+670)溃决。据郓城修防段调査;1918年积凌水漫滩,冲决门庄民堰(现大堤)。次年春浇土堵干口。历年大水漫滩时,背河井水外溢。第2号、3号是香王口门(桩号287+920——288+050).2号口门于1918年溃决。据郓城段调查:1918年积凌水漫滩,因凌块撞击,香王民堰(现大堤)被刷决,次年春用冻土块堵塞决口。3号口门于1919年大汛溃决。据郓城段调査:1919年秋大水漫滩,香王民堰用冻土块堵塞决口处,因堤身虚松出现漏洞,抢护不及再次决口,背河冲成深坑。水落后口门断流,遂用好土堵塞。50年代大水漫滩时,背河渗水严重,后修做填塘、后戗等加固工程,险情好转。
1921年,第8号、9号汪庄(四杰村)口门 (桩号303+350——303+500)先后决口。据郓城段调查:1921年秋,汪庄民堰(现大堤)被土匪汪化名掘堤决口,水落后堵干口。另据《历代治黄史》记载和群众反映;1925年9月间,黄花寺河段河势突变,大溜绞边,由黄花寺民堰放水口溢出,溃水倒漾至汪庄,民堰被浸塌决向大河。水落后溃水断流,用土浇堵口门。
1925年,第10号、11号义和庄口门(桩号307+000——307+500和308+000——308+200)人为扒决。《历代治黄史·李工专刊》载:“(八月)八日,直隶濮县李升屯民堰漫决,决水出堰游衍于(大)堤(民)堰之间,至黄花寺壅遏不舒,一时水与堤平。山东上游南岸二百六十余里大堤,无处不险。山东河务局局长林修竹驰往,督同郓城、寿张知事抢护十余日夜,卒由高堂、义和庄、黄花寺民堰尾扒开缺口三处流入正河。”水落后用土堵干口。
梁山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第3号高大庙口门(在障东堤下段)溃决。据《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折》载:“(七月)因刘新石庄以下民埝冲塌,水逼堤根,堤外又附近沮河,两面浸透,以致塌陷成口。”“黄水为汶水所敌,由沮河循安山一带仍归正河。”李秉衡另一封报告合龙的奏折中说:“至十月,刘新石民堰堵合。……于十一月二十五日(障东堤)堵筑完竣,计筑成围堤牵长二百二十七丈五尺。……用款项不及五千金。”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第4号杨庄口门漫决。《德宗实录》记载:“山东黄河上游南岸黑虎庙漫溢,溜由寿张、郓城两县地界穿运河东泄。”又“寿张县(梁山境)杨家井临黄堤漫溢,平地水深盈丈。”《光绪谕折汇存》亦记述:“七月十五日张汝梅奏……六月二十一日,……张家楼以北之杨庄大堤漫溢。”张汝梅奏报堵口情况是:“光绪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障东堤杨庄口门秸埽进占合龙。不久,双李庄民堰决口,直冲杨庄合龙处,致上裹头塌陷过水,遂又抢堵塞闭。”
1925年,第2号黄花寺(寺庙)口门(桩号325+500)人为扒决。扒口地点是当时的民堰,现加修成了大堤,当时的扒口情况与义和庄相同。口门用秸埽堵合,漫滩大水时有渗水现象。
1925年,第5号黄花寺口门(障东堤接近临黄大堤处)溃决。《历代治黄史·李工专刊》记述:“九月中旬,黄花寺水势已落至堤根,因河底西高东低,溜势由南北忽变为东西,绞边刷底,一日之间堤根刷深二丈余,横宽刷至六十余丈。林修竹驰赴工地,急调寿张、东平、阳谷、东阿、郓城、汶上六县民夫三万余人,抢至七昼夜,卒因人力不敌,七日间刷堤二百六十余丈,终于九月二十日晚,将黄花寺大堤冲溃。水向东南至运河西堤被阻,折而南下,灾区一千五百平方里,灾民二百万人。东平县居民乃在运堤常山口、王仲口、三里堡、八里弯、十里堡扒开缺口五道,导黄水入东平湖,由东阿之姜沟仍归黄河正流。”当时山东战局紧张,鲁西正处战区,财政奇细,堵口经费难筹。至1926年,濮县、范县、寿张、郓城、阳谷、汶上、东平、东阿8县组织请愿团赴省,请准以8县丁漕银60万元为李升屯、黄花寺大工基金,不足部分8县均摊。遂于3月26日进占合龙。另苏、浙两省助款将黄花寺以上障东堤加高两市尺。
1937年,第6号是黄花寺口门(在障东堤紧邻临黄堤处)人为扒决。据梁山修防段调査:1937年,因雨水特别大,民堰与障东堤之间雨水无泄路,积涝成灾。当地群众扒开黄花寺以北之障东堤,排涝水东入运河。1938年花园口掘堤使黄河改道,障东堤废置不用,因此黄花寺缺口长期未堵。至1947年人民治黄时,在黄花寺缺口处建桥。
荷泽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第2号兰口口门(桩号227+550——228+650)伏汛溃决。据荷泽修防段调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兰口大堤被大溜冲刷决口,口门宽约千余米,当时急退修圈堤挡水。后来溜势外移,口门淤淀,将旧堤浇土合龙。
1913年,第3、4号双河岭口门(桩号229+500—230+250)溃决。《濮阳河上记》载:“七月,河决于习城集以西(东)之双河岭。”至民国四年四月,秸埽进占合龙。又据《历代治黄史》记述:“(民国四年)四月,濮阳大工合龙,因阴雨习城集(双河岭)又漫,更事堵筑,十旬而毕。”双河岭口门,再作第二次秸埽合龙。历年大水漫滩时,大堤229-230公里处渗水较重。人民治黄以来,先后做前戗、后戗、粘土斜墙等加固工程,渗水险情减轻。
1926年,第1号刘庄口门(桩号219+170—219+950)大汛溃决。《黄河变迁史》载:“八月,决东明南岸刘庄,入巨野县赵王河,淹金乡、嘉祥二县。分南北二支:北小支穿运河达庞家口,南大支直灌济宁、鱼台由微山湖南注,徐淮海均被灾。”《东明县志》亦记:“黄河水势汹涌,南岸下汛岔河头(距刘庄甚近)决口一百余丈。山东曹州北部,半为波臣所有,而东明被灾较轻。”据老河工说:1926年7月7日,刘庄险工跑埽决口,之后溜势外移,口门淤淀,乘机于8月7日秸埽进占合龙。
大徙公元前132年(汉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这是黄河第二次大徙,第一次流经菏泽。《史记•河渠书》对这次决口的记述是:“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黄委会在《河南武陟河北馆陶黄河故道考査报告》中考证,瓠子决口在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带,尚有遗留潭坑,群众称黄龙潭。当时大河由西来在此陡折向北,于转弯处冲破南堤,溃水经濮县(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归入大野泽(在巨野东北,现成平陆),又溢出夺泗水、淮河注入黄海。《史记•平淮书》记述这次灾情是:“是时,山东(崤山以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决口屡堵不闭,行河23年,至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河堵塞。
1020年(宋天禧四年),滑州天台山决口°这是黄河第七次大徙,第二次流经菏泽。在1019年(宋天禧三年)六月滑州天台山曾决口,《宋史•河渠志》记:“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此口于1020年(宋天禧四年)二月堵复,可是4个月后又决,灾情比上年更甚,未能当即堵合,决河流淌8年。到1027年(宋天圣五年)十月才堵塞。当时黄河下游共45埽,其中濮州(鄄城)有任村、东、西、北4埽,郓州有博陵、张秋、关山、子路、王陵、竹口6涉及菏泽地区范围的有10处险工(埽)。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即金太宗天会六年,东京留守杜充在浚县扒河,造成黄河第十二次大徙,第三次流经菏泽。《宋史•高宗本纪》载:“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洪水经延津、长垣、东明、菏泽、郓城、巨野一带入梁山泊,而后经泗水、淮河入海。北宋于1127年沦亡,宋室南迁,黄河一带为金人占领。完颜晟只顾军事行动,无暇兼顾河事,决口未堵,决河行水40年,到1168年(金大定八年)第十三次大改道止。另外,《金史• 地理志》记,郓城曾于1166年(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
1168年(金大定八年),滑县李固渡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三次大徙,第四次流经荷泽。《金史•河渠志》记:“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另据《黄河变迁史》一书考证:大定八年李固渡决口后,溜势南移,在李固渡分两支,主流由口门向东南经东明、定陶、曹县、单县直下徐州入淮,另一股仍循“北流”故道流向魏(大名)、冀、乾宁军(青县)。“北流”断流、梁山泊干涸都在这一时期,大河专走东明、曹、单、徐州一道,全黄夺淮入海。
1344年(元至正四年),曹县白茅堤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七次大徙,第五次流经菏泽.《元史•河渠志》载:“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涨,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溃水主流由曹县东北行到现梁山县安山,而后入大清河归海。这段决河行水7年,到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才由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贾鲁堵塞白茅口,并立碑刻。碑文《至正河防记》记述了这次治理黄河经过。白茅合龙后,大河复回归德(商丘)、徐州故道。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原武黑羊山决口。这是黄河第十八次大徙,第六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载:“四月,河北暴溢,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北五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颖州、颖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而贾鲁河故道遂淤。”又“由旧曹州(菏泽)、郓城两河口漫东平(梁山境)之安山,元代会通河(运河)亦淤。”当时河分三股:主流向南由颖河入淮,后人称“大黄河”;一支循故道东流由徐州以南入淮,水量很少,称“小黄河”;一支由曹州、郓城漫安山入会通河。20年后工部尚书宋书礼疏浚会通河,使大河由封丘金龙口至鱼台县塌场汇入汶水,经徐、吕二洪向南入淮河,恢复了主河东流的局面。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开封决口。这是黄河第十九次大徙,第七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载:“决开封州县十四,经怀远,由涡河入于淮。”溃水主流由涡入淮,东流故道成了汊流。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陈留、新乡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次大徙,第八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载决口后河分三股:主流“自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抵东昌(聊城),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在今台前县境),坏运道,东入海”;另一支向南由涡河入淮;再一支由贾鲁故道趋徐州,水流已很微弱。沙湾关系漕运大计,但屡堵屡决,到1455年(明景泰六年)才堵塞,大河恢复由涡入淮流路。
1489年(明弘治二年),开封及封丘金龙口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一次大徙,第九次流经菏泽。这次决口后形成南、东、北三面分流的局势。弘治七年副都御史刘大夏治河,采取遏制北流措施,修筑太行堤,防止大河冲张秋坏漕运,主流复归兰阳、考城、归德(商丘)、徐州会淮水东流。
1509年(明正德四年),曹县梁靖等处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二次大徙,第十次流经菏泽。《明武宗实录》载:“六月,(河)又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县飞云桥,俱入漕河。因单、丰二县河窄水溢,决黄陵岗、尚家等口。……九月又决曹县梁靖等口直抵单县,人畜死者、房屋冲塌者甚重。”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南流各支渐淤,河改向东趋,可是单、丰间河窄槽浅,水流并不顺畅,因此这一带堤防常有决溢。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河决兰阳赵皮寨 (兰考境),决河经睢水入淮河,大河主流又南徙离开了菏泽境。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曹县新集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四次大徙,第十一次流经菏泽。《明史•河渠志》记述这次决口后河势特乱,分流达十一支多,溃水向东北经单县段家口分为六股:“曰大溜沟、小溜沟、秦沟、浊河、胭脂沟、飞云桥,俱由运河至徐洪乱流的结果,使曹县新集至小浮桥250余里一段故道淤塞,在曹、单、砀、徐一带“河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经潘季驯等人治理后,散乱的河道才归一,河患也减轻。明末河道流路,系由仪封、考城间流入菏泽区内曹、单南部,以下经砀山、徐州夺淮入海。
1855年(清咸丰五年),兰阳铜瓦厢决口。这是黄河第二十五次大徙,第十二次流经荷泽。铜瓦厢决口改道,结束了黄河数百年夺淮入海的局面,溃水由封丘、兰仪(兰考境)、考城(兰考境)、长垣东下,漫淹菏泽全区,至张秋横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北面有金堤屏障,南面无堤防挡水,在荷泽区内漫流20年,南北流动百余里,荷泽境内成了黄泛区。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创修南岸障东堤,黄河才受两岸堤防束范,形成现河道。
第三节堤防建设
菏泽地区所辖黄河堤防,有太行堤、障东堤和临黄堤。太行堤建于1493年(明弘治六年),“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曹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此堤横跨东明、曹县、单县3县,境内堤长130公里,从修筑到1855年废弃历时362年。障东堤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西起东明县谢寨,经荷泽、鄄城、郓城至梁山县十里堡,长125公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主要防洪屏障。人民治黄后,上段和下段与临黄民埝连接一起,成为临黄堤组成部分,中段(鄄城董庄至梁山黄花寺)只作为绿化林带,不担负防洪任务。临黄堤是由董庄至黄花寺之间的民埝与上、下两段障东堤培筑起来的,长180.55公里,是人民治河后主要的防洪屏障。
临黄堤的培修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在钱、粮、器材、医药等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荷泽专区沿黄各县,出动民工八九万人,重点修补残缺及獾洞鼠穴,打下了加高培厚大堤的基础。1947、1948两年,局部堤段帮宽加高,1949年全线帮宽加高。经过一年修补,三年培修,共完成土方441.20万立方米,用工346.58万个,投资32.42万元(只1949年投资数字),堤顶高岀1948年防洪水位1.7米,顶宽7米,临背堤坡1:2—1:3。建国后,从1950-1985年,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复堤工程,共完成土方1094&5万立方米,石方232.8万立方米,投入工日5746.06万个,总投资25510.78万元。第一次大复堤(1950-1955年),根据黄委会“以防御比1949年更高的洪水为目标”的要求, 每年组织民工3—4万人,投入工日1161.96万个,完成土方2394.42万立方米,石方29.11万立方米,投资2467.23万元。1958年汛期,花园口站发生223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新培修的堤防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二次大复堤(1963—1965年),以防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为目标,每年组织民工5—6万人投入施工,实用工日1277.05万个,完成土方2223.7万立方米,石方77.01万立方米,投资6347.21万元。由于三门峡水库大坝两次改建,下游河道淤积严重,为确保大堤安全,从1974年起,又进行第三次大复堤。主要工程集中在1974—1976年间,出工最多的1976年,上堤民工达18・5万多人,一个春季完成土方2085万立方米。第三次大复堤共投入工日3307.05万个,完成土方6330.38万立方米,石方126.68万立方米,投资16696.34万元。
在培修堤防的同时,还分别采取了一系列加固工程措施。1950—1983年间修做前、后戗堤工程79段,长119.46公里,占大堤总长度的66.4%.1951—1985年,对大堤普遍进行了锥探灌浆,共打锥1130余万眼,灌入土方20.17万立方米,处理各类隐患22000多处。利用黄河泥沙淤临、淤背固堤,其中自流淤背111.4公里,淤宽100-200米,落淤 .土方2000多万立方米;机淤固堤39.5公里, 淤宽50-100米,落淤土方1937.35万立方米。另外,对渗水严重和沙松空堤段,还采取抽槽换土、粘土斜墙及抽水洇堤等方法进行处理。
经过多年培修加固,临黄大堤普遍加高4一6米,加宽40米左右,平工堤段一般顶宽9米,有铁路堤段顶宽11米。一般底宽70米,机淤堤段底宽120米;险工堤段一般顶宽11米,有铁路堤段顶宽13米,一般底宽70米,机淤加固堤段底宽170-200米,大堤高于背河地面10-12米。
为了保护堤防工程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完整,省、地、县颁布了一系列护堤政策和法令。沿堤5个县、市,4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逐级建立了堤防管理组织,修防部门专设了工程管理机构及公安派出所,负责管理工作的宣传动员,推动堤防工作的开展。沿河村庄制定了护堤护树村规民约,爱堤爱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配备了专职护堤员635名,他们吃住在堤,工作在堤。主要职责是保护堤顶平整,堤身完整,树草生长旺盛,并保护防汛物料、电讯线路、水准基点、测量标志等。开展捕捉害堤动物工作,实行奖励政策。自1950-1985年,共捕捉害堤动物6万余只,其中大型獾狐2000余只。根据临河防浪、背河取材、国有队(村)营、收益分成的原则,大力进行植树种草。35年来共植树1300万株,草皮覆盖面积达95%以上,为黄河防汛开辟了料源,为国家和护堤村庄增加了经济效益。
第四节河道整治
河势演变铜瓦厢决口后,从口门至陶城埠20年无官修大堤,溃水多股分流。一股由赵王河流经曹州城南下注;两股由东明南北两门分注,经濮州、范县至张秋穿运河。主流忽南忽北,摆动幅度七、八十公里,菏泽北部地区成了黄泛区。1875年(清光绪元年),南岸修障东堤,而后北岸修临黄民埝(现大堤),河势摆动范围受到限制。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河道在两堤之间仍是自由摆动,尚无定槽。自人民治黄以来,逐步增修险工。60年代以后,开始修做控导护滩工程,使河道边界条件起了变化,河势逐渐向规顺发展。菏泽地区上段受铜瓦厢决口影响,河床土质尽是粗沙,一般颗粒大于0.05毫米,土质疏松,不耐冲刷,故河道形成“宽、浅、乱”的状态,河槽一般宽达六七公里,其中沙洲纵横,多股乱流,主溜时而偏左,时而偏右,一日之内摆幅常达二三公里,因此,高村以上称游荡性河道。高村以下至梁山,是单一河道,属弯曲外型。50年代以前,河道多是大漫弯。随着控导工程的逐步增设,弯道不断改善,大弯道逐渐变为深陡小河道;小弯道也不断下切淘深,弯顶下移, 规律性比较明显。
黄河因含沙量大,河床逐年淤积加重,是引起河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据多年水文资料,夹河滩(兰考境)至高村河段,平均年淤积泥沙为68亿吨;高村至孙口(现河南台前县境)河段,平均年淤积泥沙为0.6亿吨。自1952—1983年,高村河段断面平均淤高1.92米,孙口河段断面平均淤高1.57米。从水位表现分析,1950-1979年平滩以下同流量(3000立方米/秒)水位比较,高村站抬高2.37米,孙口站抬高2.29米。三门峡水库工程建成使用后,黄河水沙下泄规律起了变化,在自然状态下菏泽河段是“大水刷槽,小水淤槽”。1958年大洪水时,下游主槽就冲走泥沙8.65亿吨。现在小水时期仍是淤积,只要河槽淤积不停,河势平面摆动也难停止。
险工及控导工程黄河险工坝埽古已有之,但它的作用只在护堤防险。建国后对河道进行有计划的治理。菏泽地区黄河河道整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以前是守堤阶段,主要对建国前遗留下来的黄河工程培修加固,以防御特大洪水。1959—1964年为突击护滩阶段,在“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下,以“树、泥、草”为手段,大上护滩工程,因违背自然规律,以失败而告终。1964年后是以科学方法有计划地整治河道阶段。黄委会指导思想是;“以防洪防凌为前提,因势利导,控导主流,护滩定槽,有利于涵闸引水,有利于滩区农业生产,有利于航运”。在进行中首先修建节点控导工程,而后因势利导,因弯施工,逐步稳定险工,规顺流路,防止河床内主流改道引起河势大变。截至1985年,菏泽辖区(右岸)新修、续建险工16处,新修控导工程16处,总长81.3公里,修建坝岸855道(段),共用石料172万立方米,投资7664.7万元。另外还跨过黄河,在左岸河南境濮阳县南小堤险工下首,横拦河道修建截流大坝,改变了黄河流路,达到了改善河势、有利引黄灌溉的目的,这在全河河道整治中是一次创举。1985年,东坝头(兰考境)至高村游荡性河段,左岸(河南境)有险工和控导工程6处,长17.7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3%,右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15处,长31.2公里,占河道长度的41%.经过整治,游荡性河道得到初步控制,宽浅乱的河势逐步向单一发展,但还不够稳定。高村至十里堡过渡性河段,左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19处,长44.5公里,占河道长度的29%;右岸有险工和控导工程20处,长54.8公里,占河道长度的36%。基本控制了弯道,巩固了河道边界,增强了控导溜势,河势基本稳定,坍岸基本停止。1976,1982年两次大水漫滩时,部分控导工程虽被漫溢,但仍能发挥导溜作用,大水后主溜仍归原槽,初步达到了治理河道的目的。
滩区治理菏泽地区黄河河道宽,滩区居民多。据统计,荷泽地区右岸滩地面积354.9平方公里,占山东黄河滩区总面积的47%.黄河洪水漫滩总是由河槽横溢漫向堤根,又总是把较多的泥沙沉积在河唇,待漫水流到堤根时已基本澄清,日久形成河唇高仰、堤根低洼的格局。一般河唇比堤根高2米左右。滩区横比降约为1/1000-1/3000,河道纵比降1/7000,再加上滩面串沟堤河的吸溜作用,故洪水漫滩时很容易引起主溜横流,冲刷堤身。1880年(清光绪六年)至1884年(清光绪十年)间东明县高村两次决口,1933年庞庄决口,都是因为堤河走溜淘刷堤身所致。在历史上串沟堤河称为“隐险”,严重地威胁着堤防安全。50年代初期,对堤河串沟有计划地进行过一次系统的治理,取得较好效果。
自1959年修筑生产堤后,一般情况下洪水不漫滩,但生产堤使滩区自然淤淀规律发生了改变,使两岸生产堤之间淤淀加速,大面积滩区落淤极少,相对河堤串沟坡降愈陡,对堤防威胁愈益严重,一旦出现大水偎堤走溜,后果将不堪设想。历史上由此造成的决口出现多次,因此治滩已成当务之急。菏泽、鄄城等县利用洪水淤滩办法,大量河沙沉淀堤根,尾水回归大河稀释主溜,达到了淤滩刷槽的治理目的,而且施工简便易行。
第五节防洪防凌
黄河每年有四汛,即桃汛、伏汛、秋汛和凌汛。在历史上伏秋大汛造成的决溢最多,凌汛出险因天寒地冻难以抢护。
1930年建李升屯、孙口水标站,1934年建高村水文站,1936年建董庄水位站。1938年南京政府在郑州花园口扒口改道后,上述水文、水位站即停止观测。
黄河归故后,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47年重建高村水文站。1949年洪水期间,由所在修防段分别安设了江韩庄(鄄城境)、杨集、伟庄(郓城境)、靳那里(梁山境)4处观测点和孙口水文站°1954年开始安设险工水尺,1956年增设梁山大陆庄分洪口门水尺,1961年增设14处常年水位观测站。至1983年,菏泽境内黄河水文站网布设基本完整,属水文系统领导的水情基本站5处(高村、苏泗庄、杨集、孙口、国那里);属修防单位领导的水情辅助站7处(新店集、黄寨、营坊、旧城、苏阁、伟庄、蔡楼);并设立了黄河滩区观测点15处(每个滩区1处),每座涵闸设立了水尺。水情观测分为汛期、凌汛期和非汛期等不同时期,均各有不同的观测要求,并按规定时间利用电话、电报等手段进行水情传递。
黄河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中游三个暴雨区:一是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二是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是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口镇至潼关(三门峡以上)区间,其含沙量占总沙量的90%.年际变化大是黄河下游水沙特性之一。高村站最大年(1964年)径流量872.9亿立方米,为历年平均径流量442亿立方米的二倍;最小年(1960年)径流量152.3亿立方米,为历年平均径流量的35%。输沙量年际变化亦较大。高村站历年平均输沙量11.3亿吨,最大年(1958年)输沙量25.6亿吨,为历年平均输沙量的2.2倍;最小年(1980年)输沙量4.44亿吨, 为历年平均输沙量的39%。高村站历年汛期 (7-10月)平均径流量262.1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59%;非汛期(11一6月)平均径流量199.5亿立方米,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41%。输沙量年内分配更为集中。高村站汛期多年平均输沙量9-9亿吨,占全年平均输沙量的81%,非汛期仅占全年平均输沙量的19%。
为搞好黄河防洪防凌工作,历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均组建防汛指挥部。根据“有备无患、防重于抢”的原则,每年入汛前进行人力、物料及工程准备。洪水到来后严密组织防守,发现险情及时抢护。
1949—1985年的37年间,境内黄河有12个年份(1949、1950、1951、1953、1954、1957、1958、1964、1975、1976、1977、1982年)洪水漫滩偎堤;有6个年份(1949、1953、1955、1959、1963、1966年)河势发生变化,出险较多。高村站超过100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6次,以1949、1958、1982年最为严重。1949年汛期,花园口站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秒,因境内堤防标准低,洪水持续长达一个多月,又逢连续阴雨,大堤先后出现渗水、管涌、漏洞各类重大险情145处,情况十分危急。在各级党政干部带领下,防汛队伍严密防守,并在大堤上抢修子埝62870米,防止了堤顶漫溢。郓城县义和庄堤段9月15日中午出现漏洞,从背河洞口流出的河水已达200米远,由于措施得当,堵抢果断,堵漏一次成功。梁山大陆庄民埝9月16日4时岀现漏洞,因指挥失当,人、料俱缺,造成决口。
1958年7月17日23时,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19日5时洪峰到达高村,流量为17900立方米/秒。这是近百年黄河出现的最大洪峰。洪水全部漫滩,大堤全部偎水。低矮坝埽亦全部漫顶。全区调集14万多名干部、群众上堤,日夜防守,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及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负责人亲临指挥。由于高洪峰水位持续时间短、回落快,又无后续洪水,同时采取了加修子埝,加高坝基等工程措施,因而确保了渡汛安全。
1982年8月2日20时,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4日8时洪峰到达高村,流量为12500立方米/秒。这次洪峰流量虽小于1958年,但菏泽境内洪峰水位却普遍高于1958年1米以上。其中鄄城营坊水位高于1958年2.1米,临黄大堤又一次全部偎水,水深2—4米。滩区全部被淹,滩地水深1一3米,最大水深7米。由于堤防工程基本达到了1983年设防标准,没有出现严重险情,唯部分控导工程低矮坝垛漫溢。
建国后,境内黄河结冰封河的年份有1951、1953,1955、1957,1960、1968、1970、1972.1977年,其余年份多是边封或局部河段插封。一般规律是,封河时多是先下游后上游,先岸封后全封。开河时又多是先上游后下游,先溜道后岸边。凌汛期流量较小,水位较低,流冰在陡弯河段易于插河,形成冰堆、冰坝,抬高水位,漫滩偎堤,威胁堤防。每届凌汛期,各级防汛指挥部均恢复办公,各修防段建立凌汛观测网点,及时进行水情、冰情、气温的观测传递。在工程、技术措施上,50年代因大部险工是秸料坝埽,易被冰凌冲撞破坏。故在抗溜主坝上用大水桩绑扎凌排,以抗凌护坝。60年代每年组织训练打冰爆破队伍,而后随着坝埽工程的石化而逐步取消。
第六节拦河枢纽
区内拦河枢纽仅有位山水利枢纽工程。此工程始建于1958年秋,其规划设想是;在黄河下游干流上位山附近筑坝截流,修建控制性的建筑物,改建利用东平湖滞洪工程调蓄运用,以解决两岸广大地区工农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分为拦河枢纽工程、北岸引黄灌区、东平湖调节水库三大部分。其规划指标是:在上一级水利枢纽桃花峪水库(位于位山枢纽以上357公里,为黄河干流下游的防洪水库)修建前,滞蓄秦厂站(位于黄河干流北岸,为伊、洛、沁河及干流的总控制站,1958年后改为花园口站,距位山枢纽350公里)千年一遇或百年一遇加汶河十年一遇洪水,控制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8000立方米/秒,桃花峪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防洪由桃花峪解决,该水库仅滞蓄汶河洪水兴利灌溉。设计指标定为:拦河枢纽下泄量,正常运用为6000立方米/秒,加大排洪为8000立方米/秒;各进湖闸分洪量,处理秦厂百年一遇洪水时为5130立方米/秒,处理秦厂千年一遇洪水时采用临时措施,除壅水加大各进湖闸分洪量至6860立方米/秒外,临时在大陆庄破堤分洪2750立方米/秒以作辅助;东平湖水库总库容40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库容35亿立方米可供给北灌区(包括河北省)及下游泺口、王旺庄灌区4740万亩农田用水;枢纽壅水位46米,以保证京杭运河穿黄航行,并输水至临清卫运河供500吨级轮船通航。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全部由黄委会勘测设计院承担,北京水科院、交通部和山东水利厅有关部门配合协助。1958年初首先完成无坝引水和北岸灌溉区的设计工作后,是年10月份编制提出《山东黄河位山枢纽工程初设要点报告》。该报告经水利部审査认为“枢纽工程的具体兴建虽目前有迫切的需要,但考虑到黄河泥沙的复杂性,同时还没有通过模型和足够的论证将来不受泥沙的危害”,故要求再进一步研究。为此于1959年3月和7月两次召开专家现场会议,在此期间进行大型水工模型试验,对规划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验证。是年8月根据两次现场会议及模型试验的结果编报《位山枢纽工程初设阶段报告》,10月汇编完成《位山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书》,上报水电部,11月底审查批准。至此全部规划设计工作初告完成。
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位山工程于1958年5月1日提前开工。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对该项工程都十分重视,由全省统一调配力量,并组建黄河位山工程局管理施工。先后抽调山东省水利厅第二、第四、第五建筑安装队3000余人,全力投入施工;调用聊城、菏泽、泰安、济宁、淄博、济南等地市20多个县的民工28万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2万人次支援施工。1958年5月开工,是年10月1日北岸灌区基本完成,即先行无坝引水灌溉;10月25日东平湖水库围坝土堤筑成,1959年继续修筑围坝石护坡,10月7日陈山口出湖闸竣工,11月建成拦河闸并开挖截流引河,12月9日大河顺利截流改行新河道。此后连续施工,至1960年,耿山、徐庄、十里堡3座进湖(库)闸先后建成,7月26日开放蓄水进湖。至此位山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大部完成并投入运用。水库蓄水后除继续补修加固遗留的尾工外,重点处理了围坝险情及修做了大量抢护应急工程。1961年除重点进行了湖滨地区的排渗治理工程外,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对全省水利工作暂时采取“休战方针”的指示精神,工地施工本着处理善后的原则逐步收缩。至1962年工地建设基本停止,并开始酝酿改建方案。是年8月山东河务局根据国务院批转黄河防总上报的《关于1962年黄河防汛问题的报告》的指示精神(即“水库近期运用以防洪为主,暂不蓄水兴利”)认为,今后蓄水机遇减少,部分土地有可能还耕利用,于是制定报送了《东平湖水库排水种麦规划(草案)》,提出了加速排水恢复生产的措施。水电部以(62)水电规字第211号文批准列入1963年位山工程年度计划内。据此,于1962年首先破除了清河门围坝放水;1963年春又堵复了运河堤缺口和湖西排渗沟 (即今梁济运河)的疏浚;是年秋建成流长河闸向南四湖泄水,当年涸出耕地20余万亩种麦。
位山枢纽自1959年冬大河截流投入运用后,由于同时规划的干支流拦泥水库尚未建成,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并未得到改善,以致位山拦河枢纽的泄量显然偏低,远远不能满足防洪的需要,并由于枢纽工程曾一度壅水运用,造成回水河段大量的淤积,降低了河道排洪能力,在研究1962年位山渡汛方案时采用了临时扩大现有工程排洪能力以降低回水区水位的三闸方案(即利用拦河闸、船闸、防沙闸三闸同时泄洪)。该方案在不破除拦河坝的条件下,据推算可勉强处理孙口站14000立方米/秒的洪水(相当花园口站20000立方米/秒)。水电部在审査批复这一方案时指出:“枢纽改建方案,从目前防洪任务上看,以破除拦河坝恢复原河道排洪,并增建进湖工程,扩大进湖能力充分利用东平湖滞洪较为有利,如近期枢纽对抗旱灌溉仍有要求,则以扩建泄洪闸并同时增建进湖工程较为有利。但鉴于枢纽改建事关大局,影响深远,要求黄委会、北京水科院及山东省有关部门,对改建问题应进一步分析论证,多方比较于汛后提出改建方案”。据此,黄委会组织技术人员紧张工作了4个多月,于1962年11月第一次编制报送《位山枢纽改建方案报告》,报告中对破坝和建闸两方案进行了多方比较论证,同时鉴于当时黄灌区盐碱发展严重,大部都已停灌,已无壅水灌溉的需要,水库围坝蓄水后渗漏、管涌严重,湖滨地区侵没、盐碱有所发展;库区移民也有待妥善安置等问题的存在,最后推荐破坝方案。
1963年2月,水电部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对黄委会的报告进行了讨论研究后,于3月26日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位山枢纽改建方案和1963年渡汛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改建方案,大多数同志主张破除第一拦河坝,消除枢纽壅水,恢复天然河道的排洪排沙能力,从当前防洪和今后长远治理的方向看,都是有利的;但也有少数同志主张扩建和改建现有拦河闸,以降低壅水位,增加排洪能力,并认为少量的壅水,不致使上游河道发生严重的影响,而对控制洪水下泄比较有利。根据上述讨论情况,我们意见目前可先按破坝方案作好准备,但为慎重起见……拟于今年五、六月份邀请全国水利专家,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讨论,得出结论后,再行报请审批”。据此,黄委会又重新组织力量,收集资料进行补充,于1963年5月第二次编制完成《位山枢纽改建方案报告》供大会讨论。是年5月21日至6月1日,水电部在京召开位山枢纽问题技术讨论会,会后黄委会又编报了补充论证材料。8月下旬,水电部技术委员会又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对补充材料进行审查讨论,同意破坝方案。水电部遂于9月26日以(63)水电技字第254号文报请国务院审批。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听取汇报,并以(63)国计字第699号文批复水电部:“同意破坝方案”,“破坝设计文件由你部审批”。水电部于11月25日以(63)水电技字325号文批准了黄委会报送的《位山枢纽破坝工程施工图设计》。
破坝工程由位山工程局组织实施,经过短暂而紧张的施工准备工作,于是年12月6日采用一次爆破的方法破除第一拦河坝,恢复老河道行洪。位山破坝后,拦河枢纽建筑已失去效用,遂即封堵废置;北岸引黄工程,亦因不再依靠壅水引灌而脱离位山工程体系,自1964年起另成系统独立管理;东平湖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后,成为黄河下游专用的防洪水库,遂即着手进行改建。
位山水利枢纽工程自1958年5月开工至1963年12月破坝,历时5年有余,全部工程共约完成土石方6000余万立方米,耗资1.45亿元。
第三章
内河治理
菏泽地区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地貌复杂,水系紊乱,排水能力极弱,甚至不少地方根本没有排水出路,致使境内坡水横流,内涝灾害频繁。
自建国以后,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治理了内地河流。从50年代开始,对境域内的万福、洙水、赵王等主要河道进行了治理,但多系按原河道疏浚。经过1963、1964年汛期洪水考验后,全区受涝面积不但没有减轻,在某些地区还有加重。自1965年开始,从调整水系着手,先后治理了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万福河、东鱼河、太行堤河等防洪河道,基本上做到了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防洪排涝系统。
第一节梁济运河水系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改道,古京杭大运河被黃河截断。黄河以南到南四湖一段的大运河,河道弯曲,水源不足,又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淀,已不能满足通航要求,故于1958年开始,在黄河以南,北起梁山县黄河附近的国那里村,南至南阳湖北端,另行开挖新的运河,由于此河段不能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故取名为梁(梁山)济(济宁)运河。
梁济运河是1958年由交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开挖的。1958年先结合修湖西大堤,开挖了龙公河以下的湖内部分。1959年继续完成龙公河以上至五里营下7.8公里。1960年春,为满足东平湖排渗和两岸排涝要求,自黄河南岸国那里小标准开挖,到五里营与湖内京杭运河沟通。1962年扩大治理了长沟至泉河口段。1963年为满足东平湖排底水种麦,又从长沟扩大到流畅河口。1964年在湖堤取土塘基础上,疏浚了流畅河至路那里一段。1966-1967年为了通航,又疏浚长沟至郭楼闸一段,同时修建了郭楼船闸,形成了现在的梁济运河。
该河流域面积原为4810平方公里,经过几次疏浚和水系调整,干支流排水系统逐步形成。1972年,为减轻该河道的排水压力,将1504平方公里的面积,截入洙赵新河,变为3306平方公里(菏泽地区境内983平方公里)。梁济运河干流,自路那里起,沿东平湖西经梁山穿金线岭高地和南旺湖洼地,于济宁市西南入南阳湖,但治理标准偏低,邓楼以下平槽泄量仅有60-110立方米/秒,上游不足三年一遇除涝流量的20%。梁济运河干流,1959—1967年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346万元,完成土石方3146万立方米,工日1990万个,建节制闸、船闸各1座,桥梁20座,涵洞26座,排灌站49处,
自东平湖兴建和梁济运河开挖后,在流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系调整与治理。
湖东排港河修建东平湖水库时,于1958—1960年开挖了湖东排渗河,该河上自大清河南岸武家漫,向西沿大清河堤,绕旧东平县城西,经水库围堤东侧,向南至张坝口,即沿老运河,下至开河村东北,向西南入梁济运河。起初只作排渗之用,后为解决东平、汶上、梁山三县接壤地带排水问题,于1965年春按3年一遇的50%进行治理,并改由开河村南穿老运河向西南,于嘉祥县王场村北入梁济运河,全长48.8公里,流域面积为232平方公里。
赵王河系1960年从嘉祥县马村向东开挖的新河,长13公里,改道至陈庄西入梁济运河。赵王河原流域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先后分段被东鱼河干流,东鱼河北支,洙赵新河,鄄郓河,郓巨河截流,其流域面积为424平方公里。
郓城新河被郓巨河截断后,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属梁济运河支流,即自郓巨河至梁济运河,全长28公里,流经郓城、梁山和嘉祥县境,流域面积为225平方公里。该河原系小型排水河沟,1960年曾进行了疏浚,1964年按3年一遇除涝的50%,10年一遇防洪标准开挖.1971年郓巨河开挖后,郓城新河被截为上下两段,上段属洙赵新河水系,下段属梁济运河支流,水系调整后的流域面积,减少三分之二,从而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
金堤西河位于郓城、梁山县西部、金堤以西,上游承受鄄城县箕山河、郓城县侯集洼以及北沙河的来水,沿金堤西侧,经梁山县黄花寺闸,穿金堤向东入宋金河再入老运河。原有流域面积870平方公里,1959年兴建陈垓引黄干渠时,将该河截断。为解决金堤以西涝灾,使水系更加合理,1964年对金堤西河进行了水系调整和全面治理。南至郓城县侯铺村,沿金堤北至张楼穿金堤后,开新河东排入宋金河,全长17.6公里,流域面积为381.5平方公里,做土方29.6万立方米,工日19.3万个。1966年春,琉璃河开挖后,将该河又纳入了琉璃河,梁山县境内的金堤西河,部分段纳入了金码河和宋金河。
宋金河古名为济河,亦名宋江河。近代宋金河起源于郓城县南临集附近,自南向北经郓城县城东,梁山县境西部,至徐桥向东北到戴庙汇入老运河后排入东平湖。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1954年冬,两岸曾复堤29公里,做土方40.49万立方米,工日15.3万个,投资11.28万元。1958年春,为接纳金堤西河来水,陈营至路那里18公里一段,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按排涝要求进行疏浚,设计流量为51.5立方米/秒,于路那里改入了梁济运河。自1965年以后,陈垓引黄灌区,利用宋金河河槽宽的优势作为灌区沉沙区。总之,该河由于经过水系调整,分段切割,80年代,除河尾徐桥以下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尚起排涝作用外,其余各段,已基本废除。
琉璃河因河道线路流经梁山县琉璃井村,故名琉璃河。源头西起梁山县赵坝村,向南沿宋金河故道至倪楼,折向东南出宋金河后,基本沿郓城、梁山两县边界线,东流入梁济运河,全长24.75公里,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1966年按3年一遇除涝50%,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开挖,共计做土石方200.19万立方米,工日94.5万个。该河治理后,不但解决了金堤以西和金堤东十二连洼区域内的排水问题,同时还缓解了郓、梁两县边界水利纠纷。另外,对该区引黄灌溉,发展农业生产,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上整个梁济运河流域,包括支流治理,共计做土石方6468万立方米,建节制闸12座,桥梁51座,涵洞228座,提水站105座,总工日6642万个,国家投资4678万元。
第二节东鱼河水系
东鱼河系湖西(指南四湖以西,下同)水系调整后新开挖河道。它的开挖降低了沿河地下水位,对盐碱地的改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1966年东鱼河治理前,全区沿河有盐碱地122.2万亩,工程兴建后的1972年,改良44.3万亩,到1985年改良70多万亩。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槽淤泥严重,除涝能力仅为3年一遇的38%—89%,防洪能力仅为20年一遇37%—86%。东鱼河整个治理工程,国家共投资6632万元,完成土石方13811万立方米,桥、涵、闸建筑物108座,扬水站52处,装机3675千瓦,工日5617万个。东鱼河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东鱼河北支和南支以及胜利河;300-1000平方公里的有团结河、黄白河,100-300平方公里的有新冲小河、贺李河、惠河、东沟、翻身河、定陶新河、南渠河、大沙河、白马河、太行堤水库三干沟和五干沟。
东鱼河南支该河上起曹县白茅集西, 流经曹县、定陶两县13处乡镇,于定陶县田集乡均张庄入东鱼河干流,全长52.4公里, 并承接河南省来水,其流域面积为1239平方公里,沿河建有拦河闸2座,生产桥25座。该河于1968年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全部工程共做土石方1007.4万立方米,工日502.3万个,国家投资652.7万元,河道堤防种植乔木6万株,灌木40万墩。该河上游淤积严重,据1981年实测王占乾闸以上,累计淤积量达110.3万立方米,平均淤厚达2米以上。滩地有芦苇600亩,直接影响行洪和排水。
东鱼河北支该河上起东明县黄河堤王二寨村,下游至成武县王双楼东入东鱼河,流经东明、菏泽、定陶、成武4县,全长96公里,流域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全河共兴建拦河闸6座,桥梁46座,涵洞44座。该河1970年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整个北支治理,到1981年国家共投资2245.8万元,做土石方3313.8万立方米,工日1759.2万个,河道堤防绿化已达451亩,种植乔木19万株。该河淤积也相当严重。据
1981年实测,河道累计淤积量达476.8万立方米,直接影响着防洪排涝效益的充分发挥。
胜利河该河起源于曹县太行堤水库第六库仲堤圈水库,经成武、单县边界地区至刘珂楼村西入东鱼河。流经3个县,14个乡镇,全长66.3公里,流域面积为1224平方公里。沿河建有公路桥3座,排水涵洞42座,于1969-1970年由曹县出工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全面治理。国家共投资555.6万元,做土石方1450万立方米,工日655万个。经过治理后,效益显著,减少涝灾面积30余万亩。沿河建有提水站7处,发展灌溉面积70万亩。
第三节万福河水系
万福河原系湖西地区唯一的排水骨干河道,对菏泽地区防洪除涝曾起到了很大作用,后由于河槽淤积,排涝能力逐渐降低,沿岸内涝难以排除。1970年东鱼河北支开挖后,自大薛庄截万福河流域面积75%,入东鱼河北支,是年大薛庄以下至菏泽、济宁边界,荷泽地区又开挖了底宽20米的航道,并兴建了冯集、关桥两座船闸和节制闸。1973年南四湖流域工程局主持编制了《万福河边界支流配套设计》,包括支流彭河、吴河、友谊河、新西沟、金城河、老西沟、大沙河7条河道,根据省水利厅以(73)鲁水勘字第78号文批复,进行了分期实施。
新西沟原为新冲小河下段,是万福河的主要支流。上源起于定陶县马集,流经定陶、成武、金乡县境,全长38公里。1957年春,曾对该河自成武县南鲁集乡郭楼村到成武、金乡两县边界21.9公里河段进行疏浚。1970年东鱼河开挖后,于成武县王庙将该河截断,上游即属东鱼河流域,其流域面积为144平方公里。1973年自成武县王楼西至大沙河,全长27.8公里,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并定名为新西沟。1981年,东鱼河小流域配套时,对该沟又扩大治理,并上延至刘海与东鱼河沟通,新建桥梁18座,涵洞5座,节制闸2座,提水站7处,发展灌溉面积1.2万亩,成为能排能灌的两用河道。
金城河该河流域面积1330平方公里。1976年冬和1977年春,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该河自成武西部郭楼至四门集、万福河河段(全长29.5公里)进行了治理,设计河底比降1/8000,河底宽3-12米,水深3.5-4.4米,其排涝流量为15—65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48—169立方米/秒。
彭河该河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1973年,对该河自王堂到河湾闸、梁楼沟、黄庄沟、万福河河段(全长23公里)进行了治理,设计水深3-4.15米,河底比降1/7000—1/15000,河底宽2—15米,除涝流量22—59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58—154立方米/秒。
万福河水系干支流工程,国家投资总计6596万元,完成土石方1.15亿立方米,建节制闸7座,扬水站10座,工日7000多万个。万福河干流通过综合治理,其河槽流量由不足200立方米/秒,提高到1800立方米/秒。
第四节洙赵新河水系
洙赵新河系湖西地区20世纪60-70年代新开挖的排水骨干河道,它横跨洙水、赵王、梁济三河流域,接纳菏泽地区东明、菏泽、鄄城、郓城、巨野和济宁市、嘉祥、微山县的坡水。洙赵新河支流很多,大部分都进行了不同标准的疏浚和治理。共兴建大中小型节制闸65座,完成土石方3010万立方米,工日1870万个,国家投资2669.6万元。
鄄郓河该河上起鄄城县左营西孙沙窝,流经郓城县水堡、华营和临集,至巨野县丁庄入洙赵新河,其流域面积为975平方公里,全长46.6公里。沿河共建节制闸2座,桥梁24座,排水涵洞12座,引水涵洞6座。
该河于1971—1972年春,按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开挖,共做土石方972.1万立方米,工日485.8万个,国家投资775万元。工程完成后减少涝灾面积28.4万亩。沿河堤防植树28万株,1981年以后,共收入8.1万元。
郓巨河该河上起郓城县李统庄,截丰收河,于唐店闸下截郓城新河后,由东南至巨野县于楼入洙赵新河,流域面积为986平方公里,全长47.9公里,是1972年新开挖的洙赵新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治理标准上游按5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中下游按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开挖的。沿河兴建节制闸1座,桥梁27座,排水涵洞13座,引水涵洞6座,共计做土石方1655.5万立方米,工日766万个,国家投资1181.6万元。
该河开挖后,工程效益较为显著,全流域减少涝灾面积23万亩。沿河堤防植树37万株,1973—1981年,共收入6.68万元。
洙水河洙水河起源于菏泽市城东仓房,流经荷泽、定陶、巨野3县(市),于巨野毛官屯村北入洙赵新河,流域面积为450平方公里,全长54.98公里。该河于1969年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沿河兴建节制闸3座,桥梁44座,排灌涵洞26座。共计做土石方555-3万立方米,工0338.8万个,国家投资369.8万元。该河通过治理后,全流域减少涝灾面积13.1万亩。沿河堤防植树5.43万株,1972—1981年共计收入10.39万元。
第五节太行堤河水系
太行堤河位于单县南部,因沿太行堤,故名太行堤河。该河系历史上为防黄河水漫延, 加修堤防,顺堤取土,堤根逐渐低洼,年长日久,所形成的顺堤河。
该河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和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两次疏导扩大后,即成为单县南部的主要排水系统,属湖西地区复兴河流域。该流域由于涉及苏、鲁、皖3省,建国后长期未曾治理,流域内涝灾较为严重。1961年,经上级批准,曾按3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治理,但因与下游江苏省丰县在治理上有不同意见,未能按计划全部完成,仅完成了总土方任务的59%.至1978年,经双方协议,将利民河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调至黄河故道后,方于1979年经上级批准自单、丰边界,经朱集、蔡堂、龙王庙、罗庄、杨楼、花园6个乡镇境内,西至单虞公路,全长30.7公里,按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1980年后继续向上延长至浮岗水库西格堤,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377平方公里,总计完成土石方398万立方米,工日210万个,钢筋混凝土1800立方米,生产桥6座,节制闸1座,跌水10处,总投资210万元。在治理干流的同时,对其支流二堤河、刘楼沟、孟流河、小杨河等,也相应的进行了治理。
二堤河原为老太行堤河,因处于临黄堤和太行堤之间,故名二堤河。二堤河起源于浮岗水库东堤,下至太行堤河,全长28公里,其流域面积为80平方公里。自1963—1979年先后按3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治理,设计流量为42.2立方米/秒,河底比降为1/7000,底宽7.5米,共做土石方85万立方米,工日42万个,建生产桥12座,跌水1处。
刘楼沟上源起于安徽省砀山县马良集以西,流经孔集、蔡堂、朱集三乡镇,于单县刘楼村西北流入太行堤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为49平方公里。因涉及两省,历史上长期失修,流域内涝灾较为严重,常年受涝面积达6万余亩。1980年前,流域内群众为了摆脱内涝灾害的威胁,自发疏导了多次,但因缺乏统一规划,成效不够显著。为尽快解除内涝,发展生产,1980年纳入了太行堤河整体规划,本着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将黑水河上游,自单砀公路以南,截入刘楼沟,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治理,设计河底比降为1/8000,河底宽6米,排水流量26.6立方米/秒,兴建生产桥8座,公路桥1座,共完成土方76万立方米,砌石520立方米,混凝土516立方米,工日28.3万个,投资32万元。
孟流河位于单县罗庄、杨楼两乡之间,上起学官庄,下至孟楼北的流水口附近入太行堤河,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为98平方公里,流域内地形西南高,东北低,自然比降为1/8000.1962年曾对上游曹庄至王楼一段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过治理,完成土方7万立方米,建生产桥1座。但因没有进行全面治理,1977、1978年汛期,复遇大雨,流域内8万亩土地被淹,1980年对其下游连同支流银河统一进行了治理。自此,流域内的涝灾,基本得到缓解。
小杨河起源于单县蔡堂镇安楼,下至陈庄西入太行堤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55.1平方公里。该河系黄河决口冲刷形成,因流经杨瓦屋、徐杨庄、以及杨庄等村,故名为小杨河。自1962年以后,群众为解除流域内的积涝灾害,曾自力更生,治理过多次。因该流域地面坡度较大,河道水土流失严重, 故于1980年对下游4公里进行了削坡,河道边坡1:3,河底比降1/5000,底宽4米,建生产桥4座,投资2.4万元。
第六节黄河故道水系
黄河故道系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遗留下来的旧河床。在菏泽地区故道内有19处乡镇,河道中泓宽700—1500米,滩地高出两侧地面3—10米,地下水埋藏较深,是菏泽地区水资源贫乏区。为充分利用黄河故道天然河槽蓄水灌溉,曾于1958年修建了许湾、马老家两座节制闸, 但因工程标准和管理不善,蓄水运用后都被冲垮。其支流主要是杨河。
杨河原名陷堤河,上游有两个支流注入,即小堤河和杨河。小堤河源于河南省民权县林七口,经孙坡楼、李楼、张大楼入境注入杨河;另一股源出民权县东,于郑庄和小堤河汇流,经北袁庄、刘集、陈棚,于前刘庄东南入故道子河。杨河系曹县与河南省民权县的边界河道,流域面积493平方公里(其中曹县境内91平方公里),长238公里。未治理前,边界地区常受涝灾°1968年,水电部决定上下游统一规划,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建桥12座,涵洞15座,完成土石方386万立方米,工日200万个,国家投资187万元。
杨河治理后,边界地区涝灾大为减轻。为解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问题,河南省民权县从林七水库放水入小堤河再入杨河。1977年曹县在刘楼和刘庄各建节制闸1座,并在杨河两岸建扬水站,发展灌溉。至此,该河成为能排能灌的两用河道。
第四章水库建设
第一节太行堤水库群
太行堤水库群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兴建的引黄蓄洪、发展灌溉的水利工程,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平原水库。当时,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是制约菏泽全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但没有进行综合治理,仅仅抓了引黄蓄水灌溉工程。由于主观愿望脱离实际,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加之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灌溉工程长期配不起套来,因而最终导致失败。
兴建起因太行堤水库是按照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黄河综合治理远景规划,豫鲁两省共同协商,经中央批准兴建的。1958年在黄河南岸的三义寨附近(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兴建引黄闸1座,引水流量520立方米/秒,通过黄河故道送水,以解决开封、商丘、菏泽三地区灌溉用水问题。当时山东即提出在废黄河北堤和太行堤之间曹县境内,兴建太行堤水库,引黄蓄水9.4亿立方米;在单县、成武两县境内,兴建浮岗、智楼和党楼小型平原水库,分别蓄水0.95、0.4、0.22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建成后,在菏泽地区南部几个县境内,可发展灌溉面积600万亩。水电部研究确定,在保证黄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同意两省意见,但人、财、物由两省解决,并负责组织实施。
蓄水工程太行堤水库群工程主要有引水工程即三义寨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为520立方米/秒)、输水和沉沙工程。自渠首闸建总输沙渠一条,长6.6公里,下设一级沉沙池和二级沉沙区,经过泥沙处理后,通过总干渠输水,于曹县白茅集将水送入太行堤水库;蓄水工程,根据分配山东省引黄流量218立方米/秒,水量16.8亿立方米的蓄水任务,除利用黄河故道、零星洼地及坑塘蓄水外,主要利用太行堤、浮岗、党楼、智楼水库以及黄河故道蓄水。
太行堤水库:该库南岸为高出地平线
5-10米的废黄河高滩,不需筑堤,北岸堤防和连接水库的格堤均系新修,大堤底宽70-140米,高7米左右,大堤临水边坡1:5—1:7,背水边坡1:3-1:5,堤顶宽7米,水库总面积为247.7平方公里,自上而下由白茅、魏湾、刘同、万楼、土山集、仲堤圈、望鲁集等七个水库串联组成,总设计库容为9.4亿立方米。各库之间均筑有格堤,格堤之间用连通沟连接,并建有节制闸,以调节各闸水位。水库北大堤,除三库(刘同)、五库(土山集)未建放水闸外,其他各库均建有放水闸,以便引水灌溉。
浮岗水库:该库位于单县南部,黄河故道于二堤之间洼碱地带的浮岗村附近,面积20平方公里,设计蓄水库容为0.95亿立方米,由黄河故道供水。自张庄闸到张集开挖通过20立方米/秒流量引渠一条,并分别建闸以控制水量和调整比降。在水库北堤上,建放水闸1座,供给灌区用水。
党楼水库:该库位于成武县西北部,因座落在党楼大洼,故名党楼水库。库区东西长平均6公里,南北宽平均2.4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设计蓄水库容为0.22万立方米。由太行堤水库三干渠第九支渠供水,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于水库西堤袁阁村南修建进水闸砌石结构,于东堤邱海村北修建放水闸1座,用于调蓄灌溉。
智楼水库:该库位于成武县西南部,西靠曹县边境,库区本身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平均2.3公里,面积为20.7平方公里,设计蓄水库容0.4亿立方米,由太行堤水库四干渠供水,灌溉面积为&03万亩。该库因平地修建,四面筑堤,围堤标准略高,共做土方347万立方米,南堤和东堤、堤顶宽10米,临水边坡1«6,背水边坡1:3,堤顶高程为49米。北堤和西堤,堤顶宽8米,临水边坡1:5,背水边坡1:3,底宽40-50米。内坡顶宽3米,底宽8米,堤顶高程为47.5米,设计兴利水位46.5米,防洪水位47米。
黄河故道水库:自西向东共分9节,计有坝窝、任庄、林七、吴屯、郑阁、刘口、荒庄、石庄、王安庄。由山东省负责修建下游两节,在荒庄、石庄拦河打坝,于坝前马老家、许庵分别建闸,以控制水库水位。
施工情况太行堤水库群工程,除菏泽县动员5万人参加总干渠工程施工外,其他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7个县共出劳动力25万人,负责太行堤水库工程的施工。其中定陶县因工程进度快,在完成水库大堤工程任务后,又去兰考参加了水库引水渠土方工程的施工。全部工程,在各方大力支援下,经过万名干部,30万民工,自1958年4月14日开工,经过130天的日夜奋战,到8月20日全部竣工,达到了当年施工,当年完成,当年蓄水的要求。
在施工期间,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其他地市给了很大支持。为解决工程经费,省财政拨款1100万元;为加强施工管理,省从打渔张工程指挥部抽调4个民工团的干部,来菏泽帮助施工,并从荣军疗养院抽调部分医务人员,包括领导干部,组成工地医院;为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组织省水利学校部分师生深入工地,帮助设计灌区,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张兰阁、工程师郑洪文等自始至终在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解决建材料物的运输问题,由人民解放军和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地市,组织300辆汽车帮助运输。
水库全体工程完成后,曹县、荷泽、单县、成武、金乡等县又动员大批劳动力,进行灌区工程的施工,开挖干渠6条,支渠63条,斗渠837条,农渠5488条,总长度为9266公里, 共计完成土方7500万立方米,各类建筑物886座,工日2433万个。
管理及效益太行堤水库工程,从库内共迁出12个乡,83个农业社,323个村庄,23841户,95885人,拆房89051间。为了妥善安置移民,以曹县为主抽调干部组织安置办公室。对迁出的移民,在本县就地安置的有16618户,87017人;集体迁往东北的有7223户,28868人。凡迁岀的农户,每户国家实际补助建房费49.53元。
太行堤水库建成后,为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荷泽专区专门建立了太行堤水库引黄灌溉管理局。管理局设在曹县水库附近的王吕集村,负责水库灌区工程的管理维修及灌溉管理工作。水库大堤按黄河大堤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下设刘庄集、魏湾、岔楼、姜庄、朱庄5个段,每2.5公里建护堤房1座,局段人员编制共150人。菏泽、定陶、曹县、成武、单县、金乡等县,均建立灌溉管理所及干支渠委员会,大小队设有斗长和农长。为便于调配水量,各放水闸、节制闸设立闸管所和管水员,负责测水、量水、调水和工程养护及维修工作。沿堤各段、所都安装了专用电话,以便联系和水量调度。
水库自1958年8月21日开始蓄水,最多蓄水量达3.7亿立方米,到1961年累计蓄水量达15.8亿立方米。在管理运用上,主要采取边引边用,保持库内有一定库容的方式,以保春冬灌溉及夏秋抗旱之用。如1959年酷暑,75天无雨,1960年春旱持续116天,利用水库蓄水进行灌溉,一季浇地面积达400多万亩。
根据规划,当时曾提出蓄、灌、排、航的规划设想,曹县还提出了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和养殖业的计划,并在县北关兴建了鱼种场,在水库内制造了打鱼船,先后发展了700多人的捕捞队伍。1958—1961年共捕鱼334万公斤。为全面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曹县县委、县政府并在北关茅洼搞了改洼试点,即灌溉自流化,平原河网化,遍地机井化,水力电气化,耕地田园化,交通水陆化,水产多样化,大地园林化,名为“八化一体”。这是第一次在平原地区提出了沟、渠、路、林、机、电、井、村统一规划,并部分得到实施,发挥了一定效益。由于当时缺乏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八化一体”工程的逐渐破坏,太行堤水库工程于1962年停蓄还耕。后来,综合各项因素和情况的分析,根据条件恢复启用部分太行堤水库拦蓄径流及汛期多余黄水,以资调补灌溉水源是十分必要的。为解决单县、曹县以及黄河故道高亢地带的灌溉问题,1983年地区规划利用曹县太行堤三、四、六、七及单县堤头和浮岗等部分水库,进行调蓄。
第二节东平湖水库
该库位于梁山县东北部,为建国后中央确定的黄河下游自然滞洪区。
建国初期,东平湖范围大致以老运河为界,分属山东和平原两省,湖区原有工程,主要是运河两岸小堤、旧临黄堤、湖区内挡汶水的金山坝和黑虎庙围堰等。其中;运河东堤从王坝口(金线岭堤头对岸)起,到马口与清河南堤相接,全长29.8公里,分属于东平县和汶上县管辖。运河西堤从金线岭堤头起,至戴庙接宋金河南堤,直到十里堡,全长43.56公里,分属平原省的梁山县和南旺县管辖。
1949年大水后,为了缩小灾情,各县除对原有堤防进行堵口、补残外,并新修了二道防护工程。1950年平原省又修筑了金线岭大堤,全长42.56公里,把运西堤和障东堤连接起来,大大限制了淹没范围。山东省在1950年重点翻修了新临黄堤,全长21.32公里,在湖区东边把运河东堤和清河南堤接起来,减少了蓄洪后东平县和汶上县的受淹面积。
1950年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明文规定了东平湖的防洪标准和蓄水任务,以及第二蓄洪区的破口位置及运用方式,这是东平湖滞洪工程第一个正式统一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据此,于1951年春,山东省堵复了旧临黄堤和全部修复了运东堤,基本上形成了东平湖滞洪区分级运用的格局。运西堤、运东堤和旧临黄堤是第一道防线。防线内称第一滞洪区,其堤防标准是防御1949年洪水位以下的洪水。金线岭堤和新临黄堤,是第二道防线。防线内称第二滞洪区,标准略高于第一道防线,争取防御1949年的洪水水位。滞洪区蓄水面积共627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滞洪区为209平方公里,第二滞洪区为418平方公里。蓄水高度为44米,滞洪容量约为33亿立方米。当时滞洪区内包括南旺、郓城、梁山、东平4个县的14个区,735个自然村,63566户,275711人,共有耕地92.5万亩。
1951年,由于汶河大水,第一滞洪区受黄水顶托,高水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山东的旧临黄堤及金线岭等堤的强度欠佳,势必分别择要加修。1952年,按照黄委会统一编制的东平湖防洪工程计划,对堤防进行了加固和补残,共计做土方35.8万立方米,护坡砌石1.48万立方米。为对东平湖工程加强管理,于当年建立了东平湖管理处。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自1953年1月起,该处由黄委会直接管理,划归山东省黄河河务局领导。
1953年,黄河洪水漫滩,退灌进湖,加上汶河来水,使湖水位猛涨,最高水位超过1949年洪水位0.58米,第二道防线十分紧张。1954年汛期,黄河发生较大洪水,并与汶河洪水相遇,为确保下游安全,于8月13日7时,爆破黑虎庙口门分洪,开放第二滞洪区,淹没面积10万亩,3万多人受灾。经过1953年和1954年汛期洪水的考验,证明东平湖水库堤防工程标准不高,难以抗御较大洪水。为减少淹没损失,确保安全,山东省黄河河务局按照黄河、汶河的防洪任务,对东平湖的堤防标准进行了普遍提高,第一滞洪区堤防高程提高到44米,比原堤高1.5米,共做土方475.1万立方米,这是东平湖第二次系统的、完整的规划和施工。
1957年汛期,黄河、汶河洪水相遇,小汶河分洪1040立方米/秒后,被迫蓄洪1.85亿立方米;东平湖老湖区水位仍达到44.06米,超出新的设计水位0.56米。1958年黄河发生特大洪水,洪水位达到44.87米,经过军、民全力以赴,昼夜抢护,终于战胜了洪水,没有运用第二滞洪区,减少了损失,保证了安全。
1958年大水后,为了防御黄河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随着位山枢纽工程的兴建,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委确定提前修建东平湖水库,在原有蓄洪区防洪工程的基础上,仅用3个月的时间,突击修筑了100多公里的水库围堤,使东平湖蓄洪区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平原水库。
东平湖水库先后共搞过5次工程,总计完成土方2923.44万立方米,砌石115.3万立方米,工日2744.42万个,投资3974.31万元。整个工程为防洪、防凌、蓄水灌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综合效益。水库施工共迁村527个,移民57405户,78332人,其中梁山县村庄373个,191363人;东平、平阴两县村庄154个,86969人。从1963—1982年,对水库围坝作了多次加固和对主要涵闸进行改建。1982年防洪效果很好,经东平湖分洪后, 削减洪峰流量达到28.6%,艾山以下河道最高防洪水位要比不分洪降低1米以上,以致洛口、利津最高水位均未达到1976年最高水位,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对保卫河口油田的安全生产,减少淹没损失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章灌溉
第一节井灌
井泉建设凿井灌溉在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凿井灌溉已在区内发展起来。据《山东全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商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通过试验未能推广开,仍采用旧法,即用砖石砌垒造井。每凿一眼井,需大钱60千,官方投资很少,多属农民自办。据统计,建国前全区有菜园井6169眼。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1950—1952年,全区共打砖井17879眼,较建国前全区砖井总数增加1.9倍。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井下泉工作有了新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1954—1956年,全区共培训打井技术人员31700名,下泉技术人员4982名。1956年冬,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广大群众,掀起了打砖井运动,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发动群众投资,按信用社利率规定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还制定了奖励政策,“凡打井灌溉增产,三到五年不征收农业税”,因此群众踊跃投资。菏泽县白杨张的广大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元;郓城县三屯乡群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180公斤。到1957年底,全区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1957—1958年,由于涝灾突出,加上引河灌溉有所发展,井泉建设一度出现低潮。
1960年区内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一 “跃进锥”,颇受群众欢迎,至1965年全区累计打机井1042眼。
1966-1979年为机井建设稳步增长的时期。1973年中央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号召开展打井灌溉,当时地、县均建立了抗旱打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家不论在资金、设备、物资材料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到1979年底,全区已打机井71842眼,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42.73千瓦。
1980—1985年,机井建设进入了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效益的阶段。据1985年底统计,全区机井除去报废的外,还有68365眼,其中配套机井50821眼,提水动力42.78千瓦,井灌面积达到328.8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1949—1985年,国家总计投资3970万元用于机井建设, 占全区水利建设投资的8.3%。
井型种类及构造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井泉建设以打砖井为主,井深一般6-8米。至1956年在砖井基础上进行下泉,一般有竹泉、木泉和瓦管等。下泉后扩大了原井出水量,在抗旱灌溉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960-1969年,为增加出水量,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全区进行了机井建设。井深一般50米,利用较好含沙层,每眼机井每小时出水量可达80—100立方米,能满足机械抽取。其结构造型多采用通天砖管井、砖木管井,井径一般为1.5-1.7米,适用于水车、机械抽水两用。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所发展,诞生了水泥管井。井管分节制作,每节长2米,分水泥白管和滤水管,水管内径一般为55—60厘米,坚固耐用,岀水量大。1977年,为充分挖掘地下水,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井型,除在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骨干井外,在无沙层或沙层较差的区域范围内,创造性地打了可眼装井、瓶形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多管真空井等。这些井对充分采取地下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建国初期,。泽区内使用的打井工具比较原始,除人工开挖外,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打井工具,工效较低。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锥(前身称大锅锥),当时自河南省引进的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因使用极不方便,进行研究改制成为仅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该锥于1958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毛泽东到济南视察时,参观了展览,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双开火箭机井锥”。这一工具的主要优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大, 吃泥利,工效高,节省时间。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打井工具又有了新的突破。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该工具主要利用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钻机,回转钻进,另一台195型柴油机带动10英寸水泵,抽破碎物和泥浆,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还在东方红300型动力磨盘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了适合区内特点的水冲磨盘钻。以上工具,对节省劳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85年,全区有各种打井钻机434台,具有年打3000眼到4000眼机井的能力。
区内的提水工具,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蹬以及其他简易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水车,1962年铁制水车发展到33825部。
1952年,在利用推广铁制水车的同时,从外地引进一部锅驼机,开始进行动力提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极不方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八马力柴油机1台,同时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抽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是推广了电动水车,继而采用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水泵提水。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引河灌溉的发展,全区共有排灌机械88017台,77.76万千瓦,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5052台,42.78万千瓦,平均每眼机井浇地60.91亩。
井泉灌溉及其效益建国后,全区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思想的指导下,井灌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1949一1952年井灌面积为5-24万亩;1953—1957年为28.02万亩;1958—1962年为29.75万亩;1963—1965年为6.15万亩;1966—1970年为87.9万亩;1971—1975年为273.7万亩;1976—1980年为320万亩;1981—1985年为322.32万亩。
第二节河灌
随着河道的治理和开发,机电提水站相应发展,但开始步子不快。从1956年建站引河开始,到1965年的10年间,只建站48处,1633.17千瓦。以后建站速度开始加快,到1970年底,提灌站增加到135处,7314.72千瓦。“四五”期间稳步上升,“五五”期间发展最快。至1985年底,全区提灌站发展到840处,51744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8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3.6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国营提灌站28处,装机81台,6453.74千瓦,提水能力64.0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51.5万亩,实际达到30.38万亩。灌前粮食亩产一般为100-200公斤,灌后亩产为250-500公斤。28处国营提灌站,累计国家投资891.9万元。另外,万亩以上社营提灌站38处,装机38台,6302.92千瓦,提水能力54.74立方米/秒,设计引水流量为97.82立方米/秒,实际引水流量76.67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76.32万亩,实际达到35.01万亩。灌前粮食亩产100—200公斤,棉花10—40公斤;灌后粮食亩产150—500公斤,棉花亩产达到50-65公斤。38处社营提灌站的兴建,累计投资38.84万元。
全区引河灌溉经过20多年实践,提灌站的设备完好率基本达到80%以上,年平均每千瓦运行最小为76.19小时,一般在100小时以上,全区每千瓦浇地达181亩,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三节引黄灌溉
引黄灌溉发展历程1930年秋,山东省建设厅曾拟定“黄河沿岸虹吸灌溉淤田计划”,其中有鄄城董口沙地、周桥沙地两处,共计1614顷,后因财源困匮,而未实施。建国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治理黄河十分重视。1956—1957年,菏泽专区先后在菏泽县刘庄、鄄城县苏泗庄、梁山县国那里试办3处15条虹吸引黄工程。其中刘庄安装虹吸管9条,苏泗庄安装2条,国那里安装4条,总引水量15立方米/秒,工程配套管理运用较好。1958年春,在东明县黄寨险工处兴建黄寨引黄闸。该闸结构形式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是年10月,菏泽县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兴建25孔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260立方米/秒。灌溉范围包括菏泽、定陶、成武、巨野、鄄城、郓城、梁山和济宁专区的嘉祥、济宁等9个县市,灌区面积控制1313万亩,使菏泽专区北部形成了黄灌区。
1959年冬,梁山县陈垓修建引黄闸1座,结构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1960年5月,鄄城县苏泗庄兴建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3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这些工程兴建后,由于灌区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加之缺乏排水系统,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大面积土地盐碱化,全区盐碱地面积由150万亩增加到360万亩。由于积涝、盐碱灾害的扩大,使广大群众失去发展引黄灌溉的信心,一时平渠之风盛行。对此,中央极为重视,于1962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范县召开冀鲁豫三省会议。根据会议决定,山东省引黄灌区全部封闸停灌1965年天气干旱,水源短缺,抗旱需水告急。山东省委于2月9日召开引黄抗旱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八省市抗旱灌溉会议精神。之后,菏泽地区引黄灌溉又重新恢复发展起来。
1966年,在总结以往引黄灌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岀“积极慎重,稳步发展”的方针。首先在郓城县苏阁,兴建虹吸管3条,四隆村2条,共计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1967年又于苏阁增建3孔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68年,东明县阎潭兴建换新天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70年鄄城县营坊兴建虹吸管3条,设计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1971年东明县阎潭兴建12孔引黄大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0立方米/秒。是年,郓城县伟庄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1972年荷泽县自筹经费兴建郝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是年,鄄城兴建旧城引黄闸,设计5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并在梁山县高堂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1976年在梁山县马那里,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1977年郓城县四隆村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1978年鄄城县苏泗庄引黄闸按原规模进行了改建;1979年菏泽县刘庄引黄闸也作了改建,结构为开敞式4孔,设计引水流量80立方米/秒;1980年东明县兴建了谢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立方米/秒;1983年郓城县扩建苏阁引黄闸,设计4孔,引水流量50立方米/秒。
自1965年恢复引黄灌溉以来,菏泽地区先后新建改建引黄闸共11座,虹吸工程8处,安装虹吸管50条。总设计引水流量580立方米/秒。共做土方212万立方米,石方6.5万立方米,混凝土2.95万立方米,用工日144万个,投资1734万元。
引黄灌区工程沿黄5县共兴建引黄灌区8处,设计控制灌溉面积245万亩,基本配套的有110万亩,全面配套的有26.3万亩。
1965—1985年,引水量为211.67亿立方米,除去灌区用水外,并补给内河发展提水灌溉120多万亩。
阎潭灌区:位于东明县南部,黄河大堤以东,东鱼河西支以西,赵王河以北,苏集抗旱沟以南,面积57万亩,其中飞沙地27万亩,碱荒地24万亩。原规划以淤改为主,先淤后灌,设计灌溉面积45.5万亩,已配套5万亩;设有干渠37条,长193公里,修建筑物280座,挖各级排水沟104条,总投资551万元。多年来通过放淤改土,沙荒地多已变为良田。据调查,1972年建灌区前,粮食亩产55公斤,1985年粮食亩产382.5公斤。
谢寨灌区:原名黄寨灌区,1958年兴建,位于东明县中部,黄河大堤以东,东明、菏泽边界以西,洙赵新河以南,苏集抗旱沟以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万亩,已配套8万亩,修干支渠20条,长100公里,建筑物4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32条,长150公里,建筑物491座,共投资281万元。自1966年复灌以来,采取淤灌结合,排灌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亩产量由复灌前的136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369公斤。
刘庄灌区:位于菏泽市西北部,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已配套17万亩,修干支渠63条,长207公里,建筑物963座,开挖排水沟41条,长144公里,建筑物312座,总投资800万元。复灌后,灌区管理部门注意了科学管理,采取淤、灌、排综合措施;同时,在渠首管理运用上,摸索出新经验,从而使灌区粮食亩产由灌前的70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416公斤,灌区内岀现了很多万斤粮户。因此,被省命名为“山东省人民胜利渠灌区”。
苏泗庄灌区:位于鄄城西部,灌区范围在黄河大堤以东,鄄、郓边界以西,三分干以北,五支沟以南,灌区面积33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41.8万亩,已配套25万亩,有干支渠270条,长685公里,建筑物445座;开挖干支排水沟107条,长447公里,修建筑物174座,总投资606万元。通过多年的沉沙,结合改土,灌、排、淤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为改观,粮食亩产量复灌前为105公斤,1980年增到200公斤,1984年又增到375公斤。
旧城灌区:原属苏泗庄灌区,旧城闸建成后,将北部划为旧城灌区,灌区范围西临黄河大堤,东靠鄄郓河,北倚送水干线,南与五支沟相邻。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已配套10万亩,有干支渠62条,长178公里,建筑物122座,投资125.5万元。几年来通过放淤改土和灌溉,灌区粮食亩产量由复灌前的137.5公斤上升到1984年的352.5公斤。
苏阁灌区;自1983年苏阁大闸建成后,灌区范围向南金堤扩展,其范围在黄河大堤以南,郓城新河以北,郓、梁边界以西,苏阁送水干线以东。设计灌溉面积为49万亩,已配套面积15万亩,有干支渠78条,长48公里,建筑物28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74条,长250公里,建筑物556座,总投资380万元。灌区建成初期,1968年粮食亩产105公斤,1985年亩产上升到391公斤。
陈垓灌区:位于梁山县西北部,西南至郓、梁边界,东南至梁山县城。设计灌溉面积为25万亩,已配套20万亩,有干支渠180条,长441公里,建筑物688座,开挖干支沟166条,长415公里,修建筑物544座,总投资310万元。通过淤、灌、排综合措施,灌区产量逐步提高,复灌前粮食亩产120公斤,到1984年,粮食产量每亩单产增到321公斤。
东平湖灌区:位于东平湖二级湖新湖区,北靠一级湖,西临梁济运河,东至老运河。设计灌溉面积为26.13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9.78万亩,提灌5.31万亩,井灌1.04万亩),有各级渠1252条,各级建筑物1421座,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粮食亩产量开灌前116公斤,1985年增加到233.9公斤。
引黄送水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引黄优势,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旱能力,1982年制定了全区引黄送水规划,山东省水利厅(82)鲁水勘字第46号文批准了阎潭、刘庄、旧城三条送水干线的设计。
阎潭送水干线:自东明县阎潭闸向南新开挖输水干渠,于赵王河两侧沉沙,沉沙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沉沙后通过南赵王河,经太行堤水库土塘和二堤河,将水送至曹县、单县。干线全长131公里,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干线负担抗旱补源面积153.3万亩。
刘庄送水干线:自菏泽县刘庄南分水闸,沿李村南干渠向南,穿洙赵新河及渔沃河后,再沿老黄万运河至吕陵西南入东鱼河北支,长17.7公里,设计标准为25立方米/秒。沉沙区在菏(泽)刘(庄)公路南,抗旱沟西,洙赵新河以北,输水干渠两侧,面积为19平方公里。控制灌溉、抗旱、补源面积达126.8万亩。
旧城送水干线:自鄄城县旧城闸,利用北分干作为送水干渠,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秒。于左营东、孙沙窝西送入鄄郓河,全长16.5公里。沉沙区在输水干渠与黄堤之间,以及鄄郓河以东,苏阁送水干渠以西地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抗旱、补源面积56.7万亩°
第六章治涝改碱
第一节治涝
菏泽地区处于南四湖以西,新老黄河三角地带,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坡河纵橫,洼地连绵,加之全年降雨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汛期八、九月份,再加缺乏排水系统,坡水汇流后,无条件排泄,集中洼地滞蓄,形成当地雨大成内涝,雨小客水淹的局面,故成为有名的湖西涝区。建国后,在“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的“三为主”治水方针指引下,兴修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了一定的治涝效益。
沟洫畦田1954年,为了有效的治理涝灾,全区兴修了沟洫畦田。其除涝标准和坑塘蓄水工程相结合,达到三日连续降雨265毫米水不出田的要求。菏泽区内的地面坡度一般为1/5000—1/10000.土壤吸水能力较强,用畦埂分割雨水,使水就地渗漏,不发生地面径流。畦田共分三级:一级畦田,主要利用路基加高,畦埂一般每1.5公里见方一条,高0.6米,路面宽4米,迎水面挖沟。二级畦田,一般也利用道路,每0.5公里一条,除高度为0.5米外,其余和一级畦田标准相同,不利用大路的二级畦田,畦境高度为0.5米,顶宽0・5米,底宽1米。三级畦田,利用旧有地墒沟,变为地墒埂,境高0.3米,底宽0.7米。另外,为使坑塘和沟相连,互通有无,建闸控制,以调节畦田水深,保证坑塘蓄水。
沟洫畦田的作用,主要是分割雨水,均衡水势,防止坡水遍流,保土保肥,并可蓄淡压碱,改良土壤。全区60%的面积修筑了沟洫畦田工程。在一般雨型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治涝作用。如:郓城县侯集洼在1956年8月2日至4日降雨104.5毫米,9月4日10小时降雨165.9毫米,仍然安全无患,当年农业获得大丰收。
台田条田台田条田主要是治涝防渍的洼地改造工程,它的作用除排径流外,同时还可把土壤中过多的地下水,通过台田条田沟排出,并可抑制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达到除涝防渍的目的。
荷泽地区因地形平缓,洼地多系浅平洼地,表层土质多淤,透水性能差,易涝易旱,耕作困难。群众说:“早晨粘、中午硬、下午板结锄不动”。另一部分洼地称“槽状洼”,表层土多为沙质,瘠薄易涝,但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串流改道,使这些洼地上下层沉积的土壤不同。修筑台田后,将上下层不同的土壤合在一起,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自1960年开始,在全区105个大洼里,因地制宜地兴建了不同类型的台条田工程,至1966年,全区360万亩涝洼地,基本全部修筑了台条田工程。这些工程对防涝、防渍、改土、灭草、灭虫起了很大作用。台条田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河间浅平洼地:在洼周围,过水渍涝严重地带修畦田,畦底种一季麦子,汛期滞蓄雨水;在洼底和渍涝之间地带修台田。
背河槽状洼地:多是轻重不同的盐碱地,初期多挖深沟,修台田,因土质多沙不易立坡,后改修畦田,结合围埝平种,蓄淡压碱。但在有粘土夹层的洼地,也有的结合翻淤压碱修筑了台田。
沼泽洼地:对这类洼地,凡有条件的,采取引黄放淤,利用黄河泥沙淤高了地面,使治涝与改土相结合;如表层以下有粘土夹层,结合修筑台田,取土挖塘,台上旱作,池内发展水产。
沟网建设从50年代到60年代,菏泽全区在治涝的过程中,对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采取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排为主,排蓄结合,大、中、小并举,河网、沟网一齐搞的方法。自60年代开始,全区掀起了兴建河网化的高潮,其工程模式主要有曹县“八化一体”和荷泽县的“六网十化”。
“八化一体”整套工程包括平原河网化、遍地机井化、灌溉自流化、耕地园田化、水力电气化、水产多样化、大地园林化、交通运输舟船化和公路化。这样,河网、渠网、林网、公路网和星罗棋布的电站、机井全部交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达到灌排自如,蓄泄兼施,便利交通,在施工中采用了排灌、耕作“一一五”制和河、路、渠并行,各项工程同时并举的作法。“一一五”制,按斗渠灌溉10000亩,农渠灌溉1000亩,毛渠灌溉50亩的标准把耕地划方。
“八化一体”工程试点在曹县城关公社完成后,1959年7月10日两小时降雨61.8毫米没有发生涝灾,接着7月13日至8月23日又遇到大旱,由于水源充足,适时进行了灌溉,保证了秋季作物丰收。全年粮食亩产量比1949年的75公斤翻了一番。同时对改造盐碱地效益也很显著,六级河网40米以内,脱盐率达50%,得到水电部和省委的肯定。但由于工程量过大,标准过高,占地过多,在领导思想上强求划一并急于求成,加之所用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超过了群众的承受能力,甚至有的工程内容与实际脱节,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后因缺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至失败而告终。
“六网十化”内容包括河网、渠网、沟网、路网、电网、林网和灌溉自流化、河道拦蓄阶梯化、平原坑塘化、水力电气化、提水机械化、耕地园田化、碱洼水稻化、水产多样化、四旁全绿化、工程系统化。1958年在菏泽县赵楼示范,经过1958年冬和1960年春的积极努力,除完成了河网、渠网以及部分电网、林网工程外,并开挖了500个坑塘和万花湖蓄水工程,其他工程由于脱离实际,未得全面实施,整个工程基本没发挥效益。
第二节改碱
菏泽地区盐碱地分布很广,全区10个县(市),都有轻重不同的盐碱地。据1983年第三次土壤普査统计,全区有盐碱地183.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5%,较1979年地区水利局土壤调査的结果337.01万亩减少45.47%。这主要是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土壤肥力有所改善。据资料分析,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4—0.6%提高到0.6—0.7%。同时引黄放淤对改造盐碱土地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蓄淡压碱60年代初,荷泽地区对改造盐碱地,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先将土地整平,然后筑境围畦,保持水土,藉以蓄积天然雨水,淋洗土壤中可溶性盐分,造成土壤季节性脱盐。
1961年,山东农学院曾在曹县青堌集公社白马张楼碱场西对此进行过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盐碱区整平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天然降雨,淋洗土壤盐分,是降低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内盐分的有效措施。
引黄淤改引黄放淤改土是菏泽地区沿黄人民在同黄河水沙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实践,闯出的一条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全区沿黄162万亩沙碱涝洼地,截止1985年,已淤改了133.64万亩。
利用黄河泥沙放淤改土,对改变沿黄生产条件有着巨大的威力。沿黄通过放淤把沙碱地淤好了,涝洼地淤高了,不毛之地改善了,常年积水的潭坑淤平了,黄河大堤加固了;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飞沙满天扬,下种不见秧,大堤年年长,地面年年降”的被动局面。黄河泥沙含丰富的有机质,据测定淤厚0.5米,每亩含氮量41公斤,含磷量21公斤,含钾量200公斤,相当于万斤土杂肥的肥效。
沿黄地区由于通过引黄淤改,改变了生活条件,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效益十分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仅淤改措施一项,全区净增产粮食10亿公斤,产值5亿元。1981年,中央领导视察东明时指出:“灌淤加责任制,等于大翻身”。对淤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七章抗旱防汛
菏泽地区是个多灾地区,危害较大的是旱涝灾害。自1368—1982年的614年间,其中旱年173年,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涝年224年,平均每2.7年发生一次;正常年217年。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增强了抗旱能力,并把抗旱防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第一节机构
1950年6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各级防汛机构的决定》。自1952年5月起,每年汛前菏泽专区立即组织有地委书记和政府负责人及解放军代表参加的防汛指挥部,并由水利局、黄河修防处以及计委、商业、农业、粮食、物资、民政、邮电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办事机构。县成立防汛指挥部,公社或区成立防汛指挥部或防汛大队部,大队成立防汛中队部,生产队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第二节通讯
建国后,菏泽区内抗旱防汛通讯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形成了有线、无线多种通讯体系。到1985年,黄河修防处安装使用交换机7台,单机205部,干线总长度1148.65公里,支线总长度284.4公里;修防处至各修防段有双路或多路通讯网络;各县段与下属各分段、险工、控导工程、涵闸、虹吸、水文站都加设了专线,处、段与地区和各县全部架设了黄河专线,东明、荷泽两段还安装了自动拨号设备,并陆续引进长江301电台、705单工电台、10瓦单边电台、308型双工电台及 JDD-4A电台等,建立了上下联系的无线通讯。
在内河方面,菏泽地区水利局设总机,下设分总机3处,即东鱼河管理处分机,专线长150公里;洙赵新河流域管理处分机,专线长150公里;太行堤水库管理处分机,专线长50公里.整个有线通讯线路,总长380公里,联通3个管理处,27座闸段。另外菏泽地区抗旱防汛指挥部于1980年在地区水利局内建立了无线电台、传真通讯,并不断充实完善, 形成了有线、无线上下联通的通讯网络。
第三节措施
各级抗旱防汛机构,对开展防汛工作采取的措施是;(1)组建防汛抗旱队伍。在防汛方面,按各河道、湖库等不同的情况,组成防汛队伍,以党、团员为骨干,以民兵为基础,组成常备队、抢险队、预备队。黄河、内河防汛队伍的组成,一般堤段每华里4个基干班,防汛人员300人左右;对重点堤段,涵闸、虹吸等重要地方和薄弱环节,每华里或每座建筑物组织5个基干班,防汛队员500人到600人。对防汛队伍的要求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2)进行渡汛工程的检查。对河道堤防、涵洞等渡汛工程,要逐个进行检査,发现问题迅速落实处理。对拦河土坝、滩地高坡、堤防缺口、险工堤段等,要彻底拆除、堵复、加固。各类涵闸启闭机等应认真检修,确保启闭灵活。对岁修基建工程加速施工,保证汛前完成。防汛料物就地取材,进行群众性的需料登记,以备抢险急需。对常备抢险料物器材,以及照明设备等进行清仓查库及时运到现场。对边界水利问题,宣传教育人民顾全大局,团结治水,汛前主动协商,汛期密切配合,上下游兼顾,妥善处理,防止上扒下堵,造成水灾搬家。对煽动群众闹事,加剧水利矛盾,造成严重危害者,依法严肃处理。(3)组织各行各业共同支援抗旱防汛。计委、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部门,都要主动做好抗旱防汛物资的供应和储运,电讯部门要确保抗旱防汛联络的畅通。水文、气象部门应及时准确地提出水情、雨情、旱情和气象的测报。公安部门要做好抗旱防汛的治安保卫工作。(4)参加抗旱防汛的一切人员,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岗位,随时掌握汛情、险情、旱情,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对于不听指挥,各自为政,擅离职守,不负责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者,依法追査责任,严肃处理。(5)做好滩区和湖区群众迁移安置救护的准备工作。有关县设滩区救护小组,做好迁移安置救护计划,有组织地搞好临河、背河区乡的挂勾,使滩区群众户户有着落,家家有安排。滩区的乡、村都建立迁移安置和抢护组织,负责乡、村的迁移安置和村庄避水台的抢护工作。对滩区任务重,自迁力量不足的,组织背河区乡进行支援。
第四节典型年份抗灾纪实
抗涝1957年7月20日以后,全区连降暴雨,雨量之大、降落时间集中,为百年所未有,曹县、单县降雨达到900毫米。由于雨量过大,加上河南省的民权、东明等县洪水大量流入,以致内河普遍决口漫溢,洪水横溢。全区17条大中河流决口568处,漫溢491处,险工149处。其他小河堤防几乎全部溃决,冲毁桥梁涵洞105座,许多村庄被水包围。据统计,全部泡在水里的村庄达5174个。菏泽、巨野、成武、单县、曹县、定陶等县城,城外坡水高于城内地面,数次城池吿急。同时,黄河在十日内连续岀现8次洪峰,尤以7月20日15时和21日10时进入区内的第六次、第七次洪峰混为一起,其汛情更为紧张。当时,高村水位为62.41米,距保证水位相差0.17米,流量达到18000立方米/秒,持续达9小时之久,河水全部漫滩偎堤,滩水一般深达2.5米左右。东平湖由于银马民埝决口,黄水入湖水位猛涨,7月23日安山水位达44.06米,超过保证水位0.56米。运同也曾一度紧张,7月9日北尺最高水位46.65米,超过保证水位0.05米。在黄河、运河、内河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济宁专区于7月22日十里闸北五里堡扒开运堤,使用南旺湖蓄洪。因此,运水不仅直接威胁梁山、郓城、巨野3县,而且造成内河水势顶托,更增加了防洪除涝的艰巨性。在遭受异常洪水灾害的同时,单县、曹县又遭到特大风暴的突袭。洪水、风暴使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据统计,全区最大积水面积达1050.4万亩,成灾面积960.64万亩,其中减产五成以上的有732.2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76.22%;减产三成到五成的有130.52万亩,占受灾面积的13.5%,受灾减产不到三成的97.88万亩,占受灾面积的10.19%.另淹黄河滩地22.41万亩。全区倒塌房屋121.16万间,砸死淹死470人,砸伤3702人,死牲畜928头,伤牲畜2481头。
在严重灾害情况下,人民政府抽调机关干部和部队人员12953人,动员群众7.15万人,开展了抢险救灾。山东省人民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援,先后派来干部、医务工作者、修路技术员等364人,拨来水陆两用汽车5辆、橡皮船26只、铁丝4万公斤、麻袋10万条、席20万领、草袋15万条、煤油2.5万公斤,还有药品、救生圈等许多物资;空投熟食3万多公斤,种子274.4万公斤。在与洪水搏斗中,广大干部、党、团员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有的光荣地献出了生命。单县张集区事务干部钱行远,在领导群众与洪水搏斗中被急流冲走,光荣牺牲。黄寺区干部刘洪宇在抢救灾民中带病奋战。巨野孔楼党支部书记孔庆连,连夜冒雨普査民房,保证了全乡没出伤亡事故。曹县古营集区粮所干部15人为抢救公粮,奋不顾身与洪水搏斗七昼夜,使公粮未遭损失。
1962年汛期总降雨量为558.8毫米,比历年汛期平均降雨多115毫米。大雨主要集中在7月18日到8月18日,30天中平均降雨408.4毫米,占汛期总雨量的70%多。全区以定陶降雨最大,3天降雨246.4毫米,暴雨频率为15年一遇;菏泽、郓城、梁山、曹县4个县3天降雨170毫米到190毫米,暴雨频率为5-6年一遇;成武、巨野、鄄城3县3天降雨120-150毫米,暴雨频率为3-4年一遇,最小的单县3天降雨为106.3毫米,频率为一年一遇・8月14日至18日大雨后,全区大小河道水位猛涨,其中万福河牛小楼最高洪峰流量393立方米/秒,水位45.25米,超过警戒水位0・62米。傅潭、邓庄、郭桥等地决口7处,定陶新河以下至安济河口以上的各支流普遍倒流,大部漫溢。洙水河水势很大,太平溜入口以下2.5公里一段水面距堤顶只有0.43米,水情非常紧张。该河因河床淤浅,堤身单薄,水系紊乱,全线发生决口11处。赵王河魏楼闸以下最高水位46.27米,流量52立方米/秒,接近警戒水位,其中游部分堤段超出警戒水位,支流也受到了顶托。雨后全区最大积水面积482.5万亩,成灾面积441.8万亩,其中减产一成到三成的71.96万亩,减产三成到五成的94.58万亩;减产五成到八成的113.23万亩;绝产的有162.02万亩。水围村庄2732个,倒塌房屋215.67间,砸死124人,砸伤376人;砸死牲畜189头,砸伤173头,冲毁大小桥涵6座。
抗灾当中,全区各地在抗旱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地委书记霍志仁亲自挂帅,组织干部守护河道、水库,组织抢险队2174个,动员群众达12.7万人。雨后各级政府及时召开会议,分工负责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排除内涝,压缩灾情。据统计,雨后组织群众30余万人,采取挖沟排水,清理河沟障碍和机械排水等措施,半月排除田间积水3000余万亩°同时,抽调干部抢救安置受灾群众,并拨款和物资解决群众的吃、烧、住、病等问题。定陶县灾后随即拨出救济款9万元,煤11万公斤,粮食6万公斤,并组织1.5万名劳力整修房屋2.5万间,组织医疗队巡回治疗,使受灾群众得到了适当安置,从而鼓舞和增强了广大群众生产救灾的决心和信心。
1963年5月1日至9月20日共125天时间,全区平均降雨量为769.6毫米,接近1957年雨量。梁山、郓城、鄄城、东明、菏泽5县雨量大于1957年。汛期提前,暴雨频繁,雨量大而且急,特别是8月份雨量为331.9毫米,占汛期总雨量的43%,时雨量为72毫米,降雨持续时间长,阴雨连绵。由于雨量大,河道排水不畅,暴雨后沟满壕平,坡水横流,致使涝灾面广而重。据统计,全区最大积水面积为839.06万亩,成灾面积731.19万亩,其中绝产的382.68万亩,减产五到八成的171.22万亩,三到五成的177.29万亩。大雨后水围村庄5987个,倒塌房屋386026间,砸死192人,砸伤1240人,砸死砸伤牲畜308头,冲坏大小桥涵224座。
在抗灾斗争中,各级政府领导在抗旱防汛总指挥部的领导下,都亲临前线。地委书记、专员亲自值班,并组织工作组由专员、科局长带领分赴各县协助排涝抗灾。各县也都以书记、县长、社长为主分片包干,深入基层査灾排水。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共组织干部8000余人,动员劳力63万余人,整修堤防,开挖临时排水沟3800余条,使积水得到及时排除,减轻了灾情。在抓排水的同时,还紧紧抓住播种补苗和田间管理,提出了“早秋丢了晚秋补,晚秋丢了蔬菜补,重灾变轻灾,轻灾变无灾,无灾争丰收”的号召。全区大雨后种植晚秋蔬菜80万亩。
1964年降雨特点是:(1)雨量大。1-10月份降雨1055.3毫米,比历年同期大343毫米,其中汛期平均比历年同期大108.3毫米,郓城、梁山雨量相当于10年一遇。从7、8、9三个月份的雨量来看,比1958年同期大210毫米;单县、鄄城、东明县相当于5年一遇,其余各县也有短期暴雨出现。(2)降雨强度大。最大日降雨量巨野大义公社216毫米。时雨量郓城黄堆集公社104毫米。(3)阴雨连绵持续时间长。自8月25日至9月18日24天内全为阴天下雨,由于雨大,河道排水不及,造成洪涝灾害°全区最大积水面积594.86万亩,成灾面积465.09万亩,其中绝产134.88万亩,减产六成到九成的148.65万亩,减产三到五成的181.56万亩,减产粮食2.8亿公斤。全区因受灾减产的有227.06万亩,减产粮食达0.65亿公斤,降雨期间全区被水包围的村庄有2800个,倒塌房屋386.63间,砸死124人,伤581人,砸死牲畜61头,伤177头,冲坏大小桥涵303座。
在抗灾斗争中,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通过各种紧急会议,动员全党全民,全力以赴投入防汛,并组织工业、交通、商业、粮食、供销、邮电等各部门支援抗灾斗争,总计投入干部1万余名,动员群众6万人。全区组织常备队、抢险队48200人。雨后各级政府带领群众千方百计排除内涝,抢救作物,减轻灾情。在排水方法上采取:(1)靠河沟近的单位组织力量清除障碍,突击抢排。(2)虽有骨干河沟但田间工程不配套的地方,发动群众开挖疏通小型排水沟。(3)死洼地无排水出路的安装机具提排和人工刮水泼水。(4)特洼地积水无法排除的地方本着舍小片救大片的精神,有计划的滞蓄涝水。据统计,共挖排水沟7万余条,清除阻水障碍1万余处。同时还组织大批干部到灾区抢救安置灾民。如梁山县寿张集和大安山公社八里湾大队等地被水淹没,公社书记林英高带领18名干部到现场抢救群众。林英高带病坚持在一米深的水中背出3名老人。干部史昌云不顾自身安危踏着水到外地借船4只,经日夜奋战将群众和财物全部抢救出来,并做了妥善安置。
抗旱1976年春夏连旱,据查墒10厘米土壤含水率为10—15%,有些地方土壤含水率低于8%,全区受灾面积769万亩。抗旱中全区动员劳力174.7万人,动员干部11245人,利用机井3.6万眼,引黄河水2.5亿立方米,利用扬水站232处,利用机械3.62万台,其他提水工具123.7万件,浇地日进度16万亩,井河灌溉571万亩,其中抗旱播种413万亩,抗旱保苗158万亩。
1981年旱情严重,持续时间长。从1980年的11月至1981年的10月份,全区总降雨量为431毫米,是60多年来少有的干旱,干旱面积达到1117万亩,其中重旱900万亩。
一般10厘米深土壤含水率在10%以下,个别地块土壤含水率低于5%。600万亩小麦有100万亩减产,有20多万亩绝产。574万亩春田,成灾面积270万亩,其中秋粮减产二成的151万亩,减产三成的110万亩,绝产的9万亩。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抗旱防汛指挥部具体指挥下,领导人民进行抗旱斗争。全区动员劳力200万人,利用引黄闸8座,机井3.3万眼,扬水站320处,排灌机械3.5万台,喷灌机1100台,其他提水工具60余万件,引提总水量达12.6亿立方米。其中引黄8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4.6亿立方米。总浇地面积1500多万亩,其中浇小麦410万亩,两遍水的220万亩,三遍水的120万亩,四遍水的99万亩;灌春田381万亩,抗旱保苗270万亩。由于对抗旱采取了有力措施,发挥了水利灌溉的效益,挽回了因干旱而造成的损失。全区小麦总产为7.5亿公斤,秋粮总产9.59亿公斤,全区粮食总产17.08亿公斤,棉花总产1.15亿公斤。群众称赞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大灾年那有这么好的年景”。
1982年,冬、春、夏连旱,持续时间长。10厘米深土壤含水率在12%以下,干旱面积达800万亩,并先后受到风、雹、虫害的袭击。夏粮成灾面积375.6万亩,其中风灾75.3万亩,雹灾24.3万亩,虫害276万亩。为抗旱救灾,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抗旱防汛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抽调大批干部奔赴抗旱第一线,深入基层加强领导,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发动,大打抗旱的“人民战争”,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水具,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组织有关部门从物资上大力支援抗旱。投入抗旱劳力达160余万人.利用引黄闸8座,机井2.5万眼,扬水站378处,排灌机械3万余台,手压机井2.6万眼,喷灌机1900部,其他简易提水工具28万件。引提总水量达13.2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10.2亿立方米(包括支援济宁地区1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3亿立方米。总浇地面积1368.36万亩,其中浇小麦413.13万亩,浇二遍水的281.6万亩,三遍水的147.7万亩,四遍水的74万亩,春地造墒216.93万亩,抗旱保苗210万亩。由于对抗灾的坚强领导和发挥了水利设施的作用,虽在大旱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全区小麦总产达到8.5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