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农田水利
第一章灌溉工程
人类定居后,最早饮用坑塘河水;坑河干涸后,在坑河中挖掘土井。商代产生了陶管井,至春秋战国时,只产生了砖井。在此期间,曹县、定陶一带就有凿井灌溉的记载。如:定陶县田集石楼庙村东北有一石楼,楼北遗留有八角琉璃井一眼,即属春秋时期所修。据考菏泽地区用井灌溉,始于蔬菜生产,由于蔬菜经济效益高,自古即有“一亩园,十亩田”的论语,原因是灌溉能起增产作用。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清道光末年(公元1850年)间,全区以菜园起名的村庄,数不胜数。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山东省99个县都设有普井专员,专司凿井,并规定“每60亩地,凿井一眼”,至1949年,全 区共有井灌面积2.0万多亩。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发展农田灌溉,到1985年,全区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83.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8%,粮食总产达到28.5亿公斤,为建国初期1949年8.1亿公斤的3.5倍。由此证明,灌溉事业是发展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本篇着重记述了井灌、引河灌溉和引黄灌溉的发展历程和运用情况。
第一节井灌
一、井泉建设和发展情况
凿井灌溉,在菏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余,年,凿井灌溉已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周书云:“皇帝穿井”;世本云:“伯益作井”;尧民凿井而饮;汤旱,伊尹教民田头凿井以发展灌溉。至明清凿井灌溉更有发展。到民国时期,已引进西方机械凿井之法,但由于成本过高,仅限于城市给水,利用灌溉者甚少。据山东省《劝业汇刊》记载,菏泽为了开发凿井灌溉,曾派员去北京农业部学习凿井技术,毕业后屡经试验,未能推开J故仍采用旧式造井法,用砖砌垒,当时,每凿一眼井,需大钱六十千,由于官方投资少,多属劝导农民自办,故未能很好解决农业所需之水源。据统计,建国前,菏泽地区除有菜园井6169眼,灌溉面积2.0多万亩外,大田内没有水 井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以国家投资和人民自筹相结合,发动群众,大搞井泉建设。
自1950年到1952年,菏泽地区共打砖井17879眼,较建国前砖井总数增加1.9倍。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井下泉又有新的发展。1956年从河北省引进弓子锥打井技术。同时,积极培训打井技术人员共计31700名,下泉技术员4982名;由于技术力量的增强,打井下泉进展很快,1956年冬季进入高潮,采取乡、社统一安排劳力专事打井,并发动群众集资,对投资者,以信用社利率生息,定期归还,政府规定,“凡扛井灌溉增产,三到五年不征农业税”。因而,群众投资踊跃。菏泽县白杨张庄社员群众投资银元7700余元,鄄城县三屯群一众投资人民币4500元,还有黄金4.5两,铜钱360斤,其他县乡亦有类似情况。到1957年底,菏泽地区已累计打井下泉81688眼,其中泉井34700眼,配套水车20188部。
由于1957年的水涝灾害,加之引河灌溉面积的发展,1958年打井下泉处于低潮。
1960年开始推广新式打井工具“跃进锥”,深得群众欢迎。从此,由打砖管井,走向了机井建设,到1965年底,菏泽地区累计打机井1042眼,1966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机井建设处于稳步壇长阶段。
1973年,中央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召开北方省市抗旱会议”决议发展打井灌溉。菏泽地区,地、县两级先后建立了抗旱打井领导小组,下设打井办公室,并把打井配套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国家在资金、设备、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因而,促进了机井建设的发展。到1979年底,累计打机井7182眼;其中配套机井52323眼,提水动力达到58.14万马力。
1980年至1985年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注意发挥机井效益的前提下,加强打井配套、旧井改造,挖掘原有机井潜力,充分发挥井灌效益。到1985年底,菏泽地区机井总数,除报废的以外,累计达到67719眼,其中配套机井50521眼,提水动力到达58.21万马力,井灌面积到达328.8万亩,占菏徉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55%。自建凰到1985年国家对机井建设总投资3970万元,占菏泽地区水利建设总投资的8.3%。大规模的机井建设,给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稳产高产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存有一些问题。一是井点疏密不均,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机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三是已配套的机井,由于管理不善,土地不平,田间工程差,利用率不高,单井效益低;四是由于机井成井工艺水平限制,涌水量小。上述问题制约着井灌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井型种类和构造
井的优劣,以出水量多少为标准。菏泽地区几十年的井泉建设,就是围绕这一课题,探讨前进的。开始以打砖井为主,采用木盘砖筒,深度6至8米,为加大涌水量,1956年开始,在砖井的基础上,下竹泉,木管泉,无管泉等。
I960年到1969年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挖掘地下水源,试向深层井进军。井的结构采用通天砖管,砖木管,井管内径为48.5厘米至55.5厘米,深度为50米,以利用较好含水沙层的原则,扩大井的出水量,每眼每小时出水量为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适于水车和机械取水。
1969年,井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井管采取水泥原料,用模型分节制作,分为水泥白管和水泥滤水管,毎节长2.0米,井管内径为55厘米至60厘米。水泥管的特点是:坚固耐用,适于深层水井,出水量大。
1977年为开发利用地下不同含水沙层,按不同土质,采用不同井型。含水沙层好的地方,打水泥管井,无含水沙层或含水沙层较差的地区,打可眼装井、瓶型井、亚葫芦井、套管井、大骨料井、简易真空井、多管真空井,达到泥层水,沙层水并取。同时,对浅层无淡水的地区,开展深井建设,井型结构多采用石棉水泥管,井管内径189毫米,壁厚16毫米到18毫米,每节长4.0米,井深300米,出水,量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所有这些井型,对开采地下水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打井设备与提水工具建国初期,菏泽地区使用打井工具较为原始,除了人工开挖外八主要使用弓子锥和其他冲击式的打井工具,此类工具,工效低,速度慢。1960年开始使用火箭雄(前身称大锅锥),原由河南省引进,系出头出杆旋转式打井工具,使用很不方便,改革后,制成了菏泽地区特有的出头不出杆的火箭锥,使用方便,效果很好。1958年在山东省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时值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参看展出后,给予好评。同时正式命名为“活头双开火箭机井锥”。井具特点是:使用轻便,钻进力强,吃泥利,倒泥快,工效高,节省时间,这对推进机井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为适应农业灌溉的需要,打井工具又有新的改革。定陶、鄄城两县把人力火箭锥变为动力火箭锥。成武县水利局经过多次试验改革,制成了无架动力泵吸锥。这种锥的使用,主要以“195”柴油机帶动10英寸水泵,把钻井产生的破碎物和泥浆,从孔内抽出,钻到所需深度,下管成井。地区水利局在东方红300型磨,盘动力钻的基础上,改革研制成功,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水冲磨盘钻。所有这些工具,对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速机井建设,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提水工具方面,建国初期,主要使用辘辘,柳斗、鸳鸯罐,二人扽以及其它简易提水工具,后逐步发展为手摇水车。脚踏水车,畜力水车等。
1950年开始全面推广铁制水车,到1962年底铁制水车已发展至33825部,提水工具虽有改善,但工效仍然不高。
1952年从外地引进锅驼机一部,开始动力提水试验,但因机型笨重使用不便,未能推广。1955年引进8马力柴油机一台。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提水灌溉开始向机械化迈进,先后推广电动水车,柴油机动力水车等。
1958年以后,随着打井灌溉和引河提灌的发展,提水机械发展很快,到1朋5年底,菏泽地区拥有排灌机械89334台108.01万马力,农用水泵60852台,其中机井配套机械51029台,58.83万马力,平均每马力浇地5.3亩。
四、井灌效益
在“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思想指导下,井灌面积逐年增多。据统计自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井灌面积到达5.24万亩,到1953年至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时,井灌面积到达28.02万亩,较恢复时期増加22.78万亩。1958年至1962年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9.75万亩,较“一五”时期增加1.73万亩。经过三年调整,到1966年至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87.93万亩,较“二五”时期增加58.18万亩。1971年到1975年,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273.73万亩,较“三五”期间增加85.8万亩。1976年到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0万亩,较“四五”时期增加46.27万亩。1981年到1985年,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井灌面积到达322.32万亩,较“五五”期间增加2.32万亩。由于机井建设的发展,不仅井灌面积逐年扩大,而且灌溉方法亦有很大进步,井灌增产效益显著。据1978年典型调查42个丰产乡,2093个丰产村,其中属井灌区者,就有36个乡,1885个村,亩产粮食均在250至400公斤以上。全区机电井分县发展情况,见下表:第二节引河灌溉
一、提东站发展情况
引河灌溉自古有之,早于战国时期,即有开渠引河灌溉之说,明朝王徵发明虹吸器,亦有引河灌溉之举,至民国时期,山东省建设厅曾作过引河灌溉规划,但未能实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浚河兴利,引河提灌,相应发展。菏泽地区第一座提水站建于1956年菏泽县安兴河尹楼村西,装机1台60马力,设计流量0.3秒立方采,灌溉面积2000亩,由国家投资、大队经营,从此以后,引河灌旣逐步发展起来。同年安兴公社田楼大队,于安兴河左岸湘继兴建了装机1台90马力的提水站一座,设计流量0.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800亩,到1965年底,全区建站已达48处,装机2222马力。
I960年到1970年,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末期,提水灌溉发展较快,累计建站达到135处,装机9952马力。1971年到1975年,“四五“计划实施期间提水站速度稳步上升,1976年到1980年“五五”计划实施期间,发展最快,直到1985年提水站到达840处,装机7.04万马力,设计灌溉面积380.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33.6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国营提水站28处,装机81台,8780.6马力,提水能力为64.06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51.5万亩。建站国家累计投资891.9万元。灌区内包括42个公社,346个生产大队,63.37万人,总耕地面积为52.25万亩,每年实灌面积55.51万亩次,灌溉效益显著,灌前粮食亩产一般为100到200公斤,灌后亩产达到250公斤到500公斤。
万亩以上社营提水站38处,装机83台8575.5马力,提水能力54.74秒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97.82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76.67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6.3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5.01万亩,建站累计投资38.84万元。灌区内共包括公社45个,大队359个,43.92万人,总耕地:面积69.77万亩,每年实浇面积60万亩次,增产效果良好,区内灌前粮食亩产100到200公斤,棉花f0到40公斤。灌后粮食亩产150到500公斤,棉花亩产50到70公斤。
综述菏泽地区引河灌溉,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运用,提水站的设备気好率达到了80%,年平均每马力运行最少56小时,高者100小时以上,每马力浇地133亩。
但有些站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混乱,效益低、成本高,亏损严重。对此,根据山东省水利厅,鲁水机字第5号文件精神,于1980年分别进行了整顿。通过整顿,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营亏损问题,有不少站仍然存在。
二、重点提水站
(一)菏泽市后崔楼提水站:该站位于东鱼河北支南岸,马庄栏河闸前,水源可靠。灌区内有生产大队19个耕地面积3.1万亩,站首安设电机5台350千瓦,提水能力3.5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万亩,修筑干渠3条,长18公里,支渠47条,长143公里,挖排水沟79条,建各级建筑物1200座。由于工程配套好,灌溉周期由原来的20缩短为11天,因运用合理,能源消耗下降,灌溉成本由0.7元降到0.2元,灌溉增产显著,平均亩产由建站前的1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1980年以后粮食亩产达到了400公斤以上,群众平均口粮200公斤,整个灌区从过去吃粮靠国家,发展到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12万余公斤,皮棉55万市斤。其主要措施是:
1.建立灌溉管理组织,加强民主管理。制定灌溉管理计划和各项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抓点带面,推动一般。
2.严格机务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优者奖,劣者罚,任务完成好的,年终奖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十到三十。擅离职守,造成损失者,罚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三十。
3.对工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选派专人,分片分段负责,包管包修,确保灌溉用水,对破坏工程者,毁一块砖,罚款3.0元,毁一棵树赔偿两棵,偷一棵赔五棵,情节严重者,依法制裁。
4.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按照不同作物,确定用水定额,依据种植面积,给水配水,按先下游后上游的原则,依次灌溉,不准偷水抢水和乱扒乱堵,对违犯送水制度者,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
5.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进行经济核算,减少非生产开支,降低灌溉成本,开展多种经营,作到资金自给有余,走以副养.站的道路,对会计人员,要求一切按财务制度办事,会计手续正规健全:帐目公开,日清月结。
6.计征水费。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由供销社或粮所代办收取,用水单位,按时交纳,不得拖欠。7.加强职工管理,抓好职工福利。对国家正式职工,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对非正式职工和工副业人员,其工资标准,按乡镇企业工资标准执行,对干渠管理员,每年供应粮食500公斤另外每月补助生活费8.0元。支渠以下管理员,其报酬福利,由受益单位负担。
(二)菏泽市大黄集乡,周楼提水站:该站灌区共辖10个村,1.1万人,耕地1.7万亩;站首位于东鱼河西支杨湖闸上,装机2台,270马力,提水流量2.0秒立方米,灌区內各级灌排渠沟27条,92公里,建筑物80座。灌区管理人员共284人,固定资产60万元,自1980年以来,为了以水养水,大搞多种经营,1982年兴建食油加工厂一处,安装了A一3一300型榨油机一台,月加工棉籽3.0至35万斤,至1983年,获纯利30万元,从而促进了灌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改善了职工生活,稳定了基层水利人员的情绪,调动了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自1982年以来,根据全省国营机电排灌站一些先进单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经验,该站着重以兴办榨油厂为主的各种副业,从而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化为商品优势,增加了经济收入。
2.实行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提高经济效益。“定额承包,联产计酬”,是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泊这个站自开展承包以来,把榨油厂的命:运和职工的收入,直接挂起钩来,不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承包者,也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广开生产门路。千方百计的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人月工资由原来的43元提高到82元,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以站为家的思想,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时间,共创产值280万元,获得收入近30万元。
3.以副养水,促进扬水站建设。搞综合经营,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自1983年以来,除保证扬水站正常运转外,从综合经营中拿出6.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建桥12座,闸11座,衬砌渠道1.8公里。由于工程配套较好,扩大了灌:溉面积。1984年比1980年灌溉面积增加了1.2万亩,粮食单产增加到212公斤,总产由234万公斤增加封438万公斤。
第三节引黄灌溉
一、引黄灌溉发展历程
引黄灌溉,早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即已开始,中经各朝,几经反复曲折,收效甚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秋,山东省建设厅曾拟定“黄河沿岸虹吸灌溉淤田计划”,其中有鄄城董口沙地、周桥沙地两处,共计1614顷,后因财源困匮,而未实施。建国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治理黄河十分重视,饱经沧桑的黄河一改千年旧貌,开始为人民造福。1956年至1957年,菏泽地区先后在菏泽县刘庄,鄄城县苏泗庄,梁山县国那里试办3处虹吸引黄工程。其中刘庄安设虹吸管9条,苏泗庄安装2条,国那里安装4条,总引水量15秒立方米,由于工程配套管理运用较好,灌区农业生产,逐年上升。
1958年春,又在东明县黄寨险工处,兴建黄寨引黄闸1座。该闸结构型式,为箱式涵洞,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同年10月份,菏泽县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亦兴建25孔箱式涵洞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260秒立方米。灌溉范围包括菏泽、定陶、成武、巨野、鄄城、郓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济宁等9个县市,灌区面积控制1313万亩,使菏泽地区北部形成了黄灌区。
南北干渠兴建后,南干渠穿过菏泽、定陶、巨野三县,北干渠穿过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四县,打乱了许多原来排水系统,截断了多数交通干线,而计划兴建的建筑物工程,由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所限,没能及时配起套来,不但灌溉效益未能得到发挥,反而给灌区排水问题,带来了很大困难,加重了涝碱灾害,使灌区被迫停止了续建。1959年冬,在工程兴建战略上,采取多口门、小流量、小面积的办法。首先于梁山县陈垓修建引黄闸一座,结构为箱式涵洞,设计3乱,引水流量30秒立方米。1960年5月份,鄄城县苏泗庄,兴建了箱式涵洞引黄闸一座,设计3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这些工程兴建后,由于灌区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加之,缺乏排水系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大面积土地次生了盐碱化,全区盐碱地面一积由150万亩增加到360万亩。由于积涝、盐碱灾害的扩大,使广大群众失去发展引黄灌溉的信心,一时平渠之风盛行。为此,中央极为重视,于1962年3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范县召开冀鲁豫三省会议决定:
第一,由于引黄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引起了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根本措施是,停止引黄灌溉,不经水电部批准,不得开闸。
第二,必须把阻水工程彻底拆除,恢复水的自然流势,降低地下水位。
第三,积极采取排水措施。
根据范县会议决定,山东省引黄灌区全部封闸停灌。1965年天气干旱,水源短缺,抗旱需水告急。山东省委,于2月9日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了引黄抗旱会议,传达贯彻中央/1省市抗旱灌溉会议精神。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穆林,宣讲了恢复引黄灌溉的意见,提出“引黄闸和虹吸管,坚决要用”。并要求搞地下渠,提永灌溉,排水要有出路。中共中央对引黄灌溉也作了批示引黄灌溉,是引起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对此,曾作过检讨,如果遇到严重干旱,又忘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可能引起土地盐碱化的发展。因此,再发展引黄灌溉时,必须经常观察地下水位上升情况,决不要使地下水位上升到临界线1.5米。同时,还要解决灌溉管理中一些政策和制度问题”。据此,菏泽地区引黄灌溉,又重新恢复发展起来。
1966年,在总结以往引黄灌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慎重,稳步发展”的方针。首先在郓城县苏阁,兴建虹吸管3条,四隆村2条,共计引水流量5秒立方米。1967年又于苏阁增建了3孔引黄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J进一步扩大了引黄灌溉能力,1968年于东明县阎潭兴建换新天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1970年于鄄城县营坊兴建虹吸管3条,设计引水流量3秒立方米;1971年又于东明县阎潭兴建了12孔引黄大闸一座,设计引水流量150秒立方米。同年于鄄城县伟庄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秒立方米o1972年菏泽县自筹经费兴建了郝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同年,于鄄城兴建了旧城引黄闸,设计5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并在梁山县高堂兴建虹吸管2条,设计引水流量2.0秒立方米;1976年在梁山县马那里,兴建虹吸管i条,引水流量1秒立方米;1977年又于郓城县四隆村兴建虹吸管1条,引水流量1.2秒立方米广1978年鄄城县苏泗庄引黄闸,按原规模,进行了改建;1979年菏泽县刘庄引黄闸也作了改建,结构为开敞式4孔,设计引水流量80秒立方米;1980年,兴建了东明县谢寨引黄闸,设计3孔,引水流量30秒立方米;1983年扩建了郓城县苏阁引黄闸,设计4孔,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
自1965年恢复引黄灌溉以来,菏泽地区先后新建改建引黄闸共11座,虹吸工程8处,安装虹吸管50条。总设计引水流量580秒立方米。共做土方212万立方米,石方6.5万立方米,混凝土2.95万立方米,用工日144万个,投资1734万元。
二、引黄涵闸及虹吸工程
(一)引黄涵闸工程 1.阎潭引黄闸,1971年7月兴建。该闸位于东明县焦园乡阎渾村东南黄河大堤上,桩号162+700处,其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12孔,孔高2.8米,宽3.0米,闸室长50米,底板高程63.0米.(大沽基面同程,以下同),闸顶高程为70.00米,闸前设计水位66.20米,闸后设计水位66.00米,放淤设计引水流量为150秒立方米,设计灌溉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经过运用,工程质量良好,但因潢河水位逐年升高,形成闸身底板偏低,渗径长度不够,为防洪安全计,于1982年进行改建,加长闸身,抬高了底板。
大阎潭闸未兴建前,1968年8月,已在果园村西兴建了换新天闸一座,现改称小阎潭闸,该闸设计3孔,孔宽2.0米,孔高2.3米,闸室洞长45.00米,底板高程63.00米,闸顶高68.00米,闸前设计水位65.5米,闸后设计水位65.2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
2.谢寨引黄闸,建于1980年11月。该闸位于东明县沙窝乡东谢寨村西南黄河大堤上,桩号181+790处。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3孔箱式涵洞,孔宽2.6米,高2.8米,闸室洞长69.5米,底板高程62.2米,闸顶高程68.7米,闸前设计水位64.77米。设计标准,当黄河流量为1500秒立方米时,引水流量为50秒立方米。
在谢寨引黄闸未兴建前,由原黄寨引黄闸引水,随着农业生产的一发展,黄寨引黄闸已不适应灌溉需水的要求,经省批准,将黄寨闸围堵停用,上移3.9公里,新建了谢寨引黄闸。原黄寨引黄闸亦属箱式涵洞结构,共3孔,孔高1.8米,孔宽1.6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
3.刘庄引黄闸,1979年兴建。该闸位于菏泽市李村乡刘庄村附近黄河大堤上,桩号221+081处,16〜18坝之间,其结构型式为桩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涵洞,共3孔,孔宽6.0米,孔高4.0米,闸室洞长17.0米,底板高程56.45米(大沽基面高程),闸顶高程68.4米,设计闸前水位58.95米,闸后水位58.4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80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50秒立方米。
该闸兴建前,原为1956年兴建的刘庄引黄闸工程,安装虹吸管9条,设计引水流量9秒立方米,1958年10月于刘庄虹吸工程附近,兴建了刘庄人民驯黄闸,其结构为薄壁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25孔,设计引水流量260秒立方米,后因闸前脱溜,以及有关防洪安全等原因,经黄委批准,将原闸封堵,即在原闸下首新建了现在的刘庄引黄闸。
4.苏泗庄引黄闸,建于1978年12月。该闸位于鄄城县临濮集乡苏泗庄村黄河大堤上,桩号240+000处八30与31坝之间,其结 :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6孔,孔宽2.2米,孔高2.2米,闸室洞长73.0米,底板高程54.5米,闸顶高程60.5米,闸前设计水位56.63米,闸后设计水位56.3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秒立方米。该闸系在I960'年5月兴建的苏泗庄引黄闸基础上,按原规模改建而成的。旧闸结构也是箱式涵洞,共5孔,设计引水流量亦为50秒立方米。
5.旧城引黄闸,建于1972年12月。该闸位于鄄城县旧城镇西黄河大堤上,桩号265+240处,闸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5孔,孔宽2.8米,孔高2.5米,闸室长度50米,底板高程50.0米,闸顶高程56.3米,闸前设计水位52.9米,闸后设计水位52.7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0秒立方米。
6.苏阁引黄闸,建于1967年4月。该闸位于郓城县李集乡苏阁村黄河大堤J新老九坝之间,桩号290+719处,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宽高均为2.0米,闸室洞长50.0米,底板高程45.0米,闸顶高程51.72米,闸前设计水位为47.5米,闸后设计水位47.3米,设计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建成后经过几年的运用,由于防洪标准偏低,同时,引水流量也小,于1983年经黄委会批准废弃围堵后,即于1983年旧闸下125米处另建新闸一座,闸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4孔,孔宽和高均为2.8米,闸室洞长77米,设计闸前水位50.0米,闸后设计水位为49.7米,设计引水流量为50秒 立方米。
7.陈垓引黄闸,建于1959年12月。该闸位于梁山县黑虎庙乡陈垓村黄河大堤上,桩号316+840处,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3孔,闸孔宽高均为2.5米,闸室洞长32.5米,底板高程42.4米,闸顶高程50.0米,闸前设计水位44.8米,闸后设计水位44.5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但由于黄河河底逐年淤高原因,迪使大堤也随之进行了加高培厚,致使闸身长度不够,即于1977年春进行了改建接长,改建后的闸室洞长为65.0米,底板高程44.3米,比原闸闸底板抬高了2.3米,闸前设计水位46.3米,闸后设计水位46.0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8.国那里引黄闸(孙楼引黄闸),建于1967年4月。该闸位于梁山县戴庙乡国那里村黄河大堤上,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由于黄河大堤的加高,闸身长度不够,故于1975年春季,在原闸基础上进行了改建,结构仍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宽4.7米,孔高4.5米,闸室洞长31.5米,底板高程39.5米(大沽基点),闸顶高程50.6米,闸前设计水位43.0米,闸后设计水位41.5米,设计引水流量为45.0秒立方米。
9.郝寨引黄闸,系地方自筹经费兴建。该闸位于菏泽市高庄乡郝寨村黄河大堤上,建于1972年9月,闸的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计3孔,孔高2.8米,宽2.2米,闸底板高程55.5米,闸顶高程60.8米,闸室长度46米,闸前设计水位57.5米,闸后设计水位57.3米,设计引水流量为20秒立方米,实际引水流量15秒立方米。该闸建成后,仅运用三个月,由于渗径不够,为求黄河防洪安全,于1983年即围堵停用。
(二)引黄虹吸工程
早期和引黄复灌以来兴建的虹吸工程,除需改建和废弃者外,正在运用的虹吸工程有以下几处:
1.高村虹吸工程。初建于1956年6月,位于东明县菜园集乡,冷寨西黄河大堤上。由于防洪标准低,于1972年拆除围堵,另在大堤桩号207+324处重建,安装虹吸管3条,管径为0.9米,管道长79.2米,设计临河水位59.50米,背河水位59.0米,管底高程64.50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2.四隆村虻吸工程。初建于代66年6月,该工程位于郛城县李集乡四隆村黄河大堤,桩号301+900处,安设虹吸管1条,管径0.9米,管长91.1米,设计引水流量1.0秒立方米。1976年进行扩建,安装虹吸管3条,设计临河水位48.50米,黄河水位48.00米,管底高程53.92米,设计引水流量为3.0秒立方米。
3.伟庄虹吸工程。该工程建于1971年5月,运用几年后,由于黄河防洪水位逐年抬高,管底高程低于防洪水位3.59米,影响堤防安全,故于1976年春,在原址黄集乡伟庄附近黄河大堤桩号311+090处,进行改建,安装虹吸管2条,管径0.9米,管道长95.6米,设计临河水位47.50米,背河水位46.50米,管底高程53.10米,设计引水流量2秒立方米。
三、引黄灌区工程建设
菏泽地区自开展引黄灌溉以来,灌漑事业发展很快,已建成引黄灌区8处,设计灌溉面积为245万亩,其中配套面积110万亩,全面配套面积26万亩,从1965年到1985年,引水总量211.67亿立方米,除灌区用水外,还补给内河发展提水灌溉233万亩,各灌区开发情况,迅述于下:
(一)阎潭灌区
该灌区兴建于1972年,位于东明县南部,黄河大堤以东,东鱼河西支以西,赵王河以北,苏集抗旱沟以南。控制灌溉面积57万亩,其中:飞沙地27万亩,碱荒地27万亩。原规划以淤改为主,先淤后灌,设计灌溉面积45.5万亩,现已配套5.0万亩,修干支渠37条,长193公里,修建筑物280座,开挖各级排水沟104条,总投资551万元,多年来,通过放淤改土,沙碱荒地,已变成良田。据调查1972年未建灌区前,粮食亩产55公斤,灌区兴建后,到1985年,全灌区粮食亩产增到 392公斤,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阎谭灌区工程布置图。
(二)谢寨引黄灌区
该灌区原为黄寨灌区,系1958年兴建,位干东明县中部,黄河大堤以东,东明、菏泽边界以西,洙赵新河以南,苏集抗旱沟以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万亩,现已配套8.0万亩。修干支渠道20条,长100公里,建筑物491座,全灌区共投资281万元。自1966年复灌以来,采取淤灌结合,排灌并举的措施,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复灌前亩产136公斤,复灌后至1985年,亩产达到369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谢寨灌区工程布置图。(三)刘庄灌区
该灌区兴建于1959年5月,它位于菏泽市西北部,灌区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8公总面积为2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已配套17万亩,修干支渠63条,长207公里,建筑物963座,挖排水沟41条,长144公里,修建筑物312座,总投资800万元。复灌后,采取淤灌排综合措施,同时,在渠首管理运用,摸索岀避、顶、泄、冲、束五个字的经验。从而灌区面貌大变,粮食亩产由70公斤到1985年,上升到416公斤。灌区并出现很多万斤戶,因此,该灌区被省命名为“山东省的人民胜利渠”先进灌区称号。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刘庄灌区工程布置图。
(四)苏泗庄灌区
苏泗庄谨区建于1960年5月,位于鄄城县西部,黄河大堤以东,鄄、郓边界以西,三分干以北,五支沟以南。灌区面积为33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1.8万亩,现已配套25万亩,修干支斗渠270条,长685公里,建筑物445座,开挖干支斗渠排水沟107条,长447公里,建筑物174座,总投资606万元。通过多年沉沙,结合改土,灌、排、淤并举的措施,灌区生产面貌大变,粮食亩产,由复灌前的105公斤,到1984年上升到375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苏泗庄灌区工程布置图。(五)旧城灌区
该灌区建于1975年,位于鄄城县北部,西临黄河大堤,东邻鄄郓河,北依送水干线,南与五支沟相邻,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现已配套18万亩,土质多系壤土和粘土,其中:粘土占8.2万亩;壤土占7.0万亩;沙土占2.8万亩,全灌区修建干、支、斗渠62条,长178公里,建筑物122座,投资125.5万元。几年来,通过灌溉与淤改,灌区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复灌前粮食亩产138公斤,到1984年增长到352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旧城灌区工程布置图。
(六)苏阁灌区
1983年苏阁新闸建成后,灌区范围随之扩大,该灌区位于郓城县西北部,黄河大堤以南,郓城新河以北,郓城、梁山两县边界以西,苏阁送水干线以东,设计灌溉面积49万亩,现已配套面积15万亩,建有干支渠78条,长48公里,建筑物280座,开挖干支排水沟74条,长250公里,建筑物556座,总投资380万元。灌区建成初期的1968年,粮食亩产105公斤,1985年上升到391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苏阁灌区工程布置图。(七)陈垓灌区
该灌区建于1959年11月,位于梁山县北部,灌区的西、北两方与贵河相邻,东靠梁济运河,西南至郓、梁两县边界,东南至梁山县城。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现已配套面积20万亩。土质以粘土为主,面积为13.26万亩,壤土为7.15万亩,沙土为4.59万亩。建有干支斗渠180条,长415公里,修建筑物544座,总投资310万元。灌区通过淤、排等综合措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复灌前粮食亩产为120公斤,至1984年亩产增长到321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陈垓灌区工程布置图。
(八)东平湖灌区
该灌区建于1970年12月,位于东平湖新湖区,北靠一级湖3西临粱济运河,东至老运河,设计灌溉面积为26.13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9.78万亩,提水灌溉5.31万亩,井灌1.04万亩。兴建各级渠系1252条,各级建筑物1421座,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0万亩。由于引黄灌溉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亩产由开灌前的116公斤,到1985增加到233.9公斤。
灌区工程布置情况,详见东平湖灌区工程布置图。四、引潢送水工程
为发挥引黄优势,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抗旱能力,于1982年规划设计了阎潭、刘庄、旧城三条送水干线,并经山东省水利厅(82)鲁水勘字第46号文件批准实施。
(一)阎潭送水干线
该干线自东明县阎潭闸、向南开挖输水干渠,于赵王河两侧沉沙,沉沙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沉沙后,清水通过南赵王河,经太行堤水库土塘和二堤河,送至曹县、单县境内。干线全长131公里,设计送水流量30秒立方米,干线负担抗旱补源面积共153.3万亩。
(二)刘庄送水干线
该线自菏泽市刘庄灌区南分水闸,沿李村南干渠,向南于和堂及杨镇集,先后穿洙赵新河和渔沃河后,再沿老黄万运河至吕陵店西南入东鱼河北支,全长17.7公里,设计送水流量25秒立方米。沉沙区设在菏泽至刘庄公路以南,抗旱沟以西,诛赵新河以北,输水干线两侧,面积为19平方公里,控制灌溉和抗旱补源面积共126.8万亩。
(三)旧城送水干线
该干线以鄄城县旧城引黄灌区的北分干'作为送水干线,设计送水流量30秒立方米,自旧城引黄闸到鄄郓河,全长16.5公里。沉沙区设在输水干渠与黄河大堤之间以及鄄郓河以东和苏阁送水干渠以西地.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和抗旱补源面积共56.7万亩。
五、引黄泥沙处理和利用
对引黄泥沙处理,主要结合淤改和黄堤淤背,采取集中输沙,集中沉沙,以及集中输沙,分散沉沙等措施,使泥沙基本得到处理。特别沉沙结合淤改,既处理了泥沙,又改造了土壤,使沿黄大部分沙碱涝洼变成了良田,因此,大力发展引黄淤改,已成为受沿黄广大群众欢迎的有效改土措施。
(一)引黄淤改效果
菏泽地区自1965年以来,即组织沿黄人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放淤改土,到1985年,全区淤改土地133.64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79.5%,分县淤改情况为:东晦县计划淤改面积77.60万亩,已淤改47.46万亩,占计划的61.4%,菏泽市计划淤改面积14.0万亩,已淤改21.73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155.2%;鄄城县计划淤改面积34.6万亩,已淤改32.95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95.2%;郓城县计划於改面积7.90万亩,已於改9.27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117.3%;梁山县计划淤改面积34.0万亩,已淤改22.23万亩,占计划淤改面积的65.4%。
由于引黄淤改的发展,不仅加固了黄河天堤,而且沿黄地区沙、碱、涝、洼不毛之地都变成了沃土,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飞沙满天扬,下种不见秧,大堤年年长,地面年年降”的局面。由于黄河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增产效果很好。据测定土地淤厚0.5米,每亩含氮量41.0公斤,含磷量21.0公斤,含钾量200公斤,其肥效相当万斤土杂肥,当年在淤过的土地上种上小麦,每亩可产100公斤到200公斤,随即种上大豆,可产100公斤到150公斤。到第二年产量可达250至350公斤。因此,凡是引黄淤改的单位,都是一年翻身,一年巨变。东明县淤改前,遍地沙荒盐碱,生产水平很低,是个“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穿衣靠救济,治病靠减免”的四靠县,由于狠抓了放淤改土,自然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东明县净向国家提供商品粮0.89亿公斤,皮棉1500万公斤,人均收入也曲1978年的29元,上升到273元,成了有贡献的县。菏泽市的李村乡,鄄城县的临濮集乡,郓城县的张集乡,梁山县的黑虎庙乡等,都是放淤改土,改变生产条件,由穷变富的典型单位。同时,沿黄人民,还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发展窑业生产,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增加收入的新路子。
以上记述,说明引黄淤改,是改变沿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十分有效的措施。据统计仅於改这一项,使菏泽地区增产粮食达2亿公斤,价值5.0亿元。1981年,中央领导视察东明时常出:“你们是责任制加淤改,等于大翻身。”对淤改效益给予了肯定。
(二)引黄淤改的做法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对引、输、沉、排、淤等工程,要掌握以排定引,以引定淤的原则,自上而下,高低分设,做到科学引用,灌而不淹,淤而增产,其淤改形式,大体分为三种。
1.围堰淤改。以放淤改土为主,南北长方布设,面积1000至2500亩为宜,工程标准,堤堰高,平均为2.5米,顶宽4.0米到5.0米,水深1.5米,落淤厚度0.5米,淤区内的进泄水闸,可对角布设,闸门用叠梁式闸板,借以调节落淤厚度。
2.沉沙放於。以沉沙灌溉为主,结合放淤,其於区,多布设在灌区上游的洼地和自然坡河区,面积大小不定,如面积过大,淤区内可加修导沙堤和输沙沟等附属工程,以便调节水流方向,和落淤厚度,工程标准,要高于围堰淤改标准,因蓄水深,时间长,故工程麻准要高,并以不漫溢、不决口为标准。
3.灌溉淤改。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物,在不使泥沙危害作物钠情况下,有计划地浑水灌田,工程措施上采取大比降,小流量,多口门,小畦灌,就地入渗,不退尾水,深沟排渗,达到蓄淡压碱,改土增产的目的。
(三)利用黄河泥沙,发展建材工业。
节约土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发展建材业,是节约土地的最好办法,沿黄五县市有40多座大轮窖,300多座小土窖,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瓦,引黄淤坑,淤土还原,清渠、清沟、清河土等,为烧制砖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自1965年以来,就节约土地4500亩,同时,建材业已咸为乡镇晁业的重要行业。东明县26座轮窖,1984年就产砖瓦4900万块,产值413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5%,据不完全统计,利用黄河泥沙烧制砖窖,净收入达到4000万元,近几年来,又发展了白灰砖水泥土砖等新型建筑材料,为利用黄河泥沙,发展建材业,开辟了更加广泛的前途。
第二章治涝改碱工程
菏泽地区,处于南四湖以西,新老黄河三角地带,历史上受黄河泛滥影响,遗留下玻河纵横,洼地连绵,加之,全年降雨分布不均,年雨量700多毫米,70%集中在汛期七、八、九月份,再加缺乏排水系统,坡水汇流后,无条件排泄,集中洼地滞蓄,形成当地雨大成內涝,雨小客水淹的局面。因此,成为有名的湖西涝区。建国后,在“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三主治水方针指引下,为了治理涝灾,兴修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农曲水利工程,在不凤时期内,都发挥了一定的洽涝效益。第一节沟洫血畦田
沟洫畦田,是一项减轻旱涝灾害,保证农业增产的治涝改土工程,1954年为了有效治理涝灾,在全区范围内,兴修了沟洫畦田,其除涝标准,和坑塘蓄水工程相结合,达到三日连续降雨265毫米,水不出田的要求9工程做法,根据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地面坡度而定。菏泽地区的地面玻度一般为1/5000〜1/10000,土壤吸水能力较强,用畦田分割雨水,使水就地渗漏,不发生地面径流。畦田共分三级,一级畦田:主要利用路基加高,畦厦一般每三华里见方一条,高0.6米,路面宽4.0米,迎水面挖沟。二级畦田:畦境一般也利用道路,每一华里一条,除高度为0.5米外,其余和一级畦田标准相同,不利用大路的二级畦田,畦境高度为0.5米,顶宽0.5米,底宽1.0米。三级畦田:利用旧有地境沟,变为地墒埂,埂高0.3米,底宽0.7米。另外,为使坑塘和沟相连,互通有无,建闸控制,以调节畦田水深,保证坑塘蓄水。
沟洫畦田的作用,主要是分割雨水,均衡水势,防止坡水遍流,保土保肥,并可蓄淡压碱,改良土壤,在全区范围内,百分之六十的面积,修筑了沟洫畦田工程。一般雨型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治涝作用。如:1956年郓城县候集洼在8月2日至4日,降雨104.5毫米,9月4日,1小时降雨165.9毫米的情况下,全洼安全无患,当年农业获得大丰。
第二节
台田条田
台田条田主要是治涝防渍的洼地改造工程,它的作用,除排径流外,同时,还把土壤中过多的地下水,通过台田条田沟排出,并可挣制雨后地下水位上升,达到除涝防渍之目地。
菏泽地区因地形平缓,洼地多系浅平洼地,表层土质多於,透水性能差,易涝易旱,耕作困难,群众说:“早晨粘,中午硬,下午板结锄不动”,另一部分洼地称“槽状洼”,表层土多砂质,瘠薄易涝,但由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串流改道,使这些地上下层沉积的土壤不同,修筑台田后,将上下层不同的土壤,掺合在一起,可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自1960年开始,在全区105个大洼地里,因地制宜地兴修了不同类型的台条田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河间浅平洼地:在洼周围,过水渍涝严重地带,修畦田,洼底种一季麦子,汛期滞蓄雨水;在洼底和渍涝之间地带,修台田。
二、背河槽状洼地:多是轻重不同的盐碱地,初期多系挖深沟,修台田,因土质多沙,不易立坡,后改修畦田,结合围堰平种,蓄淡压碱,但在有粘土夹层曲洼地,也有的采取结合翻淤压碱,修筑台田的办法。
三、沼泽洼地:对这类洼地,凡有条件的,采取了引黄放淤,利用黄河泥沙,淤高了地面,治涝改土相结合,如表层以下有粘土夹层,结合修筑台田,取土挖塘,台上旱作,池内发展水产。
从1960年至1966年,全区360万亩涝洼地,基本全部修筑了台田条田工程。实践证明,台田、条田不仅能防涝、防渍,同时,对改土、灭草、灭虫都曾起到很大作用。成武县苟村公社祝楼大队,是搞台田最早的单位,这个队,因属纯集大洼的范畴,历史上涝灾严重,未修台田前,全年人均口粮在百斤左右,群众生活极端困难。自修筑台田后,到1966年,全队粮食产量增长了三倍,由缺粮变成了余粮。成为全区先进的典型,先后有40多个县曾来参观学习。该县的白浮公社,周油坊生产队,地势低洼,1962年冬,修台田41亩,1963年汛期,全队360亩耕地,除41亩台田没受水淹外,其余90亩绝产,214亩减产50%以上。台田地里11亩地瓜,亩产瓜干240公斤,社员高兴地说:“搞台田好经验,既防涝又防旱,牛头淤变成了两合土,早晚都能把活干,芥芥芽杂草绝了根,增产粮食把里攥,地瓜谷子都能种,今后一年好一年。
第三节沟网建设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菏泽地区在治涝的征途中,对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逐步得到认识,从治理措施上,采取了以排为基础,走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排蓄结合,大、中、小并举,河网、沟网一齐搞的路子。自六十年代开始,全区掀起了兴建河网化的高潮,其工程模式,主要有曹县“八化一体”和菏泽市的“六网十化”。
一、“八化一体”
整套工程包括:平原河网化;遍地机井化;灌溉自流化;耕地园田化;水力电气化;水产多样化;大地园林化;交通运输舟船化和公路化。这样,就把整个大地被河网、渠网、林网、公路网和星罗棋布的电站、机井全部交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达到灌排自如,蓄泄兼施,便利交通,在施工中采用了排灌、耕作“一一五”制,即按斗渠灌溉10000亩,农渠灌溉1000盲,毛渠灌溉50亩的标准进行划方。其主要工程布局,记述如下(一)河网布局:.配合灌溉渠系的布设,河网共分为六级:一级河网为骨干河道,二、三级河网一般沿干渠和原有旧河道开挖,三级以上河网,为调水、蓄水、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河网;四、五级河网一般沿支斗渠开挖,主要为蓄水、灌溉和田间运输之用,五级以上河网施工时两面岀土,靠渠道的一侧,结合修筑公路;六级河网,沿农渠开挖,间距400米左右,六级河网一边出土,在农渠迎水面修生产道。各级河网滩地两侧植树、插条。
(二)机井布局:为了便于灌溉,达到井渠并用,机井布设在农渠渠首,井旁设晒水池,提高水温,适于灌溉作物,通过晒水池用农渠输水,直接进田。
(三)建筑物的布局:为了便于蓄、灌、排、航,在各级河网交汇处,修建交叉建筑物,进行调节,以利蓄水、灌溉、航运和交通。
(四)田间工程布局:实行排、灌耕作“一一五制”即按斗渠灌溉10000亩,农渠1000亩,毛渠50亩进行划方。斗渠间距600米,长1200米,每条农渠负担6条毛渠;毛渠间距200米,长600米,每条毛渠再分3格,作为灌溉沟,通过灌溉沟,引入畦田。畦长50至80来,宽3米,在畦田末端留缺口,汛期遇有大雨,除宙间土壤蓄存外,其余部分,通过缺口排入河网。
为观察试验研究“八化一体”在治理旱、涝、碱方面的作用,于1959年,中央水利科学院田园、王钢生、阎丽会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唐学礼、张春华、张春英和曹县水利部门共同组成了 “八化一体”观测站,对试点区进行了观测试验研究。
经1959年7月10日,两小时61.8毫米暴雨的考验,试区内没发生涝灾。接着7月13日至8月23日,又遇干旱,由于试区内水源充沛,作物适时浇水,保证了秋季丰收,全年粮食平均亩产比1949年的75公斤翻了一番,比邻近没有工程设施的增产44%。
"八化一体"工程,对改造盐碱地,效益也很显著,六级河网40米以内,脱盐率达50%,尹坑周围460亩碱荒地变为拿苗田,试区内70%的盐碱地,含盐量均有下降。
在农业获得丰收的同时,林牧副渔等业,也得到发展。沿河、路、渠种植乔、灌、桑等各种树木538万株;养猪羊1716只,鸡、鸭鹅8187只,栽藕170亩,苇380亩,利用水面养鱼327万尾,年收入5.36万元;建水电站6座,发电量279千瓦,送电照明的1座,75千瓦,其余5座,均投入生产,进行农副业加工,发展多种经营。
“八化一体”工程,经过一年的考验,发挥了“三水”并用,根治“三害”、“五业”俱兴的效益,《大众日报》《人民白报》都进行了报导;省水利厅印刷了“八化一体”挂图,发放全省;水利电力部和水科院制作了电动模型,向全国展出,并在开罗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国务院把曹县列为全国水利战线红旗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奖旗,全国有10几个省前来参观学习。
“八化一体”工程,经过科研部门鉴定后,得到水电部和省委的肯定,曹县县委确定在全县推广,1959年冬,组织17万劳动大军,投入“八化一体”工程建设,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修五级渠道2740条,7366公里;修园田化38万亩;修鱼塘3980个,6050亩;打机井3M眼,结合修渠挖河植树770万株,建水电站16座,发电量306千瓦,总计完成土方2978.9立方米,全县水利工程中达到"八化一体五业结合”设计标准的达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0%。同时各公社都搞了自己“八化一体”的样板。但由于工程量过大,标准过高,占地过多,在领导思想上,强求化一,急于求成;加之,所用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超过了群众的承受能力,甚至有的工程内容与实际脱节,造成了一定浪费,后因缺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至破坏失败。
二、“六网十化”
整个工程内容:包括河网、渠网、沟网、路网、电网、林网和灌.溉自流化,河道拦蓄阶梯化,平原坑搪化,水力电气化,提水机械化,耕地园田化,碱洼水稻化,水产多样化,四旁全绿化,工程系统化。于1958年菏泽县在城关公社赵楼进行了示范,经过1958年冬和1960年春积极努力,除完成了河网、渠网以及部分电网、林网工程外,并开挖了500个坑塘和万花湖蓄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工程由于脱.离实际,未得全面实施,整个工程基本没发挥效益。
第四节深翻整平,围堰平种,蓄淡压碱。
深翻、围堰、蓄淡压碱,是改造盐碱地的一项有效农业措施,六十年代初,菏泽地区对改造盐碱地,主要采取这个办法,具体做法一是,先将土地整平,然后筑壇围畦,保持水土,籍蓄积天然雨水,淋洗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使其造成土壤季节性脱盐,有利于作物生长。
1961年山东省农学院,曾在曹县青固集公社,白马张楼碱场西进行了试验,观测,试区内设蓄淡区,筑境围畦,面积为20X40米,埂高0・3米,顶宽0.2米,内外边坡1:1,能保证日降雨量200毫米不跑水。非蓄淡区与蓄淡区相邻,未作任何处理,其试验结果:
一是蓄淡区和非蓄淡区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具有同一趋向,但蓄淡区脱盐效果明显,雨季过后,土壤盐分回升时,土壤表层盐分,小于非蓄淡区,因而,蓄淡区压碱,为秋季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均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蓄淡区土壤盐分以0一40厘米土层内,变化最为频繁,幅度大,脱盐效果好。因此,盐碱区整平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天然降雨,淋浇土壤盐分,是降低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内盐分的有效措施。
第五节引黄放淤压碱
引黄放淤,改良盐碱地,是菏泽地区沿黄人民同黄河水沙斗争中,经过反复实践,创出的一条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全区沿黄162万亩洼碱地,截止1985年,已淤改了133.61万亩,凡是经过引黄放淤压盖后的土地,由于改变了土壤,粮食产量猛增,如东明县三春、马头、小井三个公社,压淤前,大部分土地非沙即碱,粮食亩产不过百斤左右,有的是“种一葫芦收两瓢”,有的“盐碱不茅,寸草不生”压淤后的1978年,这几个公社一年增产粮食600多万公斤,占全县增产总数的32.5%。再如菏泽市的李村公社,压淤前,粮食亩产百斤左右,总产不过250万公斤,连年吃国家统销粮340多万公斤,压淤后,1978年全社平均粮食单产达到240公斤,总产700万公斤,翻了三番。群众髙兴地说:“要想快变,必须淤灌,搞好引黄改碱,面貌变,土质变,产量变,贡献变,人民生活变。”
第六节种植耐碱作物
种植耐碱作物,是一项节约能源,培养地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改碱措施。菏泽地区自1963年以来,绿肥的种植和利用,就有了较好的发展,平均每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亩左右,1970年种植面积达28.7万亩,至80年代,在棉花、玉米等中耕作物的套种上,发展绿肥面积达100余万亩,每年每亩产鲜草2000多斤,全年共产鲜草20亿斤,鲜草含氮量,按千分之五计算,相当标准氮素化肥24000吨;标准磷肥5800吨;除此以外,还有有机质钾肥以及其他营养元素,通过绿肥作物的种植,不仅盐碱地得到改良,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章旱涝碱综合治理工程
菏泽地区1979年,在认真总结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调查研究,摸清了情况,在治水的问题上,采取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流域,分系统地进行治理,并坚持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方针,做到排、灌、路、林、井统一规划;旱、涝、沙、碱、渍综合治理,本着既有宏伟目标,又有科学态度的精神,兴建了一批旱、涝、碱综合治理工程。
第一节东鱼河小流域治理
东鱼河(原称红卫河)小流域工程,位于东鱼河干流和东鱼河西支以北,万福河和东鱼河北支以南,成武县曹庄引水沟以西,菏泽、冻明两县市边界以东。辖菏泽、定陶、成武、巨野四县市的36个公社,165个村庄,总面积为1308平方公里,耕地122.5万亩,人口77.7万人。
这个流域,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土质系沙壤淤土相间分布,有涝洼地33万亩,盐碱地28.1万亩,占流域中耕地面积的49.7%,自1964年以来,在流域内虽兴建了一些治涝、灌溉工程,但由于缺乏按流域统一规划,旱、涝、碱综合治理的措施,自然面貌一直没有大的改变,1979年对流域内的18个小流域,进行了统一规划,按照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原则,作了治理,经过四年时间的协作会战,将规划中的安济河、党楼沟、南坡河、古柳河、南渠河、三干沟、沈庄沟、菏曹运河、定陶新河、仿山河、汜阳河、店子河、老赵王河、王秀生河、刁屯河、沙河、七里河、.贾河等18条支流,调整疏浚了10条,开挖骨干排水沟33条,中、小型排水沟2000余条,打机井354眼,配套扬水站29处,完成各类建筑物2718座。
通过上述工程的兴建,增加了五年一遇除涝面积33万亩,改良盐碱地28万亩,扩大灌溉面积64.8万亩。如:定陶县,在该流域内15个公社,耕地面积53.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1%,自举办小流域治理工程后,由于增强了抗灾能力,不仅经住了干旱的考验,而且也经住暴雨的袭击。1982年全县干旱,年降雨量仅有529.18毫米,春灌期3一6月份降雨仅54.7毫米,由于充分发挥了工程设施的作用,地上水、地下水并用,从而战胜了旱灾,夺取了农业丰收,粮食每亩单产比1981年增加了94.5公斤,同年8月10日至12日,该县马集、邓集两个公社,三日连续降雨量达276毫米,近100年一遇,雨后仅局部洼地积水,一天的时间,全部排除,没有成灾,其工程效益见下表:第二节巨野县赵官屯试验区
巨野县处于菏泽地区下游,多河汇流,地势低洼,属旱、涝、碱三灾频繁地区,为治理三害,从60年代就着手这项工作,经过多年实践,终于找到了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排、灌、平、肥、林、种、改相结合,走“大河深沟加机井”的路子,1977年,首先开挖洽理了新老洙水河,田城河、杨庙沟几条主要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于1978年以赵官屯为中心,开发了2.0万亩旱涝碱综合治理的试验区,通过试验,1979年又扩大到吕官屯一个公社的4.5万亩,由于工程标准高,配套搞得好,效益非常明显,当年粮食亩产100公斤到225公斤,其中有6000亩达到400公斤,有2.0万亩达到250公斤。除此以外,试区内通过井灌沟排,地下水位有明显下降。1976年前,地下水位埋深,年平均为2.1米,综合治理后的1978年和1979年地下水位,年平均埋深为2.50米和2.89米,从此,有效的治理和控制了土壤盐碱化的发生和发展,赵官屯试验区,给旱涝碱综合治理树立了样板。
第四章水土保持
从浩瀚的典籍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水土保持工程,从有文字记截以来,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夏、商、周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咏土保持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这些思想直接影响着两千多年来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菏泽地区,因系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水土极易流失,历史上广大农民,有修地埂,培地埂的习惯,建国后,党和政府,更为重视水土保持,采取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这项工作,成绩显著。
第一节水土流失现状
菏泽地区,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冲淤,致使微地貌复杂,岗、坡、洼相间,风沙区面积大,水土流失重,全区共有风沙面积730.9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8%,其中:一级流失(微度)面积127.33万亩;二级流失(轻度)面积为115.38万亩。三级流失(中度)面积为394.66万亩;四级流失(强度)面积为93.58万亩。另外,在非风沙区(亦称保护区),内有斜坡陡崖面积103.02万亩。以上除一级流失外,其余四项,总计流失面积706.64万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6%,其中:四级强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单县东沟,鄄城县及菏泽市的临濮沙河,郓城县北沙河沿岸J以及东明县南部三春集、马头、小井三乡境内。另有定陶县的一千王、半截堤,菏泽市王浩屯乡的大彭庄,梁山县的杨屯、胡屯等地区。上述地带,土壤流失量,每平方公里达2200多立方米,其流失模数为2833吨/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约为1240万立方米,相当于6.2万亩的耕层土壤,被浸蚀流失。
第一节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
造成菏泽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降雨影响,特别是暴雨的冲刷,加之,地面不平,土质疏松,结构脆弱,经不住烈日严寒和大风的侵蚀,在然自界各种破坏力的打击作用下,致使土壤发生颗粒位移和流失。人为因素,主要是林业生产发展缓慢,林木覆盖率低,1984年,全区林木覆盖率仅为11.97%;特别是风沙区的林木覆盖率更低,根本起不到防风固沙,拦截降雨和径流的作用。另外,不合理的经济作物,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如:耕作粗放,掠夺式种植,施有机肥少,化肥多,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农田基本建设缺乏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水利交通等基本建设,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地面植树,加之水利工程配套差,管理不善,不但缺乏必要的控制水土流失的建筑物工程,而且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乱扒乱堵现象严重,加剧了河沟的冲刷和侵蚀,增加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资源遭到破坏,使保水蓄水能力降低。从普查情况来看,水土流失区,土壤养分均值,低于全区,更低于保护区,计算全区每年平均流失土壤总量1612万吨,每年流失氮、磷、钾相当于标准化肥177万吨,占1984年全区农用化肥施用量的24.8%。
二、淤积河道,降低工程效益。据1982年实测资料统计,全区10条骨干河道淤积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河道平均淤深1.0米多,最大淤深达2.9米,致使河道排泄能力有显著降低。
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失去平衡。长期的水土流失,极易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东明县夏营河、裴子岩河两岸最为明显,在没引黄淤改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年年城少,产量年年降低,群众越来越穷,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节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
菏泽地区人民,为了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建国以来,就开展了植树活动,菏泽市胡集大队,就是鲁西南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红旗,该队从1955年开始营造肪护林带,翻淤压沙,经过八年奋战,到11963年,全队共营造各种林木2836.7亩,其中:农田防护林596.7亩;用材林1416亩;果园557.4亩.;桑园179亩;四旁零星植树43900株,从而达到了防风固沙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8000多亩的飞沙地,变成了良田。粮食单产由百斤左右,上升到200多斤,增长一倍多。在典型的带动下,先后出现了鄄城县梁屯,曹县杨堂,东明县胡庄等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到1984年,全区有林地面积达95万亩,林网面积720万亩,已治理风沙面积108.37万亩。近年来,又在区内普遍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共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0万亩。这些工程都发挥了明显的效益,据调查测算,平均土壤侵蚀厚度,比60年代少了30%左右。
第五章人畜饮水和除氟改水
菏泽地区人畜缺水面积虽然不大,但在某些地区,却属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根据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电部《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暂行规定》,于1985年进行了普查,全区有1375个自然村,59.55万人吃水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大部人畜饮水和除氟改水的问题。
第一节人畜饮水
1978年对曹县、单县黄河故道进行普查,发现有5.0万人饮水困难;1985年对全区又进行了普查,查定饮水困难的人口为59.55万人,牲畜6.5万头,主要分布在曹县、单县黄河故道和各县零星的咸水区(地下水含盐量超过3克/升)以及含氟量较高的地区等。
关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自建国以来,侈是结合兴建水利工程一并解决的多。如1958年兴建太行堤水库,解决了曹县、单县黄河故道部分人畜饮水问题;尔后在沿黄兴建引黄灌区,解决了东明、菏泽、鄄城、郓城、梁山五县引黄灌区约10万人的饮水问题。
1977至1985年省列专项经费解决农村缺水区的人畜饮水困难。菏泽地区即在黄河故道区内,采取兴建节制闸和扬水站以及开采深层地下水等措施,到1985年底,建提水站2处,打深机井408眼,安装机械409台,3264马力,解决了146个自然村,8.18万人的饮水问题。
第二节除氟改水
1980年,菏泽地区卫生局和地区防疫站对8159个大队,1322眼水井进行监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含氟量,其中每升含氟量在1.1到2.0毫克的,有693眼水井,受害人为11.23万人;含氟量在4.1毫克.以上的有412眼水井,受害人为1.75万人。由于水质含氟,有不少群众发生黄牙和骨质脆弱等疾病。为此,省、地、县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首先建立了组织,设立除氟改水办公室,人员由卫生局、防疫站、水利局抽调,其具体工作,由防疫站为主来抓。
1985年在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的情况下,即开展了除氟改水工作,对高氟地区,除兴办有关除氟改水的水利工程外,并兴建专项除氟改水设施,共计新打深机井264眼,建水塔65座,无塔压力罐10座,修筑管道4500米,以及其他送水工程等,从而使5.0万余人免受氟水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