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马 骡 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94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马 骡 驴
分类号: S821.8;S822
页数: 1
页码: 119
摘要: 1919年我区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郵城8个县共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马3.36万匹,骡2.26万匹,共计5.62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0.84%。
关键词: 家禽

内容

我区在历史上就有饲养马、骡的习惯。1919年我区荷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郵城8个县共养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马3.36万匹,骡2.26万匹,共计5.62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0.84%;1933年上述8县共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马、骡8.9万匹(马3.94万匹、骡4.96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15%;1936年我区9个县(包括平阴县及上述8县)共养大牲畜57.94万头,其中马、骡6.62万匹(马2.93万匹、骡3.69万匹),占大牲畜总头数的11.43%。本世纪初期,我区饲养马、骡较多的县是单县(1933年饵养马1.7万匹、骡1万匹),该县土地面积大,又多湖泊,水草茂盛,为牧马之胖地。每年县外销售马、骡1650多匹(其中马800多匹)。其次,荷泽县、定陶县、郓城县饲养马、骡也较多。那时候我区各地饲养的马匹,主要是本地马,也有少量外来马,主要是由河南、徐州经单县、曹县输入我区,名为南马;由哈尔滨、张家口、热河之古北口、绥远输入我区的马匹,称为北马,又叫口马;由四川输入我区之马,名为川马。
  北马为蒙古马,体大力壮,但性情烈强,不好驯服。本地马个体较小,但性情温驯,供耕地拉车之用。
  骡为马、驴杂种,由公驴母马所生者为马骡,体格雄壮,其性似马,由公马母驴所生者为驴骡,体格较小,其性似驴。
  我区50年代,马、骡存养量极少,1950年全地区仅存养马326匹,骡329匹;到1959年全区才饲养马6580匹,骡2464匹。70年代中期以后,马、骡存栏量开始增加。1978年全区养马4.01万匹,骡1.69万匹,马、骡共计5.7万匹,接近本世纪初期的水平。
  进入80年代以后,牛、驴发展较快,但马、骡发展并不快,到1987年末,全区饲养马,骡共8.08万匹(其中马4.31万匹、骡3.77万匹),比1979年的6.35万匹(其中马4.37万匹、骡1.98万匹)增加1.73万匹,其中马减少0.06万匹,骡増加1.79万匹。
  二、驴
  自古以来,我区在大牲畜存养量中,除了黄牛以外,驴所占比重最大1919年全区8个县共养驴7.54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7.96%,1933年全区8县养驴16.64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8.2%。可见,我区农民历来就比较喜欢饲养驴。在当时我区所饲养的驴,绝大部分是本地产,体格较小,主要用途是拉车、拉磨、耕地。
  50至70年代,我区饲养驴的情况是:每年存养量在10万头左右,发展不快。进入80年代之后,驴的饲养量发展较快,1979年全区仅存养驴8.36万头,1980年突破10万头,1982年存养量达到15.48万头,1985年存养量达到17.62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3.2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菏泽地区畜牧志》

《菏泽地区畜牧志》是一部地方专业志,它如实地记述了菏泽地区畜牧资源、畜禽品种、饲养管理、配种繁殖、疫病防治、饲草饲社、畜禽社研、技术服务、基地建设、国际交往和畜牧机构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