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资源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45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资源特点
分类号: TV211.1
页数: 2
页码: 28-29
摘要: 菏泽年际变化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区径流量的80%集中在汛期6〜9月间,而且汛期径流又多系几场较大暴雨形成。地区分布不均衡。径流深由东南往西北逐渐减少,单县多年径流深98.0毫米,为东明县多年平均径流深70毫米的1.4倍。由于黄河历次泛滥迁徙的结果,导致我区砂层厚度,埋深及富水性在分布上的差异。
关键词: 水资源特点 水资源分布

内容

第四节水资源特点
  一、年际变化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区径流量的80%集中在汛期6〜9月间,而且汛期径流又多系几场较大暴雨形成。
  二、地区分布不均衡。径流深由东南往西北逐渐减少,单县多年径流深98.0毫米,为东明县多年平均径流深70毫米的1.4倍。
  由于黄河历次泛滥迁徙的结果,导致我区砂层厚度,埋深及富水性在分布上的差异。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可归纳为三种地带:一是古河道主流带一一浅层淡水丰富地带,单井涌水量40〜60立方米/小时,主要分布在东明、鄄城、郓城、梁山以西的沿黄地带,宽约4.0公里,从东明码头起,经菏泽市向东北至郓城黄堆集地带,宽约10公里;起于曹县城西,向东北经普连集、古营集,到成武县伯乐集以东止。二是主流与边缘的过渡带浅层淡水较丰富地段。单井涌水量20〜40立方米/小时。三是边缘及河间带一一浅层淡水贫乏地带,一般单井水量10〜30立方米/小时。
  三、据黄河高村站水沙资料分析,1956〜1979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1.9亿吨;来水量最大年1964年为872.9亿立方米,最小年1974年为273.3亿立方米;汛期(7〜10月)来水占全年来水量的58%,同期来沙占全年来沙量的8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菏泽地区水利志》

出版者:河海大学出版社

《菏泽地区水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记述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志稿内容比较全面,反映了菏泽地区水利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和客观规律,反映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水利工作宗旨。志稿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水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重点记述了河道治理、治涝改碱,引黄灌溉和淤改等项内容。突出了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志稿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文字简洁,基本符合志体。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