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年龄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4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年龄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1963年,全区开始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党和人民政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全区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年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0—4岁的幼儿745656人,5—14岁的少年1815081人,20—49岁的中青年2610305人,50—94岁的老年1270862人。百岁以上的老人22人,最高年龄109岁。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年龄构成
内容
1963年,全区开始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党和人民政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全区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年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0—4岁的幼儿745656人,5—14岁的少年1815081人,20—49岁的中青年2610305人,50—94岁的老年1270862人。百岁以上的老人22人,最高年龄109岁。
各年龄组人□比重1982年与1964年相比,0-4岁,5-9岁两组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33%和1.28%,15-19岁组人口比重则上升1.63%,各高龄组人口比重也有所增加。
菏泽地区1964年与1982年人口年龄状况表
各重要年龄组人口1964—1982年的19年间,学龄前儿童人口比例减少2.40%,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得到控制;青年人口1.69%。
比例增加1.18%;劳动人口比例增加
菏泽地区1964年与1982年各重要年龄组人口状况表
人□年龄构成类型1973年,全区开始加强以控制人口增长为中心的计划生育工作.1979年,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0—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率1964年为38.6%,1982年为35.2%,下降3.4%;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率1964年为5.7%,1982年为5.0%,下降0.7%。按国际上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标准衡量,全区人口年龄构成逐渐由“年轻型”过渡到“成年型”。
劳动人□负担系数全区在50-60年代的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内所生人口,到1982年已陆续进入劳动年龄。1982年,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为51.02%,比1964年的49.33%增加1.69%,劳动年龄人口负担非劳动人口系数也比1964年下降11.2,其中负担少儿(0-14岁)系数下降9.3,负担老年 (65岁以上)系数下降1.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