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77
颗粒名称: 枣梆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172-174
摘要: 枣梆,是由山西梆子传入鲁西南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实系山西梆子的一个旁友。原名“本地偳”,即“本地的山西梆子”,简称“偳梆”。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枣梆

内容

枣梆,是由山西梆子传入鲁西南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实系山西梆子的一个旁友。原名“本地偳”(因当地群众称山西人“偳子” zhao ),即“本地的山西梆子”,简称“偳梆”。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在1960年定名为“枣梆”。
  枣梆在鲁西南流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老艺人讲,早在清光绪初年,山西省上党梆子有个“十万班”来山东,在鲁西南一带流动演出一年之久,受到群众的欢迎。接着山西艺人潘朝绪(绰号大闺女,后被枣梆艺人尊为潘师爷)被聘为教师,来到郸城、梁山一带收徒传艺,教出第一批枣梆艺人。首先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职业班社“大盛班”,后来又分为两个班,在本地流动演出。于是,这里便成了枣梆戏的发源地。后来许多地方,如郓城的吕公堂、唐店、樊庄、于庙、郭屯、西王楼,巨野的龙堌、鄄城的苏搂等地,先后办起了科班和玩友班,从而山西梆子戏在鲁西南这片土地上迅速生根成长。随着从业艺人队伍扩大,亚不断向兄弟剧种学习,丰富了上演剧目,提高了演出水平,逐渐形成了一个别具风格的地方剧种。多少年来,枣梆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枣梆主要活动在鲁西南地区,特别是郓城、梁山、鄄城、巨野、菏泽等县更为流行。后来演出范围逐步扩大,发展到菏泽地区周围县、市。解放前,枣梆戏多为民间职业班社,大都在本地流动演出。解放后,枣梆剧种除了一些民间班社外,菏泽地区已有:菏泽专署人民、剧社二组、郓城县文娱剧社、梁山县大众剧社三个专业剧团。1954年8月,枣梆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整理的传统剧目《徐龙铡子》、《狄青借衣》等,赵凤来、梁宝兴等主要演员荣获演员奖。1960年底,荷泽专署将三个枣梆剧团合并,组成菏泽地区枣梆剧团。在“十年动乱”期间,枣梆剧团被迫改唱京剧,受到摧残。直到1976年枣梆获得新生,重新焕发出艺术青春。
  枣梆的传统剧目,大都来源于山西上党梆子。上党梆子剧目丰富,而枣梆只搬演了七八十出,经常上演的仅有40出左右。其中《蝴蝶杯》、《天波楼》、《访四川》、《彩仙桥》、《八仙关》、《红石关》、《代州缘》、《金玉锁》等基本剧目,通称为“老八本”。其他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另有一部分传说故事和神话戏。还有《绿牡丹》、《赤凤剑》、《迎凤剑》等连台本戏。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天波楼》、《彩仙桥》、《蝴蝶杯》、《金玉锁》、《珍珠塔》、《代州缘》、《徐龙铡子》、《狄青借衣》等,很受群众欢迎。解放以来,枣梆曾演出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党的女儿》、《柯山红日九《小女婿》、《红岩》、《雷锋》、《万紫千红》、《牡丹向阳开》等等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
  枣梆属於梆子剧种,已形成自已的艺术风格。在板式、旋律、唱法、表演等方面,既保持着上党梆子的某些特色,又有不同之处。它曲牌比较丰富,板式富于变化,表演粗犷豪迈。特别是在唱腔方面,颇具特点,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尤其是旦角花腔,十分优美动听。各个行当的演员,都采用本嗓和假嗓相结合的唱法,以真嗓吐字,假嗓拖腔。黑脸、红脸在行腔中尾音突然翻高八度,拖腔带“啊”、“呕”音,小生、小旦拖腔带“咦”、“呀”音,听来独具风味。
  枣梆比较著名的演员有:樊武扎(青衫子)、樊自瑞(红脸)、樊欣贤(红脸)、吴凤珠(旦角)、梅新贺(小生)、王新鼎(黑脸)、刘富贵(小生)、桂相连(旦角)、梁宝兴(黑脸)、赵凤来(红脸)、于恒久(旦角)等等, 他们唱做都有独到之处,颇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菏泽地区枣梆剧团在改革中不断前进,涌现出张秀贵(花旦)、张文英(小生)、张新让(丑)等一批优秀演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郓城县许多业余枣梆剧团,又重新建立起来。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白木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枣梆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