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订单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68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订单农业
分类号: F203.9
页数: 3
页码: 276-278
摘要: 2004年,市工商局按照省局关于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的要求,深入开展“订单帮扶”农业工作。结合涉农企业特点,细化制定“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和农户标准,增强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和履约意识,提高订单履约率。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诚信守约活动,规范订单的运行、主体、合同格式和签订程序,使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依法签订订单。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 合同制 订单农业

内容

2004年,市工商局按照省局关于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的要求,深入开展“订单帮扶”农业工作。结合涉农企业特点,细化制定“守合同、重信用”涉农企业和农户标准,增强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和履约意识,提高订单履约率。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诚信守约活动,规范订单的运行、主体、合同格式和签订程序,使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依法签订订单。同年,市工商局按照省局“执法服务环境年”活动和整体农业帮扶工作部署,把服务“订单农业”作为一个亮点工程来抓,率先在牡丹区进行试点,各县、区局采取建立3~4家涉农企业和两个以上重点生产基地联络的办法,运用合同监管服务职能,实施合同帮扶,规范指导签约行为。市工商局先后深入到订单农业较为集中的牡丹区沙土镇、曹县的普连集、郓城的神舟集团、成武种植养殖业户和涉农龙头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订单农业”帮扶工作情况。对“订单农业”的试点单位,试行《合同监督检查制度》《合同联系点工作制度》《合同培训宣传制度》《合同纠纷调解制度》《“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认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订单农业”的规范提供了完整的格式程序。市工商局在牡丹区进行了典型示范,在认真总结推广牡丹区裕鲁西达食品有限公司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又在种养殖比较集中的曹县、巨野、郓城、定陶、东明等地推广了一大批企业典型,实行每个县局联系3家龙头企业,1个工商所联系1家龙头企业的制度。全年,全市共举办涉农企业和农户法律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380多人。牡丹区还采取宣传车集日巡访的办法,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区16处乡镇集市进行了巡回宣传,发放明白纸8000份,现场解答380人次。
  2005年,全市举办涉农企业和农户参加的各类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680人。向农民赠送合同法及宣传材料4000册。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户的守法意识和履行合同的自觉性。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
  图7-3订单农业蔬菜加工现场一角
  图7-4工商人员带领企业到田间与农户现场签约订单“双教育、双规范、双自律、双诚信”活动,广泛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认定工作,并对守信企业和农户进行表彰。通过典型带动,企业和农户的诚信守约意识普遍得到提高。7月,市工商局召开了帮扶“订单农业”调度会。11月23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召开了帮扶“订单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对14家省、市级新发展涉农龙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60户“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进行了表彰授牌。至2005年底,全市有160家涉农龙头企业,其中50多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认定国家级、省级涉农“守合同、重信用”龙头企业60家,“守合同、重信用文明农户”130户,涉及农田近100万亩,签约订单合同近4万余份。全市有50多家企业与农民结成了联合体,借助“订单农业”共谋发展。全年,调解合同纠纷36起,査处坑农害农案件62起,涉案金额396万多元,罚款36万元。

知识出处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出版者:中国工商出版社

《菏泽市工商行政管理志》客观地记述了菏泽境内工商业发展脉络和工商行政管理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这部志书共分15篇,50余万字,时间跨度为上古时代至2005年,简要记述了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菏泽境内的市场发育、贸易往来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体系的历史沿革,重点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5年,菏泽工商业发展、振兴的历史原貌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突出记述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菏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绩和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及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