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粮油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90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粮油工业
分类号: TS2
页数: 42
页码: 273-315
摘要: 菏泽地区历史上是个偏僻的农业区,经济和生产都很落后,粮食加工全靠人推畜拉的落后加工工具。 一九四八年为支援“淮海战役”,全区用石碾、石磨、土地窑昼夜不停,仅80余天就加工米、面6600余万斤,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这一次支前米、面数量之大、时间之短、运送迅速,是史无前例的。建国后,机关、部队和团体以粗粮为主食。为解决粗粮加工困难,一九五一年在菏泽城里清真寺街建立了日产两吨的小米加工厂,是全区第一家国营厂。后因锅炉发生故障,无法修复,于一九五二年关闭。此后,机关、部队、学校、工厂所需的面粉均是委托磨面户加工。后因磨面户不能保证质量,而与用粮单位经常发生矛盾。一九五四年在曹县选择四户进行试磨,其结果:百斤中等小麦平均吃水3.5斤,出粉85.75斤,出麸皮16.625斤。从此,对磨面户规定了成品粮质量标准、出品率和加工费。
关键词: 粮油工业 食品工业

内容

第一节粮油加工与管理
  一、粮食加工
  菏泽地区历史上是个偏僻的农业区,经济和生产都很落后,粮食加工全靠人推畜拉的落后加工工具。 一九四八年为支援“淮海战役”,全区用石碾、石磨、土地窑昼夜不停,仅80余天就加工米、面6600余万斤,提前三天完成了任务。这一次支前米、面数量之大、时间之短、运送迅速,是史无前例的。建国后,机关、部队和团体以粗粮为主食。为解决粗粮加工困难,一九五一年在菏泽城里清真寺街建立了日产两吨的小米加工厂,是全区第一家国营厂。后因锅炉发生故障,无法修复,于一九五二年关闭。此后,机关、部队、学校、工厂所需的面粉均是委托磨面户加工。后因磨面户不能保证质
  量,而与用粮单位经常发生矛盾。一九五四年在曹县选择四户进行试磨,其结果:百斤中等小麦平均吃水3.5斤,出粉85.75斤,出麸皮16.625斤。从此,对磨面户规定了成品粮质量标准、出品率和加工费。附表:
  面粉加工:
  一九五六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深入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面粉需要量越来越大,为解决吃面问题,山东省粮食厅将青岛公私合营
  华丰面粉厂迁往菏泽,是全区第一家机械化面粉厂。到一九五八年,其他九个县都相继建设了面粉厂。从此,不仅解决了军需民食和饮食业、糕点业的面粉供应,而且改变了多年来用石磨加工的落后状况。
  1956—1958年建设面粉厂统计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六年,为适应备战、平战结合,在交通要道和离城较远的粮所、粮站(如:东明县陆圈、梁山县岱庙、曹县青固集、韩集、郓城县侯集粮所、菏泽县皇镇集粮站),建立了小型面粉厂。安装350型对辊
  磨粉机,总日产量120吨。平时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并开展兑换业务,减少了原粮进城和成品粮下乡的往返运输。后来由于设备老化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于一九七九年全部关闭。
  随着制粉工业的发展,对五十年代的面粉厂不断的进行工艺改造,产量、质量虽有所提高,但终因设备简陋,生产能力低,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因而,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对鄄城。东明、菏泽、定陶、成武、郓城、梁山七个县的面粉厂有计划地进行整体改造。总投资794万元,总建筑面积10288米²,车间均为四层楼,设计日产量640吨。制粉设备是国家定型产品,山东博山粮机厂生产的M4和 M5复式气压磨粉机。其中:
  鄄城、东明两县各日产50吨。投资:鄄城50万元,东明53万元,建筑面积各714米²各安装M5磨粉机1部和M4磨粉机3部,接触长度340厘米。铁壳高方筛2部,3#刷麸机2部。制粉工艺,四皮三心。清理工艺两筛、两打、一洗、一去石、两道磁选。
  菏泽、定陶、成武三县各日产100吨。投资:菏泽165万元,定陶156万元,成武110万元,建筑面积菏泽1360米²定陶1352米²,成武1250米²,各安装M5磨粉机7部,接触长度700厘米,铁壳高方筛4部,5#刷麸机2部,脉冲除尘器1部。制粉工艺四皮四心。清理工艺三筛、两打、洗、两去石、两道磁选。
  梁山、郓城两县各日产120吨。投资各130万元,建筑面积梁山1250米²、郓城1300米²。各安装M5磨粉机8部,接触长度800厘米。铁壳高方筛5部,5#刷麸机2部,脉冲除尘器4部。制粉工艺梁山四皮五心,郓城四皮四心。清理工艺均为三筛、两打、一
  洗、两去石、三道磁选。
  上述粉厂经过整体改选,不仅扩大了产量,而且也提高了产品质量。既能生产标准粉,又能生产 “特一”、“特二”等级粉。除满足本区需要外,并大量调出支援北京、济南、烟台、淄博、青岛等城市。附小麦粉质量标准表64。
  粗粮加工:
  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号召大种地瓜和玉米。一九七一年在沿黄地区开始种置水稻。为解决粗粮加工问题,各县先后建立了粗粮加工车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进行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种植向小麦、玉米高产作物发展,其它杂粮种植面积相应减少,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群众主食由粗粮变为细粮,因此,粗粮加工基本停止。
  附:1956—1985年粮食工业基本情况统计表651956—1985年标准粉几项经济指标统计表66。
  
  1956车一1985年标准粉几项经济指标统计表二、油脂加工
  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菏泽地区的油脂加工和粮食一样,也是利用笨重落后的榨油工具进行生产。轧糝用畜拉的石碾,榨油用人力木榨(铁锤打)和木梁吊绳压榨,每个榨子日产油100斤左右。小磨香油每盘磨日产油40斤,依靠这些工具解决吃油问题。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曹州道八个县榨油情况如下:建国后,党和政府扶持、发展土榨油坊。由一九五一年的791处,发展到一九五二年的906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委托加工油料29445万斤,收回油脂4605万斤,油饼24832万斤。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油脂需要量逐年增加,土法加工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国家开始建设机械化的榨油厂。
  一九五六年,青岛民生油厂搬迁菏泽,改名公私合营菏泽植物油厂,是全区第一家机械化榨油厂。鄄城、郓城、定陶等县也陆续建立了油厂和榨油车间。总投资61.7万元,总建筑面积2320米²,日处理原料110吨,缓和了供需矛盾。
  表681956年一1976年建设油厂统计表:
  一九七七年,曹县开始筹建浸出油厂,于一九七九年建成投产。投资105万元,建筑面积2700米²,清理、预榨、浸出、水化车间均为两层楼。安装两台200型榨油机,1台400X800双对辊轧胚机,两台1.5米(直径)5(层)的大蒸锅,1套30吨平转浸出器,1台两吨卧式快装蒸气锅炉,皮带和绞龙输送
  原料,机械化程度较高。
  一九八五年,郓城县浸出油厂建成投产。投资196万元,建筑面积3200米²,安装两台200型和1台202型榨油机,1台1.5米(直径)5层和1台1.8米(直径)5层大蒸锅,1台50吨平转浸出器,1台2吨和1台4吨卧式快装蒸气锅炉。在工艺上与曹县浸出油厂不同的地方是一次浸出。不预榨,省工省时,少消耗, 当年实现产值211万元,利润23.99万元。
  浸出制油法不仅出油率髙,而且棉籽饼无毒,可以直接喂牲畜,因此,代农加工很受群众欢迎。
  附:1956年一1985年油脂工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1956年一1985年大豆油经济指标统计表
  大豆油、花生油质量标准表
  1956—1985年油脂工业基本情况表1956年一1985年大豆油经济指标统计表大豆油花生油质量标准
   精炼棉籽油质量标准第二节食品加工与经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油商品资源较为丰富。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改善人民营养状况,增加食品花色品种,丰富人民生活,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方便群众,支援工农业生产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提出,粮食部门要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生产,增加企业收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粮食商业需生熟兼营走收购-加工-销售的新路子,从一九八一年山东省政府召开食品生产会议后,全区各县(市)开始建立食品生产项目和前店后厂作坊式的食品生产点。省、地、县相继共同投资513.1万元,建筑面积9521.3米²,年生产能力13055吨。既生产主食,又生产付食,生熟兼管,搞好口粮转化,调剂人民生活。
  食品生产分手工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两种。如面
  条生产从搅拌、轧片、切条、烘干、截断全部机械化,产量高,质量好。糕点是手工生产,但烘烤采取电烘箱。糕点的花色品种,既有大众化的,也有中、高档的。有饼干、蛋糕、口酥、三刀等三十余种。熟食有:豆汁、馒头、烧饼、蒸包、馄饨等二十多种。付食品有:豆腐、豆芽、大豆蛋白肉等。调味品有:香油、麻汁、酱油、醋等。逢年过节增加粽子、月饼、元宵等。有条件的粮店开设饭馆,承办酒席,代销烟酒、糖、茶。由于品种多,生意做的较活。
  食品生产经营,一是自营,二是联营。菏泽市粮局食品综合厂与上海康复食品厂,联营生产的华夫饼干,葱油饼干;定陶粮局食品厂与上海联营生产的香草蛋卷。投放市场,很受欢迎,并在一九八五年山东省粮食局举办的食品展销会上受到好评。
  食品销售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把生意搞活,增设网点,赶集上店,下乡串户,送货上门和田间地头流动服务等。既自销,又代销,有批发,有零售,
  开展兑换等。多方开劈渠道,扩大销量。一九八五年生产经营各种食品6218万斤,占省分配任务5000万斤的124.3%,完成利润168万元,减少了财政补贴,安排了一批待业青年,在粮食改革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80年一1985年食品厂建设统计表第三节饲料加工与经营
  全区的畜禽饲养,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的旧方式,习惯于“有啥喂啥”,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饲养周期长,耗料多,造成浪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蛋、奶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因此,社会上大量涌现出饲养专业户和重点户。他们为了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报酬,缩短饲养周期,使畜禽长肉快,出栏早,蛋奶产量高,所以迫切需要营养价值高和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饲料。因此,为了促进畜禽饲养业的发展,满足饲养户的要求,一九八二年省、地投资10万元,首先在成武、曹县各建一个饲斜车间进行少批量的生产。一九八三年,省、地、县又共同投资140万元,在菏泽、巨野建立年(班)产4000吨的饲料厂两处,在单县、东明、定陶建立年(班)产2000吨的厂三处。为了发展饲料生产,促进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饲料工业的指示精神加强了饲料工作的领导。一九八三年底,专、县(市)先后建立了饲料公司。基层粮所建立了饲料站,配备饲料员,还选派青年到省学习,并与菏泽农校联合举办了饲料技术培训班,试产试销配(混)合饲料。截止一九八五年全区粮食系统从事饲料工作的干部职工达1144人,其中:管理人员120人,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工队伍。
  一九八四年,省、地共同投资87万元,在梁山、郓城建立年(班)产4000吨的厂两处。一九八五年,省、地、县再次投资80万元,以35万元给郵城建立年(班)产2000吨的厂,以45万元从嘉庆、肥城、即墨等地购买68套小型配合饲料机组,分别安装在各县重点集镇粮所。无机组的粮所配上粉碎机,这样,既能生产配(混)合饲料,又能生产单一饲料和粗饲料。截止一九八五年,全区饲料生产
  能力年(班)产已达到13.84万吨,实现了县、所都能生产饲料的计划,为发展畜牧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配(混)合饲料的生产,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按照科学配方,进行少批量试产试销产蛋鸡配合饲料。为取得经验,选择典型户进行单一饲料和配合饲料对比试验,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喂配合饲料比单一饲料产蛋率提高15—30%,通过实践,群众信任,打开了销路。为扩大原料来源,采取收购、以粮(饼)兑换、来料加工,并利用树叶和地瓜、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的叶、秧、根、秸、皮等原料,做到常年生产,提高产量,满足供应。四年来节约粮食30823吨。通过饲料生产支援了畜牧业的发展,弥补和减少了国家的财政补贴。
  饲料品种,由少到多,质量由低级到高级。一九八二年只生产猪、鸡食用的混合饲料。一九八五年,发展到雏鸡、蛋鸡、肉食鸡、鸭、鹅、牛等20余个品种的配(混)合饲料。
  饲料经营,坚持以质论价,薄利广销,面向生产,面向群众,把经营搞活的原则。品种由群众任意挑选,数量不限。平、议价饲料统一生产,分别核算。平价的以统购价核算成本,议价的则随行就市,高进高出,由各厂自行核定。
  1982年一1985年饲料产量产值利润统计表301三、经营管理
  1、粮油质量管理。粮食产品质量,密切关系着人身营养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而历来倍受重视。 一九五八年,贯彻执行了"优质、高产、低消耗,安全生产”的粮油加工方针,在生产管理中,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一九六九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纯度,提高出品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通过实践对确保产品质量,总结出把好“五关”经验:
  一是配仓关。按照小麦的色泽品质合理搭配加工。
  二是清理关。配备、检修、更换、清理设备,达到“两筛、一打、一洗、一去石、两道磁选”的要求。
  三是润麦关。将麦洗好、润好、(润麦时间不能少于24小时)达到标准水份,方许入磨。
  四是检验关。配备化验人员。配齐化验设备,实行跟班化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三班缝口线分别用黑、红、绿色作标记,以明确负责。
  五是筛理关。筛绢按照要求筛目,配备适当,做到不串筛,不糊筛,最后要有一道保险筛,对不合格的面粉一定要回机。同时,还要抓好磨辊“拉丝”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为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粮油加工厂做到“五无”、“五不准”、“五无”:无虫害、无油污、无杂物、无粉尘、无灰尘。“五不准”:不准在车间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穿工作鞋出车间;不准闲人进入车间;不准绳捆索绑设备管道。贯彻执行后,车间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防止了面粉的污染。成武、梁山面粉厂搞得较好,并能保持经常化。
  一九八二年,针对全区库存小麦质量较差的情况,强调按国家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控制加工精度,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
  厂,确保质量稳定,提高产品信誉。当年进口小麦,品质差,出粉率很低,故在加工中强调质量标准。
  一九八四年,为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组织面粉质量检查评比活动,分组采样,集中化验,评比优劣。梁山、单县两个面粉被评为质量优胜单位,发给奖状以资鼓励。
  随着粮食的增产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面粉等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生产的普通粉逐渐改为标准粉和特一粉,特二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2、粮油加工方式
  ①委托加工。粮食商业委托粉厂、油厂加工粮油,双方签订合同,分批拨付原料,交付成品和付产品,按照规定标准支取加工费。此办法自一九五六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一九八O年。
  ② 价拨加工。即粮食商业拨付的原料和加工厂交付的成品、付产品分别作价,通过货币进行结
  算。一九八O年在菏泽、郓城面粉厂先行试点,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全面实行。实践证明,实行此法,对密切工商关系,增强职工责任感,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出品率,增加经济效益,都起了积极作用。一九八五年油厂开始试行此法。
  ③议价加工。粮油加工厂按照议价有关规定,自购原料,自销成品,高进高出,薄利广销,搞活经营,避免出现“停工待料,吃不饱”的现象。郓城浸出油厂、巨野面粉厂搞的较好。
  ④代农加工。粮油加工对农民直接开展兑换,以原料质量确定出品率,按照规定收取加工费。一九六O年至一九八五年全区代农加工面粉654808万斤,油脂3402万斤,解决了农民吃成品粮、油的困难,支援了农业生产。
  ⑤自营加工。一九七九年,基层粮所独立核算后,自购打面机、碾米机,加工粗粮、小米,就地供应,减少了原料进城,成品粮下乡的往返运输,节约了开支。
  1960—1985年代农加工粮油统计表
  3、粮油科技管理
  建国以来,粮、油加工工艺、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和提高。
  一九五七年推广李川江土榨打油经验:大豆无草饼圈,单圈薄饼,花生仁双蒸双打(蒸、打各两次),提高了出油率。
  一九六五年,菏泽面粉厂加工动力由柴油机改换电动机,既无噪音,又安全卫生。由于配机适当和严格管理,吨粉电耗一直稳定在32度左右,电耗之低居全省之首。一九七九年全区粮油加工动力已全部改换为电动机。
  一九七一年菏泽红旗油厂学习华罗庚教授优选法榨油(0.618法)。百斤大豆出油12.88斤,较前提高0.22斤。其办法是:先将大豆进行软化,使水分达到13—14%,轧胚厚度0.3毫米,蒸炒两个半小时,入榨水分2.2%左右,入榨温度125—1309,饼厚7毫米,榨油机转数6.5圈为最佳点,饼中残油最低3:7%,—般4%最高5%。饼残低了,出油高了。
  菏泽油厂代定陶粮局加工榆钱籽3万余斤,百斤出油7-8斤,油内可提取氧酸、葵酸、硬脂酸,用于工业和医药,饼内可提取甘油。
  一九七六年学习浙江省金华市面粉厂风力输送的先进经验,将粉间木壳升降机改为风力输送,不但封闭严密,节约木材,而且避免了车间粉尘飞扬。单县、巨野面粉厂为节约风力,曾将磨粉机改装到二楼,粉筛挪到一楼,物料研磨后可以直接到粉筛。但由于物料流程短,散热慢,出现结块糊筛现象。曹县面粉厂原粮间改用风力输送,但由于电耗太高,后又改为升降机。实践证明,粉间改风运,磨粉机装一楼原粮用升降机效果好。
  一九七七年,山东省粮食厅提出改革制粉工艺,生产颗粒粉。推广“大牙齿、夹角度、高流量、钝排列和二皮一心、大量出粉”的新工艺。经在定陶面粉厂试点成功,即组织各厂参观学习。从此,改变了一皮大量出粉的操作办法。新工艺推广后,面粉质量、出品率、色泽普遍提高,电耗下降,麸皮大而白,群众很欢迎。当时,东明、鄄城、郓城、成武面粉厂,均是四个磨口,将一皮、二皮磨口夹开,改为六个磨口,加长粉路增加研磨
  次数,提高了产品质量。
  一九六八年,为提高棉籽出油率,采取棉籽嗑皮后打油的方法。实践证明:纯棉仁含油多压榨不净,饼残高,带20—30%的棉籽皮出油多,饼残低。
  一九七八年,为减轻粮油加工厂工人的重体力劳动,逐步实现了两端机械化。原料入机,成品入库采用了管道、刮板、胶带等不同形式的输送办法。如巨野采用管道输送,梁山、成武采用刮板输送,其余县多采用胶带输送。
  4、其它
  (1)支农建厂。为支援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加工成品粮油的困难,帮助社队改造粮、油加工工具和建立小型粮、油加工厂。一九五九年帮助社队改造动力磨391台,手摇脚踏磨621台,一、九六O年兴建粮油作坊524处,一九六七年建立小型面粉厂27处。至一九八二年全区共有各种型号的磨粉机8889台,碾米机5059台,榨油机2048台,饲料粉碎机16121台,按设计产量,能完全满足需要。
  (2)粮油机械生产与修配
  为了加快实现粮油机械化。一九七O年在菏泽油厂建立机械车间,后发展为粮机厂,为全区制造粮油机械和零配件,并承担省粮厅安排的机械生产任务。其设备有:3米长的龙门刨1台,30加长车床一台,616车床2台,马鞍车床3台,锯床1台,M—38滚齿机1台,B665牛头刨2台,铣床1台,电焊机2合等。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扒谷机、滤油机、350型磨辊拉丝机、保险柜、关风器、风机、粉碎机、花生脱皮机、打谷机等十几种产品。扒谷机除按省计划分配粮食部门外,还销往河北、河南等省和胜利油田农场。
  (3)综合利用粮油下脚料
  粮食下脚料,经过筛选整理,好的回机磨粉,次的蒸酒。从一九六三年开始菏泽、鄄城、巨野、成武等县用粮食下脚料生产白酒。其中巨野、成武所蒸白酒质量较好,物美价廉,颇受欢迎。
  油渣子熬肥皂,油渣子是油厂的一大公害,利
  用熬制肥皂,不但消除了公害并能增加经济效益。熬制方法是:油渣、液体火碱按3:1的比例配料,用大锅熬成糊状,适量兑入开水,搅拌、沉淀、去渣,再熬,就成为黄白色透明的肥皂。棉油渣含硬脂酸33%,两天即可凝固,豆油渣含硬脂酸22%,凝固时间需五天,菜油渣含硬脂酸13%,十二天方能凝固。因肥皂需有硬度,故棉油渣较好。
  一九七二年菏泽油厂推广了细谷糠榨油,并试制成功了棉籽壳搞糠醛,豆油渣搞亚油酸丸。后由于设备、原料等原因而中止。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粮食志

《菏泽地区粮食志》

《粮食志》的诞生是在行署的关怀和地区史志编委会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抽调人员组建编志办公室,拟定篇目,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整理编篡,到征求意见,修改定稿,付印成书,三次增删,已历五载,现已出版问世。这是《粮食志》编写人员辛勤劳动和给予大力支持以及关心编写的同志们的共同结晶。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粮食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曹县
相关地名
郓城县
相关地名
定陶县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