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81
颗粒名称: 四平调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183-185
摘要: 四平调是流行于鲁西南和苏北、皖北及豫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它是在民间演唱艺术“花鼓”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戏曲腔调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迄今只有40余年的历史。对其名称来源,说法不一。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四平调

内容

四平调是流行于鲁西南和苏北、皖北及豫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它是在民间演唱艺术“花鼓”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戏曲腔调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迄今只有40余年的历史。对其名称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因为它的唱腔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的曲调而形成,开始叫“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另说则是因为它的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所以叫"四平调” 。
  花鼓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也叫"打花鼓”或“花鼓丁香”,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三五人或七八人可组成一班,以简易的服装道具,在街头巷尾、集市庙会打地摊演出。演员和乐队不分,一人可以扮演几个角色演唱。伴奏只有打击乐器鼓、锣、钹和梆子,没有弦乐。演唱时,扮旦角的扶着男角的肩膀,边打鼓边唱。背鼓的男角叫“鼓架子”,有时扮小生或须生与旦角对口唱。演岀的节目主要是民间生活故事,其中表现男女爱情的内容较多。花鼓的板式丰富,曲调多样,唱腔优美,演出载歌载舞,风趣活泼,颇受群众欢迎。
  在1930年前后,花鼓班开始登台演出。到1940年左右,开始叫“花鼓戏”。后来经过艺人们对花鼓戏进行不断的改革实践,吸收京剧、评剧特别是豫剧的唱腔和表现艺术,音乐有了特色,增加了弦乐伴奏,并且注意行当分工,艺术形式逐渐完整,从而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四平调”。
  解放前,四平调只有沛县的甄友明班和流行于砺山、商丘的工农剧社两个专业团体。建国后,四平调剧种得以茁壮成长,迅速发展,鲁西南的成武、单县、曹县、金乡,河南的商丘、范县、长垣,江苏的丰县,安徽的砀山等地先后建立了四平调专业剧团。涌现出象邹爱琴(河南商丘四平调剧团)、刘玉芝(山东金乡四平调剧团)、王凤云(山东成武四平调剧团)、王汉臣(河南商丘四平调剧团)等著名演员,并且各自形成不同的流派。
  四平调在演出的剧目方面,起初多为反映家庭伦理、男女婚姻的“三小”戏,如《花庭会》、《蜜蜂记》.《金镯玉环记》等。后来发展到能演文、武大戏和连台戏,如《三打祝家庄》、《烈火扬州》、《绿牡丹》、《野猪林》、《闹天宫》等。四平调先后加工整理了《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小借年》、《小二门》、《三元会》等传统剧目。並且移植改编上演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小女婿》、《夺印》、《八一风暴》、《社长的女几》、《李双双》、《丰收之后》等现代剧目。另外,还创作上演了《战羊山》、《湖上红莲》、《扒瓜园》、《谢媒人》等现代剧目。共有演出剧目100余种。同时,对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表演艺术上也有了较大提高。
  四平调的音乐,旋律优美纯朴,说唱性较强,属于梆子音乐。其唱腔特点是:旦唱似评剧,小生似花鼓和京剧流水,须生、花脸唱梆子者多。旦角唱腔较为好听。四平调的基本唱腔通常由四个乐句组成,即头腔、二腔、三腔、四腔,四句一番。四平调的舞台表演特点是载歌载舞,唱做结合,风趣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木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四平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