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概况菏泽区内粮食作物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有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大豆、地瓜、高粱、谷子、小杂粮等。水稻虽有种植,但面积很小。50年代,高粱、谷子多一些,而玉米较少。以后玉米面积逐渐扩大。进入80年代以后,夏粮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秋粮面积逐渐减少。全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黄河决口扇形地、背河槽状洼地、黄河滩麦区、河滩高地等。
1919年,境内菏泽、曹县、定陶、城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县,有耕地1252万亩,种麦类629万亩,单产51公斤,其中大麦9.9万亩,单产49公斤;粟类188.5万亩,单产75公斤,其中谷子148万亩,单产75公斤,黍子31万亩,单产79公斤,稷子9.5万亩,单产71公斤;高粱180万亩,单产74公斤;大豆489万亩,单产40公斤;玉米10.1万亩,单产60公斤;地瓜84.6万亩,单产鲜地瓜700公斤;小杂粮35.8万亩,单产40公斤;其中绿豆8万亩,单产40公斤;黑豆18万亩,单产44公斤;小豆7.9万亩,单产34公斤,豌豆和红豆1.9万亩,单产27.5公斤。
建国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小麦、大豆,其次是高粱、谷子、地瓜。玉米种植面积很少,而且多是春种。高粱、谷子以春种为主。地瓜春夏皆种,其中夏地瓜略多于春地瓜。建国后,由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46.3%提高到1985年的167.1%,粮食单产、总产大幅度增加。1949年粮食耕亩单产68.2公斤,总产8.15亿公斤。至1954年,粮食单产一直在100公斤以下,1955年突破100公
斤°1958年以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到1964年,全区粮食单产又下降到71.85公斤。1965年又超过100公斤,70年代粮食产量增加较快,前5年粮食单产132.5—177.5公斤;后5年达到200公斤以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又有了新的突破1982年突破250公斤,1983年超过350公斤,1984年又超过400公斤。1985年粮食耕亩单产达到424公斤,总产为29.7亿公斤,单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355.8公斤和21.55亿公斤,增长5.2倍和2.6倍。增加的粮食主要是小麦,1971—1980年平均每年增产小麦0.3亿公斤,年均递增5.5%;1980—1985年平均每年增产小麦3.15亿公斤,年均递增26.2%。而秋粮总产在这些年中基本上处于徘徊状况。小麦总产占粮食总产之比,由28.5%上升到70.4%;而秋粮总产占粮食总产由71.5%下降到29.6%。
1949年全区粮食总产值1.38亿元,占农业产值的75%,占农业总产值的62%。以后粮食单产、总产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粮田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所以粮食产值在农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50年代末。粮食产值为1.68亿元,占农业产值2.87亿元的58.5%;60年代末,粮食产值2.01亿元,占农业产值3-15亿元的64%,占农业总产值4.07亿元的49.8%;70年代末,粮食产值3.6亿元,占农业产值6.4亿元的56.3%,占农业总产值9.1亿元的40%。整个70年代平均粮食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粮食产值虽然增长很大,但在农业产值、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菏泽地区1949-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统计表续表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33年菏泽等8县共种小麦643.6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左右,每人平均2亩,总产33291.75万公斤,每亩平均51.5公斤。建国后,全区小麦是以农家品种为主,如平原50、釉子麦、红秃头等。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引进推广了220多个新品种,加之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科学种田的水平逐步提高,小麦产量有了显著增加。50—60年代, 全区每年种植小麦600-800万亩。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其中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产量最低,亩产25—40公斤。70年代的1975年前后,小麦单产上升到75公斤,70年代末小麦单产突破100公斤。80年代的1980年,小麦单产100公斤,1983年全区677.77万亩小麦,单产达到242公斤,1985年全区802.59万亩小麦,单产突破250公斤,总产207848.5万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深耕细作。50年代初期,使用旧式犁耕地,深度仅10厘米左右,甚至有些地块根本不耕耙,就生茬播种了。农业合作化以后,推广了新式七寸步犁耕地,深度达15厘米以上。同时,生茬播种的现象也很少了。6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耕面积逐渐扩大,机耕深度20—30厘米。1980年以后, 农村推行了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精耕细作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作物生长能力。
科学用肥。1950—1965年麦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左右,条件好的每亩再施饼肥5-7.5公斤。这个时期农民对化肥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化肥施用量很少。60年代主要推广追施小麦返青肥,每亩10-15公斤。70年代做到了有机肥与无机肥并举,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2000公斤。在地力较差的地块,采用无机肥促有机肥的施肥方法,进入80年代,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量增多。据1983年调査,每亩麦田施有机肥2500公斤左右,标准氮肥5.15公斤,标准磷肥1-03公斤,部分地块还施用了钾肥.1984年开始推行配方施肥,高产麦田重点推广了增磷控氮,中产麦田增磷增氮,低产麦田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以肥济水,增氮增磷。1983年以后由于棉田面积的扩大,晚茬麦达310多万亩,影响了小麦的壮苗早发。1984年开始试研究,1985年总结出一套晚茬麦“四补一促”的增产技术,即增施肥料,以肥补晚;选用晚播早熟品种,以种补晚;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及时拔棉柴,精耕细作,以好补晚。
合理密植。50年代小麦播种多用大三腿耧,每亩播种量4-5公斤。从60年代起改用小三腿耧播种,每亩播种量9-12.5公斤。70年代不少地方又减少播种量,推广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高产田行距由原来的15厘米扩大' 到20-25厘米,由小三腿耧改为大三腿搂,每亩播种量5-6公斤;中产田行距20厘米,每亩播种量6-7.5公斤;低产田行距15厘米,每亩播种量7.5-9公斤。
足墒播种。50—60年代,小麦播种基本上是依靠自然降雨。1976年以后,重点推广了足墒下种、一播全苗的栽培技术。各县狠抓了农田水利建设,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克服了 , 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的思想,对部分麦田做到了造墒播种,保证了小麦产量的逐年上升。
玉米:区内多称为玉蜀黍或棒子。全区过去玉米种植面积不大,农民没有吃玉米的习惯。1933年全区只有菏泽、曹县、定陶、鄄城四个县种植玉米,共64600亩,其中菏泽县54750亩,亩产36公斤,总产164.25万公斤,其余三县面积很小。50-60年代中期,全区玉米面积一般每年种植50万亩左右,单产40公斤左右,最高年份55公斤,最低年份只有24公斤;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全区玉米面积60-100万亩,单产100公斤左右,最高年份145公斤,最低年份75公斤;1976年以后。种植面积增加到200万亩左右,单产超过150公斤,1982年突破200公斤;1985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216万亩,单产219公斤,总产4.75亿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
50年代以农家品种为主,主要有“小粒红”、“鹅翎白”、“大马牙”、“黄县二马牙”等。从6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推广育成品和杂交品种,主要有金皇后、双跃3号、双跃80号、双跃105号、群单105号、华威、白单4号、新单1号、鲁单3号、丹育6号、中单2号、鲁原单4号、鲁原单2号、中三交、鲁玉1号、鲁玉2号、鲁玉3号、丹玉11号、丹玉13号等。
耕作制度的变革。50年代主要是种植春玉米,土地利用率低,只能做到二年三收。60年代由于玉米良种的推广应用,开始种夏玉米,和小麦形成一年两收的种植方式,但仍有近1/3的春玉米。70年代以后,区内玉米的种植基本上都是夏玉米,春玉米只是个别地方有零星种植。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棉田、瓜菜面积扩大,春播玉米几乎不见。
施肥浇水。50—60年代中期,种植玉米只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很少施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开始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一部分化肥。后来逐渐发展到有机肥料同无机肥料并举,玉米单产明显提高。80年代以后,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并从有机肥和无机肥并举转向以无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进一步提高了主地肥力,做到了有机肥、无机肥缓速结合,更好地满足了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
玉米浇水从1964年开始试验。以后玉米浇水面积逐渐扩大。70年代以后。凡有浇水条件的地方,都能进行浇水。随着间作套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小麦玉米共生期需水量较多, 玉米苗营养状况差,长势细弱,麦收后再进行突击灭茬、间苗定苗、追肥浇水,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
合理密植。随着品种的更新和地力水平的提高,全区玉米的种植密度逐渐加大。60年代一般每亩增加到2000—2500株;1980年以后,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推行,夏玉米每亩达到2500—3000株。
套种技术。1970年以后,全区种植玉米基本上都是和小麦结合形成一年两收的种植方式。为了抢季节、早成苗,有效的躲避“芽涝”、“卡脖子旱”的危害,全区从70年代开始推广了夏玉米的套种技术,结合浇麦黄水造墒,于麦收前15天(小满前后)在麦垄中套种玉米。1984年开始在种麦时留套种行,即三行小麦留27厘米大垄,以备套种玉米。1985年全区套种面积达159万亩,有效地促进了玉米单产的提高,同时还提早腾茬,为适时种麦打好基础。
大豆;大豆是全区的传统作物,农民历来就有种大豆的习惯。种大豆不施肥,麦收后生茬播种,每亩播种量3公斤。原有品种主要有平顶黄、跃角黄、铁角黄等。引进品种主要有齐黄1号、丰收黄、向阳1号、向阳2号、鲁豆4号、济黄1号、徐州1号、莒选23、徐州312;区内培育的大豆良种主要有跃进1号、跃进2号、跃进3号、跃进4号、跃进5号。
50年代以后,全区大豆种植面积时多时少,单产一直低而不稳。播种面积最多是1952年,为569万亩,平均单产48.5公斤。随着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到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仅为190多万亩,平均单产65公斤.1980年种植面积回升到300多万亩,平均单产75公斤.以后由于棉花、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又开始下降,到1984年全区播种大豆仅有160万亩,平均单产70公斤。
抢墒造境。麦后往往天旱,播种越晚,墒情越差,区内农民总是在麦收后抢墒播种,有的随收麦随种豆,收一块种一块。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有的结合浇麦黄水造墒,麦收后播种;还有的麦收后灌茬播种,以保证大豆及时播种和一次全苗。
合理密植。50—60年代,种植大豆一般过稀,而且豆苗不匀,也不进行间苗。70年代以后,根据土地、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密植,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的,每亩留苗1.5—2万株;亩产100—125公斤的,每亩留苗2-2.5万株;亩产100公斤以下的,每亩留苗2.5—3万株。播种量可以大一些,以后及时间苗定苗。
合理施肥。80年代,种植大豆一改传统做法,变“种豆不施肥”为合理施肥,在不影响早播的前提下,施有机肥整地播种;麦后生茬播种施种肥;出苗后结合灭茬施有机肥或磷肥;花期追施适量氮肥。大豆的产量得到提高。
谷子:从全国分区看,荷泽属黄河流域夏谷区。50—60年代,区内农村种植的谷子大部分是春谷,多在4、5月份下种,9月收获。70年代以后,大部分是夏谷,多在6、7月播种,10月收获。谷子一般都是条播,行距1.5-2尺,岀土后及时间苗定苗。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草木灰和适量化肥(磷肥)。50-60年代,在谷苗长到10厘米高时, 群众习惯多用稀薄的人粪尿追施一次。
区内谷子品种较多。按芒的长短来分,有毛谷、和尚头谷;以谷料色泽来分有红谷、黄谷、黑谷、白谷等;以成熟早晚来分有早熟谷、晚熟谷、立秋割、二发苗等;以性质粳糯来分有粳粟、糯粟(粘谷)。种植最普遍的是黄谷,产量高,抗病力强,为粳性谷。50年代以后,谷子品种主要有大毛黄、青到老、刀把齐等。引进品种有华农4号、诸辐1号、晋中202、柳条青、鲁谷3号、鲁谷4号等。
耕作制度。50年代,区内种植的春谷面积较大;60年代春谷减少,夏谷增多;70年代春谷只是零星种植,基本上都是夏谷。
轮作。境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对谷子进行轮作的习惯。农谚曰:“重茬谷,守着哭”、“换茬如上粪”等。
播种。夏谷种植季节较紧,麦收后要立即进行灭茬耕翻,并结合施用底肥,尽早播种,最晚不得晚于6月下旬。有的农民习惯以增加播种量的办法来保全苗,结果往往造成苗荒。适宜的播种为每亩0.5公斤左右,粘重地、墒情差、地下害虫多的地块,每亩播量可增加到0.75公斤左右。
浇灌。种植夏谷往往正值干旱季节,墒情差,不少地方的农民,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尽量搞好浇灌造墒,保证一播全苗。在谷子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如遇干旱也要浇水,结合浇水追施化肥。
高粱:高粱为耐旱性作物,区内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普遍,属于夏播高粱区。
高粱的品种很多,按萼色分为红萼、黑萼、白秫、竹叶青等;按形状分有打锣锤、矮高粱、金罗伞、大红袍、散码子等。一般来说,黑萼高梁产量较高;白萼高粱质量最好;红萼高粱用途最广,区内“白干”烧酒即是由红高粱酿成,其糟粕可作饲料。
50年代前,全区高粱面积种植较大,居秋粮作物之首,是区内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
据历史资料记载,菏泽等8个县,1933年共种高梁219.9万亩,平均亩产69-5公斤,总产15275万公斤。
1949年全区10个县共种高粱300多万亩。以后由于高产作物地瓜、玉米和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致使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66年全区种高粱170万亩,1976年减少到70万亩,1985年全区仅种高粱19万亩。
合理密植。高粱幼苗出土后,及时间苗定苗,防止苗荒发生。50年代亩苗数仅1000多株,行距67厘米,株距60-70厘米。一般适宜的亩苗数:农家品种4000—5000株;杂交高粱4000—8000株。高产地块宜密,低产地块宜稀;植株高大的品种要比植株低矮的品种稀。
施肥浇水。除基肥外,有的施少量种子肥,也有的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过去区内农民种植高粱一般不浇水。自引进、推广杂交高粱之后,才开始重视浇水。
打叶。农民在高粱晒红米的时候有打叶的习惯,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抗倒伏和早熟, 但杂交高粱一般不打叶。
地瓜:区内农民称地瓜为红薯。系块根作物,喜高温和沙质土壤。春地瓜于谷雨前后栽种,夏地瓜麦收后栽种,均在霜降前收获。
地方品种有定陶6.9-1,农家品种小红皮等;引进品种有徐薯18、南京92、栗子香、胜利百号、丰收白等。
全区50年代地瓜种植面积一般为110—160万亩,亩产瓜干125公斤左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1960年,全区种植352.8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4%,单产瓜干107.75公斤,总产38014万公斤,占粮食总产的43.4%.60-70年代全区地瓜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单产由150公斤左右逐渐提高到200公斤以上。进入80年代以后,地瓜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0年全区种地瓜140万亩,1984年减少到76万亩。由于小麦、玉米面积扩大,单产提高,地瓜已由主食变为副食。
种植方式。70年代以后,夏地瓜面积扩大。栽种方式由过去的平栽或大垄双行改为单行种植。
育苗贮存。70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采用火炕育苗;以后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并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苗圃;1980年以后多数农户又采用小阳畦育苗。地瓜贮存,50年代各地通过实践,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地瓜入窖前要认真挑检,并要求轻拿轻放,以避损伤,入窖后注意防寒保温。60-70年代中期推广了屋形窖和高温大屋窖,进入80年代以后,地瓜是小量分户贮存。
施肥浇水。全区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地瓜施肥“粗肥普遍施、细肥集中施”,“粗肥打底、细肥施面”的经验,使地瓜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衰。在施肥量上,一般亩施土杂肥2500公斤,配合追施草木灰每亩50-100公斤,磷肥15-25公斤,氮肥10公斤。60年代以后,推广了三沟(垄沟、腰沟、地头沟)技术,收到很好的防涝防渍效果。在浇水方面,采取了“前期少浇、中期看天浇、后期间歇浇”的办法。
合理密植。50-60年代,全区地瓜种植偏稀,一般每亩不足2000棵,70年代以后适当增加了密度。春地瓜每亩2500—3000棵,夏地瓜每亩3000—3500棵。
田间管理。50-60年代,多数农民对地瓜“只栽不管”或“重栽轻管”。70年代特别是推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加强了地瓜的田间管理,各地首先抓了三早:即早补苗、早追肥、早中耕。根据地瓜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运用促控措施,协调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另外,历史上全区农民在地瓜种植上有翻秧的旧习惯,通过试验,群众逐步改变了这一习惯。
水稻:境内种植水稻始于东汉。1954年学习南方的种稻经验,到1958年区内种植水稻40多万亩。当时因水利等条件较差,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一直不大。70年代初,又出现了种水稻高潮,1971年种植43万亩,1972年达到65.9万亩(春、夏稻各半),此后水稻面积因水浇条件限制逐步减少。
小杂粮:区内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绿豆、小豆、豌豆、豇豆等。绿豆在区内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普遍。主要品种有摘角、羊角绿、大毛秧、小毛秧、小明绿等。绿豆播种期较长,4月中旬至7月上旬均可播种。
小杂粮的共同特点是品质好,各具特色风味,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瘠,但产量低。区内小杂粮多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有时在地头沟边种植或作为灾后的补救作物。
50年代初期,全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较多,总产量较高;1957—1963年小杂粮的面积和总产量严重下降;1964年以后又有回升;“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片面强调高产,致使小杂粮的面积又迅速降了下来。1980年以后,其面积和总产量虽有回升,但远远赶不上50年代的水平。
菏泽地区1949-1985年小麦生产情况统计表续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玉米生产情况统计表菏泽地区1949-1985年谷子生产情况统计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高粱生产情况统计表续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地瓜生产情况统计表菏泽地区1949-1985年大豆生产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