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夹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82
颗粒名称: 两夹弦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4
页码: 186-189
摘要: 两夹弦,是菏泽地区人民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它是在鲁西南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剧种。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两夹弦”,也叫“二夹弦”。
关键词: 民间艺术 两夹弦

内容

两夹弦,是菏泽地区人民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它是在鲁西南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剧种。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两夹弦”,也叫“二夹弦”。
  约在150年前,鲁西南流行着一种花鼓秧歌。常在农村打地摊演唱。因为它经常演出《休丁香》,被群众称为"花鼓丁香”。后来花鼓丁香由无丝弦乐器伴奏改为四胡伴奏,大量吸收当地其他剧种的腔调和表演艺术,不断丰富提高自己,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戏曲形式。
  1900年前后,两夹弦在其形成初期,没有职业班社。只有玩友班在农村搭成简易戏台演出。当时人员不多,行当不全,“行头”简单,演唱的多是“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剧目,如《休丁香》、《安安送米》、《王汉喜借年》、《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等。到1910年,著名艺人王玉华(旦角)开始在曹县马楼一带组织了“洪兴班”,这是两夹弦第一个职业班社。主要演员王玉华唱腔柔和,很受群众欢迎。这期间,两夹弦艺人经过不断努力,增添戏箱,丰富上演剧目,进行了明确的行当分工,开始演岀《三进士》、《清官断》、《孟姜女》等。1928年,菏泽艺人王文德(旦角,艺名小印)成立了 “共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王文胜(艺名二宝)、崔兰琴(艺名大金牙)、张秀香(艺名大白靴)、赵秀真(艺名二金牙)等。他们在音乐唱腔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去掉了一些过于粗鄙的唱词,吸收山东梆子的表演艺术使两夹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王文德唱做俱佳,颇受欢迎。张秀香唱腔髙昂,嗓音宏亮,自成一派,她是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的母亲、李景华的老师。经过一些优秀演员的不断改革和创造提高了演出水平,使两夹弦这个较为年轻的剧种,在群众中影响日大、流行益广。
  两夹弦流行的范围,主要在鲁西南的菏泽地区,后来扩大到周围广大地区。历史上因为传人和地域关系,两夹弦曾有北词、南词之分,其唱法稍有不同。鄄城以北的被称为北词两夹弦,代表艺人有李季安、王贯得、金豆子、王自端等人,至建国后已无专业社团。曹州以南的被称为南词两夹弦,发展比较迅速,流传较广。1949年以后,仅菏泽地区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后改为荷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东明县两夹弦剧团等职业社团。河南东部部分县市和安徽省的亳县,也成立了两夹弦专业剧团。並有一些业余两夹弦剧团,在农村流动演出。
  两夹弦是民间小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艺术特色别具风格。因为受山东梆子的影响,行当分为生、旦、净、丑等。唱腔属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等。在唱法上,生、旦、丑基本上都有真嗓,只有红脸用“二本腔”(假嗓)演唱。在表演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除了个別剧目中保存花鼓载歌载舞的表演动作外,一般都是“站着不动,稳唱一百单八句”。过去多演出“三小戏”,其传统剧本有以唱词为主的特点。它往往以大段大段生动形象的唱词,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观众。
  两夹弦的传统剧目近百出,多是短小精悍的“三小”戏。如《梁祝隔帘相会》、《王二姐思夫》、《武家坡》、《站花墙》、《蓝桥会》、《何文秀私访》、《吕蒙正赶斋》、《贾金莲拐马》等等,都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另有一些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拴娃娃》、《翻箱子》、《穷劝》、《王小赶脚》等等,诙谐幽默,饶有风趣。建国以后,创作演出了《向阳人家》、《不朽的友谊》、《红色的村庄》、《关不住的姑娘》、《女社员》、《姑嫂相会》、《离婚》、《相女婿》、《红果累累》等一批现代剧目,取得了颇为可喜的成就。
  1954年,著名两夹弦艺人黄云芝(艺名小白鞋)在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站花墙》,荣获演员奖。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时,黄云芝获一等演员奖,李景华、马福勤获三等演员奖。1959年10月,毛主席在济南观看了荷泽地区两夹弦演出的《三拉房》。同年11月,山东省联合演出团晋京汇报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郭沫若等观看了荷泽地区两夹弦演出的《三拉房》、《拴娃娃》、《三进士》等剧目。1964年,荷泽地区两夹弦在济南向朱德委员长汇报演出了现代戏《向阳人家》。
  十年动乱期间,两夹弦剧种遭到严重摧残,专业剧团被砍掉。粉碎“四人帮”后,山东的定陶县,河南的开封地区及台前县,安徽的亳县,相继恢复了两夹弦专业剧团。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相女婿》,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国庆30周年献礼演岀,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三等奖。1982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月,演出了现代戏《红果累累》,获创作奖,李景华获演员奖。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木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两夹弦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