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治涝改碱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9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治涝改碱工程
分类号: S156.4;TV87
页数: 9
页码: 156-164
摘要: 菏泽地区,处于南四湖以西,新老黄河三角地带,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遗留下玻河纵横,洼地连绵,加之,全年降雨分布不均,年雨量700多毫米,70%集中在汛期七、八、九月份,再加缺乏排水系统,坡水汇流后,无条件排泄,集中洼地滞蓄,形成当地雨大成內涝,雨小客水淹的局面。因此,成为有名的湖西涝区。建国后,在“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三主治水方针指引下,为了治理涝灾,兴修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农曲水利工程,在不凤时期内,都发挥了一定的洽涝效益
关键词: 治涝工程 改碱工程

内容

第二章治涝改碱工程
  菏泽地区,处于南四湖以西,新老黄河三角地带,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遗留下玻河纵横,洼地连绵,加之,全年降雨分布不均,年雨量700多毫米,70%集中在汛期七、八、九月份,再加缺乏排水系统,坡水汇流后,无条件排泄,集中洼地滞蓄,形成当地雨大成內涝,雨小客水淹的局面。因此,成为有名的湖西涝区。建国后,在“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三主治水方针指引下,为了治理涝灾,兴修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农曲水利工程,在不凤时期内,都发挥了一定的洽涝效益。第一节沟洫血畦田
  沟洫畦田,是一项减轻旱涝灾害,保证农业增产的治涝改土工程,1954年为了有效治理涝灾,在全区范围内,兴修了沟洫畦田,其除涝标准,和坑塘蓄水工程相结合,达到三日连续降雨265毫米,水不出田的要求9工程做法,根据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地面坡度而定。菏泽地区的地面玻度一般为1/5000〜1/10000,土壤吸水能力较强,用畦田分割雨水,使水就地渗漏,不发生地面径流。畦田共分三级,一级畦田:主要利用路基加高,畦厦一般每三华里见方一条,高0.6米,路面宽4.0米,迎水面挖沟。二级畦田:畦境一般也利用道路,每一华里一条,除高度为0.5米外,其余和一级畦田标准相同,不利用大路的二级畦田,畦境高度为0.5米,顶宽0.5米,底宽1.0米。三级畦田:利用旧有地境沟,变为地墒埂,埂高0.3米,底宽0.7米。另外,为使坑塘和沟相连,互通有无,建闸控制,以调节畦田水深,保证坑塘蓄水。
  沟洫畦田的作用,主要是分割雨水,均衡水势,防止坡水遍流,保土保肥,并可蓄淡压碱,改良土壤,在全区范围内,百分之六十的面积,修筑了沟洫畦田工程。一般雨型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治涝作用。如:1956年郓城县候集洼在8月2日至4日,降雨104.5毫米,9月4日,1小时降雨165.9毫米的情况下,全洼安全无患,当年农业获得大丰。
  第二节
  台田条田
  台田条田主要是治涝防渍的洼地改造工程,它的作用,除排径流外,同时,还把土壤中过多的地下水,通过台田条田沟排出,并可挣制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达到除涝防渍之目地。
  菏泽地区因地形平缓,洼地多系浅平洼地,表层土质多於,透水性能差,易涝易旱,耕作困难,群众说:“早晨粘,中午硬,下午板结锄不动”,另一部分洼地称“槽状洼”,表层土多砂质,瘠薄易涝,但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串流改道,使这些地上下层沉积的土壤不同,修筑台田后,将上下层不同的土壤,掺合在一起,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自1960年开始,在全区105个大洼地里,因地制宜地兴修了不同类型的台条田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河间浅平洼地:在洼周围,过水渍涝严重地带,修畦田,洼底种一季麦子,汛期滞蓄雨水;在洼底和渍涝之间地带,修台田。
  二、背河槽状洼地:多是轻重不同的盐碱地,初期多系挖深沟,修台田,因土质多沙,不易立坡,后改修畦田,结合围堰平种,蓄淡压碱,但在有粘土夹层曲洼地,也有的采取结合翻淤压碱,修筑台田的办法。
  三、沼泽洼地:对这类洼地,凡有条件的,采取了引黄放淤,利用黄河泥沙,淤高了地面,治涝改土相结合,如表层以下有粘土夹层,结合修筑台田,取土挖塘,台上旱作,池内发展水产。
  从1960年至1966年,全区360万亩涝洼地,基本全部修筑了台田条田工程。实践证明,台田、条田不仅能防涝、防渍,同时,对改土、灭草、灭虫都曾起到很大作用。成武县苟村公社祝楼大队,是搞台田最早的单位,这个队,因属纯集大洼的范畴,历史上涝灾严重,未修台田前,全年人均口粮在百斤左右,群众生活极端困难。自修筑台田后,到1966年,全队粮食产量增长了三倍,由缺粮变成了余粮。成为全区先进的典型,先后有40多个县曾来参观学习。该县的白浮公社,周油坊生产队,地势低洼,1962年冬,修台田41亩,1963年汛期,全队360亩耕地,除41亩台田没受水淹外,其余90亩绝产,214亩减产50%以上。台田地里11亩地瓜,亩产瓜干240公斤,社员高兴地说:“搞台田好经验,既防涝又防旱,牛头淤变成了两合土,早晚都能把活干,芥芥芽杂草绝了根,增产粮食把里攥,地瓜谷子都能种,今后一年好一年。
  第三节沟网建设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菏泽地区在治涝的征途中,对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逐步得到认识,从治理措施上,采取了以排为基础,走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排蓄结合,大、中、小并举,河网、沟网一齐搞的路子。自六十年代开始,全区掀起了兴建河网化的高潮,其工程模式,主要有曹县“八化一体”和菏泽市的“六网十化”。
  一、“八化一体”
  整套工程包括:平原河网化;遍地机井化;灌溉自流化;耕地园田化;水力电气化;水产多样化;大地园林化;交通运输舟船化和公路化。这样,就把整个大地被河网、渠网、林网、公路网和星罗棋布的电站、机井全部交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达到灌排自如,蓄泄兼施,便利交通,在施工中采用了排灌、耕作“一一五”制,即按斗渠灌溉10000亩,农渠灌溉1000盲,毛渠灌溉50亩的标准进行划方。其主要工程布局,记述如下(一)河网布局:.配合灌溉渠系的布设,河网共分为六级:一级河网为骨干河道,二、三级河网一般沿干渠和原有旧河道开挖,三级以上河网,为调水、蓄水、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河网;四、五级河网一般沿支斗渠开挖,主要为蓄水、灌溉和田间运输之用,五级以上河网施工时两面岀土,靠渠道的一侧,结合修筑公路;六级河网,沿农渠开挖,间距400米左右,六级河网一边出土,在农渠迎水面修生产道。各级河网滩地两侧植树、插条。
  (二)机井布局:为了便于灌溉,达到井渠并用,机井布设在农渠渠首,井旁设晒水池,提高水温,适于灌溉作物,通过晒水池用农渠输水,直接进田。
  (三)建筑物的布局:为了便于蓄、灌、排、航,在各级河网交汇处,修建交叉建筑物,进行调节,以利蓄水、灌溉、航运和交通。
  (四)田间工程布局:实行排、灌耕作“一一五制”即按斗渠灌溉10000亩,农渠1000亩,毛渠50亩进行划方。斗渠间距600米,长1200米,每条农渠负担6条毛渠;毛渠间距200米,长600米,每条毛渠再分3格,作为灌溉沟,通过灌溉沟,引入畦田。畦长50至80来,宽3米,在畦田末端留缺口,汛期遇有大雨,除宙间土壤蓄存外,其余部分,通过缺口排入河网。
  为观察试验研究“八化一体”在治理旱、涝、碱方面的作用,于1959年,中央水利科学院田园、王钢生、阎丽会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唐学礼、张春华、张春英和曹县水利部门共同组成了 “八化一体”观测站,对试点区进行了观测试验研究。
  经1959年7月10日,两小时61.8毫米暴雨的考验,试区内没发生涝灾。接着7月13日至8月23日,又遇干旱,由于试区内水源充沛,作物适时浇水,保证了秋季丰收,全年粮食平均亩产比1949年的75公斤翻了一番,比邻近没有工程设施的增产44%。
  "八化一体"工程,对改造盐碱地,效益也很显著,六级河网40米以内,脱盐率达50%,尹坑周围460亩碱荒地变为拿苗田,试区内70%的盐碱地,含盐量均有下降。
  在农业获得丰收的同时,林牧副渔等业,也得到发展。沿河、路、渠种植乔、灌、桑等各种树木538万株;养猪羊1716只,鸡、鸭鹅8187只,栽藕170亩,苇380亩,利用水面养鱼327万尾,年收入5.36万元;建水电站6座,发电量279千瓦,送电照明的1座,75千瓦,其余5座,均投入生产,进行农副业加工,发展多种经营。
  “八化一体”工程,经过一年的考验,发挥了“三水”并用,根治“三害”、“五业”俱兴的效益,《大众日报》《人民白报》都进行了报导;省水利厅印刷了“八化一体”挂图,发放全省;水利电力部和水科院制作了电动模型,向全国展出,并在开罗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国务院把曹县列为全国水利战线红旗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奖旗,全国有10几个省前来参观学习。
  “八化一体”工程,经过科研部门鉴定后,得到水电部和省委的肯定,曹县县委确定在全县推广,1959年冬,组织17万劳动大军,投入“八化一体”工程建设,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修五级渠道2740条,7366公里;修园田化38万亩;修鱼塘3980个,6050亩;打机井3M眼,结合修渠挖河植树770万株,建水电站16座,发电量306千瓦,总计完成土方2978.9立方米,全县水利工程中达到"八化一体五业结合”设计标准的达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0%。同时各公社都搞了自己“八化一体”的样板。但由于工程量过大,标准过高,占地过多,在领导思想上,强求化一,急于求成;加之,所用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超过了群众的承受能力,甚至有的工程内容与实际脱节,造成了一定浪费,后因缺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至破坏失败。
  二、“六网十化”
  整个工程内容:包括河网、渠网、沟网、路网、电网、林网和灌.溉自流化,河道拦蓄阶梯化,平原坑搪化,水力电气化,提水机械化,耕地园田化,碱洼水稻化,水产多样化,四旁全绿化,工程系统化。于1958年菏泽县在城关公社赵楼进行了示范,经过1958年冬和1960年春积极努力,除完成了河网、渠网以及部分电网、林网工程外,并开挖了500个坑塘和万花湖蓄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工程由于脱.离实际,未得全面实施,整个工程基本没发挥效益。
  第四节深翻整平,围堰平种,蓄淡压碱。
  深翻、围堰、蓄淡压碱,是改造盐碱地的一项有效农业措施,六十年代初,菏泽地区对改造盐碱地,主要采取这个办法,具体做法一是,先将土地整平,然后筑壇围畦,保持水土,籍蓄积天然雨水,淋洗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使其造成土壤季节性脱盐,有利于作物生长。
  1961年山东省农学院,曾在曹县青固集公社,白马张楼碱场西进行了试验,观测,试区内设蓄淡区,筑境围畦,面积为20X40米,埂高0・3米,顶宽0.2米,内外边坡1:1,能保证日降雨量200毫米不跑水。非蓄淡区与蓄淡区相邻,未作任何处理,其试验结果:
  一是蓄淡区和非蓄淡区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具有同一趋向,但蓄淡区脱盐效果明显,雨季过后,土壤盐分回升时,土壤表层盐分,小于非蓄淡区,因而,蓄淡区压碱,为秋季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均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蓄淡区土壤盐分以0一40厘米土层内,变化最为频繁,幅度大,脱盐效果好。因此,盐碱区整平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天然降雨,淋浇土壤盐分,是降低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内盐分的有效措施。
  第五节引黄放淤压碱
  引黄放淤,改良盐碱地,是菏泽地区沿黄人民同黄河水沙斗争中,经过反复实践,创出的一条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全区沿黄162万亩洼碱地,截止1985年,已淤改了133.61万亩,凡是经过引黄放淤压盖后的土地,由于改变了土壤,粮食产量猛增,如东明县三春、马头、小井三个公社,压淤前,大部分土地非沙即碱,粮食亩产不过百斤左右,有的是“种一葫芦收两瓢”,有的“盐碱不茅,寸草不生”压淤后的1978年,这几个公社一年增产粮食600多万公斤,占全县增产总数的32.5%。再如菏泽市的李村公社,压淤前,粮食亩产百斤左右,总产不过250万公斤,连年吃国家统销粮340多万公斤,压淤后,1978年全社平均粮食单产达到240公斤,总产700万公斤,翻了三番。群众髙兴地说:“要想快变,必须淤灌,搞好引黄改碱,面貌变,土质变,产量变,贡献变,人民生活变。”
  第六节种植耐碱作物
  种植耐碱作物,是一项节约能源,培养地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改碱措施。菏泽地区自1963年以来,绿肥的种植和利用,就有了较好的发展,平均每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亩左右,1970年种植面积达28.7万亩,至80年代,在棉花、玉米等中耕作物的套种上,发展绿肥面积达100余万亩,每年每亩产鲜草2000多斤,全年共产鲜草20亿斤,鲜草含氮量,按千分之五计算,相当标准氮素化肥24000吨;标准磷肥5800吨;除此以外,还有有机质钾肥以及其他营养元素,通过绿肥作物的种植,不仅盐碱地得到改良,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