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7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殖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3
页码: 303-336
摘要: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为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经多方考察论证,充分利用附近地理环境优势,决定发展养殖业,与附近的刘庄行政村签订了养鱼合同。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养殖业

内容

一、养鱼、养兔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为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经多方考察论证,充分利用附近地理环境优势,决定发展养殖业,与附近的刘庄行政村签订了养鱼合同。养鱼地点选在刘庄引黄闸西,新、老黄堤之间的现有水塘,面积约200亩,放鱼苗8万尾,荷泽修防段出资0.79万元,选派两名职工与刘庄村村民共同饲养、管理,计划1987年底清塘出售。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又无养殖技术,加之周围社会环境混乱,经常发生乱偷滥捕,禁而不止,使养鱼项目以失败而告终。
  同年,荷泽黄河修防段从地区外贸局获悉养团鱼能出口赢利的信息,便在机关院内物资仓库东边建造养鱼池1处,养殖水面140平方米,放养团鱼苗125公斤。1987年,扩大团鱼养殖规模,又扩建标准养鱼池1处,养殖水面150平方米,放养团鱼苗250公斤。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预防、救治团鱼血斑病、肿胀病的知识,且此病发病急、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故养殖团鱼工作也亏损0.3万元。
  1986年,菏泽黄河修防段购进长毛兔100只,分给女职工饲养,兔毛出售后对半分成。由于获得信息不准,兔毛贬值,结果损失0.23万元。
  二、养蚕
  1991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为扩大综合经营范围,决定开展养蚕业,在机关东淤背区植桑苗28亩,幼苗长势良好。由于当地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强占桑苗田种植芝麻,桑苗被损坏50%,养蚕工作受到影响,仅在秋季试养了1张晚秋蚕,创收300元。1992年,养蚕3张,创收1250元。1994年养蚕2张,创收400兀,因收入甚微,1995年养蚕项目被放弃。
  1990年,荷泽黄河修防段遵照荷泽黄河修防处的指示,大力推广防生饲养养猪新技术,兴建养猪场1处,建猪圈7个、饲料防生池5个,配置饲料粉碎机1台,购猪仔40头,承包给3名职工饲养,年终生产猪肉1750公斤,作为福利待遇分给职工,使职工改善了生活。
  1997年8月31日,荷泽市黄河河务局与刘庄河务段签订养猪项目协议,协议期限】年。河务局提供资金10.5万元,其中资产投资4.5万元,养猪周转资金6.0万元,到期后全部归还。刘庄河务段修建猪圈10间,选派懂经营、会管理、责任心强的两名职工从事饲养工作,共养仔猪100头。到1998年,养猪数量增加到180头,年终出栏110头,尚存栏70头,创产值11.0万元、利润0.6万元。
  1999~2003年,刘庄河务段职工马海林承包了养猪项目,开始两年,养猪规模逐渐扩大、养猪数量逐年增加,1999年养猪180头,2000年扩大到330头。但由于市场不稳、行情多变,以后养猪效益逐年下跌,于2001年以后,养猪规模逐渐缩小。到2003年,养猪数量仅有58头,从此养猪项目便自行放弃。
  四、养鸡
  1992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按照山东黄河河务局的要求,开始了养鸡项目,筹资兴建养鸡场1处,并购进了必要的养鸡设备。4月,从天津购进蛋鸡800只,共投资3.62万元。
  为加强雏鸡和成品鸡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产蛋率,提高养鸡效益,选派了两名责任心强、热爱养鸡事业、热心学习的职工到外地学习养鸡技术,并制定完整的承包管理办法,千方百计调动养鸡人员的积极性。初次饲养,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1992年底,共产蛋5000公斤,低价分给职工,改善了职工生活,收入0.56万元。
  1992~1998年的7年间,荷泽市黄河河务局的养鸡规模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每年的养鸡数量徘徊在500-1000只之间,没有明显的效益,仅局限于提高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生活。
  1998-2000年,为扩大养鸡规模、增加养鸡效益,经局研究,将养鸡项目承包给1名职工,签订了承包合同,扩大了肉食鸡的饲料数量,并饲养了部分蛋鸡。3年间共养鸡25500只,实现产值24.3万元。由于养鸡效益一直欠佳,2001年养鸡人员中止了养鸡承包合同,从此,养鸡项目被放弃。

知识出处

菏泽牡丹黄河志

《菏泽牡丹黄河志》

本书详细地记载了1986~2005年牡丹黄河治理开发的历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包括防洪工程、防汛、兴利、管理、综合经营、人物等方面。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