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山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山丘
分类号:
K928.3;K928.43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关键词:
菏泽地区
山丘
内容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梁山本名“良山”,因春秋时期附近有良邑而得名。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文帝封第二子刘武为梁王,曾猎于此山,死后并葬于山北麓,“良山”遂易名“梁山”。该山位于县城东南隅,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占地面积3.55平方公里。主峰虎头峰海拔197.9米,位于山体东南端。相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腊山别名“小岱峰”。位于梁山县城北部,东平湖西岸,东部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西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3.5公里,南北1.8公里,占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主峰偏东部,海拔258.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上有四处溶洞,两处泉水,洞为寒武纪地层发育。山上植被茂密,奇峰怪石甚多。山北坡,松柏倒挂,谷幽洞深,有古庙宇十余座,或依山而筑,或临崖而建,参差错落,风物宜人。
凤凰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北走向,长约1.4公里,占地面积0.22平方公里,自南而北共有4个小山峰,以最南边的山峰最高,海拔98.4米,山南侧于海拔80米高处,发育了4个溶洞。从南向北,一号洞面积约210平方米,高7米,有5个自然石柱撑着洞顶,状似殿堂;三号洞505平方米,洞顶倾斜向上,冷空气下沉洞底,水汽凝结,滴水常年不断。
龟山位于梁山县城西侧,南接凤凰山,因山北坡有巨石如龟而得名。东南一西北走向,长0.8公里,占地面积0.28平方公里。主峰在南端,海拔119米。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古代多水患,河、济、汶三水环山而流,民籍以安,故名。明、清两代后,称安山。后为别于安山镇,改称小安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北7公里处,呈圆形,直径约1公里。主峰位于山体中南部,海拔157.4米。山上原有甘罗墓、汉冀州刺史王纯碑,今已无存。山西侧顶部和底部各有溶洞6处,顶部洞发育在奥陶纪地层中,深不可测;底部洞发育在寒武纪地层中,面积较大。此山现为建材基地,南面、北面各有众多采石场和石灰场。
六工山相传古须句国曾在此设土、石、金、木、兽、草六业作坊,因而得名。位于东平湖北岸,呈南北走向,南北2.9公里,东西2-1公里,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东南部,海拔189米。山西麓有唐武后时建的建福寺,现为荷泽地区麻风病防治院。寺后山坎上,有唐代摩崖造象12尊。山北麓是梁山县境内黄土覆盖最厚,冲沟发育最多,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的地域。
昆山位于东平湖西岸,腊山南0.5公里处,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位于中部,海拔229米,山上松柏繁茂。1941年梁山县初建时,以昆山一带为抗日根据地,县曾以山名。
司里山俗称“小千佛山”,古称“棘梁山”。因宋代曾在此设巡检司,后易名司里山。位于梁山县城北25公里处,南北长0.6公里,东西宽0.3公里,占地面积0.1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00米。山四周陡峭,顶部平坦,西南隅有一条路可供登山,北部山顶有两块磐石,突兀高耸,人称“千佛崖”。崖四周有北齐、唐、宋时摩崖佛470余尊。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实物
梁山
相关实物
腊山
相关实物
凤凰山
相关实物
龟山
相关实物
小安山
相关实物
六工山
相关实物
昆山
相关实物
司里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