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80
颗粒名称: 大平调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180-181
摘要: 大平调,是流行于菏泽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梆子戏曲剧种,因为它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高调梆子音调低平而得名,由于它的梆子特大,又被称为“大油梆”。关于平调的起源,说法不一。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大平调

内容

大平调,是流行于菏泽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梆子戏曲剧种,因为它定弦、唱腔比当地流行的高调梆子音调低平而得名,由于它的梆子特大,又被称为“大油梆”。
  大平调流行的范围,以菏泽(曹州)地区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区,东到济宁、兖州,西到郑州、陈州,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
  关于平调的起源,说法不一。而流行于鲁西南的大平调,则是由河南的“滑县大梆”、“陈州大油梆”经东明县传入菏泽之后,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吸收民间武术招式,并移植了部分山东梆子剧目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
  早在清朝道光年间(约1830年),菏泽地区就有大平调专业班社了。到1930年间,菏泽周围几个县内,大平调已发展到10余个专业班社。至解放初期,大平调在发掘整理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唱腔、表演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演员。在菏泽地区,大平调盛行一时。当时流行于菏泽地区的大平调剧团,一个是以张文祥、牛印合、张全臣等老艺人为主体的“新生剧团“,群众称为“大平调”,另一个是后起之秀郭盛高等一批青年演员为主体的“新兴剧团”,群众称为“小平调”。这两个剧团亲如一家,其演出技术水平各有千秋,都很受群众欢迎。大平调艺术,除有粗犷豪放、通俗易懂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格。鲁西南群众有“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说法,这说明它和其他戏曲剧种有明显的区别。大平调的传统艺术,家底雄厚。传统剧目十分丰富,据说在七八百个以上,经常上演的有180余出,大多取材于《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英烈传》、《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历史演义。也有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如《苏武牧羊》、《九头案》、《胭脂判》等剧目。其中属于大平调独有剧目如《三打金枝》、《四朝篡》、《滚鼓山》等90余个。大平调有一百多个传统曲牌和30多个传统笛牌。在唱腔上,有30多个板式和其他专用曲调。演唱时定弦一般都用C 调,比高调梆子低平。在唱法上,也与其他梆子戏有明显不同,它用真声吐字,假声行腔,甩腔时翻高八度。红脸和黑脸还有一种特殊的呕腔(立哨),发出极高的假声,以表达激昂的情绪。其伴奏乐音,以大弦、二弦、三弦为主,和之以笙、笛,配有二尺长、五斤重的空心低调大梆子,优美动听。打击乐器,除与山东梆子相同的鼓、锣、钹、镣之外,还有直径一尺余的大饶、大钹各一对,号称“四大扇”,配上长达四、五尺的两杆大号子(双尖子),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舞台气氛,以烘托剧中角色威武庄严的气魄或战斗气氛。
  历年来,菏泽地区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平调演员,比较出名的有:姬天荣(红脸,艺名麻年儿)、田银祥(黑脸,艺名田祥)、沈金贵(小生,艺名金豆子)、岳秀海(艺名花脸兴)、郭文荣(艺名假大嘴)、张全臣(艺名大花脸虎)、张合义(小生,艺名小为)、姜玉和(艺名大二小)、张文祥(黑脸,艺名张二)、牛印合(红脸,艺名银娃)、申德高(艺名花脸虎)、郭盛高(红脸,艺名小黑牛)等等。
  1954年,大平调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天会,张全臣演出了《滚鼓山》,获得了演员奖。张文祥、牛印合演出的《铡美案》和郭盛高演出的《天水关》,都得到好评。1956年,在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上,菏泽地区犬平调剧团联合演出了《栖梧山》,荣获剧本奖,郭盛高和霍金玉获得演员二等奖。张全臣、牛印合演出了《白玉杯》,获老艺人奖。
  1966年以前,菏泽地区有6个大平调专业剧团和20多个业余剧团。在十年动乱期间,大平调专业剧团全部被砍掉。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职业剧团得以恢复。大平调新老艺人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积极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木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大平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