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牡丹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1349
颗粒名称: 切花
分类号: S685.11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大批量生产切花牡丹,只有中国、日本才刚开始有少量生产。目前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牡丹切花,基本上都是芍药花,真正的牡丹切花奇缺,且价格昂贵。 中国牡丹鲜切花的历史悠久,并且有较高的切花保鲜技术。充分利用中国的牡丹资源优势,尽快开展壮丹鲜切花,而且要形成规模生产去占领国内、外花卉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关键词: 牡丹 切花

内容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大批量生产切花牡丹,只有中国、日本才刚开始有少量生产。目前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牡丹切花,基本上都是芍药花,真正的牡丹切花奇缺,且价格昂贵。
  中国牡丹鲜切花的历史悠久,并且有较高的切花保鲜技术。充分利用中国的牡丹资源优势,尽快开展壮丹鲜切花,而且要形成规模生产去占领国内、外花卉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1、切花历史:早在春秋战国(公元770—721年)时期就有"雏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牡丹古称木芍药)。
  唐朝,白居易在《卖花》诗中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遂卖花去。贵贱无常价,酬价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可见当时长安鲜切花交易盛况。北宋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南宋文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写到:“西京牡丹闻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晏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于梁、栋、柱、拱悉以竹筒贮水簪花钉掛,举目皆花也。”切花技术也应运而生。元代“芍药、牡丹摘下烧其柄,插瓶中后入水,其柄以腊封之尤妙。”清代邝璠在《便民图纂》中写道:“牡丹、芍药插瓶中,先烧枝断处,溶腊封之,水浸可数日不萎。”
  2、切花品种的选择:中国牡丹资源丰富,可充分选择质量好、观赏价值高的品种。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
  (1)成花率高,丰花性强,花开水养时间长,耐贮藏。
  (2)花型优美端正,花色鲜艳柔和,花色花型奇特或具芳香气味的更好。
  (3)花蕾光滑,呈圆形或圆形顶部稍尖,忌顶端部分易开裂的。
  (4)花瓣质地硬,瓣化程度不需过高,花朵也不必过大。
  (5)花枝、花梗硬挺直立,支撑力强,并要有足够的长度。
  (6)叶柄短而平展,叶片中小型,叶面平整有光泽。
  (7)植株生长粗壮,萌发力强,成枝率高,抗病虫害,有较强的适应性。根据以上要求,中国现有的大多数品种中,完全适宜的品种还不多。为此,筛选一批和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宜品种,是当务之急。
  切花是根据不同顾客的要求分品种按花色供应市场,所以切花生产不仅要品种多、花色全、数量足,确保花市需要,而且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到早、中、晚皆要有备,以确保切花分期分批地连续供应市场。
  3、切花牡丹的栽培管理:切花牡丹栽培管理重点是每年春季开花前,从老棵上剪下一批带有切花用的花枝,同时还要培育出下一批适合切花的花枝,供来年切花之用。所以切花栽培技术不同于一般园林和药用种植管理。
  切花牡丹每亩栽1400—1600棵,分宽窄行栽植,宽行80cm,窄行60cm,株距皆为60cm,定植方法,同分株法。第一年,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不拿芽、不修剪,所发枝条让其自然生长。第二年从春天开始,选留切花枝,并加以培养,除加强肥水管理外,还要“除芽定股”。定股修剪时,一般每株选苗5—7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枝,作为次年候选切花之用。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准备第三年培养壮枝肥蕾。第三年春季修剪时,每株选苗5—7条萌发枝,培养成功后为第四年切花备用枝。第三年春季在花蕾呈透色时,将第二年选留的枝条从地平面切下用作切花;第四年将第三年选留的切下,年复一年的选、留、培养、切下。
  随着年限的增加,在单株上选留的枝条数也逐年适量增多,五年以上的牡丹可选留8—10枝。牡丹地上枝条由于连年剪切,伤口多容易感染病害,可用75WP剂的百菌清600倍液或50WP的福美双500—800倍液抹伤口,对防治炭疽病、黄萎病、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用嫁接用的接口保护剂涂抹接口,效果更好。
  切花牡丹追肥施药要及时。追肥要追施速效肥、优质肥,如麻饼、香油渣及沤制好的豆饼、菜籽饼,追肥后浇透水一次。也可根外追肥,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加上2%。的尿素溶液。剪切前10—15天要喷洒一次,防治叶面病害的药液。为促使花茎伸长而挺拔、花蕾肥大,可在剪切前15—30天,喷一次100—300ppm的赤霉素溶液。
  4、切花的生理变化与保鲜:
  (1)切花的生理变化:切下来的花,是一枝带有花朵、花柄及部分叶片的活体,由于营养源被切断,所以比在母体上衰老变质要快得多。影响切花衰老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营养及催熟剂(激素)等。切花的鲜度取决于吸水速度与蒸腾速度之间的平衡。当吸水速度大于蒸腾速度时,切花才能保持鲜艳,否则就会出现薦萎。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蒸腾速度相对稳定。因此吸水速度成为保鲜的关键因素。吸水速度的快慢又取决于切花枝条内木质部导管的堵塞程度。堵塞有两种因素:一是生理性的。采切后2—3天靠近切口处,在植物酶的作用下使果胶分解,产生的物质,使切端受伤的细胞,释放出单宁和过氧化酶,随后含有单宁氧化物的钙、镁盐类的粘滞物质,积累在切面维管束周围,将导管堵塞。二是细菌造成的,此因素又分两类:一是微生物细胞在切花茎的基部造成的物理堵塞;二是切口处吸收细菌代谢物封闭了导管,干扰了对水分的吸收。
  影响切花保鲜时间长短的主要是两种激素在起作用:一是乙烯,它是一种内源成熟激素。正常的花、叶等器官呼吸吋也产生乙烯,但浓度极低。切花枝条受伤,乙烯在体内大量产生,高浓度的乙烯促使切花衰老、凋谢。乙烯使植物受伤害的主要机制,是它促进了一种转化酶抑制剂的合成,从而阻止了受伤器官中蔗糖的分解和再分配,乙烯又促进了拟脂的化学变化而使得微粒体膜拟脂粘度增加,伴随着衰老膜选择性丧失。乙烯的产生还与其他条件有关,低02水平不产生乙烯:低温抑乙烯的形成,小于4.4—0.6°C时对切花贮藏有利;温度高时很短时间内少量的乙烯也可造成伤害。另一种是天然衰老激素(ABA)。
  温度高低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来影响切花的衰老快慢,温度高、蒸腾强、切花衰老快,反之则慢。
  影响切花衰老的另一个原因是“糖”。糖是切花生命的能源。但糖的作用只能在水分平衡时才能发挥作用。
  在强酸环境下(PH值3.5)或添加硝酸钙能抑制内源酶作用物的形成,减少对茎导管的堵塞;加入叠氮化含物和二硝基苯酚(DNP)以及螯合剂和8-径基喹啉等一些酶抑制剂,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酚类物质氧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所引起的茎堵塞也可通过再剪切花的茎基部并快速移入水中以减少氧化导致的这种类型的愈伤来解决。银离子是很有效的乙烯对抗者对防止 ABA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2)切花保鲜技术:为延长牡丹切花的寿命,使切花保持鲜艳,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水中剪切:将剪下的花枝先放在冷凉处而后直接放入水中,在水里将花枝末端剪去2cm,可避免空气浸入枝茎导管内形成“气栓”阻碍吸水。也可在剪口处涂食盐后再插入瓶中,有一定的杀菌和吸水作用。
  天天剪花枝末端:切花插瓶后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剪去花枝末端,使切口保持新鲜。
  斜切法:将花枝末端切成斜口,增加吸水面积。
  灼焦法:将花枝切口用火烧焦,以防止花枝中的汁液流出来,使之过早的凋谢,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蔗糖保鲜法:用高浓度糖处理切花,可使吸水量增加,防止蛋白质分解,推迟切花衰老。
  阿司匹林保鲜法:用250毫升水溶解一片阿司匹林,可延长鲜花寿命2—3天。
  日本新配方:将葡萄糖15g、蔗糖5g、硼砂50mg、硫酸钾450mg、硫酸铝鞍250mg 混合均匀后,取混合药粉12g再加医用氯霉素注射液3ml,兑入花瓶清水中,可使切花延长寿命时间5倍左右。
  (3)切花保鲜剂主要成分:
  ① 硝酸银(AgNCh)作为乙烯对抗剂,但对植物有很高的生理毒性。近年改用硫代硫酸银(STS),对乙烯有高效抑制作用,还可阻止衰老激素(ABA)含量的积累,单独使用也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② 糖可保证切花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使切花开得鲜艳,寿命更长。使用时要按比例配制。
  ③8-基羟喹啉硫代硫酸盐(8-HQS)和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8-HQC)两种。它们通过维持较快的水分吸收及促进气孔关闭减少蒸发来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以达到防止花的凋萎。(8-HQS )杀菌作用很突出,它能沉淀Cu、Mn、Fe、Zn等微量元素,使微生物不能形成其必需的维生素。lOppm时微生物的繁衍就大大减少。lOOppm时,大多数微生物被消灭,而300ppm或以上时,就可完全消灭微生物。
  应用时常将蔗糖和8-HQ盐配合使用,既可供应能源,又可减少失水,达到杀菌保鲜的作用。杀菌的药品还有:次氯酸钠、硫酸铜、硝酸银、醋酸锌、硝酸铝等。
  水质对切花寿命有很大影响。含氟的水能引起花瓣和叶的严重坏死,而城市用水中的氟化钙和碳酸钠会影响对糖的吸收利用,应添加沉淀剂。用去离子水或除去矿物质的水处理切花效果好。
  在含有蔗糖和8-HQC的保鲜液中添加二甲胺基琥珀酰胺酸(简称Bg-N)黄腐酸 (简称FA)也有较好的抑制微生物延长切花寿命的作用。
  5、剪切与包装:适宜的剪切时间,是关系到切花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过早,花蕾太小切后不能开放或花枝容易产生变茎;剪切太晚,则缩短切花寿命。现在商品化切花多选用“花苞”剪切。
  (1)适时剪切:牡丹最佳剪切时期为、“透色”时期,即开花前1一2天,自清晨到11时前最为适宜。切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清水桶里,以防切花失水或气体进入茎.内导管。剪切时尽量将花枝留长些,在25cm以上更好。
  (2)切后处理:剪切下的花枝应立即转移到低温室内或分级室内进行去叶分束处理。剪切时要按品种分花色及不同长度单剪单放,不可混杂。每枝只留上部二片复叶和接近花蕾处的单叶,其余叶片从叶柄基部剪掉,以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每个花蕾先用软纸包裹,后用瓦楞纸筒套上,以防损伤花蕾。然后再分品种、按长短5—10或12枝一把捆扎成束。花束扎好后按要求的长度将花枝从基部一次性剪齐。
  (3)装箱外运:牡丹切花可用90cmX40cmX20cm或62cmX36cmX37.5cm的优质纸箱装好外运。箱内备有一个与纸箱内体大小相同及形状一致的塑料四方袋,以备装入花束和保鲜剂后密封之用。花束不可装的过紧或过松,只要将花束层层平装,装满后用手轻轻一压与箱口持平即可。而后再用“华彩牌”贮运型切花保鲜剂,按与鲜切花重量的适当比例装入箱内,马上把塑料袋口密封,装箱单填写后也在封箱前一并装入箱内。装箱单各项须清楚地填写。包装完毕后,即可在常温下外运,也可在低温下贮藏。常温运输可保鲜7—10天,1—3°C贮存可达100天左右。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志

《菏泽牡丹志》

出版者:银河出版社

《菏泽牡丹志》是专业志,也是特产志,更是一部文化志。它的 诞生标志着我市牡丹研究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 牡丹是我国的独特资源,也是全世界的名贵花卉。它花大色艳,芳香浓郁,雍容华贵,富丽端庄,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誉,象征着富贵、吉祥,向为国人所珍爱。早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唐代,就有“惟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后来,人们又以“国香”、“国貌”、“国艳”来歌颂牡丹。至明清时期,就有“以牡丹为国花” 之说。1994年12月23日,全国国花初选的结果之一,就是一国一花 为牡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