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品种与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04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品种与交流
分类号: S688
页数: 4
页码: 249-252
摘要: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余鹏年首撰《曹州牡丹谱》,记述了当时曹州牡丹有56种;赵氏《牡丹谱》载285种;毛氏《牡丹花谱》载215种.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本《荷泽县志》记载:“牡丹芍药各百余种。”清末民初又增到204种。建国前夕,花色品种仅剩120多个。建国后,牡丹品种发展迅速,1956年267个,1976年达300多个,1987年新老品种共478个,1996年发展到600多个。
关键词: 牡丹品种 交流

内容

第一节品种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余鹏年首撰《曹州牡丹谱》,记述了当时曹州牡丹有56种;赵氏《牡丹谱》载285种;毛氏《牡丹花谱》载215种.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本《荷泽县志》记载:“牡丹芍药各百余种。”清末民初又增到204种。建国前夕,花色品种仅剩120多个。建国后,牡丹品种发展迅速,1956年267个,1976年达300多个,1987年新老品种共478个,1996年发展到600多个。
  曹州牡丹,以花瓣层次的多少分为单瓣、重瓣、千瓣3类。单瓣类花大如盘,重瓣类瓣大清晰,千瓣类花瓣重叠繁密;以花瓣的大小、数量的多寡和花蕊的变化特点分为葵花、荷花、玫瑰花、平头、皇冠、绣球6型。葵花型属单瓣类,瓣大飘洒,花蕊明显;荷花型和玫瑰型属重瓣类,花瓣整齐,层次分明;平头型介于玫瑰花型和皇冠型之间,朵大,平起或稍有隆起;皇冠型和绣球型属千瓣类,花瓣层次繁多,通常数十轮以至数百轮,重叠隆起,俗称“花千起楼”,有的花朵重达半斤,盛开时重重叠叠,颤颤欲坠。3类6型又按花色分为黄、红、蓝、白、黑、绿、紫、粉、复色九大色类。黄牡丹端庄雅致,姿貌绝伦;红牡丹艳若蒸霞,灼灼生光;蓝牡丹素洁淡雅,姿容清秀;白牡丹洁白无瑕,清爽袭人;紫牡丹品居中流, 华而不俗;粉牡丹娇嫩妩媚,色香兼备;绿牡丹、黑牡丹色奇出众,别具一格。在同一色类中深浅程度也各有差别。
  各大色类均有名贵品种,可说是五彩纷呈,艳光闪灼,令人目不暇给。
  红色类火炼金丹:花千瓣,皇冠型,初开呈深银红色,盛开呈火红色,火光闪耀,点点黄蕊或隐或现于瓣间,格外出众。最先开花,又名“醉仙桃”。
  首案红:花千瓣,初开皇冠型,边开边长,盛极呈绣球型,深紫红色,花瓣密集整齐,细腻油润而有光泽,其色愈开愈重,花朵特大且丰满,花期持久。叶肥且大,枝株粗壮,挺拔直立。根色赤,与众不同。
  十八号:花千瓣,平头型,瓣大且硬,大朵,银红色。叶厚肥大,枝株粗壮直立,树型挺拔,生长旺盛。
  大胡红:花千瓣,皇冠型,银红色,鲜洁透亮,花型优美,饱满圆正,富丽堂皇。雌蕊变绿色花瓣,戏中点翠,分外娇艳,枝株粗壮,叶绿且有红润,树型美观。移植易成活,易开花,是春节出售的主要品种。
  脂红:花千瓣,平头型,瓣薄且柔软,色若胭脂,光莹如镜,耀眼生辉。宜阳,忌暴晒,为牡丹之娇品。
  珊瑚台:花千瓣,绣球型,瓣硬,梢部微白。开花繁多,大红色,红光灼灼,格外醒目。树型玲珑紧凑,叶小、密、硬,呈黑绿色。
  迎日红;树型端庄挺拔,开花较早。花千瓣,玫瑰花型,大红色,内深外浅,瓣较硬,层次清晰。能迎日怒放,愈晒愈艳。
  春红争艳:花千瓣,玫瑰花型,正红色,浓艳油润,鲜嫩可爱,花瓣整齐匀称。生长健壮, 茎硬直立,叶青绿色,系出类拔萃的新品种。
  朝阳红:花千瓣,玫瑰花型,大红色,瓣边稍白,阳光照射,耀眼夺目。茎粗叶茂,花期较早。
  粉色类赵粉:花千瓣,花型多,可开绣球型、皇冠型、平头型、荷花型。花期长,花朵特大,盛极可开20余厘米。清香凌人,是酿制牡丹酒的主要原料。叶稀、梗长,呈黄绿色。株型婀娜多姿,可谓色、香、型俱佳。洛阳称之为 “童子面”,西安则称“娃儿面”。
  酒醉杨妃:玫瑰花型,大瓣大朵,粉中略有紫,花瓣薄软,叶大茎长,花朵侧垂,飘然欲醉。因杨贵妃亭前醉赏牡丹而得名。
  玉交翠:花千瓣,绣球形,色白,微透粉色,花蕊含一簇绿瓣,如点翡翠。叶稀疏,树型粗壮。
  粉中冠:花千瓣,皇冠型,开花繁多,花型丰满,浅粉红色。梗长叶尖,呈青绿色。
  贵妃插翠:花千瓣,平头型,粉红而泛杏黄色,花蕊出一翠绿花瓣,更显妖艳。叶圆,呈黄绿色,枝茎颇长。
  紫色类魏紫:花千瓣,大朵,正紫色,花瓣细碎,密集,绣球型。叶枝小且厚,枝茎细弱。
  紫蓝魁:粉紫蓝色,外大瓣,内细瓣,簇拥堆起,绣球型,花期短,开花繁多。
  葛巾紫:花千瓣,绣球型,正紫色。“花圆正富丽,如世人所戴葛巾状”(《广群芳谱》)。《聊斋志异》中《葛巾》篇由“葛巾紫”、“玉版白”两色牡丹缘起,写葛巾、玉版两花仙与来曹州赏花的洛阳常生兄弟喜结良缘的故事。
  黄色类姚黄:花千瓣,外大瓣,内中小型花瓣,重叠隆起,呈绣球型或皇冠型,点点黄蕊杂于瓣间,浅黄色。枝茎直立、细硬,叶稀、圆、大,花朵出于叶丛之上,洋洋洒洒,颇有气派。姚黄历来是牡丹的代表,古人曾以 “花王”、“花后”相称。
  绿色类豆绿:花千瓣,平头型或皇冠型,花蕾长尖,初开青绿色,与其叶色相似,盛开则色变淡,似青豆色,俗名“豆绿”。茎软,花蕾花朵明显下垂,开花较晚,花期待长,世人称之为稀有名贵品种。
  蓝色类蓝田玉:花千瓣,外一层大瓣如盘,内瓣堆起,呈皇冠型,粉蓝色,黄蕊杂于瓣间,叶圆平,黄绿色,梗长平展,茎枝粗硬,树型矮壮。
  白色类白玉:花千瓣,盛开如球,色如白玉,花瓣大小相似,呈绣球型。叶圆、大且皱,早春呈暗紫色,上有斑纹。
  白鹤卧雪:花千瓣,平头型,外一层大瓣, 内瓣细碎揉曲,色白,素洁清秀。叶圆、薄、软, 呈黄绿色。
  昆山夜光:花千瓣,平头型,初开白色,盛开洁白冲出翠瓣,更显晶莹透亮,洁白无瑕, 如冰似雪,给人以爽心惬意之感。夜间格外出众,显而易见,故又名“夜光白”。
  雪塔:花千瓣,平头型或绣球型,初开粉白,愈开愈白,近谢时洁白似雪。叶绿,树型粗壮。
  青山贯雪:花千瓣,平头型或皇冠型,冰清玉洁,清爽宜人,枝粗叶密,树型紧凑,叶颇长,呈深绿色。
  梨花迎雪:花千瓣,平头型,色白如雪。叶小且皱,枝株细,不易培养,为白花中最娇贵者,属重点保留品种。
  黑色类烟龙紫珠盘:花千瓣,起楼,呈绣球型,黑紫色,有明显光泽。“高耸起楼,明如点漆”(《曹州牡丹谱》)。茎长,梗短,叶深绿,边缘有紫色。树型美观,花色瑰丽。
  黑花魁:花千瓣,平头型,黑色,油润明亮,愈晒愈黑,其色较“烟龙紫珠盘”略胜一筹,而花型次之。梗粗,叶圆且有光泽,树型矮壮。
  冠世墨玉:花千瓣,平头型,大朵,乌黑发紫,明亮如漆。枝株挺拔健壮。叶肥圆,深绿色。此品种是赵楼牡丹园于1957年用“黑花魁”做母本,“烟龙紫珠盘”做父本杂交而得。
  乌金耀辉:花千瓣,玫瑰花型,时有平头型,花瓣硬实而整齐,富有光泽,瓣梢部紫红色,近蕊处黑紫色。树型端庄,生长旺盛,在同一色类中属异军突起,冠于群芳。
  第二节交流
  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商品化程度有了提高。《山东通志》载:“牡丹,曹州最盛,居民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载:“花卉之繁,凡他邑所有,其数略备。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故每岁辄一往。”据《菏泽县乡土志》记载,当时每年运往外地的牡丹,多则3万株,少亦不下2万株。《赵楼牡丹花谱》序中说:“推销最多的一年,别处无人统计,仅广州一地就运销8万多株。”建国前,曹州牡丹的主要出路是运往广州销售,称为“下广”。牡丹花农每年“下广”,大抵是二三十人结伴前往。霜降动身,将带着“土托子”(根部老土)的牡丹,每60棵打成一包(约一二百斤重),千辛万苦运往广州,培植到春节期间开花时销售。由于当时不少人对花期把握不准,亏本者不少。
  建国后,山东菏泽一直是中国牡丹的主要生产输出基地。曹州丹皮因久存不易发霉,又无虫蛀之患,被称为“曹丹”,列为丹皮上品,畅销国内外。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大城市都有曹州牡丹落户。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沈阳、兰州、成都、无锡、深圳等城市先后举办了“曹州牡丹花展览”,观众达百万人。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牡丹园自1980年起,三年中四次派人来菏泽采运牡丹花苗,共移植牡丹260多个品种,2900多株。北京其他的公园如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亦有种植。
  1978年,菏泽牡丹经冬季催花运往港澳展销,引起轰动。是年1月在澳门举办的“中国牡丹花展览”中,展出2000株菏泽牡丹,成为世界游人注目的中心,观众达40万人,被称为“牡丹盛会四百年首见”。1980年2月16日至3月6日,“中国牡丹展览会”在深圳举行,展岀的50多种牡丹,都是菏泽牡丹的名贵品种,有大胡红、火炼金丹、脂红、迎日红、赵粉、樱花粉、宫样粉、紫凤朝阳、大棕紫色,观众达50万人。1981—1982年,日本先后两次来人交换品种,并于1982年4月在东京举办了“中国牡丹观赏会”。中国驻日本大使宋子光夫妇应邀到会观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东京各界人士和中国留学生共1500余人。宋子光大使说:“牡丹是中国的花中之王,我祝愿中日友好关系像花儿一样艳丽地开放。”东京报界把这次活动称之为“牡丹外交”。1987年5月,在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获一等奖3个,进步奖2个,林业部正式确定荷泽为牡丹生产基地。《花卉报》、《北京晚报》等报刊登载博览会即将开幕的消息时,均突出了菏泽牡丹;中国花协正式定稿的《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简介》,全文1400字,关于菏泽牡丹的叙述就有2处,近百字;中央电视台播放博览会开展的镜头时,有关菏泽牡丹的特写就有3个,占整个新闻片的三分之一,《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等均采用了菏泽牡丹在北京栽培繁衍的专稿,《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发稿介绍了菏泽牡丹。1988年3月,在香港举办的国际花卉展览会上,菏泽牡丹倍受宠爱,独领风骚。香港市政总督特意给荷泽颁发了写有“锦袍红牡丹展岀奖"的冠军奖状,不少港胞纷纷称赞说;“菏泽牡丹了不起!不愧为中国的国花!”1992年4月,应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法国分署邀请,荷泽市派团携40株含苞欲放的牡丹,代表中国飞达法国第五大城市波尔多市,参加国际花卉博览会。这次大会共有18个国家参加,其中有不少花卉生产大国,菏泽牡丹夺得大赛总分银质奖。1990—1996年,菏泽牡丹共获省级以上各种奖119个,遍布于全国几百个大中小城市,并已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31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赚取了外汇,也广泛地传播了友谊。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