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业机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01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业机械
分类号: S22
页数: 4
页码: 178-181
摘要: 1954年,菏泽专区引进了三台拖拉机,农业生产动力中开始出现劳、畜、机三结合的新结构。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汽油机、农用汽车、联合收获机、机动收割机、油罐车、农用机动三轮车、农用机动运输船、渔用机动船、机动喷雾(粉)机等10多种农业动力机械,总动力已达1663033千瓦。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农业机械

内容

1954年,菏泽专区引进了三台拖拉机,农业生产动力中开始出现劳、畜、机三结合的新结构。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汽油机、农用汽车、联合收获机、机动收割机、油罐车、农用机动三轮车、农用机动运输船、渔用机动船、机动喷雾(粉)机等10多种农业动力机械,总动力已达1663033千瓦。拖拉机是全区使用最普遍的动力机械之一,也是引进最早的农业机械。1954年由省调配给苏联产4缸4冲程煤油机纳齐一54、英国产4缸4冲程煤油机福农一20和齐斯 -35型拖拉机各一台,当年用于农业生产作业。50年代全区引进和使用的拖拉机全部是进口产品,其中G—35、热特一25和乌尔苏斯一45有着易操作、泼辣等优点,在进口拖拉机中保有量较多。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从1959年开始,全区停止购买外国拖拉机。1960年购进第一批国产不带驾驶棚的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1980年以后,全区购买和使用的拖拉机,主要有东方红、铁牛、上海、泰山、东风等五大系列。50-80年代,全区使用的拖拉机,不仅数量上有变化,而且动力结构上也有所不同。1954年到1980年间,以大、中型(14.7千瓦以上)拖拉机居多。1980年以后,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给个体农民耕种,地块小型化,在拖拉机的购买使用中,转向以小型(14.7千瓦以下)为主。
  柴油机也是区内引进较早的农业机械之一。1955年购买了第一台美国198型8马力柴油机,主要从事固定作业,与不同的作业机械配套,可进行抽水脱粒、扬场、发电和多种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据1985年统计,全区有柴油机85938台,828453千瓦。70年代以前,进口机比重较大,以后大多为国产机型,且以95系列的中小型柴油机居多。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柴油机的发展出现减缓的趋势。电动机是一种从事固定作业的动力机械,与相应作业机械配套,可进行排灌、脱粒、扬场、农副产品加工、发电等各项作业,引进相对较晚,1960年菏泽区内才出现电动机,1976年后迅速增加,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电动机37344台,313563千瓦 。
  农用汽车主要从事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1960年,境内购进两辆南京产跃进牌农用汽车,共计106千瓦,这是区内使用农用汽车的开始。1979年底,全区农用汽车235辆,15192千瓦。1980年后,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和经营农业机械,也允许农业机械从事营业性运输业,区内农用汽车数量增长较快,1985年底,全区共有农用汽车1924辆,149183千瓦。主要型号有南京产跃进,青岛产140型,蓬莱产解放和黄河、东风等,但以解放、黄河、东风牌汽车居多。
  随着农业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的不断发展,大提高,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各种作业机械18万多台件,全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782.07万亩,机耕机械化程度达60%以上,机耙面积280万亩;小麦机械脱粒17亿余公斤,占当年总产量的83%;机械运输约占农田运输量的40%;农田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耕作机械主要包括耕地、耙地、播种、田间土地整理等作业机械。主要品种有机引犁、机引耙、播种机、平地机、筑畦器、合境器等。机引犁是以拖拉机为牵引动力的农田耕翻机械。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半悬挂式和悬挂式三种。大中型机引犁一般每小时可耕地5—10亩,小型犁每小时可耕地2—4亩。1954年,由国家调配给菏泽专区机引犁26台,当年投入使用。至1985年底,全区拥有机引犁18580台,其中大中型机引犁8312台, 小型机引犁10268台。机引耙可分为圆盘耙、钉齿耙和缺口耙三大类型,耕作率一般为4-10亩/小时,1954年开始引进和使用。1985年底,全区共拥有大中型机引耙1192台,小型机引耙1248台,全年机耙面积280万亩。由于1980年以来土地联产承包到户,耕耙作业一直以畜力作业居多。播种机悬挂于拖拉机上,在已耕地上同时完成筑畦、开沟、播种、施肥、履土等作业。一般用于谷物或棉花的条播或穴播,小型机每小时可播种4一7亩,大中型机6—25亩。1954年购买了一台24行播种机,1976年保有量683台。为响应国家“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到1979年猛增到2217台。1980—1985年,随着农机经营形式的变化和土地承包到户,播种机出现减少的现象。
  菏泽区内出现和使用的植保机械主要有中耕机、施肥机具和喷雾(粉)器(机九因作物种植制度和地块、道路等条件的限制,中耕机未能普遍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机也一直未被普遍使用。
  排灌作业机械,在菏泽区内主要有农用水泵和喷灌机两大类1955年开始引进水泵,到1985年底,全区共有农业排灌作业机械60852台,主要有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深井泵、水轮泵、自吸泵、喷灌机等。农田灌溉和排涝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区内使用的农业运输机械拥有量较多的主要有拖车和农用机动三轮。1955年菏泽区内引进了第一辆拖车(拖斗)。到1970年底,全区仅有拖车308辆。进入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运输机械迅速增长起来,到1979年,全区有拖车8672辆。以后持续发展,到1985年底,全区拖车拥有量达到22467辆,农用机动三轮车1000多辆。
  收脱机械是以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为动力,从事谷物收获和脱粒等项目的作业机械,主要包括田间收获和场院作业机械两大部分。田间收获机械主要有小麦联合收割机,麦(稻)收割机,地瓜、花生收获犁等。场院作业机械主要有铡麦机、脱粒机、花生脱壳机、扬场机等。脱粒机1980年以前较少,以后不断增加。到1985年底,全区拥有脱粒机25206台,以57—50型和TJ—1500型脱粒机居多,生产效率一般在800—1500公斤/小时。1980年以前,全区年产小麦十几亿公斤,机械脱粒不过20%。1983年以后,全区85%以上均为机械轧脱,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柴油机、电动机等相配套,可以从事粮食、棉花、油料、饲料加工等作业。菏泽区内使用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主要有碾米机、磨面机、轧花机、榨油机、淀粉机、饲料加工机械和地瓜切片机等。60年代开始引进使用,7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1985年,全区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7774台,农副产品加工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菏泽地区1954-1985年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发展变化情况表续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