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利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56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水利人物
分类号: K826.3
页数: 21
页码: 285-305
摘要: 菏泽地区在古今治水活动中,曾涌现出不少治水人物,他们不仅治水成绩卓著,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奋创业的精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治水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有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把毕生精力献给水利事业;有的专业技术干部,则默默无闻,精心钻研,兢兢业业,在本职岗位上艰苦工作做出了优异成绩;还有一些长期战斗在水利战线上的干部和职工,因风里来雨里去,栉风沐雨,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先进人物,在菏泽地区水利建设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 水利人物 人物传记

内容

第三章水利人物
  菏泽地区在古今治水活动中,曾涌现出不少治水人物,他们不仅治水成绩卓著,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奋创业的精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治水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有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把毕生精力献给水利事业;有的专业技术干部,则默默无闻,精心钻研,兢兢业业,在本职岗位上艰苦工作做出了优异成绩;还有一些长期战斗在水利战线上的干部和职工,因风里来雨里去,栉风沐雨,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先进人物,在菏泽地区水利建设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一节历史治水人物
  伊尹:商初大臣,伊尹(是官名),奴隶出身,后任国政,鉴于境内地上缺水,农田受旱,禾稼枯萎,即掘井于莘(今曹县莘集)打井灌溉,发展生产。汜胜之:公元前一世纪曹县人,古代农学家,汉成帝时为议郎,曾以轻车使者的身份在三辅(关中平原)提倡种麦,获得丰收后升迁.为御史,由于所传农学名著《汜胜之书》而闻名于后世。
  魏咸信:唐刺史知曹州时,秋霜积潦,决广济河堤以导之,民田无害。
  赵安世:宋曹州知州,金大定末年,河决曹南,州治及害,及迁徙其民于乘氏县故城为州治,乃置附郭阳县(即今县治),百姓德之。
  陈询: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州守陈询,由于枣林河引黄济运之举,导至屡决金龙口,恐泛滥州害,起丁夫筑里河缕堤120里,又檄曹定二县合修堤防,人以为厉。至秋,河果决黄绫岗,水束两堤中不旁溢,人始德之。
  刘大仲:明嘉靖年间成武乡民,时县城东关外有护城堤,堤外有桥,为通徐沛达洛阳之要道,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大水,舟行于市井,桥被淤没,因而雨天或傍晚,洼坑断岸,极难通过,刘大仲不忍众民行路艰难,不借众力,独捐数十金,雇工匠运石料,决心新建一石桥。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适逢甲子,正月开工,二月桥成,高一丈八尺,宽一丈六尺,长两丈有零,下为洞门,可通小船。桥成,请知县和乡邻名士观看,知县郑汉带诸学博先生登桥,善而取名丰乐桥,并为作诗,以赞扬大仲功德。
  沈韩:常熟人,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进士。知曹州,筑护城堤,以防水患,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曹州知府许恩于护城堤植柳万株,防冲护堤,美化环境,乡民称赞。
  罗椿枝:桐庐人,由进士官员外郎,因事遭贬,为曹州同知,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改为成武知县,提倡宽厚,民不欺诈,时黄河泛滥,城郭淹没,纷纷提出迁城意见。罗椿枝与推官徐材力主 修复旧城,于是重新构筑了护城大堤和城墙。修建了县公署,从而安 定了民心,罗椿枝所修北大堤与南堤环抱城池,使其在明末清初免于水患。
  胡宗沔:字继原,曹县人,是明朝的治水专家,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他以岁贡入国子监学习。学习勤奋,知识渊博,尤长水利,他上疏朝廷有关河务和漕运问题,经河务大臣调查核对与事实完全相符,自此才名大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皇帝颁发诏令,决定西自归德(今河南商丘)东至京杭运河,开挖长二百余公里新河一條,用银500万两,工部调胡宗沔勘察这一工程现场,他认为黄河屡决沛县地段,主要因地势低洼,新河不但不易经过,同时,耗费人力财力过多,挖河不如增修黄河旧堤以外的太行堤,工部尚书,总理河务大臣潘季训认为胡宗沔的论述有理有据,后上奏朝廷收回成命,采纳了胡宗沔修太行堤的建议,堤成后确保了黄河安全,受到了朝廷的褒奖,百姓的称颂,至今沿太行堤的群众还在念叨胡宗沔修堤的功德。
  朱运昌:字懋生,曹州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举人,任平乡县令厂有仁慈声,捐谷赈饥,除民累,主义学,兴水利,善政甚多,乡人德之。
  刘佐临:字与襄,颍州人,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赐进士出身,授兖州府推官六年裁缺,八年授成武知县,时土地荒芜,邑民贫困,到任即均夫役,请拨补,去火耗,劝民垦荒。仅一年,就垦田千顷,增筑护城堤和东西太黄堤,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黄河决口,太竽堤阻隔了洪水,黄患未祸及堤北八县城免于水患。此外,及时上陈灾害伤亡,免半年田赋。理县十年,政通人和。
  杨文乾:汉军镶白旗人,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任曹州,尝疏引河归贾鲁河,民无潴水之患,至今犹感颂不忘。
  赵嗣晋:号桐崖,江南广德人,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以进士授成武知县,注重教化,讲究实效,肘成武水患严重,他亲自下乡,访问百姓,探寻河深,察看河势,组织疏通了桶子河,新冲河,北乡新河和北乡小河,并寻归河道,开挖一小河,以疏排傅家潭一带积水,使秋禾保收。时定陶、巨野、单县动议开河,使水入傅家潭洼地,赵嗣晋亲自调查,查明潭区地势低洼,本境之水尚滞留为患,若汇三县之来水,势必为泽国,贻患无穷,故致书力争,动议始息,赵嗣晋还于四乡创设社仓,以储粮备荒,视查保甲,以防盗窃,创书院,置学田,以兴文教。
  何塘:字元植,曹州城内西隅人,赋性谨厚,笃于行义,居家孝友生平,清雍正中,曾任四川叙永同知,后任陕西汉是同知,其他有龙雅江,民所资以灌溉者,而土堰易渍,泛滥无常,反受其害,培以石罄,已裹修之,克朝成功,民永其利,甚感德之,称“何公堰”。
  蓝第锡:清乾隆五十二年间(公元1787年)为河东道总督,因大旱,奏请重开赵王河上游,自长垣经菏泽、郛城至汶上入南旺湖以济运。
  袁章华:字实庵,江西崇仁人,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任成武知具,六修《成武县志》,注重治水,他勘奏奉旨重浚三条河流,重浚城南二里旧桶子河,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知县赵嗣晋为泄傅家潭积水,重疏旧河道的基础上,新开万福河,谕令生员傅子冈携村出工,重挑普济河入万福河。在赵嗣晋治河的基础上,经过袁章华的进一步疏通,基本上形成了县境内现代的主要河道。
  第二节现代治水入物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地、县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区人民大力进行除水患、兴水利,出现了崭新的水利面貌,在境內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贡献卓著的治水人物众多,难以尽载,将成绩突出的人物记述于下:
  —、已故人物
  (一)张方
  张方,男、生于1911年,卒于1981年,山东省郵城县张殿庄人,
  北京朝阳大学毕业,1937年参加工作,194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团长,冀、鲁、豫二分区副司令员,冀、鲁、豫第二专员公署副专员,兼黄河第三修防处主任,冀、鲁、豫黄委会副主任,先后任平原省、河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以及河南省农委副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在财政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他积极从事黄河修防工作,发动群众献砖献石,修堤筑堤,把多年失修的堤防工程整修加固,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粉碎了国民党企图以水代兵,淹没解放区的阴谋,受到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表扬。
  1948年9月至10月黄委会成立了“黄河下游查勘团”他任团长,从封丘到济南,跋涉千余里,历时两个月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黄河防洪方案、措施提供了依据。
  1949年汛期,黄河出现大水,5天内,平原省管辖区,黄河大堤出现了200多处漏洞,形势非常紧张。他吃住在船上,昼夜指挥战斗在第一线,取得了防洪斗争的胜利。他在治黄工作中,发动群众,大力推广了钢丝锥探堤身隐患的方法,促进了全河锥探工作的开展。他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不同地形、土质和水势的情况下,修筑坝婦应采取的方法和坝形,并在绿化大堤中,总结出堤前丛柳,堤后高柳的植树方法。
  他作风艰苦,重要的报告,多是自己动手起草,他系二等荣誉军人。建国后,组织批准他去苏联治疗,他谢绝了组织上的关怀,一心扑到治黄工作上。
  “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唯生产力论甚嚣尘上时,他理直气壮地喊出:“修好大堤就是最大的政治”;表明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二)杨克民
  杨克民,男,生于1914年,卒于1983年,山东省郓城县杨集村人。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历任乡长,县扩军委员,抗日大队教导员,武装科长、区长、秘书、副县长、修防处科长、副主任、主任、位山工程局处长、副局长、山东黄河河务副局长等职。
  1948年6月,调入菏泽黄河修防处后,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较快地熟悉了黄河情况。1949年大水期间,他具体帮助鄄城县苏泗庄险工抢险斗争,取得了胜利,,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总结岀修傲柳石埽和透水柳坝的施工经验,推动了全处险工建设和堤河串沟治理。
  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一心扑在黄河事业上。在菏泽黄河修防处工作期间,全面完成了修堤、整险、防洪、防凌等各项治黄任务,并亲自导建设了菏泽地区第一批引黄兴利工程。他调出菏泽修防处后,受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和菏泽地委的委托,先后参加和领导了菏泽地区1958年,1975年、1976年的抗洪抢险。
  (三)邢展
  邢展,男,生于1914年12月,系山东省郛城县,张集乡邢庄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武委主任、区长、区委书记、曹县县长、蓿泽专署治黄科长、水利局长、太行堤水库灌溉管理局局长、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等职,于1971年8月1日,因病于济南逝世,终年57岁。
  邢展自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时代里,不畏艰险和困难,长期在敌战区,坚守阵地,积极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进行反赛和打击伪顽以及抗日救国的斗争,特别在朝绑一带做地下工作期间,面对艰苦复杂的环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分散和瓦解敌人,不断地壮大我党力量,对捍卫党的事业和保卫人民利益,作出了显著成绩,经常受到党的表扬。
  全国解放后,长期从事地方政府领导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尤其从事水利工作以来,他遵照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的指示,积极组织和大力领导了除水害、兴水利,修建防洪、除涝发展灌溉等水利工程,特别在大型河道施工中,在早期尚缺乏施工经验的情况下,他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想办法出主意,战流沙,排稀淤,解决一个个难题,战胜一个个难关,不仅按国家要求圆满地完成了洽河任务,同时,为后来根治我区洪涝灾害奠定了基础。1957年,全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他更是日以继夜地战斗在防汛第一线,为防汛工作赢得胜利,尽到了最大努力。总之,他在水利战线的十余年来,给菏泽地区水利建设事业,确实创建了卓著的业绩。
  (四)仪顺江
  仪顺江,男,生于1915年,卒于1967年,山东省鄄城县仪楼村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乡长、县政府科长、秘书、修防段长、公安局长、县长、修防处科长、副主任、主任、山东河务局副局长、三门峡工程局办公室主任、黄河中游局局长、黄委会办公室主任等职。
  他担任鄄城修防段长和县长期间,正处在国民党军队猖狂进犯解放区之时,鄄城县黄河大堤和江苏坝险工,又是其破坏的主要目标,大堤被挖断,坝埽被拆毁,抢险料物被烧掉,治黄员工遭搜捕,堤坝岌岌可危,他肩负重任,身先士卒,将黄河职工化整为零,分插到险工附近村庄,将地方武装隐蔽在大堤两侧,采取“敌进我退,敌走我修,白天隐蔽,夜间施工,武装保卫,侧击牵制”等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坚守阵地,指挥修堤抢险。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治黄职工和群众,经过两年来的残酷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掘堤毁坝水淹解放区的阴谋,保卫了河防安全。
  (五)雷朝卿
  雷朝卿,男,生于1921年,卒于1975年,山东省梁山县阎集村人,1939年6月参加工作,1940年加入共产党,历任区自卫队副队长、青年抗日先锋队指导员、助理员、副区长、区长、修防段长、副县长、修防处副主任、主任等职。
  他任郓城县黄河修防段段长期间,领导了1949年防汛抢险斗争,厢护了二十多华里的风波堤岸,并及时抢堵了4个漏洞,尤其在抢堵濒临决口的义和庄漏洞时,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沉着指挥,在深水中探摸漏洞进水口,采取正确的措施,堵塞了漏洞,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决口灾害。在梁山修防段工作期间,领导民工和技术人员,总结出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春厢整险经验,在山东全河进行了推广。1954年至1975年,他全面参与和主持菏泽修防处工作二十余年,始终兢兢业业,谦虚谨慎,作风民主,任劳任怨,积极为菏泽地区人民除害兴利。在病危弥留之际,还嘱托在身边护理的同志,
  “把黄河工作搞好”。
  (六)甘明德
  甘明德,男,生于1897年,卒于1974%河南省濮阳县郎中乡汪寨村人。1947年3月参加冀、鲁、豫边区黄河指挥部一大队,当水兵。当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二野战军,在濮阳县相城码头渡黄河的战役中,甘明德驾驶木船担负军渡任务,冒着敌人的炮火,机智勇敢,经过一个多月的强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48年他又参加了长坦县高固抢架浮桥的战斗,为陈毅、栗裕率领的第三野战军跨越黄河挥军南下,做好了准备。在二十多天的紧张施工中,甘明德自始至终表现勇敢顽强,驾驶技术熟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黄河指挥部的通令嘉奖。
  二、健在人物
  (一)张含英,男,生于1900年5月,系山东省菏泽市城内东北隅人,先后就学于北洋大学土木系和北京大学物理系,1921年留学美国伊利诺和康乃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历任北洋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总工程师、委员长。自1949年6月起,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顾问,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81年加入共产党。
  张含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水利学者和治黄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水力学》、《历代治河方略述要》、《黄河治理纲要》.《黄河水患控制》、《黄土高原和水土保持》以及《黄河流域之土壤及其冲积》等。
  张含英自1951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后,他即在全国水利联席会议上,提出发展引黄灌溉的主张,很快就得到了周总理的同意。1952年即兴建了河南省新乡市人民胜利渠第一个引黄灌区。尔后,在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两岸相继建成引黄涵闸70余座,大小灌区100多处,历史上被称为害河的黄河,真正变成了利河。
  张含英现虽年逾九十,但乃潜心于治水事业的研究,决心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毕生研究治水的经验结晶,记录下来,留传后人,造福万代。
  (二)姚汉源,男,生于1913年,系山东省巨野县城关姚庄村人,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间,除攻读水利工程专业外,并从事水利史的研究。193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时,“被派往山东省济宁“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工作。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后去贵州、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建筑、教育工作,直至抗战胜利后,去南京金陵大学任教,担任中国思想史课程,在长期间撰写了部分历史哲学性的文章后,又到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任教,主要担任农田水利课程。直至解放后,该校迁回南昌,改为南昌农业专科学校,即任教授兼校委主任,主要担任《水力学》、《农田水利系统管理》;《水能利用》等课程。同时,用十年的时间,整理了一部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这个肘候,他深感中国共产党光荣、伟大,就积极向党靠拢,终于在1956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至1963年被调北京,任北京水力水电学院教务长、院长、党委委员、主管教「 学。“十年动乱”,他被打成了“反革命”并被开除了党籍,下放农村劳动,在此期间,他并没停止学术的研究,同时并写出了约70万字的《左传地名释》一书0.1973年至1975年,他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 出版了约50万字的美国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
  1978年回到北京后,得以平反,恢复了党籍,主要从事于水利史研究工作,直至1987年退休返聘后,他仍坚持进行水利史的研究工作。自80年代以来,他曾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编委及水利史部分的编审(共计30万字)特别是,他所著50多万字的《中国水利史纲要》,荣获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
  1982年他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他担任第一、二任会长。他曾先后培养水利史专业研究生14名,这些研究生现已成为国内水利史研究的骨干力量,现他虽年过七十,还在中国水利史领域中开拓耕耘,学术界称他为当今中国水利史研究的“带头人”。
  (三)田克明,男,生于1920年11月,系河北省辛集市(原束鹿县)镇头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入抗日军政大学,以后历任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电台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鲁中军区卫生处政治协理员、总支书记、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第十五医院副政委,华东军区荣军总校疗养院政治委员,山东省荣军总校副校长,民政厅优抚局副局长,省水利厅副厅长,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政委,菏泽专署副专员等职,直至1983年离职休养。
  田克明同志是抗战初期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在半个世纪的革命历程中,他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一直从事于野战军的医院和荣,校的领导工作,1940年在反扫荡的斗争中,他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坚持依靠群众,保护了伤兵员,参加多次与敌人的战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8年,由山东省水利厅调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任政委期间,正逢大搞水利高潮之际,参加领导了山东、河南两省兴建的三义寨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他深入工地,战斗在第一线,与科技人员一道,共同制订施工方案,研究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战流沙、排稀淤,克服一个个难点,战胜一个个难关,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工程完成后,成了又红又专的一个水利领导干部。
  六十年代,在他任菏泽专署副专员时期,由于分管水利工作,他认真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在组织领导水利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亲自参加沂沐泗流域水利工程的勘查、规划,多次跑中央,去省委,找有关地(市)汇报协商,制订湖西地区水系调整方案,研究确定建立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等骨干工程的开挖与治理,为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总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他离休后,仍然关注菏泽地区水利事业,并指导与参加了水利部门的修志工作,他以无限热忱,回忆总结了菏泽地区水利建设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水利建设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田克明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定的革命立场。在“文革”中他身处逆境,但仍相信党,相信群众, 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自重新工作后,不计个人恩怨,继续勤勤垦垦为党工作。由于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团结同志,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生活俭朴,不搞特殊,所以他深得党内外干部的敬重。
  (五)张华轩(张肇荣),男,生于1921年10月,系山东省东明县大屯乡张街村人o1938年毕业于东明县师范学校,1941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干事,宣传员,东明县黄河段秘书、技术员、秘书股长、副股长、段长、东明县副县长等职。
  1958年任东明县副县长,主管水利工作期间,由于缺乏水利建设资金和建筑材料,他带领水利技术人员,共同研制成功了适用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区流沙基础悬臂式跌水建筑物工程,此种结构物,具有挖基浅,省工、省料的特点,通过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曾推广全区。为了改变沿黄生产条件,利用黄河泥沙进行了放淤改土试验,在一无资金,二无材斜的情况下,他又大胆设想,勇于创新,与科技人员共同研制利用胶泥代替砖石,在郭寨於区兴建了一座20秒立方米,胶泥结构进水闸一座,运用后,具有夏防烈、冬防冻的性能,既节省了资金又发挥了淤改效益,在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得到了推广。
  1964年,在黄河治理上,他向水利电力部,提出治理黄河的三项建议:一是在氓山以下,修建对口工程,将河床宽度压缩到1000一1500米,以利束水攻沙;二是在瞌河堤玻内砌筑砖墙,防渗防漏,以巩固大堤;三是在背河挖深沟种荫柳,改良盐碱地。这三条建议不但受到了钱正英部长的表扬,同时,还在沿黄进行了推广。另外,他在科技创新方面,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人民黄河》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通讯、报导和论文达36篇,被省级认可的革新项目就有8项并于1959年元月被河南省吴芝圃省长亲自授于“农田水利红专工程师"荣誉证书;同时,并誉为河南省水利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张华轩同志为了改变东明县南部沙碱荒地,提出利用黄河水沙资源,进行大面积放淤改土的方案。他亲自到黄委、去北京,与专家共同考察与论证,冲破重重难关,终于得到了水电部的支持,于1972牟批准在阎潭兴建150秒立方米大型引黄淤灌闸一座。他又亲自领导这项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继续坚持革新,以竹筋代眷钢筋,以条编模板代替木模板,设暖棚增保温,缩短了工期,闯出冬季施工的新路子。当时被《大众日报》赞扬为“淮北地区冬季施工的创史人”。张华轩同志,在一生治水的征途中,由于坚持创新求实的态度,为东明县的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曹莲舫,男,生于1928年4月,原籍山东省菏泽市佃户屯乡曹楼村人,民国年间迁居菏泽城内,学生出身,自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先后在平原省水利局,山东省农林厅水利局,菏泽专署建设科、水利科、水利建设指挥部、水利局等单位,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被评为全省模范共产党员.同年评为全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于省劳动模范称号,颁发给“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菏泽市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
  曹莲舫同志,自1949年从冀、鲁、豫革命干校毕业后,被分到平:原省水利局工作,当时,水利建设任务繁重;而技术干部缺乏,他边干边学,既搞规划设计,又搞测量施工,从实践中认识到水利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奠定了他一辈子干水利工作的决心。
  1953年调菏泽专署建设科工作,当时,他是唯一的水利技术员,但他并非科班出身,所以实感重任难承。面对现实,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决心步履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教导,一心扑到水利工作上。他为了尽快熟悉全区水利情况,经常栉风沐雨,茧足跋涉跑遍了菏泽地区每个角落,很快掌握了情况,搜集了大量资料,对问题了如指掌,同志们亲切地称他为菏泽地区的“活地图”。
  五十年代,菏泽地区,在水利问题上,主要矛盾是涝灾,他主动提出了在涝地里兴修蓄泄兼施沟j血畦田工程的建议,并亲自测量,规划设计了定陶县店子洼、鄆城县十二连洼两个洼改工程,实施后,除涝效果显著。1954年水利部傅作义部长来菏视察水利时说:“沟池畦田,是平原地区治水的一大创举”。同时,外地来菏参观的络绎不绝。
  为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1955年到1956年,他又积极建议在菏泽刘庄、鄄城苏泗庄、梁山国那里,兴建了三处丘吸管引黄灌溉工程,通过实践运用,灌溉效益显著,给菏泽地区发展引黄灌溉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58年到1965年,他参加了太行堤水库和刘庄引黄灌区,京杭运河,万福河等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还以他为主规划设计了定陶县裴河洼旱涝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实施后,由于效果显著,.成为全省洼改工程的典型。
  十年动乱期间,曹莲舫同志排除一切干扰,深入调查,详细观察,潜心研究,基本摸到了黄河水沙的运动规律,并亲自主持了沿黄八大引黄灌区的规划与设计。同时,为扩大沉沙出路,缓和群众生产与泥沙处理的矛盾,创造性地推行了沉沙结合改土的措施。1979年他主持规划设计了万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使原来的易旱、易涝、易碱地区,一跃而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棉生产基地。该项成果,获得省级规划设计三等奖。
  为尽快改变沿黄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生产步伐,他又负责制定了全区引黄淤改规划,经省批准逐年投资实施后,凡是淤改的土地,都是一年翻身,一年巨变,增产显著。1982年他又向地委行署提出了,开辟兴建九条引黄送水干线的建议,以解决下游远距黄河抗旱用水的问题,后因受经费所限,仅实施了阎潭、刘庄、旧城三条两年时间,向下游送水12.0亿立方米,浇地600多万亩,增产粮食7.5亿公斤。
  曹莲舫同志所以能成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和自学成才的高级知识分子,除了党和领导对他的教育与培养外,与他的兢兢业业、赤诚忠心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拨,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分不开的。直至今日,他仍在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为修好水利专业志书,勤奋地工作.着。第三节全区中级技术人员
  全区中级技术人员名单
  李化玺工程师副局长地区水利局
  曹莲舫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地区排灌公司
  张玉彬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郝金田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计财科
  蔡则良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刘永凯工程师制科长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白文立 工程师主任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王少英工程师副主任地区水保办
  刘庆录工程师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引黄科
  李恒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陈应合工程师科长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段学孔工程师副局长地区水利局
  李娜工程师副科长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引黄科
  牟良亭工程师科长地区水利局科教泣
  刘继善工程师地区水利局科教科
  刘勤工程师副科长地区水刹局科教科
  李志杰 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李万荣工程师.地区水利局工管科
  崔复华工程师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李飞源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朱瑞节工程师地区水利局设计室芦太详 工程师 副主任 东鱼河管理处
  聂景润 工程师 副主任 洙赵河管理处
  徐学清 工程师 副经理 地区排灌公司
  王青林 工程师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农田科
  吕佩印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赵斌 工程师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引黄科
  安尚余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耿信启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设计室
  张朝勤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朱宝玉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科教科
  袁兆华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计财科
  张福玉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工程科
  郝健 工程师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农田科
  王玉明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办公室
  郭永田 会计师 地区水利局物资站
  乔先源 会计师 东鱼河管理处
  王俊朋 会计师 地区水利局计财科
  李殿卿 工程师 副局长 菏泽市水利局
  乔冠军 工程师 副主任 刘庄引黄灌溉管理处
  孔祥安 工程师 菏泽市水利局
  孙建学 工程师 菏泽市水利局
  白学参 工程师 菏泽市水利局吴焕明 工程师 菏泽市水利局
  李德备 农艺师 主任 菏泽市水利局
  卞希明 技师 菏泽市水利局
  曹传孝 技师 菏泽市水利局
  季春辉 工程师 副局长 曹县水利局
  张龙云 工程师 曹县水利局
  武历申 工程师 副局长 曹县水利局
  魏光洁 工程师 曹县水利局
  谭超 工程师 定陶县水利局
  陈钦华 工程师 定陶县水利局
  周兆民 工程师 定陶县水利局
  张庆福 工程师 定陶县水利局
  黎远培 工程师 定陶县水利局
  张明德 工程师 副局长 成武县水利局
  郭明义 工程师 成武县水利局
  李显明 工程师 成武县水利局
  冯志远 工程师 成武县水利局
  李培建 工程师 成武县水利局
  黄绍宏 工程师 单县县水利局
  苏承业 工程师 单县县水利局
  李仲经 工程师 巨野县水利局
  黄明 技师 巨野县水利局
  王咸福 工程师 梁山县水利局
  蔡怀义 工程师 梁山县水利局
  汪洪录 工程师 梁山县水利局
  王沛玉 工程师 副局长 郓城县水利局
  郭学圣 工程师 副局长 郓城县水利局
  樊兆慈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杨沛涛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管念贺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李培山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甄洪愿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张君孔 工程师 郓城县水利局
  刘效山 工程师 副局长 鄄城县水利局
  刘久安 工程师 鄄城县水利局
  金国贞 工程师 副局长 东明县水利局
  刘旺泉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汪大伦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张渭敏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王立仁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马世贞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孙洪钧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郭永摩 工程师 东明县水利局
  第四节全区三十年以上水利工龄人员
  全区三十年以上水利工龄人员名单
  表9 一 4
  姓 名 职 务 所在单位
  曹莲舫 副总工程师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
  李超众 技术员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工管科
  李万荣 工程师 地区水利排灌公司工管科
  晁秀志 科员 地区水利局办公室
  李恒湘 副总工程师 地区水利屈设计室
  郝金田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计财科
  牟良亭 工程师 地区水利局科教科
  崔复华 工程师 地区水利同工程科
  乔先源会计师 东鱼河管理处
  赵良轩 地区水利局生活服务站
  李仲经 工程师 巨野县水利局
  井玉忠 工程师 荷泽市水利局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