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灌溉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8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灌溉工程
分类号: S277
页数: 35
页码: 122-156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发展农田灌溉,到1985年,全区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83.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8%,粮食总产达到28.5亿公斤,为建国初期1949年8.1亿公斤的3.5倍。由此证明,灌溉事业是发展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本篇着重记述了井灌、引河灌溉和引黄灌溉的发展历程和运用情况。
关键词: 灌溉工程 农田灌溉

内容

第一章灌溉工程
  人类定居后,最早饮用坑塘河水;坑河干涸后,在坑河中挖掘土井。商代产生了陶管井,至春秋战国时,只产生了砖井。在此期间,曹县、定陶一带就有凿井灌溉的记载。如:定陶县田集石楼庙村东北有一石楼,楼北遗留有八角琉璃井一眼,即属春秋时期所修。据考菏泽地区用井灌溉,始于蔬菜生产,由于蔬菜经济效益高,自古即有“一亩园,十亩田”的论语,原因是灌溉能起增产作用。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清道光末年(公元1850年)间,全区以菜园起名的村庄,数不胜数。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山东省99个县都设有普井专员,专司凿井,并规定“每60亩地,凿井一眼”,至1949年,全 区共有井灌面积2.0万多亩。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发展农田灌溉,到1985年,全区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83.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8%,粮食总产达到28.5亿公斤,为建国初期1949年8.1亿公斤的3.5倍。由此证明,灌溉事业是发展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本篇着重记述了井灌、引河灌溉和引黄灌溉的发展历程和运用情况。
  第一节井灌
  一、井泉建设和发展情况
  凿井灌溉,在菏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余,年,凿井灌溉已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周书云:“皇帝穿井”;世本云:“伯益作井”;尧民凿井而饮;汤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发展灌溉。至明清凿井灌溉更有发展。到民国时期,已引进西方机械凿井之法,但由于成本过高,仅限于城市给水,利用灌溉者甚少。据山东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了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业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屡经试验,未能推开J故仍采用旧式造井法,用砖砌垒,当时,每凿一眼井,需大钱六十千,由于官方投资少,多属劝导农民自办,故未能很好解决农业所需之水源。据统计,建国前,菏泽地区除有菜园井6169眼,灌溉面积2.0多万亩外,大田内没有水 井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
  自1950年到1952年,菏泽地区共打砖井17879眼,较建国前砖井总数增加1.9倍。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井下泉又有新的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同时,积极培训打井技术人员共计31700名,下泉技术员4982名;由于技术力量的增强,打井下泉进展很快,1956年冬季进入高潮,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专事打井,并发动群众集资,对投资者,以信用社利率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规定,“凡扛井灌溉增产,三到五年不征农业税”。因而,群众投资踊跃。菏泽县白杨张庄社员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元,鄄城县三屯群一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360斤,其他县乡亦有类似情况。到1957年底,菏泽地区已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
  由于1957年的水涝灾害,加之引河灌溉面积的发展,1958年打井下泉处于低潮。
  1960年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跃进锥”,深得群众欢迎。从此,由打砖管井,走向了机井建设,到1965年底,菏泽地区累计打机井1042眼,1966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机井建设处于稳步壇长阶段。
  1973年,中央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决议发展打井灌溉。菏泽地区,地、县两级先后建立了抗旱打井领导小组,下设打井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国家在资金、设备、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因而,促进了机井建设的发展。到1979年底,累计打机井7182眼;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58.14万马力。
  1980年至1985年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机井效益的前提下,加强打井配套、旧井改造,挖掘原有机井潜力,充分发挥井灌效益。到1985年底,菏泽地区机井总数,除报废的以外,累计达到67719眼,其中配套机井50521眼,提水动力到达58.21万马力,井灌面积到达328.8万亩,占菏徉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自建凰到1985年国家对机井建设总投资3970万元,占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总投资的8.3%。大规模的机井建设,给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稳产高产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存有一些问题。一是井点疏密不均,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机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已配套的机井,由于管理不善,土地不平,田间工程差,利用率不高,单井效益低;四是由于机井成井工艺水平限制,涌水量小。上述问题制约着井灌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井型种类和构造
  井的优劣,以出水量多少为标准。菏泽地区几十年的井泉建设,就是围绕这一课题,探讨前进的。开始以打砖井为主,采用木盘砖筒,深度6至8米,为加大涌水量,1956年开始,在砖井的基础上,下竹泉,木管泉,无管泉等。
  I960年到1969年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挖掘地下水源,试向深层井进军。井的结构采用通天砖管,砖木管,井管内径为48.5厘米至55.5厘米,深度为50米,以利用较好含水沙层的原则,扩大井的出水量,每眼每小时出水量为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适于水车和机械取水。
  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井管采取水泥原料,用模型分节制作,分为水泥白管和水泥滤水管,毎节长2.0米,井管内径为55厘米至60厘米。水泥管的特点是:坚固耐用,适于深层水井,出水量大。
  1977年为开发利用地下不同含水沙层,按不同土质,采用不同井型。含水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井,无含水沙层或含水沙层较差的地区,打可眼装井、瓶型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多管真空井,达到泥层水,沙层水并取。同时,对浅层无淡水的地区,开展深井建设,井型结构多采用石棉水泥管,井管内径189毫米,壁厚16毫米到18毫米,每节长4.0米,井深300米,出水,量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所有这些井型,对开采地下水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使用打井工具较为原始,除了人工开挖外八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的打井工具,此类工具,工效低,速度慢。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雄(前身称大锅锥),原由河南省引进,系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使用很不方便,改革后,制成了菏泽地区特有的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使用方便,效果很好。1958年在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时值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参看展出后,给予好评。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双开火箭机井锥”。井具特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强,吃泥利,倒泥快,工效高,节省时间,这对推进机井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为适应农业灌溉的需要,打井工具又有新的改革。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这种锥的使用,主要以“195”柴油机帶动10英寸水泵,把钻井产生的破碎物和泥浆,从孔内抽出,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在东方红300型磨,盘动力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成功,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水冲磨盘钻。所有这些工具,对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提水工具方面,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扽以及其它简易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等。
  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水车,到1962年底铁制水车已发展至33825部,提水工具虽有改善,但工效仍然不高。
  1952年从外地引进锅驼机一部,开始动力提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不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8马力柴油机一台。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提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后推广电动水车,柴油机动力水车等。
  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和引河提灌的发展,提水机械发展很快,到1朋5年底,菏泽地区拥有排灌机械89334台108.01万马力,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51029台,58.83万马力,平均每马力浇地5.3亩。
  四、井灌效益
  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思想指导下,井灌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自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井灌面积到达5.24万亩,到1953年至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时,井灌面积到达28.02万亩,较恢复时期増加22.78万亩。1958年至1962年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9.75万亩,较“一五”时期增加1.73万亩。经过三年调整,到1966年至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87.93万亩,较“二五”时期增加58.18万亩。1971年到1975年,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73.73万亩,较“三五”期间增加85.8万亩。1976年到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0万亩,较“四五”时期增加46.27万亩。1981年到1985年,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2.32万亩,较“五五”期间增加2.32万亩。由于机井建设的发展,不仅井灌面积逐年扩大,而且灌溉方法亦有很大进步,井灌增产效益显著。据1978年典型调查42个丰产乡,2093个丰产村,其中属井灌区者,就有36个乡,1885个村,亩产粮食均在250至400公斤以上。全区机电井分县发展情况,见下表:第二节引河灌溉
  一、提东站发展情况
  引河灌溉自古有之,早于战国时期,即有开渠引河灌溉之说,明朝王徵发明虹吸器,亦有引河灌溉之举,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曾作过引河灌溉规划,但未能实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浚河兴利,引河提灌,相应发展。菏泽地区第一座提水站建于1956年菏泽县安兴河尹楼村西,装机1台60马力,设计流量0.3秒立方采,灌溉面积2000亩,由国家投资、大队经营,从此以后,引河灌旣逐步发展起来。同年安兴公社田楼大队,于安兴河左岸湘继兴建了装机1台90马力的提水站一座,设计流量0.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800亩,到1965年底,全区建站已达48处,装机2222马力。
  I960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末期,提水灌溉发展较快,累计建站达到135处,装机9952马力。1971年到1975年,“四五“计划实施期间提水站速度稳步上升,1976年到1980年“五五”计划实施期间,发展最快,直到1985年提水站到达840处,装机7.04万马力,设计灌溉面积38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3.6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国营提水站28处,装机81台,8780.6马力,提水能力为64.06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51.5万亩。建站国家累计投资891.9万元。灌区内包括42个公社,346个生产大队,63.37万人,总耕地面积为52.25万亩,每年实灌面积55.51万亩次,灌溉效益显著,灌前粮食亩产一般为100到200公斤,灌后亩产达到250公斤到500公斤。
  万亩以上社营提水站38处,装机83台8575.5马力,提水能力54.74秒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97.82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76.67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6.3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5.01万亩,建站累计投资38.84万元。灌区内共包括公社45个,大队359个,43.92万人,总耕地:面积69.77万亩,每年实浇面积60万亩次,增产效果良好,区内灌前粮食亩产100到200公斤,棉花f0到40公斤。灌后粮食亩产150到500公斤,棉花亩产50到70公斤。
  综述菏泽地区引河灌溉,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运用,提水站的设备気好率达到了80%,年平均每马力运行最少56小时,高者100小时以上,每马力浇地133亩。
  但有些站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混乱,效益低、成本高,亏损严重。对此,根据山东省水利厅,鲁水机字第5号文件精神,于1980年分别进行了整顿。通过整顿,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营亏损问题,有不少站仍然存在。
  二、重点提水站
  (一)菏泽市后崔楼提水站:该站位于东鱼河北支南岸,马庄栏河闸前,水源可靠。灌区内有生产大队19个耕地面积3.1万亩,站首安设电机5台350千瓦,提水能力3.5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万亩,修筑干渠3条,长18公里,支渠47条,长143公里,挖排水沟79条,建各级建筑物1200座。由于工程配套好,灌溉周期由原来的20缩短为11天,因运用合理,能源消耗下降,灌溉成本由0.7元降到0.2元,灌溉增产显著,平均亩产由建站前的1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1980年以后粮食亩产达到了400公斤以上,群众平均口粮200公斤,整个灌区从过去吃粮靠国家,发展到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12万余公斤,皮棉55万市斤。其主要措施是:
  1.建立灌溉管理组织,加强民主管理。制定灌溉管理计划和各项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抓点带面,推动一般。
  2.严格机务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优者奖,劣者罚,任务完成好的,年终奖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十到三十。擅离职守,造成损失者,罚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三十。
  3.对工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选派专人,分片分段负责,包管包修,确保灌溉用水,对破坏工程者,毁一块砖,罚款3.0元,毁一棵树赔偿两棵,偷一棵赔五棵,情节严重者,依法制裁。
  4.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按照不同作物,确定用水定额,依据种植面积,给水配水,按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依次灌溉,不准偷水抢水和乱扒乱堵,对违犯送水制度者,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
  5.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进行经济核算,减少非生产开支,降低灌溉成本,开展多种经营,作到资金自给有余,走以副养.站的道路,对会计人员,要求一切按财务制度办事,会计手续正规健全:帐目公开,日清月结。
  6.计征水费。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由供销社或粮所代办收取,用水单位,按时交纳,不得拖欠。7.加强职工管理,抓好职工福利。对国家正式职工,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对非正式职工和工副业人员,其工资标准,按乡镇企业工资标准执行,对干渠管理员,每年供应粮食500公斤另外每月补助生活费8.0元。支渠以下管理员,其报酬福利,由受益单位负担。
  (二)菏泽市大黄集乡,周楼提水站:该站灌区共辖10个村,1.1万人,耕地1.7万亩;站首位于东鱼河西支杨湖闸上,装机2台,270马力,提水流量2.0秒立方米,灌区內各级灌排渠沟27条,92公里,建筑物80座。灌区管理人员共284人,固定资产60万元,自1980年以来,为了以水养水,大搞多种经营,1982年兴建食油加工厂一处,安装了A一3一300型榨油机一台,月加工棉籽3.0至35万斤,至1983年,获纯利30万元,从而促进了灌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改善了职工生活,稳定了基层水利人员的情绪,调动了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自1982年以来,根据全省国营机电排灌站一些先进单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经验,该站着重以兴办榨油厂为主的各种副业,从而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化为商品优势,增加了经济收入。
  2.实行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提高经济效益。“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泊这个站自开展承包以来,把榨油厂的命:运和职工的收入,直接挂起钩来,不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承包者,也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广开生产门路。千方百计的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人月工资由原来的43元提高到82元,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以站为家的思想,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时间,共创产值280万元,获得收入近30万元。
  3.以副养水,促进扬水站建设。搞综合经营,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自1983年以来,除保证扬水站正常运转外,从综合经营中拿出6.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建桥12座,闸11座,衬砌渠道1.8公里。由于工程配套较好,扩大了灌:溉面积。1984年比1980年灌溉面积增加了1.2万亩,粮食单产增加到212公斤,总产由234万公斤增加封438万公斤。
  第三节引黄灌溉
  一、引黄灌溉发展历程
  引黄灌溉,早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即已开始,中经各朝,几经反复曲折,收效甚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秋,山东省建设厅曾拟定“黄河沿岸虹吸灌溉淤田计划”,其中有郵城董口沙地、周桥沙地两处,共计1614顷,后因财源困匮,而未实施。建国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治理黄河十分重视,饱经沧桑的黄河一改千年旧貌,开始为人民造福。1956年至1957年,菏泽地区先后在菏泽县刘庄,鄄城县苏泗庄,梁山县国那里试办3处虹吸引黄工程。其中刘庄安设虹吸管9条,苏泗庄安装2条,国那里安装4条,总引水量15秒立方米,由于工程配套管理运用较好,灌区农业生产,逐年上升。
  1958年春,又在东明县黄寨险工处,兴建黄寨引黄闸1座。该闸结构型式,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同年10月份,菏泽县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亦兴建25孔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260秒立方米。灌溉范围包括菏泽、定陶、成武、巨野、鄄城、郓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济宁等9个县市,灌区面积控制1313万亩,使菏泽地区北部形成了黄灌区。
  南北干渠兴建后,南干渠穿过菏泽、定陶、巨野三县,北干渠穿过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四县,打乱了许多原来排水系统,截断了多数交通干线,而计划兴建的建筑物工程,由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所限,没能及时配起套来,不但灌溉效益未能得到发挥,反而给灌区排水问题,带来了很大困难,加重了涝碱灾害,使灌区被迫停止了续建。1959年冬,在工程兴建战略上,采取多口门、小流量、小面积的办法。首先于梁山县陈垓修建引黄闸一座,结构为箱式涵洞,设计3乱,引水流量30秒立方米。1960年5月份,鄄城县苏泗庄,兴建了箱式涵洞引黄闸一座,设计3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这些工程兴建后,由于灌区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加之,缺乏排水系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大面积土地次生了盐碱化,全区盐碱地面一积由150万亩增加到360万亩。由于积涝、盐碱灾害的扩大,使广大群众失去发展引黄灌溉的信心,一时平渠之风盛行。为此,中央极为重视,于1962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范县召开冀鲁豫三省会议决定:
  第一,由于引黄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引起了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根本措施是,停止引黄灌溉,不经水电部批准,不得开闸。
  第二,必须把阻水工程彻底拆除,恢复水的自然流势,降低地下水位。
  第三,积极采取排水措施。
  根据范县会议决定,山东省引黄灌区全部封闸停灌。1965年天气干旱,水源短缺,抗旱需水告急。山东省委,于2月9日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了引黄抗旱会议,传达贯彻中央/1省市抗旱灌溉会议精神。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穆林,宣讲了恢复引黄灌溉的意见,提出“引黄闸和虹吸管,坚决要用”。并要求搞地下渠,提永灌溉,排水要有出路。中共中央对引黄灌溉也作了批示引黄灌溉,是引起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对此,曾作过检讨,如果遇到严重干旱,又忘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可能引起土地盐碱化的发展。因此,再发展引黄灌溉时,必须经常观察地下水位上升情况,决不要使地下水位上升到临界线1.5米。同时,还要解决灌溉管理中一些政策和制度问题”。据此,菏泽地区引黄灌溉,又重新恢复发展起来。
  1966年,在总结以往引黄灌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慎重,稳步发展”的方针。首先在郓城县苏阁,兴建虹吸管3条,四隆村2条,共计引水流量5秒立方米。1967年又于苏阁增建了3孔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J进一步扩大了引黄灌溉能力,1968年于东明县阎潭兴建换新天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1970年于鄄城县营坊兴建虹吸管3条,设计引水流量3秒立方米;1971年又于东明县阎潭兴建了12孔引黄大闸一座,设计引水流量150秒立方米。同年于鄄城县伟庄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秒立方米o1972年菏泽县自筹经费兴建了郝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同年,于鄄城兴建了旧城引黄闸,设计5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并在梁山县高堂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1976年在梁山县马那里,兴建虹吸管i条,引水流量1秒立方米;1977年又于郓城县四隆村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2秒立方米广1978年郵城县苏泗庄引黄闸,按原规模,进行了改建;1979年菏泽县刘庄引黄闸也作了改建,结构为开敞式4孔,设计引水流量80秒立方米;1980年,兴建了东明县谢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秒立方米;1983年扩建了绑城县苏阁引黄闸,设计4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
  自1965年恢复引黄灌溉以来,菏泽地区先后新建改建引黄闸共11座,虹吸工程8处,安装虹吸管50条。总设计引水流量580秒立方米。共做土方212万立方米,石方6.5万立方米,混凝土2.95万立方米,用工日144万个,投资1734万元。
  二、引黄涵闸及虹吸工程
  (一)引黄涵闸工程 1.阎潭引黄闸,1971年7月兴建。该闸位于东明县焦园乡阎渾村东南黄河大堤上,桩号162+700处,其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12孔,孔高2.8米,宽3.0米,闸室长50米,底板高程63.0米.(大沽基面同程,以下同),闸顶高程为70.00米,闸前设计水位66.20米,闸后设计水位66.00米,放淤设计引水流量为150秒立方米,设计灌溉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经过运用,工程质量良好,但因潢河水位逐年升高,形成闸身底板偏低,渗径长度不够,为防洪安全计,于1982年进行改建,加长闸身,抬高了底板。
  大阎潭闸未兴建前,1968年8月,已在果园村西兴建了换新天闸一座,现改称小阎潭闸,该闸设计3孔,孔宽2.0米,孔高2.3米,闸室洞长45.00米,底板高程63.00米,闸顶高68.00米,闸前设计水位65.5米,闸后设计水位65.2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
  2.谢寨引黄闸,建于1980年11月。该闸位于东明县沙窝乡东谢寨村西南黄河大堤上,桩号181+790处。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3孔箱式涵洞,孔宽2.6米,高2.8米,闸室洞长69.5米,底板高程62.2米,闸顶高程68.7米,闸前设计水位64.77米。设计标准,当黄河流量为1500秒立方米时,引水流量为50秒立方米。
  在谢寨引黄闸未兴建前,由原黄寨引黄闸引水,随着农业生产的一发展,黄寨引黄闸已不适应灌溉需水的要求,经省批准,将黄寨闸围堵停用,上移3.9公里,新建了谢寨引黄闸。原黄寨引黄闸亦属箱式涵洞结构,共3孔,孔高1.8米,孔宽1.6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
  3.刘庄引黄闸,1979年兴建。该闸位于菏泽市李村乡刘庄村附近黄河大堤上,桩号221+081处,16〜18坝之间,其结构型式为桩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涵洞,共3孔,孔宽6.0米,孔高4.0米,闸室洞长17.0米,底板高程56.45米(大沽基面高程),闸顶高程68.4米,设计闸前水位58.95米,闸后水位58.4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80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
  该闸兴建前,原为1956年兴建的刘庄引黄闸工程,安装虹吸管9条,设计引水流量9秒立方米,1958年10月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兴建了刘庄人民驯黄闸,其结构为薄壁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25孔,设计引水流量260秒立方米,后因闸前脱溜,以及有关防洪安全等原因,经黄委批准,将原闸封堵,即在原闸下首新建了现在的刘庄引黄闸。
  4.苏泗庄引黄闸,建于1978年12月。该闸位于鄄城县临濮集乡苏泗庄村黄河大堤上,桩号240+000处八30与31坝之间,其结 :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6孔,孔宽2.2米,孔高2.2米,闸室洞长73.0米,底板高程54.5米,闸顶高程60.5米,闸前设计水位56.63米,闸后设计水位56.3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秒立方米。该闸系在I960'年5月兴建的苏泗庄引黄闸基础上,按原规模改建而成的。旧闸结构也是箱式涵洞,共5孔,设计引水流量亦为50秒立方米。
  5.旧城引黄闸,建于1972年12月。该闸位于鄄城县旧城镇西黄河大堤上,桩号265+240处,闸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5孔,孔宽2.8米,孔高2.5米,闸室长度50米,底板高程50.0米,闸顶高程56.3米,闸前设计水位52.9米,闸后设计水位52.7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0秒立方米。
  6.苏阁引黄闸,建于1967年4月。该闸位于郓城县李集乡苏阁村黄河大堤J新老九坝之间,桩号290+719处,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宽高均为2.0米,闸室洞长50.0米,底板高程45.0米,闸顶高程51.72米,闸前设计水位为47.5米,闸后设计水位47.3米,设计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建成后经过几年的运用,由于防洪标准偏低,同时,引水流量也小,于1983年经黄委会批准废弃围堵后,即于1983年旧闸下125米处另建新闸一座,闸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4孔,孔宽和高均为2.8米,闸室洞长77米,设计闸前水位50.0米,闸后设计水位为49.7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秒 立方米。
  7.陈垓引黄闸,建于1959年12月。该闸位于梁山县黑虎庙乡陈垓村黄河大堤上,桩号316+840处,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3孔,闸孔宽高均为2.5米,闸室洞长32.5米,底板高程42.4米,闸顶高程50.0米,闸前设计水位44.8米,闸后设计水位44.5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但由于黄河河底逐年淤高原因,迪使大堤也随之进行了加高培厚,致使闸身长度不够,即于1977年春进行了改建接长,改建后的闸室洞长为65.0米,底板高程44.3米,比原闸闸底板抬高了2.3米,闸前设计水位46.3米,闸后设计水位46.0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8.国那里引黄闸(孙楼引黄闸),建于1967年4月。该闸位于梁山县戴庙乡国那里村黄河大堤上,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由于黄河大堤的加高,闸身长度不够,故于1975年春季,在原闸基础上进行了改建,结构仍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宽4.7米,孔高4.5米,闸室洞长31.5米,底板高程39.5米(大沽基点),闸顶高程50.6米,闸前设计水位43.0米,闸后设计水位41.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45.0秒立方米。
  9.郝寨引黄闸,系地方自筹经费兴建。该闸位于菏泽市高庄乡郝寨村黄河大堤上,建于1972年9月,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高2.8米,宽2.2米,闸底板高程55.5米,闸顶高程60.8米,闸室长度46米,闸前设计水位57.5米,闸后设计水位57.3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该闸建成后,仅运用三个月,由于渗径不够,为求黄河防洪安全,于1983年即围堵停用。
  (二)引黄虹吸工程
  早期和引黄复灌以来兴建的虹吸工程,除需改建和废弃者外,正在运用的虹吸工程有以下几处:
  1.高村虹吸工程。初建于1956年6月,位于东明县菜园集乡,冷寨西黄河大堤上。由于防洪标准低,于1972年拆除围堵,另在大堤桩号207+324处重建,安装虹吸管3条,管径为0.9米,管道长79.2米,设计临河水位59.50米,背河水位59.0米,管底高程64.50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2.四隆村虻吸工程。初建于代66年6月,该工程位于郛城县李集乡四隆村黄河大堤,桩号301+900处,安设虹吸管1条,管径0.9米,管长91.1米,设计引水流量1.0秒立方米。1976年进行扩建,安装虹吸管3条,设计临河水位48.50米,黄河水位48.00米,管底高程53.92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3.伟庄虹吸工程。该工程建于1971年5月,运用几年后,由于黄河防洪水位逐年抬高,管底高程低于防洪水位3.59米,影响堤防安全,故于1976年春,在原址黄集乡伟庄附近黄河大堤桩号311+090处,进行改建,安装虹吸管2条,管径0.9米,管道长95.6米,设计临河水位47.50米,背河水位46.50米,管底高程53.10米,设计引水流量2秒立方米。
  三、引黄灌区工程建设
  菏泽地区自开展引黄灌溉以来,灌漑事业发展很快,已建成引黄灌区8处,设计灌溉面积为245万亩,其中配套面积110万亩,全面配套面积26万亩,从1965年到1985年,引水总量211.67亿立方米,除灌区用水外,还补给内河发展提水灌溉233万亩,各灌区开发情况,迅述于下:
  (一)阎潭灌区
  该灌区兴建于1972年,位于东明县南部,黄河大堤以东,东鱼河西支以西,赵王河以北,苏集抗旱沟以南。控制灌溉面积57万亩,其中:飞沙地27万亩,碱荒地27万亩。原规划以淤改为主,先淤后灌,设计灌溉面积45.5万亩,现已配套5.0万亩,修干支渠37条,长193公里,修建筑物280座,开挖各级排水沟104条,总投资551万元,多年来,通过放淤改土,沙碱荒地,已变成良田。据调查1972年未建灌区前,粮食亩产55公斤,灌区兴建后,到1985年,全灌区粮食亩产增到 392公斤,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阎谭灌区工程布置图。
  (二)谢寨引黄灌区
  该灌区原为黄寨灌区,系1958年兴建,位干东明县中部,黄河大堤以东,东明、菏泽边界以西,洙赵新河以南,苏集抗旱沟以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万亩,现已配套8.0万亩。修干支渠道20条,长100公里,建筑物491座,全灌区共投资281万元。自1966年复灌以来,采取淤灌结合,排灌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复灌前亩产136公斤,复灌后至1985年,亩产达到369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谢寨灌区工程布置图。(三)刘庄灌区
  该灌区兴建于1959年5月,它位于菏泽市西北部,灌区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8公总面积为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已配套17万亩,修干支渠63条,长207公里,建筑物963座,挖排水沟41条,长144公里,修建筑物312座,总投资800万元。复灌后,采取淤灌排综合措施,同时,在渠首管理运用,摸索岀避、顶、泄、冲、束五个字的经验。从而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亩产由70公斤到1985年,上升到416公斤。灌区并出现很多万斤戶,因此,该灌区被省命名为“山东省的人民胜利渠”先进灌区称号。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刘庄灌区工程布置图。
  (四)苏泗庄灌区
  苏泗庄谨区建于1960年5月,位于鄄城县西部,黄河大堤以东,鄄、郓边界以西,三分干以北,五支沟以南。灌区面积为33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1.8万亩,现已配套25万亩,修干支斗渠270条,长685公里,建筑物445座,开挖干支斗渠排水沟107条,长447公里,建筑物174座,总投资606万元。通过多年沉沙,结合改土,灌、排、淤并举的措施,灌区生产面貌大变,粮食亩产,由复灌前的105公斤,到1984年上升到375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苏泗庄灌区工程布置图。(五)旧城灌区
  该灌区建于1975年,位于鄄城县北部,西临黄河大堤,东邻鄄郓河,北依送水干线,南与五支沟相邻,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现已配套18万亩,土质多系壤土和粘土,其中:粘土占8.2万亩;壤土占7.0万亩;沙土占2.8万亩,全灌区修建干、支、斗渠62条,长178公里,建筑物122座,投资125.5万元。几年来,通过灌溉与淤改,灌区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复灌前粮食亩产138公斤,到1984年增长到352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旧城灌区工程布置图。
  (六)苏阁灌区
  1983年苏阁新闸建成后,灌区范围随之扩大,该灌区位于郓城县西北部,黄河大堤以南,郓城新河以北,郓城、梁山两县边界以西,苏阁送水干线以东,设计灌溉面积49万亩,现已配套面积15万亩,建有干支渠78条,长48公里,建筑物28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74条,长250公里,建筑物556座,总投资380万元。灌区建成初期的1968年,粮食亩产105公斤,1985年上升到391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苏阁灌区工程布置图。(七)陈垓灌区
  该灌区建于1959年11月,位于梁山县北部,灌区的西、北两方与贵河相邻,东靠梁济运河,西南至郓、梁两县边界,东南至梁山县城。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现已配套面积20万亩。土质以粘土为主,面积为13.26万亩,壤土为7.15万亩,沙土为4.59万亩。建有干支斗渠180条,长415公里,修建筑物544座,总投资310万元。灌区通过淤、排等综合措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复灌前粮食亩产为120公斤,至1984年亩产增长到321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陈垓灌区工程布置图。
  (八)东平湖灌区
  该灌区建于1970年12月,位于东平湖新湖区,北靠一级湖3西临粱济运河,东至老运河,设计灌溉面积为26.13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9.78万亩,提水灌溉5.31万亩,井灌1.04万亩。兴建各级渠系1252条,各级建筑物1421座,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0万亩。由于引黄灌溉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亩产由开灌前的116公斤,到1985增加到233.9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东平湖灌区工程布置图。四、引潢送水工程
  为发挥引黄优势,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旱能力,于1982年规划设计了阎潭、刘庄、旧城三条送水干线,并经山东省水利厅(82)鲁水勘字第46号文件批准实施。
  (一)阎潭送水干线
  该干线自东明县阎潭闸、向南开挖输水干渠,于赵王河两侧沉沙,沉沙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沉沙后,清水通过南赵王河,经太行堤水库土塘和二堤河,送至曹县、单县境内。干线全长131公里,设计送水流量30秒立方米,干线负担抗旱补源面积共153.3万亩。
  (二)刘庄送水干线
  该线自菏泽市刘庄灌区南分水闸,沿李村南干渠,向南于和堂及杨镇集,先后穿洙赵新河和渔沃河后,再沿老黄万运河至吕陵店西南入东鱼河北支,全长17.7公里,设计送水流量25秒立方米。沉沙区设在菏泽至刘庄公路以南,抗旱沟以西,诛赵新河以北,输水干线两侧,面积为19平方公里,控制灌溉和抗旱补源面积共126.8万亩。
  (三)旧城送水干线
  该干线以鄄城县旧城引黄灌区的北分干'作为送水干线,设计送水流量30秒立方米,自旧城引黄闸到鄄郓河,全长16.5公里。沉沙区设在输水干渠与黄河大堤之间以及鄄郓河以东和苏阁送水干渠以西地.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和抗旱补源面积共56.7万亩。
  五、引黄泥沙处理和利用
  对引黄泥沙处理,主要结合淤改和黄堤淤背,采取集中输沙,集中沉沙,以及集中输沙,分散沉沙等措施,使泥沙基本得到处理。特别沉沙结合淤改,既处理了泥沙,又改造了土壤,使沿黄大部分沙碱涝洼变成了良田,因此,大力发展引黄淤改,已成为受沿黄广大群众欢迎的有效改土措施。
  (一)引黄淤改效果
  菏泽地区自1965年以来,即组织沿黄人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放淤改土,到1985年,全区淤改土地133.64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79.5%,分县淤改情况为:东晦县计划淤改面积77.60万亩,已淤改47.46万亩,占计划的61.4%,菏泽市计划淤改面积14.0万亩,已淤改21.73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155.2%;鄄城县计划淤改面积34.6万亩,已淤改32.95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95.2%;郓城县计划於改面积7.90万亩,已於改9.27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117.3%;梁山县计划淤改面积34.0万亩,已淤改22.23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65.4%。
  由于引黄淤改的发展,不仅加固了黄河天堤,而且沿黄地区沙、碱、涝、洼不毛之地都变成了沃土,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飞沙满天扬,下种不见秧,大堤年年长,地面年年降”的局面。由于黄河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增产效果很好。据测定土地淤厚0.5米,每亩含氮量41.0公斤,含磷量21.0公斤,含钾量200公斤,其肥效相当万斤土杂肥,当年在淤过的土地上种上小麦,每亩可产100公斤到200公斤,随即种上大豆,可产100公斤到150公斤。到第二年产量可达250至350公斤。因此,凡是引黄淤改的单位,都是一年翻身,一年巨变。东明县淤改前,遍地沙荒盐碱,生产水平很低,是个“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穿衣靠救济,治病靠减免”的四靠县,由于狠抓了放淤改土,自然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东明县净向国家提供商品粮0.89亿公斤,皮棉1500万公斤,人均收入也曲1978年的29元,上升到273元,成了有贡献的县。菏泽市的李村乡,鄄城县的临濮集乡,郓城县的张集乡,梁山县的黑虎庙乡等,都是放淤改土,改变生产条件,由穷变富的典型单位。同时,沿黄人民,还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发展窑业生产,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增加收入的新路子。
  以上记述,说明引黄淤改,是改变沿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十分有效的措施。据统计仅於改这一项,使菏泽地区增产粮食达2亿公斤,价值5.0亿元。1981年,中央领导视察东明时常出:“你们是责任制加淤改,等于大翻身。”对淤改效益给予了肯定。
  (二)引黄淤改的做法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对引、输、沉、排、淤等工程,要掌握以排定引,以引定淤的原则,自上而下,高低分设,做到科学引用,灌而不淹,淤而增产,其淤改形式,大体分为三种。
  1.围堰淤改。以放淤改土为主,南北长方布设,面积1000至2500亩为宜,工程标准,堤堰高,平均为2.5米,顶宽4.0米到5.0米,水深1.5米,落淤厚度0.5米,淤区内的进泄水闸,可对角布设,闸门用叠梁式闸板,借以调节落淤厚度。
  2.沉沙放於。以沉沙灌溉为主,结合放淤,其於区,多布设在灌区上游的洼地和自然坡河区,面积大小不定,如面积过大,淤区内可加修导沙堤和输沙沟等附属工程,以便调节水流方向,和落淤厚度,工程标准,要高于围堰淤改标准,因蓄水深,时间长,故工程麻准要高,并以不漫溢、不决口为标准。
  3.灌溉淤改。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物,在不使泥沙危害作物钠情况下,有计划地浑水灌田,工程措施上采取大比降,小流量,多口门,小畦灌,就地入渗,不退尾水,深沟排渗,达到蓄淡压碱,改土增产的目的。
  (三)利用黄河泥沙,发展建材工业。
  节约土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发展建材业,是节约土地的最好办法,沿黄五县市有40多座大轮窖,300多座小土窖,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引黄淤坑,淤土还原,清渠、清沟、清河土等,为烧制砖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自1965年以来,就节约土地4500亩,同时,建材业已咸为乡镇晁业的重要行业。东明县26座轮窖,1984年就产砖瓦4900万块,产值413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5%,据不完全统计,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窖,净收入达到4000万元,近几年来,又发展了白灰砖水泥土砖等新型建筑材料,为利用黄河泥沙,发展建材业,开辟了更加广泛的前途。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