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资源评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5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水资源评价
分类号: TV211.1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菏泽地区水资源评价工作是逐步深入开展起来的,50年代后期,做过零星的水文地质勘探,70年代中期做过地下水普查,80年代前期各县、市按照统一部署做了水资源调查评价,80年代中期地区在各县、市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调查

内容

第五节水资源评价
  菏泽地区水资源评价工作是逐步深入开展起来的,50年代后期,做过零星的水文地质勘探,70年代中期做过地下水普查,80年代前期各县、市按照统一部署做了水资源调查评价,80年代中期地区在各县、市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任务的由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农委、国家科委1979年发岀(79)国科发四字363号文,把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任务布置给各省市、自治区,山东省农委和科委于1979年7月联合通知,发出了《山东省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要点》,山东省水利厅1981年10月发出《山东省县级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试行规范》。
  二、任务要求
  (一)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主要是调查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水文、气象、土壤、地形、水利工程和用水资料等;统计分析降水径流,蒸发等水量平衡要素及在区域上分布特点,多年变化和年内分配等计算全区及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
  (二)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评价的对象是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浅层地下水,重点计算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及2〜5克/升的微咸水;评价方法采用水均衡法,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分析降水量蒸发量、灌溉用水量、径流量与地下水的关系;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分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给水度、潜水蒸发系数、灌溉回归入渗补给系数等,进而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和可采量。
  (三)水质调查评价。收集各部门、各地对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等天然水质观测资料及污染监测资料;调查统计污染事故和污染源,对水质污染现状作出评价。
  (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供需平衡分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作出评价。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充分发挥已有水利工程潜力,改善和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工业上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降低万元产值取水量,预测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根据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可供水量及需水量,进行供需平衡计算,分析不同阶段水资源余缺程度,提岀解决措施和对策。
  三、实施进度1980年10月开始在定陶县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试点,1981年至1985年,10个县市相继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工作,1985年8月至1986年5月完成了菏泽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工作任务。
  四、完成的主要成果
  (一 )1981年10月至1985年,10个县市完成了各自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
  (二)1981年8月完成了《定陶县(试点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技术总结》。
  (三)1981年12月编写完成了培训班教材一一《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
  (四)1983年10月完成了《黄河侧渗对菏泽地区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
  (五 )1985年8月完成了《菏泽,地区0〜8米土壤岩性钻探》。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农委
相关机构
山东省科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