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理财家刘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56
颗粒名称: 唐代理财家刘晏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94-97
摘要: 刘晏,曹州南华人,他是唐代卓越的财政经济管理专家。唐代宗对他很赏识,曾称赞他说::你真是我的酂侯肖何啊!在唐代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依赖刘晏的天才经营,曾一度挽救了唐王朝的厄运,给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带来了一线转机。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刘晏

内容

刘晏(公元716——780年),曹州南华(今菏泽市西南)人,他是唐代卓越的财政经济管理专家。唐代宗对他很赏识,曾称赞他说::你真是我的酂侯肖何啊!”在唐代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依赖刘晏的天才经营,曾一度挽救了唐王朝的厄运,给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带来了一线转机。
  刘晏出身于显贵之家,从小聪明颖慧,才智非凡。开元十三年(公元123年),唐玄宗到泰山举行祭天地的大典,那时他才八岁,曾经到皇帝的驻地献上他的赋作。那赋文辞畅达流丽,玄宗看了十分惊奇,命宰相张说当面加以考试。张说考试完毕回复玄宗说:“真是国家的祥瑞啊!”玄宗登山时任命他为太子正字,并带他到长安。到长安后,公卿们争相延揽,一时名动京师,号为神童。
  天宝14年(755年),安禄山反于幽燕,刘晏到襄阳避难。长安收复以后,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刘晏由河南尹调到长安当京兆尹,同时以户部侍郎兼任度支郎中等职。代宗广徳元年(763年),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罢相,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等职。这时正处大战之后,阶级矛盾的日趋尖锐,经济上的极端窘困,使得唐王朝陷入四面楚歌之中。能否解决财政危机,直接关系到唐王朝的命运。刘晏受任于国家危难之际,面对现实・他切实研究了当时问题的症结所在,釆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发展唐王朝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刘晏任转运使时,正值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连年烽火,民生凋敝,哀鸿遍野.《新唐书》中记载,由陕西至河南五百里中,只有千余户居民,兽游鬼哭,茅舍无烟。由于交通运输遭到破坏,南粮北调几乎中断,京城米价昂贵,每斗竟至千钱,连御膳房也上顿不接下顿。为了解决粮荒这个首要问题,刘晏亲自到各地去考察。他从淮河、泗水坐船到汴河,又从汴河到黄河,观看了三门漕运遗迹。并组织人力,疏通水道,立即恢复南粮北运。在运输方法上,他把从江南到渭口(渭水入河处)一段的全程运输,改为分段接运,以提高运输效率。在运输工具上,他又进行了改革,设计制造了一种专用船只。为提高漕丁漕夫的驾驶技术,进行了专门训练,这就保障了船运的安全,减少了纤夫的伤亡事故。漕运,是唐代的经济命脉。经过刘晏的整顿和改革,得到很大的发展。水运畅通以后,每年由江淮运往北方的米粮多时达110万石,少时也有50万石。当第一批粮食运到长安时,长安居民填街塞巷,夹道欢呼。唐代宗非常高兴,派大臣、卫士带着乐队到渭桥去迎接刘晏,宣达皇帝对他的褒奖。从此关中即使遇到水旱灾害,物价也不致于腾贵,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唐肃宗时,全国推行食盐官卖,各地设置了许多官吏专司这项事务,官多扰民,且盐价昂贵。刘晏为盐铁使,改食盐专卖为自由买卖。他只在产盐区设置官吏,把生产出来的食盐卖给商人,再经商人之手转销各地。离产盐区较远的地带,则设立盐仓,平时储备大量食盐,以避免盐荒时盐商居奇抬价。刘晏十分注意盐的增产,在淮北产盐区设立了13个巡院,专办盐务。刘晏在盐业上采取的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初,每年盐税的收入是60万贯,经过整顿提高到600余万贯。据《新唐书》记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达;200万贯,盐业收入即占一半之多。但是,人民并不感到窘困。有一次京师用盐奇缺.盐价猛涨,朝廷责成刘晏从外地运盐3万斛供应关中。这些盐从扬州起运,40天就到了京师。人们都为调运的迅速感到惊奇。京师盐价很快下跌,从而保障了关中人民生活的需要。
  为了平定全国物价,刘晏在各地设置了报告物价信息的专门人员,沿途并设立了一座座驿站。他可以随时掌握四方物价的高低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从而使各地物价保持基本均衡。
  刘晏平时勤于职司,司谓竭智尽虑,一丝不苟。他走路时也常常盘算理财问题,他自己常说,好象看见钱在地下流动。每当骑马上朝的时候,脑子里想着国家财用问题,手里的马鞭子指指划划地筹算,引得过路人笑个不止。他平时生活俭朴。不尚华丽。他的住宅,房子矮小、简陋,家中不置婢妾,饮食也很简单粗糙,这在封建官僚中是极为少见的。
  刘晏之所以在财政经济管理方面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与他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当时他大胆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委以重任,对那些无德无才的庸官俗吏则大加罢黜。碰到权贵来托他安插亲信,他或婉言谢绝,或则用厚禄奉养他们,却不让他们把持实权。他所任用的人,绝大部分都忠于职守,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奉行他的指示也是如在眼前一样。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于同僚杨炎等人要替被刘晏秉公处死的宰相元载报仇,对刘晏进行百般陷害。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诏赐刘晏自尽,这时他65岁。不久又将他的家属流放岭南,被株连的也有几十人之多。皇帝曾派人去登记他的家产,结果只有杂书两车,粮食几斛。刘晏为官清廉如此!他的被害,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许多人上疏要求核实他的罪状,请求放回他的妻子,但是朝廷始终不予理睬。一代重臣、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理财家,一度挽救唐朝厄运的刘晏,竟得到这样的下场。千载之下,令人浩叹弗止!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满禄
责任者
刘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