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畜牧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799
颗粒名称: 第五篇 畜牧业生产
分类号: DF413.3
页数: 70
页码: 259-328
摘要: 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历史上就有饲养牛、马、驴、骡、猪、羊、鸡等畜禽的习惯。据日本大正八年(1919年)调查资料记载,我区各县饲养黄牛较多,都是本地产,外地输入者很少见.黄牛的用途主要是使役,当时奶牛和水牛极少。马,除本地产以外,尚有关外输入者.驴,除单县从山西引入少量,其余均为本地产。骡,绝大多数是本地产,只有成武等县从外地输入少许。当时生猪都是本地黑猪,其他品种极少。羊有山羊(主要是青山羊,奶山羊不多)和绵羊(多是小尾寒羊).绵羊虽可产毛,但山、绵羊主要是供皮、肉、鸡,几乎家家都养。鹅鸭较少。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牧业生产

内容

第一章畜禽品种、分布及其演变
  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历史上就有饲养牛、马、驴、骡、猪、羊、鸡等畜禽的习惯。
  据日本大正八年(1919年)调查资料记载,我区各县饲养黄牛较多,都是本地产,外地输入者很少见.黄牛的用途主要是使役,当时奶牛和水牛极少。马,除本地产以外,尚有关外输入者.驴,除单县从山西引入少量,其余均为本地产。骡,绝大多数是本地产,只有成武等县从外地输入少许。当时生猪都是本地黑猪,其他品种极少。羊有山羊(主要是青山羊,奶山羊不多)和绵羊(多是小尾寒羊).绵羊虽可产毛,但山、绵羊主要是供皮、肉、鸡,几乎家家都养。鹅鸭较少。
  表5-11919年牲畜禽存养头数单位:万头
  19世纪初期,由于连年军阀混战,加之自然实害的频繁发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历史资料记载,艮国三年,即1914年,我区荷泽二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7个县共存养大牲畜22.84万头,其中牛11.46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50%,驴6.15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7%,马骡主要集中在富人家中,贫苦农民饲养马、骡极少。共养猪11.44万头謬户均0.3头。养羊43.8万只,户均1只,养禽248.5万只,户均4.8只,人均1只;大牲畜存养量较多的有菏泽县(3.9万头)、巨野县(4.89万头)、郓城县(4.21万头),较少的县有定陶(1.14万头)。曹县(2.24万头)、单县(2.18万头。养猪较多的县是单县(5.8万头)、菏泽(3.4万头);较少的县是曹县(0.14万头)、巨野县 (0.12万头)。养羊较多的县是成武(24.3万只),较少的县是巨野(0.28万只)。养禽较多的县是菏泽、曹县;较少的县是定陶(14.8万只)、成武(18.9万只)。
  表5-2 933年畜禽存养头数单位:万头
  1919年,我区菏泽等8个县,共有大牲畜26.97万头,其中牛占50%,驴占26%;生猪13.7万头,户均0.3头;羊50.97万只,户均1只。1933年,我区菏泽等8个县,共有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牛占56%,驴占28%;生猪28.63万头,户均0.6头;羊32.41万只,户均0.64只;鸡269万只,户均5只,人均1只。
  畜禽分布:上述畜禽我区各县均有饲养,其饲养数量略有不同。1919年郓城、巨野养牛较多,单县、定陶较少;菏泽、巨野养马、骡较多,曹县、定陶较少;单县养猪最多,菏泽、郓城次之,巨野、曹县较少;成武养羊最多,占当时8县总羊数的50%以上,菏泽、曹县、郓城次之,巨野、定陶较少。1933年,曹县、单县养牛较多,巨野、郓城次之,定陶、成武较少;菏泽、单县养马、骡较多,成武、巨野校少;单县养猪最多,曹县、郓城次之,成武、巨野较少;单县、定陶、鄄城有鹅、鸭,其他县没有。
  1936年,我区9个县(包括平阴县)存养大牲畜57.94万头,其中牛41.93万头,占70%;马2.93万匹;驴9.39万头;骡3.69万匹.生猪17.17万头;羊35.45万只,其中山羊22.72万只,绵羊12.73万只;家禽253万只(其中鹅鸭5.8万只)。
  由于8年抗目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之灾难,我区畜牧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49年全区10个县仅存养大牲畜41万头(其中牛36万头),生猪14.4万头,羊27万只,家禽458万只,大大低于抗日战争以前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根本性转变。
  1955年,全区大牲畜存养量达到63.9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牛56.44万头,占80%以上)。以后,虽几经波折,但仍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畜牧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1983年全区大牲畜存养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又以平均每年增加5.6万头的速度继续发展。1986年全区大牲畜存养量达到80多万头其中牛56万头。
  大牲畜在我区被称为耕畜,其中牛被称为耕牛。可见自古以来,农民饲养黄牛主要是为了使役。事实上,过去多年来在我区农业生产中,牛是主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中,政府是禁止乱宰耕牛的,对于老弱病残,失去使役能力的耕牛,经过有关部门检验批准后,才可宰杀,70年代以后,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牛在农业生产中的动力作用大大减小了;加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肉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牛逐渐由役用向役肉兼用方向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牲畜市场开放,宰杀不再禁止,因此,近几年来出栏的肉牛也逐年增多,从而又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我区1979年出栏牛1.02万头(主要是老弱病残牛),1983年出栏牛5.6万头,比1979年增加4倍多。1986年出栏牛10万多头,出栏率达19.7%。
  生猪生产,50年代发展较慢,1949—1956年,每年存养量仅20万头左右,1957年才达到28.5万头,1958年发展到43.5万头.60年代生猪发展较快,1962年达到55.4万头,1966年突破100万头。70年代,在以"养猪为纲”的指导思想下,养猪大发展,1976年存养量达到178.77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几年生猪存养量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出栏率大大提高,产肉量仍是增长的。特别是1980年以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地区领导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地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家畜为主的畜牧生产,从而使畜牧业内部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这些年来,我区生猪存养量维持在100万头左右,从数量上看比7。年代减少了,但质量提高了,所以产肉量并没减少。1979年存养猪150万头,出栏猪70.55万头,产肉4950万公斤;1986年存养猪116.6万头,出栏猪85.36万头,产肉7240万公斤。1986年比1979年存养量减少33.4万头,出栏猪增加14.81万头,多产肉2290万公斤。
  我区的养羊生产,50年代前5年发展较慢,年存养量均在50万只以下。1957年突破100万只,但以后的几年又降下来.1961年羊的存养量达到160万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又降为100方只左右。70年代末突破200万只,1986年达到近300万只。我区养羊生产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在曹县、郓城、菏泽、鄄城、单县青山羊较多,梁山、东明较少;绵羊改良羊,曹县、菏泽成武、巨野、东明、定陶较多;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梁郓城、鄄城、巨野4县。
   我区的养鸡生产,50—70年代,发展不快,一直徘徊在1人1只鸡的水平上。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3年全区存养鸡900多万只,人均1.5只;1985年达到1500万只,人均2只以上。我区饲养的鸡主要是产蛋鸡,只有最近几年才有少数养鸡专业户饲养肉鸡,但数量很少.梁山县饲养鹅鸭较多,其他县市均有饲养,但数量不多。
  过去养兔不多,50-60年代,我区引进了长毛兔,数量不多,以后发展也不快。1964年全区共存养兔1・76万只,成武、郓城较多,其他县均为零星饲养。70年代长毛兔发展较快,1978年全区养兔190万只,1980年达到325万只,出现了我区养兔第一高峰,以后因兔毛降价或停收,养兔数量下降.1985年全区养兔达377万只,出现了第二个养兔高峰。以后兔毛又降价,养兔又逐渐减少。全区养兔较多的县有巨野、郓城、曹县、成武,菏泽,较少的有东明、梁山等县。
  50-60年代,我区养蜂不多,70年代养蜂逐渐发展起来。1975年全区养蜂1583箱,1979年发展到9169箱,1980年养蜂14900箱,创历史最高水平。养蜂较多的直有曹县,成武、单县、菏泽、郓城;梁山、东明养蜂较少。
  从70年代起,我区开始养貂,但发展不快。进入80年代以后,养貂发展较快,1984年全区养貂1.8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后几年养貂量较前略有下降。养貂最多的是郓城县。
  第二章畜禽饲养与繁殖
  第一节养牛
  自古以来,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就有养牛的习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牛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区农民称牛为耕牛,可见,饲养牛的主要目的是使役,即耕地、挽车、拉磨等(历史上,我区人民也有饲养膘牛的,但数量不多)。养牛可区为种植业提供优质圈肥,所以农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处处离不开牛,象布帛菽粟一样,牛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宝贝”。俗话说:"牛是农家宝,种地少不了”。老弱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牛,人们才肯宰杀食用。
  在历史上,我区饲养耕牛并未成为专业,仅为农家副业。因此农家养牛者,多则3、4头,少则1、2头,并无大群放牧。一般神地20亩,需饲养耕牛1头;小农所耕之地有限,独自养牛,力所不及,故常向大农或中农户租借。
  我区所养耕牛,多属黄牛,被毛黄色或黄褐色.性情温顺,体重成年牛约有350-400公斤。
  一、生产概况
  我区30年代,养牛业很发达,1933年全区8个县(当时没有梁山、东明两县)共养牛33万多头。1936华全区6个县(包括平阴县)共养牛40多万头。但是经过10几年的战乱刀我区养牛生产也受到很大损失。到1949年全区10个县(即现在的10个县)共养牛36万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保护和发展耕牛十分重视.国家下达了禁止宰杀耕牛、保护母牛的政策规定,根据当时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2私自宰杀耕牛要判刑,偷盗耕牛者要判极刑.如1951年巨野县城关区三官庙一偷牛犯被判处死刑;营里区东田庄一私自宰杀耕牛者被判处7年徒刑。耕畜合理淘汰需经县政府批准.50年代中期,各县先后都建立了畜牧兽医站,从此之后,淘汰耕牛由县畜牧兽医站检验批准.当时在审批耕牛宰杀时有一条原则:"老弱而不能再役,病残而不可再治"方能宰杀.
  50年代初期,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逐步走向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我区黄牛存栏数由1949年的36万头发展到1955年的56万多头,创历史最高水平。那时候许多农户都养着1一2头黄牛。为了适应黄牛生产的需要,自1956年起.我区各县陆续建立了家畜配种站,以后各公社也相继建起了家畜配种站,有的单独设立,也有的设在畜牧兽医站内.
  1956年,农户的土地归了集体,自己无法饲养,结果养牛户只得到市场出售,卖者多、买者少,一度出现牛价十分低廉、甚至随便遗弃小牛的现象。
  1957年我区雨水特大,许多耕地被淹,饲草饲料严重不足,加上疫病流行,劳役过重,群众对耕牛放松了饲养管理,结果造成大批耕牛死亡。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单位把牲畜赶到田间饲养当时到处大刮"五风”,农民不得安宁,大批粮食、饲草饲料霉烂在田间,青贮饲料更是无人过问,结果是"人缺饭吃,牛缺草料”,加之自然灾雪的侵袭,养牛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据各县统计,1960年全区养牛存栏量只有16.1万头。这是我区养牛生产最低潮。
  1963-1965年,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三年恢复时期,各级党政领导对畜牧生产十分重视,专员、县长亲自参加赛牛会,各地都召开饲养和配种人员先进人物表彰会。当时,由于耕牛奇缺,我区各县又从内蒙、贵州等地购进大批外地牛,补充了我区耕牛之不足;但是,也给我区本地黄牛的提纯复壮造成很大困难。
  1968年,我区黄牛存栏量上升到30万头,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10多年来,我区黄牛存栏数一直徘徊在25万头左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黄牛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养牛也由集体饲养改为个体农户分散饲养,广大群众的养牛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黄牛生产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到1986年全区黄牛存栏量达到56.1万头,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黄牛禁止宰杀的规定废除后,实行了打"三把刀”政策,即国家、集体、个人可以随便宰杀黄牛,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黄牛饲养头数大幅度增加,养牛的目的已由单纯的使役逐渐向肉食方面转化了,我区的黄牛开始向着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转化。
   二、优良的地方良种一鲁西黄牛
  1954年10月初至12月中旬,由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农林厅各派3人组成调査组,由地、县站参加,对山东省西部的黄牛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除菏泽地区之外,尚有济宁地区的鱼台、嘉祥等县。当时把这一带的黄牛麻为"鲁西黄牛”。
  1960年我区成立了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为了进一步了解鲁西黄牛的现状,探索其繁殖规律,总结群众培育鲁西黄牛的经验,以便为制定培育计划提供依据,于1963年初组织力量在鲁西黄牛主要产区郓城、鄄城、巨野、菏泽等县进行了重点普查。
  根据全省家畜育种工作会议精神,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农科院、山东农学院及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泰安等地区畜牧兽医站共10人组成调蚩组,与县、社有关单位紧密配合,从1974年10月8日至12月23日,对鲁西黄牛进行了重点调查,当时确认:鲁西黄牛主要产区是菏泽、济宁两地区,尤其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聊城南部、泰安西南部为数较少,纯度较差,实属产区边缘地带。德州地区南部几县虽有分布,但多从产区引久,由于环境改变和杂交所致,体型有较大差异。
  1984年11月,山东省畜牧局组织荷泽、济宁、泰安3地(希)区及有关县的畜牧技术人员,进行了鲁西黄牛调查,共调查60个村庄的§00多买牛,磁行了体尺测量和外貌鉴定,并对畜群结构、繁殖情况都做了详细调查,通过调査和分侨研究,进下步掌握了鲁西黄牛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经验教训,为今后研究鲁西黄牛的发展、育种、保种及杂交改良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全国地方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成立后,对我区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肉用性能都做了进一步试验和研究,认为鲁西黄牛不仅挽力大,役用性能较强;而且肉质良好,出肉率高,是优良的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牛。根据这一情况。我区被划分为鲁西黄牛保种马和改良区,梁山、郓城、鄄城3县为保种区,主要通过本品种选育进一步提高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东明7个县为改良区。主要是利用法国利木赞肉用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引入外血,以培育出新型的鲁西黄牛,达到肉役兼用的目的。1986年我区已开始杂交改良300多头。现在一代杂交牛已出生,生长发育良好。
  1.鲁西黄牛品种的形成
  鲁西黄牛是我国5大地方良种之一,它以体大力壮,耐粗易养,抗病力强而著主要分布于菏泽、济宁两地市,在黄河以南、京杭运河以西,黄河故道以北的三角地带,以菏泽地区为中心产区.目前菏泽地区存栏数近60万头,占全省鲁西黄牛总头数的80%以上,出栏率为19%,是山东省重要养牛基地之一。
  鲁西黄牛是在一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由于本地气候温和,土地宽广,交通不便,要求体躯大、挽力强、行走快的役畜,促使当地群众选育大型役牛。历史上每逢配种旺季,种公牛披红戴花、赶集串会,相互竞赛,对选优去劣,加强选育起了一定作用。鲁西黄牛肉质好,产区群众有吃牛肉的习惯,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山东省沿海贸易开始后,牛肉为主要贸易物资,开始大量出口,运往德、日、南洋及香港一带。牛肉以质论价,对促进群众养大牛、养好牛,也起了一定作用。在以上各种条件促使下,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驯化,逐渐形成了鲁西黄牛。
  根据自然条件和用途,鲁西黄牛在品种形成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凡土质较粘,生产工具笨重,要求精耕细作,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以“抓地虎”牛为主;土质较疏松,耕地面积较大,交通不便,耕挽兼负的地区,则以体格高、步幅大、速度快的"高辕型”牛为主。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畜群结构发生变化,马、骡增多,尤其与马、骡配套,既要挽力大,又要速度快。加之两型交配、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变,出现了大量的中间类型。
  2.鲁西黄牛的外貌特征
  鲁西黄牛体躯结构细致、紧凑,皮肤干燥而富有弹性。被毛一致,具有完全或不完全三粉特征(眼圈、嘴圈、腹下部至股内侧毛色为浅)的约占70%,毛色分为棕红、深黄、黄和草黄,以黄色为多。公牛比母牛毛色深;前躯较后躯色深;抓地虎牛毛色较深,中间型牛次之,高辕型牛色较浅。
  公牛头型短而宽,额平,鼻骨平直,少数有凸额或凹额,颈粗而短,个别牛额有卷毛;母牛头较长而清秀,颈细长,结合良好。口形方大,眼大明亮有神。头长和头宽的比例:公牛为1.78:1,母牛为1.97:1,阉牛介于两者之间。
  鲁西黄牛一般都有角,大部角基较粗糙,呈灰白色,尖端细致而光亮,色黑或蜡黄,角长平均公牛为20.61±3.76厘米,母牛为15.03±4.38厘米.角的形状可分为龙门角、扁担角、倒八字角、顺风角和不正角5个类型。公牛、阉牛多为扁担角、龙门角,其它角形较少;母牛则以不正角和龙门角为最多,有的角型小而不正,角根动摇,群众称为"铃铛角”,牛的类型不同,角形也有差异。高辕型牛以龙门角为多,抓地虎牛以扁担角为多。
  鼻镜的颜色与全身皮肤的颜色有关,皮肤色深,鼻镜色也深,皮肤色浅,鼻镜色也浅,一般以肉红色鼻镜为最多,花鼻镜、黑鼻镜和乌鼻镜则较少。公牛的肩峰和肉垂较发达,胸深顾阔,肋骨拱圆开张,后躯发育较差,肌肉欠丰满。整个体型呈前高后低;母牛耆甲较平坦,前胸较狭窄,后躯发育校好。鲁西黄牛背腰平直,一般结合良好,凹背、凸背和梯形背并不多见。尻部略倾斜,荐骨较高,少数牛呈平尻、尖尻。腹大小适中,賺部充实。四肢较开阔,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一般呈正肢势或稍有外向。成年公牛、阉牛胸围、管围的比例约为10:1,母牛约为11:1,后肢弯曲度较小,飞节间距较窄。蹄色从棕红到蜡黄不一,多数有深色条纹,少数为黑色。公牛前蹄较圆大,呈木碗状,趾距较宽;后蹄一般小而扁长,母牛蹄质较差,蹄形较长,有的呈剪刀蹄。
  鲁西黄牛的尾较细长,尾椎一般接近或超过飞节。尾毛与被毛颜色基本相同,有的略浅或略深。2岁半以下的小牛,尾帚略带弯曲,常扭在一起呈长纺锤形,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伸直散开。
  从外貌来看,鲁西黄牛的3个类型也各有其特点:
  高辕型:个体高大,体躯较短,四肢较长,侧视略呈正方形。角形多分龙门角和倒八字角。被毛颜色较浅,以黄色为多,三粉较明显,臀部较高,行走迅速,步幅较大,适宜挽车运输,但持久力较差。
  抓地虎型:个体较矮,体躯粗而长;四肢粗短强壮,胸部深广,侧视呈长方形。公牛角形以倒八字角、扁担角为多;母牛多为不正角。被毛较深,以棕红和深黄为多。步幅较小,行走较慢,挽力和持久力均大于高辕型牛,适于农田耕作。
  中间型:体质类型、外貌特征、体态指数,均介于高辕型与抓地虎型之间。目前此类型牛数量较多,约占牛群总数的43.6%。
  3.鲁西黄牛的体尺
  鲁西黄牛的体躯较为高天,据1980年调查的结果表明,鲁西黄牛的体尺较60-7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已基本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1954年),从1984年调查情况看,鲁西黄牛的体尺比1980年又有所提高。因为从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牲畜由集体饲养改为个体饲养,饲养条件较以往优越。饲料结构过去是以地瓜干为主,现在是以玉米、就 。皮、豆饼、棉饼为主;管理也更加精心细致。这样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牛固有的 。优良基因,得以稳定的遗传下来。
  表5-31954与1964年主要体尺比较(成年牛)单位:厘米表5-4鲁西黄牛各年龄体尺统计(1984年)单位:厘米、头4.鲁西黄牛的生产性能
  (1)役用性能:鲁西黄牛具有良好的役用体型,自性情温驯,好管理易调教,便于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根据1980年对42头牛(其中公牛3头,年龄6〜7岁;母牛24头,年龄5〜9岁;阉牛15头,年龄5〜9岁)的测验,平均最大艇力229.33公斤,相当于体重的54.87%,在一般役用情况下每小时可耕地0.5~1亩;利用较笨重的四轮"太平车”于土路上拉车挽力试验,载重600〜800公斤,车重400〜486公斤,挽力可达90〜150公斤,行速0.82〜0.86米/秒,功率为1〜1.3马力。据调查,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中等膘情的阉牛每天可耕沙质土地5〜6亩,母牛可耕3〜4亩。
  (2)肉用性能:鲁西黄牛产肉性能良好,皮薄、骨细,产肉率较高。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细,脂肪均匀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群众称为"五花肉”。本世纪初,曾外销许多国家,称为"山东膘牛”,每年出口10余万头。近年又有数万头膘牛运销香港等地颇受赞誉。重点产区梁山县是历史上著名的宋江农民起义根据地,相传在水浒英雄活动的年代,牛肉就成了当地人民常吃的食品,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有关牛肉的烧制加工技艺,如脍炙人口的烧牛肉,色味具佳,名闻遐迩,被審为曹州地区的一绝。据多次试验,鲁西黄牛的屠宰率、净肉率等都很高。如能提高饲养标准,满足营养需要,肉用性能还会提高。在日供混合饲料2公斤、日粮含可消化粗蛋白质400克的情况下,12〜18月龄的公牛平均日增重0.63公斤,母牛平均日增重0.45公斤.据1984年试验,12〜18月龄的公、母牛平均日增重0.61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6.3个戲料单位(燕麦单位)。18个月龄公、母牛平均屠宰率为56.75%,净肉率为48.68%,眼肌面积88.73平方厘米。成年公、母牛平均屠宰率为57.95%,净肉率为50.66%,眼肌面积94.47平方厘米。接近或超过国外著名肉牛品种,若经过育肥,各项指标还可提高。
  5.鲁西黄牛的繁殖性能
  (1)繁殖:鲁西黄牛的繁殖能力较强,母牛性成熟较早,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一岁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平均22天,持续期2〜3天。发情开始,21〜30个小时配种受胎率最高。母牛初配年龄一般在1.5〜2岁,终生可产仔7〜8胎,最多15胎,产后第一次发情平均35天。
  公牛性成熟较母牛稍晚。有的小公牛断奶后有爬跨行为,一岁左右可有成熟精子产生,2〜2.5岁开始配种,利用年限5〜7年。饲养管理得当,10岁以后仍有很好的配种能力。性机能最旺盛的年龄在5岁以前,射精量一般在5毫升左右。精子的耐冻性随个体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2)选种:鲁西黄牛的形成与严格的选择分不开,群众对种牛的选择,经过长期 ;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选择种公牛:首先要具备鲁西黄牛的基本特征。被毛棕红或深黄,鼻镜肉红,无杂色斑点。体型大,结构匀称,头宽额平,眼大有神。口方正,龙门角、倒八字角或扁担角。肩峰、肉垂发达,前胸开阔,背腰平直,腹大小适中,尻稍斜而长,四肢粗壮有力,筋腱明显,前肢开阔,后肢弯曲适度,木碗蹄。全身肌肉丰满,睾丸对称,副睾发育良好:雄性强,性欲高。无恶癖。对高辕型牛,并要求三粉待征明显,个体高大;对抓地虎型种公牛,要求胸围大,背腰宽广而长,四肢粗短。
  选择母牛:要求毛色一致,以深黄或黄色为好,头颈略细长而清秀,眼大明亮,胸深广,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后躯发育良好,腹大而不下垂,肢势端正开阔,乳房发部育良好,乳头整齐对称,大小适中,尾细而长。
  (3)配种:过去长期以来,农村耕牛五种都是进行自然交配。1956年以后各县都先后建立了家育配种站,饲养了种公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逐渐开展了牛的人工授精。
  为了推广冷冻液配种新技术,我区自1979年开始筹建邈氮站,1980年开始搞设备安装,1981年正式投产。当时开始冷配的有5个点:梁山、鄄城、郓城、定陶、巨野;1982年除了东明县以外,其它9个县配种站全部开展了牛的冷配工作1986年地区液氮。站共生产液氮8000升,制造精球21000颗粒,配牛1.1万头。
  6.鲁西黄牛的饲养管理
  (1)饲草饵料的种类和调制:近年来精料以宝米为主,其次是麸皮、豆饼、棉饼、地瓜干、粉渣等,群众习惯把玉米、豆子等磨粹,拌草喂牛,豆饼多粉碎后干喂,也有加水浸泡后拌草喂牛的,棉饼多在冬春季节,粉碎后用水浸泡一天拌草喂牛,也有用水煮熟饲喂的。近些年推广了用硫酸亚铁去毒后再喂牛的新技术。一般把几种精料粉粹混合喂用,可增强适口性和提高营养价值。一般农忙季节多喂精料:农活少、青草多的季节,则不喂或少喂精料.成年牛常年平均每天吃料1公斤左右,膘牛在催肥阶段,每天吃料2.5公斤以上,近年来多用玉米和棉饼催肥。
  饲草王要是农作物秸秆,麦秸(糠)约占饲草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青草所占比重塔加。另外,豆角皮、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等都是牛的好饲草。近年来饲草的调比较精细,铡碎筛净,冬春将各种饲草混合后调制成"花草”喂牛,既增加了适口性,又营养全面。
  (2)饲养管理:鲁西黄牛全年舍饲,无放牧习惯。牛舍向阳通风,夏天保持圈内凉爽,冬天挂草苫保温。有的夏季在室外饲喂。冬季上午10点左右牵出會外」喂养细心,观察周到,草勤添拌匀,使牛吃足吃饱。饲喂次数。农忙时每天喂3次,农闲时每天喂2次。圈内经常保持干燥,勤垫土,勤出粪。
  对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更要细致,每天喂料2.5公斤左右,以豆料为主,其次喂玉米和麸皮,饲草以麦秸混合青干草为好,常年次温水、不使役(有的只在配种淡季轻度使役)。
  对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和一般役牛肉牛基本相同,只是配种后停止使役1〜3天,孕期不使役过重,不打冷鞭,不拐急弯、不饮冷水等。产前半月停止使役,单槽喂养注意护理。产后3〜5天不外牵,产后饮温水或小米汤,直至满月,以提高产奶量,有利仔牛生长发育。
  仔牛生后随大牛自由采食,6〜8个月断奶,1岁半开始调教使役。
  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改革
  我区在50年代初期,牛是在农户家分散饵养,俗话说,"一头牛就是半个家业",农民视牛如宝,饲养管理特别精细。在那个时期不仅牛的头数多,而且牛的质量也好。50年代中期以后,一真到70年代末,在这个很长的时期内,牛大部分集中宙生产队(少数在生产大队)集体饲养。生产队选择热爱饲养工作,有一定饲养经验和技术的人但任饲养员,一般一人喂养10来头牲畜。有些单位,生产水平较高,经济条件好。饲养员责伍心强,牛的饲养管理就好,发展就快。就全区来说,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养牛生产发展不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除了经济基础差之外,就是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在耕牛集体饲养时期,精料不但质量差,而且数量少。精料品种以瓜干为主,一般每头日平均喂料0.5〜0.75公斤,饲草单一,常年以麦秸为主,青草喂量大大减少,同时使役过重,每头可使役的成年牲畜平均负担耕地40〜50亩,个别落后单位,1头牛要负担100多亩耕地。
  1980年以来,耕牛分散到农户家里喂养,由于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饲料饲草资源更加丰富;农户的责任心强,饲养管理更加精细。同时饲养管理技术也大大提高。过去有啥喂啥,饲草饲料种类单一,营养不全,适口性差;现在喂上了混合饲料,喂量也大大增加,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得到补充。在饲草方面,虽然现在仍以麦秸(糠)为主”但花生秧、地瓜秧、玉米秸喂量多了,特别是青草的用量大大增加,就是冬春季花,牛也可以吃上"花草” 了。
  现在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牛存栏数的猛增,牛的使役量也大大减轻了。
  第二节养马(骡)、养驴
  一、养马(骡)
  我区在历史上就有饲养马、骡的习惯。1919年我区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7个县,共养大性畜23.67万头,其中马、骡就有5.24万匹(马3.12万匹)。占总头数的22%;1933年我区8个县(包括鄄城县)共养大牲畜58.94万头,其中马、骡8.9万匹,占总头数的15%;1936年我区9个县(包括平阴县)共养大牲畜57.94万头,其中马、骡6.62万匹,当时养马、骡最多的是单县(养马1.7万匹、骡1万匹),以地多,又多湖泊,水草茂盛,为牧马之胜地,每年县外销售马、骡1650多匹(马800匹)。其次是菏泽(养马0.7万匹、骡0.32万匹)、定陶(养马0.45万匹、骡0.85万匹)、郓城(养马0.45万匹、骡0.4万匹)等县,我区所饲养的马匹,主要是本地马,外来马由河南或徐州经单县、曹县输入者的名为南马;由哈尔滨、张家口、热河之古北口、绥远输入的为北马,又名口马;由四川输入的为川马。
  七马为蒙古马,体大强壮,唯性不驯。本地马体小性温驯,供耕地载重之用。
  骡为马、驴杂交种,由公驴母马所生者为马骡,体格雄壮,其性似马;由公马母驴 ;所生者为驴骡,体格较小,其性似驴。
  我区50年代马、骡存养量极少。1950年全区仅有马3、26匹、骡329匹;70年代中期以后马、骡存栏量开始增多,1978年全区马的存栏数4.01万匹、骡1.69万匹。1986年马的存栏量增加不多,骡存栏量比1978年增加近1倍。
  二、养驴
  1919年我区7个县养驴6.44万头,占大牲畜总头数的28%.可见,我区历来也有养驴的习惯,在当时我区所饲养的驴,绝大部分是本地产,体格小,主要用途是拉车、耕地。
  50-70年代,我区驴的存栏数均在10万头以下,发展不快,进入8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1979年全区养驴8.36万头,1980年突破10万头,1985年达到17.62万头。第三节养猪 '
  养猪概况
  生猪,我区各县均有饲养。50年代中期以前,我区饲养的都是本地猪,全是黑色。1957年起,我区各县先后从外地引进了优良猪种,有效地开展了猪的杂交改良工作,使猪种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推动了养猪生产的发展。60—70年代,生猪头数发展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发展了数量,放松了质量,肥猪出栏率太低,仅为40%左右,个体产肉量也彳太少,80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开始解决,肥猪出栏率已提高到70%以上,个体产肉量成倍增加。
  二、品种及分布
  1.本地猪种
  我区本地黑猪目前已经很少了,据调查,曹县、东明、鄄城、定陶等县还饲养一部分,其它县、市数量已经不多了,多数乡、镇已基本绝种。本地猪的主要外貌特征是: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被毛全为黑色,鬃粗毛长,两耳下垂,耳根较硬,嘴长中等,嘴筒较粗直,面纹少而浅,背腰平直、四肢粗壮。本地猪的主要优点是:体质结实,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初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8.2头(经产母猪12头),仔猪每头初生重平均0.75公斤,45天断奶重8.6公斤,平均乳头8对,母猪发情周期18〜21天,持续期4〜5天。初配年龄5〜6个月。成年母猪平均体重77.3公斤,体高63.2厘米,体长112.6M米,胸围98.7厘米。本地黑猪的缺点是:生长发育较慢,肥育性能差,先长架子后长肉,饲养期长(平均354天),净增重81.415公斤,日增重0.23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5.12饲料单位。
  2.引进品种
  我区引进的外来优良猪种主要有内江猪、新金猪、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等。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瘦肉需要量越来越大,所以自1984年起又引进了杜洛克、汉普夏、北京黑、沂蒙黑猪等瘦肉型猪种来与本地饲养的猪进行杂交。
  据调查,我区目前饲养的猪以内本猪(内江猪与本地母猪杂交)为最多,约占生猪总头数的60%,全区均有分布,以巨野、菏泽、成武、郓城、梁山等县、市较多,杂交代数不一,多为一二代,个别出现四五代,因此体质外貌,适应性和生产性能也不一致。一般来看其主要外貌特征是,头宽短,嘴短微翘,额部纵横皱褶突出,眼窝深陷,颊部肌肉丰满,耳小下垂,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下垂,四肢粗短,少数卧系,全身被毛黑色,平均乳头7对。性成熟较早,4〜5月龄体重在25公斤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2天,持续期3〜4夭,初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7、8头,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6头,每头仔猪初生重平均0.85公斤,45天断奶平均体重为9公斤,成年母猪体尺体重测定:平均体重84.3公斤,体高62.4厘米,体长117.6厘米,胸围105.4厘米。主要优点:耐粗饲,易管理,肥育快,皮、骨、肉一齐长。在青绿饲料为主,营养水平一般的情况下,10个月可长到90〜100公斤,平均饲养期353.7天,净增重95.9公斤,日增重0.27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4.52饲料单位。现存缺点:主要是需要青绿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较多。目前供应不足,另外此猪易患水肿病。
  新本猪(新金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约占总猪数的10%,全区各县、市均有饲养,曹县、菏泽、定陶、郓城等县、市居多。此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头大小适中,嘴筒长微翘或平直,耳中等下垂,有的稍向前倾。背腰较宽,胸深。腹部上卷,臀部肌肉较丰满,四肢直立,被毛黑色。部分猪有不完全"六白”特征。平均乳头7对,小母猪5〜6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1天,持续期3〜4天。初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7.3头,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9.6头,每头仔猪平均初生重0.8公斤。45天断奶每头平均重8.8公斤,成年母猪体尺体重测定:平均体重96.85公斤,体高63.1厘米,体长123.1厘米,胸围110,厘米。本猪前期生长发育慢,后期生长发育较快,肥育期较长(平均370.8天),净增重88.99公斤,日增重0.24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4.83个饲料单位。
  约本猪(约克夏与本地母猪杂交)约占总猪头数的8.3%,全区各县、市均有,特别是县城机关、城郊、农林牧场及生产条件较好的单位饲养较多。此猪体型较大,头较长,嘴微翘,耳小前倾,背腰长而平直,腹不下垂,四肢粗壮,被毛白色,有的头部、尾根有黑斑,平均乳头7对,生长发育较慢。小母猪6〜7个月龄,体重在35公斤左右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8〜21天,持续期3〜4天,初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7头,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7.6头.仔猪每头平均初生重0.75公斤,45天断奶重平均&25公斤。成年母猪体尺体重测定:平均体重101.45公斤,体高68.25厘米,体长123.9厘米,胸围106.35厘米。在青绿饲料充足、蛋白质饲料丰富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快,平均肥育期401.4天,净增中112.25公斤,平均日增重0.254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5.01饲料单位。
  另外,我区还有长本猪(长白猪公X本地猪母)、巴本猪(巴克夏公X本地母猪)、,沙本猪(沙子岭公X本地猪母)等杂种猪群,但为数不多。
  三、生猪饲养管理技术的改革
  1.饲养方式
  1958年以前,生猪的饲养方式是农户自养,养猪户一般只喂1〜2头猪,多数户养猪先建圈,实行圈养。养跑猪的户也有,但为数不多.1958年以后,当时由于大力提倡"每集体办猪场”、在"公养和私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生产认和部分生产大队都纷纷办起了集体养猪场,尤其是母猪一般都由集体饲养,繁殖的仔猪供给农户饲养,名曰"队繁户养” 。60-70年代,在"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指导下,提出了 "大养其猪”的号召,对养猪数量从上到下层层提出指标,对发展养猪生产制定了许多奖励政策如集体养猪,提出发展指标,对集体单位(生产队、生产大队)和饲养人员都规定了具体的奖惩办法;对户养猪,除交售肥猪时国家收购部门按规定给予奖励外(当时每交售1头肥猪,国家奖售给饲料粮,奖给一定数量的布票等)。生产队还对户养猪给予了许多奖励:如每养1头猪给一定数量的饲料地,补给一定数量的饲料粮或粗饲料,每喂1头猪1天记一定数量的工分,养猪积的肥料以质论价评等记工分,养猪及肥料工分在收益分配时可带粮食等。这样就大大调动了群众的养猪积极性。因此在这20多年我区养猪生产发展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养猪任务,各级领导只强调养猪数量,不抓质量,农户为了多得工分,保住饲料地,养猪只保头数,不保质量,加上那里年粮食产量低,饲料极度缺乏,不少养猪户,"买起喂不起”,致使僵猪、小老猪大量出现,有的户喂一头猪长了两年还没有50公斤。"出栏率低、个体产肉量少”,这是那个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了,集体养猪不存在了,生猪的饲养方式完全成为农户自养了。农民养猪一来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二来为了积肥发展粮棉生产。所以绝大多数仍是实行圈养,做到"养猪积肥相结合”。
  2.喂料方法
  1980年以前,农户养猪,有啥喂啥,饲料单一营养不全,蛋白质饲料严重不足,那时候养猪是"青、粗、精”相结合,以青、粗饲料为主,一般1头猪每天只能吃到0.5-0.75公斤精饲料,而且是以地瓜干为主.1981年以后,普遍推广了混合饲料喂猪各县、市都先后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为广大养猪户提供了大批配合(混合)饲料.养猪户即使一时买不到配合(混合)饲料,也是把家中多样饲料混合起来喂猪,起码做到饲料多样化,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较好地满足了猪的营养需要。另外,除了增加精料数量以外(一般1头猪每天吃精料1.5公斤左右),还注意提高了饲料质量,特别是注意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除适量加喂豆类饲料之外,近些年注意了棉籽饼的脱毒喂猪,这一在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中是一个新的突破。
  第四节养羊
  我区广大劳动人民通过多年的定向选育,培育出著名的小尾寒羊、青山羊等不同用途的优良品种。
  小尾寒羊毛质较差、产量低,为适应毛纺工业之需要,从1964年起又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自此以后,我区小尾寒羊大大减少。到了70年代,只有梁山、郓城、巨野和鄄城东北部,还存养小尾寒羊2~3万只,其他县已经没有了。
  奶山羊,我区各地均有饲养,但数量很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养羊生产很重视,因此使我区的养羊生产又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羊肉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鲜美,是人们最喜欢的肉食之一。1983年我区出栏山、绵羊234.96万只,产肉2114.5万公斤,占总产肉量的近37.2%。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绵羊品种,我区饲养小尾寒羊有悠久的历史。在很早以前蒙古羊随着社会的变革、民族的变定,传到了黄河中下游,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变,饲草饲料和饲养方式的变化,蒙古羊也逐渐发生变异。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羊肉、裘皮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羊肉和裘皮,满足社会需要,我区劳动人民对蒙古羊朝着肉裘方向进行了选择。另外在鲁西南农民群众中还有斗羊(两只公羊抵斗)取乐的习惯。每年秋后到次年春季农闲时期,在集市上、古会上,农民把优秀的公羊牵去比赛,作为娱乐活动,群众专门选择体格大,四肢粗壮,角根粗的公羊进行培育作为斗羊。就是这样在优越的饲养条件下,广大农民经过多年的定向选育,把蒙古羊选育成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遗传性稳定的小尾寒羊。
  1965年以前菏泽地区饲养的绵羊都是小尾寒羊。从总的情况看,黄河故道和大沙河两岸,因为有较广阔的河滩,草源丰富,小尾寒羊较多而且集中。回民地区因历来有养羊积肥吃肉剪毛的习惯,因此小尾寒羊也较多,质量尚好。我区西部、西北部数量较多,质量也较好,其中鄄城、东明两县质量最好,养羊最多,平均每户占有小尾寒羊0.3只;菏释、曹县、定陶、巨野次之,成武、单县、郓城、梁山较少。
  远在1936年(抗日战争以前)以前,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的要求,开始兴起了小尾寒羊剖腹取胎羔皮;再加反动政府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广大农民生活贫困不堪,造成羊只饲养管理粗放,因此,在那个历史时期,小尾寒羊数量、质量均有很大下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小尾寒羊存栏数全区尚不足10万只。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养羊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积极措施。为保护和发展养羊生产,禁止了小尾寒羊剥胎羔皮,从而使我区小尾寒羊数量和质量逐渐提高到1964年存栏数达到27.5万只,占总养羊只数的34.9%.
  我区1964年小尾寒羊与大牲畜之比为1:1,和生猪之比为1:2。由此可见,小尾寒羊是我区农民群众的主要家庭副业之一。群众反映说:"养羊用精料很少树叶、野草、农副产品都能喂羊”。
  养羊投资少,见效快,管理也比较简单。小尾寒羊成熟早,繁殖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因为小尾寒羊是本区气候条件和粗放的管理饲养情况下培育而成的,所以对于温暧干燥的气候有很大的适应能力,并且耐粗饲,抗病力强,对饲草的利用率很高.在冬春因饲草缺乏,喂给一些豆秸、树皮、树枝等粗硬柴草;也有的把大牲畜吃剩的硬草来喂羊,它全能消化利用,保持一般营养状况,公羊仍有配种能力,母羊亦能正常发情怀羔和繁殖;群众一般不喂给精料,只有在种公羊配种时,母羊产羔时,才补喂少量精料.对羔羊的饲养管理也很粗放,羔羊不加任何特殊管理,成活率仍可达90%左右。
  我区饲养小尾寒羊,每年可向国家提供大批工业原料,出口羊产品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大批优质肥料,促进粮棉增产。据收购部门统计,全区每年可向国家提供毛纺原料30万公斤以上,羊皮40多万张,羊肠衣近6万条,羊肉500万公斤。羊肉曾销售城镇和广大农村,在解决肉食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羊肉及活羊还远销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供应了城市人民对肉食的需求。
  1.外貌特征
  小尾寒羊属于短脂尾羊,尾长不超过飞节.尾呈圆扇形,尾下三分之一处有一纵沟,尾尖上翻,紧贴在沟内,被毛为白色者最多,约占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纯白者占45%,头上有花毛而体躯全白的占53%,体躯有花毛的占2%。头部花毛多集中在口周、眼圈和耳部。有的四肢有黑斑点,全身杂色或黑色者极少。
  小尾寒羊被毛异质,类型不一。有的被毛,毛股清晰,花弯较多,呈穗状,适于制裘,为"裘皮型”。有的毛较密,毛股不清晰,弯曲乱,不规则,羊毛细,为"细毛型”.被毛粗,死毛多的为"粗毛型” 。
  公羊头大,鼻梁隆起,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根粗壮,呈三棱形,颈粗短,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前躯发达,耆甲高,前胸生有较长的发毛。母羊头较小,颈细长,两耳重大而下垂。母羊大部分有角或有角基,无角者甚少。母羊角,细小,形状不一:有镰刀状、角状、干姜状,公、母羊腹下大都无绒毛着生。
  2.体尺体重
  (1)体尺:一般成年公羊体高91.36厘米,体长93.95厘米,成年母羊体高77.07厘味,体长77.67厘米。从公母羊体长指数看,公母羊体躯侧视成正方形。周岁公羊体高平均为82.66厘米,体长平均80.18厘米,分别是成年公羊体高和体长的90.48和85.34%;周岁母羊体高平均为74.39厘米,体长平均为74.42厘米,分别是成年母羊体高和体长的96.52%和95.81%。成年公羊尾长24.54厘米,尾宽20.41厘米;成年母羊尾长16.29厘米,尾宽17.78厘米,公母羊尾长均在飞节以上。
  (2)体重:成年公羊体重一般为94.15公斤,周岁公羊体重平均为60.825公斤,3月龄断奶公羊平均体重20.77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重48.75公斤,周岁母羊平均体重41.325公斤,为成年母羊体重的84.77%。3月龄母羊平均体重17.235公为周岁母羊体重的40.6%。小尾寒羊各年龄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小尾寒羊是多胎羊,羔羊初生体重不均,同时各户饲养水平不同,母羊哺乳的羔羊数不同,所以体重椎差就比较大。如果饲养水平高,母羊哺乳的羔羊少,羔羊生长发育就快,体重就大。
  3.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根据屠宰测定,成年公羊屠宰率为55.59%,净肉率为45.91%;成年母羊屠宰率为52.43%,净肉率为39.7%;3月龄断奶羔羊屠宰率为50.57%,净肉率为39.18%。由此可见,小尾寒羊的产肉性能是相当高的,仅次于肉用羊,高于毛用羊。
  (2)羊皮品质:小尾寒羊的羔皮比细毛羊:半细毛羊羔皮薄,皮肤组织致密坚韧,毛股清晰,具有波浪形或螺旋形花弯。毛股有花长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花弯个数5〜7个,有的多达10几个,经过熟制花形基本不变。据测定3〜6个月的羔皮毛长7〜9厘米,绒毛多保暖性强,适宜制裘;特别是2〜3个月的羔皮,制裘价值更高.公母羊皮板面积大,是制革的好原料,毛股花弯好的也可制裘。
  (3)羊毛产量和品质:小尾寒羊被毛密度小,腹部无绒毛。四肢上端生长绒毛羊也较少,油汗比细毛羊小,产毛量比细毛羊、半细毛羊都低,净毛率比细毛羊、半细毛羊为高。据测定,成年公羊平均产毛量为4.27公斤、母羊为1.92公斤。
  羊毛品质:小尾寒羊被毛异质,细绒毛、两型毛、粗死毛的含量因类型、个体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据分析,细毛型羊,体侧部细绒毛占62.99%,两型毛占14.53%,粗死毛占22.47%。裘皮型羊,体侧部细绒毛占69.09%,两型毛占19.07%,粗死毛占11.84%.粗毛型羊,体侧部细绒毛占48.5%,两型毛占5.1%,粗死毛占46.5%。羊毛长度:成年公羊平均为13.27厘米,周岁公羊平均为11.46厘米;成年母羊平均为8.93厘米,周岁母羊,平均为9.73厘米,被毛油汗:多为白色或乳白色。羊毛细的油汗大,羊毛粗的油汗小,总起来看,小尾寒羊毛比细毛、半细毛羊油汗小,杂质少,净毛率高(净毛率一般在60%以上。
  4.繁殖性能
  (1)性成熟及初配年龄:在饲养条件较好的羊群中。羔羊第一次发情平均为157天,个别的天,在一般情况下,母羔6个月龄即可发情配种,母羊发情周平均期18天,妊娠期平均150.9天,公羔5个月有性欲要求,1岁左右开始配种。
  (2)产羔率:小尾寒羊四季发情,常年配种,秋季发情较多,但不十分明显,母羊产后1一3个月即可发情配种,生产周期一般在7〜8个月,据1980年调查,小尾寒羊产羔率为261.04%,比60年代调查的224.4〜229.2%为高,比1976年调查的270%为低。
  产羔率与胎次有关,一般是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羔率也提高。两胎以上的母羊平均产盖率在285.71〜366.67%。最多有一胎生7—8个的.
  5.饲养管理
  我区是一个农业区,以农业为主,养羊是农民的家庭副业,一般每户饲养1〜3只,多者5〜6只。有放牧条件的也有成群饲养的,但数量不多。
  (1)饲草饲料来源:饲草主要来源于农林业副产品,如农作物秸秆、秧蔓、荚皮,树叶等,其次是野草。饲料主要来源于粮食加工副产品,如糠、麸、皮、壳等。农村养羊平时不喂精料,经常饮刷锅水。种羊配种期要补料,母羊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要给母羊补料,一般每只一天0.25公斤左右。
  (2)饲养方式:我区农村养羊,一般都是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羔羊断奶以后,一般一羊一绳拴在棚圈里;棚圈多是在墙角房边搭起的简陋羊舍。舍内设有草筐、水盆,除了阴天下雨和冬季为了防寒之外,羊多数是拴在院内饲养。
  放牧多在河滩、堤坡、沟旁或荒地、林场等处。有的是联户成群放牧,但多数是拴牧和牵牧。也有的在麦收或秋收后,田间尚无种植农作物的时候,抢茬放牧,但是,放牧时间不长,田间种上农作物之后,放牧就要停止。
  因为小尾寒羊是以舍饲为主。所以群众都有养羊积肥的习惯。羊粪比任何家畜粪肥都好。圈内每天垫土,保持干燥卫生,增加积肥。
  二、改良羊
  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产毛量和羊毛的品质,1957年引入了少量的斯达夫、考力代、德国美利奴公羊进行了试点改良工作。据1964年调查,德国美利奴和小尾寒羊一代母羊平均剪毛量为3.12公斤,二代母羊平均剪毛量为4公斤。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3倍,杂种羊毛丛均匀。毛被呈闭合型,产羔率仍能保持在200%左右。
  根据中央、山东省主管部门的指示,1965年后,引入了大批种羊在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鄄城、东明7个县全面开展了寒羊杂交改良工作。1967年全省在菏泽地区召开了绵羊改良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区自1965〜1968年先后引入良种细毛公母羊2541只,其中公羊1228只,共四个品种:高加索1940只,其中公羊880只,分布在除曹县以外的6个改良县;苏联美利奴139只,全部在曹县;阿斯卡尼318只,分布在菏泽、曹县、东明3县交界之处;德国美利奴140只,分布在菏泽北部、鄄城南部和定陶县城关。同时还引入长毛罗姆尼公羊12只,因为群众不欢迎,所以配种很少。
  为了保持小尾寒羊的优良性能,增加毛肉的产量,原计划在二三代杂种后代中逸优横交,故自1969年起,以后没再引入外来种羊。
  由于在寒羊杂交改良中只强调多产毛、收入高;羊毛收购规格要求细毛羊"油大”、"自然油汗部分不扣”,使群众误认为皱褶越多、油汗越大越是好羊,一些人选择皱褶多、油汗大的公羊作种羊,导致寒羊改良向毛用型选育。
  到1970年我区7个绵羊改良县全部实现了小尾寒羊杂交改良化。为了总结杂交改良的效果。1973年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调查羊2234只,其中母羊1851只、公羊383只.根据个体鉴定材料归纳分析结果如下:1.改良羊的类型
  杂种羊的理想类型是毛肉兼用体型。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无角或有小僵角。公羊颈下有1〜2个环形或非环形皱褶,母羊颈下有一纵皱褶或一个非环形皱褶。剪毛后全身皮肤宽松,但不形成明显的皱褶。胸部深宽,体躯较长,背宽尻平,肉用体型较好,屠宰率在50%以上,毛细度一般在60-64支,公羊不低于58支,油汗中等能保护羊毛而不过大,净毛率一般在36—44%。全身被毛均匀,肩部和股部羊毛细度相差一级。头部毛覆盖至眼线,前后肢分那覆在膝和飞关节,腹毛良好,无大量高弯曲,繁殖率在150-180%。依照这个标准分为毛用、毛肉兼用、肉毛兼用三个类型。
  表5—5改良羊类型分布单位:只、%
  从表5-5可以看出,现在群众选留的种公羊中(三对牙、二对牙)纯毛用类型的占35-40%,向毛用型发展的趋势很快。母羊中随着改良代数的增长,肉毛兼用型的比重逐步下降。
  2.改良羊的等级
  杂种羊的等级标准可分为四级,在一级羊群中选择具有特殊优秀品质者,如体大、毛长、毛密、产毛量高等,组成育种群,可称为"特级”或“精选群"。
  一级:具有毛肉兼用型体型,体格较大,毛细度在60支以上,毛覆盖良好,密度大、分布均匀、油汗中等或稍多,毛长7厘米以上,弯曲较明显,背部无高弯曲。体重1岁公羊55公斤、母羊45公斤;成年公羊85公斤,母羊55公斤.剪毛量1岁公羊6公斤,母羊5公斤;成年公羊8.5公斤,母羊5.5公斤。
  二级:偏于毛用型,皱褶多,体型小,毛密度大,油汗过多,毛丛短,在7厘米以下,毛细60支以上。颈下及大腿部有少量浮毛或较细的粗毛。
  三级:偏于肉用型,皱褶少,体格同一级羊稍大,毛丛长,在7厘米以上,但密度较差,覆盖毛及腹毛也较差,往往有高弯曲,油汗较少,羊毛较干燥,肩部毛细度在60支以上,匀度较差,后躯及颈下有较明显的浮毛,股部有较粗的毛股。
  四级:凡不符合以上三级要求者,如体格过小、体质过度发育、全身有高弯曲、身体主要部位着粗毛或有黑花者。
  根据以上等级标准,对所调查的2233只公母羊进行了分级。
  由表5—6来看,母羊基本属于一级和三级两个等级,二级羊较少的原因是:当时毛电无法预测,主要根据个体大小及类型定级,因此二级羊较少。在公羊中2岁以上的二级羊占20%以上,属于体躯皱褶多,个体较小,油汗大的公羊,当时不少养羊户偏爱这种羊,专门加以精心饲养,虽然饲养水平高,但个体发育仍然不好。
  3.体重、产毛量和羊毛品质
  根据调查访问,1497只公每羊的体重和1035只公母羊的剪毛量统计情,况如表
  5-7
  表5—7改良羊体重和产毛量统计单位:公斤表5—8改良羊与寒羊体中对照单位:公斤、%
  表5-8说明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成熟早;改良羊生长发育速度比小尾寒羊稍差,但改良羊体重较大,分别是寒羊公母的126.7%和160.5%。
  改良羊公母羊的剪毛量比新疆羊和东北细毛羊的剪毛量都高,主要原因:其一是农业区饲养管理好;其二是一年两次剪毛的结果。当然,改良羊比小尾寒羊的产毛量就更高了。
  羊毛的品质:改良羊羊毛细度基本上在60〜64支之间,匀度较好,母羊毛不匀的仅占5.8%。羊毛的长度,一般春毛4.5-6.5厘米,伏毛3-4厘米。改良羊大多数羊毛密度正常或良好。羊毛的油汗大多数正常,油汗较差的公母羊分别占0.3%利0.8%。油汗过多的母羊占11%,公羊占22.5%,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风沙不大的地区,过多的油汗不仅降低毛的产量,而且影响毛的品质,对羊毛的保护不会起好的作用。全区收购的羊毛平均净毛率为45—50%。羊毛的覆盖状况:头部毛正常的公母羊占64.2〜66%,四肢毛分布情况与头部毛略同,腹部毛丛也有相似的情况。
  4.体尺
  表5—9改良羊与寒羊体尺对照单位:厘米
  表5-9说明,改良羊各年龄的体高下降较多,体长略有下降,但成年以后,基本趋于一致。胸围显著增加,成年后尤为明显,这是体重大的主要原因,改良羊管围变粗,除管部覆盖毛以外,说明骨量加大了。
  5.繁殖能力
  改良羊的产羔率平均为168.5%',是现有细毛羊中较高的,从产次来看,随着产次增加双羔率也随之增加;从等级来看,等级越高产羔率越低。也就是随着杂交代数的级进,产羔率逐步下降;从产羔年龄来看”一般比寒羊产羔时间晚半年左右,三四级羊能基本保持两年三产,一二级羊多数一年一产。
  群众虽有饲养多胎性母羊的要求,但由于单纯追求羊毛产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多脸性方面的选育。
  6.产肉倦力
  从试验结果来看,改良羊的屠宰率1岁公羊为49.6%,成年母羊为52.2%。改良羊公母羊净肉率为40.85〜43%。
  在肉的品质上,寒羊肉质嫩、肉丝细、味道鲜美、适口性强。用德国美利奴改良的后代肉用体型好的一、三级羊,肉质也很好,皮下脂肪很厚,象猪肉,味道好,仅次于寒羊肉。用高加索羊改良的高代杂种二级羊,肉丝粗,呈暗红色脂肪少,有酸味,不香,适口性差,和牛肉一样难煮。一级羊羊肉基本介于二三级羊羊肉之间。
  7.适应性
  改良羊性情温和,耐粗饲,吃的多、喝的也多,喜静,适合农区圈养和牵牧。群众说:"改良羊,肯吃、肯喝、易上膘”。
  三、青山羊
  我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农业副产品充足,林业发达,饲草资源丰富,为发展青山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尤其羔皮最为出名。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区和济宁西部,以我区饲养量最多、质量最好.
  青山羊的选育过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本世纪初,我区饲养的山羊有青山羊、白山羊、黑山羊三个毛色,以养羊吃肉为目的。后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猾皮成了出口商品。当时黑猾皮为最好,价格也高。1925年后,染色工业发展较快,黑色猾皮可以染制,而我区所产的青猾皮,毛色是由黑、白毛相间顾成,工人不能仿制。
  青猾皮由于毛色好,光润,又有美丽的花纹,在国际市场流行小毛猾皮,商人们就大量宰杀生产母羊,剥取胎羔,造成山羊不断减小,产量随之下降。1932年前后,出口改为大毛猾皮,宰杀生后三天左右的羔羊取皮,结束了"刀下猾皮”,变肚剥为"活羊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连年战乱,猾皮销路不广,发展缓慢,质量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制订了青猾皮收购规格,实行了优质优价和奖励政策;并采取了选种选配、收次留好、异母带羔、劣种去势等办法,育成了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羔皮山羊品种。自50年代以来,我区青山羊发展很快,两皮产量逐年提高。表5-10青猾皮和山羊板皮收购统计表单位:万张
  几年来,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从我区引进了大批青山羊,进行繁殖。南到两广、云贵;北到吉林、黑龙江;东至沿海;西到青海、四川。有山区,也有平原,气候千差万别,饲草种类也极不相同。据不少地方来信反映,青山羊基本上能适应各地的自然条件,大部分羊群都有所发展。
  1.外貌特征
  (1)外形:青山羊体格小,结构紧凑,头大小适中,上宽下窄呈三角形。公母羊为有角。公羊角粗壮,呈半圆锥形,钩向后方,角长15厘米左右。每羊角细,一般呈扁锥形向后上方生长。两耳较大,灵活,公羊颈粗短,前胸发达,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前,高后低,雄壮有力,母羊颈细长,前躯较窄,后躯较深、宽,背腰平直,前低后高,腹围大,四肢健壮结实。公、母羊均尾小上举前钩。
  (2)羊毛:青山羊具有"四青一黑”的特点,即被毛、嘴唇、角和蹄为青色,前膝为黑色。被毛由黑、白毛组成。由于黑、白毛混生均匀,细密有光泽,使人眼观感到是青色,而不是灰色。又因黑、白毛混生比例不同,毛色又分为正青、粉青、铁青三种。白毛过多的为粉青,黑毛过多的为铁青。青山羊母羊的毛色随年龄的增长而黑毛增多。公羊除个别老龄羊脊背变白外,一般均为青色,这说明毛色的变化与性别年龄有关。
  羊毛的长度,公羊平均为12厘米,最长17厘米,最短10厘米,而成年母羊毛长平均8.17厘米,最长16厘米,最短4厘米。
  羊毛细度是凭肉眼鉴定的,细软光润为细毛,粗糙无光为粗毛。由于选择的结果,种公羊细毛型、长毛型所占比例较大,粗短毛很少见,一般是年龄越大毛越粗,公、母羊都有选种趋势。
  (3)类型:由于各地选择方向不同,虽然都是青山羊,但类型也不一致.有的毛粗,有的毛细,有的毛长,有的毛短,按毛的长短、粗细,大体分为四类:即长毛细、表5-11青山羊体尺统计单位:厘米长毛粗、短毛细、短毛粗。这四个类型各地都有,以长毛细型占多数。
  2.体尺体重
  (1)体尺:公羊各年龄的体尺都大于同龄母羊的体尺,但是二对牙以上的母羊腰角宽大于公羊。母羊各年龄的体高都比十字部低。而公羊体高比十字部高,公、母羊的体长都大于同龄公、母羊的体高和十字部高。整个体躯呈长方形。
  (2)体重:羔羊初生重,公、母羔羊初生重,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其原因很多,主要是同胎产仔多少不同,饲养水平不同?产次不同等所产羔羊体重就不同。各年龄的母羊个体体重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类型不同、怀羔多少不同,吃饱和空腹等而造成个体间体重不同。
  表5-12青山羊体重统计单位:公斤
  公羊的体尺三对牙时基本达到体成熟,一对牙时体高、体长达到三对牙的93%;母羊体尺从初生到齐口都在增长,一对牙时,体高、体长分别达到齐口体高、体长的91.3%和90.3%。
  公、母羔羊从初生到一对牙体重分别增加20;5公斤和16.39公斤。一对牙到齐口3年多的时间公羊体重平均増加9.1公斤,母羊体重平均增加8.12公斤。
  总之,从创生到一对牙(约1.5岁)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特别是母羊在这期间还能生产两窝羔羊。
  3.生产性能
  (1)产皮能力:青山羊是我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羔皮品种,是我国的特产,以青猾皮闻名中外。青猾皮、山羊板皮是出口物资,也是轻工原料。
  青猾皮的产量:2岁以上的母羊每年能生6〜8个羔,除少数留作种羊和肉食外,其余均剥皮出售。近年来,我区每年能生产几百万张青猾皮,有力地支援了外贸出口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青猾皮的颜色:青猾皮总的为青色,由于黑、白毛混生的比例不同又细分为正青、略深、略浅、较深、较浅五个毛色,其中以正青色最多,约占68%,其次是略浅,约占、15%,其它颜色较少,青猾皮的花形,主要是波浪形,其次是流水形和片花形,以波浪形花纹最好,也较多,约占46%,其次是流水形和片花形,分别占16%和10%,稳花形花纹不清晰,质量稍差,约占21%。青猾皮的面积和重量:羔羊体重越大,猾皮面积也越大。一般甲级皮平均面积1144.9平方厘米,(范围755~1583平方厘米),.平均重量89克;乙级皮平均面积1080平方厘米(范围700〜1500平方厘米),平均重量55克;丙级皮平均面积889平方厘米(范围600~1400平方厘米》,平均重量47克。,
  我区青猾皮的面积是比较大的,甲级皮平均面积超规定面积21%,乙级皮超14%,丙级皮超14.6%。
  青猾皮的质量好坏与品种、生活环境有关。1〜5月份所产猾皮,甲级皮所占比例低于全年平均数。6〜12月份甲级皮的比例则高于全年平均数,主要原因是,冬春季节,天气寒冷,不能放牧,以舍饲为主,吃干草营养不足,造成怀孕母羊营养差,胎儿生长发育就不好,体格小,羔皮质量差,夏秋季节雨量充足,饲草多、质量好,大羊膘情好,所产羔羊体重大,被毛细密光亮,板质坚韧,质量高。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猾皮,养羊户在夏秋季节贮备大量饲草和农业副产品,以备冬春饲用。
  (2)山羊板皮:我区山羊板皮生产季节,主要是秋末到春节,特别是冬至到春节这个期间,产量多,质量好。原因是广大群众喜欢在这个季节吃羊肉。成武、单县、巨野等县一不少养羊户,每年至少养一只羯羊,过春节食用,羯羊皮板坚韧结实,质量高,鲜皮平一均重1.74公斤、其干皮重量,一等板皮平均为0.59公斤,二筹板皮平均为0.31公斤。
  (3)产肉能力:1978年11月从菏泽、曹县、成武、郓城购买青山羊42只(其中成年羯芋14只、产后空怀母羊26只、怀孕不足2个月的母羊2只)进行了屠宰试验,屠宰率平均为42.46%,净肉率平均为31.42%,另外网油占总体重的7.6%,心肝肺胃占总咻重的8.4%。总之,可食用的占47.解%。
  青山羊作为多胎高产的羔皮山羊,产肉脂的能力是比较高的,如能改进措施,促进肥育,肉脂的生产能力还可提高。
  青山羊的产品还有肠衣、小羊胃、羊毛、羊蹄角等,都是出口物资和工业原料。
  4.配种繁殖
  (1)繁殖性能:青山羊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每年两产,平均每略产羔2.94个,是少有的高产品种,在5胎以内产羔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3胎以上的母羊产羔最多。小母羊一般3〜4月龄初次发情。发情明显,呜叫,性情不安,吃草少,爬跨羊,阴唇潮红,流粘液,摇尾等,发情中后期主动接近公羊。发情持续2〜3夭,发情周期15〜17天。
  (2)配种年龄:青山羊多在5〜6个月龄配种。因为青山羊体重小,年内生长发育快,过早配种会影响母羊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羔皮的产量和质量。种公羊半年试配,一年使用为好。
  (3)配种方式:青山羊配种方式,在我区历来是本交:过去农村养羊户不少饲养种羊的。近年来不少乡镇建立了家畜配种站,也饲养了种山羊,对养羊户实行收费配
  (4)怀孕期:青山羊怀孕期,平均为146天,最长为153天,最短的142天。一般二母羊营养条件好,怀的羔羊少,怀公羔多的母羊,怀孕期短。
  5.育种方法
  青山羊选育的方向是向两皮发展,并以生产青猾皮为主。根据这个原则进行育种,其主要方法是:
  (1)选种:主要条件是,选优良公、母羊的后代,体格大,健壮,结构良好,毛正青色,细密光润,花纹清晰,呈波浪形。经过培育,后裔鉴定,方可配种。对于母羊也要认真选择。选择体格大,四肢健壮,后躯发达,头小颈细,腹围大的母羊,可以多产羔、产好羔。
  (2)种羊培育:多在春、夏两季选留种羊,进行精心培育,羔羊一般吃2〜3个月的奶,偏草偏料,晚上绳,晚配种,促使其生长发育。
  (3)优配优:就是采用优良种公羊配优良母羊,其后代再进行细心选育,这种方一法已在全区推广。
  6、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我区青山羊的饲养方式主要是舍饲,大部分是户养,一户一般饲养2〜5只,最多10余只。羊舍也多数是简易的,能够避风雨的棚圈。也有利用多余的房屋做羊舍的。不管棚圈怎样,都是一羊一绳,拴在圈内。白天除严冬季节或阴雨天气外,基本上都是拴在院内。饲喂时多以条筐、吊栏作饲槽:给水补料多在饭后用励锅洗碗之淋水混合饲用。炎热天气也有专门设水槽的。农业合作化以后,有些集体单位 (如大队、生产队)和农林牧场也曾饲养过青山羊,大都有专门的羊舍,里面设有饲槽和水槽,一般以50只左右为一群,进行群养,基本上也是舍饲为主。
  我区养羊除舍饲为主以外,也有进行放牧的,放牧方法有三种:一是牵牧,农户养羊不多,辅助劳力利用空闲时间,牵着羊在村边、地头、路旁、树下及堤坡吃草,回家饮水。二是拴牧,农户把羊拴在草地吃草,这里吃完了再挪一个地方。三是群牧,除集体或农牧林场的羊群外,也有一些个体农户联合起来,把羊群赶到荒滩、河坡,茬地、树林里进行放牧。
  (2)饲养管理1根据不同的羊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种公羊性情活泼,性欲旺盛,消耗能量多,为了保证种羊有充沛的配种能力,一般每夫要补充一些精料、青绿饲料和矿物质,在配种旺季要补助一些豆料。母羊怀孕后期也适当增加一些精料,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之需要。哺乳期间,还饮小米汤、胡萝卜汤等,以促进产乳。
  羊舍要通风透光,一保持清洁卫生。对于不留种羊的公羊及时去势,这样性情温顺,肥育快、肉质好。
  第五节养禽
  养禽(主要是鸡)是我区农村的主要家庭副业之一,养禽投资少,见效快,费力不收益不少。自古以来,我区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少者2〜3只,多者10余只。饲养方法很简单,晚上栖在树上、鸡架上或简陋的鸡舍内,白夭放于院外,任其觅食,回家后补饲一些糠麸、米粥杂食、残屑。也有的利用谷物收获后放于田间,让其觅食剩余谷物或虫类。
  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区1919年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郓城7个县,共养鸡253万只,户均6只,人均1只;1933年我区8个县(除以上7县外,还有鄄城县)共养鸡269万只.另外单县、定陶、鄄城还饲养少量鹅、鸭。由此可见,我区农民历来就有养禽的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所以养鸡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在60年代以前,我区广大农村饲养的鸡基本上都是本地土种鸡,其羽毛颜色很复杂,有黄、黑、白、灰、花等多种多样,其中以麻鸡占绝大多数。以后我区引进了莱克航鸡、九斤黄、寿光鸡等品种,其中以来克航鸡饲养较多。70年代末,我区又陆续引进了星杂"288”、星杂"579”等,其中以星杂"288”鸡为最多,而且在我区表现较好,适应性较强,产蛋性能也很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特别是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蛋鸡绝大部分是这种鸡。星杂"288”鸡与本地鸡杂交后也产生了一些后代,其产蛋能力也优于本地鸡,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也较强。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区也引进了一些肉用鸡,如罗斯鸡等,但主要集中于部分养鸡专业户中,广大群众饲养肉食鸡不多。
  一、菏泽麻鸡
  在我区本地土种鸡中,麻鸡在整个鸡群中占的比重最大,也最受群众欢迎,因为麻鸡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吃的粮食也较少,觅食能力很强。在夏、秋收割庄稼季节不用补喂饲料;在非收割季节也能觅食到一些东西吃,只需补喂少量饲料。麻鸡抗病能力盛。据调査,在同村同户中,麻鸡发病死亡率仅占13.6%,而同舍(同户)饲养的来航、星杂"288"等品种鸡发病死亡率高达30%以上。麻鸡的蛋和肉味道好。所以,麻鸡产蛋量虽然不高,但在农村中,其饲养量仍占绝对优势。
  1.貌特征
  体形紧凑,动作灵活,显得小巧玲珑。羽毛紧密,清秀美观。背较平直,多为平头,其次是凤头、胡子嘴。麻型以单冠为最多,其次是双冠和三冠。
  麻鸡从羽毛颜色上可分为五种:
  黄麻鸡:羽毛轴和毛面呈浅黄色,毛尖和毛根呈黑灰色。
  红麻鸡:羽毛轴呈微红色,毛上三分之二处黑黄相间而排列着,边缘呈微红色,下三分之_处呈浅灰色。
  青麻鸡:羽毛轴呈灰色,羽毛面呈灰黑色。
  黑麻鸡:羽毛轴呈浅黑色,整个毛面呈黑色。
  灰麻鸡:羽毛轴呈微白色,整个毛面呈灰色。
  菏泽麻鸡,公鸡的头颈部羽毛呈黄色,翅羽呈红色(尾羽呈黑而绿的颜色)。每鸡的头颈部羽毛麻花明显,尾羽呈黑色。
  麻鸡的虹彩以橙色为多,淡黄色次之。喙以青色为最多,其次是黄色、白色和灰跖爪颜色以青色为最多,其次是白色和黄色。皮肤也是以青色为最多,其次是浅红、浅黄和浅灰色。
  2.麻鸡的体重、体尺
  麻鸡的体重,成年鸡一般1.5公斤左右.体斜长19.5厘米,胸深9.9厘米,胸宽6.5厘米,胸骨长9.2厘米,腰角宽7.6厘米,跖长7.4厘米,头长6厘米,头宽3厘米。
  3.生产性能(1)产蛋能力:在农村较差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年产蛋”量160枚左右,最高者年产蛋可达200枚。每枚蛋平均重45克以上。蛋形是椭圆的,横长4.3厘米,纵长5・7厘米。蛋壳颜色有微红与白色两种,其中微红者占80%以上。
  鸡的产蛋量与年龄有关,一般3—4年以后的鸡产蛋量开始下降。
  (2)产肉能力:麻鸡肉质较好,味道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据屠宰试验测定公鸡全净膛屠宰率为80%,母鸡全净膛屠宰率为70.9%。
  4.种选育
  麻鸡性成熟期在195〜225天,性成熟较晚。但是,如果饲养管理条件好,性成熟期也可以大大缩短。如有的小公鸡3月就会打鸣、踩鸡;有的小母鸡100天就可产蛋。、
  为了培育好的后代群众对种鸡的选择也是很重视的。对种公鸡的要求是,毛色红而发亮,眼大有神,体格高大而健壮,活泼好斗,声音宏亮,性欲旺盛等;对种母鸡的要求是:羽毛紧密而明亮,后裆宽,产蛋多,蛋个大,蛋形椭圆,蛋壳呈白色或微红色。
  麻鸡的就巢性较强。过去农村不少农户用"老窝鸡"进行孵化小鸡。雏鸡孵化率较高,孵出的雏鸡由老鸡护领,成活率也很高。但大批孵化还是炕孵法,利用土炕孵鸡。过去是靠人的眼皮测温,现在也有的暧房改用寒暑表测温了。岀鸡率一般是“八进八出”,也就是在全部鸡蛋中有30%的受精蛋,全部上炕后,受精蛋中有80%的能出鸡。实际上,技术掌握较好的出鸡率还要高。
  近几年来,也有推行煤油灯孵鸡的,但为数不多,用电孵的就更少了。
  5.饲养管理
  麻鸡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喂鸡的饲料主要是糠、麸、谷秕、剩饭、剩菜等。有时喂些带土粒的粮食和青菜。其喂法:产蛋期一般每天喂3次,早、午、晚各喂一次,多在饭后饲喂,但是也有不少农户达不到每天喂3次的。在不产蛋的时候,一般每天补喂1〜2次,即每天傍晚宿窝前喂1次,如果是阴雨天或寒冷季节,则早、晚各喂1次。并不圈养,而是把鸡放开,让它在院内、院外甚至野外、田间自由觅食。
  晚上宿窝形式多种:有的是栖息在树上,有的宿在房檐下的木架上;也有的宿在用土坯或砖垒成的简陋的鸡窝内。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的农户建起了多层楼式的标准鸡舍。
  群众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比较细心,特别关心它的饥寒温饱,注意清洁卫生。一般雏鸡10日龄之前喂它半熟的小米粒。有的下地干活时,把小鸡带到田间放牧,收工回家还要补喂一次易消化的饲料。夜间用鸡笼把小鸡盛放好,悬挂在屋里,以保安全。
   二斗鸡
  斗鸡又名“咬鸡》,是我国特有的味赏型鸡种。外形美观,身似鸵鸟,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生性善斗,宁死不屈,鸣声宏亮,具有特殊品色。
  1.鸡的起源及分布
  斗鸡原产于我区,是我国一个珍贵的玩赏型鸡种。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我区人民喜欢斗鸡取乐,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形成“斗鸡”。
  据成武县志记载:“斗鸡台在文亭山后,周鳌王三年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栖诸濮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又据资料记载:“相传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玄宗李隆基时(公元685年),诸王世家、贵族之家、倾家破产斗鸡,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民间兴斗鸡戏”。由此可见,斗鸡形成历史之悠久。以持开封、商丘、西安等地也来我区引种斗鸡。后来由于连年战乱,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濒繁发生,致使斗鸡几乎绝种。
  70年代初期我区部分县又开始饲养斗鸡,但发展很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斗鸡又有了较大发展,山东省主管部门还在鄄城县建立了斗鸡保二种场。目前我区除鄄城县以外,菏泽、成武、曹县等县、市均有分布。
  2.斗鸡的体型外貌
  斗鸡体型紧凑,公鸡胸部发达,买大而宽,腿高颈粗长。从体重上可分为大、中、一“小三个类型:体重4公斤左右的为小型;5公斤左右的为中型;6公斤左右的为大型。从毛色上可分为黑、白、红、黄四种类型。另外,各种毛色的斗鸡除表面上突出本身的特点外,还有一些显著特征。如黑毛色的鸡表面是黑的,但深部毛却是白色,全身毛属外黑里白。纯黑的斗鸡,其母鸡尾根部和翼羽(第二根)绝大多数都有1~2根白毛。
  宝毛斗鸡,公鸡全身除绝大部分红毛外,颈部还有金黄色的毛八尾上有少量黑毛。黄色一斗鸡,又叫虹豆鸡,颜色较浅。斗鸡斗架有快型、慢型之分,斗架形式又分高咬、下海、打低头等三种。
  斗鸡的外部特征,具有鹰嘴、鹅颈腿、驼鸟身。头型多为平头,凤头甚少,仅占调査总数的8%左右。冠多为单冠和平冠,其它冠型为数较少,绝大部分为红色或黄色,“彩虹多是桔红色,喙为白色或黄色。脚分黄和水白色两种,其中绝大部分是黄色,水白色占25%,没有趾毛。爪玉色较多,黄色次之。皮全是白色,掉毛处呈红色。
  体尺测定:1周岁以上的成年斗鸡,体斜长:公鸡25〜30厘米,母鸡21〜25厘米;胸深:公鸡11〜15厘米,母鸡9〜13厘米;胸宽:公鸡9〜12厘米,母鸡8〜12厘米龙骨长:公鸡14〜15厘米,母鸡13〜17厘米;蹠长:公鸡11〜15厘米,母鸡10〜12厘米;蹠围:公鸡5.5〜7厘米,母鸡5〜5.5厘米;胸围:公鸡34〜40厘米,母鸡32〜40厘米。
  3.生产性能
  斗鸡生长快,肌肉丰满,肉质鲜美,逐新形成赏肉两用品种,据调査,斗鸡30甘龄体重可达0.35公斤,60日龄体重可达0.75〜1公斤,90日龄体重可达2公斤,120日龄体重可达2.5〜2.75公斤,150日龄体重可达3公斤,180日龄体重可达3.5公斤,1周岁体重可达4.5公斤。
  斗鸡开产日龄一般为180〜220天,年产蛋62—96枚,蛋的重量50—75克,鸡蛋多为暗红色,椭圆形或近似圆形,成年母鸡就巢性较强。公母鸡一般利用时间为3年左右,随着年龄增长,产蛋性能逐渐降低。
  卿化时间多在2〜4月份,以母鸡孵化为主,近年来开始利用水孵和电孵,种蛋受精率一般在92%以上。选留公母鸡以善斗性能好、毛色一致、体型紧凑为标准。公母鸡之比一般为1:5〜8、利用年限为2年。180天可达到性成熟。
  4.饲养管理
  斗鸡生长迅速,因此,对饲料营养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在不同的生长期喂给足量的蛋泊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必要时可加些鱼肝油,另外还应注意经常给足量的青菜,成年后可多喂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高梁等。在年前和年后要增加一些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
  斗鸡的管理方法,公鸡必须圈养或笼养,不能任意同其它鸡种混群,否则会因斗架、配种而影响战斗力或造成品种退化。圈、笼内经常不断水"定时给料"早晚放出,可人为地进行适当的追赶运动,使之保持旺盛的斗架性能。斗架也要定时,一般1一2个月一次。配种必须在不影响斗架的情况下进行。母鸡的管理与其它品种的鸡基本上楫同,但放养时不能与其他品种的公鸡接触,以免乱配,引起品种混杂,另外,有的还在斗架前2〜4小时注射甲基激素,使之增强战斗力;雏鸡自幼善斗,所以公母要单独饲养。公鸡从小每天定时进行弹跳、决斗、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成年鸡每只公鸡配备5-8只母鸡,或公鸡单独饲养,每天放风配种2次 (早晚各一次)。
  5、杂交改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斗鸡不仅是珍贵的观赏型鸡种,而且生长速度快、体格大、产肉多、肉质鲜美。近几年来在鄄城县斗鸡保种场,曾进行杂交利用。1987年利用斗鸡为父本,地方良种为母本,进行了杂交,获得良好效果。杂交种8周龄体重可达1274克,肉料之比1:3,而且鸡肉品质好。这一工作的开展,为培育我国地方特色的肉用鸡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节养兔
  养兔也是我区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长毛兔的生产发展很快。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等特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区在50年代以前就有长毛兔的饲养,但数量很少,发展也很慢,其品种主要是本地长毛兔。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我区曾先后引进了一些“安哥拉”长毛兔和"青蓝紫”、“力克斯”皮用兔。由于当时在饲养管理技术上重视不够,3年暂时困难时期,饲料供应不足,致使养兔生产没有发展起来。
  70年代,我区养兔生产发展较快,由于兔毛价格的不断上升,所以长毛兔数量发展迅速,品种质量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内、国际市场对兔毛的需要量不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养兔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兔毛价格不断发生浮动,所以我区养兔生产的发展也是波浪式的,1980年前后,我区养兔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高峰,以后有所下降;1985年又出现第二次髙峰,比1980年存养量还增加近12万只。随后又有所减少。由此可见,价格是决定商品生产的主要经济杠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兔生产的发展。
  发展长毛兔生产,品种质量极为重要,1978年以前我区饲养的长毛兔,其品种均是本地兔,成年兔每只平均体重2—2.5公斤,每只每次剪毛0.05-0.075公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长毛兔的品种和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978年以来,我区各有关部门相继引进了西德纯种长毛兔630只,日本大耳纯种长毛兔414只,法系安哥拉长毛兔300只,西德长毛兔与法系安哥拉长毛兔杂交种和西德长毛兔与日本大耳兔杂交种共5650只,繁殖推广纯种兔共3.5万只。目前引进的良种兔深受广大饲养者的欢迎。以上3种纯种长毛兔,成年兔体重均在3.5公斤以上,年产毛量在1公斤以上。但是,这些纯种长毛兔对饲养条件和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抗病力弱,所以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达不到本品种的生产性能标准。为了发展长毛兔生产,近几年来我区有关部门和饲养长毛兔专业户,进行了本地长毛兔与引进良种长毛兔的杂交改良工作,充分发挥了两种长毛兔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杂交一二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产毛量0.35〜0.6公斤,杂交三代长毛兔,成年兔个体产毛量0.7〜1公斤,体重成年兔平均可达3.75公斤,基本上接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而且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如耐粗料,抗病力强等。杂交兔比引进的纯种兔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几年来全区共杂交改良本地兔152万只。
  为了进一步搞好长毛兔的引进和杂交改良工作,我区巨野、成武、郓城、曹县、单县5个县外贸系统建立了种兔场,自1980年起先后投产,几年来共引进长毛兔纯种850只,其中西德长毛兔400多只,日本大耳兔240只,法系安哥拉兔200只,繁殖推广优良品种兔2万多只。
  全区有长毛兔专业户438户,饲养兔3.7万只。饲养优良品种长毛兔的有350户,饲养兔2.53万只,其中有250户是外贸部门供应的优良品种,他们为社会提供优良长毛兔45万只左右。
  目前我区5县种兔场现有品种兔1250只,其中西德长毛兔750只,日本大耳兔290只,法系安哥拉兔210只。在稳定发展养兔生产的同时,各种兔场还不断地进行种兔的更新换代、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了长毛兔品种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兔的发展也有广阔的前景,据调查,从70年代初期,我区就有部分群众饲养肉食兔,但发展很慢,饲养量很少。进入80年代以后肉食兔才逐步多起来。1984年全区存养肉食兔2.41万只,出栏1.67万只;肉食兔专业户达到73户,养兔5071只,1986年存养肉食兔7.01万只,出栏肉食兔4.9万只。郓城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很重视肉食兔的发展,到1986年底全县出口冻兔肉500多吨,而且形成了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的配套体系。
  为了推动我区的养兔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由地区农村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牵头,农业。外贸、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办公室等10多个单位参加成立了“菏泽地区养兔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全区的养兔生产,引进和调配优良种兔宣传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适应发展养兔事业的需要。
  1986年5月下旬,地区召开了赛兔大会,参加者有各县、市饲养种兔100貝以上的专业户和种兔场,并逐只进行了各项性能指标的测定,总结交流了经验,找出了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前进的方向。
  一、家兔的特性
  所有的家兔品种,都是通过人们驯化、杂交、选育而培养出来的,均属于穴兔。因家兔在生活习性上,大部分仍承袭着野兔的习性。
  1.昼伏夜出性虐
  家兔白天躲起来,黑夜出来活动,因它没有特殊的防御能力,天敌较多,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了白天不敢出来,黑夜出来觅食(黑夜采食量大约占70—75%)的习性。
  2.嗅觉、听觉特别灵敏
  由于生存的需要,如躲避敌害和觅食,家兔很远就能听出声音和嗅出异味来,辨别是敌人还是食物。
  3.胆量小因为家兔没有足够的御敌能力,所以只要有一点异常声音,就惊怕、竖耳、抬头、赶快逃跑,躲起来。
  4.耐严寒怕炎热
  家兔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15〜25℃,临界温度是5〜30℃。家兔有浓密的被毛,能忍受零下10余度的严寒,但高温炎热往往导致家兔中暑,呼吸加快,生病死亡。
  5.爱干燥青清洁
  家兔是草食动物,被毛浓厚,汗腺少,只是分布于唇周围。因此,喜欢干燥、清洁。
  6.喜穴居善打洞
  家兔的祖先为穴兔,有打洞的本能,因此,家兔现在仍然喜打洞穴居。
  7.同性好斗
  在兔群中,尤其不同窝者,放在一起同性之间常撕打、咬伤。
  8.啃食性
  爱好啃食棍棒、纸片、木笼等。
  9.食草性
  家兔是草食动物,以植物的根、茎、叶、果食、种子为食物,它有发达的肠道和鹿大的盲肠,便于食物较反时间的停留和消化吸收。
  10.性周期短
  有多胎繁殖的特性。
  二、家兔的配种繁殖
  家兔性成熟比体成熟早。一般中型兔4月龄就有求偶表现.初配一定要达到成熟。母兔7〜8个月、公兔9〜10个月方可进行交配.公、母兔一般利用年限为3〜4年.
  1只公兔可交配8-10只母兔,一天可交配二次。配2天要休息1天。
  配种时间: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因为这时公兔性欲旺盛;冬季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暧和时进行。
  配种方法:多数采用自然交配法,但在养兔场也有采用人工授精法的。一般在第一次交配后,间隔5〜6小时,再配一次,可提高受胎率。
  三、饲养管理技术
  群众的经验口诀是:“饲料品种搭配好,只喂一种太单调,勤喂少添要牢记。夜加草料快增膘、定时定量定草料,忽多忽少吃不好。喂兔最好吊挂草。讲卫生、节省料。精粗饲料粉碎好,冬拌热食肯上膘”,这是我区农民群众在饲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1・以饲草为主,精料为辅
  饲养家兔要以饲草为主,适当补喂精料,家兔采食量,大体为体重的10〜30%,昼夜吃草0.5-1.5公斤,还能对植物的粗纤维进行消化,其消化率65〜78%。精料的祐充,应根据生长、妊娠、哺乳等生理阶段进行调节,每只1天大约补给50〜150克。2.理搭配、饲料多样化
  家兔生长快,繁殖力强,体内代谢旺盛,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所以饲料种类要多样化。
  3.时定量
  饲喂家兔要有固定的时间和喂量,使其神经系统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使消化液有规律的分泌。定时也可使其养成按时采食和排泄的习惯。
  4.换饲料,要逐渐增减
  夏秋以青绿饲料为主,冬春以干草、根茎为主,更换时要逐渐过渡。
  5.多喂夜草了
  家兔夜间采食量大,所以晚上要多加草料。
  6.饲料品质要好
  不喂腐烂、发霉、有毒、不洁净的草料要不饮污水。
  7.注意饮水
  要及时供应洁净的饮水,夏季多供应,冬季可给多汁根茎饲料。
  8.注意干燥,保持卫生
  兔舍距地面高度不少于35厘米,要经常扫除兔舍洗刷饲具,定期消毒。
  9.保持安静,防止骚乱
  在饲养管理时,要轻手轻脚,不可大声吵闹,并要严防狗、猫接近。
  10.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温度超过30℃时,呼吸加快,食欲下降,所以要注意防暑,同时也要防止潮湿,特别是阴雨天,冬季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寒潮突然袭来和剪毛后更应注意保暧。
  11分群管理
  应按照品种、生产方式、年龄、性别等,分别喂养。
  12.注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促进食欲旺盛,增强抗病力。
  第七节养蜂
  养蜂也是我区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通过养蜂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在蜜蜂采蜜过程中广泛地为农作物和果树等进行了传授花粉,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作物、瓜果的产量和品质,养蜂不需要占有耕地,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置收入高,家家户户都能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区养蜂事业有所发展,特别是1970年以来发展速度很快。1980年前后,我区养蜂最多。近些年,由于棉田大量增加,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生态平衡受到一定影响,也不利养蜂生产的发展。1984年蜜蜂的存养量略有下降,这一年全区共生产蜂蜜26.1万公斤,其中单县、成武、、巨野生产较多。其他各县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我区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枣树、洋槐、芝麻、棉花等;辅助蜜源植物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山楂、紫穗槐、中国槐、白莱、萝卜、甘蓝、大葱、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田菁、大豆、豌豆、蚕豆、烟草、玉米、高粱、水稻等。
  蜂群的管理,主要是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蜂群的情况,抓住每个时期的主要问题,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使蜂群保持强大的群势,并且有足够的饲料,及时投入生产。
  春季是蜂群增殖的主要季节:这个时期要加强管理,把蜂群迅速培养成强群,才能保证在主要流蜜期获得高产,蜜蜂的排泄飞行,一般在最早的蜜、粉源开花前20-50天进行。经过排泄的蜂群,母蜂开始少量产卵,早产下的卵在蜜粉源开花前就能出房,参加哺育幼虫和采蜜等工作,这样就能在早春哺育出一批新蜂。
  在蜂群排泄飞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清扫好蜂场,搭上挡风墙,以减低风力,提高温度。蜂群排泄飞行要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阴处气温在8°C以上,风力在二级纠下,通常做法是上午10点前把蜂群搬出越冬室,蜂箱之间相距半米,防止蜜蜂偏集。春季气温多变,在排泄飞行后,要迅速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了解蜂群的情况,及时清扫箱底,为蜂群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早春要做好蜂巢内外的保溫工作。以后随着气温的变化,可随时调节巢门的大小。春季奖励饲喂最好在外界出现少量蜜、粉源时,再开始进行。
  主要采蜜期已经到来,蜂群产生了分蜂热,可以把子脾全部换成空脾,让蜂采蜜,如果主要采蜜期长而且采蜜量大,距离下一个主要采蜜期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分两次调换子脾。
  在主要采蜜期,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首先把蜂巢内的王蜂台毁掉,再与弱群对调蜂箱的位置,让采集蜂飞入弱群,然后再给弱群适当加上巢脾。
  主要采蜜期是养蜂生产的旺季,为了争取在主要采蜜期获得高产,事先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哺育适龄采集蜂、修造巢脾、组织生产群、调理蜂巢等。
  主要采蜜期的蜂群管理是保持强群,使蜂群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把蜂群力量集中在采集花蜜上,同时注意蜂群的増殖,适时采蜜,
  在我区各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的季节,花期长短和泌蜜量都不相同,当时的气候条件也不一样,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和蜂群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油菜花期:油菜具有丰富的蜜、粉,我区油菜花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这个时期蜂群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应着重增殖蜜蜂,迅速地把蜂群培养强壮。
  枣树花期:枣树是夏季的主要蜜源。花期一般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气温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蜂群经过几个月的增殖已经发展强壮。枣树流蜜期长,分泌的花蜜量大、浓稠,花热很少。根据这一特点,在枣花期应把蜂群放在有树荫、水源和粉源较好的地方。炎热的中午要经常向蜂箱和场地上洒水,以降低巢溫,取蜜时,要将取过蜜的巢脾喷上少量的水,这样不仅看利于蜜蜂清理巢脾,并且能増加蜂巢湿度。枣花常常引起采集蜂生物碱中毒,并耳在枣花流蜜期间花粉不足和贮蜜生物压缩产卵圈等原因,在采管期过后群势往往会下降。因此,应尽量在上一个花期多贮备花粉脾,或者在枣花期间不断饲喂人工花粉,以免生产群势削弱影响下一个花期的生产。
  棉花花期:棉花是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棉花流蜜期,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由于气温髙、雨水勤、敌害较多,同时棉花经常喷洒农药,蜂群群势很容易下降。在棉花流蜜期,要注意蜂群遮荫,炎热的中午向蜂箱洒水增加湿度,并且要注意补喂花粉,注意蜂箱的通风、散热.同时要注意扑杀敌害,如蜻艇、蚂蚁等,棉田喷洒浓药较多,蜂群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为此进入场地以后鼻要和棉农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施用农药情况,采取预防和解救的措施,在棉虫大量发生,喷药很多的情况下,要及早转移场到了棉花后期,随着群势的下降。可将蜂群转移到有辅助蜜、粉源的地方进行增强群在越冬期间饲料消耗少。蜜蜂的死亡率低,越冬安全。秋季是蜂群越冬的准备时期,要注意培育越冬蜂壮大群势,更换蜂王,留足越冬饲料,防治病虫害,预防盗蜂。
  要做好蜂群越冬的准备工作,用蜜脾给蜂群布置好蜂巢,供给蜂群充足的越冬饲科,做好蜂巢内外的包装保温工作。或者把蜂群放在温度适宜的室内越冬,保持安静,这样就能使蜂群安全越冬。
  第八节养貂
  过去我区养貂很少,进入80年代以后,养貂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发展速度不快。
  水貂是肉食动物,每养1只种貂连同它的后代平均每年需要动物性饲料250公斤左右。我区青山羊饲养量较大。不少地方结合生产青猾皮同时发展了养貂生产(利用羔羊肉喂貂)。
  为了提高养貂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区广大养貂户一方面加强了水貂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事增加貂皮的产量,提高貂皮的质量。
  一、搞好水貂的育种工作
  水貂皮是养貂业的主要产品,其经济价值大,换汇率高,是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要想获得产量多、质量好的貂皮,首先要搞好水貂的育种工作,把选种重点放在毛色、毛绒品质方面,结合考虑体形、繁殖力、健康状况等条件,实行全群选择,逐只评定,择优选用的原则,促使貂群质量不断提高,水貂皮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多种经营的开展,广大群众养貂的热情很高,由于种貂供不应求,对种貂的选择也不十分严格,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水貂当作种用,致使毛皮质量下降,甲级皮的比重减少,等外皮的比重增加;不但影响了国家的收购和出口,同时也影响了养貂户的经济收入,个别饲养者在选留种貂时,单纯以繁殖力高低为主要依据,以能顺利配种,少空怀和多产仔为原则,忽视了优良性状的同质选配。在生产上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和取皮数量,忽视毛绒品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
  种貂质量的好坏,对养貂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我区有许多养貂场或专业户,由于常年坚持种貂选育和科学饲养管理,生产水平一直稳定上升,貂群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所以说,育种工作是水貂生产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有的养貂场或专业户,对种貂每年要进行三次选择,即6月份幼貂分窝前后进行初选,选择配种开始早、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所配母貂全部怀胎并产仔多的种公貂继续留种幼貂则选择出生早、发育正常,系谱清楚,采食早的留种,比计划多留30〜50%到9〜10月份再进行复选,主要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和血检结果来选种。在11月下旬屠宰取皮之前进行精选,对所有预选的种貂进行一次全面鉴定,精选时把重点放在毛记绒品质方面。二、繁育期的饲养管理
  在准备配种期、配种期、妊娠期和产仔泌乳期,要用新鲜优良饲料,丰富全价的营养,去换取母貂高产、仔貂多活的生产效果,即使投入较高的饲料费用,但由于群平均育成数增加,最终平均饲养成本仍较低。个别养貂场或饲养户,由于养貂的繁育期,技术管理不善,营养水平低,造成种貂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发情不好,失配、空怀、流产。胎儿吸收、死胎、低产以及仔貂发育不良,死亡率高的后果,减少了经济效益。
  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段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水貂体型和貂皮尺码的关键。在这个期间幼貂新陈代谢旺盛、星长发育迅速,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大,要随着水貂月龄的增长,给予足够的、丰富而全价的饲料营养,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才能保证体尺、体重的增加,从而在屠宰期获得大尺码的貂皮。这个时期要以肉食为主,粮菜为辅,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滋补饲料。如果仔貂一分窝便如释重负,采用 “低标准、粮菜代”或给予低质单调的饲料,结果水貂必然会因为营养不良,发育落后,貂皮尺码小,减少经济收益。
  四、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
  9〜11月是水貂的冬毛生长期,即脱掉夏毛,生长冬毛。毛绒是蛋白质角化的产物,为了生产优质毛皮,在日粮中应增加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特别是要搭配与毛绒生长有关的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等、)、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并满足对维生素 A、B的需要。如在毛绒生长期投喂肉类、内脏、血液、蛋、植物油等,可获得高产量的优质貂皮,也有的饲养者则错误的认为水貂已经长成,只待取皮交售,故降低营养标准,仅以粗劣饲料充饥,造成嗜毛多、毛峰勾曲、底线空疏、换毛推迟等严重后果,生产的毛皮质量低劣。
  由此可见,要想增加貂皮产量,提高貂皮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饲养管理的角度上讲,关键在于根据水貂的各个不同时期,给予丰富而全价的营养。
  第三章畜禽疫病防治
  第一节畜禽疫病槪况
  一、传染病
  畜禽传染病种类很多,在我区主要有19种,分如是:家畜炭疽、牛气肿疽、马鼻疽、牛肺疫、牛恶性卡他费、家畜口蹄疫、马传贫、牛流感、猪瘟、猪丹毒、猪喘气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猪肺疫、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鸡痘、禽霍乱。
  1.家畜炭瘟
  1949〜1959年,全区10个县有41个区乡(公社)、380个村发过家畜炭疽病,先后致死牲畜1485头、山绵羊594只。郓城、鄄城、菏泽发病较多。郓城县1949年就有发生,据统计,10年当中赵楼。黄安、武安,陈坡、侯集、潘渡、程屯8个区乡(公社)、47个村,共发病死亡牛羊802头,菏泽县都司、胡集、小留、吴店、沙岗、马村等单位发病死亡牛羊300多头。成武县发病也不少,九女、康庄、城关、刘庄等单位发病死亡牛羊730头。
  通过预防接种,60年代家畜炭疽病发生量大大减少。1966年秋季郓城县武安公社梁垓村发生家畜炭疽病,死亡骡1匹,羊10只,感染人4名,污染10个村,在县政府领导下很快扑灭,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70年代以来,家畜炭疽病仅在个别地方有发生,发病量不大,并且都及时进行了扑灭。1980年有2个县3个村发生家畜炭疽病,死亡牛羊4头;1983年有2个县发病死亡牛羊22头,扑杀羊6只。
  2.牛肺疫
  此病集中发生在1958~1960年,在这个时期,曹县、成武、郓城3个县就发病死亡牛550头。
  3牛气肿疽
  此病集中发生于1950-
  1955年,在这一期间,全区各县有39个区乡发生疫情,死亡牛5270头,其中菏泽,成武各死亡400多头,单县死亡350头,由于在疫区和受威胁区连年进行预防注射,1955年以后,此病在我区已消灭。
  4.马鼻疽
  主要是从内蒙引进马匹而传入我区的,呈散发性。50年代梁山、郓城、单县、成武、曹县、菏泽6县共发病死亡180匹。1967年郓城县城关、丁长两公社调马带病马12匹,感染本地驴3头,全部扑杀深埋,70年代以来我区没发现此病。
  5.牛恶性卡他热
  首先发病于曹县,1960年发病死亡53头。1962年扩散到成武、单县、菏泽18处公社、43个大队,发病牛82头,死亡64头。
  1963年以来,我区没再发生此病。
  6.家畜口蹄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家畜口蹄疫在我区共发生2次,第一次是1964~196号年,因从新疆引进牛传入我区。1964年9~11月菏泽、曹县,定陶3县从外省购进176头,先后发病99头,感染本地牛67头、羊8只,共死亡牛羊75头,后来疫情扩散到单县。东明、巨野。1965年6县共发病牛羊近200头,当年在全区开展了口蹄疫疫苗接种,控制了疫情。第二次是1980~1983年,因从外省购进猪血及下货而引起家畜口蹄疫发生,接着很快波及到7个县近60个公社,累计发病猪羊2352头,死亡46头,扑杀200多头。这次口蹄疫主要在猪群中流行,感染了少量羊只,1983年12月郓城县侯华公社烫庄村一农民从江苏疫区购买生猪36头,全部发病,又感染仔猪和本地猪20头,共59头发现后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全部扑杀深埋,扑灭了疫情。
  7.马传贫
  马传染性贫血,在我区最早于1973年东明县马头公社夹堤王大队发生。因为从山西省疫区购进病马所致,1975~1976年菏泽地区兽医站对东明县马匹进行第一次检疫。对检出的病马扑杀60多四。1979年疫情扩散到东明县18处公社、73个大队,病马100多匹,1979~1980年地区兽医站对东明县马匹进行第二次检验,又检出病马92匹,检出率为1.6%,检出的病马部分进行扑杀。另外菏泽市家畜配种站检出阳性公马2匹、种公驴1头,1980年在菏泽、东明、曹县3个县、23个公社发病马102匹,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近年来没见发生此病。
  8.牛流感
  牛流行性感冒,在我区6次大流行:1955年发病12万头;1959年发病6万头:1966年发病8万头;1971年发病9万头;1976年发病7万头;1983年发病15万头(死亡160头),牛流感间隔几年大流行一次,多集中于秋季或夏季,发病率15~30%,有的单位高达50%以上,无并发证,死亡率0.1~0.5%。
  9.猪瘟
  猪癌是影响生猪发展的主要疫病,我区每年都有发生,50年代常年发病死亡1000头左右,其中1958年发生较重。60年代以1963年发病最重,全区发病2.9万头。70年代常年发病5000~10000头。1980年发病4.8万头:1981年发病29万头:1986年发病2.4万头。
  10猪丹毒
  猪丹毒在我区50年代常年发病1000头左右。1960年大流行,全区发病5.7万头,死亡1.8万头。1963年发病1.2万头,死亡0.32万头。以后常年发病01-0.3万头,已基本得到控制。
  11.猪嘴气病
  此病在我区集中发生于1958-1960年,这个时期全区共发病1.2万头,1960年以后基本消灭 。
  12.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鸡瘟)是鸡的主要病害,50年代银年发疾10万只左右,1962全区发病死亡鸡39万只,1963年发病死亡40万只。70年代常年发病死亡10~20万只,1980年发病死亡29.8万只。1981年发病死亡38.4万只。以后每年发病死亡10万只左右。
  13.禽霍乱
  我区50年代没有发生过禽霍乱病。60年代末开始发生。70年代呈点片流行,80年代大流行。1980年全区死于禽霍乱的鸡为8.5万只;1981年以后,每年发病死亡30万只以上。
  14.兔瘟
  随着长毛兔的引进,兔瘟传入我区。1984年巨野县首先发生兔富。以后传播到郓城、菏泽、定陶等县、市,到1985年累计共死兔50000多只。现在仍有零星散发。
  二、寄生虫病
  我区畜禽寄生虫病有00多种,呈致病作用的有10几种。太牲畜的胃肠道寄生电一般无致病作用.只有50年代至60年代自内蒙、新疆购道马匹带来的马胃蝇幼虫能致。1966年单县曹县自贵州引进黄牛带入了牛焦虫病,死亡牛近100头,70年代有的人从泰安济南焦虫病疫区购入黄牛,曾带入焦虫病,个别死亡。猪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猪胃虫、猪帆虫猪蚴头虫,肺丝虫、猪囊尾蚴,细颈囊尾蚴等,羊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肺丝虫、缘虫等,鸡的寄生虫病主要有鸡蛔虫、鸡异刺线虫、华首线虫、绦虫、组织滴虫、鸡蝉。艾美尔属球虫等。80年代初有的兔场因球虫病仔兔死亡率达60~80%,牛疥癣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害较重,1960年发病牛6400头,有的牛群发病率高达80%。
  三、普通病
  我区50年代初期家畜普通病较少,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由于家育(主要是大牲畜和集体猪羊)集体饲养,草料质量差,管理不善,营养状况不好,所以家畜普通病发病率较高,马属动物普通病主要有肠炎,便秘等;牛的普通病主要有前胃弛缓,三胃积食、肠炎、风湿、肺炎等。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家畜都分散为户养,饲养水平大大提高,各种普通病也明显减少。
  第二节畜禽疫病防治方针及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我区又根据各种畜禽疫病发生、为害情况,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防制政策和管理规则。
  1964年我区发生了以牛为主的A型口蹄疫,专署根据国务院关于《迅速扑灭家畜口蹄疫的紧急通知》,立即成立了口蹄疫防治指挥部,对疫区下达了隔离封锁令,并停止疫区家畜及其产品的市场交易,禁止疫区家畜及其产品调出、调入,并且全面开展了牛预防注射,很快扑灭了疫情。
  为了防正口蹄疫再传入我区,1966年专署又下达了关于《严防口蹄疫传入和发生的紧急通知》。
  我区第二次发生口蹄疫的时候,地区成立了领导班子,为了迅速扑灭疫情,还作子许多具体规定,如对疫区,疫点实行封锁,对病斋隔离治疗或扑杀深埋,主要交通道路设立检疫消毒站,疫区禁止家备及其产品交易、调出和调入等。
  1979年我区梁山县发生狂犬病,以后逐渐葛延,使全区各县均有零星发生。行署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外贸部,供销总社《关干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精神,建立了防治狂犬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于1981年10月下达了关于《预防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对预防和消灭狂犬病作出了具体规定,采取了有效措施,很快予以扑灭对于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我区也根据中央,山东省有关规定,制定了具体指施,对牛、羊进行了3次布氏杆菌病抽查,并结合日常检疫工作,发现病畜及时处理基本上控制了疫情发生、流行。
  为了更好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50年代起,我区就开展了大牲畜小保槽,大保槽:60年代在普遍开展大保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家畜疫病合作防治,1980年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又逐步开展了畜禽疫病防治承包责任制。在这方面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单项到多项,由简单到综合,由一种家畜到多种畜禽逐渐发展起来的。开始搞小保槽时,只限于大牲畜,畜主按每头牲畜一年向承保单位交一定数量的保槽费(多数是1元),承保单位除免费防疫注射外,还定期进行牲畜健康检查和饲养管理技术指导(一般每月2~3次)。这样既可提高科学养畜水平,同时又能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或无病早预防,以后逐步发展到大保槽,推行疫病合作防治和疫病防治承包责任制时,在增加承包费(一般牛、驴每头每年交5-7元,马、骡15-18元,猪3-4元)的同时,承包单位的服务项目也增多了,如包配种、包治疗、包阉割等。这个时期不仅仅限于大牲畜了,一些生猪、家禽也搞了承包。在家畜保险方面,也开始搞了,有的县是畜牧兽医部门和保险公司联合搞了,有的县市畜牧兽医部门和保险公司合搞的。
  第三节畜禽疫病预防措施
  一、预防注射
  利用疫(菌)苗对畜禽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从50年代初期我区就开展了这项工作。那时候县、区没有畜牧兽医站,地区畜牧兽医站人员也很少。在防疫期间,由省家畜防疫站和地区站共同组织防疫工作队,深入基层进行重点预防注射,以后由地区畜牧兽医站结合各县组成防疫工作队进行防疫。50年代期,各县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区也逐步建起了兽医联合诊所(以后改为畜牧兽医站),自此防疫工作,在地区畜牧兽医站统一部署下,由县、区(公社)畜牧兽医站组织人员进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每个大队固定一名兽医防疫员,有的叫“赤脚兽医”、也有的是由大队卫生室人员兼任。在防疫期间,地、县、社畜牧兽医站逐级把药械发下去,各大队自行进行防疫,防疫人员的报酬,由本队记工分,有的也收取少量防疫费,从中提取一部或大部作为防疫人员的报酬。实践证明,这种防疫形式,防疫质量没有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防疫工作是在地、县畜牧兽医站的统一部署下,由公社(乡镇)畜牧兽医站组织防疫队伍(以本站人员为主,吸收少数有一定技术的农村兽医参加,片包干进行防疫,每人的工资报酬,随防疫情况和收费多少有所浮动。
  防疫对象是根据各种畜传染病在每个时期的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来确定的。在我区1958年前是以预防家畜炭疽、气肿疽、牛肺疫为主,猪鸡的防疫次之1958~1976年,以防猪瘟、猪丹毒为主,鸡、大牲畜的防疫次之,过去多年来由于对鸡的防疫抓得不力,主要表现在防疫密度低(一般防疫密度在30%以下),质量差,预防注射时间太晚,因此,每年都由于鸡瘟流行造成大批死亡。1976年以后把鸡的防疫(鸡瘟、禽霍乱)提到首位,防疫时间由秋后防疫(9~10月)提前到夏季(7~8月)进行防疫。到目前为止,我区畜食的防疫仍以鸡、猪为主,大牲蓄的防疫次之。
  几种主要疫病的预防注射情况如下:
  ①牲畜炭痕,我区自1949年起就开始了牲畜炭疽病的预防注射(当时主要是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牲畜进行预防注射),连续进行三年,所用疫苗是无毒炭疽芽胞苗和I号炭疽芽胞苗。
  ②气肿疽:50年代初期在我区就有流行,特别是1952~1953年东明、菏泽、成武、鄄城、曹县流行较重,其他县也有发生。那些年气肿疸是主要防疫对象之一,应用气肿疽甲醛菌苗。经过几年的预防注封,1955年之后此病就基本上没再发生。③猪瘟:1952年开始就进行了猪瘟的防疫工作。起初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1957年后推广猪瘟兔化弱毒湿苗;1965年后改为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1979年后逐渐推广了猪瘟、猪丹毒弱毒二联苗。
  ④ 猪丹毒:1954年开始用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防疫;1979年后改为猪瘟、猪丹毒二联苗。
   ⑤鸡新城疫:1951年起用I系鸡新城疫弱毒湿苗,以后逐渐改为冻干苗。1962年后又增加了Ⅱ系鸡新城疫弱毒湿苗进行雏鸡滴鼻。
  ⑥ 禽霍乱:1971年起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由于此苗免疫期短。反应重、保护率低,所以至今疫情未能得到控制。
  ⑦ 禽痘:1984年以来,进了少量鸡痘鹤鹑弱毒冻干苗,对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鸡
  进行了预防注射。
  ⑧ 口蹄疫:1965年春季开始用口蹄疫A型鼠化弱毒疫苗对牛进行预防注射。
  ⑨马传贫:1981年3月在东明县陆圈公社搞过预防注射试点,用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皮下注射,由于注射后影响病马的检出,所以没有广泛注射。
  ⑩ 狂犬病:1981年12月我区第一次用狂犬病疫苗对狗进行肌肉注射1983年和1985年又分别进行了部分预防注射。
  ⑪破伤风:我区每年都进行破伤风类毒素预防注射10-20万头,主要用于优良品种和种畜。
  ⑫羊肠毒血症:1970年秋季曹县畜牧场羔羊发生肠毒血症,1971〜1972年用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菌血下注射。自此,这种病再没发生。
  ⑬兔瘟(又叫兔病毒性出血症),1984年我区巨野县首先发生,以后扩散到其他县,用兔病毒性出血病组织甲醛灭活苗进行了皮下注射。
  二、检疫
  检疫是发现、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0年代初期,主要是对当时发病较重的炭疽、鼻疽、气肿疽、猪瘟等传染病进行诊断检查。发现后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1956年全区猪发生流行病,死亡较多,经学剖检、化验.接种,最后确诊为猪副伤寒。1958年后逐步开展了畜禽出入境检疫;1961年后又开展了畜禽市场检疫,主要是集市上对大牲畜、生猪进行成交检疫。1981年地区成立了铁路兽医检疫站(附设在地区畜牧兽医站内开展了铁路兽医检疫工作,1983年《食品卫生法》下达后,各县、市都开展了以县城、大集镇农贸市场为主的肉品检验工作。1985年《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实施细则》下达后。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都很重视,10个县、市人民政府都根据“条例”和“细则”精神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和颁发了贯彻执行的具体意见,农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全面开展了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
  1、畜禽检疫
  ①家畜炭疽:主要是搞临床检查、测温、注苗等,必要时作炭沉。
  ② 口蹄疫:主要是临床检查,也可作口蹄疫测毒。
  ③布氏杆菌病:除各县、市外调活畜检疫外,地区重点抽査,主要是进行平板凝集试验。1965、1979、1984三年,地区畜牧兽医站分别进行了重点抽查,牛的阳性率为0.5〜羊的阳性率为1〜2%。④ 结核病:我区有零星发生。用结核菌素点眼或皮内注射试验进行检查。我区阳性率很低。
  ⑤马鼻疽:我区有零星发生。用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和临床检查。在我区阳性率逐年降低。1968年从引进的新疆马100匹中检出阳性马34匹,发现病马及时处理。70年代以来很少检出阳性马。
  ⑥ 马传贫:1968年开始对引进马进行综合检査和琼扩试验,共检出病马200多匹,除病死者外,全部扑杀。现在很少发现病马。
  ⑦ 猪瘟:主要是临床检查,必要时做交互兔疫试验和酶标试验。
  ⑧ 猪丹毒:主要是临床检查。
  ⑨ 猪密螺旋体痢疾:主要是作临床检査和粪便检查。菏泽种猪场1982年发生此病,经过几年的检疫、治疗和更新猪群,基本消灭此病。
  ⑩ 猪喘气病:主要是临床检查。此病多年不见了。
  ⑪鸡新城疫:主要是临床检查,近几年此病已基本控制。
  ⑫禽霍乱:做临床检査或剖检作涂片镜检。
  ⑬鸡球虫病:做临床检查和粪便检验。
  2、肉品检验
  在做好宰前检疫的基础上,进行宰后肉品检验。主要检查猪瘟、猪丹毒、囊尾蚴、旋毛虫、肉包子虫、炭疽、结核、口蹄疫等。
  检疫的重点是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腐败变质的肉品。
  3、皮张检疫
  散装或包装表面进行消毒或作炭沉试验。
  4、毛类检疫
  作外包装表面消毒或密闭熏蒸消毒。
  近几年来的检疫情况如下:
  1985年集市检疫大牲畜153862头,其中检出病畜1832头;检疫生猪249200头,其中检出病猪2482头;检疫活羊277560只,其中检出病羊462只。出境检疫菜牛5830头、生猪96800头,活羊83500只。检疫猪肉4632吨(其中变质70吨)、牛肉2176吨(其中变质7.3吨)、羊肉580吨、鸡肉410吨;检疫各种皮张158万张、毛类1500吨。
  1986年集市检疫马类(包括驴、骡)238,278匹,其中检出病者330匹;牛90,016头,其中检出病牛598头;羊235312只,其中检出病羊521只;生猪311883头,其中检出病猪2574头;禽1352030只,其中检出病禽7793只;兔694299只,其中检出病兔1298只。还检验猪肉6158.5吨,其中变质62吨;牛肉2451吨,其中变质18吨;羊肉1443吨,其中变质7吨;鸡肉524吨,其中变质2吨;兔肉100吨。出境检疫大牲畜8000头、菜牛6800头、活羊110000只、生猪121000头、检疫猪肉5000吨、羊肉800吨、牛肉2749吨、禽肉600吨、检疫皮类127,112张、毛类27,207件。第四章畜牧良种场
  根据我区畜牧良种资源情况和培育良种的需要,自1957年以来,我区先后在菏泽。鄄城、曹县建立畜牧场4处:荷泽黄牛繁殖场、种猪场,鄄城黄牛繁殖场,曹县种羊场,均属国家投资办场,归地方农业局领导。
  第一节菏泽黄牛繁殖场
  1.场址
  菏泽黄牛繁殖场,设在菏泽市沙土集镇义合岭,位于菏泽城东30公里处。
  2.建场历史及发展概况
  该场址在1949年以前是荷泽天主教森林会集资造林的地方,有地440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归国家所有。1957年山东省农林厅建农业示范场,1958年交菏泽县管辖,筹建黄牛繁殖场,1959年山东省农业厅正式批准建场,基建投资13万元,主要用于建牛舍、买种牛。次年又拨款10万元。1961年拨款6.5万元。3年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29.5万元、流动资金1.8万元。1961年未黄牛存栏110头,房舍建筑面积2120平方米,有固定职工60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行政管理人员7人,工人52人。
  1962年分建园艺场一处,划出土地2000亩归园艺场。此时正值灾情频繁,经济一度困难,被迫压缩牛群,减少人员,只留基础牛群37头,干部职工29人。1967年又重新扩大牛群,年末牛群又发展到116头。
  1968年,黄牛、园艺两场合并,设畜牧队、果树队、农田队、后勤队等4个作业队。
  1974年,黄牛繁殖场又单独成立。共有土地3700亩,根据果树种植情况,划分给黄牛场土地1500亩(其中包括1972年济南军区后勤部占用的土地500亩)。
  黄牛场属国营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以繁育推广鲁西黄牛为主要任务。在农村分田到户以后,于1983年开始在场内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按职工人数平均将土地和基本母牛分别承包到人,在保本保值的前提下,场方每年提取一定数量的管理费。场内的管理工作,由场长、副场长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了5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场内一切事务。
  这个场建立30年来,基建投资共计63.97万元,流动资金32.1万元。累计固定资产65.1万元。共繁育良种牛1171头,自1960年以来共推广出售986头,占繁育头数的84.2%。
  1973〜1978年,是黄牛场饲养牛高峰时期,总饲养头数200头左右,基本母牛101头°1977年存栏牛270头,当年产仔84头,推广出售55头。第二节鄄城县黄牛繁殖场
  1.场址
  鄄城县黄牛繁殖场,设在鄄城县城东南4公里处,鄄郓公路北侧。
  2.建场历史及发展概况
  该场是1960年由山东省农业厅投资建立的,当时有土地637亩。1961年投产,有黄牛13头,职工25人,其中干部5人,工人20人。1962年黄牛场并入园艺场。牛群全部处理。后来又重新恢复。到1964年,基本母牛40余头。1974年养牛最多。存栏牛170多头其中基本母牛68头。种公牛3头。有牛舍及职工宿舍45间。另有库房、车库等全套设施。添置25马力拖拉机2台,55马力拖拉机1台,50马力拖拉机1台。12马力拖拉机1台。播种牧草380亩,改善了饲养条件。适龄母牛的怀胎率达到20%,产仔率达到少102.5%,受到全国黄牛育种委员会的表彰。
  1967年加强了场的经营管理。实行了两级核算,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还扩大副业生产,增加了收入,使黄牛场转亏为盈。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个场也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全场的土地及牛群,全部按人承包给54名职工,实行保本保值,每年场方提取管理费300元.其余收入全部归己,全场现有牛130头.其中基本母牛49头,按政策规定每推广出售1头良种牛,由国家补贴400元,此项款列入农业事业费,划归农业局管理,但多年来,大部分被县政府截留挪用。
  1986年底,全场有固定资产42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干部职工共51人,其中干部^6人(畜牧师1人,畜牧技术员1人),工人45人。
  1973年以来育成推广良种牛644头,占繁殖头数的85%。
  第三节菏泽种猪场
  1.场址
  菏泽种猪场在菏泽城东北11公里,菏郓公路北侧。
  2.建场历史及其概况
  菏泽种猪场是1976年山东省农业厅投资建立的。总占地面积为1404.2亩,系由当时辛集公社大郭集、牛官庄、孔花园3个生产大队征用、场部占地139.2亩,沟.路.渠占地175亩,耕地1090亩、总投资102万元,其中地方投资20万元,省拨流动资金14万元。
  1977年下半年种猪场基本建设完工投产,购进猪48头,其中荷泽黑猪14头、新金猪2头,内江猪32头,种公猪10头,全场共44人,其中干部11人(畜牧技术人员3人),工人33人,1978年生猪存栏数达到560头,其中基本母猪98头,种公猪9头。
  1980年上半年该场传入猪痢疾,根据山东省农业厅指示,采取了净化措施,对所存生猪全部淘汰。1985年又恢复生猪生产.当年购进菏泽黑猪17头,杜洛克4头,其中母猪3头、公豬1头。年内推广仔猪42头"存栏猪59头,其中杜洛克瘦肉型猪14头、全场共55人,其冲干部6人(技术人员1人),工人49人、目前也全部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
  第四节曹县畜牧场
  1、场址 、
  位于曹县魏湾镇东南太行堤水库(第三库),原名为曹县羊场。
  2、建场历史及概况
  曹县畜牧场是1972年由山东省农业厅投资建立的。土地总面积共900亩,其中耕地470亩,草地面积360亩,全场共23人其中畜牧技术人员4人。1972年末存栏大牲畜14头,猪40头,绵羊98只。
  该场历年累计投资44.7万元,累计投放流动资金34万元。
  多年来该场管理不善,畜牧生产成绩不大。近几年来也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到1985年绵羊已处理,改为饲养青山羊,存栏数90只。
  第五章饲草饲料
  第一节饲草饲料的类型
  一、饲草的种类
  1.农作物秸秆
  在我区农作物秸秆中可作饲草的主要有麦秸(包括麦糠)、玉米秸、豆秸、谷草、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棉花叶等。其中麦秸(糠)产量最大,约占全部农作物秸秆的45%以上,主要用于喂牛,近年来也用于饲喂驴、马和骡。玉米秸一般只用其叶或上半部饲喂家畜,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叶蔓类一般不经加工就可直接饲喂家畜,其利用率80〜90%。除此之外,还有豆叶、豆角皮、茭草秸、高粱壳等也可作饲草,但数量不多。
  2.各类树叶
  我区林业较为发达,树叶产量很大,许多树叶都是畜禽的好饲草。如榆叶、槐叶、柳叶杨叶、桐叶及各种果树叶等都可以饲喂畜禽。据1984年调查,全区有各种用材树或,83亿棵,其中3年以上的1.65亿棵・有各种果园(尤其是苹果园)27.48万亩,共计可产树叶7亿多公斤.当年收集4亿余公斤.其中可作饲草的3.6亿公斤,实际用于饲喂畜禽的2.7亿公斤二占整个書會饲草量的11%;用作烧柴的0.9亿公斤。
  3、各类野草
  我区是农业区,没有草原和专用牧场,但是河滩、湖区、堤岸及农田;果园野草很多,广大取民历来就有采集野草饲喂畜禽的习惯.青草当时吃不完"就晒干贮存起来。以备冬春饲用。1984年全区共收集野草1.7亿公斤,其中饲喂畜禽的1.51亿公斤,占畜禽饲草量的6.4%。
  4、人工种植饲草
  主要有苜蓿、沙打旺、聚合草、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等,但数量不多。苜蓿是一种良好的饲草作物,我区50年代种植较多,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6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了。1978年统计,全区种植苜蓿仅3905亩,1980年下降到1962亩,以后就更少了。60年代初期,单县、郓城、郓城等县沙土地曾引种过沙打旺.1970年我区从济南引进过聚合草,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841亩。1973年我区从南方引进过水花生、水浮莲、水浮萍,在荷泽县搞了试点,但没推开。1976年定陶县曾引种过水葫芦,当年种植2000多亩。
  二、饲料的种类
  1.粮食类(包括地瓜)
  我区用作饲料的粮食主要有高粱、玉米、地瓜(或干)、豆类(黑豆、黄豆、豌豆等),其次有大麦、小麦、茭草、谷子等。
  2.农副加工类
  主要有麦麸、米糠、豆饼、棉籽饼、豆腐渣、粉渣、酱油渣、酒醋糟等。
  3.靑绿、多汁饲料
  主要有各种蔬菜(如菠菜、白菜等)、瓜类(如南瓜、西瓜皮等)、萝卜(主要是红萝卜)等。鲜地瓜、鲜地瓜秧打浆后也作为青绿、多汁饲料。
  4.动物性饲料
  主要有鱼粉、骨粉、小鱼虾、血粉等。我区鱼虾产量很少,所以鱼粉饲料不多,远远不能满足畜牧生产之需要。
  5.配合(混合)饲料
  过去多年来由于生产条件差,科学养畜水平低,在畜禽饲养中,一般都是有啥喂啥,饲料单一。近些年来开始利用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喂养畜禽,一方面是不少农户,特别是畜禽饲养专业或重点户,自己根据配方配制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另一方面,各县、市或乡镇,己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专门为畜牧生产加工、提供配合(混合)饲料。
  第二节饲草饲料的开发利用
  一、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概况
  50年代初期,农村经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并逐步组成互肋组。当时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高粱、大豆、谷子、地瓜等。不少农户为了饲喂家畜,还特别种植一些茭草、黑豆等。这个时期主要的饲草是麦秸(糠)、豆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秧等。农民还利用夏秋有利季节采集野草、树叶饲喂家畜。冬春喂花草。即;将农作物秸、叶、秧及青干草铡碎与麦秸或麦糠掺在一起饲喂家畜,营养全面适口“ 性强。这个时期的精料主要有高粱、豆类(黄豆、黑豆或豆饼)、茭草、麸皮等。1955〜1958年,全区农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这个时期大牲畜多数是集体饲养(部分集体单位还养了猪、羊),个体户只饲养猪、羊及家禽。这个时期饲草饲料等方面与前没多大变化。
  1959〜1978年,这个时期不仅大牲畜全部归了集体,而且大部分集体单位(大队和生产队)都饲养了猪,特别是母猪多数由队饲养,产下仔猪分到各户喂养,叫做“队繁户养” 。也有少数集体单位饲养了羊。这个时期在农作物种植上,玉米、地瓜种植面积扩大,高粱、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家畜饲草以麦秸、麦糠为主,精料以地瓜干、玉米、麸皮为主,豆类饲料大大减少。夏秋季节,集体家畜青草喂量减少,冬春喂花草者也不多了。个体户饲养猪、羊,主要靠野草、树叶和地瓜类。这个时期,在大牲畜、养猪等方面,饲草饲料单一,蛋白质饲料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也是那个时期畜牧生产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1979〜1986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胜利进行,家畜陆续归户所有,粮食生产大幅度增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饲草以麦秸、麦糠、玉米秸(叶)、地瓜秧、花生秧为主,野草喂量增加,冬春饲喂花草的习惯重新恢复;饲料以玉米、豆饼、麸皮、棉籽饼为主。饲草饲料质量大大提高,精料喂量也大大增加,现在一般1头牛、驴1年喂精料400〜500公斤;1949〜1958年每头1年喂料300〜350公斤;1959年至1979年每头1年喂料150〜200公斤。在养猪生产上,有啥喂啥,饲料单一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变,有不少农户尽管没有用配合饲料喂养,但至少能做到用几种饲料混合喂猪。目前猪饲料中不仅精料比重大大增多,而且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现象也基本解决,所以近几年来猪的存栏数虽然增加不多,但质量大大提高(头重和出栏率增加)。
  二、饲草饲料喂用新技术的应用
  1.青贮饲料
  利用玉米秸、地瓜秧(鲜)等主要原料搞青贮,1954年首先从定陶县开始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区推广。1959年全区青贮饲料达27524公斤。1975年全区共搞27780窖,共计2243万公斤,1977年以后搞青贮饲料的就很少了。通过青贮,可以提高鲜玉米秸、地瓜秧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2.变槽和发酵饲料
  以树叶、地瓜秧、棉花叶、糠秕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变糟发酵。1952年东明县首先进行,以后逐步向各县推广。郓城县1974年有1098个大队,其中搞变糟发酵饲料的就有450个大队,共搞变糟发酵饲料1000多万公斤,主要用于喂猪。
  3.糖化饲料
  是学习推广解放军叶洪海发明的中曲糖化饲料新方法。1975年全区共搞糖化饲料544万公斤。1977年全区有6310个大队,搞糖化饲料近1500万公斤。开始搞糖化饲料用中曲做发酵剂,后来用盐水取代中曲,效果不好。这种糖化饲料主要用于养猪。
  4.青绿、多汁饲料打浆喂猪
  60至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的増多,利用青绿、多汁饲料打成浆再喂猪,在我区很快推开。1975年全区有打浆机9970台。1977年全区有3820个大队,挖贮浆池65650个,贮存打浆饲料3242.25万公斤。5、碱化麦秸
  为了提高麦秸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我区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曾推广过碱化麦秸喂家畜(主要是喂牛),其方法是,用2%生石灰水将麦秸浸泡一天,捞出晾干喂牛。1964年定陶县搞了75万公斤。
  6、小球藻喂猪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区有几个地方搞了小球藻喂猪试验,但没搞开。
  三、棉籽饼去毒喂畜禽
  蛋白质饲料不足,是我区畜牧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区是棉花重点产区,棉籽饼资源丰富,而且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棉籽饼含蛋白质,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一般棉籽饼含蛋白质约30%,棉仁饼含蛋白质约40%。但是,在过去我区广大农民由于对棉籽饼喂畜禽缺乏安全利用的科学知识,所以大部分棉籽饼直接下地当了肥料。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棉籽饼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影响。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农村所生产的棉籽饼基本上都集中在生产队,那时候除少数因饲料不足,喂了集体牲畜,其绝大部分都直接下田当了肥料,进入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棉籽饼则集中到农户手中,但是,棉籽饼喂畜禽的比重仍然很低。据1981年初调查,全区棉籽饼有70%直接下地作了肥料,喂家畜的还不足30%,其中喂牛的占20%左右,喂猪的不足10%,当时群众在利用棉籽饼喂畜方面大体有4种状况,一是:不少农民没认识到棉籽饼喂畜的好处,结果把大部分棉籽饼下地当了肥料:二是,过去没有用棉籽饼喂畜的习惯,又因棉籽饼有毒,所以不敢用棉籽饼喂畜;三是,在词料不足的情况下,家中又有了棉籽饼,就在有啥喂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用棉籽饼喂畜。但多数农户因为喂量不大,没有发生中毒事故,个别农户由于喂法不科学,用量又大,造成牲畜中毒甚至死亡;四是,少数农户认识到棉籽饼喂畜的好处,又懂得一些安全利用知识,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棉籽饼先喂畜后肥田的好处,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从1980年开始,我区就认真抓了棉籽饼脱毒喂畜工作.地区畜牧兽医站首先在菏泽县黄牛场搞了棉籽饼喂猪试验。接着又在菏泽县皇镇公社搞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试点。这个公社74%的大队推广了硫酸亚铁去毒棉籽饼喂畜,效果很好.在这里又召开了由各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参加的现场会,从而推动了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工作。
  据统计,1981年我区共生产的棉籽除去留种和支援外地以外,尚有1.645亿公斤用于加工,可出棉饼1.275亿公斤,平均每户85公斤,直接下地当肥料的占52.4%,比上一年下降近20%;喂牛的占30.3%,比上一年增加10%;喂猪的占16.9%,比上年增加7%。这一年全区共购进硫酸亚铁14.9万公斤,用作棉籽饼去毒剂向群众推销。
  1982年全区共生产棉籽饼(包括棉仁饼)2.215亿公斤,平均每个农户147.5公斤。直接下地作肥料的占52.35%;喂牛的占29.43%;喂猪的占18.22%。在喂畜的棉籽并中,用硫酸亚铁去毒的占44.3%。
  1983年初,地委召开了1000多人参加的农业科技大会,地区畜牧兽医站开着大汽车,高挂“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新技术”的大字橫幅,带着技术资料和硫酸亚铁等实物,由站长带领,到大会宣传,并当场解答询问,收到很好效果。科技大会以后,根据行署领导的意见,地区科委和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5月份行署以“荷行发68号”文将这个考察报后转发至各县政府和地直有关单位。这个文件传达贯彻后,对全区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的工作推动很大。
  为了推动科学利用棉籽饼喂畜工作的全面开展,9月份地区科委、科协、农业局、粮食局。供销社5个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査组,对各县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情况,进行了检査评比。结果菏泽县为第一名,荣获行署颁发的流动红旗一面,奖状一枚。巨野县。成武县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名,各得奖状一枚。
  为了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推广利用脱毒棉饼喂畜,11月份地区科委和农业局联合编印了“棉饼去毒喂畜禽好”的彩色宣传画2万张,发至全区各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1984年9月份,地区科委、科协、农业局、粮食局、乡镇企业局、棉麻公司6个单位又组织了一次联合大检査。检査组分别到10个县。市的30个乡镇进行了检查。共访问了1200户,这些户1983年植棉4600亩,共产棉饼39.08万公斤,其中下田当肥料的24.045万公斤,占60%多;喂畜的15.035万公斤,占40%。喂畜棉饼中脱毒的10.09万公斤,占67%.另外检査组还检査了3个棉油加工厂,3个饲料加工厂。这次检査评比,第一名是巨野县,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定陶和鄄城县。
  第六章畜牧兽医技术培训
  1949-1953年,农村畜禽疾病的防治主要靠民间个体兽医。1953年以后人民政府把民间个体兽医组织起来,成立了区曽医联合诊所,承担周围农村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
  为了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地区每年都举办一期兽医防治技术培训班,时间1个多月,人员100人左右.主要培训对象是县.区兽医站人员。各县也举办此类培圳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区兽医所和农村兽医人员,培训时间10-15天。
  地区每年还举办畜牧饲养。配种技术培训班,时间半月,人员100人左右。
  1956年地区举办了青贮饲料技术培训班,主要学习青绿玉米秸、地瓜秧的青贮技术,时间5天,共40人,培训对象主要是各县畜牧兽医站和重点农业社畜牧技术人员。
  1958年地区举办了兽医检疫员培训班,时间10天,30人,主要是各县畜牧兽医站人员。这一年还举办一期兽医防疫培训班,时间5天,100人注要培训对象是区兽医所人员。为了提高大牲畜配种技术,地区还举办一期由县,区牲畜配种站人员参加的配种技术培训班。时间7天,120人。
  1959年地区举办了发酵饲料技术培训班,时间4天,30人。
  1960年地区举办了畜牧场家畜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时间5天,100人,主要培训国营畜牧场及集体饲养场人员、这一年地区还举办一期中兽医诊疗技术培训班,时间10天,50人,主要培训县兽医站及重点公社兽医站人员。
  1962年地区举办了中兽医和中西医结合技术培训班,时间30天,120人,其中学习中兽医技术的60人。这一年还举办一期兽医化验训练班,时间7天,20人,还举办一期种畜鉴定技术培训班,时间7天,200人。1971年地区举办了中兽医针灸训练班,时间10天,60人。
  1974年地区举办了兽医外科手术师资培训班,时间30天,50人。
  1975年地区举办了中兽医技术培训班,时间40天,100人。
  1976年地区举办了兽医基础训练班,时间45天,120人。
  1977年地区举办了畜禽疫病普査训练班,时间10天,30人。地区训练班结束后,各县又分别举办此类训练班,共培训280人。并对全区畜禽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区畜禽各种疾病的种类、分布等。这一年地区还在郓城县黄安公社罗庄举办了养牛培训班,时间5天,42人,培训人员是各县畜牧兽医站畜牧技术人员及重点大队负责人。
  1980年地区组织了兽医诊疗技术巡回报告团,一行6人,到每县报告一天,10县听众1000多人。
  1981年地区举办了畜禽寄生虫防治技术师资培训班,时间7天,40人。
  1982年地区举办了兽医卫生检验训练班,时间17天,60人。还举办一期中兽医技术培训班,时间35天,50人。
  1983年地区又举办一期兽医卫生检验训练班,时间7天,40人。
  1984年地区举办了兽医化验“酶标”新技术培训班,时间5天,10人(每县一人)还举办一期中兽医技术培训班,时间45天,50人。
  1985年地区举办了兽医化验技术比赛训练班,时间3天,15人。还举办了鸡新城疫监测培训班,时间7天,14人,主要是为各县、市培训技术骨干,还举办一期畜牧兽医新技术培训班,时间10天,60人。
  1986年地区举办了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培训班,共两期。每期50人,时间7天。地区培训班结束后,各县、市分别举办了此类培训班,共培训1600人。这一年地、县共培训兽医卫生监督员55名,兽医卫生检疫员872人。为全面开展畜禽疫病检验工作,提供了技术力量。
  第七章畜牧兽医机构及其演革
  第一节地区级
  1949年下半年,地区成立兽医站,隶属于行署农业科。当时的站长是许健民。
  1950年,平原省成立后,兽医站改为荷泽地区专员公署畜牧兽医站,站长杨丛。全站15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
  1953年,畜牧兽医站撤销,地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所,内设畜牧兽医股,共18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股长汤景秀,副股长张林祥、张登玉。
  1954年恢复畜牧兽医站,共20人,其中技术人员16人,站长王启彦,副站长张登玉。
  1958年初专区畜牧兽医站撤销,成立了菏泽地区兽医细菌诊断室,共5人,其中皮术人员4人,主任张登玉。同年9月因菏泽、济宁两地区合并,两地区畜牧兽医人员也随之合并到济宁地区专员公署畜牧兽医工作站。
  1959年6月,菏泽、济宁两地区分开,又成立荷泽地区畜牧兽医站,共26人,其中技术人员24人,站长张登玉、副站长杭怀顺。1959年11月成立了地区畜牧局,1960年2月撤销畜牧兽医站,改为畜牧兽医工作队,共28人,队长何淑良,副队长冯建华、徐学孔。
  1960年4月成立菏泽地区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副站长陈明新。
  1963年畜牧局撤销后,又恢复畜牧兽医站,共24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站长丁培明,副站长徐学孔。同时又成立寒羊育种辅导站,站长王登山。
  1965年,鲁西黄牛和寒羊育种辅导站撤销,并入畜牧兽医站,全站34人,其中技术人员21人,站长杨殿鳌,副站长徐学孔。
  1979年成立畜牧局,下设3个业务站:
  ① 畜牧兽医站2共16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站长徐学孔(以后又增加王惠芳为副站长)。
  ② 寒羊育种辅导站:共5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站长王登山,副站长王景元。
  ③ 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共8人,其中技术人员7人,站长宗杰,副站长栗同海。
  1981年畜牧局并入农业局,上述3站继续保留。
  1984年畜牧兽医机构又作了如下调整:
  ① 畜禽服务中心:共18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主任杨殿鳌、副主任田海良、栗同海。
  ② 兽医站:共19人,其中技术人员18人,站长徐学孔,副站长何淑彬。
  ③ 畜牧站:寒羊和鲁西黄牛育种辅导站撤销,成立畜牧站,共16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站长王景元,副站长王曰政。
  1985年畜牧、兽医两站合并为畜牧兽医站,共34人,其中技术干部30人,职工4人,站长徐学孔,副站长王景元、何淑彬、王曰政、李建华。
  第二节县(市)级
  1952年县级畜牧兽医站开始建立,到1956年全区各县都相继建立了畜牧兽医站,并从这年起,各县又陆续建立了家畜配种站,有的是单独建立,也有的是设在畜牧兽医站内。
  1958—1962年,部分县畜牧兽医站改为兽医院,1963年后又全部恢复了县畜牧兽医战。
  第三节区(公社、乡、镇)级
  1953年以后,我区先后成立了区兽医联合诊所;1958年改为公社畜牧兽医站;1983年以后又改为乡(镇)畜牧兽医站。
  区兽医联合诊所,是民间兽医个体联营,他们是自带口粮、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公社(乡镇)畜牧兽医站为集体单位,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社办公助,它是公社(乡镇)的一个集体单位,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1972-1980年,全区公社畜牧兽医站共1500人左右,国家每年补助30万元左右,每人平均200元)。1960年以前,公社畜牧兽医站人员都是集体职工和临时工(各占50%左右)。1960年以后相继配备了国家技长干部(大部分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分配到公社畜牧兽医站工作,工资由县农业局事业费中列支)。70年代,在公社畜牧兽医站工作的国家技术干部逐渐增加到总人数的20〜30%。在整个公社(乡镇)畜牧兽医站总人员中,集体职工(口粮由国家供应,工资从集体单位列支),占40%左右;临时工(自带口粮,工资从集体单位列支)占30—40%,其中有60%的属于长期使用的固定工。表5-13牲畜存养量单位:头续表1单位:头续表2单位:头续表3续表4单位:头续表5续表6续表7续表8续表9表5—14年度末猪羊、禽、兔、蜂存养量单位:万头、箱续表1续表2续表3表5-15年度末年度末猪、羊、禽、兔、蜂、貂存养量单位:万头、箱续表1续表2续表3续表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农林厅
相关机构
山东农科院
相关机构
山东农学院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黄麻鸡
相关专题
红麻鸡
相关专题
青麻鸡
相关专题
黑麻鸡
相关专题
灰麻鸡
相关专题
菏泽麻鸡
相关专题
本地猪
相关专题
新本猪
相关专题
约本猪
相关专题
小尾寒羊
相关专题
青山羊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曹县畜牧场
相关作品
菏泽种猪场
相关作品
菏泽黄牛繁殖场
相关作品
菏泽种猪场
相关作品
曹县畜牧场
相关作品
菏泽黄牛繁殖场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