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721
颗粒名称: 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
分类号: K106
页数: 11
页码: 5-17
摘要: 《菏泽地区农业志》中对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菏泽 大事记

内容

1921年
  5—8月单县连续80天大雨,西北护城堤被水冲开,城内街巷均可存船;商泽县伏天大雨。
  6月11日黄河决口,8月又下大雨,田野一片汪洋;秋季东明县大雨,县属皇姑庙小堤决口,大水直冲县城西关,全县被淹村庄320多个。全区多数地方雨水特大,耕地水泡,作物失收,农民生活十分艰难。
  1925年
  8月,黄河南大堤在黄花寺附近决口,全区被淹村庄2,000多个,淹没耕地500多万亩,灾民达200余万!农作物严重减产。
  1927年
  我区大部分县发生蝗灾,高粱、谷子等作物食之过半,作物减收,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求生。
  1932年
  东明县发生蝗蝻,
  害禾苗,民众不分昼夜进行扑打,未成大祸。
  1933年
  8月,河南、河北交界以北黄河数十处先后决口,我区8县受害面积80%左右。其中菏泽、曹县、郛城三县受灾面积达90%以上,单县、成武、定陶三县受无面积70%以上农作物严重减产,造成大面积的灾荒年。
  1937年
  8月1日菏泽两次发生地震,震中在解元集、小留,震级6-7级,倒塌房屋32万间,死亡16,051人,死亡大牲畜3,720头。
  1943年
  我区多数县大旱,农作物收成甚微,造成全区性的大灾年,农民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者甚多。
  1944年
  我区各级中共党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初步减轻了贫苦农民受剥削的程度。
  1946年
  中共在菏泽地区的各级组织领导农村的贫苦民众,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
  秋季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时,我区不少反动地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支持下,结成武装还乡团,进行"复辟”、“倒算”活动,并杀害我土改干部和积极分子。1948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山东战场节节胜利,菏泽地区的各级中共党组织领导人民粉碎反动地主的猖狂进攻,并组织工作队,对农村的土地改革进行了复查,实行“三榜”定案”从而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劳动人民分到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1949年
  8月,菏泽专员公署(属平原省)设立了农业科,主管农.林、水、气象等方面的各项事务,办公地点在专署院内。
  1950年
  6月,专署农业科改为建设科。
  1951年
  我区农民为了适应发展农业半产之需要,组织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开始走向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1952年
  4月,专署建设科改为农林科。
  11月平原省撤销,菏泽隶属山东省,专署农林科又改为建设科。
  1953年
   我区广大农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又开始组织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国家对粮食开始实行统购统销。
  1954年
  华东区农科所和山东省农林厅组成调查组,对山东省西部的黄牛进行了调查,并定名为地方良种一一鲁西黄牛,产地以我区为主。
  1955年
  6月建立了荷泽地区农业技术训练学校(荷泽地区农校的前身)地址在荷泽城西关外。
  1956年
  专署建设科又改为农业科。
  我区广大农村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我区大面积推广了小麦新品种碧玛1号、碧玛4号,更换了农家小麦品种。
  1957年
  专署农业科改为农业局。
  7月,我区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曹县最大日降雨量輕2.2毫米(定陶县为216.5毫米);单县七月连续降雨共514.7毫米。全区受畫面积913万亩"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
  1958年
  菏泽,济宁合并为济宁专区,菏泽专署撤销,专署农业局也并入济宁专区。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农村全部建立了人民公社,过远地超越了群众的觉悟水平命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建的界限,从而使篥一平二调“,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I误辛严重盛行起来,公社化初期,实行政社合一,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取消了生产责任制,经济核算制度也被抛弃,严重地损伤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区某些领导人盲目学习安徽等地种稻经验拿强调大种水稻,全区种植面积达43万亩,由于水利等条件差,亩产不足百斤,造成很大损失。
  菏泽地区农校升为菏泽农业专科学校,设立了农学,畜牧大专班。
  1959年
  菏泽、济宁两专区分开、随着菏泽专员公署的恢复,专署农业局也重新建立起来。
  建立了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县级单位)#由地区农业周管理,地址在商泽城东北官花园。
  全区大旱,受旱面积400多万亩,其中鄄城县73万亩,东明县60万亩.蒲泽县53万亩;成武、定陶两县受旱面积较少,各10万亩左右。
  全区蝗虫大发生,面积达700万亩,防治1,357万亩,用农药311.5万公斤豪挽回损失2,000万公斤(粮食),实际损失500多万公斤。
  1960年
  除继续保留地区农业局外,又建立了地区畜牧局。
  1962年
  菏泽农业专科学校下降为地区农业学校。
  1963年
  人民公社的体制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强调“等价交换” 、“按劳分配”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4年
  汛期阴雨连绵,全区受灾面积845万亩,其中郓城县172万亩,巨野县122万亩.东明县90万亩、菏泽县80万亩,曹县和单县各70多万亩,鄄城、梁山、成武、定陶各60万亩左右。
  全区小麦锈病大发生,发生面积463.2万亩,防治27.2万亩,挽回损失148万公斤,实际损失2877.5万公斤。
  随着高密933棉花品种的引进,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传入我区,首先在鄄城县左营公社韩屯村和地区农科所棉田内发现。
  我区从广东省调运地瓜救灾,地瓜小象鼻虫传入我区,当年就被扑灭。
  1965年
  地区农业局办公地点由专署大院迁到菏泽城东关外(菏泽县东关大队),即现在的菏泽市东城区。
  我区开始引入外地细毛羊,对本地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
  全区广大农村开展了 “农业学大寨“运动。生搬硬套地学习根本不符合我区情况的所谓大寨经验”,在农业生产管理上出现了混乱局面,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小麦品种上,我区大力推广普及了济南2号、同时引进了济南4号、济南8号一济南9号,山农3号2411、蚰包麦、丰产3号等小麦良种,更换了部分不适合我。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如:阿夫、北京8号、辉县红、阿勃等。
  1966年
  全区大旱,受旱面积586万亩,其中郓城县101万亩、曹县85万亩、单县77万亩,巨野67万亩;鄄城县旱灾较轻,受旱20多万亩:其他县受旱面积各40多万亩。
  全区蝗虫大发生,发生面积464.43万亩、防治445.57万亩,用农药224.18万公斤。挽回损失2,138.5万公斤,实际损失766.5万公斤。秋蝗发生较严重,发生面积200多万亩,最高密度每平方丈有虫万头左右。
  我区引进推广的棉花良种岱字棉15,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80%,亩产$5.2公斤,比1955年的棉花单产15.3公斤,增产64.6%
  在谷子种植上引进推广了724夏谷,更换了华农4号谷种。
  1967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进入高潮。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农村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当作“工分挂帅”、“物质刺激”、“走资本主义道路”等受到批判。以批判"唯生产力论”为名。在农业生产上提出“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强调"为革命种田“、“以粮为纲",收回群众的自留地,取消了集市贸易和正当的工副业生产,致使农业产量下降,农村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很苦。
  在高粱种植上,引进推广了遗杂10号、遗杂7号、晋杂5号、原杂12号等杂交高粱,更换了千斤红、熊岳253等高粱品种。产量虽然较高,但品质差,不受群众欢迎。
  1970年
  我区开展了锅灶改良工作,全区40—50%的农户改建了新型锅灶,节省烧柴50%左右。
  在地瓜品种上,遂步引进、推广了南京红、徐薯18等品种,另外,还推广了本地群众选育的栗子香、定陶69-1等地瓜品种。
  1971年
  开始引进推广农垦57农垦40、京引153、东方红1号、水源300粒等水稻良种。更换了农家品种紫皮旱稻#使水稻单产有了明显提高。
  1972年
  我区首先在菏泽、郓城、鄄城、曹县等县试建了沼气池,以后逐步在全区推广。
  在谷子品种上引进推广了双庆谷、柳条青、鲁谷3号、鲁谷4号、诸辐1号等品种。在大豆品种上开始引进,推广了齐黄1号和本地育成的跃进4号、跃进5号良种,更换了莒选23,徐州302等品种。
  1973年
  在小麦品种上,开始引进、推广泰山1号、泰山4号、辐63、泰山5号、白粒离38、百泉40、百泉41、昌乐5号、小堰4号、济宁3号、济南13号、城辐752等品种,主要更换济南4号、济南8号、济南9号、山农3号、2411等品起。
  1975年
  我区个别领导人生搬硬套外地经验,大搞小麦、油菜间作,即所谓“三耧一带”,也就是三耧小麦、一耧油菜。因为油菜需要早种(白露前下种),如果与小麦同时播种,不能安全越冬,结果全部冻死,最后成了 “三耧一空”造成小麦减产。随着墨西哥春麦和郑引1号小麦品种的引进,小麦腥黑穗病传入我区。
  我区开始推广杂交稻,如黎优57等,大幅度提高了水稻单产。
  1976年
  我区开展了棉花蚜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七星瓢虫治棉蚜。除利用棉田瓢虫外,还利用早春蔬菜上的蚜虫饲养瓢虫,古棉蚜大发生时释放"以补充棉田瓢虫之不足,有些单位还利用草蛉、瓢虫、食蚜蝇、农田蜘蛛等天敌扑食棉蛉虫的幼虫》以控制英危害。
  1978年
  10月,农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在我区召开丁全国山羊皮生产基地会议。
  我区开始引进、推广丹玉6号、中单2号.鲁原单4号等杂交玉米品种,主要更换了华威、白单4号、群单105等玉米单交品种,使玉米单产有了新的突破。
  1979年
  除保留农业局外,地区又建立了畜牧局。
  我区率先在东明、鄄城两县试行了以土地包干到户为主要特征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办法一经实践,立即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山东省农业厅批准,在我区鄄城县建立了斗鸡保种场。斗鸡是我国一个珍贵的玩赏型鸡种,原产于我区,由于多年战乱,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斗鸡几乎绝种。70年代以来,由于领导重视,斗鸡又有所发展。
  1980年
  全区各县普遍推行了以土地包干到户为主要特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在棉花生产上,开始引进、推广鲁棉1号、中棉10号等品种,更换了混杂退化的岱字棉15。另外还开始推行麦、棉间作套种的“一麦一棉**两作制、即麦田套种棉花,拔掉棉柴再种晚茬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增加了经济收入。
  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对农牧、农经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1981年
  全区大旱,是60年来少有的大旱年,受旱面积达1,117万亩,其中旱900万亩。土壤含水率10%以下的麦田600万亩,其中绝产20万亩,严重减产100万亩。574万亩春地、受旱成灾270万亩,其中秋粮绝产9万亩,减产二、三成的分别为110万亩和151万亩。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正式成立。农业广播学校教学质量高,学习方便,又能节约教育经费,适合农村实际情况,很受广大知识青年欢迎。
  12月,全国黄牛育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菏泽地区召开,山东、山西、河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农业厅、局长,部分地区行署分管农业的副专员,大专院枝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1982年
  地区农业、畜牧两局合并为菏泽地区农牧渔业局。
  全区冬春连旱,受旱成灾面积800多万亩。夏粮成灾面积450万亩,其中绝产29.0万亩。部分单位还遭受风雹灾害,其中凤灾面积75.3万亩;雹灾面积24・3万亩。1983年
  12月14日,根据全国黄牛育种委员会的意见,我区成立了黄牛育种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登玉,副主任委员毕彩品、石新民,秘书长张丛谦。
  我区农科所选育的大豆品种跃进5号,被评为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二等发明奖。
  1984年
  菏泽地区农牧渔业局应为菏泽地区农业局。
  1985年
  全区开展了综合农业区划,基本査清了全区农业资源家底,找出了农业生产的优势和碍障因素,科学地划分了农业区,初步确定了农业的方向、途径和措施。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会计学校菏泽地区分校成立,这对培养财会人员,提高基层财务管理水平收到明显效果。
  在全区农业结构调整中扩大了花生种植面积,总播种面积由原来的几万亩零星种植增加到110万亩,单产也由过去的50多公斤提高到200公斤。
  1986年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我局成立了农业志办公室。从此,开始了菏泽地区农业志的编写工作。
  1987年
  全区对农牧业科技干部开始进行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表0-2泽地区农业总产值(按全国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万元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续表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

《菏泽地区农业志》内容包括:概论、菏泽地区农牧业大事记、菏泽地区农业资源、菏泽地区土地所有制及其变革、菏泽地区牧业技术推广、菏泽地区畜牧业生产、菏泽地区农民生活、菏泽地区农业教育、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菏泽地区农业区划、菏泽地区农牧业机构和人员、菏泽地区农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