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000
颗粒名称: 第五编 农业
分类号: F302
页数: 71
页码: 171-241
摘要: 菏泽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发展非常缓慢。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乱频繁,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人祸,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区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经历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农业

内容

菏泽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发展非常缓慢。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乱频繁,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人祸,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区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经历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1949—1985年,菏泽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1949-1956年是菏泽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仅4.08亿公斤,单产只有68公斤,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粮食178公斤。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同时又制订了鼓励农民劳动致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于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全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到195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25亿元,比1949年增长97.9%,平均每年增加630亿元。粮食总产达到14.06亿公斤,平均每年增产1.43亿公斤。7年间,共向国家贡献粮食17.43亿公斤,年均2.18亿公斤。这是全区生产的一个兴旺时期。
  1957-1963年是农业生产连续下降的时期。这7年间,由于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大搞“浮夸风”、“瞎指挥”,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农村经济连续下降。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1.98亿元,比1956的4.25亿元下降53.41%。粮食总产量下降到5.91亿公斤,比1956年的14.06亿公斤下降57.97%,成为建国36年来的最低点。该时期的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减少0.32亿元和1.16亿公斤。
  1964-1978年的15年间,是农业生产缓慢上升的时期。由于在指导农业生产上有时遵循、有时违背自然和经济规律,致使农业生产多次波动,发展缓慢。到197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 &28亿元,比1963年的1-98亿元增长3-18倍。粮食总产达到17-05亿公斤,比1963年的5.91亿公斤增长1.88倍。此时期的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0.42亿元和0.74亿公斤。
  1979-1985年的7年间,是菏泽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农业总产值猛增到29.58亿元,比1978年的8.28亿元增长2.55倍。粮食总产量高达29.38亿公斤,比1978年的17.1亿公斥增长71.8%。该时期的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04亿元,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75亿公斤。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80.9%,下降到1985年的75.9%;林、牧、副、渔产值比重则上升了24.1%.全区有6个县、市达到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的标准,有7个县成为全区粮食生产基地,有3个县成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区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此期的农机动力、农田灌溉面积、化肥和农电用量,为各期之首。与前三个时期相比,农机动力万亩耕地拥有量分别提高1928倍、145倍、7倍;农田灌溉面积分别扩大92倍、17倍、0.9倍;化肥和农电用量比第三时期(1964—1978年)增加2.9倍。
  第一章生产关系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占有状况据中华民国政府统计局1919年调查,荷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8县农村,共有465891户、306万人和1252.19万亩耕地,人均4.1亩。其中占地10亩以下的有197958户,占总农户的42.49%,实有耕地80.89万亩,占总耕地的6.46%,户均4.1亩;占地10—30亩的126621户,占总农户的27.18%,实有耕地230万亩,占总耕地的18.37%,户均18.2亩;占地30—50亩的85343户,占总农户的18.32%,实有耕地357.8万亩,占总耕地的28.57%,户均41.92亩;占地50—100亩的36126户,占总农户的7.75%,实有耕地261.12万亩,占总耕地的20.9%,户均72.28亩;占地100亩以上的19843户,占总农户的4.25%,实有耕地322.4万亩,占总耕地的25.74%,户均162.48亩。拥有耕地30亩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0%,实有耕地为总耕地的74%。其中50亩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12%,实有地为总耕地的46.8%;30亩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70%,实有耕地为总耕地的26%。其中10亩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42.4%,实有耕地仅为总耕地面积的6.6%。
  农佃制度农户按其谋生方式可分为四种:一是自耕农,约占总农户的30%左右,他们完全耕种自己的田地。二是半自耕农,约占总农户的35%左右,他们在耕种自己田地的同时,还要租种别人的田地。三是佃户,约占总农户的20%,他们没有田地,完全依靠租种别人的田地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四是雇农,约占总农户的15%,他们没有田地,家中财产也甚微,长期被别人所雇用。
  全区各县的农佃制度,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分租制,即佃户与佃主共同分配农产品。按照这个制度,人工、耕、畜、农具等由佃户负担,肥料、种子等多是由双方均摊。农产品分配有的各半平分,有的佃户田主四六分,也有的佃户田主三七分。分租制一般无一定期限,可以连续耕种多年,也可以一年一易。多数无押金,也不立契约。这种制度,于丰收之年,佃户可以获得较多利益,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如果遇到灾荒年,佃户所得之部分,往往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二是包租制,这种制度多数是一切耕种费用统由佃户负担,田主坐享固定地租。地租或以物纳或以钱纳。包租制有一定期限,或三年或五年,须凭中人立契约,写明地租定额及包租时间。包租人承包之后,也可以再转租他人,并从中取得一定利益。承包田地者,无论种植什么或怎样耕作, 钱租多是一年交纳一次,物租多是分麦、秋两季交纳,也有的一次交纳。
  无论是分租制、包租制,所有应纳田赋及各种捐税,均由田主负担。租田手续分为“口头约”及“书面约”两种。一般分租制多采取“口头约”,包租制多采取“书面约”。
  第二节土地改革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东局颁布了《华东新区农村减租暂行条例》,中共山东省委也发布了《山东省改善雇工待遇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在区内的各级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上述文件精神,并首先在解放区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认真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雇农的工资待遇,降低地租数额和贷款利息,初步减轻了广大贫苦农民受剥削的程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在菏泽区内的各级组织,领导农村广大穷苦民众,开展了反奸、诉苦、斗争恶霸等运动,为土地改革打下了基础。遵照中共中央1946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划阶级、定成份、分田地、均财产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当时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和富人对穷人的剥削程度,把农村各户划分为雇农、贫农、下中农、中农、上中农、富农、地主等不同的阶级成份。实行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区别的改造地主、富农,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打土豪、斗地主、分田产,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严峻的阶级斗争,失败的地主阶级不甘心灭亡。在1947年国艮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时候,区内不少反动地主分子,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并在国民党军队的支持下,结成了反动的“武装还乡团”,进行“反攻、倒算”活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区乡干部和农村中的土改干部、积极分子、贫下中农进行报复,甚至进行毒打与杀害,夺回他们已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
  土改前,土地占有极不均匀。据统计,当时全区共有耕地1428万亩,农村户数98.4万户,农村人口421万人,平均每户占有耕地14.51亩,每人占有耕地3.39亩。其中被划为地主成分的37402户,占总农户的3.80%,人口20.6万人,占总人口的4.89%,耕地19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99%;富农40248户,占总农户的4.1%,人口17.4万人,占总人口的4.1%,耕地167.0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中农(包括上中农)人口186.7万人,占总人口的44.58%,耕地837.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8.64%;贫农448350户,占总农户的45.56%,人口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44.1%,耕地218.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雇农21648户,占总农户的2.2%,人口8.7万人,占总人口的2.1%,耕地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其他2268户,占总农户的0.24%,人口0.9万人,占总人口的0.22%,耕地3.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6%。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战场节节胜利,全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各级中共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对地主阶级的“复辟”活动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将反动地主夺回去的土地、财产,又重新夺回到贫下中农手中。1948年冬季,根据中共中央1947年10月10日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全区又派出工作队,深入到农村一线,对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全面大检査,实行“三榜”定案,从而在农村彻底废除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广大穷苦农民翻了身,分了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农业生产互助组自1950年,全区农村就开始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年底全区互助组达到15568个,入组户数74178户,占总农户的6.5%。到1952年互助组达到99751个,入组户数498990户,占总户数的42.9%。互助组的形式有三种:常年的、季节的和临时的。不管哪种形式,都是本着“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在生产和分配上,采取“资金自筹,牲畜搭配,换工找补”的办法,全部收入归原主。互助组可以互相帮工,牲畜、劳力可以互相顶工,调剂有无,解决了农业生产中不少实际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到1953年,全区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互助组已发展到64897个,入组农户370059个,占总农户的31.8%,互助组的粮、棉产量,比单干户一般增产10%左右,初步显示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
  农业生产初级社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自1953年春季开始,农村在大办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同时,着手试办农业生产初级社。到1955年底全区初级社达到9109个,入社户数228956户,占总农户的19.8%(当时全区还有互助组45754个,入组户数444018户)。
  初级社有管理委员会,设正、副社长、会计员、保管员等。每个社由十几户、几十户联合组成,并民主制定初级社的章程,社员有入社、出社的自由。在财务管理上起初采用老式流水帐,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会计帐簿改为多栏式日记帐;并制定财务制度,社内一切生产性开支,分别由社长、管委会研究决定;会计帐目,日清月结,定期张榜公布。在劳动管理上,按照男女劳力的具体情况评出基本工分(一般是男整劳力每天10分,女整劳力每天8分),并根据劳力情况划分生产作业组,由组长亲自带领、组织生产劳动,由记工员每天记工一次,年终按工分参加分配。分配办法:一是按劳(即工分)分配,多劳多得(社员按肥料折成的工分和其他方面的工分同样参加分配);二是土地入股分红,其分配比例多数是“地四、劳六”,也有“地五、劳五”的。为了扩大再生产或照顾军工烈属、困难户,年终进行收益分配时,社里留出一定数量的公积金。粮食分配,是在完成国家分配的征购任务以后,留足种子粮、饲料粮等,余下的粮食再按人口进行分配。原则是“先国家、再集体、然后是自己”。
  农业生产高级社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从1956年起,区内掀起了大办农业生产高级社的热潮。到1957年底,高级社发展到6023个,入社户数达到119万户,占总农户的95.7%。由于不切实际,给全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高级社与初级社的根本不同点是取消了土地分红,土地完全归高级社所有,高级社的规模大小不一,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户,甚至上千户。有的是一个自然村成立一个高级社,也有的几个自然村组成一个高级社。
  高级社的组织机构,一般是以社为单位建立中共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管委会。管委会正、副社长和生产、治保、妇女委员及会计、出纳、保管员等均为民主产生。高级社下设生产作业组,每组一般30户左右,各组均有正、副组长和记工员。
  1956年中共中央发布了《高级社章程》。规定社员入社之后,第一,土地归社所有;第二,劳动力由社支配;第三,牲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分期偿还;第四,社员投肥料定任务,按数量、质量定分参加分配;第五,高级社对生产作业组实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四固定”(固定土地、牲畜、劳力、农具);第六,对生产实行“四小管理”(小组计划、小段包工、小组作业、小组检查);第七,对社员评工记分的方法由初级社的“死分死记”改为“死分活记”;第八,农业总收入扣除社内开支、公积金、公益金等,一律按工分进行分配。粮食分配与初级社基本相同,即完成国家任务,留足种子、饲料粮等,其余按“人七劳三"分配,柴随粮走。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全区农村大办人民公社是1958年8月开始的,到1983年止,共经历了25年的时间。
  1958年初,在批判“反冒进”的口号下,全区农业生产中的急躁、冒进等左倾错误逐渐扩展开来。各地农村的高级社,先后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并把扩大后的高级社称之为“共产主义公社”、“大社”、“集体农庄”、“人民公社”等。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在视察山东等地一些农村时谈道:“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可以把工、农、兵、学、商合并在一起,便于领导。”同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是月,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导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随后,全区各县立即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新高潮,在高级社的基础上大办了人民公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区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成立人民公社116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以上。后来经过几次调整,到1981年全区共有人民公社222个。
  人民公社既是一切生产资料归集体的经济组织,又是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公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以及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还设有民政、财政、司法、文教卫生、人民武装等助理员。
  当时,在全区农村普遍组织人民公社,超越了农民群众觉悟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混淆了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界限。“一平二调”、“浮夸风”、“共产风”的盛行,公社化初期实行的政社合一,使基层生产单位缺乏自主权,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958—1959年,正是全区“大跃进”、“大炼钢铁”的热潮时期,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在农村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幻想一下子就消灭私有制,跨进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管理上大搞军事化,人民公社下设团、营、连、排等编制,对男女劳力统一指挥,实行“大兵团作战”,每个公社划成一个或几个作战区,调动“千军万马”上阵。劳动上不计报酬,任务完成好的插红旗,完不成任务的插白旗。在生产安排上,强调“以农为主”、“以粮为纲”,脱离实际地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错误口号,层层加码,各级浮夸,越夸越大。在财务管理上,强调公社统一核算,统一收支。在劳力、财物上,对下属单位任意平调。粮食分配,不以人定量,而是村村办集体食堂,社员吃饭不要钱。不少男女劳力调去“大炼钢铁”、“深翻土地”,农田耕作粗放,成熟后又不能及时收获,不少粮食烂在地里,造成很大损失。
  1960—1962年,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全区自上而下总结了农村工作的经验教训。从大兵团作战改为以自然村或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生产。对部分农活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报酬。对不能按定额管理的农活,按劳力岀勤记工分。农村集体食堂取消,恢复了各户自炊,粮食按照“多劳多得” 的原则进行分配,生产上强调按计划执行,并注意克服浮夸风,这个时期全区农业生产开始恢复。
  1963—196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 将人民公社的集体制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强调“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等原则,原来收回的社员自留地,重新发给社员耕种,并允许社员搞家庭副业。被关闭的集市贸易也重新开放。生产劳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一些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生产上贯彻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生产管理上,对专业人员(如饲养员、工副业人员等)实行了定额加奖励的办法,对大队、生产队干部实行定劳动工日,定额补贴(一般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时间,大队干部不少于120天,生产队干部不少于240天)。收益分配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这个时期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67—1976年,由于左倾错误影响,过去农村中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定、办法,被当作“工分挂帅”、“物质刺激”、“资本主义道路”等受到批判。在生产劳动上出现了“上工一窝蜂,干活乱哄哄”的现象。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农村经济陷入困境,社员生活非常困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左倾错误影响,在农村贯彻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逐渐恢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菏泽地区率先在生产水平较低的鄄城、东明两县试行了以土地包干到户为主要特征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办法一经实践,立即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并很快取得了显著效果。1980年全区普遍实行了这种制度。
  土地包干到户责任制,是集体经济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生产队按照人口、劳力情况,把土地承包到户,牲畜、农具等也随之分配到户使用,国家的征购任务、税收和集体提留等,通过签订合同,分别落实到户。在完成上述国家、集体部分以后,其余归农民自己所有,这个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而且、简便易行,适合区内农村情况。土地包干到户之后,农业生产中的责、权、利紧密地结合起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已有一部分农民率先富裕起来。
  第二章
  农业机具
  第一节机构
  1954—1958年,区内农业机械化刚刚起步,地、县两级开始试办国音拖拉机站,经营和管理机构合为一体,隶属专署农业科。1959年12月,菏泽专署设立农业机械局,1960年7月改为农业机械管理局,1962年6月并入专署农业局,内设农机组。1970年11月设立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农业机械化办公室。1975年7月,设立农业机械管理局,1984年4月机构改革时,改为菏泽地区农业机械服务公司(副县级单位)。第二节发展概况
  区内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但农具发展速度不快。从建国前至1953年,区内农民仍然使用传统的人畜农具。建国后,自1950年开始引进和推广新式人畜力农具。1954年,先后引进苏联产纳齐一54、齐斯一35及英国产福农一20拖拉机三台,共计80千瓦,同时购置了24行播种机和脱粒机各一台,当年拖拉机作业2200亩。1955年,购进美国产198型柴油机,并于当年从事机械排灌作业。以后又投资购置了各种类型的农业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1958年,掀起了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一方面对传统的人、畜力农具进行了改革,另一方面也引进一些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具。1958—1962年由国营农业机械为主过渡为以社营、集体购买经营农业机械为主。1967-1979年,国家共向区内专项无偿投资8000余万元,购置了大量农业机械。据1979年底统计:全区农机总动力为860157千瓦,其中拖拉机9459台,电动机14887台,柴油机60074台,汽油机461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的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1980年秋,区内出现农民购买经营农业机械的现象,从而打破了过去“官办”机械化的格局。据1980年底统计,全区有户营拖拉机280余台,占当年全区拖拉机总量的2.7%.到]985年底,全区拥有拖拉机24587台,其中户有户营的21598台;柴油机85938台,户有户营的68337台;电动机37344台,户有户营的27317台;18万台(件)农业机械中,户有户营的占80%以上。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体经营并存,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局面。农业机械的经营项目已从80年代前的主要从事种植业转向农、林、牧、副、渔大农业中的多种经营。
  第三节旧式农具
  1953年前,区内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缓慢,农民仍完全使用传统的人、畜力农具,到1985年,仍将其作为主要辅助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旧式农具按其作业的种类可分为:耕作工具、轧脱工具、运输工具、农产品加工工具和提水工具等五大类。
  耕作工具,主要有犁,用以耕翻土地;耙,用以碎地、平地、保墒;耧,播种工具,用以开沟播种;砘车(又叫砘子),供播种后压土保墒;锄,为中耕工具,用以松土、间苗、锄草;镰,收获农作物和柴草的工具;板镢,是一种收获、点种、间苗的多用途工具;锨,是一种翻地、装卸土杂肥、挖坑、掘沟、扬场等多用途工具;抓钩(又名三齿钩),用它收刨花生、地瓜、萝卜等块根作物,也可用以翻土、松土。
  轧脱工具,主要有石滚(又名碌碡),是场间脱粒工具;捞石,与石滚配套的脱粒工具;大杈,是场间翻晒及堆垛禾杆、柴草等专用工具;排杈,是场间搜集碎禾杆,扬第一遍场的专用工具;竹扫帚,是场间清扫工具,也是家庭清扫卫生的工具;落把(又名拥把、撒把),是在场间搂捡禾杆和堆积粮食的工具;拥板,是场间堆积粮食和糠秕的工具。
  运输工具,有独轮车、两轮大车(又称辕车)、四轮大车(又名太平车)、拖车、扁担、粪箕子等。
  农产品加工工具,有杵臼,是最古老简单的粮食加工工具;碾,是一种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是传统的制粉工具;油榨,是传统榨油工具;轧花车(又名轧车、搅车),是较古老的棉花脱绒工具;弹花弓,古老的棉花加工工具;纺棉车子,传统的棉纱加工工具;织布机子,是较古老的织布工具;铡刀,是一种传统的饲草和作物秸杆、秧蔓加工工具;簸箕,古老的粮食加工精选工具;笸笋,传统的晒粮、箩面、筛米等多用工具。
  提水工具,有木桶,是古老的简易提水工具,桔(又名挑杆子,称杆),传统提水工具;辘轳,传统提水工具。
  第四节新式农具
  1950年4月,建立平原省农业厅荷泽新式农具试验推广站,中央农业部李运笏等带来了铁辕七英寸步犁、手摇玉米脱粒机等新式改良工具。1952年4月,新式农具推广站与水利推进社合并,建立了“荷泽专区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经理部”,由单一的试验推广变为经营推广。1954年全区新式步犁达9629部,解放式水车1370部。60年代中期,新式步犁已基本代替了老式犁子。改革的新式步犁比传统的老式犁子具有耕的深、沟底平、碎土匀、翻伐好、盖草严、拉力轻、扶犁稳等优点,与老式犁耕种作物相比,单产增加10—30%。主要型号有铁辕七英寸步犁、木辕七英寸步犁、五英寸步犁、166型粘土犁、八英寸步犁等。另外还有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等。
  提水工具中引进的半机械化铁制水车,具有使用方便、节省劳力、出水量大、适应性广的优点。1950年开始推广,到1955年全区水车保有量1941部。在全区推广的水车型号有52型、53型、55型和56型4种型号,通称解放式水车。60年代中后期,逐步被动力排灌机械所代替。
  运输工具从40年代初开始,出现胶轮推车、地排车、胶轮马车,60年代成了全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80年代仍然是农村的主要辅助运输工具,在各项农业生产活动中,占相当重要位置。1985年底,全区拥有胶轮大车5201辆,胶轮地排车1137107辆,胶轮手推车28375辆。
  植保工具,在50年代开始使用,主要有单管式喷雾器、压缩式喷雾器、552丙型压缩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1983年引进)、踏板手动高压喷雾器、50型手摇喷粉器、572型手摇喷粉器、丰收一5型手摇喷粉器等。
  加工工具有人力皮滚轧花机,是一种半机械化的棉花加工工具,全部铁制,30年代开始引进,60年代以后逐渐被动力轧花机所代替。畜力弹花机,是一种以牲畜为动力的弹花机,较传统弹花弓效率高近20倍。30年代开始在区内使用,60年代以后逐渐被动力弹花机所代替。
  50年代后期,全区开始了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本着“以土为主,土洋结合。以改旧为主,改旧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959年完成各种改革农具有4417943件,其中耕作工具181405件、运输工具855483件、提水工具58896件、田间管理工具11065件、收割脱粒工具642120件、主要小农具1648589件、牵引机3043部、水利设施工具112733件、加工工具107269件、其他工具797340件。同时全区共建农具厂335处、修配站656处和修配间23处。1958年全区农具改革运动,由于缺乏严格的科学态度,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但对旧式农具进行了一次较彻底的改革,打破了千百年来的旧传统,促进了农具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方向转化的进程。
  第五节农业机械
  1954年,菏泽专区引进了三台拖拉机,农业生产动力中开始出现劳、畜、机三结合的新结构。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汽油机、农用汽车、联合收获机、机动收割机、油罐车、农用机动三轮车、农用机动运输船、渔用机动船、机动喷雾(粉)机等10多种农业动力机械,总动力已达1663033千瓦。拖拉机是全区使用最普遍的动力机械之一,也是引进最早的农业机械。1954年由省调配给苏联产4缸4冲程煤油机纳齐一54、英国产4缸4冲程煤油机福农一20和齐斯 -35型拖拉机各一台,当年用于农业生产作业。50年代全区引进和使用的拖拉机全部是进口产品,其中G—35、热特一25和乌尔苏斯一45有着易操作、泼辣等优点,在进口拖拉机中保有量较多。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和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从1959年开始,全区停止购买外国拖拉机。1960年购进第一批国产不带驾驶棚的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1980年以后,全区购买和使用的拖拉机,主要有东方红、铁牛、上海、泰山、东风等五大系列。50-80年代,全区使用的拖拉机,不仅数量上有变化,而且动力结构上也有所不同。1954年到1980年间,以大、中型(14.7千瓦以上)拖拉机居多。1980年以后,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给个体农民耕种,地块小型化,在拖拉机的购买使用中,转向以小型(14.7千瓦以下)为主。
  柴油机也是区内引进较早的农业机械之一。1955年购买了第一台美国198型8马力柴油机,主要从事固定作业,与不同的作业机械配套,可进行抽水脱粒、扬场、发电和多种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据1985年统计,全区有柴油机85938台,828453千瓦。70年代以前,进口机比重较大,以后大多为国产机型,且以95系列的中小型柴油机居多。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柴油机的发展出现减缓的趋势。电动机是一种从事固定作业的动力机械,与相应作业机械配套,可进行排灌、脱粒、扬场、农副产品加工、发电等各项作业,引进相对较晚,1960年菏泽区内才出现电动机,1976年后迅速增加,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电动机37344台,313563千瓦 。
  农用汽车主要从事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1960年,境内购进两辆南京产跃进牌农用汽车,共计106千瓦,这是区内使用农用汽车的开始。1979年底,全区农用汽车235辆,15192千瓦。1980年后,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和经营农业机械,也允许农业机械从事营业性运输业,区内农用汽车数量增长较快,1985年底,全区共有农用汽车1924辆,149183千瓦。主要型号有南京产跃进,青岛产140型,蓬莱产解放和黄河、东风等,但以解放、黄河、东风牌汽车居多。
  随着农业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的不断发展,大提高,到1985年底,全区已拥有各种作业机械18万多台件,全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782.07万亩,机耕机械化程度达60%以上,机耙面积280万亩;小麦机械脱粒17亿余公斤,占当年总产量的83%;机械运输约占农田运输量的40%;农田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耕作机械主要包括耕地、耙地、播种、田间土地整理等作业机械。主要品种有机引犁、机引耙、播种机、平地机、筑畦器、合境器等。机引犁是以拖拉机为牵引动力的农田耕翻机械。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半悬挂式和悬挂式三种。大中型机引犁一般每小时可耕地5—10亩,小型犁每小时可耕地2—4亩。1954年,由国家调配给菏泽专区机引犁26台,当年投入使用。至1985年底,全区拥有机引犁18580台,其中大中型机引犁8312台, 小型机引犁10268台。机引耙可分为圆盘耙、钉齿耙和缺口耙三大类型,耕作率一般为4-10亩/小时,1954年开始引进和使用。1985年底,全区共拥有大中型机引耙1192台,小型机引耙1248台,全年机耙面积280万亩。由于1980年以来土地联产承包到户,耕耙作业一直以畜力作业居多。播种机悬挂于拖拉机上,在已耕地上同时完成筑畦、开沟、播种、施肥、履土等作业。一般用于谷物或棉花的条播或穴播,小型机每小时可播种4一7亩,大中型机6—25亩。1954年购买了一台24行播种机,1976年保有量683台。为响应国家“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到1979年猛增到2217台。1980—1985年,随着农机经营形式的变化和土地承包到户,播种机出现减少的现象。
  菏泽区内出现和使用的植保机械主要有中耕机、施肥机具和喷雾(粉)器(机九因作物种植制度和地块、道路等条件的限制,中耕机未能普遍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机也一直未被普遍使用。
  排灌作业机械,在菏泽区内主要有农用水泵和喷灌机两大类1955年开始引进水泵,到1985年底,全区共有农业排灌作业机械60852台,主要有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深井泵、水轮泵、自吸泵、喷灌机等。农田灌溉和排涝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区内使用的农业运输机械拥有量较多的主要有拖车和农用机动三轮。1955年菏泽区内引进了第一辆拖车(拖斗)。到1970年底,全区仅有拖车308辆。进入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运输机械迅速增长起来,到1979年,全区有拖车8672辆。以后持续发展,到1985年底,全区拖车拥有量达到22467辆,农用机动三轮车1000多辆。
  收脱机械是以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为动力,从事谷物收获和脱粒等项目的作业机械,主要包括田间收获和场院作业机械两大部分。田间收获机械主要有小麦联合收割机,麦(稻)收割机,地瓜、花生收获犁等。场院作业机械主要有铡麦机、脱粒机、花生脱壳机、扬场机等。脱粒机1980年以前较少,以后不断增加。到1985年底,全区拥有脱粒机25206台,以57—50型和TJ—1500型脱粒机居多,生产效率一般在800—1500公斤/小时。1980年以前,全区年产小麦十几亿公斤,机械脱粒不过20%。1983年以后,全区85%以上均为机械轧脱,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与柴油机、电动机等相配套,可以从事粮食、棉花、油料、饲料加工等作业。菏泽区内使用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主要有碾米机、磨面机、轧花机、榨油机、淀粉机、饲料加工机械和地瓜切片机等。60年代开始引进使用,7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1985年,全区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7774台,农副产品加工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菏泽地区1954-1985年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发展变化情况表续表
  第三章种植业
  第一节机构
  1949年8月,菏泽专员公署设立农业科,领导区内农业生产。1950年6月,并入建设科。1952年4月改为农林科,是年5月复为建设科。1956年12月,建设科又改为农业科。1957年12月农业科改为农业局。1958年4月,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农业局撤销。1959年6月,菏泽专署恢复,建立农业局。1967-1970年,农业局领导机构被群众组织取代。1970年1月设立农业局。1972年8月改为农林局。1974年1月,农、林分设,复为农业局。1981年9月改为农牧渔业局,1984年机构改革,复改为农业局。
  第二节耕地
  根据1979年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荷泽地区共有土地1961.93万亩,其中工矿、村庄、城镇、河流等占地456.33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26%。可利用的各类土壤面积1504.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71%,实际耕地面积为1367.16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每人平均占有耕地1.98亩。
  按其利用方式,耕地又分为旱地、水田、菜地。全区水田面积很少,只有0.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03%,菜地面积为1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5%;旱地面积为1348.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8.6%,旱田中浇地面积为549.73万亩,占旱田面积的40.66%。1985年,全区拥有耕地1160.05万亩,比1979年减少了207.08万亩。
  耕地资源的减少,在全区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城镇、农村建房占地面积不断扩大。有些城镇、村庄建房没有统一规划,集体、个人建房随便占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沟、路、河、渠的增加;第三,工矿占地严重。尤其是农村工副业生产的发展,如窑业等,占用和破坏了不少耕地。第三节粮食作物
  生产概况菏泽区内粮食作物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有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大豆、地瓜、高粱、谷子、小杂粮等。水稻虽有种植,但面积很小。50年代,高粱、谷子多一些,而玉米较少。以后玉米面积逐渐扩大。进入80年代以后,夏粮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秋粮面积逐渐减少。全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黄河决口扇形地、背河槽状洼地、黄河滩麦区、河滩高地等。
  1919年,境内菏泽、曹县、定陶、城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县,有耕地1252万亩,种麦类629万亩,单产51公斤,其中大麦9.9万亩,单产49公斤;粟类188.5万亩,单产75公斤,其中谷子148万亩,单产75公斤,黍子31万亩,单产79公斤,稷子9.5万亩,单产71公斤;高粱180万亩,单产74公斤;大豆489万亩,单产40公斤;玉米10.1万亩,单产60公斤;地瓜84.6万亩,单产鲜地瓜700公斤;小杂粮35.8万亩,单产40公斤;其中绿豆8万亩,单产40公斤;黑豆18万亩,单产44公斤;小豆7.9万亩,单产34公斤,豌豆和红豆1.9万亩,单产27.5公斤。
  建国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小麦、大豆,其次是高粱、谷子、地瓜。玉米种植面积很少,而且多是春种。高粱、谷子以春种为主。地瓜春夏皆种,其中夏地瓜略多于春地瓜。建国后,由于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46.3%提高到1985年的167.1%,粮食单产、总产大幅度增加。1949年粮食耕亩单产68.2公斤,总产8.15亿公斤。至1954年,粮食单产一直在100公斤以下,1955年突破100公
  斤°1958年以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到1964年,全区粮食单产又下降到71.85公斤。1965年又超过100公斤,70年代粮食产量增加较快,前5年粮食单产132.5—177.5公斤;后5年达到200公斤以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又有了新的突破1982年突破250公斤,1983年超过350公斤,1984年又超过400公斤。1985年粮食耕亩单产达到424公斤,总产为29.7亿公斤,单产、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加355.8公斤和21.55亿公斤,增长5.2倍和2.6倍。增加的粮食主要是小麦,1971—1980年平均每年增产小麦0.3亿公斤,年均递增5.5%;1980—1985年平均每年增产小麦3.15亿公斤,年均递增26.2%。而秋粮总产在这些年中基本上处于徘徊状况。小麦总产占粮食总产之比,由28.5%上升到70.4%;而秋粮总产占粮食总产由71.5%下降到29.6%。
  1949年全区粮食总产值1.38亿元,占农业产值的75%,占农业总产值的62%。以后粮食单产、总产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粮田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所以粮食产值在农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50年代末。粮食产值为1.68亿元,占农业产值2.87亿元的58.5%;60年代末,粮食产值2.01亿元,占农业产值3-15亿元的64%,占农业总产值4.07亿元的49.8%;70年代末,粮食产值3.6亿元,占农业产值6.4亿元的56.3%,占农业总产值9.1亿元的40%。整个70年代平均粮食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粮食产值虽然增长很大,但在农业产值、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菏泽地区1949-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统计表续表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33年菏泽等8县共种小麦643.6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左右,每人平均2亩,总产33291.75万公斤,每亩平均51.5公斤。建国后,全区小麦是以农家品种为主,如平原50、釉子麦、红秃头等。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引进推广了220多个新品种,加之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科学种田的水平逐步提高,小麦产量有了显著增加。50—60年代, 全区每年种植小麦600-800万亩。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其中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产量最低,亩产25—40公斤。70年代的1975年前后,小麦单产上升到75公斤,70年代末小麦单产突破100公斤。80年代的1980年,小麦单产100公斤,1983年全区677.77万亩小麦,单产达到242公斤,1985年全区802.59万亩小麦,单产突破250公斤,总产207848.5万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深耕细作。50年代初期,使用旧式犁耕地,深度仅10厘米左右,甚至有些地块根本不耕耙,就生茬播种了。农业合作化以后,推广了新式七寸步犁耕地,深度达15厘米以上。同时,生茬播种的现象也很少了。6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耕面积逐渐扩大,机耕深度20—30厘米。1980年以后, 农村推行了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精耕细作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作物生长能力。
  科学用肥。1950—1965年麦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左右,条件好的每亩再施饼肥5-7.5公斤。这个时期农民对化肥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化肥施用量很少。60年代主要推广追施小麦返青肥,每亩10-15公斤。70年代做到了有机肥与无机肥并举,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2000公斤。在地力较差的地块,采用无机肥促有机肥的施肥方法,进入80年代,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量增多。据1983年调査,每亩麦田施有机肥2500公斤左右,标准氮肥5.15公斤,标准磷肥1-03公斤,部分地块还施用了钾肥.1984年开始推行配方施肥,高产麦田重点推广了增磷控氮,中产麦田增磷增氮,低产麦田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以肥济水,增氮增磷。1983年以后由于棉田面积的扩大,晚茬麦达310多万亩,影响了小麦的壮苗早发。1984年开始试研究,1985年总结出一套晚茬麦“四补一促”的增产技术,即增施肥料,以肥补晚;选用晚播早熟品种,以种补晚;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及时拔棉柴,精耕细作,以好补晚。
  合理密植。50年代小麦播种多用大三腿耧,每亩播种量4-5公斤。从60年代起改用小三腿耧播种,每亩播种量9-12.5公斤。70年代不少地方又减少播种量,推广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高产田行距由原来的15厘米扩大' 到20-25厘米,由小三腿耧改为大三腿搂,每亩播种量5-6公斤;中产田行距20厘米,每亩播种量6-7.5公斤;低产田行距15厘米,每亩播种量7.5-9公斤。
  足墒播种。50—60年代,小麦播种基本上是依靠自然降雨。1976年以后,重点推广了足墒下种、一播全苗的栽培技术。各县狠抓了农田水利建设,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克服了 , 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的思想,对部分麦田做到了造墒播种,保证了小麦产量的逐年上升。
  玉米:区内多称为玉蜀黍或棒子。全区过去玉米种植面积不大,农民没有吃玉米的习惯。1933年全区只有菏泽、曹县、定陶、鄄城四个县种植玉米,共64600亩,其中菏泽县54750亩,亩产36公斤,总产164.25万公斤,其余三县面积很小。50-60年代中期,全区玉米面积一般每年种植50万亩左右,单产40公斤左右,最高年份55公斤,最低年份只有24公斤;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全区玉米面积60-100万亩,单产100公斤左右,最高年份145公斤,最低年份75公斤;1976年以后。种植面积增加到200万亩左右,单产超过150公斤,1982年突破200公斤;1985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216万亩,单产219公斤,总产4.75亿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
  50年代以农家品种为主,主要有“小粒红”、“鹅翎白”、“大马牙”、“黄县二马牙”等。从6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推广育成品和杂交品种,主要有金皇后、双跃3号、双跃80号、双跃105号、群单105号、华威、白单4号、新单1号、鲁单3号、丹育6号、中单2号、鲁原单4号、鲁原单2号、中三交、鲁玉1号、鲁玉2号、鲁玉3号、丹玉11号、丹玉13号等。
  耕作制度的变革。50年代主要是种植春玉米,土地利用率低,只能做到二年三收。60年代由于玉米良种的推广应用,开始种夏玉米,和小麦形成一年两收的种植方式,但仍有近1/3的春玉米。70年代以后,区内玉米的种植基本上都是夏玉米,春玉米只是个别地方有零星种植。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棉田、瓜菜面积扩大,春播玉米几乎不见。
  施肥浇水。50—60年代中期,种植玉米只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很少施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开始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一部分化肥。后来逐渐发展到有机肥料同无机肥料并举,玉米单产明显提高。80年代以后,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并从有机肥和无机肥并举转向以无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进一步提高了主地肥力,做到了有机肥、无机肥缓速结合,更好地满足了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
  玉米浇水从1964年开始试验。以后玉米浇水面积逐渐扩大。70年代以后。凡有浇水条件的地方,都能进行浇水。随着间作套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小麦玉米共生期需水量较多, 玉米苗营养状况差,长势细弱,麦收后再进行突击灭茬、间苗定苗、追肥浇水,以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
  合理密植。随着品种的更新和地力水平的提高,全区玉米的种植密度逐渐加大。60年代一般每亩增加到2000—2500株;1980年以后,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推行,夏玉米每亩达到2500—3000株。
  套种技术。1970年以后,全区种植玉米基本上都是和小麦结合形成一年两收的种植方式。为了抢季节、早成苗,有效的躲避“芽涝”、“卡脖子旱”的危害,全区从70年代开始推广了夏玉米的套种技术,结合浇麦黄水造墒,于麦收前15天(小满前后)在麦垄中套种玉米。1984年开始在种麦时留套种行,即三行小麦留27厘米大垄,以备套种玉米。1985年全区套种面积达159万亩,有效地促进了玉米单产的提高,同时还提早腾茬,为适时种麦打好基础。
  大豆;大豆是全区的传统作物,农民历来就有种大豆的习惯。种大豆不施肥,麦收后生茬播种,每亩播种量3公斤。原有品种主要有平顶黄、跃角黄、铁角黄等。引进品种主要有齐黄1号、丰收黄、向阳1号、向阳2号、鲁豆4号、济黄1号、徐州1号、莒选23、徐州312;区内培育的大豆良种主要有跃进1号、跃进2号、跃进3号、跃进4号、跃进5号。
  50年代以后,全区大豆种植面积时多时少,单产一直低而不稳。播种面积最多是1952年,为569万亩,平均单产48.5公斤。随着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到1978年全区种植面积仅为190多万亩,平均单产65公斤.1980年种植面积回升到300多万亩,平均单产75公斤.以后由于棉花、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又开始下降,到1984年全区播种大豆仅有160万亩,平均单产70公斤。
  抢墒造境。麦后往往天旱,播种越晚,墒情越差,区内农民总是在麦收后抢墒播种,有的随收麦随种豆,收一块种一块。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有的结合浇麦黄水造墒,麦收后播种;还有的麦收后灌茬播种,以保证大豆及时播种和一次全苗。
  合理密植。50—60年代,种植大豆一般过稀,而且豆苗不匀,也不进行间苗。70年代以后,根据土地、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密植,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的,每亩留苗1.5—2万株;亩产100—125公斤的,每亩留苗2-2.5万株;亩产100公斤以下的,每亩留苗2.5—3万株。播种量可以大一些,以后及时间苗定苗。
  合理施肥。80年代,种植大豆一改传统做法,变“种豆不施肥”为合理施肥,在不影响早播的前提下,施有机肥整地播种;麦后生茬播种施种肥;出苗后结合灭茬施有机肥或磷肥;花期追施适量氮肥。大豆的产量得到提高。
  谷子:从全国分区看,荷泽属黄河流域夏谷区。50—60年代,区内农村种植的谷子大部分是春谷,多在4、5月份下种,9月收获。70年代以后,大部分是夏谷,多在6、7月播种,10月收获。谷子一般都是条播,行距1.5-2尺,岀土后及时间苗定苗。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草木灰和适量化肥(磷肥)。50-60年代,在谷苗长到10厘米高时, 群众习惯多用稀薄的人粪尿追施一次。
  区内谷子品种较多。按芒的长短来分,有毛谷、和尚头谷;以谷料色泽来分有红谷、黄谷、黑谷、白谷等;以成熟早晚来分有早熟谷、晚熟谷、立秋割、二发苗等;以性质粳糯来分有粳粟、糯粟(粘谷)。种植最普遍的是黄谷,产量高,抗病力强,为粳性谷。50年代以后,谷子品种主要有大毛黄、青到老、刀把齐等。引进品种有华农4号、诸辐1号、晋中202、柳条青、鲁谷3号、鲁谷4号等。
  耕作制度。50年代,区内种植的春谷面积较大;60年代春谷减少,夏谷增多;70年代春谷只是零星种植,基本上都是夏谷。
  轮作。境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对谷子进行轮作的习惯。农谚曰:“重茬谷,守着哭”、“换茬如上粪”等。
  播种。夏谷种植季节较紧,麦收后要立即进行灭茬耕翻,并结合施用底肥,尽早播种,最晚不得晚于6月下旬。有的农民习惯以增加播种量的办法来保全苗,结果往往造成苗荒。适宜的播种为每亩0.5公斤左右,粘重地、墒情差、地下害虫多的地块,每亩播量可增加到0.75公斤左右。
  浇灌。种植夏谷往往正值干旱季节,墒情差,不少地方的农民,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尽量搞好浇灌造墒,保证一播全苗。在谷子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如遇干旱也要浇水,结合浇水追施化肥。
  高粱:高粱为耐旱性作物,区内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普遍,属于夏播高粱区。
  高粱的品种很多,按萼色分为红萼、黑萼、白秫、竹叶青等;按形状分有打锣锤、矮高粱、金罗伞、大红袍、散码子等。一般来说,黑萼高梁产量较高;白萼高粱质量最好;红萼高粱用途最广,区内“白干”烧酒即是由红高粱酿成,其糟粕可作饲料。
  50年代前,全区高粱面积种植较大,居秋粮作物之首,是区内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
  据历史资料记载,菏泽等8个县,1933年共种高梁219.9万亩,平均亩产69-5公斤,总产15275万公斤。
  1949年全区10个县共种高粱300多万亩。以后由于高产作物地瓜、玉米和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致使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66年全区种高粱170万亩,1976年减少到70万亩,1985年全区仅种高粱19万亩。
  合理密植。高粱幼苗出土后,及时间苗定苗,防止苗荒发生。50年代亩苗数仅1000多株,行距67厘米,株距60-70厘米。一般适宜的亩苗数:农家品种4000—5000株;杂交高粱4000—8000株。高产地块宜密,低产地块宜稀;植株高大的品种要比植株低矮的品种稀。
  施肥浇水。除基肥外,有的施少量种子肥,也有的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过去区内农民种植高粱一般不浇水。自引进、推广杂交高粱之后,才开始重视浇水。
  打叶。农民在高粱晒红米的时候有打叶的习惯,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抗倒伏和早熟, 但杂交高粱一般不打叶。
  地瓜:区内农民称地瓜为红薯。系块根作物,喜高温和沙质土壤。春地瓜于谷雨前后栽种,夏地瓜麦收后栽种,均在霜降前收获。
  地方品种有定陶6.9-1,农家品种小红皮等;引进品种有徐薯18、南京92、栗子香、胜利百号、丰收白等。
  全区50年代地瓜种植面积一般为110—160万亩,亩产瓜干125公斤左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1960年,全区种植352.8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4%,单产瓜干107.75公斤,总产38014万公斤,占粮食总产的43.4%.60-70年代全区地瓜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单产由150公斤左右逐渐提高到200公斤以上。进入80年代以后,地瓜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0年全区种地瓜140万亩,1984年减少到76万亩。由于小麦、玉米面积扩大,单产提高,地瓜已由主食变为副食。
  种植方式。70年代以后,夏地瓜面积扩大。栽种方式由过去的平栽或大垄双行改为单行种植。
  育苗贮存。70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采用火炕育苗;以后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并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苗圃;1980年以后多数农户又采用小阳畦育苗。地瓜贮存,50年代各地通过实践,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地瓜入窖前要认真挑检,并要求轻拿轻放,以避损伤,入窖后注意防寒保温。60-70年代中期推广了屋形窖和高温大屋窖,进入80年代以后,地瓜是小量分户贮存。
  施肥浇水。全区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地瓜施肥“粗肥普遍施、细肥集中施”,“粗肥打底、细肥施面”的经验,使地瓜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衰。在施肥量上,一般亩施土杂肥2500公斤,配合追施草木灰每亩50-100公斤,磷肥15-25公斤,氮肥10公斤。60年代以后,推广了三沟(垄沟、腰沟、地头沟)技术,收到很好的防涝防渍效果。在浇水方面,采取了“前期少浇、中期看天浇、后期间歇浇”的办法。
  合理密植。50-60年代,全区地瓜种植偏稀,一般每亩不足2000棵,70年代以后适当增加了密度。春地瓜每亩2500—3000棵,夏地瓜每亩3000—3500棵。
  田间管理。50-60年代,多数农民对地瓜“只栽不管”或“重栽轻管”。70年代特别是推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加强了地瓜的田间管理,各地首先抓了三早:即早补苗、早追肥、早中耕。根据地瓜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运用促控措施,协调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另外,历史上全区农民在地瓜种植上有翻秧的旧习惯,通过试验,群众逐步改变了这一习惯。
  水稻:境内种植水稻始于东汉。1954年学习南方的种稻经验,到1958年区内种植水稻40多万亩。当时因水利等条件较差,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一直不大。70年代初,又出现了种水稻高潮,1971年种植43万亩,1972年达到65.9万亩(春、夏稻各半),此后水稻面积因水浇条件限制逐步减少。
  小杂粮:区内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绿豆、小豆、豌豆、豇豆等。绿豆在区内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普遍。主要品种有摘角、羊角绿、大毛秧、小毛秧、小明绿等。绿豆播种期较长,4月中旬至7月上旬均可播种。
  小杂粮的共同特点是品质好,各具特色风味,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瘠,但产量低。区内小杂粮多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有时在地头沟边种植或作为灾后的补救作物。
  50年代初期,全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较多,总产量较高;1957—1963年小杂粮的面积和总产量严重下降;1964年以后又有回升;“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片面强调高产,致使小杂粮的面积又迅速降了下来。1980年以后,其面积和总产量虽有回升,但远远赶不上50年代的水平。
  菏泽地区1949-1985年小麦生产情况统计表续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玉米生产情况统计表菏泽地区1949-1985年谷子生产情况统计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高粱生产情况统计表续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地瓜生产情况统计表菏泽地区1949-1985年大豆生产情况统计表
  第四节经济作物
  区内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烟叶、麻类、药材、瓜类、蔬菜类等。1919年菏泽等8县共种棉花77.7万亩,单产籽棉33.15公斤;花生38.9万亩,单产花生果115.65公斤;芝麻17.8万亩,单产39公斤;红白萝卜4万亩,单产2000公斤;大白菜0.6万亩,单产1000公斤;烟叶2.4万亩,单产120公斤。
  棉花区内历有植棉习惯,19世纪初期已成为山东省主要产棉区之一。品种大体分为中棉、洋棉两大类。农民称中棉为小棉,称洋棉为大花。中棉种类主要有柴棉、紫棉、小白棉、大白棉、长绒棉、长丝棉、大毛棉等。纤维长度15-20厘米,白色,粗细中等,衣指3.5—4克,出绒率35%左右。洋棉为美国棉, 有金氏棉、脱子棉两种。纤维细长,一般23—26厘米,色泽绡光润白,衣指4-5.9克,出绒率32%左右,洋棉产量较高,一般每亩高于中棉5-15公斤(籽棉),亩产籽棉50公斤左右,最高达90公斤。
  据史料记载,菏泽、曹县、单县、成武、定陶、巨野、郓城、鄄城8县,1914年共种棉花753738亩,单产籽棉38公斤,总产2871.89万公斤,折皮棉822.41万公斤,出绒率为28.6%。1930年风调雨顺,棉花大丰收,上述8县共种棉花60多万亩,单产皮棉17公斤,超过当时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一年全省棉花总产(皮棉)超过10万担的县共16个,其中就有曹县、菏泽、单县、成武。曹县棉花总产名列全省之首。1933年黄河决口,棉田大部分被淹,收成大减。这一年全区8县棉花50多万亩,实收面积不足12万亩,单产比常年减少40%以上。
  棉花除少量自用外,大部分运销外地。曹县、荷泽、巨野、单县、成武等县的棉花,多于济宁、兖州或陇海铁路运往郑州并转运武汉、天津等地;鄄城、郓城等县多销往济南。
  建国后,棉花生产得到发展。1949年植棉80.22万亩,单产10.2公斤,总产819.5万公斤。1958年发展到103.5万亩,比1949年增加23.3万亩,增长29.05%,单产14.1公斤,提高3.9公斤,增长38.24%,总产1458万公斤,增加638.5万公斤,增长77.91%.1961-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区棉花生产跌入底谷,3年总产均低于500万公斤,平均单产5.7公斤,最低的1962年,棉花单产仅4.1公斤,总产254万公斤。1964年经济调整后,才逐步恢复和发展,1968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67.5万亩,单产上升到23.6公斤,总产增至3953万公斤。从1969-1979年,全区棉花生产又开始滑坡,尤其1973年以后,逐年下滑。1973年全区植棉162.4万亩,单产26.5公斤,总产4287万公斤。1979年全区植棉仅152.76万亩,比1973年减少9.64万亩,减少5.9%,单产14.5公斤,比1973年减10.5公斤,减少39.62%,总产2415.5公斤,比1973年减少2096.5万公斤,减少48.9%。1980—1985年,全区棉花生产空前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以及国家对棉花生产实行了优惠鼓励政策,调动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棉花生产科学技术的改进及优质高产棉种“鲁棉一号”的推广普及,全区一度出现了棉花热。棉农中普遍,流传着“要发家,种棉花”的俗语。1984年棉花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全区种植棉花587.21万亩,单产56.5公斤,总产33045万公斤。之后,由于调整了棉花生产政策,1985年全区棉花种植降为346.6万亩,比1984年减少240.61万亩,总产降为18240万公斤,比1984年减少14805万公斤,减44.80%。
  引进推广新品种:50年代以本地小柴棉为主,以后引进、推广了斯字棉、岱字棉,逐步取代了本地小柴棉。1977年以后,普遍推广了鲁棉1号,使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还引进了鄂光棉、鲁棉2号、鲁棉3号、鲁棉4号、鲁棉6号、中棉10号、徐州142、冀棉8号、晋棉4号、徐州514、中49、无毒棉等。
  耕作制度及种植方式:70年代以前的棉花主要是春棉,一年一作,土地利用率低,棉花单产也不高;进入80年代以后,逐步试验、推广了麦棉间作套种,实行一麦一棉两作制。即:麦田套种棉花,棉花收获后种晚茬麦。棉花的种植方式,50年代初期多采用撒播的方式,50年代中期以后改为条播、穴播,多为70厘米等行距种植。60年代以后开始推广了大小行种植,大行80厘米,小行50厘米。80年代以后,以夏棉中棉10号为主,于5月中旬直接套种在小麦行间,行距60-70厘米。1984年学习河南省扶沟麦棉间作套种经验,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种植方式:
  “3、2”式;3行小麦2行棉花,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40厘米,留100厘米空档,套种2行棉花,其行距47—53厘米,麦棉间隔23-27厘米,此法适合以棉花为主的中上等地力条件采用。
  “4、2”式:4行小麦2行棉花,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60厘米,留100厘米空档,套种2行棉花,其行距53厘米,麦棉间隔27厘米。此法适合麦、棉并重的中上等地力条件采用。此外还有“6、2”式和“3、1”式。
  菏泽地区1949-1985年棉花生产情况统计表
  适时播种:全区棉花种植,一般是4月下旬进行播种。农谚说:“枣芽发,种棉花”,50—60年代全区种植的棉花品种为岱字15号,生长期较长。为了延长其生长时间,要求4月10日前后完成播种,结果由于温度低,早播不早出,而且苗期病害严重,影响了生长。70年代中期,总结了以前的教训,提出了适时播种,把播种期推迟到4月20日前后,盐碱地
  25日播完,一播全苗,而且苗齐苗壮。
  合理密植:50年代全区多数地方棉花密度过稀,一般每亩1500-2000棵。农业合作化以后,棉花密度有所增加,一般每亩2000-2500棵。60年代推广岱字15号,每亩3000-3500棵。70年代推广了小棵密植早打顶,每亩高达7000—10000棵,更换鲁棉1号棉种以后,每亩留苗5000—6000棵。进入80-年代以后,因地力提高,棉花密度下降到每亩4000—4500棵,肥沃地每亩只有3000棵。
  整枝摘心:在棉花管理中,历来就有整枝打顶的习惯。农业合作化以后,一般棉田整枝2—3次。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对棉花的管理更加细致,一般整枝打杈3-4次。在立秋前打顶心,有的还坚持打边心,这对棉花早熟、增加霜前花,提高产量和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科学施肥:棉花需肥较多,50年代由于生产水平低,种棉只施一次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根据棉花的生长特点,在普施底肥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追肥,多在初花期追施,一般每亩追施标准化肥10-15公斤。70年代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追肥数量逐渐增加,一般每亩追施标准化肥15-20公斤。80年代以后,肥料的投入量大大增加,并注意了氮、磷的配合使用。一般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化肥30-40公斤。同时在棉花生产上,又推广了根外喷微量元素硼等,三十烷醇、助长素等激素也开始使用。
  花生花生在区内又叫花生果、落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种植。
  1933年区内菏泽等8县共种花生46.15万亩,单产75.5公斤,总产3484万公斤,其外销量达2109.58万公斤。50年代花生产量迅速提高,1956年种植花生46.6万亩。单产103.65公斤。60年代花生面积下降,产量也很低,一般每年只种10万亩左右,单产50多公斤。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更小,一般年份全区仅种4—8万亩,单产50—60公斤。进入80年代以后,花生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提高,特别是1985年全区花生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单产达162公斤。
  50年代,全区花生品种以本地品种为主。1960年以后开始引进推广一些新品种,如珍珠豆型中粒花生,有伏花生、狮头企、白沙1016、伏系1号;普通型直粒花生临花1号、花11、开农8号;普通型半蔓花生有姜格庄半蔓、系选7号;普通型爬蔓花生有莱芜大爬蔓等。1985年又引进推广了徐州68-4、花17、花28、花39、海花1号、莱农10号、P12等。
  50-70年代,多数农民种植花生只施少量有机肥(每亩500-1000公斤)作基肥,一般不追化肥。80年代,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不仅增施了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左右),并做到了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两者互相配合,花生产量增长很快。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自50年代起,花生产量一直不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播种不适时,密度太稀。1984年以后,由于提高了水利条件,无雨能造墒,保证了适时播种;同时也适当提高了密度,做到合理密植,提高了产量。
  清棵蹲苗,中耕灭草:多年来,农民种植花生,多是“种子下地,全靠天意”。1980年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责任心加强,花生下种后,不仅能及时查苗补苗,而且能及时进行清棵蹲苗,锄草松土,遇旱灌溉,遇涝排水,促进了花生大幅度增产。
  改革耕作栽培制度:过去长时期内,区内花生种植基本上是以春花生为主。一年一收,经济效益很低。1980年以后,总结推广了轮作套种的经验,搞小麦花生一年两作,即麦田套种花生(小满前后播种),花生收获后再种小麦,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还注意了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做到养地与用地相结合, 不断提高地力,减轻病虫及杂草的危害,对促进粮食,油料双丰收起了积极作用。菏泽地区1949-1985年花生生产情况统计表
  芝麻芝麻是全区传统的油料作物,区内历史上约在6世纪开始种植。1959年以前,全区每年种植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25公斤左右。1959年以后产量有所提高,但面积有所减少。
  全区种植的芝麻品种主要是单杆农家品种,如“霸王鞭”等。从粒色上分有三种,即白芝麻、褐芝麻、黑芝麻,其中以前两种为主,后者较少°
  耕作制度:50年代全区大多种植纯作春芝麻。60年代春芝麻面积减少,夏芝麻和间作套种面积逐步扩大。70年代大多是纯作夏芝麻或间作套种芝麻。进入80年代以后,大部分是间作套种芝麻。
  轮作换茬:芝麻不易连作,长期连作易发生枯萎病,引起植株大量死亡。区内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已形成了对芝麻轮作换茬的习惯,一般轮作间隔时间为2-3年。
  整地播种:芝麻种子小,播种要浅,前期发根缓慢,后期主根入土较深。因此,对土壤要求表层疏松、细平,耕层深厚,土壤含水量18-20%.春芝麻在5月中旬开始播种,5厘米地温稳定在15°C以上。夏芝麻的播种越早越好。纯作芝麻多为条播,每亩播种量0.4公斤左右,播深3厘米。岀苗后尽早间苗,3—4对真叶时定苗,一般每亩留苗1万株左右。
  菏泽地区1949-1985年芝麻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比小麦要早15—20天,收获在小满前后。
  油菜油菜是全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50年代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较大。1952年种植面积16.5万亩。60年代种植面积很小。7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又大大增加,1967-1978年每年播种面积在16-19万亩之间,产量很低,单产均在25公斤以下.1985年全区种植仅2.55万亩,单产达118公斤。
  品种主要有两种:一是跃进油菜,属甘兰型晚熟品种,70年代开始种植。二是胜利油菜。
  油菜种植,前茬地一般为瓜类、玉米、高粱等早秋作物,播种时间多在白露前后,大约瓜类西瓜;境内久有西瓜种植,据国民政府统计局统计,1933年山东省种西瓜最多的是巨野县,菏泽次之,曹县列第四位。全区8个县共种西瓜7・56万亩,其中巨野县21100亩,荷泽县20400亩,曹县15000亩。全区平均亩产1445公斤,其中荷泽、巨野、单县、郓城平均亩产1500公斤,1980年以后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增长很快。
  全区西瓜地方品种有:早熟品种十八天糙,菏泽西南部和曹县西北部有少量种植;中熟品种手巾条、核桃纹、黑油皮、花狸虎、桃尖等,全区各地均有种植;晚熟品种三白、柳条青等,东明、菏泽、鄄城3县(市)种植较多。在引进品种中,早熟的有伊选、佳丽、早花、开发1号、端阳1号、端阳2号、洛菲林、金钟冠龙、兴红宝等,自1985年开始引进,各地均有种植;中熟的有中育6号、郑州2号、郑州3号、丰收1号、丰收2号、乐优1号、乐优2号、开发2号、蜜宝、琼酥等,1984年开始引进,各地均有种植;晚熟的有泰国西瓜,1985年引进,菏泽、定陶有少量种植。
  整地施肥。50—70年代,种植西瓜的土地,一般耕翻5寸多深,施土杂肥2500公斤左右,很少施用化肥,条件好的施饼肥。进入80年代以后,瓜地深耕9寸以上,而且不少农民还要挖丰产沟,沟深40厘米、沟宽50—80厘米,结合耕地施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同时,在丰产沟内还要施入粗肥1000公斤和适量细肥。
  适时下种。50-70年代种植的西瓜大部分是春西瓜,而且是露地栽培,于4月中旬(谷雨前后)下种。80年代推广大棚和双膜覆盖栽培法,分别于2月初和2月中旬下种,也有的采用育苗移栽,于3月中旬前后移栽定苗。种植夏茬西瓜的也不少,农民在种麦时就留出空行,于麦收前套种。
  甜瓜:全区农民历史上喜种甜瓜。1933年,全区种植2.54万亩,平均亩产2297公斤。其中曹县12000亩,单县6000亩,菏泽县4000亩,其数量之多分别占山东省的第1、第2和第5位。
  甜瓜的品种很多,全区农家品种均为薄皮瓜,如芝麻粒、羊角蜜、老头乐(绵香瓜)、红刨边等。1983年全区开始引进厚皮甜瓜黄蛋子,珍珠瓜、郁金、醉仙、芙蓉等。
  中药材区内药材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普査,发现有中药材302种,分属111科,其中植物药材265种,分属81科。
  区内农作物中的栽培药材,有些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品种,有些是从外地引进的品种。
  典型的地方药材有:牡丹、地黄、白芍、半夏、枸杞、麦冬、山药、红花、天花粉、牛蒡子及桔梗、丹参、山茱萸、白术、白芷、怀牛膝等。
  丹皮:牡丹为芍药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以根皮入药,谓之“丹皮”,有清热、凉血、和血、清淤的功能。主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血、细血、骨蒸痨热、妇女闭经等症。
  白芍: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名为芍药,药材名为白芍。根入药,有镇痛解痉、养血调经、舒肝敛阳等作用,治血虚、眩晕、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自汗盗汗、脘腹肋痛、四肢挛急等症。植株高40-80厘米,根肥大,呈圆柱状或纺锤形,外皮红褐色。茎直立,上部略分枝。叶互生,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两面光滑无毛,草质,有长柄,近枝端的叶常为单叶, 长卵形至披针形。花大而美丽,顶生,苞片4-5枚,萼片4个,叶状,花瓣10片以上,红色或白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6枚,分离,骨朵果3-6个,先端呈钩状向外弯,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份,果期6—7月份。
  区内栽培芍药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记载。50年代以前,栽培面积不多,主要分布在菏泽县。50年代以后白芍生产发展较快。当时区内芍药品种是复瓣花,栽培方法大致与牡丹相同,采取分根繁殖,发展较慢。自1960年起引进亳县芍药,用芽头和种子繁殖,发展较快。1968年全区计划种植2800亩,实际种植5000亩,1969年计划种植1670亩,实种9000亩。中共菏泽地委于1970年下达了《防止盲目性种植白芍的指示》,但由于农民自发种植芍药的积极性高涨,芍药种植面积没有压下来。1975年全区白芍收购量达421万公斤,致使白芍大量积压。
  芍药一般在3年后于“秋分”时收刨,把生根洗净加水在锅中煮,然后刮皮晒干即可药用。
  地黄: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根茎入药,能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止血。治口渴咽干、阴虚发热、月经过多、细血、吐血等症。熟地能滋阴补血、治贫血、萎黄、女子崩中漏下、遗精、盗汗、消渴等。株高15-30厘米,根茎块状,外面枯黄色。茎直立、花集中于茎端,花萼种状,花冠红紫色,筒状,雄蕊4枚、2强, 雌蕊1枚。种子多数、卵形、淡棕色,花期5-6月份,果期6—7月份。
  1958年前,区内的地黄多为野生。1958年从河南温县怀庆引进了优良品种怀庆地黄,根茎较肥大。第一年试种亩产250公斤,第二年亩产150公斤,产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品种退化、混杂,而又没有“二级育苗”技术。1960年又引种一批,结果如前。1962年从河南省请了地黄种植技术员,从此区内有了地黄优良品种。1966年全区种植地黄4000亩,收购80多万公斤,出现了商品积压。1970—1974年地黄种植出现低潮,每年收购量1一2万公斤。1975年地黄生产又开始回升,全区种植500多亩。7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地黄生产第二个高潮。种植面积4000-5000亩,年收购量25万公斤左右。80年代,区内地黄生产又进入低潮,种植量一直不多。
  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加工泡制干燥后入药。味辛、温、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效用,主治痰饮咳喘、胸脘痞胀、恶心呕吐、痰厥不语,风痰眩晕等症。生半夏可用来消痈肿。
  根据叶形、植株大小、块茎形状,区内所产半夏可分为三种类型:大桃叶形,一般高24-30厘米,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似桃叶状,须根粗壮,老母块肥大,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货750-1000公斤。小桃叶形,株型小,高12-16厘米,呈小桃叶状,叶片小,须根细短,老母块不肥大,亩产400公斤。柳叶形,植株较高,一般在20—27厘米,叶柄长,叶片为披针形至长披针形,形如柳叶,须根粗长,老母块肥大,球形,亩产600—1000公斤。
  历史上“郓半夏”曾名扬省内外,但后来绝收。建国后至70年代,区内先后从湖北、河南邓县、江苏丰县及省内枣庄、栖霞、莒县、昌潍等地引种过半夏,但因产量低,种植面积极少,有的已绝种。1968年全区种植102亩,1972年种植135亩,收购2500公斤。1976年种植1187亩,收购14000多公斤。80年代以后,半夏的栽培面积很小,1984年全区只有25亩。
  枸杞:枸杞为前科多年生蔓生灌木,区内多为野生,种植者很少。株高1一2米,根粗长、分枝,外皮土黄色。成熟之果实干燥后入药,有滋补肝胃、益精明目等效用,治腰膝酸软、目昏、眩晕、耳鸣、糖尿病等症。根皮称“地骨皮”,也入药,有清虚泻热、凉血等效用,治阴虚、湿热、盗汗、心烦、口渴、咳嗽、咯血等症。
  1965年区内从外地引进宁夏枸杞,试种成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65年全区种植444亩,1967年种植980亩,1978年扩大到1600多亩,收购10万多公斤。80年代后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4年全区种植425亩,收购1500多公斤。
  麦冬: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块根入药。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等效用。主治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株高15-40厘米,地下匍匐,茎细长,须根细长, 花期6-7月份,果期7-8月份。一般栽种后一年收获,先将全株刨岀,拣净落入土中的块根,晒干搓去须毛入药。
  区内原来所用麦冬全靠外地进货。1959年起先后从甘肃省岷县、四川省绵阳等地引种,由于缺乏栽培经验和管理技术,结果成活率不高,产量低。1974年又从湖北襄樊引种;1975年从河南南阳引种。经过几年的努力,掌握了麦冬的生长特性,试种成功。1979年全区麦冬种植面积300多亩,年产量20000多公斤,成为全省麦冬主要产区,向省内提供大量麦冬商品。1981年麦冬生产过剩,价格降低,1982年出现低潮,全区仅种几十亩。1983年麦冬市场行情回升,栽培面积又扩大到300亩以上。
  山药: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藤木。块茎入药,能健脾胃、补肺肾,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遗精、盗汗、耳鸣、健忘、泄泻、糖尿病及病后虚弱等症。块茎可食用或制淀粉。地下部分有肉质肥大的块茎,呈圆柱形,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花单性,雌雄异株,极小,黄绿色,花期7-8月份,果期9-10月份。
  区内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主要有明豆子、大鹅脖、铁山药、大稀毛等10多个品种。过去农民种植以食用为主,入药甚少。1970年从河南温县引进“肿脖温”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79年全区种植1500亩以上,总产鲜山药250万公斤,折合干货50万公斤。
  红花:红花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以花入药,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等作用,可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种子也可入药,中药称白平子。株高1米左右, 茎直立、无毛、上部分枝、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红花从开花2-3天后就进入盛花期,一般可逐日采摘。红花小花在晚上开始伸展,到早晨6时已充分展开,8时后花开渐止。因此,在早晨6时左右,趁露水未干采花较好。这时不仅苞片刺软,容易采摘,而且花色鲜艳,所采花不会结块,加工质量好。
  区内红花于1958年引进试种成功以后,发展很快。1969年,年产红花12万公斤,出现了积压,红花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以后市场红花供应岀现紧张,种植面积又扩大。1979年全区产红花32万公斤,又一次出现了红花积压,以后面积又降下来。
  天花粉: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干燥根呈不规则圆柱状,质坚而重,粉质不易折断。果实、果皮、种子及块根均可入药。天花粉(块根)能清肺化痰、养胃生津。治热病口渴、肺热咳嗽、乳痈痒漏、疮肿等症。果实名瓜篓,能润肺止咳、化痰、消痈肿、治咳嗽、痰喘、心胸闷痛、乳痈疮毒等。瓜萎皮能宽胸利气、行水,治胸腔痞满、浮肿、尿少等。瓜篓仁能祛痰、润燥、滑肠,治大便秘结等。
  天花粉在秋季采挖,洗净刮皮晒干入药。区内所产天花粉色洁白,粉性足,每年收购5万公斤以上。过去所产多为野生,1976年开始进行人工栽植,并得出增产经验:一是一次性施足底肥;二是合理密植;三是前期浇水保墒;四是扎架,通风透光。二年收刨。单产一般400—600公斤,80年代全区每年种植200亩以上。
  牛蒡子: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果实入药,能散风热、清咽喉、解毒疹、治痘疮、麻疹出而未透、感冒发热、咳嗽、头痛、咽喉肿痛、疥癣、疮疡、肿毒等症。
  区内1981年从惠民地区引种成功,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最多时全区曾种400多亩。收购量达5万多公斤。80年代每年种植200-300亩,年收购量2万公斤左右。
  全区除以上药材品种之外,还有许多野生药材种,不仅分布广,而且蕴藏量大,有开发利用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种: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入药,有理气止痛,解郁调经之功效,东明、鄄城、荷泽、曹县等县、市均有分布。
  槐米:为国槐的花蕾,有清热凉血止血等作用。全区各地都有分布。
  草决明: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入药,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能。各县均有分布。
  远志: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安神、化痰的要药,梁山县较多。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有散风热、宜肺、安神之功效。鄄城等沿黄各县、市分布较多。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材,在区内蕴藏量大, 但未被开发利用,如旋复花、楮实子、早莲草、山川柳、葶苈子、杜仲、黄柏等。
  烟叶区内栽培烟草的历史较早,但种植面积不大。50-60年代仅菏泽、单县、巨野、成武等县有少量种植,而且多在县城郊区。70年代以后,各县均有少量种植。1976-1979年,烟草种植面积较大,全区每年种植烟草近4万亩,单产100—150公斤。
  '烟草在移栽前要灌透水,以便挖苗。移栽前多以土杂肥为主作基肥,一般每亩4000公斤左右。另外,区内农民习惯于用饼肥(豆饼、棉饼为主,芝麻饼、菜子饼、花生饼也有,但用量较少)。80年代化肥施用量也逐渐增多。除了用于基肥外,主要是作追肥用。
  春烟的移栽,区内多在4月下旬一5月上旬。夏烟移栽期,主要以前茬作物的收获期而定,但要力争早移栽。烟草的种植密度要合理,过稀或过密都会造成减产。一般每亩2000株左右。烟草的栽植方式,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等行距和大小行两种。在密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等行距栽植,光照营养条件比较均匀,在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大小行, 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麻类50年代以前,区内主要种植荷麻,也种植线麻,大面积种植不多,主要是利用低涝土地、村头、沟壕废地种植。60年代以后开始引种红麻,群众称“洋麻”。红麻适应性强,具有抗旱、抗涝、耐盐碱等特性。区内不少地方利用盐碱地种植红麻,亩产熟麻75公斤以上。在其它瘠薄的地方种植,采取培土施肥措施后,一般亩产熟麻100公斤左右。种植红麻多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多采用大小行:大行40厘米,小行27厘米,株距10厘米。幼苗生长发育较慢,要及时中耕除草,同时又可提高地温。苗期还应巧施追肥。
  一般红麻梢部岀现披针叶时适宜收割,一般在白露前后。收后及时削皮沤制,把生麻皮汹成熟麻才能应用。
  菏泽地区1949-1985年麻类面积和产量统计表续表
  蔬菜区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许多优良的蔬菜品种,栽培的蔬菜约有40多种,地方品种有500多个。
  白菜类: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甘兰等。区内种植大白菜很普遍。1933年区内8个县共种大白菜15400亩,单产1400公斤。60年代前区内不种甘兰,1964年开始从济宁引进了黑叶小平头、黄苗、金早生等甘兰品种。起初因为区内群众没有吃甘兰的习惯,所以发展不快。1975年又引进了京丰、报春等优良品种,80年代后发展较快。
  大白菜品种有大包头、大青节、狮子头、青杂中丰、山东三号、山东四号、山东五号、鲁白一号、菏泽二号等。其中以菏泽大包头、大青节、狮子头为佳。尤其荷泽大包头,叶球大、品质好,产量高、耐贮存,深受群众欢迎。
  根菜类:主要有白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等。农民历来有种萝卜的习惯。1933年区内8个县共种萝卜10740亩,单产945公斤,总产1014.9万公斤。50年代以后,面积扩大,单产提高,主要品种有:春萝卜、寒萝卜、四英子、夏萝卜、火车头、秋萝卜、大红袍、象牙白、绊倒驴、心里美等。其中象牙白萝卜,质脆而甜,风味浓,产量高,亩产5000公斤以上。1975年从济南引进了春萝卜和夏萝卜,1982年又从北京引进了心里美生熟兼用品种。区内农民培育的优良品种鞭杆胡萝卜,抗旱能力强,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5000公斤左右,小堰顶萝卜,肉质细嫩,含糖分高。
  根用芥菜,又名腊菜疙瘩,主要用来腌渍加工五香菜,全区各县均有种植。
  绿叶菜类:主要包括菠菜、芹菜、萬苣、茴香等。
  区内菠菜种植主要以越冬菠菜为主,也有春菠菜和秋菠菜。播种期不十分严格,可以排开播种,分期上市。区内人民选育出的刺粒菠菜具有早熟、耐寒、速生、叶厚等优点。选育出的圆叶菠菜则叶子肥大,耐热不易抽苔,适宜春秋栽培。
  芹菜有本芹和西芹两种。本芹叶柄细长、香味浓,适于密植;洋芹叶柄肥厚,香味淡。全区栽培的多是本芹。以春秋季为主,特别是秋季生长最好,产量也高。品种有青秆芹菜,开封玻璃脆。1975年从济南引进黄苗芹菜,1978年又引进美国西芹。
  莴苣也叫藕笋,区内春、秋、冬季均有栽培,其中春种较多。冬季保护地栽培始于1975年。
  茴香即小茴香,又叫茴香苗,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适应性强,生长期短,3—9月随时都能播种。葱蒜类:主要包括韭菜、大葱、大蒜、洋葱等。
  韭菜以食叶为主,韭苔、韭花也为佳菜。全区种植的韭菜有宽叶、窄叶两种。前者色绿、质嫩、产量高,但味较淡。后者叶窄,色深绿,纤维较多,产量低,但香辣味浓。80年代以前大都是露地栽培,1980年以后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多,逐步达到全年供应。
  大蒜主要有红皮、白皮两种。红皮蒜瓣大、味辛,但不易贮存;白皮蒜瓣小皮厚,其味较差、耐贮存。全区种植的白皮蒜较多,长势强,株形高大,产量高,抗病力强,晚熟。另外还有一种狗牙蒜,瓣多而小,质量差,适于春种,生产蒜苗。1975年从济南引进苏联红皮蒜,种植量较大。
  大葱,有春播、夏播、秋播三种,分别于5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上、中旬播,可以育苗移栽。全区的地方良种是粘鱼头葱,植株较矮,辛辣味浓,品质好,病害少,但产量低。1964年引进了章丘大葱,1978年从北京引进了日本大葱。
  洋葱在50年代就有种植,一般于白露前后4-5天播种,黄皮品种晚播几天,红皮品种早播几天。
  瓜果类:区内主要有黄瓜、南瓜、荀瓜、冬瓜、瓠瓜等。
  黄瓜,全区栽培很普遍,有春黄瓜、夏黄瓜和秋黄瓜。品种有线黄瓜、短黄瓜和刺黄瓜。
  南瓜,区内有砘子南瓜,牛腿南瓜和长南瓜三种,一般4月上旬播种。
  荀瓜,区内所种荀瓜个体小,皮为金黄色,杂以翠绿或黄白色条纹或灰白色略带绿色,早熟瓜重2—4公斤。
  西葫芦,区内种植的大部分是1975年引进的。有济南站秧、胶东白皮和阿尔及利亚品种3种。
  冬瓜,区内种植的多为白皮冬瓜,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贮运。
  瓠瓜,又名瓠子,其嫩瓜肉质柔嫩,区内种植历史不长。
  茄果类:主要有蕃茄、茄子、辣椒等。
  蕃茄,又名西红柿。区内种植的西红柿为无限生长型和普通类型。50年代末,引进卡德大红、科利斯粉红、黄金塔等品种。1975年引进济南大红、弗济雷德、强力米寿、农大23等优良品种。进入8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菏泽地区1949—1985年蔬菜面积统计表
  茄子,全区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较多,主要有圆浆茄、长白茄、大青茄等,尤其是荷泽大青茄、植株长势强,果实卵圆形,皮淡绿色,品质好,单果重0.6公斤左右。
  辣椒,全区很早就有栽培,品种有小铃铛皮、大铃铛皮、狮子头和线辣椒。尤其是线辣椒,虽然产量低,但辣味较浓。1975年引进茄门甜椒和上海甜椒,试种成功,面积逐年扩大。
  豆角类:全区豆角类蔬菜较多,其中最多的是豆角、芸豆。
  豆角在全区广大农村多年来都有种植。但多为零星种植,大面积栽培不多。主要品种有5月白、红豆角、叶里藏等。还有引进的十八粒豆角和线青有架豆角。
  芸豆又称菜豆、四季豆。全区栽培的芸豆品种为类性型和矮生型两种,引进品种有青岛架芸豆、丰收一号、天津黑粒芸豆、老来少架芸豆、法国黑法兰芸豆、法国地芸豆等。
  水生类:全区水生类蔬菜有莲藕、茡荠、菱角等,其中主要是莲藕,其他很少。
  区内莲藕品种有红莲藕、白莲藕和早熟浅水藕,以白莲藕分布为广。进入80年代,旱藕大量发展,多为浅水藕品种。
  第五节农技推广
  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推广组织:菏泽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共分试验场、专业推广组织和群众推广组织三种类型。
  农业技术推广站:1949年地区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组,1954年改为农业技术推广所,第二年又改为农业技术推广组。1965年7月与专区农科所合并,内设农业技术室。1967年建立专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农科所迁到农业局院内。1970年10月农技、植保、种子三站合并,改名为农业三站服务组。1971年农技、植保、种子三站相继分开,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站,其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区农业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搞好试验示范和引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抓好地、县、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1979年地区又建立了土肥站。
  自1954年起全区各县也先后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任务是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及时总结群众中的经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科研成果。
  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1955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1957年撤区建乡,改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又改为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建立乡镇,又改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任务是试验、示范、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进行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搞好病虫防治等工作。
  试验场:区内最早的农业技术试验场是菏泽东北官花园农场,始建于1950年,1956年改为菏泽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2年还相继建立了菏泽县官庄农业试验场、曹县李庄农场、巨野县棉花原种场、定陶县仿山农场、单县张寨农场、郓城县黄集农场、梁山县农作物良种场、东明县农作物良种场等。
  群众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1958年后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组,并办起了农场、试验田,成为农村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基地;1982年管理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网。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出现了农业技术示范户、带头户,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推广内容:建国后,区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内容有科研成果、外地及本地经验。农业,科研成果主要有:各种农作物优良品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包括测报);玉米、高粱、水稻等杂交制种技术;各种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土壤普査与改良利用;三十烷醇和助壮素等化学激素的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等。
  引进推广外地经验主要有: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地瓜育苗、高温催芽、贮存、防治黑斑病等;水稻育苗及栽培技术;麦棉二熟制及玉米等作物大面积套种间作技术;涝洼地、盐碱地发展水稻及杂交制种技术。
  本地农业增产经验主要有:增施有机肥、大搞秸秆还田,提高地力;改革耕作制度,如改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各种农作物的合理密植;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肥水管理技术。
  推广形式;建国后,区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形式灵活多样。
  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方针。把外地的农业技术先进经验,首先布点进行小区试验,成功后到基点进行大区示范,最后再全面进行推广。1980年以前,各公社都有重点大队、生产队,作为试验、示范基地。也有的以几个大队或本队内连片的生产方作为示范区1980年以后,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示范任务也随之转向了户(示范户),也有的联户承包示范任务。
  民间技术传播交流。这也是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现场参观、典型示范以有线广播、组织农业技术报告团等种种方式,来推广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干部和农民。培训方式主要有3种:①定期定向培训:50和60年代,单县、定陶县、菏泽县分别在张花园、仿山、小留建立了农业学校,培训了农村干部和农村知识青年。有固定房舍、校具和教师,学制3个月到一年。②不定期短期培训:根据生产任务和季节,每年组织几次短期的单项培训,时间5—10天,最短者2、3天,最长者半月,每期100人左右,最多者几百人。③层层进行培训:地区培训到县和重点公社(乡、镇);县培训到公社(乡、镇)和重点大队(行政村);公社(乡、镇)培训到大队(行政村)和重点户。培训对象在地区主要是培训技术干部或分工技术工作的领导干部;县(市)、公社(乡、镇)两级除培训干部以外,还培训一部分农村知识青年和部分科技示范户。
  以点带面。搞好基点,全面推广,这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又一主要形式。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地、县(市)、社(乡、镇)各级,都有自己的基点。基点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者一个公社(乡、镇)或社与社的连片土地;小者一个大队(行政村)或一个大队中的某一连片土地。各级都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基点。基点的任务是:推广综合性的增产经验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等。也有单项的、专一的推广点,如作物良种点和病虫害测报点等。基点的时间有长有短,根据需要而定, 一般有一季、一年、二年、三年的,也有长期的。
  农作物良种推广品种更新:新中国建立后,全区农作物良种,除推广种植农家品种和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品种及群选群育的品种外,还大量引入外地品种,经试验、示范、繁殖、推广等程序,进行推广种植。同时注意良种的提纯复壮,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行品种更换更新。据统计,全区农作物品种共更换更新24次,达129个品种,其中小麦更换更新5次,54个品种;玉米更换更新3次,28个品种;大豆更换更新3次,10个品种;地瓜更换更新2次,7个品种;高粱3次,11个品种;谷子3次,8个品种;棉花3次,5个品种;稻谷2次,6个品种。由于品种更换更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良种提纯复壮:区内农作物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只在棉花优良品种上进行,有的单位虽曾进行过小麦良种提纯复壮,但对良种繁育程序未能坚持。
  全区从1966年开始棉花种子的提纯复壮工作。到1973年,全区棉花原种1-3代更新面积达86.98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8.8%。1980年行署,确定在全区18处集中产棉社和鄄城、东明部分大队棉种生产基地,提岀实行棉种三年一更换的要求,从思想、措施和政策上加以落实,使全区棉种工作有了新起色,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施肥有机肥料:区内施用的有机肥料以土杂肥为主,圈肥次之,其它还有农作物秸杆。人粪尿、饼肥、老墙土、坑泥、草木灰、绿肥、糟渣、垃圾、动物残体、骨粉、堆肥等。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粪坑,平时把植物叶、树叶、垃圾等随时填人坑内,加水沤制,即为土杂肥;圈肥就是大牲畜、猪、羊等家畜的粪便和平时垫入的秸草、杂土堆积而成的肥料。60-70年代,土地由集体统一耕种(农户仅有少量的自留地),除了土杂肥、圈肥以外,又逐渐发展了堆肥,不少单位(主要是生产队)利用旧坑塘,或在沟边、井旁、地头大搞堆肥,以农作物秸杆、杂草等作原料,有的还混入少量人粪尿或圈肥。1980年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畜牧业大大发展了,圈肥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堆肥量减少了,秸杆还田的数量逐渐多起来。由于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产大幅度增加,棉饼的生产量大大增多,所以饼肥施用量比过去增加很多。在施用方法上,有机肥料以撒施翻压为主。即在耕地之前,把有机肥撒在地面上,然后进行耕翻。有机肥料主要是作基肥施用。50年代以前,有的农民把有机肥料在冬季盖在麦田或油菜田上,一来起到保温作用,有利于麦苗、油菜安全越冬;二来起到追肥的作用。但是,有机肥料长期暴露于田间,经过风吹、日晒,养分必然要损失一部分。60年代以后,有的农民利用有机肥料,特别是人粪尿、畜禽粪便及各种饼类,采取开穴追施的方法,效果很好。进入80年代以后,秸杆还田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施用上,有的农民把玉米秸、麦秸等铡碎撒在地面上进行耕翻,也有的把铡碎的麦秸、玉米秸或麦糠,在大豆盛花期或玉米抽天穗前撒入田问,然后进行中耕或浇水,效果也很好。还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用人尿浇麦田, 也有撒施草木灰的,多用于地瓜等作物。
  化学肥料:50年代,在农业生产上,化学肥料仅是零星施用,60年代化肥施用量逐步增多。70年代以后,各种化学肥料的施用量逐渐增多。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农民对化肥的性能和增产效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施用化学肥料当成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并大量施用。
  全区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其次是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主要有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骨粉、磷矿粉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复合肥使用较多的是磷酸二铵。60年代,氮肥大部分作追肥,小部分作基肥用;磷肥一般只作基肥用。施用化肥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等。70年代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施用量逐渐减少,氨水、碳酸氢铵、尿素的施用量逐渐增多;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其次是钙镁磷。施用化肥的农作物种类进一步扩大,除棉花、小麦、玉米外,地瓜、大豆、花生、瓜类、蔬菜、谷子、水稻、杂粮、药材等作物开始施用化肥。在施用方法上,基肥都是结合耕地翻入犁底;追施氨水多用耧条施,尿素除用化肥耧条施外,也有穴施的。其它肥料以穴施为主。80年代中期,不仅化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而且注意了氮肥、磷肥的配合施用。
  1985年全区施用化学肥料(按实物量)共56.84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49公斤;按折纯量全区共施用16.79万吨,每亩耕地平均14.5公斤。与1978年相比,实物量每亩增加30公斤,折纯量每亩增加10.5公斤。从施用化肥的种类来看,氮、磷、钾的比例也渐趋合理。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也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间作套种面积不断扩大,一年二作的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38.7%提高到1985年的70.4%,复种指数由1980年的145%上升到1985年的167.1%。
  病虫害防治药剂防治:50年代防治蝼蛄,主要用白砒、红砒毒饵,愆料有谷子、麦麸、豆饼等,以后有了“六六六”粉农药,防治蝼蛄用“六六六”粉毒谷(煮半熟的谷子0.5公斤加6%“六六六”粉0.05公斤)。防治蛴螬,除用“六六六”粉毒谷外,每亩用1%“六六六”粉5公斤,在耕地时撒施,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棉铃虫用50%DDT乳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对棉花苗期病害用0.2%赛力散或西力生加草灰拌棉种,闷上一天播种,防治效果达80-90%.对玉米螟、豆虫、大豆造桥虫、地瓜斜纹夜蛾、粘虫等螟蛾科和夜蛾科害虫多用“六六六”粉、DDT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病主要用0.2%赛力散拌种防治。由于害虫的抗药性,到60—70年代,采用一些新方法、新农药。为克服棉蚜对乐果的抗性,改用了氧化乐果。防治棉蚜开始用2500倍液,后来只能用1000倍液。为了克服1605,1059毒性太高的缺点,又使用甲基1605、甲基1059,采用1500—2000倍液。5%久效磷乳剂防治棉蚜,开始用3000-4000倍液,后来用2000倍液。防治棉蚜还用了水胺硫磷、甲胺磷、磷胺等,一般用1500—2500倍液。
  进入80年代以后,化学农药的生产发展很快,70年代末出现了呋喃丹。全区于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3%蚨喃丹每亩用375克一500克拌棉种防治棉蚜,可控制蚜害45-50天。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出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主要有25%敌杀死、20%速灭杀丁、2.5%氯氰菊酯、20%杀灭菊酯。防治棉铃虫,一般每亩棉田用30-40毫升;防治棉蚜,一般每亩棉田用20—30毫升。1983年起,由于棉蚜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防治棉蚜多使用有机磷农药。1983年停止“六六六”粉生产,又陆续出现了代替农药。如50%辛硫磷、40%甲基异柳磷。这两种药用种子量的0.2%拌麦种防治地下害虫,效果在90%以上,而且毒性低。粉锈宁可以防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和部分蔬菜病害。防止蔬菜病虫害还出现了几种新农药:瑞毒霉(国产叫甲双灵),主要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很好;百菌清对黄瓜霜霉病、西瓜枯萎病等防治效果很好;双效灵、多菌灵也是防治蔬菜病害的好药剂。用0.05%敌鼠钠盐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防治鼠害效果很好。用0.5%毒鼠磷、3%磷化锌拌小麦、玉米制成毒饵也可防治鼠害。20%灭扫利防治棉红蜘蛛有特效,击倒性很强,2小时达80%。在除草剂方面,全区也开始使用麦草畏(百草敌)、24D-丁酯、二甲四氯等,除麦田杂草效果很好。
  生物防治:1965—1966年,单县、定陶等县用蓖麻蚕卵培育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孵初盛时期释放,防治一代玉米螟有一定效果,但不稳定,未能推广。1976—1978年,全区开展了棉蚜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以瓢(七星瓢虫)治蚜。除利用棉田瓢虫外,还利用早春蔬菜上的蚜虫饲养瓢虫,在棉蚜发生时释放,以补充棉田瓢虫的不足。在瓢蚜达到1:100-150时,可控制棉蚜危害。据统计,1975—1980年全区累计推广以瓢治蚜750万亩。
  在定陶县开展了棉花全生育期的生物防治试验,主要利用草铃、瓢虫、食酚蝇、农田蜘蛛等天敌扑食棉铃虫的幼虫,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尤其对中产地块控制得较好.1975-1980年保护利用天敌防治棉铃虫56.1万亩。
  人工防治:在秋播前耕翻土地的时候,全区农民有跟犁拾虫的习惯。主要是蛴螬,这时蛴螬多数三龄,少数二龄,很容易看见,跟犁拾虫效果很好。冬耕翻地,增加了棉铃虫越冬蛹的死亡率。同时,对蛴螬、蝼蛄也可机械损伤致死一部分。对豆虫,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捉豆天蛾以及高龄残虫,可减轻危害。曹县植保站根据棉田黄地老虎卵的发生分布情况,提出于5月上、中旬黄地老虎发生期,进行棉田中期锄草,可破坏黄地老虎的卵和初孵幼虫。这项防治措施在全区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棉花间苗、修枝、打杈,把棉苗枝叶带出棉田沤肥,可减少棉蚜、棉铃虫的危害,这一有效措施在全区推广多年。
  在大豆菟丝子发生季节,人工摘除豆株上菟丝,严重时连豆株一起拔掉带出田外,可控制其蔓延危害。高粱蚜虫先从高粱底部叶开始发生,广大农民有打高粱叶喂牲畜的习惯,此时结合治虫,能有效地减轻高粱蚜虫的危害。小麦锈病发生时,后期叶片组织被破坏,失水严重,浇水可减轻危害。7月中旬是豆田蛴螬卵孵化期和幼虫一龄盛期,结合抗旱,豆田浇水,可控制或减轻危害。大白菜栽到畦埂上可减轻大白菜软腐病的传播和蔓延。菜园、果园、大田作物,及时清除田间、园内枯枝落叶是很好的防病措施。
  第四章林业
  第一节机构
  1949年8月,平原省菏泽专署林业局成立。1950年8月改为菏泽专区造林局;1952年11月,随区划变动划归山东省,1954年9月,改为林业局;1958年菏泽、济宁两专区合并时,撤销林业局。1959年6月,菏泽专署恢复,10月重设林业局1962年6月并入农业局;1964年11月,由农业局分设出林业局。1970年12月,农、林二局合并,为农林局。1978年12月,农业、林业分设°1978年7月改为菏泽地区行署林业局;1984年4月机构改革时,改称菏泽地区林业局。
  第二节发展概况
  境内林业发展,经过了漫长地质世纪的演变。第三纪以前,覆盖以厥类植物为主的森林;第三纪中期,和山东其他地区一样,植被还具有亚热带性质;第四纪以后形成了暖温带阔叶林,全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布已奠定和现代大致相似的面貌。菏泽地区人工林见于历史记载的有漆园、柿园、桑园。著名的道家学派庄子曾任漆园(在今东明县境内)吏。秦、汉之后,很少再有漆园经营,现在梁山县尚可见到散生的漆树。桑树栽培,秦汉时期定陶已成为山东省桑园分布最多的地区。唐宋之际,桑园遍布曹州,那时郓州的贡绢是全国有名的丝织品。柿树栽培,据《菏泽县志》记载,唐代就有人用柿代粮。到北宋时期,沿黄各县百姓栽种了桑、枣、榆、柳等树木.清同治年间,定陶知县组织乡民植榆柳以抵风沙。
  民国时期,区内林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陆续制订了一些林业政策法令,如《森林法》(1914年公布)、《造林奖励条例》(1915年公布)等等。1915年,北洋政府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国民党政府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根据这些政策、法令和规定,1913年,巨野、东明建立农业(事)试验场,内设苗圃。1914年,定陶县创立“公营定陶县苗圃”。1918年,濮州成立农会,发动群众在民埝南植柳万余株。1919年以后,山东省开始实行劝业政策,东明县第一个成立劝业所,其他各县也相继成立。曹县、单县、成武、定陶、巨野、郓城开办了县有林场,建立了官办苗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内战,使刚起步的菏泽林业遭到了彻底破坏,所剩树林仅见于墓地寺庙及村落周围。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菏泽区内仅有残林7180亩,其中用材林1289亩,经济林648亩,防护林5010亩,四旁树木1542万株,森林覆盖率为0.75%。
  建国后,菏泽区内的林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
  恢复时期(1949—1957)1949年荷泽专署造林局和湖西专署造林局,把35万亩沙荒,列为固沙造林重点。1950年,菏泽专署提出了“以普遍护林为主,贯彻护林政策,巩固林区护林组织,建造防风护沙农田林”的工作方针。在鄄城金堤、东明六区孔寨一带、菏泽十二区义合岭一带和鄄城沙河重点开展了合作造林,并在造林区组织群众成立护林委员会。1951—1953年为使公私合作造林由重点试办转向大力发展,菏泽专署还制定了《菏泽专区造林局公私合作造林暂行办法》和《菏泽专区私人合作造林公约》,全区大片沙丘基本上绿化起来,累计营造防护林13.5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得到固定。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民办公助方式营造乔灌混杂农田防护林网、林带,全区共造林14.46万亩,零星植树5220万株,育苗0.6万亩。造林种类也由单一的防护林发展为经济林、甲材林。建立国营林场二处,国营苗圃9处,全区林业职工68人。
  发展时期(1958—1965)195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之后,全区国营林场、社队林场迅速兴起,林业“三化”(林业经济林场化、林业生产基地化、林木培育带丰产化)运动广泛开展。1958年底到1960年初一年多的时间,全区兴办国营林场19处,国营园艺场7处,国营苗圃8处,社办林场142处,队办林场1237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一平二调)为重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也波及林业战线,无偿乱划乱调社队和社员的土地、林木材苗等,挫伤了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使全区林木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破坏和因造林质量差而损失的林地面积达15万余亩。同时也造成树权、林权不清,林木、林地所有制混乱。1960年随着林业“三化”的发展,林业机构加强。1963年,全区普遍开展了以“四旁植树”为重点的林业生产。鄄城县大搞“四旁”植树,河、沟、路、渠、林统一规划,初步形成了网、带、片、点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1964年被评为全国“四旁”绿化先进县,受到了国务院的奖励。经过三年的突击造林,1965年全区公路和主干道基本实现了绿化。
  挫折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林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因左倾错误影响,原订规章制度一概废除,在农村中大搞“岀门不见私”,“割资本主义尾巴”,把社员个人的树木作价归公,林木变成国家、集体二者所有,加上毁林开荒,围村开荒,致使全区出现了严重的乱砍滥伐现象。1971-1973年和1975年通过批判左倾错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林业生产有了一定进展。据统计,1976年全区育苗14.9万亩,四旁植树1.35亿株,营造桐粮间作154.6万亩,9处公社、677个大队实现林业上《纲要》(人均100株),22处公社、1400个大队的258万亩耕地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5处公社实现桐粮间作。果园面积达25万亩,果品产量0.6亿公斤。
  振兴时期(1976—1985)自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吿》(1979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1979年2月公布),《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81年3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公布)一系列政策、法规,在菏泽地区得到了有效地贯彻执行。1978年,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林业生产责任制没能及时跟上,一度乱砍滥伐成风。到1981年基本刹住了毁林歪风。1984年放宽了林业各项政策,把闲散废置荒地、沟、路、渠承包给群众造林,澈发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各地出现植树热。1982—1985年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3134.6万株。此时期菏泽地区以桐粮间作,农田林网化为主体的平原绿化有了很大发展。到1985年,全区实现了桐粮间作化,菏泽、定陶、成武、郓城、鄄城、东明六县、市成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区初步建成网、带、片、点相结合,田、林、路、渠、村相配套的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据1985年的统计,荷泽地区林业用地面积148.37万亩。实有林地面积107.39万亩,其中用材林68.14万亩,经济林16.26万亩,防护林19.10万亩,其他林3.79万亩。四旁树木17602万株,种子园面积0.015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646.2万亩,桐粮间作面积596.28万亩,枣粮间作面积0.98万亩,灌木6748万墩,树木总株数21000万株,人均28.6株,已绿化面积达234.25万亩,森林覆盖率11.97%。立木总蓄积量586.56万立方米。1985年木材采伐量34.53万立方米,编条产量6560.55公斤,森林采伐面积2.06万亩。果品产量5641万公斤。林业产值11874万元,农业人口每人平均占有16.8元。
  菏泽地区1949-1985年造林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第三节植树造林
  育苗1914年2月,定陶县设置了官办苗圃,面积52亩,育苗33种,年产树苗1.5万株。1925年,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鄄城、濮县分别建立了官办苗圃。1926年,全区有官办苗圃15处,总面积425亩,每年育苗92.2万株。育苗的主要树种为刺槐、榆、柳、侧柏、紫穗槐、毛白杨、桑及杂果等。所产苗木主要是廉价或无偿供官僚绅士、团体、学堂、庙宇栽植,余者供给群众栽植。建国后国家育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营苗圃的专业育苗,一部分是国营林场的附设苗地育苗。1949年,建立国营苗圃3处,总面积186亩,其中成武王林庄苗圃45亩,巨野吕集苗圃45亩,定陶吴庄苗圃96亩。国营环城何庄林场附设苗圃159.3亩。1950年,又新建5处国营苗圃,面积为1090亩,包括曹县黄观寺冷店苗圃,鄄城鹿湾苗圃,复程县菜范庄苗圃,菏泽义和岭村亩圃,单县南郊黄堂苗圃。1952年,又新建梁山李密窝国营苗圃,面积60亩。全区国营苗圃达到9处,总面积1339亩。1954年林业机构调整,全区撤销7处国营苗圃,只保留了单县菜范庄和鄄城鹿湾苗圃,总面积缩为764亩。1955年,恢复和建立曹县冷店苗圃,新增巨野县新城苗圃地132亩。1958年后,随着林业“三化”的发展和植树造林高潮的到来,全区又新建了一大批国营苗圃,增加苗圃地1576.26亩,包括菏泽县高庄苗圃(1959年建)、曹县大付庄苗圃(1958年建)、梁山西郊苗圃(1960年建)、鄄城县谷林苗圃(1959年建)和东明县李屯苗圃(1963年建)、沙沃苗圃(1963年建)。1980年,鄄城县国营金堤林场改为国营苗圃。1981、1983年分别建立了郓城小屯和成武十里国营苗圃。1950—1985年全区国营苗圃和林场累计育苗51690亩,提供各种苗木18091.5万株。
  1985年,全区有国营苗圃14处,职工313人,经营面积3851亩,主要育苗树种为杂交杨、泡桐、毛白杨、刺槐、侧柏等。从建国到1985年的36年间,全区育苗216万亩,为植树造林提供了大量苗木,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
  防护林菏泽地区沙荒面积35万亩,受风沙危害的农田面积44万亩,主要分布在单、曹黄河故道,鄄、郓、巨、菏大沙河和东明县的三条沙河。从1949年开始,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固沙造林。1950年鄄城县临濮区在临濮集村西1500亩的大沙丘周围密集栽植美杨和杞柳45.9万墩,沙丘变小后,又在其上部栽植乔木,使沙丘逐渐变小,固定下来1951年,单县大周庄群众在沙丘中下部栽刺槐、杞柳,株行距为1X0.7米,采取乔灌块状混交和行间混交,使沙丘全部固定。1952年,曹县黄河故道一带群众,对流动沙丘进行封沙育草和栽植灌木,到1953年基本固定了沙丘。他们的固沙经验是:“先栽紫藤固沙,后栽乔木安家”。据统计,50年代单县、曹县、鄄城、郓城四县在沙丘上共造林4.85万亩,保护农田38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4公斤,共增产900多万公斤。
  从建国到1958年全区基本建成8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第一条是临黄防护林带,西起黄河入境的东明县焦园乡,东至梁山县的刘庄,全长195公里,是利用临黄大堤和金堤的堤滩、堤坡营造的,当时被称为“荷泽专区北部头道防线”。第二条是郓城西沙河防护林带,东起郓城北,西至鄄郓交界的王楼,由片林和小型林网构成。第三条是临太防护林带,西起鄄城临濮集,东至巨野县太平集,途经菏泽、郓城边界,全长50公里,由中小型林网和片林构成。第四条是菏泽防护林带,1953年利用菏济公路的路肩和路坡营造的,由乔木4行、灌木2行构成,全长100公里。第五条是万福河防护林带,全长50多公里,横贯成武县。第六条是太行堤防护林带,从曹县入境,穿越单县,直至江苏省,全长约150公里(含太行新堤)。第七条是黄河故道防护林带,西自曹县,通过单县至江苏省,全长约100公里,由片林和中小型林网构成。第八条是单县南沙河防护林带,从单县西南口门王楼至县城东北部,全长30余公里,宽0.5-1.5公里,由片林和中小型林网构成,最初种有沙打旺,1957年后栽植果树。
  1958年,全区的大片沙荒基本得到治理之后,防护林建设由风沙区转向较大面积的农田和半利用沙地。1963—1965年,全区普遍开展了公路、河渠绿化,利用纵横交错的河网、渠网、交通网营造农田防护林。1965年在黄河故道,东明南部和鄄、郓、菏、巨大沙河地带营造了2000多条6000公里长的林带,面积达30余万亩。林网以小型为主,中小型结合,以道路为主,路沟、渠、林结合,达到树成带,地成方,形成了较完整的防护林体系。1975年到1977年,全区开展以农田林网化为主的植树造林运动,三年全区营造林网341万亩。菏泽市佃户屯公社4.75万亩耕地,1976年全部实现农田林网化,成为全区的典范。1985年全区实有农田林网646万亩。
  农林间作是菏泽地区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立体种植的一种传统经营方式,主要有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条粮间作、楝粮间作。桐粮间作是菏泽专区60年代学习河南省兰考县经验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1965年冬,鄄城县什集公社康半大队杨庄村,临濮公社梁屯大队,阎什口公社申魏庄大队,建成了全区第一批桐粮间作试点,总面积2250亩1976年营造桐粮间作154.6万亩,为1975年保存面积29万亩的5倍。1983—1985年,全区发展桐粮间作达到高峰,三年完成250万亩。1985年冬营造桐粮间作333万亩,总面积达到596万亩,使全区基本实现了桐粮间作化。桐粮间作形式大致有三种:一
  是以林为主,株行距5X10米;二是农林并重,株行距5X20米;三是以农为主,株行距5(6)X40(50)米。枣粮间作,建国后重点分布在巨野县薛扶集一带,面积约100亩,定陶县一千王和曹县黄河故道一带也有少量分布。“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干扰破坏,枣树面积减少到3000亩。1977年和1978年,结合农田基本建设,统一规划营造枣粮间作2150亩。1985年底,全区实有枣粮间作9776亩,其中曹县490亩,巨野6177亩,东明县2830亩。条粮间作栽培历史较长,主要有杞柳、白腊、柽柳等间作形式。建国前夕全区约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曹县、单县、郓城等县。
  1964-1966年曹县普连集东北一带村庄发展2000余亩,“文化大革命”中因政策不稳、价格下跌,群众刨掉当柴烧。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柳制工艺品的大量出口,杞柳得到大发展。1985年全区杞柳间作面积为30922亩。白腊间作60年代兴起,1960—1965年,曹县梁堤头、邵庄等公社营造6000余亩。柽柳间作主要分布在巨野县,1975年发展到135万亩。楝粮间作是用于改造盐碱地,1979年曹县开始营造,1984年后,巨野、成武、曹县、定陶有大面积的发展,1985年,全区实有面积为3200亩。
  用材林建国前,境内用材林木多为乡土树种,残存的7180亩林地中,用材林1289亩,占18%。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发展用材林。“一五”期间用材林发展较快,面积达2.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到1985年,全区实有用材林面积68.14万亩。用材林基地建设始于1977年,1983年结束。7年内,省林业厅共安排给基地建设任务23.62万亩,国家每亩补助10元,总投资236.2万元。1983年检査验收,实际完成23.68万亩,其中泡桐22.07万亩,占93%;欧美杨0.89万亩,占3.8%;毛白杨0.20万亩,占0.8%;枣槐0.52万亩,占2.2%。保存率50%以上的基地面积为13.89万亩,面积保存率为58.6%.1958—1960年在左倾错误影响下,三年内造林面积达6.16万亩。但由于“五风"盛行,缺乏严密的科学技术措施,营造的速生用材林无一成林,60年代初期几乎全部毁坏.1983年后,根据山东省林业厅统一布置,菏泽地区乡村集体造用材林转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国家每亩扶持造林周转金20元,抚育管理周转金5元。到1985年,全区共发展丰产林11.45万亩,国家投资达263万元。造林树种中,泡桐9.9万亩,占86.4%;欧美杨1.06万亩,占9.2%;毛白杨0.05万亩,占0.4%;刺槐0.28万亩,占2.5%;白榆、苦楝、旱柳0.16万亩,占1.5%。造林的规格,泡桐为5X20米,二亩折一亩,其他树种均为纯林。这个时期营造的丰产林,面积大,整地标准高,采用良种壮苗,实行集约经营,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2%。
  经济林菏泽地区经济林木除板栗外,苹果、梨、葡萄、桃、杏、枣、柿、核桃、木瓜、山楂、石榴、樱桃、花椒、香椿、杞柳、柽柳、腊条等均有栽培。
  1933年《东明县新志》记述:“枣:有凌枣、核桃纹、九月青”、“柿:有镜面柿及牛心柿二种,树上摘下经缸烘或窑烘后味甜美且可制柿饼或柿霜,味尤佳,乃地方之特产。”菏泽地区历史上果树种类虽然很多,但果树生产发展不快。
  1936年,全区果树总株数为148万株,合2.6万亩,果品产量90万担,(折4500万公斤)。民国时期的经济林木多属私人所有,植于庭院、宅旁、田边隙地,呈零星或小片分布。到1949年果树总数为183.76万株,其中结果树137.14万株,虽株数有所增长,但果品产量下降到2915.4万公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果树生产的发展,在“果树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方针的指导下,领导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适当调整果品价格,大力组织推销,改进栽培技术和开展病虫害防治,果树恢复很快,产量逐年回升。1952年果品产量3466.9万公斤,为1949年的119%。1958—1962年先后在鄄、郓、菏、巨大沙河地带的临濮、什集、阎什口、胡集和曹县、单县黄河故道北侧的邵庄、梁堤头、蔡庄、高韦庄等地发展苹果、梨等果树共3.1万亩1959年和1960年,引进保加利亚红玫瑰葡萄,栽植到单县等5处国营园艺场,共0.17万亩。据统计,1963年全区果树总面积达到7.80万亩,果品总产量为1876.5万公斤,形成了苹果、葡萄、梨三大生产基地,为菏泽地区第一个果树发展高峰期。从1964年后,通过培训果树技术员,请专家指导,至1972年全区果树面积21.7万亩,果品总产量3138.3万公斤。1977—1979年三年间果树发展最快。据统计,1979年全区果树发展到29.4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441万公斤。1980—1985年为果树生产内部结构调整时期,面积虽有所减少,果园质量相应提高。1983年果品总产量达到8065.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全区共有果园2978个,经营面积18.92万亩,产量5641万公斤, 果品产值4500多万元。菏泽地区1949-1985年果树面积、果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万公斤
  村镇绿化菏泽地区人民素有在房前屋后、村内村外和坟茔、庙宇周围植树的传统,城镇绿化更是被历代官绅所重视1921年《巨野县志》记述:“城壕内外共植树九百余株,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孟绅广业、徐绅芳州等种植,当禀以县长王备案作为修城之用后,添植小柳及白杨树百余株,现合计共一千余株。”1933年版《东明县志》记述:“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县杨日升修池兼修护城堤,周围植柳千余株,树根蟠固,可耐久远, 于是南关石桥亦复重建。”新中国成立时,虽历经战乱,有的村庄仍有不少大树、古树。全区村庄树木1149万株,人均2.5株。建国初, 荷泽专区贯彻了“谁种谁有,村种村有,社种社有,自种自有”的造林政策,通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广大农民群众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绿化院落和村庄成为风气。至1956年村庄树木就达到3472万株,比1949年增加2倍,人均7株。其树种组成,榆树占75%,其他占25%。是年零星植树改称为“四旁”植树,村庄植树亦改称为宅旁、村旁植树。1958年后,因大搞水利,大炼钢铁和工具改革等需要,砍伐了大量成材树木,同时也新栽了很多幼树,但由于连续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缺乏烧柴饲草,以及林业体制政策变化,管理差,成活率低,树木损失严重。到1960年,成材树木大部分被砍光,全区村庄实有树木1020万株,人均2株,还不及建国初期的株数。1961年之后,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林业“十八条”和农村“六十条”的贯彻执行,林权上左倾错误作法逐渐得到纠正,社队和社员发展“四旁”植树的积极性又有提高,村庄植树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根据1962年的林业资源调査,全区村庄植树发展到1593万株,其中用材树1270万株,占80%.1963年,10个县城开始绿化,荷泽城还成立了由专区、县、城关公社三级组成的绿化委员会。到1965年,县城植树达到53.9万株;村庄植树发展到2534万株,有525个村庄每户植树超百株,1005个村庄栽满了树。鄄城县85%的村庄实现绿化,301个村庄营造了围村林,达到了“村外有片林,宅旁无闲地”。1973—1977年,菏泽地区大搞“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化,各县提出“白天不见村,晚上不见光”的村庄绿化口号,宅旁村旁植树得到大发展。据1975年林业资源调査,村庄植树发展到8460万株,立木蓄积量为256万立方米,占全区总蓄积量的82.1%,成为菏泽地区民用木材的主要来源。1984年林业区划调査,全区村镇树木9600万株,占树木总株数的62.9%,人均13株。树种组成为:杨树占14.2%,柳树占10.4%,榆树占35.7%,槐树占20.1%, 泡桐占6.4%,经济林树种占13.2%;村镇立木蓄积量384.3万立方米,占全区总蓄积量的63.3%,1985年底,全区实有村镇树木13241.1万株,占树木总株数的63.1%,绿化面积为119.8万亩,占村镇总面积的65.1%。
  第四节林木保护
  护林建国前,成片的庙宇林、护城林和地方豪绅及望族大户的祖坟林木,在菏泽地区为数不少,这些片林有的设有专职看林人。
  建国后,荷泽专区造林局针对贫乏的林业资源。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公私林木一律保护”的方针,广泛发动造林地区的干部群入,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至1951年,三年共建联村护林委员会26个,村护林委员会219个,护林小组685个,护林员16247人。鄄、郓黄河大堤、金堤和宋金河堤附近村庄制订了护林公约。1954年秋,单县、复程县分别召开公判大会,对轰抢集体沙打旺和林木的首犯分别判处2年和5年有期徒刑。1958年2月,菏泽专署对砍伐林木作岀规定;合作社经营的林木,每社砍伐10棵以上者,应报乡批准;50株以上者,报县批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毁林现象有所减少。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末,在大办林场,大搞植树运动的同时,多数县颁布了护林布告。1961—1965年,随着清理退兑和林木确权发证工作的开展,局部地区的护林组织得到整顿和充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197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告》之后,各级政府也相继发了“护林法规”,制订了乡规民约和护林制度,恢复、整顿、充实、建立了护林专业队伍。1982年,菏泽地委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的传真电报》中,要求各县市认真贯彻此指示精神,严肃处理毁林案件,抓紧搞好林业政策的落实,强调哪个县乱砍滥伐林木的歪风刹不住, 毁林案件不处理,要按中央《紧急指示》规定,首先追究县委书记和县长的领导责任。自此,基本制止毁林歪风。1982年全区共发生乱砍滥伐林木案件178起,毁林2.22万株,处理了137起。1985年底,全区共建立护林专业大队6474个,有护林员18293名。
  病虫害防治建国前菏泽地区的林木病虫害时有发生,旧政府对此却从不过问,农民自发利用土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大多无济于事。建国后,随着林业机构的建立,病虫防治逐渐得到重视。50年代初,东明县的平原省林业模范张建纲用硫磺撒在树苗周围,用黄花叶根、苦楝树枝塞入害虫洞穴防治果树天牛成功后,荷泽造林局在全区进行大力推广。1957年单县国营林场美杨幼林暴发虫灾,随即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粉喷杀,效果较好。从此,菏泽地区病虫防治由人工转向化学防治。进入60年代,随着林业的发展,树木的增多,介壳虫、榆兰金花虫、杨扇舟蛾、杨尺蠖等害虫在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到了70年代,虫害逐渐普遍,危害逐年加重。1974年黄河故道区和东明南部杨尺蠖暴发成灾,面积达5万多亩,采用飞机施药防治控制了虫情。1978年榆兰金花虫猖獗成灾。1980年全区5000万株榆树普遍发生虫灾。地委、行署发动全区人民采用氧化乐果涂环防治4382万株,防治率为82.6%,杀虫率为85.2%。1982年11月,地区成立了林木病虫害防治站,各县也相继成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森林保护站,使森保工作得到加强。1982年,大袋蛾在全区大面积成灾,连续4年进行人工摘袋防治,虫口密度显著下降。1985年,除天牛类外,其余的虫害基本得到控制,虽局部地区时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森林植物检疫菏泽地区的森林植物检疫,是1980年以后开展起来的。1981年,根据林木病虫普査资料,进行了局部检疫控制,1983年,国务院发布了《植物检疫条例》。1984年,地区为各县市确定了专职检疫员,正式建立了检疫队伍,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到1985年底,全区有专职检疫员21人,兼职检疫员118人。两年中,全区共检疫各种苗木4486.7万余株,林木种子2万公斤,木材1.63万立方米,苗木产地检疫2万亩。
  第五节林果产品
  1949年,菏泽区内生产木材为2.2万立方米,但在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多为民用°1975年后,随着杨树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搞活,北部几个县市生产的杨柳木大量流入黄河以北地区,桐木也成为菏泽地区岀口创汇的主要林业产品,其他乡土树种仍为自采自用.1980年后,菏泽地区的木材加工业用材主要依赖自产桐木,其他工业用材从建国到1985年一直靠从外地调入。1985年生产木材达到34.5万立方米,为建国时的15.68倍。1949—1985年,全区共生产木材489.1万立方米,年均13.59万立方米。
  菏泽地区的果品产量,1949年只有2915.4万公斤,1983年达到8065.5万公斤,为建国以后的最高年份.1949—1985年的36年间,全区共生产果品130343万公斤。果品的种类,50-60年代以梨、桃、杏、枣、柿为主,70年代以苹果、梨、桃、枣、葡萄为主,进入80年代葡萄产量下降,杏又成为主要果品。菏泽地区的果品多为自产自销,但70年代苹果则由供销社与生产单位签订购销合同,统一购销,曾打入国际市场.1980年左右,巨野圆铃大枣也曾由供销社统一购销。1980年以后,苹果大批销往南方城市。
  第六节国营林场
  荷泽地区清代无林场机构,民国初年各县在县城附近公地设有纪念林场或试验场,面积不一,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树种以桑柳为主。194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曹县、单县、成武、定陶、巨野、郓城设有官办林场15处,总面积1746亩,场内有树木66109株,树龄6-7年。多数林场分布在护城堤、河堤、公园和城内隙地、义地等。
  菏泽地区解放之后的1949年8月,专区造林局和郓城县政府共同在郓城西沙河建立了国营何庄林场,面积8000亩。1953年冬建立了国营单县大沙河林场,面积3800亩,其前身为1952年湖西专署建立的劳改农场。到1957年,两场造林面积达到6500亩,1959—1960年又先后建立了国营单县黄河故道林场,梁山县腊山林场,曹县青堌集林场,巨野县独山林场,成武县白浮林场、南鲁林场、刘池堂林场,鄄城金堤林场,东明县东明集林场,鄄、郓、菏、巨大沙河林场,荷泽市高庄林场。1961年初,鄄、郓、菏、巨大沙河林场改为地直苗圃。1962年10月,建立国营定陶县任屯林场,面积2390亩。1966年3月,全省国营林场调整,菏泽县高庄林场改为国营高庄苗圃,成武刘池堂林场交县办,鄄城金堤林场,改为谷林苗圃金堤分圃。年底,全区共有国营林场10处。1971年,全区共有任屯(定陶)、独山(巨野)、白浮(成武)、南鲁(成武)、安兴(菏泽)、青堌集(曹县)、腊山(梁山)、沙河(单县)、故道(单县)、东明集(东明)、何庄(郓城)11处林场,总面积为69937亩.1972年恢复鄄城金堤林场.1975年,菏泽安兴林场与龙风林场改名为山东省菏泽地区良种繁育苗圃.1976年11月,在国营东明集林场孔寨分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东明县三春集林场,面积13975亩。到1977年底,全区共有国营林场12处,总面积75321亩。1980年,鄄城县金堤林场改为国营苗圃。1985年底,全区11处国营林场,经营面积70696亩,有林地48626亩,拥有职工582人,拖拉机23台,林区公路、林道39公里,机井37眼,扬水站一处,排灌机械13台,电话线路20公里,通电的林场4个,各种机动喷雾器16个,木施床3台,柴油机40台,电锯3台,油锯1台,平刨机2台,窗纱机6台,房屋20723平方米。
  国营林场从建场到1965年,以治理沙荒、山荒、碱荒为主要任务,营造了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和盐碱地改良林。1965年底林地面积达到52282亩,各场基本完成了造林任务。造林树种主要有:加拿大杨、刺槐、旱柳、毛白杨,其中加拿大杨面积较大。1966-1975年,进行了间伐和低产林改造,共抚育间伐面积2万亩,改造低产林3万亩。同时引种欧美杨和小美杨树新品种,营造速生用材林。1980年开始营造合资丰产林,大面积推广1—69/55,1—72/58等杨树品种。1975—1985年10年间,全区国营林场营造合资丰产林1.4万亩,一般用材林8800亩,育苗1.31万亩,采伐用材林1.5万亩,林场自营纯收入达570万元,现有固定资金总净值783.15万元,林木总蓄积2.1万立方米,折款210.16万元。第五章饲养业
  1949年9月,菏泽专署设立林牧局,负责区内畜牧饲养工作;1959年12月改为畜牧局,1962年并入农业局,设林牧水产组。根据工作需要,1979年11月复设畜牧局;1981年9月又并入农业局。1984年4月机构改革时,与农业、水产合并为农牧渔业局,是年11月改设菏泽地区农业局,1985年12月,又设立了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区的畜牧饲养工作。
  第一节家畜
  据历史资料记载,1919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个县饲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牛占50%、驴占26%),户均0.8头;生猪13.7万头,户均0.3头;羊50.97万只,户均1只。1933年饲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牛占56%、驴占28%),户均1.24头;生猪28.63万头,户均0.6头;羊32.41万只,户均0.64只。1936年全区9个县(包括平阴县)养大牲畜57.94万头,其中牛41.93万头,马2.93匹,驴9.39万头,骡3.69万匹,生猪17.17万头,羊35.45万只(其中山羊22.72万只,绵羊12.73万只)。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区畜牧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49年全区10个县养大牲畜41万头(其中牛36万头)、生猪14.4万头、羊27万只,大大低于抗日战争前的水平。建国后,畜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55年,全区大牲畜发展到63.9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牛56.44万头,占80%。以后,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畜牧生产几经波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畜牧业迅速发展。1983年大牲畜存养量恢复到1955年的水平,以后又以平均每年增加5.6万头的速度继续发展,1985年达到75.72万头。
  牛自古以来,全区农民就有养牛的习惯。俗话说:“牛是农家宝,种地少不了”。当时养牛的主要用途在于使役积肥,只有老弱病残的耕牛才肯宰杀食用。建国前,全区农家养牛者,多则三、四头,少则一、二头,并无大群放养。一般种地20亩需养牛一头;小农户耕地不多,独自养牛,力所不及,常向富裕户租借。
  发展状况:50年代初期,广大农民逐步地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同时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全区黄牛存养量由1949年的36万头发展到1955年的56万头。当时农村流传着“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之说。1956年大办农业高级社,老牛、小牛因为无法使役,社里不要,农户的土地归到高级社,无法饲养,国家政策又不准宰杀食用,一度出现幼牛价格很低,甚至随便遗弃的现象。1957年因雨水大,耕地被淹,饲草、饲料不足,加上疫病流行,使役过重,结果造成大批耕牛死亡。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许多耕牛被赶到田间饲养;又因刮“共产风”,大批粮食、饲草霉烂在田间,草料缺乏,养牛受到很大影响。1960年全区养牛只有16.1万头。1963-1965年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三年恢复时期,各级领导对畜牧业生产十分重视,各县又从外省购进一批耕牛,使全区养牛生产有了显著发展,1968年全区黄牛存养量恢复到30万头。“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牛的存养量一直徘徊在25万头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牛由集体饲养改为个体农户分散饲养,群众养牛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养牛生产发展迅速。黄牛禁止宰杀的规定废除后,实行了“三把刀”政策,即国家、集体、个人可以宰杀黄牛,为社会提供肉食。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养牛的目的已由单纯的使役逐渐向肉役兼用型发展。
  品种:区内牛,绝大部分为黄色,所以叫黄牛,50年代又称为“鲁西黄牛”。1960年全区成立了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于1963年初组织力量在鲁西黄牛主要产区郓城、鄄城、巨野、荷泽等县进行了重点普查。1974年10月8日至12月23日,由省畜牧兽医站、农科院、农学院及地区畜牧兽医站组成调査组,在县、社有关单位紧密配合下,对鲁西黄牛进行重点调查,并把全区定为鲁西黄牛的重点产区。
  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成立后。对全区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肉用性能作了进一步试验和研究,认为鲁西黄牛不仅力大、役用性能较强,而且肉质良好,是优良的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牛。并把全区划分为鲁西黄牛保种区和改良区。梁山、郓城、鄄城为保种区;其他县为改良区,主要是利用法国利木赞肉用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培育出新型的鲁西黄牛。
  饲养:全区50年代初期,牛是在农家分散饲养,俗话说:“一头牛就是半个家业”。农民视牛如宝,饲养管理特别精心。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牛由集体饲养,一般一个饲养员喂10多头。
  在耕牛集体饲养时期,精料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一般每头一天供应精料0.5-0.75公斤,大部分是地瓜干。饲草单一,常年以麦秸为主,青草喂量不多。再就是使役过重,每头役牛负担耕地四、五十亩,多者负担耕地100多亩。
  1980年以后,牛又分散到农户饲养,由于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饲草饲料资源更加丰富;农户的责任心加强,饲养管理更加精细;同时饲养管理技术大大提高。饲草饲料花样多,数量足,营养全面,有的还喂了混合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得到补充。在饲草方面,虽然仍以麦秸、麦糠为主,但花生秧、地瓜蔓、玉米秸等喂量多了。不仅是夏秋季,就是冬春季,牛也能吃上“花草”。
  马(骡)驴马(骡):区内所养马、骡,主要是本地产,也从外地输入。由河南或徐州经单县、曹县输入者为南马;由张家口、热河之古北口等地输入者为北马(也叫口马);由四川省输入者为川马。骡为马、驴杂交后的品种,公驴母马所生者为马骡,体格较大;公马母驴所生者为驴骡,体格较小,其性似驴。20世纪初,饲养马骡较多的是单县,其次是菏泽、定陶、郓城。1919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8个县共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马3.36万匹,骡2.26万匹,共计5.62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0.84%;1933年上述8县共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马3.94万匹,骡4.96万匹,共计8.9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15%.到50年代,马骡存养量较少,1950年全区仅存养马326匹,骡329匹。1959年全区仅饲养马6580匹、骡2464匹。70年代中期以后,马、骡存栏量开始增加。1978年全区养马4.01万匹、骡1.69万匹,马、骡共计5.7万匹。
  驴:1919年境内8县养驴共7.54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8%。50—70年代,驴的存养量在10万头左右,发展不快。进入8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1980年突破10万头。1985年达到17.62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3.27%。菏泽地区1949-1985年大牲畜年末存养量 单位:万头续表
  猪发展状况:50年代中期以前,生猪饲养量比较小,发展也很缓慢。1949年末全区生猪存养量14.4万头,到1956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17.5万头.1958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43.5万头,比1956年增加26万头,增长1.5倍。60年代初,由于经济困难,生猪饲养量一度下降,1960年全区生猪存养量只有21.3万头,比1958年减少51%。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69.2万头,1966年突破百万头大关。70年代生猪发展较快,1976年全区生猪存养量达到178.77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一时期养猪生产只注意数量,放松了质量,出栏率低(仅为40%左右),个体产肉量也少。进入80年代以后,全区生猪存养量曾一度下降。1980年末,全区生猪存养量137.18万头,比1979年末的150.02万头减少12.84万头,下降8.5%,以后又连续三年以每年平均20万头的速度递减。到1983年,全区生猪存养量仅有76.5万头,比1980年又减少60多万头,下降43%°1983年以后,随着生产条件和饲养。管理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价格上升,养猪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使生猪产量、质量、岀栏率和个体产肉量都明显地提高。1985年未,存养猪117.45万头,比1983年增加40.89万头,增长53.4%。
  品种:50年代,境内的生猪以当地黑猪(即普连黑猪)为主,此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被毛黑色,鬃粗毛长,两耳下垂,耳根较硬,嘴长中等,嘴筒较粗直,面纹少而浅,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其优点是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缺点是生长发育较慢,肥育性能差,先长架子后长肉,饲养期长等。
  1957年开始,全区引进的外来猪种主要有内江猪、新金猪、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等。80年代由于人们对瘦肉需求量的增加,从1984年起又引进了杜洛克、汉晋夏、北京黑、沂蒙黑等瘦肉型猪种,与本地猪进行杂交。
  据调査,80年代全区饲养的内本猪(内江猪与本地猪杂交)为最多,约占60%,各县市均有分布,其中菏泽、巨野、成武、郓城、梁山较多。这种猪的主要特征是头宽短、嘴短微翘,额部纵横皱折突出,眼窝深陷,颊部肌肉丰满,耳小下垂,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下垂,四肢粗壮,全身皮毛黑色,耐粗饲,易管理,育肥快,皮、骨、肉一齐长,育肥期短,一般10个月可长到90-100公斤。缺点是需要青绿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较多,同时此猪易患水肿病。
  新本猪(新金猪与本地猪杂交)约占10%,各县市均有分布,荷泽、定陶、曹县、郓城较多。
  约本猪(约克夏与本地猪杂交)约占8.3%,各县、市均有分布,特别是县城机关、城郊、农林牧场及生产条件好的单位饲养较多。此外,还有长本猪(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巴本猪(巴克夏与本地猪杂交)、沙本猪 (沙子岭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等,但数量不多。
  饲养:1958年以前是农户自养,实行圈养,跑猪较少。1958年以后,大力提倡“集体办猪场”,生产队和部分大队,纷纷办起了养猪场,特别是母猪,多是由集体饲养,繁殖了仔猪供给农户喂养,名曰:“队繁户养”。在“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指导下,提出了“大养其猪”的口号,对养猪生产层层提出指标,并制定了许多奖励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养猪数量的大发展。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生猪的饲养方式完全成为农户自养。
  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由于经济条件差,集体和农户养猪,饲料单一,营养不全,养猪是“青、粗、精”相结合,以青粗饲料为主。一头猪每天只能喂到0.5-0.75公斤精饲料,而且是以地瓜干为主°1980年以后,精料数量增加了,一般一头猪毎天喂精料1.5公斤左右,而且是以玉米、麸皮为主,并注意了饲料质量,特别是注意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除适当加喂豆类饲料外,还注意了棉籽饼的脱毒喂猪,这在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中是一个新的突破。同时利用配合(混合)饲料喂猪的越来越多了。各县市和部分乡镇还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为养猪户提供了大批配合(混合)饲料,不少养猪户虽然没喂配合(混合)饲料,但也能把家中几种饲料混合起来喂猪,做到了饲料多样化,提高了适口性,较好地满足了猪的营养需要。
  羊发展状况;全区的养羊业,50年代前5年发展较慢,年存养量均在50万只以下,1957年突破100万只,1961年存养量达到160万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又降为100万只左右,70年代末突破200万只。1983年全区出栏山、绵羊234.96万只,产肉量2115万公斤,占总产肉量的37.2%。
  品种:菏泽地区的绵羊主要是小尾寒羊和改良羊;山羊主要是青山羊,奶山羊虽有饲养,但数量不多。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梁山县,其次是郓城、鄄城、巨野三县,其他县市几乎没有。改良羊各县市均有分布,菏泽、定陶、曹县、单县、成武、东明6县市较多。青山羊在曹县、菏泽、单县、郓城、鄄城等县市较多。
  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产毛量和羊毛的质量,1957年引入了少量的斯达夫、考力代、德国美利奴公羊进行了试点改良工作。据1964年调查,美利奴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母羊平均产毛量为3.12公斤,二代母羊平均产毛量为4公斤。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3倍。杂种羊毛丛均匀,毛被呈闭合型,产羔率仍能保持在200%左右。1965年后,全区又引入了大批种羊,在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鄄城、东明7个县全面展开了寒羊杂交改良工作。1967年山东省在菏泽地区召开了绵羊改良现场会。菏泽地区自1965年到1968年,先后引入良种细毛羊3391只,其中公羊1228只。共四个品种:高加索羊1964只,其中公羊830只,分布在除曹县以外的6个改良县;苏联美利奴羊139只,全部在曹县;阿斯卡尼羊318只分布在菏泽、曹县、东明3县交界处;德国美利奴羊140只,分布在菏泽北部、鄄城南部及定陶城关。同时还引入长毛罗姆尼公羊12只,因为群众不欢迎,所以配种不多。
  为了保持小尾寒羊的优良性能,增加毛肉的产量,自1969年起没再引入外来种羊。
  由于在寒羊杂交改良中只强调多产毛,收入高,在羊毛收购中“自然油汗部分不扣除”,使群众误认为“皱折越多、油汗越大、越是好羊”,一些人选择皱多、油汗大的公羊作种羊,导致寒羊改良向毛用型选育。
  改良羊理想的类型是毛肉兼用体型。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无角或有小僵角。公羊颈下有1-2个环形皱褶。剪毛后全身皮肤宽松,并不形成明显的皱褶。胸部深宽,体躯较长,背宽尻平。肉用性能较好,屠宰率在50%以上,毛细60—64支,公羊不低于58支。油汗中等,净毛率36—44%,全身被毛均匀,肩部和股部羊毛细度相差一级。头部毛覆盖至眼线,前后肢分别覆盖到飞关节。腹毛良好,无大量高弯曲,繁殖率150-180%.除此之外,还有毛用型、肉毛兼用型两种。
  第二节家禽
  家禽(主要是鸡)是全区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之一。古往今来,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少者二、三只,多者十几只,饲养方法简单,晚上栖在树上、鸡架上或简陋的鸡舍内,白天任其觅食,回家后补饲一些糠麸、米粥、杂食;也有的在谷物收获后放于田间,让其觅食落地谷物和虫类。
  1919年区内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县,共养禽288万只,户均6只,人均1只;1933年共养鸡269万只,户均5.5只,人均1只。另外,还饲养少量鹅、鸭。
  建国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养鸡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60年代以前,农村饲养的鸡基本上都是当地土种鸡,毛色杂,有黄、黑、白、灰、花等,其中麻鸡占绝大多数,以后各地逐步引进了莱克航、九斤黄、寿光鸡等品种。70年代末,又陆续引进了星杂“288”、“579”等,其中以星杂“288”鸡为最多,它适应性强,产蛋多,深受群众欢迎。除此之外,全区还引进了一些肉食鸡,如罗斯鸡等,主要集中在少数专业户中,群众饲养的不多。
  50-70年代,全区的养鸡生产一直徘徊在每人平均1只鸡的水平上。1980年以后,全区的养鸡生产发展较快。1984年全区养鸡1163.75万只,比1979年增加一倍。
  在全区土种鸡中,麻鸡占的比重最大,也最受群众欢迎。因为麻鸡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采食能力强,所产的肉、蛋质量也好,麻鸡的体重,成年鸡一般1.5公斤左右。其产蛋量平均每年160枚左右,最高年产蛋可达200枚,每枚蛋平均重45克以上。虽然产蛋量不高,但在农村中的饲养量一直占绝对优势。
  麻鸡体型紧凑,动作灵活,羽毛紧密,清秀美观,背较平直,多为平头、单冠,凤头双冠者也有。从羽毛颜色来分,有黄麻鸡、红麻鸡、青麻鸡、黑麻鸡、灰麻鸡5种。
  第三节杂类畜禽
  兔养兔是全区农民的一项重要家庭副业。境内在50年代以前就有长毛兔的饲养,但数量很少,发展也很慢,其品种都是当地长毛兔。50年代末、60年代初,区内曾先后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和“青兰紫”、“力克斯”皮用兔。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饲料不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养兔生产没有发展起来。
  70年代由于兔毛价格不断上升,长毛兔发展很快,品种质量也逐步提高。1980年前后全区养兔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高峰,存养量达到325万只,以后因兔毛降价或停收,养兔又逐渐减少。1985年全区存养长毛兔337万只,岀现了第二个养兔高峰。
  1978年前,全区饲养的长毛兔主要是当地兔,成年兔每只平均体重2-2.5公斤,每次剪毛1—1.5两。1978年以后,全区各有关部门相继引进了西德纯种长毛兔630只,日本大耳纯种长毛兔414只,安哥拉长毛兔300只,西德长毛兔与安哥拉长毛兔杂交种和西德长毛兔与日本大耳兔杂交种共5850只,繁殖推广纯种免3.5万只,深受群众欢迎。引进的长毛兔,成年兔体重均在3.5公斤以上,每只年产毛量1公斤以上。但是,这些外来品种兔对饲养条件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抗病力弱,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不到该品种的生产性能标准。为了促进长毛兔生产的发展,全区有关部门和长毛兔专业户,进行了当地长毛兔和引进长毛兔的杂交改良工作,充分发挥了两种长毛兔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杂交一、二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35—0.6公斤,杂交三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年产毛量0.7-1公斤,体重平均3.75公斤,基本上接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而且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如耐粗饲,抗病力强等。据统计1978—1985年,全区共杂交改良当地兔152万只。
  为了进一步搞好长毛兔的引进和杂交改良工作,巨野、成武、郓城、曹县、单县外贸建立了种兔场,自1980年起先后投产,至1985年共引进纯种长毛兔850只,基本西德长毛兔400多只,日本大耳兔240只,安哥拉兔200只,共繁殖推广良种兔2万多只。
  全区有长毛兔专业户438户,共养兔36918只,其中饲养优良品种兔的350户,养兔25000多只。这些专业户共为社会提供优良长毛兔45万只。
  境内5县种兔场,1985年有种兔1250只,其中西德长毛兔750只,日本大耳长毛兔290只,法安哥拉长毛兔210只。在稳定发展长毛兔的同时,各种兔场不断进行了种兔的更新换代、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了长毛兔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兔的发展也出现广阔的前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全区就有部分群众饲养肉食兔,但发展很慢,饲养量也很少。进入80年代以后,肉食兔逐渐多起来。1984年全区存养肉食兔2.41万只,当年出栏1.67万貝;肉食兔专业户73户,养兔5071只。郓城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很重视肉食兔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出口冻兔肉500多吨,而且形成了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的配套体系。
  为了推动全区养兔生产的迅速发展,1981年由地区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牵头,农业、外贸、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办公室等单位参加,成立了“菏泽地区养兔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全区的养兔生产、引进和调配优良种兔,宣传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以适应养兔生产的需要。
  桑蚕菏泽地区是国内蚕业发源地之一。据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中国方志丛书》记载;郓城县蚕桑颇称发达,计湖桑有3500株,椹桑、荆桑有32000株。养蚕者3000家,年产茧约700余公斤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山东巡抚胡廷干任职期间,除在省城设农桑总会外,还在曹州府设农桑分会,并附设初级农桑学堂。在成武设蚕桑局,三月在巨野开办椿蚕厂;五月十五日菏泽农桑支会及曹县农桑支会开办;十月间定陶县农桑支会开办。民国初年,由于蚕丝出口量的增加,政府施行劝业政策,各县均成立了劝业所,“积极提倡种桑……并请省长强迫种桑”,原规定大县每年栽桑不得少于3、万株,中县2万株,小县1万株。至1925年省府新定栽桑强迫法:大县每年新栽桑不得少于15万株,中县9万株,小县4.5万株(见民国十三年《劝业季刊》第二十一期《山东施行劝业政策后蚕桑业之发展》一文)。当时,各县劝学所会同农会合办蚕桑讲习所、蚕校、桑苗田、桑园、蚕种制造所,乡设立蚕桑公会,添筹桑园,对栽桑养蚕及制种成绩好的给予奖励。从民国初年至1931年,全区蚕桑生产为发展时期,此后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蚕桑发展处于萧条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很重视蚕桑生产,发动农民利用村前四旁的大桑树养蚕,单县、曹县、郓城为主要产地。1953年配备了专业技术干部,推广改良蚕种。1954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全区蚕茧产量由1949年的600担上升到1959年的1154担。1958年后,由于体制改变和大计划、高指标,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1961年蚕茧产量下降到425担。1962年,特别在全国蚕茶工作会议后,贯彻了“巩固现有,积极恢复,迅速发展”的蚕业生产方针,实行了“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育苗地减免农业税和蚕茧奖售等一系列政策,全区掀起了大育桑苗的热潮。1964-1966年全区共育苗四万余亩,重点在菏泽、郓城等县,地直及县直机关、学校、工厂院内的闲地也育了不少桑苗。经过生产实践,建立了品种桑园,闯出了适合全区气候特点的小蚕地窑子育、大蚕室外林荫育的一套多快好省养蚕法,并在全省推广。1973年春季广交会上展出了菏泽沙土集东张庄室外养蚕的大幅照片,省内各地区及重点桑蚕县及邻近9个省区参观者一万余人次,电台报纸进行了报道,专业杂志进行了介绍,还编进了某些教科书。1964-1972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蚕茧生产量上升幅度不大1974年在贯彻全省蚕茧规划会议后,地革委以第75号文件下达了“菏泽地区'四五'后期与'五五,期间蚕业生产发展规划”,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原来蚕茧生产少的定陶、巨野两县发展较快。1976年12月,地区林业局组织各县蚕业技术干部及重点大队的技术员40余人,赴河南夏邑县学习冬季室内桑树嫁接技术,推动了桑苗生产和桑蚕生产的发展。从1977—1984年的8年间,全区共培育大叶桑苗1-6亿株,使专用桑园面积由1975年的1.6万余亩扩大到4万亩,产茧量由1976年的225吨,上升到1980年的487.15吨,其中利用苗叶养蚕占全年总产茧量的60%以上。约有一亿株桑苗销往山西、河南、江苏、河北、辽宁和山东省的烟台、潍坊、临沂、淄博、济宁、泰安、惠民等重点桑蚕县。成为省内主要商品苗基地。1978年12月在全区召开的多种经营、畜牧工作会议上有9个植桑养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表彰。1980年全区有10个大队产茧量过万斤, 有23个单位亩桑产茧在75—100公斤之间, 有10个单位亩桑产茧在100公斤以上,有一个单位达151.5公斤。
  从1979年开始,由于把桑园分到户管理,有的分得1、2行,不便管理被刨掉。特别是成为重点产棉区后,全区逐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国家对棉花实行加价优惠政策,岀现棉茧比价不合理,加上棉花包购基数低,蚕桑生产受到冲击,桑园面积逐年减少。1978年桑园面积38500亩,1979年33200亩,1981年15000亩,1982年6400亩。1983年省政府第137号文下达了《转发省丝绸公司关于发展我省桑蚕生产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全省蚕桑生产要适当集中,权衡各地条件,建立19个稳定的丝绸原料基地县”,全区蚕桑生产进行了收缩。1984年秋季开始,只在菏泽、巨野两县收购蚕茧,1985年收购了3.5万公斤蚕茧,降至建国初期的水平。
  桑蚕种的生产,民国以前,全区没有专门培育蚕种的机构,只是蚕农在采茧前选留茧质最优者留种,使其产卵于布或纸上,作为来年春蚕用种。1921年,区内第一所蚕种所在荷泽成立,生产一代杂交种。解放后,于1958年同时成立菏泽、曹县两处国营蚕种场,60年代菏泽吕陵公社及东明陆圈公社各成立社办蚕场一处,1977年曹县砖庙公社办蚕场一处。
  全区饲养品种,清代大多为三眠蚕,1931年菏泽成立蚕种制造所,推广改良蚕种,但所制茧种名称、每年制种数量及茧质情况亦无记载。解放初期,农民有自己养蚕留种的习惯,土茧占有相当数量。50年代逐步实行国家计划供应蚕种,严禁和取缔农民私自制种,大力推广优良蚕种,以提高原料茧的产量和质量。蚕种主要从江苏购进华九X云汗、华八 X云汶,云汶X华十等一代杂交种。1958年建立的菏泽、曹县两处蚕种场,主要生产华九 X云汗品种。1963—1983年的20年间,以多丝量品种苏16X苏17为春、夏、秋用种。此品种体质强健,孵化发育齐,食桑活泼。1983年春在菏泽、巨野两县试养青松X皓月、苏5X 苏6等新品种。
  蓖麻蚕蓖麻蚕原产于印度阿萨母帮,区内1957年开始引进饲养,主要在郓城、鄄城、菏泽等县部分社队推广。由于当时收购加工等环节没解决好,发展很慢。1963年后,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把大种蓖麻、饲养蓖麻蚕作为重点来抓。号召利用“四旁十边”,闲散土地种植蓖麻。中共华东局科委投资12万元将原菏泽县蚕场改建为菏泽地区蓖麻蚕原种场。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教授王高顺、副研究员弗襄、唐佩贤等先后来菏泽指导蓖麻蚕生产,亲自培训养蚕制种技术骨干,行署专员王雨亭分工负责抓这项生产,各县多办和林业局具体抓,有力推动了全区蓖麻蚕生产的发展。1966年全区10个县建立了蓖麻蚕制种站24处,主要品种有广花黄、高州一号等。1965年全省饲养蓖麻蚕11万合,菏泽就占了4万余合,年收购茧皮81万公斤,占全省产量的40%;1966年全区饲养18万合,收购茧皮18.65万余公斤;1967年为最高年产量达18.85万公斤。1968年由于曹县、荷泽等7处制种站用显微镜检查母蛾时,发现微粒子抱子,病毒率超过1%,因蚕种不合格被烧掉,种站被封,蚕种供应不足,当年茧皮收购量下降为10万公斤;1969年降到6.5万公斤。1970—1978年的8年间茧皮产量在5万公斤左右徘徊,1976年全区只剩荷泽、郓城两处制种站,1979年后相继停产。1983年全区在东明建制种站一处,制蚕种600余合,并采取免费供应农民蚕种。但因缺少饲料和茧皮价格低等因素,只收茧皮500余公斤。1984年东明制种站停产。
  貂1958年,有些县引进貂种并建了养貂场,因管理不善而停办。进入80年代以后, 养貂业逐渐发展起来。
  水貂是食肉动物,每养一只种貂连同其后代平均每年需要动物性饲料250公斤左右。全区青山羊饲养量较大,不少地方结合青猾皮生产(利用羔羊肉)发展了养貂事业。
  水貂皮经济价值大、换汇率高,是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80年代前,随着经济改革形势的深入发展,养貂户的积极性更高了。由于种貂供不应求,对种貂的选择也很不严格,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水貂当作种貂用,致使貂皮质量下降,甲级皮减少,等外皮增多,影响了国家的收购和出口,减少了养貂户的经济收入。80年代,区内许多养貂场和专业户,由于常年坚持种貂选育和科学饲养管理,貂群质量显著提高。一般养貂者对种貂每年进行三次选择,6月份幼貂分窝前进行初选,9一10月份再进行复选,11月下旬屠宰取皮前进行精选,对所有预选的种貂进行全面鉴定,并把重点放在毛绒品质方面。
  育成期幼貂新陈代谢旺盛,生产发育迅速,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大。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给予足够的、丰富全价的饲料,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要以肉食为主,粮粟为辅,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滋补饲料。全区多数养貂者系用上述办法,获得了尺码大、质量好的貂皮,但也有个别养貂者,仔貂一分窝便如释重负,采用“低标准、粮菜代”,或给予低质单调的饲料,结果水貂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貂皮尺码小,减少了经济收入。
  蜂养蜂是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50-60年代全区养蜂较少,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前后,全区养蜂最多。80年代由于棉田扩大,农药使用量增加,生态平衡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养蜂生产的发展。1984年养蜂量略有下降,全区共产蜂蜜26.1万公斤。
  全区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枣树、洋槐、芝麻、棉花等;辅助蜜源植物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山楂、紫穗槐、中国槐、白菜、萝卜、甘兰、大葱、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田菁、大豆、豌豆、蚕豆、烟草、玉米、高粱、水稻等。
  第四节饲草饲料
  饲草种类农作物秸杆:在全区农作物秸杆中可作饲草的主要有麦秸(包括麦糠)、玉米秸、豆秸、谷草、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棉花叶等。其中以麦秸(糠)产量最大,约占全部农作物秸杆的45%以上,主要用于喂牛,80年代后也用于喂驴、马和骡。玉米秸一般只用其叶或上半部饲喂家畜,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叶蔓类一般不经加工就可直接饲喂家畜,其利用率80—90%,除此之外,还有豆叶、豆角皮、茭草秸、高粱壳等也可作饲草, 但数量不多。
  树叶:全区林业较为发达,树叶产量很大,许多树叶,如榆叶、槐叶、柳叶、杨叶、桐叶及各种果树叶等,都可以饲喂畜禽。据1984年调查,全区有各种用材树1.83亿棵,其中3年以上的为1.68亿棵,各种果园(尤其是苹果园)27.48万亩。共计可产树叶7亿多公斤;当年收集4亿余公斤,其中可作饲草的3.6亿公斤,实际用于饲喂畜禽的2.7亿公斤,占整个畜禽饲草量的11%。
  野草:荷泽地区是农业区,在河滩、湖区、堤岸及农田、果园等处野草很多,农民历来就有采集野草饲喂畜禽的习惯。青草当时喂不完,就晒干贮存起来,以备冬春饲用。1984年全区共收集野草1.7亿公斤,其中饲喂畜禽的1.51亿公斤,占畜禽饲草量的6.4%。
  人工种植饲草主要有苜蓿、沙打旺、聚合草、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等,但数量不多。苜蓿是一种良好的饲草作物,全区50年代种植较多,每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6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78年,全区种植苜蓿仅3905亩,1980年下降到1962亩。60年代初期,单县、郓城、鄄城等县沙土地曾引种过沙打旺。1970年区内从济南引进过聚合草,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841亩。1973年从南方引进过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在菏泽县搞了试点,但没推开。1976年定陶县曾引种过水葫芦,当年种植2000多亩。
  饲料种类区内饲料种类很多,其中粮食类作为饲料的主要有高粱、玉米、地瓜、豆类(黑豆、黄豆、豌豆等),其次有大麦、小麦、茭草、谷子等;农副加工类主要有各种蔬菜(如菠菜、白菜等)、瓜类(如南瓜、西瓜皮等)、萝卜(主要是红萝卜)等,鲜地瓜秧打浆后也作为青绿、多汁饲料;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鱼粉、骨粉、小鱼虾、血粉等。全区鱼虾产量很少,所以鱼粉饲料不多,远远不能满足畜牧生产的需要。
  80年代前,由于生产条件差,科学养畜水平低,在畜禽饲养中,一般都是有啥喂啥,饲料单一。80年代后,开始利用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畜禽。不少农户、特别是畜禽饲养专业户或重点户,自己根据配方配制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各县、市或乡镇一些饲料加工厂也专门加工、提供配合(混合)饲料。
  饲草、饲料的开发利用青贮饲料:1954年,定陶县开始利用玉米秸、地瓜秧(鲜)等主要原料搞青贮,然后逐步向全区推广。1959年,全区青贮饲料达27524公斤°1967年全区共搞27780窖,共计2243万公斤,1977年以后搞青贮饲料的就很少了。通过青贮,可以提高鲜玉米秸、地瓜秧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变糟和发酵饲料:1952年,东明县首先以树叶、地瓜秧、棉花叶、糠秕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变糟发酵,以后逐步向各县推广。郓城县1974年有1098个大队,其中搞变糟发酵饲料的就有450个大队,共搞变糟发酵饲料1000多万公斤,主要用于喂猪。
  糖化饲料:1975年,全区学习推广解放军叶洪海发明的中曲糖化饲料新方法,共搞糖化饲料544万公斤。1977年全区有6310个大队,搞糖化饲料近1500万公斤。起初用中曲做发酵剂,后来用盐水取代中曲,效果不好。这种糖化饲料主要用于养猪。
  青绿、多汁饲料打浆:60-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的增多,利用青绿、多汁饲料打成浆再喂猪,在全区很快推开。1975年全区有打浆机9970台。1977年全区有3820个大队,挖贮浆池65650个,贮存打浆饲料3242.25万公斤。
  碱化麦秸:全区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麦秸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推广过碱化麦秸喂家畜(主要是喂牛)。其方法是,用2%生石灰水将麦秸浸泡一天,捞岀晾干喂牛.1964年定陶县搞了75万公斤。
  棉籽饼去毒:全区是棉花重点产区,棉籽饼资源丰富,一般棉籽饼含蛋白质约30%, 棉仁饼含蛋白质约40%。50-70年代,全区大部分棉籽饼直接下地当了肥料。从1980年开始,区内认真抓了棉籽饼脱毒喂畜工作。地区畜牧兽医站首先在菏泽县黄牛场搞了棉籽饼喂猪试验,接着又在菏泽县皇镇公社搞了硫酸亚铁去毒棉饼喂畜试点,该公社74%的大队推广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效果很好。接着召开了由各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参加的现场会,推动了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1981年全区生产的棉籽,除去留种和支援外地以外,尚有1.645亿公斤用于加工,可出棉饼1.275亿公斤,平均每户85公斤,直接下地当肥料的占52.5%,比上一年下降近20%;喂牛的占30.3%,比上一年增加10%;喂猪的占16.9%,比上年增加7%。这一年全区共购进硫酸亚铁14.9万公斤,用作棉籽饼去毒剂向群众推销。1983年初,地委召开了1000多人参加的农业科技大会。地区畜牧兽医站由站长带领,到大会宣传,并当场解答询问,收到很好效果。
  第五节畜禽疫病防治
  建国后,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并根据各种畜禽疫病发生、危害情况,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防治政策和管理规则。
  1958年前,荷泽区内是以预防家畜炭疽、气肿疽、牛肺疫为主,猪鸡的防疫次之。1958-1976年,以防猪瘟、猪丹毒为主,鸡、大牲畜的防疫次之。因对鸡的防疫抓得不力,鸡瘟流行有时造成大批死亡.1976年后把鸡的防疫(鸡瘟、禽霍乱)提到首位,防疫时间由秋后(9-10月)提前到夏季(7-8月)。到1985年底,全区畜禽的防疫仍以鸡、猪为主,大牲畜的防疫次之。
  检疫是发现、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0年代初期,主要是对当时发病较重的炭疽、鼻疽、气肿疽、猪瘟等传染病进行诊断检査,发现后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1956年全区猪发生流行病,死亡较多,经过剖检、化验、接种,最后确诊为猪副伤寒。1958年后逐步开展了畜禽出入境检疫。1961年后又开展了畜禽市场检疫,主要在集市上对大牲畜、生猪进行成交检疫°1981年地区成立了铁路兽医检疫站(附设在地区畜牧兽医站内),开展了铁路兽医检疫工作。1983年《食品卫生法》下达后,各县、市都开展了以县城、大集镇农贸市场为主的肉品检验工作。1985年《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实施细则》下达后,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都很重视,10个县、市人民政府都根据“条例”和“细则”精
  神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和颁发了贯彻执行的具体意见,农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 全面开展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
  菏泽地区1949—1985年捲、羊、禽、兔、蜂、貂存养量 单位:万头、万只、箱续表
  第六章渔业
  第一节机构
  1949—1958年,区内水产工作由菏泽专署农业科(建设科)管理。1959年10月,菏泽专署成立水产局,至此,区内渔业生产有了专门管理机构。1963年4月,并入农业局。1978年7月,设立荷泽地区行署水产局,8月撤销。1984年地区机构改革,10月设立菏泽地区水产公司,负责管理全区的水产工作。
  第二节渔业概况
  菏泽地区历史上湖泊众多,河流纵横,渔业发达。远在夏朝以前,舜即“渔雷泽”。春秋末年,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在单父(今单县)为官,只许百姓捕大鱼,而不许捕小鱼,已开始保护鱼类资源。
  秦汉时,巨野泽方圆数百里,渔民起义首领彭越曾在泽中捕鱼捉蟹。
  宋朝时期,梁山周围烟波浩渺,芦荡茫茫。梁山泊百姓于此捕鱼捉虾,栽植收割水生植物。
  民国年间,由于战乱频繁,渔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产量较低。
  建国初期(1950—1952年),平原省提岀:“打鱼等有利可图的事业,都要加以恢复和发展”的要求后,政府发放了一定量的渔业贷款和救济金,渔村开始组织互助组,渔业生产恢复发展较快,水产品产量达2234吨,其中1952年807吨,占该期产量的36.1%。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渔业实现了合作化,捕捞生产除东平湖渔民长年作业外,其它多进行零星的季节性捕捞。鱼虾总产量计7612吨,其中1957年达2120吨,占该期捕捞产量的27.9%。1956年梁山开始于农业社中试养鲤鱼。1956年和1957年,梁山水产部门每年加工干鱼10万公斤,梁山县大安山成立水产品收购站,使水产品收购销售及渔需物资供应有了一定发展。1957年统计,全区渔船1100只,湖区网具7886件。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全区大搞水利建设,修建水库,开辟河渠,整修塘坝,使全区水面由数十万亩,扩大到184万亩。机帆船装配投产,尼龙网试制成功,轻拖网开始应用,并采取多种捕捞方式,大大提高了捕捞能力。1960年水产品总产量5145吨,对当时度荒起了重要作用。1961-1962年,为发展农业,全区有90万亩水面排水改为农田,水产生产受到影响。淡水捕捞专业队伍发展鼎盛时期有13000人。此后,部分渔民转向农业,据1962年底调查,全区仍有渔业劳力5333人。1959年鲤鱼人工孵化获得成功。全区先后建成区、县鱼种场10处,并逐年进行中南鱼的采运工作。5年间,全区共生产当地苗种19390万尾,采运中南苗(种)19898万尾,人工养殖面积达到10000亩,水生植物发展到106600亩。1958—1962年养殖总产量4443吨,占水产总产量的22.88%,占全省养殖产量的2.84%。1960年曹县食品公司设立水产品加工车间,1962年制鱼罐头几万斤,此外,梁山县干鱼制作及鱼酱、鱼酱油的生产均形成一定规模。在渔需物资供应上(指木材、钢材、棉纱、棉布、桐油、猪血等),采取 “找、控、代、省、换、产”的方法,船网、渔具大量增加。1962年统计,大小渔船2000余只,网具39022件。水产教育开始发展,全区大办短期训练班,并建立了曹县水产学校,招收学生50名。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渔业实行了包工、包产、包值、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四包一奖”制度,并对水面进行确权发证,提高了渔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化学纤维渔网具逐步代替天然纤维渔网具,使捕捞成本下降,捕捞产量提高。三年共捕鱼虾8132吨,占全省淡水捕捞产量的10.23%,其中1963年达2877吨,占全省淡水捕捞产量的12.50%。1963—1964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长江纳苗(种)量减少。三年自孵中南鱼苗1015万尾,培育鱼种312万尾。养鱼面积由1962年的5879亩发展到1965年的39680亩,水生植物达176000亩。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0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地区一级水产工作无人从事,水产品总产量急剧下降。五年水产品总产量6864吨,占全省淡水产品总产量的7.1%。其中1968年只有741吨,仅占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的4.97%。养殖生产所需苗种以自孵自育为主,并采捕少量天然鱼苗。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1975年),渔业产量回升,1971年达1678吨,为1970年产量的2.11倍,五年水产品总产量为12089吨,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1.76倍,其中1973年产量最高为2903吨,占该期产量的24.1%.占全省淡水产品总产量的8.64%。随着水库、湖泊、河沟等大面积的利用,养殖流放面积逐步扩大。1974年除东平湖外,养殖面积有30100亩,养殖总产量达1668吨,占该年总产量的65.7%.1975年孵化鱼苗3489万尾,占全省鱼种生产量的6.81%.此期人工河蚌育珠也获得成功。水生植物1974年达到247174万亩,为历史最高纪录。湖区渔民普遍进行干鱼加工,每年加工量在5-17.5万公斤。水产保鲜有了初步发展,梁山建蓄水库4个,每年储鲜运鲜50万公斤。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年),特别是1978年后,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渔业受到重视。随着渔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水面权属的落实,渔业得以较快的发展。捕捞专业队伍由1975年的1364人,发展到1980年的3570人,并有5427人的兼业捕捞队伍。捕捞产量5年达到11305吨,占同期全省淡水捕捞产量的7.36%,养殖面积1980年达59518亩,其中国家商品鱼基地727亩,省商品鱼基地192亩,社队渔场最高期有36处,五年养殖产量4829吨,其中1980年1179吨,占该期产量的24.4%。此期生产鱼苗22897万尾,鱼种5197.5万尾,其中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1568.5万尾,分别占全省鱼苗生产量的2.34%,鱼种生产量的6.45%。渔业购销业务活跃,购调入海、淡水产品15532吨,纯销售量3907.05吨,渔需物资购调入量金额122.1万元,纯销售额实现了131.7万元。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为菏泽地区水产生产发展的盛期。5年总产量25105吨,占同期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的8.57%,其中1985年为8548吨,占该年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的10。12%,创历史最高水平。养殖生产至1985年面积发展到111397亩,养殖产量达4934吨,占总产量的57.72%,占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的10.47%,水产品总产量及养殖面积的增长幅度在全省淡水渔业中均占第一位。按其绝对值均居第三位。水生植物面积19.53万亩,产量12431万公斤,平均单产636.5公斤。1982年,东平湖鸡头米收获60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5年共生产鱼苗27745万尾,生产鱼种9589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531万尾,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7%;8.09%、4.45%。其中1985年生产鱼种4515万尾,占全省鱼种生产量的10.8%.为水产品保鲜,单县、梁山先后建成50吨冷库二座,有效地防止了鱼货腐烂变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菏泽地区1949一1985年水产品产量及与全省比较 单位:吨、%续表
  第三节水产养殖
  经营形式个体养殖:系指群众自有的或集体分给水面,以专业或家庭副业形式进行的水产养殖,产品归自己所有。合作化以前,荷泽地区零星的水产养殖皆为个体养殖。合作化以后,特别是公社化以后,个体养殖受到抑制。1979年后,改革开放使个体养殖发展较快,最高年份的1983年,个体养殖户数达1132户,养殖面积为4465亩。
  .集体养殖:1956年梁山县的农业社首次试养鲤鱼。1958年后,集体养殖发展较快。1963年上半年定陶县即把较大的坑塘、沟壕及河流、渠道落实到大队或生产队经营,得到了省委的肯定。1963年下半年至1964年,菏泽专区认真总结推广了定陶县的经验,开展了对水面普查和确权发证工作,使全区(种)养殖面积大为增加,集体经济得到发展。1966—1976年,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致使集体经济削弱,养殖生产遭到破坏。1978年后,由于中央、省商品鱼基地建设大部分基地点以社、队办的形式建成,所以社队渔场发展较快。1979年集体养殖开始推行生产责任制,1983年8月,全区已有7168个生产队实行了养殖生产责任制。集体养殖生产责任制形式:(1)家庭承包制。把一定数量的鱼塘、水面承包给一家一户固定使用,规定向集体交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资金,其余收入归养鱼户。
  此种责任制形式为农村养鱼的主要形式。1983年8月全区家庭承包户有1323户。(2)联户承包责任制。把一定数量的鱼塘、水面承包给承包组(由几户或十几户自愿结合而成),生产费用一般由承包组自己筹集,收入在按规定上交集体后,实行按劳分配或股金分红等.1982年全区联合经营有3272户,1983年8月有11624户。(3)统一经营专业承包生产责任制。集体对专业渔场等统一经营、专业分工,实行包产(值)、包工、包费用、包上交利润(产品),超过承包指标的有奖,减产减收的赔偿。1980年梁山馆驿鱼场即把池塘承包给专业组,池塘鱼产量依条件定为62-135公斤/亩,超产归己,达不到定值的场不发工资,只按岀勤情况每天发给0.5元的补助。1981年鱼场共增加收入1.8816万元。(4)大包干生产责任制。集体规定养殖作业单位,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上交集体一定的包干金额(或产品),其余收入归养殖作业单位自行分配。基建资金一般由集体统一负责,生产成本、生产资金多由作业单位自筹。1982年底,全区大包干户有290户,1983年8月即发展到10218户。曹县城关镇的杨来柱,1983年承包了城关乐园队的800亩水面,1984年收入养殖一项达15万元。
  国营养殖:指国营水产养鱼场、国营鱼种场及各机关、团体、部队等全民所有制单位从事的水产(种)养殖。(1)国营鱼种场。1959年,荷泽地区有国营鱼种场4处。1961年3月发展到9处,总水面714亩,至1985年除保留了地区、曹县、梁山、成武4处国营鱼种场(250亩)外,其余均下马。(2)国营养鱼场。1981年底,郓城县水利局单独经营8000亩宋金河水库进行养鱼生产,当年放鱼种15.5万尾,1982年产鱼12吨。
  联营养殖:为不同所有制之间或同一所有制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联合养殖。主要联营方式有:(1)国社联营。全区国社联营养殖单位只有单县城关一处。1980年,省水产局投资10万元,利用单县城内水面1000亩建设鱼场。该场建成后当年放养鱼种,当年捕出成鱼,完成当年的上交鱼货任务。1981年又上交3吨,后因连年干旱,城关水面缩小,大部干涸,未能完成生产任务。(2)国社队联营。由国家投资,社(乡、镇)负责管理,大队出劳力,共同建成的养殖单位,收入按比例分配。主要有单县浮岗水库养鱼场,郓城宋金河水库鱼场,曹县太行堤三库养鱼场。(3)国队联营。1974年成武林业局与南鲁大队联合利用安济河一段720亩的水面拦网养鱼。林业局负责购置栏鱼设施和鱼种,南鲁大队负责护养。收益分配:林业局提30%,南鲁大队得70%.(4)社队联营。1982年秋鄄城县什集、鼓楼两社与高庄、糖牛楼两大队联合利用沙河中段1500亩水面养鱼。社队共同投资进行基本建设及购买鱼种等,大队出人护管。收益分配按合同进行。该场建成后,当年生产鲜鱼15吨,1983年起捕20吨。(5)队队联营。1964年梁山斑鸠店公社的松柏、子路、李辛、马庄、黄庄等7个大队联营,利用1600亩的子路水库养鱼。当年投资5500元,购买鱼种及船网渔具,1971年有5个大队经营,1971—1974年共捕鲜鱼10余吨。收益分配,按股分红。1975年渔场收归社营。
  鱼苗鱼种生产1958年前,。泽地区零星的养鱼生产所需苗种均采捕于湖、河等天然水体。1958—1966年,荷泽地区养鱼生产普遍展开,在解决苗种问题上采取了捕捞采运、自孵并举的方针。1959年捕天然鲤鱼苗种964万尾,1960年仅1—9月即捕天然鱼苗4715万尾,鱼种546万尾,1963年后,随着中南鱼的采运及人工孵化的开展,天然苗种捕捞量减少。1959年鲤鱼人工孵化于梁山后孙庄鱼种场及曹县鱼种场获得成功,得苗89万尾。1960年5月,梁山鱼种场鲤鲫杂交试验又获成功,推动了全区鲤鱼人工孵化工作的开展。至1960年8月底,全区共计孵化鲤鱼苗14584万尾,为历史最高纪录。1961—1966年共孵鲤鱼苗350万尾。1963年曹县鱼种场突破草鱼人工繁殖关,产卵2万粒。1964年又突破鲢鱼人工繁殖关,得苗209万尾,培育鱼种12万尾。1965—1966年曹县鱼种场催产孵化中南鱼苗899万尾。1967—1973年,荷泽地区苗种生产基本上以自繁自育为主,并有少量的采运和天然捕捞,7年共生产鱼苗近1亿尾,生产鱼种3000多万尾。另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繁殖试验:1967年梁山鱼种场进行了黄河鲤鱼和红色鲤鱼的杂交试验,1971年成武鱼场青鱼催产孵化成功,1973年梁山、成武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次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1974—1985年菏泽地区鱼苗种生产发展较快,鱼苗由1974年的2546万尾,发展到1985年的8667万尾,鱼种由1974年的702万尾,发展到1985年的4515万尾。鱼种规格由原来的1.5—2寸,提高到2.5寸以上,特别是1980年后,3寸以上大规格鱼种数量增多,1981年全区生产3寸以上的鱼种229万尾,1985年达1223万尾。新品种不断引进,有兴国红鲤、散鳞镜鲤、日本白鲫和尼罗罗非鱼等。特别是杂交鲤和日本白鲫。至1985年已推广到全区10县市。重点鱼苗、种生产单位有曹县鱼种场、梁山县鱼种场、成武县鱼种场、荷泽地区鱼种场和定陶县城关鱼种场。
  成鱼养殖养殖品种: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鲤鱼是菏泽地区的主要养殖对象,80年代大多作为搭配种类养殖,其中有黄河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鲫鱼一般做为搭配品种与其他鱼混养,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小。草鱼1958年由南方引进,为菏泽地区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鲢鱼1958年自南方引进,是境内池塘养殖最多的鱼类,也是大水面主要放流品种之一。鳙鱼1958年由南方引进,在养殖水体中为主要的搭配品种之一。团头鲂1973年自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是养殖水体中主要搭配品种之一°罗非鱼1982年由湖北省浦圻县引进,经几年试验,具有良好生产优势,经济效益明显。因越冬保种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养殖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小。
  养殖方式:(1)湖泊养鱼。1984年,梁山县围东平湖养鱼300亩,捕成鱼8吨,1985年围养360亩,产量达到25吨,平均单产69.5公斤。成武文亭湖自1958年开始养鱼,1959年护养面积5000亩,年捕获成鱼55吨,1964年春于湖内筑一长800米的大堤,隔出水面1200亩,放养鱼种60万尾,次年捕成鱼40吨。1976年成武城关公社于湖浅滩挖鱼池200亩,年产鱼50吨。1984—1985年精养面积800亩,两年共产鲜鱼90吨。云南城坝头湖自1958年开始养鱼,1976-1980年起捕成鱼6吨。(2)水库养鱼。1975年秋,郓城县水利局于宋金河水库组织有关社队拦养水面1500亩,投放大规格鱼种25万尾,次年起捕成鱼5吨。1976—1978年投入鱼种50万尾,产鱼22.5吨。1980—1983年生产较稳定,养殖水面4000亩,四年投入鱼种109.1万尾,生产商品鱼69吨。1984年开始实行专业承包,1985年养殖面积扩大到8000亩,产量35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该库主养鳙、鲢、草鱼三个品种;曹县太行堤水库1964年开始养鱼。1975—1985年共捕成鱼372吨,其中1980年最多达75吨。曹县八里湾水库1976年11月修建蓄水面650亩,当年放鱼20万尾,次年产鱼10余吨;单县浮岗水库,1974年开始养鱼,1976—1984年共捕成鱼144吨,其中1981年为最高,达30吨。(3)河道养鱼。养鱼河道主要有黄河故道、沙河故道、老洙水河、赵王河、安济河、流畅河和小清河。最早的是1973年成武利用安济河养鱼。1980年扩大到全区7县,面积11450亩,1984年下降为3690亩,1985年增至19895亩,产量达到410吨。黄河故道1984年开始渔业利用,1985年有了较大发展,仅单县孟寨伊庄村即拦养水面2500亩。鄄城县1983年首次启用荣庄以东、糖牛楼以西150亩河段进行拦河养鱼。1985年养鱼面积扩大到2500亩,投放鱼种10万尾,鲜鱼产量25吨。巨野县徐庄、安庄大队,1974年开始利用老洙水河故道,拦河养鱼100亩。郓城县黄安公社于楼大队1975年开始在赵王河养鱼。(4)池塘养鱼。菏泽地区池塘养鱼是1958年后兴起的,1959年池养面积即达12919亩。1979年实行水产生产责任制后,推动了全区坑塘养鱼的发展,至1985年全区坑塘养鱼面积发展到73342亩,占养殖面积的65-8%,产量4300吨,平均单产达58.5公斤。(5)网箱养鱼。1979年省水产局投资于梁山、菏泽进行网箱养鱼试验。
  商品鱼基地:为了解决城市、工矿区和部队吃鱼问题,国家水产总局自1978年起在梁山建设商品鱼基地,当年投资16万元,建成国家基地614亩。1980年、1982年省分别在曹县、菏泽开始建设,商品鱼基地当年分别建成192亩和551亩。到1985年,国家、省共投资120万元,建成鱼池3753亩,其中国家基地2009亩,分布在梁山的馆驿、大路口、大安山、子路、后孙庄、风山、堂子、李官屯、斑店、赵坝、刘仙庄、方西、邓庄、楚桥、东张、南张、杜庄、鹅厂、信楼等70余处;省基地1748亩,分布在曹县的张庄集、祝口、南元、杨堂、界牌、沟车李及菏泽市的安兴、长集、温堂、新兴、刘寨、杜庄、陈集、大屯等60多个村庄和单位。1980—1985年基地共生产商品鱼881.78吨,交售给国家70.81吨。
  其他水生动植物养殖水生动物:河蚌育珠,1971年梁山、成武、曹县试养成功,1981年郓城县也试养成功。每亩水面放养珠母500—800只,保持肥水,每150个珠母产珠0.5公斤,每斤珠计6万粒。海浬鼠1959年全区发展到315只,1960年11月达到698只。另外,区内水生动物养殖还有养鳖、乌龟、水貂、牛蛙、麝鼠及鹅、鸭等。
  水生植物养殖:藕在建国前即有种植,建国后60年代种植较普遍,许多群众在坑塘、田地里以平栽、斜插或拉藕秧的方法进行种植。70年代后,其种植甚为普遍。1979年调查,全区种植面积3.5万亩。坑藕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池藕亩产750公斤左右。苇蒲建国前即有人工种植,但面积小,产量低。建国后苇蒲生产受到重视,种植面积扩大,生产水平得到提高,1958年苇蒲面积16167亩,1959年58946亩,1985年发展到10余万亩。茡荠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巨野县种植较多,其中巨野下官屯公社种植经验较为丰富,每亩最低产量1000公斤,一般产量1500公斤,最高达2000公斤.70—80年代除巨野外,其他县(市)也有少量种植。
  第四节水产捕捞
  渔民荷泽地区渔民大多分布于湖区、库区、黄河、黄河故道及内河沿岸,多从事专业或兼业性的自然捕捞。古大野泽、梁山泊皆有渔民。1855年后,曹、单黄河故道亦分布一定数量的渔民。1959年全区有捕捞户5674户,人口有24805人,其中专业劳力5652人,1961年有劳力9000余人,其中长期作业劳力3000人,1963年渔业劳力8532人,1972年下降为4009人,1979年又上升为12048人,1985年东平湖及沿湖9个乡镇归东平县后,全区尚有渔业劳力11790人,其中专业劳力3065人,兼业劳力8725人。
  渔具建国前,梁山县有渔船73只,皆属于4米左右的小木船。1959年全区非机动捕捞船1849只,载重2376.5吨,其中载重不足一吨的1000只,共载重728.5吨。1960年在太行堤水库使用的捕捞船,皆为舷长1.2丈、舷前后等宽5尺,吃水3公分,载重不足1吨的小型渔船,70-80年代在湖、河、水库使用的非机动渔船,基本上仍是这几种类型。1962年梁山开始有了机动船2艘,1963年又增加2艘,此后十几年机动渔船一直没有增加,至1973年只剩下一艘。从1975年开始,荷泽地区机动渔船逐年增加,到1978年达到13艘,1980年发展到17艘、75吨位、300马力。1985年有11艘、1659吨位、522马力。非机动渔船发展到3000只,4983.5吨位。其他渔具1959年全区有40314件,以小型渔具为主。1975年全区14672件渔具中有拖网6件,刺挂网2464件,围网64件。1980年有19028件,其中拉网115件,刺挂网14426件,竹箔11件,网箱59件。1985年全区有渔具58652件,拉网发展到1197件,刺挂网增长到38415件,有竹箔50件,网箱1958件。
  捕捞产量菏泽地区渔业捕捞1949年产量为735吨,1954年增加到1265吨,1963年达到3525吨。以后产量逐渐下降,至1968年全区捕捞产量只有403吨。1970年后捕捞产量开始回升,1973年达2040吨。1978年后,由于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淡水捕捞有了较快的发展。1982年全区捕捞产量达3002吨,1985年增到3614吨。第七章土特产品
  第一节林果
  桐木桐木是菏泽地区的一大优势。全区适宜泡桐生长的壤土、沙壤土和沙土面积较大,加之气候条件适宜,不论农桐间作,还是四旁植桐,生长都比较快。据测定,泡桐单株年生长量平均可达0.031立方米,是刺槐的3倍,杨树的1.5倍,榆树的3.4倍。
  荷泽地区栽培泡桐,历史久远。据调查,单县、曹县黄河故道一带群众从1796年(清朝嘉庆元年)就开始培育泡桐。1965年之后,全区开始大面积造林,1985年全区农桐间作已发展到596.28万亩,桐树丰产林37.2万亩,加上四旁植桐,全区共有桐树2622.5万株,桐木蓄积量12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7万立方米,出口桐木0.7万立方米。从1958年开始,青岛土产公司在单县杨楼收购桐木300立方米,东销日本。通过外贸部门出口始于1970年,当年出口量为88立方米。1980年是建国36年来出口量最多的年份,出口量为3.19万立方米,1985年为1337立方米。桐木家具出口始于1980年,当年出口家具价值14.52万元.1970—1985年,全区共出口桐木13.74万立方米,拼扳1.08万立方米。
  曹州耿饼曹州耿饼是以菏泽市东郊耿庄一带镜面柿为原料做成的。据《菏泽县志》载:“柿出耿氏园者佳,曰'耿饼',四方争购之”。菏泽古称曹州,故又称“曹州耿饼”。菏泽柿树历史上极盛时期近一万亩,约十余万株,年产柿子2500多万公斤,加工耿饼500万公斤。经过历次战争的破坏,1952年荷泽县的柿树只剩下26791株,产量为39.8万公斤,耿饼产量为10万公斤左右。1985年菏泽市仅有柿树0.23万亩,3500株,年产鲜柿20万公斤。菏泽耿饼以其肉质细软,橙黄透明,甜味浓郁,自生霜厚,有“霜果”之称。据山东农学院1980年测定,耿饼含糖量为62.2%,含酸量为0.18%,水分为24%,是国内含糖量高的品种之一,被列为全国优良推广品种。
  曹州木瓜现称菏泽木瓜,为菏泽市特产果品。栽培历史远在明代以前。据有关资料记载,解放初期菏泽郊区尚有明朝大木瓜树。菏泽木瓜集中栽培在菏泽市北郊牡丹乡的李集、赵楼、芦堌堆、干洼等村和菏泽地区农科所。据统计,解放初期,菏泽县有木瓜600株。建国后,木瓜生产有所发展,除菏泽县原有面积外,曹县、单县、定陶、鄄城等县也有小面积栽培。据1978年菏泽地区果树站调査,全区有木瓜树1822株,年产木瓜4.39万公斤。
  荷泽木瓜金黄油亮,香味扑鼻,既是室内陈设观赏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材。有祛湿、舒筋、和胃等功能,治关节病和腰膝酸痛等症。据山东省果树所测定,木瓜果实每百克鲜果可食部分,含有糖5.45克、可滴定酸2.12克、可溶性果胶0.68克、维生素C120毫克,还含有磷、钾、钙、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菏泽木瓜以其个大,色泽金黄,香气浓郁而著称,是荷泽的名特产。
  木瓜品种有胜花子、豆青瓜、狮子头、细脖子和香木瓜5种,以胜花子香气最浓,具有朱砂斑点,曾做为贡品进于封建帝王,其它品种也作为观赏品而远销京津一带。
  巨野圆铃大枣巨野圆铃大枣俗称核桃纹枣。巨野枣树栽培历史相传在千年以上,百年以上的大枣树仍能见到,枝繁叶茂,果实累累。20%的枣树树龄均在70年以上,群众称之为“祖宗树巨野圆铃大枣树集中分布在城东南薛扶集和城西田桥乡。建国前,全县约有枣树近20万株,因1935年黄河在鄄城临濮集决口和1946年的内战,损失严重。据《山东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1949—1952)》记载:1952年巨野县有枣树7.96万株,大枣产量为415万公斤。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枣树有所恢复和发展。据1963年统计,巨野县枣树总株数为29.65万株,其中成片面积0.38万亩,产量为73万公斤。1985年,大枣产量回升到147万公斤。
  巨野圆铃大枣晒制的红枣,肉厚核小,出干率高达40%,每百克红枣可食部分含糖量达73克,相当于大米79克或精面粉75克的营养价值,所含维生素C达336毫克,比苹果高出80倍,在人民生活中常以此为滋补营养品。
  梁山蜜桃梁山蜜桃系菏泽地区梁山县果品特产,栽培历史约在2000年以上,因集中分布在梁山周围的山坡地带而得名。1952年,梁山县有桃树2.92万株,产量33.5万公斤。建国后,由于梁山周围开山采石、建厂及城建占地,梁山蜜桃遭到破坏,蜜桃基地已经湮灭。据梁山林业局1985年调査,仅剩下15株,散生在郝山头和馍台等村群众的院内。
  梁山蜜桃,味酸甜,离核,果多白色也有绿色,果肉白色,纤维少,品质上等,闻名省内外。
  第二节水产
  黄河鲤鱼主产于东平湖及黄河干流中,为荷泽地区名优水产品之一。黄河鲤鱼“金鳞赤尾”,生有双须,善跳跃,向来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因其“肥美甲天下”,故“金盘脍鲤”向为大宴珍肴,明代李时珍曰:“诸鱼惟此最佳,故为食品上味”。在菏泽地区,男女结为百年之好,有请媒人吃鲤鱼的习惯,以示吉祥美满。
  黄河鲤鱼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色味俱佳,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煮食,治咳逆上气、黄疸,下水气,利小便”。另外还有许多以鲤治病的民间验方,如:鲤鱼半市斤加胡椒、生姜、鸡内金、茡荠等少许,共煮汤服可治胃病,胸部胀痛,消化不良。鲤鱼血与白糖,调匀后涂患侧(左歪涂右, 右歪涂左)治疗口眼歪斜,效果较好。
  区内黄河鲤鱼生长较快,当年尾重200多克,二龄可达1公斤。产量也较高,仅梁山每年就从东平湖中捕捞2500吨左右。
  毛刀鱼学名刀鳞,产自东平湖及黄河干流中。毛刀鱼味鲜美,为区内名优水产品。
  毛刀鱼形侧扁,尾部细长呈三角形,口大,有细齿,上颌骨长,接近或达到胸鳍基部。为洄游性鱼类,每年3月性成熟的个体从大海溯黄河而上,5—6月份在东平湖产卵;8月份小毛刀鱼开始顺流回海,自陈山口建闸后, 切断了其洄游的道路,现在黄河干流中产卵。
  性成熟年龄为2龄,绝对怀卵量2.9-10.6万粒,相对怀卵量27.8—71.4万粒/公斤。1963年前,毛刀鱼较多,每年鱼退时,渔民在东平湖陈山口上下布网拦捕毛刀鱼,一般年捕100多吨,高者数百吨。如1961年第三季度仅银山公社即捕214吨,1962年1—5月梁山28架网平均日捕1500公斤。为保护毛刀鱼资源,1964年4月,沿湖三县召开了会议,划了禁渔区,确定了禁渔期,建立了毛刀鱼资源管理委员会。70-80年代,区内毛刀鱼产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芡实俗名鸡头米,一年生大型浮叶植物,为东平湖名特产之一。
  芡实根茎短粗,多须恨。叶如榆钱,皱折。浮于水面,上面绿色,下面紫色,叶脉突出呈网状,两面脉上有尖刺,叶柄上也密生棘刺,花萼似鸡嘴,大的象拳头,花蓝色,浆果近球形。50年代初期,全区芡实较少,且主要在东平湖中。1953年东平湖芡实产量只有350公斤,1958年菱、芡面积发展到10000亩。1962年,成武于城湖内发展部分芡实。1964年全区种植250亩。1972年发展到1000亩,产量6万公斤。1975年东平湖菱芡混作面积8万亩,梁山县收芡实10万公斤。
  芡实种子、根茎和花梗(去皮后)可食用。种子除食用外,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滋养强壮药,兼有收敛镇痛作用。有治滞浊、助消化、补脾益肾、治疗腰脊痛等效能。
  第三节畜禽
  鲁西黄牛鲁西黄牛是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它以体大力壮、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耐粗易养、抗病力强而著称。菏泽地区为中心产区。截止到1985年全区存养量近60万头,占全省鲁西黄牛总头数的80%以上, 出栏率为19%。
  鲁西黄牛是在一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当地气候温和,土地宽广,交通不便,要求躯体大、挽力强、行走快的役畜,这就促使当地群众选用大型役牛。历史上每逢配种旺季,种公牛披红戴花,赶集串会,相互竞赛,对选优去劣,加强选育起了重要作用。鲁西黄牛肉质好,产区群众有吃牛肉的习惯。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山东省沿海贸易开放后,牛肉为主要贸易物资,开始大量出口,运往德、日、南洋、香港等国家或地区。
  根据自然条件和用途,鲁西黄牛在品种形成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凡土地粘重、生产工具笨重并要求精耕细作的地方,以“抓地虎”牛为主;土质较松,耕地面积大,交通不便,耕挽兼负的地方,则以体格高、步幅大、速度快的“高辕型”牛为主。70年代中期以后,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既要求挽力大,又要求速度快,加之“两型”之间的交配,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又出现了大量的中间类型。
  高辕型牛:个体高大、四肢较长、但体躯较短,侧视略成正方形。角多为龙门角和倒八字角。被毛颜色较浅,黄色较多,三粉较明显,臀部较高,行走快,步幅大,适于拉车运输,但持久力较差。
  抓地虎牛:上体较矮,身躯粗且长,四肢粗壮,胸部深广,侧视呈长方形。公牛以倒八字角、扁担角为多,母牛多为不正角。被毛较深,以棕红、深黄为多,步幅小,行走慢,挽力和持久力较大,适于农田耕作。
  中间型牛:体质类型、外貌特征、体态指数等均介于高辕型与抓地虎之间,这种类型的牛较多,约占牛群总数的43.6%。
  据1980年调査,鲁西黄牛的体重,一岁公牛310公斤、母牛253公斤;二岁公牛432公斤,母牛341公斤;三岁公牛482公斤,母牛357公斤;四岁公牛554公斤、母牛379公斤;五岁以上公牛560公斤,母牛391公斤。
  鲁西黄牛具有良好的役用体型,且性情温顺,好管理易调教。据1980年42头牛(其中公牛3头,年龄6—7岁;母牛24头,年龄5-9岁;阉牛15头,年龄5-9岁)的测验,平均最大挽力229.33公斤,相当于体重的54.87%。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中等膘情的阉牛每天可耕沙质土地5-6亩,母牛可耕
  3—4亩。
  鲁西黄牛产肉性能良好、皮薄、骨细、产肉率较高,且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细,脂肪均匀地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群众称为“五花肉”,本世纪初曾远销海外,被称为“山东膘牛”,每年岀口十几万头。80年代又有数万头膘牛运销香港等地,颇受欢迎。据1984年试验,12—18月龄的公、母牛平均日增重0.61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6.3饲料单位,平均屠宰率为56.75%,净肉率为48.68%,接近或超过国外著名肉牛品种。
  小尾寒羊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绵羊品种。1965年以前,全区的小尾寒羊多集中在黄河故道、大沙河两岸。70年代后,区内西部、西北部数量较多,质量也较好。特别是鄄城、东明两县最多,菏泽、曹县、定陶等县次之。后来由于绵羊杂交改良工作的开展,使小尾寒羊的存养量大大减少,分布面也大大缩小。1979年菏泽地区被定为全国小尾寒羊育种基地。80年代梁山、郓城、巨野、鄄城等县为重点产区,每年约产8万张裘皮,175万公斤羊肉。1985年全区存养10.31万只。
  饲养小尾寒羊,投资少、见效快,管理也比较简单。小尾寒羊成熟早,繁殖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小尾寒羊属于短脂尾羊,尾长不超过飞节,被毛白色者为多,毛股清晰,花弯较多呈穗状,适于制裘。公羊头大鼻隆起,羊角粗壮,呈三棱形,颈粗短,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前躯发达,耆甲高。母羊头较小,颈细长,两耳较大且下垂,大多有小角或角基。
  一般成年公羊体重94公斤,体高91公分,成年母羊体重50公斤,体高77公分,体长78公分。周岁公羊体重62公斤,体高83公分,体长80公分;周岁母羊体重41公斤, 体高74公分,体长74公分。
  小尾寒羊产肉性能良好,出肉率高,成年公羊屠宰率为55.59%,净肉率为45.9%;成年母羊屠宰率为52.43%,净肉率为39.7%;三月龄断奶羔羊屠宰率为50.57%,净肉率为39.18%。
  小尾寒羊的羔皮比细毛羊、半细毛羊的羔皮薄,皮肤组织细密紧韧,毛股清晰,具有波浪形或螺旋形花纹,经过熟制花形基本不变。成年公母羊的板皮面积大,是制革的好原料,毛没有花弯的也可制裘。
  小尾寒羊产毛量较低,但羊毛油汗小,净毛率较高。
  青山羊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所产青山羊板皮,是加工皮褥、皮衣的上等原料,尤其是羔皮(称青猾皮)驰名中外。青山羊主要分布在菏泽地区,系本地和我国的名特产。
  青山羊的选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全区饲养的山羊有青、白、黑三个毛色,以吃肉为目的。后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猾皮成为岀口商品。开始黑猾皮为最好。1952年后,染色工业发展较快,黑色猾皮可以染制,而区内所产的青猾皮,由于毛色好、光润,又有美丽的花纹,质地柔软紧密,人工不能仿制等特点,在国际市场很畅销。早期流行小毛猾皮,商人大批宰杀母羊,剥取胎羔,造成山羊不断减少。1937年前后,出口改为大毛猾皮,宰杀出生后3天左右的羔羊取皮,结束了 “刀下猾皮”,变肚剥为“活羊摔”。
  50年代以后,国家收购青猾皮,实行了优质优价和奖励政策,并采取了选种选配、收次留好和异母带羔、劣种淘汰等办法,育成了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羔皮山羊品种。
  随着青山羊的迅速发展,两皮产量也逐年提高,1950年全区收购青猾皮17.4万张,山羊板皮4.3万张;1955年收购青猾皮76.2万张、山羊板皮25.1万张;1975年收购青猾皮226.4万张、山羊板皮93.8万张;1978年收购青猾皮367.7万张、山羊板皮137.2万张;1982年收购青猾皮428万张,山羊板皮219.9万张,成为大宗出口商品,销往西欧、美洲的一些国家。
  70年代以后,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从菏泽地区引进了大批青山羊进行繁殖饲养,南到两广、云贵;北到吉林、黑龙江;东至沿海;西至青海、四川。有山区,也有平原,气候千差万别,饲草料极不相同,但大部分羊群都能健康发展。
  青山羊体格小,结构紧凑,头大小适中,上宽下窄呈三角形。公羊颈粗短,前胸发达,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前高后低,雄壮有力;母羊颈细长,前躯较窄,后躯较深,背腰平直,前低后高,腰围大,四肢健壮结实。
  青山羊具有“四青一黑”的特点,即被毛、嘴唇、角、蹄为青色,前额为黑色。由于黑、白毛混生均匀,细密有光泽,使人感觉到呈青色而不是灰色。又因黑、白混生比例不同,毛色又分为正青、粉青、铁青三种。白毛过多的为粉青,黑毛过多的为铁青。
  斗鸡斗鸡原产于菏泽地区,是中国一个珍贵的玩赏型鸡种,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据载,春秋战国时期到唐玄宗李隆基时,“诸王世家、贵族之家,倾家破产斗鸡,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民间兴斗鸡戏”。后来开封、商丘、西安等地也来菏泽地区引种斗鸡。由于连年战乱、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频繁,致使斗鸡几乎绝种。
  70年代初期,全区部分县又开始饲养斗鸡,但数量很少,发展也很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主管部门在鄄城县建立了斗鸡保种场。斗鸡又有新的发展, 除鄄城县以外,菏泽、成武、曹县等县市均有斗鸡分布。
  斗鸡体型紧凑,公鸡胸部发达,头大而宽,腿高,颈粗长。从体重上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体重分别为6、5、4公斤。从毛色上又可分为黑、白、红、黄四个类型。斗鸡斗架有快型慢型之分,斗打形式又分高咬、下海、打低头等三种。
  斗鸡的外形,具有鹰嘴、鹅颈腿、驼鸟身特征。头型多数为平头,凤头不多,冠多分为单冠和平冠,一般皆为红色,嘴为白色或黄色,脚为黄、白两种颜色,其中黄色较多,白色仅占四分之一。没有趾毛,爪玉色较多,黄色次之,皮为白色,掉毛处呈红色。
  周岁以上成年鸡的体长,公鸡为25-30厘米,母鸡为21-25厘米;其胸深,公鸡为11—15厘米,母鸡为9—13厘米。
  斗鸡生长快,肌肉丰满,肉质鲜美,逐渐形成赏肉两用型品种。据调査,斗鸡30日龄体重可达0.35公斤;60日龄体重可达0.75-1公斤;90日龄体重可达2公斤;120日龄体重可达2.5公斤;150日龄体重可达3公斤;180日龄体重可达3.5公斤;周岁体重可达4.5公斤。
  斗鸡开产日龄一般为180—220日,年产蛋62—96枚,蛋重50—75克,蛋色多为暗红色,成年母鸡就巢性较强。公母鸡利用年限3年左右。
  斗鸡同良种肉用鸡杂交,杂种鸡产肉性能很好,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第四节药材
  牡丹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根皮(丹皮)加工后入药,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等功效,为地道药材之一。
  半夏半夏别名老鹳眼、老鸦芋头、麻芋头、天落星,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加工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治痰饮咳喘,胸脘痞胀,恶心呕吐,痰厥不语,风痰眩晕等症,外用消痈肿。菏泽地区野生半夏分布较广,历史悠久,系地道药材之郓城县所产为“郓半夏”,也叫“猴头半夏”;单县产的叫“防城半夏”;成武县产的叫 “鲍头半夏”;菏泽市产的叫“雷泽半夏”;曹县产的叫“榆林半夏”。
  山药山药为薯荠科多年生缠绕草木。块茎加工后入药,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效,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小便频数、遗精、白带等症。各县皆产,以单县、鄄城县为主产区。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高顺
相关人物
弗襄
相关人物
唐佩贤
相关人物
王雨亭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

桐木
相关专题
曹州耿饼
相关专题
曹州木瓜
相关专题
巨野圆铃大枣
相关专题
梁山蜜桃
相关专题
黄河鲤鱼
相关专题
毛刀鱼
相关专题
芡实
相关专题
牡丹
相关专题
半夏
相关专题
山药
相关专题
鲁西黄牛
相关专题
高辕型牛
相关专题
抓地虎牛
相关专题
中间型牛
相关专题
小尾寒羊
相关专题
青山羊
相关专题
斗鸡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