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单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901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单县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60-61
摘要: 单县位于菏泽地区东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处,地处北纬34°34'—34°56',东经115°48'—116°24'之间。东邻丰县(苏),南、东南接砀山(皖)、虞城、商丘(豫),西连曹县,北靠成武、金乡。南北最大纵距3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0公里,面积1661.52平方公里,约占全地区总面积12.6%。县城座落于县境中部略偏西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东经116°05′。
关键词: 县市简况 单县

内容

位置单县位于菏泽地区东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处,地处北纬34°34'—34°56',东经115°48'—116°24'之间。东邻丰县(苏),南、东南接砀山(皖)、虞城、商丘(豫),西连曹县,北靠成武、金乡。南北最大纵距3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0公里,面积1661.52平方公里,约占全地区总面积12.6%。县城座落于县境中部略偏西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东经116°05′。北距首都北京635公里,东北距省城济南315公里,西北距行署驻地菏泽80.5公里;邻县之间,西距曹县城48公里, 西南距河南省商丘市54公里,南偏西距河南省虞城县城47公里,南偏东距安徽省砀山县城47公里,东距江苏省丰县城47公里,东北距金乡县城36公里,西北距成武县城26公里。
  沿革单县古称单父,相传为舜帝师单卷所居,因以为名。
  春秋时,先属宋,继属鲁,后又属宋。战国时,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宋亡后,单父属齐。
  秦,始置单父县(治今单城南厢),属砀郡。
  西汉,又在今单县东终兴一带建平乐县。单父、平乐二县,先后属梁国、山阳国、山阳郡、昌邑国等。宣帝时,单父改县侯国,前38年(汉建昭元年)平乐县也改为侯国,归属不变。王莽时改单父县为利父县。
  东汉,单父属济阴郡。撤平乐县,在单县东境设防东县,属山阳郡。昌邑不变。
  三国,今境内有济阴郡的单父县,山阳郡的防东县、昌邑县。三国末年防东废。晋同三国,只是山阳郡改为高平国,仍辖昌邑。
  南北朝,公元454年(宋孝建元年)废单父县,于单父故城侨置北济阴郡和离狐县。郡辖离狐、城武、丰县。467年(宋泰始三年)淮河以北为北魏占领,北魏袭刘宋建制,仍保留北济阴郡和离狐县。至556年(北齐天保七年)撤北济阴郡与离狐县,另置永昌郡于城武,统辖其地。
  隋,586年(隋开皇六年)复置单父县,属济阴郡。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成武设戴州,单父属之。606年(隋大业二年)改州为郡,废戴州,单父属济阴郡。
  唐,621年(唐武德四年)复于成武置戴州,单父属之。643年(唐贞观十七年)撤戴州,单父属宋州。
  唐末,朱温(砀山人)为宣武军节度使,为光耀故里,于899年(唐光化二年)设辉州于砀山县,单父属之。翌年,辉州迁治单父。
  五代,后唐灭后梁,于924年(后唐同光二年),改辉州为单州,领县四,单父为其一。
  北宋至元,单州名称和治所不变,只是宋单州属京东西路,金单州属南京路归德府,元单州属济宁路,单父随属。
  明,1368年(明洪武元年)撤单父县入单州。翌年七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时属济宁府;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改属兖州府。1523年(明嘉靖二年)黄河决口,城毁于水,乃于原城北重建新城(即今城址)。
  清初,属兖州府,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改属山东布政司曹州府。
  民国,1914年单县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废道,直属省。1936年建山东省第二区,单县属之。1938年属第十一区。1939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单县,县城沦陷。1940年3月,中共于单县东南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县政府,1941年8月,在单县东北部建曹芳办事处,10月建单西南办事处,均属湖西专区。1942年10月,湖西专区改称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单县及两办事处随属1943年7月曹芳办事处改为金曹县,1944年6月单西南办事处改为临河县,同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二十一专区改称冀鲁豫十一专区,单县、金曹、临河三县均属之。1945年9月建单虞办事处,撤金曹县。12月撤单虞办事处改临河县为单虞县。1946年2月改第十一专区为三专区,单县、单虞县随属。1947年底,在今河南省虞城县和单县结合部建虞城县。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改三专区为湖西专区,单县随湖西专区属平原省(同时撤单虞县)。这时,单县为专署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11月撤平原省,湖西专区属山东省。1953年8月撤湖西专区,单县改属菏泽专区。1958年撤菏泽专区,单县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单县复属。1967年属菏泽地区。
  区划建国初,除城关区直属湖西专署外,全县划12个区。1953年改为13个区、1个城关镇、221个乡。1956年将原复程县东部几个区划入单县,单县之大寨区划归砀山。1958年撤区并乡,改为30个乡镇。9月乡改社后,划为13个人民公社。1979年增为27个公社°1984年划为7个区、8个镇、30个乡,即:城关镇(区级镇);城郊区,辖单溜、李半庄、孙溜、陈蛮庄、十里铺、谢集、丁楼7个乡;终兴区,辖终兴集及李田楼、时楼、黄堆、张集、马楼、王小庄6个乡;蔡堂区,辖蔡堂镇及龙王庙、朱集、杨楼、孔集4乡;黄岗区,辖黄岗镇及罗庄、孟寨、花园、毛庄、浮岗5个乡;高韦庄区,辖高韦庄镇及李新集、聂傅庄、曹叵集3乡;郭村区,辖郭村镇及曹庄、高老家、大李海3个乡;徐寨区,辖徐寨、曹马集两镇及芦墓、李新庄两乡.1996年底,全县共有12个镇、25个乡,9个居委会、502个村委会,2491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单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