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菏泽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投资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菏泽概览》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573
颗粒名称:
投资环境
分类号:
F830.59
页数:
37
页码:
45-81
摘要: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在方圆20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拥有近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关键词:
投资
投资环境
内容
菏泽区位优越。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在方圆20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拥有近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菏泽承东启西,引南联北,处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区的过渡地带,是华东、华南开放地区与华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结合部。
菏泽交通发达。菏泽市是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菏泽“十”字交汇,105、106、220、327四条国道和14条省道在境内通过;境内已建成通车的日照一东明、济南一菏泽、菏泽开封高速,与正在建设的德州一商丘高速,即将开工建设的东明一新乡、菏泽一鱼台高速将形成以菏泽城区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洙水河航道一期工程正在建设;距济南、郑州两大国际机场均为200公里,距曲阜机场75公里。
投资政策出台了《招商引资调度考核办法》和《招商引资活动组织方案》等,完善了招商引资的考核机制。出台了《省级工业园区项目准入意见》和《省级工业园区考核办法》等,完善了园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出台了《县区大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和《投资过千万元项目进展情况调度办法》等,建立了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大项目建设的储备、责任、服务、调度、考核机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试行意见》、《关于印发菏泽市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菏泽市服务业四大载体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荷泽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的通知》完善了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制。出台了《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査暂行办法》,建立了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机制。
园区建设
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10个省级开发区发展迅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园区特色产业日益凸现。通过建立健全调度考核机制,采取月调度、季观摩、年终考核办法,园区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至2008年底,全市入园项目438个,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0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7%;入园项口质量和运行效益明显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6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50%,占全市的36%。
项目储备与推介
项目储备围绕“四大基地”建设和“一大产业”发展,加大项目的储备力度。重点抓好现代能源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的策划论证,努力形成“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准备开工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选择一批资源条件好、产业链长、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的审核、核准或备案,从源头上把住项目质量关。2008年全市各类项目的储备500亿元。
项目推介2008年,筹备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银企合作对接会议。会议签约银企合作项目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52.6亿元;申请贷款178.9亿元,用款55.2亿元;银行授信规模227.24亿元,其中:市工行81.67亿元、市农行60.23亿元、市建行57.97亿元、市中行25.9亿元、市农发行1.5亿元。年内又向市各家金融机构推介项目4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02亿元,申请贷款227.3亿元。为推动全市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
金融服务
近年来,全市各金融部门立足于为全市经济发展助跑,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丰富服务手段,金融服务对经济社会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创建优良金融生态环境、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金融机构2006〜2008年,菏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逐渐完善。市级保险机构由2006年底的13家,发展到2008年的16家(财险公司10家、寿险公司6家)。2008年3月9日,邮储银行荷泽市分行挂牌成立。2008年4月
市政府与省中行合作签约仪式12日,莱商银行荷泽分行正式挂牌营业。至2008年底,荷泽市辖区共有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莱商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8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设有二级分行7个,法人机构9个,县区支行46个,分理处、营业所451个,储蓄所195个。保险业金融机构90个,其中,地市分公司15个,县区支公司75个。证券机构营业部1个。
金融业务存、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逐步优化。2006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存款稳步增长,菏泽全市各项存款余额由2006年的496.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0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由2006年的397.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84亿元。2008年,齐鲁证券公司荷泽营业部全年完成累计交易量174.74亿元,市场占有率为0.026%,同比增长36.84%,累计资金开户数27422户,客户证券资产总值50950.55万元,营业收入4912.5万元,实现净利润3820.01万元,代销开放式基金1605.53万元,在当地缴纳各项税款396.59万元。菏泽的产权交易也有了较快发展,至2008年12月,全市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总额达到2946万元,其中荷泽市国有资产经营中心交付的车辆处置、门面房租赁业务交易总额达到47.05万元。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全市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0.7亿元,赔付及支付保险金分别为2.3亿元、5.74亿元;2008年,全市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次,总数达到183万人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万人。
全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贷款余额逐年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在总量增加的同时,中长期、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增速比较均衡,信贷投向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取得突破。2007年中国(单县)尚舜化工有限公司、中国(东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功在新加坡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7.2亿元人民币;2008年,菏泽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以借壳方式登陆澳大利亚证券市场。
信贷服务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更加丰富。2006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在不断巩固各种结算代理等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办新业务、新产品。如2006年3月7日,建行菏泽分行首次开出提货担保书,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贸易融资渠道;工行菏泽分行大力发展现金管理、投融资、顾问理财等新业务品种,与银行卡、代理业务、结算业务紧密结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捆绑式服务;农行荷泽市分行形成了结算类、代理类、托管类、担保承诺类、咨询评估类等七大类中间业务和金穗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金穗借记卡、金穗联名卡、国际卡收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消息服务、自助银行、转账电话等电子银行业务。针对企业规模小、抵押担保不足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办了贸易融资等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使产品体系更加合理,服务手段更加灵活。同时,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2008年11月9日,“村村通”工程安装的第一台查询机在郓城县丁里长乡王集村正式投入使用。
融资担保融资担
中铁菏泽德商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银保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行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分行10亿借款合同签约仪式效。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担保企业户数226个,累计担保笔数332笔,累计担保总额7.6亿元;累计实现利润707.56万元;累计上缴税金14.94万元;累计提取准备金总额811.48万元。所担保贷款没有发生一笔代偿。2006年,菏泽市投资开发公司被市政府指定为菏泽市开发性金融合作融资平台。该公司当年完成了上年度政府信用复评工作,国家开发银行批准市政府信用额度7.4亿元。帮助菏泽学院、荷泽引黄供水中心完成项目评审材料,加大协调工作力度,促进了项目评审进度,为荷泽学院一期工程项目争取利用开行贷款1亿元建设资金。积极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康盛投资公司为借款主体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00万元。先后为荷泽学院、菏泽市土地储备中心、牡丹工业园、市开发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2.285亿元融资担保,为菏泽医专、菏泽市立医院、鄄城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融资提供了1.6亿元担保承诺。
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进一步改善菏泽的金融生态环境,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规范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2006年印发了《2006年全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实行了《关于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荷泽经济发展的奖励暂行办法》。2007年,按照“央行参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金融生态考评机制,出台了《2007年金融支持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菏泽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量化考核暂行办法》,先后两次召开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会议,两次召开全市落实战略合作协议银企项目对接会,搭建了银企对接平台,融洽了政银企关系。随着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菏泽市能源优势的显现,鲁能集团、新汶矿业集团、兖州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来菏泽投资,异地贷款迅猛增加。2008年,出台了《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市人行、银监局等部门制定了《菏泽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量化考核办法,下发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保险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截至2008年末,异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76.9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增长29.9%。
经营效益全市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4.73亿元,同比增加2.29亿元,增长102.23%。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盈5.7亿元,增长118.8%。如莱商银行业务拓展非常迅速,2008年末各项存款达到7.75亿元,各项贷款突破5亿元,实现利润1466万元,业务范围已覆盖了全市8个县区。银行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市内外银行投资菏泽市的信心。
稅务服务
国税纳税服务近年来,菏泽市国税系统精心打造“真诚服务、共建和谐”服务品牌,不断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在全市积极构建需求导向型纳税服务体系,真诚为广大纳税人提供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全覆盖、全员化、零障碍的纳税服务。
积极推行增值税“一窗式”申报纳税管理模式。自2003年开始,菏泽市国税局探索办税服务厅实体化建设,归并办税窗口,实施流程再造。2006年以后,市国税局成立了车辆购置税办税服务厅,各县区局也相继成立了办税服务厅。为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市国税局先后制订下发了《菏泽市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试行)》,《办税服务厅操作指南》,实行了 “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工作日不间断服务”制度、“每日点评工作质量”制度等,优化了办税服务厅与县区局业务科室、基层分局的业务衔接和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将税务机关受理审批纳税人的涉税事宜尽可能归并办税服务厅,将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大厅国税窗口划归办税服务厅管理,在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农村分局开设业务隶属于办税服务厅的办税服务窗口。
加大对办税服务厅建设力度。自2006年以来,全市用于办税服务厅建设方面的资金数达百万元,全市办税服务厅共配备高性能的微机118台、打机85台,扫描仪30台,自动排队叫号机2套,大型电子屏8台,触摸屏查询机7台,纳税人身份识别器13台,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纳税人自助办税终端2台,纳税人自动打印完税证平台5台和银联POS机。加强计算机网络改造,网速实现了百兆连接,运行了综合征管软件、增值税管理系统、车辆购置税管理系统、税银库联网系统、外部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发票工本费预交管理系统等软件,提高了办税效率,改善了办税服务厅的工作条件,优化了服务环境。2008年郓城县国税局被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确定为“两个系统”运行、纳税服务和国税文化建设“三项工作”联系点,带动了全市办税服务厅建设全面提升。
开展政策宣传、咨询答疑、纳税辅导。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纳税辅导;基层分局负责税收新政策、优惠政策的集中辅导;县区局负责深层次个性化纳税辅导。市国税局在全市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咨询热线,建立了纳税人电话定期分析制度;为市级60户重点帮扶企业,开通了纳税服务直通车,实行市县两级领导包点的做法,每季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到企业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解决纳税人需求和办税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强化税收管理员纳税服务管户责任,要求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达到“四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即:税务人员对本岗位的业务100%能够开展纳税辅导;对新办税务登记的纳税人100%进行“入门”纳税辅导,结合税源管理对所辖纳税人100%进行日常纳税辅导;对新税收法规、新优惠政策、涉税违规纳税人100%进行专题辅导,引导纳税人税法遵从。
大力推行网上纳税申报、电话纳税申报和银行网点纳税申报等电子纳税申报方式。全面落实纳税人财务报表报送和简化证件审验各项规定,清理简便各类报表12类;结合管理实际减少国税机关与纳税人不必要的工作接触点,减少内部不必要的流转环节,并明确考核标准。研发了“税收管查互动系统”,密切业务科室、税源管理部门、办税服务厅之间的业务衔接,提高纳税人办税信息传送效率;开发运行了 “税收耗电管理信息系统”,由县区局集中向供电部门采集工业企业用电信息,改由纳税人自行申报为国税机关集中采集,有效地减轻了纳税人报送资料的工作量,提高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地税纳税服务全市地税系统按照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工作思路,完善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纳税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依托三个平台广泛服务纳税人。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平台作用,在市、县两级设立“12366”座席,对座席人员实行星级管理制度,提高座席人员服务质量;截至2008年底,“12366”服务热线共受理各类电话18000余个,共有12人次在省局的季度评比中获得全省十佳纳税服务之星的称号。拓展功能搭建呼叫服务平台,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集多种服务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即时受理纳税人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纳税服务网、视频语音等各种方式呼入的信息,并能够主动呼出信息,为纳税人提供涉税事项提醒和公告服务。规范完善纳税服务场所平台,2006年各县区全部完成城区范围内服务资源的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纳税服务组织体系,将纳税服务场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设置服务窗口,配备完善服务设施,安放了低矮的开放型互动式柜台,并完善了纳税服务各项工作制度,为实现纳税服务优质化奠定了基础;2007年,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下发相关文件,完善“一站式”业务流程,将纳税人主动到地税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在纳税服务场所受理和统一反馈,为纳税人提供“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一站式服务,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机制;在9月份召开的全省纳税服务工作会议上,郛城县局做了典型性发言。2008年,各县区局在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同时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承诺等制度,推行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跟踪服务等,形成了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将纳税人主动到地税机关办理的八大类涉税事项全部纳入“一站式”纳税服务的范围,对“一站式” 服务项目,实行一次告知。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样化服务。成功开展了“建言献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征求纳税服务需求”等活动。开通全市60强企业“直通车服务”,开展了“专题税收服务”活动,企业可以便捷的办理各项涉税事宜;召开了以“税企恳谈话服务构建和谐促发展”为主题的“服务60强税企座谈会”。全面开展了纳税服务质量评价,2006年拟定了《荷泽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质效评价办法》,并在鄄城、曹县进行试点,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纳税服务质效评价,2008年,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菏泽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质效评价办法)的通知》(菏地税发【2008】48号),明确了考核项目及标准,至2008年底,未发生因纳税服务质效问题而引起的投诉。开展网送税法、纳稅辅服务,建立服务质效回访制度,各级地税部门为纳税人免费提供了电子邮箱,定期发送新的税收政策;至2008年,全市共对9400余户企业,网送税法面达到了100%。对新办税务登记的纳税人,集中进行入门培训,一次性告知其相关权利和义务;定期举办办税员培训班,对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等进行讲解培训,截至2008年,培训8700余人次。税务人员定期回访纳税人,征求意见和建议,截至2008年,共对10000余户企业进行了质效回访服务,通过回访显示,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满意率达98%以上。
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做好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局长公开电话办理工作,将服务承诺及有关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在菏泽电视台、菏泽日报、外部网站等媒体予以公布。制定了服务承诺及限时办结、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三项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启用并修订了《办事回执单》,实行来电有登记,办理有专人,答复有记录,反馈有存根。
大力推行办税公开。2007年,制定了《菏泽市地税系统进一步推行办税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区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办税程序、征收管理等内容通过纳税服务场所、“12366”、地税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了公开。2008年各县区按照规定办税公开内容、程序、范围等要求,编写办税公开年报及季度公开目录,不断强化办税公开载体的服务功能,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工作透明度。
菏泽海关青岛海关驻菏泽办事处是国家设在菏泽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履行着监管、征税、缉私、统计等工作职能。近年来,办事处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服务于荷泽外经贸发展。
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提出服务企业“三个第一”新标准。一是以进出口企业的呼声为第一信号,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超时服务等服务举措,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二是以进出口企业的需求为第一选择,实行“个性化”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推行网上付税、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诚信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便捷措施。三是以进出口企业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叫响“人人是通关环境、个个是海关形象”的口号,提出“四零四感”具体要求(通关流程零障碍、业务质量零差错、行风建设零投诉、海关与企业零距离;企业到海关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办事有高效感、出门有满意感)和“三满意”工作目标(青岛海关党组满意、她方政府满意、工作对象满意)。
整合便捷通关措施,提高通关效率。一是拓展“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二是落实诚信管理优惠措施,让守法企业获得更多的通关便利;三是大力推行网上付税,网付比例达95%以上;四是实施保税加工监管流程再造,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全面推行纸质手册电子化,取消纸质手册,实行保税加工“电子申报、网上备案、无纸通关、网上报核、在线服务”,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的高度统一;五是结合国家政策变化,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召开“多点报关及法规政策宣讲会”,重点宣讲“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诚信企业管理以及加工贸易、减免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情况,企业负责人对海关务实、平等、真诚的服务态度和作风感到由衷敬佩和感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行特事特办,服务大项目建设。菏泽市委、市政府支持的大项目、大企业是海关重点扶持的项目和企业。对这些企业,海关根据外经贸部门及各县区提供的情况提供“三项服务”即前瞻性服务,以菏泽市委市政府发展建设规划为指引,在大项目立项之初即从海关角度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跟踪式服务,设立大项目联络员,全程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量身定做通关监管模式,设置大项目专门受理窗口,全天候、不间断为大项目提供通关服务。
发挥海关统计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发挥海关统计监测预警作用,建立健全形势跟踪监测分析机制,动态跟踪分析金融危机冲击下外贸进出口变化趋势,为地方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注重进出口统计数据的时效性,提高敏感性,确保数据质量,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口岸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认真按照程序和规定为进出口企业做好统计咨询工作。
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打造“阳光海关”。在报关大厅设立业务“咨询台”,随时解答和帮助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设置法规政策公告栏、触摸屏、关长信箱、投诉信箱,凡与进出口企业法定权利相关的关员情况、作业流程、服务时限、海关法律法规、海关人员职业纪律、咨询投诉电话等事项一律对外公布,实行公开操作,提高执法透明度。发放外勤人员执行公务反馈卡、文明服务监督卡、关企联系卡等“三卡”,抓好“海关人员6项禁令”、“红包”公示制度的落实。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企业发放名片式《关企联系卡》,卡上注明海关有关业务的咨询电话、联系人员及“海关人员六项禁令”,方便企业咨询进出口业务和对海关廉政建设进行监督;向报关员发放《文明服务监督卡》,征求企业对关员的服务态度、廉政情况、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意见和建议;关员外出执行验厂、查验、稽查等外勤任务必须携带《外勤人员执行公务廉政监督卡》。该卡注明了 “外勤工作九不准”、“六项禁令”、廉政及工作效能举报电话,记录关员在外用餐情况、接收或拒收礼品情况,请企业负责人填写反馈意见、注明企业联系电话并当场密封,关员回关后交由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存查、回访。
菏泽出入境检验检疫近年来,按照“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工作宗旨,菏泽出入境检验检疫始终坚持“地方发展我发展,我与地方共兴衰”的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服务措施,强化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内容,促进和保障了荷泽外贸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促进菏泽农副产品出口合作机制。2005年5月,山东检验检疫局与菏泽市政府建立了促进荷泽农副产品扩大出口紧密合作机制;为促进落实,菏泽检验检疫局实施了《菏泽检验检疫局促进菏泽外经贸发展的十项措施》和《优化服务,落实合作机制的五项措施》。一是按照总局“公司基地标准化”的要求,加强与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的协作,促进种养植基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认真落实驻厂兽医制度,与菏泽市畜牧局签订《规范畜牧养殖,确保肉类食品安全出口合作协议》,加强对肉类食品生产过程的严密监管;三是针对菏泽木草柳制品和罐头食品的出口批量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放行速度;四是为加快菏泽牡丹与欧洲市场准入接轨,积极指导企业开展荷兰的MPS认证;五是开展对辖区内违反三专问题的摸底排查,对查出的违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有效保护守法企业的合法利益。
完善企业帮扶措施。制定实施了《菏泽检验检疫局“双百企业帮扶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六项措施。一是帮助指导企业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二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三是加强国外对产品要求的研究,指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四是对企业适应新的检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五是帮助企业进一步运行好电子监管系统;六是通过帮扶力争使企业达到一类出口企业。2007年底,被帮扶企业共出口货物970余批,比上年同期增长41%。
指导企业获得注册或推荐国外注册。推荐出口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CAP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MP (良好操作规范)认证和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2007-2008年受理新申请卫生注册登记企业64家,已有17家企业获得了卫生登记证书,3家企业获得质量许可证书,对16家企业及时进行了复查换证,对7家企业分别向阿联酋、埃及、沙特等国家推荐注册。3家罐头企业新获得了IFS认证,3家企业通过了BIC认证,6家企业接受了沙特、阿联酋的官方检查。此外,帮助6家企业进行了REACH法规评估,帮助2家动物皮张加工企业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认证;1家动物源性饲料企业获得注册备案登记;1家植物源性饲料企业获得注册备案登记;完成10家食品包装企业注册备案登记。
指导企业安装电子监管系统井上线运行。菏泽辖区电子监管企业98家,企业上报生产批数量9766批,电子监管放行5200批,快速核放3425批,监管放行1075批,查验放行66批。在实施100%电子申报的基础上,推行电子通关数据的传送和电子转单,随着CIQ2000系统的升级,电子转单业务开通,用好电子转单及快速核放,即为企业节省了费用,又大大缩短了企业的通关时间。
突出进出口企业和县区大项目建设的多样化服务。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报送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先后报送了《关于加强荷泽市出口木草柳制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汇报》、《菏泽出口搪瓷行业现状及其对策建议》、《菏泽检验检疫局关于积极扶持大项目建设的建议》等材料20余份;与巨野县政府签订了《菏泽检验检疫局与巨野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巨野佳农果蔬有限公司水果出口合作协议》,加大对菏泽市第一大出口企业——巨野佳农果蔬有限公司的帮扶力度,并与该县政府协调配合共同完善对其5000亩出口苹果种植基地检疫监管;全力支持企业积极有效应对欧盟REACH指令,破除REACH法规对出口欧盟企业的制约。2008年上半年,已帮助6家企业进行TREACH法规评估,已确定2家企业必须进行REACH法规的预注册。
强化进口检验检疫,充分保护进出口企业合法权益。2006年检出不合格旧机电2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万余欧元;检出不合格棉花10批,为企业索赔10万元人民币;检出进境不合格皮张28批,检验进境木质包装300批;检出线虫18批。此外,还成功退运一批来自乌拉圭劣质马鬃尾,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人民币。2007年检出进境木质包装携带一般有害生物34批,检出进口棉花品质问题14批,检出亏重19批,对外成功索赔2.3万美元;检出来自美国柳橙果肉细菌严重超标1批;检出来自美国全棉印花布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中二甲基联苯胺超标,并对该批纺织品实施了退运。2008年检出进口木质包装一般性有害生物44批;检出不合格进口设备7批,索赔87.3万欧元;检出进口棉花品质问题35批,亏重40批,对外成功索赔1.2万美元。
拓宽服务领域,确保菏泽外经贸事业可持续发展。木草柳制品是菏泽市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近400家,出口额占菏泽市出口总额的48%。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下发文件规定2008年7月1日起,未获得注册和备案登记的企业不得出口。为帮助木草柳企业达到注册备案标准,确保荷泽外经贸不受影响,荷泽检验检疫局组织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一系列重要服务举措:一是帮助和督促企业建立从原料、生产环节到最后成品的质量控制体系,二是帮助企业对使用和主要原辅料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以及家具安全性能、燃烧性能等检测;三是帮助企业建立自检自控体系;四是所有木草柳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主要原辅料须向荷泽检验检疫局申请备案。经过几个月的艰巨努力,截至2008年7月1日,共有204家木草柳企业获得注册和备案登记证书。不仅大大提高了出口企业基础建设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而且为菏泽外经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力推广出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首先把巨野县大谢集镇大蒜区域化种植为试点,帮助巨野县政府制定了《巨野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建设实施方案》并贯彻实施。2008年5月23日,在巨野召开了全市8县1区分管县区长外经贸、农业、质监、工商等150多人参加的区域化管理现场会。在巨野大蒜区域化种植试点的带动下,又先后发展了单县郭村镇、牡丹区沙土镇两处芦笋区域化管理试点。存多年进出口工作实践中,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发现,菏泽出口芦笋(重点是曹县)存在诸多问题,菏泽检验检疫局就《菏泽市芦笋罐头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
推动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及时编写了《关于加强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召开了全市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管理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宣贯会议,积极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基地备案管理工作。2008年,已完成了对69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原辅料备案。为帮助出口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原辅料的质量,包括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菏泽局向市政府专门编写上报了《关于菏泽市设立出口木草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报告》,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李法洪副市长作出专门批示:“菏泽检验检疫局为企业发展着想,在促进木草柳产品出口上,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显著。此思路非常符合荷泽实际,请抓紧出台具体措施,为荷泽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菏泽口岸菏泽口岸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的二类口岸,也是全省惟一的公路铁路联运内陆口岸。1997年正式开通运营。口岸占地200亩,拥有铁路专用线、1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2台40吨龙门吊以及40多台(套)其他吊装运输设备,建有联检综合楼、监管仓库,年设计通关能力3万个标准箱,是集运输、仓储、吊装、拆箱、拼箱、消毒、报关、查验、检疫等功能于一体的陆路口岸。
2008年,实现了菏泽一青岛口岸直通;可以承办海运进出口货物的租船、定舱、港口交接、报关、报价业务,承接各类货物的空运、陆海联运、国际联运、大陆桥和多式联运及装箱掏箱业务,承办对港澳地区及国内部分的铁路运输业务。荷泽口岸及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初步规划已基本完成,土地正在调编当中,并与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船公司、铁路、公路等相关单位保持业务的联系。
菏泽口岸建设是菏泽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按照省、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将荷泽□岸建设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商贸物流基地,形成能源、化工、纺织、食品、林材加工、机械等多项目、多内容的物流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口岸延伸。建成后,将拥有铁路专用线4条,保税仓库10万平方米,年集装箱进出口量达到20万TEU。口岸及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后,将与海关、检验检疫、港口、船公司、铁路等单位协同工作,实施“区域管理封闭化、海关管理智能化、园区管理信息化、报关通关快捷化”等管理模式,形成具有报关、报验、订舱、集疏港、储运、包装、分送、信息数据处理等功能的现场一站式办公形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以就地办理国际集装箱放验手续和收结汇手续,加快结汇速度;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集装箱流转速度,保证企业定单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的地区差、价格差、时间差,实现多流向、宽领域、快节奏的运营,深层次地发展保税加工区和来料加工等外向型经济。可与青岛港、日照港、实现口岸直通,实现船公司在内陆口岸直接签发提单。口岸发展,将为为菏泽及周边地区广大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软环境建设
政务公开近年来,荷泽市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重点,突出各领域各部门政务公开特色,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政务公开在全市全面深入开展。2007年,巨野县、市地税局、牡丹区东城办事处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政务公开示范点”。
公开机制健全完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参加的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监察局,负责政务公开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先后制定实施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政府机关实行政务公开的意见》、《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市级政务公开的决定》、《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政府工作承诺制的通知》、《中共菏泽市纪委菏泽市监察局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办事回执制度的通知》等相关制度文件。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都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各自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公开内容规范详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凡是不涉及国家机密以及不宜公开的内部事务,都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充分地向社会公开。把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录用、财政收支、各单位职责及办事程序等重要政务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做到日常性工作经常公开,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重要事项、临时工作随时公开。政府文件从生成到公开平均需要10个工作日,最长需要24个工作日;其他信息从生成到公开平均需要3个工作日,最长需要15个工作日。2008年,全市累计公开发布各类政府信息11405条。
公开形式多种多样。在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载体上公开政务信息。在党政机关、行政审批中心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显著位置设置办事公开栏、电子触摸屏、信息滚动屏等形式,公开本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事项。有些部门还将本单位的各类办事公开事项通过开通咨询热线、发放办事明白纸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服务。为方便群众办事,2005年底专门编纂出版了《荷泽市政府服务指南》,该书收录了市委市政府主要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行业的政务公开事项及各类便民信息,在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车站、宾馆、审批大厅和政府网站向群众提供。
政府网站方便快捷。2008年底对菏泽市政府网站进行升级改造,网上点击率由开通之初的每年6万人上升到目前的每年27万人,部门和县区网站利用率达到85%。通过菏泽市政府网站的“政务信息公开”子栏目可查阅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查阅政府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等各类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通过“网上办事”子栏目可以获取企业办事(项目申报、设立变更、年检年审、税务服务等)、居民办事(婚姻登记、教育入学、交通车辆、消费维权等)、旅游服务、投资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全市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建立了突出区域特色和部门特点的门户网站,构建起各级政府及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网站相互链接的政务公开网络平台。
公开措施扎实有效。从2008年起全市开展了“全面推行工作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办事回执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电话制”四项便民公开制度。工作承诺制:市直各单位制订本部门应公开承诺的事项,阴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时限、办事程序、政策依据、监督办法等,公开承诺事项在电视台、报纸上进行公布。限时办结制:各部门对符合政策规定、事实清楚的,要当日内办结;需要调查取证的,一般情况下两日内办结,特殊情况三日内也要有办理结果,同时告知群众办理进程及后续办理时限,但必须在法定期限前办结。办事回执制度:各单位承办人员在为申办对象提供服务时,要向申办对象开具书面《办事回执单》一式两份,一份由承办单位存档,另一份交给申办对象,以作为申办对象监督承办单位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或进行投诉的依据。回执内容包括:申办人、申办事项、申办时间、承办人、承办时限、拒办理由、需补办材料、业务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电话制度:对74个市直部门“一把手”的电话号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每晚11点前不准关机,认真接听群众来电。
投诉渠道畅通高效。市政府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12345”,经多年努力,现已形成了涵盖10个县区长公开电话和市政府组成部门热线电话。市、县两级及有关市直部门都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或相应的办事机构,开通了纠风“110”和行政效能投诉电话“5330900”,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查处和办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同时,建立完善了定期检查、政务听证、预公开、责任追究等一整套监督保障机制。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10县区和76个市直部门单位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
行政效能从2003年起,效能监察工作正式起动。2003年3月荷泽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设立投诉电话,主要职责是受理群众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情况的投诉举报。截至2008年底,牡丹区、曹县、定陶、单县、成武、巨野、鄄城、东明相继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各县区政府及市直各部门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2002年7月,菏泽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正式成立,53个政府部门及中央省驻菏单位陆续进驻服务大厅。截至2008年底,牡丹区、曹县、单县、成武、巨野、郓城、鄄城、东明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也相继设立;市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5个单位,除市公安局所属的交警支队和市检验检疫局就地规范、设立分支机构、纳入中心管理外,其余53个单位已全部进入中心设立了审批服务专门窗口或综合窗口,市政府集中审批的部门达到了100%。审批中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口”收费的运行模式。为了保证集中到审批中心的部门窗口人员有效行使审批权,统一刻制了“行政审批专用章”,由市政府办公室公布启用,在审批工作中与部门行政公章具有同等效力。
推动审批事项改革。经过三次大规模清理和精简,精简幅度达70%,加上新法律法规设定及上级下放项目,市级共有审批事项41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65项,非许可和改变管理方式的48项。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管理,制定了《荷泽市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暂行规定》和相关办法,对行政审批行为依法进行了规范,杜绝了乱办事现象,保证了行政审批的合法公正。最大限度地把方便让给企业和群众,做到可有可无的程序和环节一律砍掉,将大量承诺件变为即办件。办事时限比原来普通缩短40%左右,当场办结件数占50%以上,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行政审批市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大厅共有33个部门设立了固定办公窗口、10个部门设立了综合性窗口,另设有1个收费窗口、2个服务性窗口,共有窗口工作人员98人。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并附设市交警支队、菏泽商品检验检疫局两个分支大厅。对市级413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审批。
近年来,全市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审批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运行模式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6-2008年,共办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41.5万件(含市交警支队审批大厅),按承诺时限办结率达到99.5%以上,接待群众咨询15.1万人次,解答问题14.6万余件;市审批中心连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多次被省“评为行政审批工作先进单位”;所属多个窗口被授予“文明示范窗口”、“行风示范窗口”和“青年文明号”称号。
不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要求,“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巩固;归并审批职能,实行审批事项统一管理工作有所进展。加强审批程序和文书格式管理,使审批程序和文书使用的逐步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了行政许可的公示制度、集中办理制度以及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项制度,实现了审批服务有章可循。
加强审批工作管理。把整体的宏观管理与窗口自主管理相结合,严格的制度约束与人性化激励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审批工作制度和审批中心内部管理制度,推出以“规范服务,便民高效”为原则的多项服务承诺和服务规范,严格人员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坚持窗口人员上下班四次指纹签到签退,在岗统一着装,挂牌文明服务。把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督和集中性检査相结合,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提高了监管效果。
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一审一核”制。按照“领导放权,彻底授权,窗口有权”的要求,把审批程序由“多审多核”,简化为“一审一核”,并在具备条件的部门,推行了“一审核准”制,即由窗口人员依法全权办理,不需经领导审核把关,这样责任具体明确,办事更为快捷。二是“绿色通道”制。对事关招商引资的重大审批事项由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代理或协助办理,为客商市场准入提供文明、快速的“绿色通道”。三是节假日预约制。企业或群众如有急需节假日、双休日办理的事项,都可以提前预约,审批中心安排相关窗口照常上班,并协助办理。在节假日、双休日临时向值班人员提出必须急办的事项,审批中心也马上召集相关窗口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办理。逐步形成了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自觉便民服务的良好风气,整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行风热线 “行风热线”是菏泽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荷泽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一档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该节目坚持“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为宗旨,2006-2008年共为群众解决9420个问题,问题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线”、纠正不正之风的“监督岗”。2007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10月,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新闻工作者先进集体”称号。
“行风热线”节目每天早晨7:308:10播出,市直31个上线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轮流带队走进电台直播室,接听群众电话,宣传国家政策,回答听众提问,解决群众难题。为推进热线工作上水平,对31个上线部门参与行风热线节目情况实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行风评议;市纠风办每天派人到直播现场进行监督指导。为了让更多听众参与节目,菏泽电台三个频道及八县两区广播电台、网站同时并机直播行风热线节目,同时实现了打电话听行风热线节目,拓展了节目影响范围,拓宽了群众参与面,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2008年5月份,“行风热线”实行了市县区上下联动制度。市直各上线部门参与热线播出的同时,组织本系统的县区单位相关人员收听“行风热线”节目,始终与直播热线处于连线状态,接听、解答和解决群众反映的涉及本县区的问题,实现了同步收听、上下联动,快速反应,建立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民主评以政风行风活动,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证。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评议的对象是政府组成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中具有行政执法、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及部分下属单位)和单位。2006-2008年,评议对象数量分别是60个、60个、68个。
评议内容主要是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情况;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情况;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情况;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电话、政府工作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三项工作落实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清正廉洁情况。
评议结果按经济和社会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公用服务类三个类别,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依据评议结果,对每个类别排名前3名的部门、单位进行表彰,在年终考核时,相应增加优秀名额;排名后三名的,相应减少优秀名额。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紧紧围绕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团结协调,相互支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8年底,全市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刑事案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市中院深化审委会改革、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市检察院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公安机关强化打击和信息化建设,司法机关调解组织和矛盾排査机制建设,安全机关开展的“筑坝工程”及维稳、610、监狱、武警等专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周永康、孟建柱、陈冀平、柏继民等中央和省领导,和继对荷泽市综治和平安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做出重要批示。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荷泽建设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两所一庭”、人民调解、村级治安巡逻队伍建设》三个文件,对基层政法综治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进行了明确规定。2008年,市综治委制定了《平安荷泽建设工作动态考核办法》、《关于对县区、乡镇(办事处)和内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的暂行规定》、《关于开展“村村平安工程”的意见》、《关于在我市农村开展“平安互助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建立了综治委成员综治工作联系点制度,59名综治委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每年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两次。抓好贵任落实,每年年初,市与各县区和综治委成员部门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承诺书,县区和县直部门、乡镇也层层签订了承诺书,把各级党政领导抓平安建设工作的实绩纳入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晋级晋职时,征求综治部门的意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在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在城乡街道刷写宣传标语、悬挂过街条幅,在闹市区和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永久标牌等形式,对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每年对全市县乡综治办专职主任进行集中培训,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级培训班50余期;各县区、政法各部门也分层次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培训活动。认真组织考核奖惩,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共对9个平安建设先进县、30个平安菏泽建设先进乡镇、56个平安荷泽建设先进单位、30个公正执法模范单位、42名平安菏泽建设先进个人和30名公正执法模范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市、县区综治委共对26个单位实施了一票否决,并对有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全力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推进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2006年印发了市综治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同年6月,在巨野县召开了规范会建设现场会,下发了荷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876万元,全面加强了乡镇综治工作中心硬件建设。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健全了集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调解中心等为一体的较为规范的综治工作中心。
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强督导检查,市、县区都组成了由领导同志带队、政法综治成员部门参与的检查组,深入县区、乡村和部门进行检查督导;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情况,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拉网式的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重新梳理排査当前存在的矛盾纠纷;对排査出来的问题,逐人逐案登记造册,全部落实“五包”措施。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共搜集、分析、上报各类情报信息1万余条,影响稳定的重大问题预警率达到100%。抓好重点控制,对排出的各类政治、治安危险人物,确保24小时不漏管不失控;对重点单位、部位和重点物品,分别拉出单子,划分区域,实行24小时巡逻守护。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部署开展了“百日严打整治”行动,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发廊、洗浴场所和娱乐场所的管理;组织开展了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加强了路面查堵工作,在出入菏泽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火车站、汽车站等个主要关口,全部落实了值勤力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了“千名交警上路”活动,落实了“三定一包”责任制;对全市公交车、长途车、危化品车、运钞车和出租车驾驶员建立档案,签订责任书,并录入微机。交通系统严把车辆运行关、严把车站源头管理关、严把监督检查关、严把公路等重点部位安保关,保证了交通安全畅通运行。
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综治委部署,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自2006年始,开展了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了以乡镇(办事处)调解中心为龙头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健立完善了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应急处置、联动联调、考核奖惩等机制,规范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认真解决“执行难”问题,至2008年底,共清理积案1900余件,执结案件5288件。集中开展了处理涉法涉诉非正常上访工作,中央交办的33起案件,已息访24起,息访率为72.7%。先后两次在全省有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中央政法委督查组在上报中央领导的报告中也肯定了菏泽的做法。积极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紧紧围绕“三农”、招商引资、产业带发展、企业改制、重大项目建设等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积极拓展房地产、证券、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兴服务领域,共承办法律事项37906件,同比增长17%。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7件,援助当事人1026人。定期举行“五长联合接访”活动,组织开展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集中排查整治月活动。
全力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三电”、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治理盗窃自行车、农村社会治安整治等一系列严打整治集中行动,保持了对各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2007年全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16889起,同比下降6.06%;破案1145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506人,抓获逃犯1547名;批捕刑事案件左655件2551人,提起公诉1920件2814人;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970件,判处犯罪分子2895人。2008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59起,抓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801人,抓获各类逃犯2053名;批捕刑事案件1484件2402人,提起公诉1686件2571人;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511件,判处犯罪分子1853人。
全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2006年以来,以健全巡防体系为基础,始终坚持警力下沉,最大限度的把警力充实到基层一线,到2008年底基层实战单位警力已经达到总警力的91.6%,派出所警力达到总警力的51%。坚持专群结合的方针,在全市组织了4185名治安协勤和45238名群防群治力量,开展不间断的治安巡逻。在农村,专门制订了《荷泽市村级治安巡逻工作管理办法》,村村建立了村级巡逻队伍。在环绕菏泽边界的交通要道和关口处建立了81处治安检查站、123个治安卡点,派驻民警24小时值班巡视。在农村积极推广简易物防技防设施,85%的行政村安装了“村村通大喇叭报警系统”,安装气死贼等简易报警装置39196个,安装变压器防盗锁11940个。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室、档案室等重点部位安装“三铁一器”14740套;98%的新建住宅小区安装了“三门一栏”。大力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先后建成警务室500个,以民警命名警务室19个,警务室民警1296名。在全市村居、单位设立了警务联络站5362个,选用警务联络员6300余人。2007年建立了“三台合一”的公安指挥中心系统,实现了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到基层所队同时一级接警。该系统2007年共接到群众报警求助127.6万起,指导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719人,直接破获案件6660起,同比分别提高了74%和56%。加强了边界联防,每年与濮阳市、商丘市分别召幷治安联防暨警务协作会议,通过了在《治安联防章程》和《警务协作章程》,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治安联防格局,初步构建起打击边界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2007年在继续加强与濮阳市、商丘市治安联防和警务协作的基础上,与徐州市、宿州市、新乡市、开封市以及省内邻近市的警务协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确保了边界地区的治安稳定。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全面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学校、人员密集场所、锅炉压力容器、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检查和集中整治,制定和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消除大量安全隐患,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市共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1200余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00多家,查出隐患1.2万余处,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单位368个。
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全市12个系统和行业广泛开展了“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活动,在律师事务所专门开通了“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组织开展了青春红丝带行动。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认真选配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大力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加强
了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了暂住人口清査整顿月活动,2006年以来,共排查登记暂住人口44297人,租赁房屋25531处,基本摸清了全市流动、暂住人口现状。继续开展好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全面落实铁路护路联防领导责任制和承包责任制;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护路组织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52人,破案49起,发现和排除各类涉路安全隐患200余处。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和核查纠正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专项活动,对全市三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集中调查摸底。积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7年出台了《菏泽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确定牡丹区、单县两县区为社区矫正试点县区,正式启动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健全完善了社会矫正工作。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整顿。分别召开了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和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会议,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集中清理学校附近网吧、歌厅、电子游戏室、录像厅,取缔违章音像书刊点、不卫生小吃点。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命名表彰了一批“平安校园”。
组织开展各项综治专项治理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平安县区”、“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和“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为全面做好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市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职能,相继开展了油区、电力设施、非法电视卫星接收设施、扫
黄打非、烟草市场等集中整治和专项行动,2006年以来,清查传销聚集点46个,清查传销参与人员4088人;全市共破获涉油案件44起101人,打掉盗油(气)团伙12个2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查处涉电案件123起17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20万元;查处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销售商户42家,收缴、拆除非法卫星接收天线3790个,高频头3620个.接收机2080台:查获各类涉烟违法案件69428起,非法卷烟2722万支,总案值达875.4万元;市“扫黄”办先后组织检查行动200余次,清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万余册(套)。
文明城市创建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动员全社会力量,从社会基础单元抓起,从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一城三乡”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
成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举办了“文明礼仪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行业精神风貌和荷泽人的良好形象。开展了“身边小事看文明”和“文明餐饮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良好风尚。开展了“十大微笑服务标兵”评选活动,活动以“和谐菏泽、微笑传递”为主题,全面展示对外窗口单位优秀员工的风采,让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了全市各窗口行业转变作风、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共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微笑阳光的机关作风。开展了 “创建城市文明交通秩序”活动,优化了城市文明交通秩序。
深化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在全市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007年为第一届,活动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个方面进行推荐评选,经过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媒体公示程序,共评出了全市“道德模范”50名,“道德模范提名奖”58名。其中有3名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有7名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评选活动结束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将50位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汇编成册,免费发放到企事业单位,在全社会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了 “八荣八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印制10万余张“八荣八耻”宣传画,无偿赠送给部分机关、社区、农村、学校等单位;争取了2000余册《中华民族精神颂》,无偿赠送给部分中小学。召开了全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从北京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就青少年成长问题做专题报告,促进了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开展“城乡共建文明”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乡镇”、“文明村庄”为总抓手,以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四四四一”工程为重点,在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一条街、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等创建活动。在巨野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与市环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见》,评选表彰了一批文明生态村。2008年,在全市开展了 “城乡共建文明活动”,从市直选出10个、县区直各选出了10个共100个条件较好的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与100个行政村结对,遵循“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共教、经济发展共促,文明新风共倡、文化活动共办、文明创建共抓活动;在全市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组织开展了帮建“农村书屋”活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要至少帮一个村建一个“农村书屋”,通过“农村书屋”建设,很多农民学到了实用技术,掌握了致富信息,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素养。
推树先进典型,引领全市社会新风尚。在全市开展了“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区、先进乡镇、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先进单位”3个,“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乡镇”3个,省级文明单位143个,省级文明机关53个,市级文明单位309个。成功开展了“文明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共评选市级“文明诚信企业”54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安全生产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安监机构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好转的态势,2003年至2008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下降(2004年事故起数略有上升),死亡人数连续六年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乡镇办事处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始, 荷泽市建立实施了 “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考核体系,使全市乡镇办事处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至2008年底,全市16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达到了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整体推动了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2007年4月,在牡丹区西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吴店镇启动了首批“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2008年6月,牡丹区21个乡镇办事处全部进入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程序。至年底,西城办事处、昊店镇、南城办事处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同时,在全市开展了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不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力度,采取送考到企业、乡镇等多种服务形式,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每年的培训人数都占全省培训总人数的1/6左右。至2008年底,培训人数已达14.2万余人。
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居全省前列。自2006年8月以来,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积极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积极组织企业到青岛参加省局举办的安全标准化培训班,多次组织企业到外地学习达标企业的先进经验,在东明石化集团召开了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现场会。至2008年底,全市完成二级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16家,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53家。
知识出处
《当代菏泽概览》
本书设省情概况、经济和社会发展、山东风物、齐鲁风韵、走遍山东、当代名人、城市风采等7个栏目,全面、系统地展示山东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