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要求在经济往来活动中要“重合同、守信用”。
1985年,地区工商局组织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活动。此项活动只限于在荷泽地区国营、集体基层企业中开展。经单位申报,主管部门推荐,荷泽地区工商局及有关部门考核,报市政府批准,决定命名菏泽棉纺织厂等26家企业为全区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0月,召开了全地区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表彰大会。
1986年,为加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考核力度,在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过程中,对利用合同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以及盲目签约、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当年不予命名,并收回已发给的“重合同、守信用”铜牌和证书,以促进企业自律,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推动全区“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深人开展。
1987年,全区有1221家企业参加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共评选出1986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26家。
1988年,在全区企业中继续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很多企业把积极申请参加这一活动看作是改善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部分,不但大多数国营大中型企业参加了这一活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也纷纷申请参加评选。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活动给企业带来了五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调动了企业学法的自觉性。二是促进了企业的合同管理。三是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信誉和经济效益。四是使企业学会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完善了企业自我管理机制。同年,评选出1987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19家,其中国营企业126家,集体企业82家,乡镇企业11家,并在3月29日召开了命名大会。1989年,评选岀1998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406家。
1990年的评选,申报参加评选活动的法人企业1334家,被主管部门推荐的共638家,各县(市)工商局经考核验收共呈报453家,经地区工商局审查批准,命名1989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451家。该年,评选命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457家,全区有22家企业获第一届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
1991年,地区工商局把取得“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作为企业评先进和企业升级的必备条件之一,把经济合同管理情况作为对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激励企业勇跃参加这项活动。5月,全区在郓城县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学习传达部分先进单位在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和经验材料;听取了本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研究了全区进一步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合同的措施。是年,有958家企业申报参加评选活动,共命名地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461家。
1992年,全区有45家企业获第二届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
1993年,地区工商局对由于经济效益滑坡,而放松合同管理的5家企业进行警告,限期整顿。对注重合同管理,经济效益较好的省级“重合同、守信用” 企业,于荷泽国际牡丹花会前,在《菏泽日报》上,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发布了公告,介绍了企业的产品、规模、荣誉、经济合同管理经验。同年3月,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荷泽第二毛纺厂,作为全省三个名额中的一员,出席了国务院召开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代表会议。该年,共有地区级“重合同、守信用” 企业402家,省级“重合同、守信用”45家保持了荣誉称号。
1994年,全区共有54家企业获第三届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地区级评选岀343家。
1995年,评选出地区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54家。
1996年,全区有72家企业获第四届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命名,地级评选出225家。
1997年,为扩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知名度,地区局统一组稿,分别在省局工商刊物、报纸、《菏泽日报》发布了公告。菏泽油嘴油泵厂、洲达集团等9家企业被收录《齐鲁企业之星》一书,各县(市)局也同时采取“上门挂匾、电视连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知名度。该年,共发展地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6家,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6家。1998年,全区共有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76家。对原有72家进行年审,66家通过,6家撤销,新发展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0家。
1999年,全区共有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61家,地区级112家。
2000年,地区工商局对全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进行了全面整顿,从地区工商局到工商所,认真组织,大力宣传,层层发动,上下配合。深入到每个企业检查,确保了整顿工作的质量。全市原有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71家, 经清理整顿撤销7家,年审合格64家。原有市地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14家,年审合格数98家,撤销43家,新发展15家。整顿活动中,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荣誉称号撤销,树立“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活动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1年,市工商局与银行、经贸委等部门配合,对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在掌握大量详尽资料的基础上,由工商机关评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银行则把企业是否取得“重合同、守信用”称号作为优先放贷的前提。该年,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成为荷泽市首家获此荣誉称号的企业。至200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家,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69家,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94家。
2002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更名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评选是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广乏肯定。
2003年1月,山东现代达弛电工电气股份公司、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的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被国家工商局限性批准,为此,荷泽市工商局在新闻媒体上做了专题报道。
2003-2004年全市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
表7—11993-2005年全市8年以上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
表7-2
同年,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实行信用奖惩制度,在企业年检时期,向企业注册局推荐一批企业效益好、连续2年以上是国家、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为免检企业,占全市70户免检企业的21%,在全市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向市政府推荐了35家模范诚信企业,受到了市政府的命名和表彰。2003年,对2002年度全市省级76家、市级107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进行了年审,省级71家、市级71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通过了年审。2004年6月26日,市工商局、牡丹区工商分局、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菏泽怡海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举办了“承诺建设销售放心房、创建'守合同、重信用'诚信房地产企业”文艺晚会,市工商局现场发放相关宣传材料、制订房地产企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诚信企业及承诺建设销售“放心房”整顿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等措施,贯彻落实整顿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
同年7月,市工商局对荣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的“菏泽供电公司、山东移动通信公司荷泽分公司、山东花冠酒业集团总公司、郓城水浒图7一22005年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授牌表彰酒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予以授牌表彰。同年,对2003年度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07家,省级86家通过了年审。
2005年,在荷泽市电视台召开“诚信之光”文艺晚会,表彰了获得国家、省、市级的“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介绍了工商系统和企业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营造了“讲诚信光荣,失信欺诈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同年,对2004度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95户,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34户通过了年审。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7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04家,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