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54
颗粒名称: 饮贪泉而不贪的吴隐之
分类号: K820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在广州越秀山公园的广州市博物馆内,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贪泉”两个大字。此碑是广州百姓为纪念东晋末年的名宦吴隐之而立的,上面还刻着吴隐之的一首诗。吴隐之曾为广州刺史,虽身居高位,却一生粗茶淡饭,不贪不沾,过着清贫的生活。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吴隐之

内容

在广州越秀山公园的广州市博物馆内,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贪泉”两个大字。此碑是广州百姓为纪念东晋末年的名宦吴隐之而立的,上面还刻着吴隐之的一首诗。吴隐之曾为广州刺史,虽身居高位,却一生粗茶淡饭,不贪不沾,过着清贫的生活。《晋书》上专门列有吴隐之传。
  吴隐之是鄄城入,出身贫寒,十几岁时父母就去世了。他很有志气,宁肯忍饥挨饿,也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吴隐之自幼酷爱读书,积累了丰富的文史知识。他的一家邻居韩康伯是个官吏,他赞赏吴隐之的品行和学识,在学业上给了他许多帮助。后来韩康伯当了吏部尚书,推举吴隐之为辅国功曹,后又升为尚书郎、晋陵太守。吴隐之当了太守,妻子照样亲自背柴烧饭。他女儿出嫁时,别人送礼品,他一件不收。有个叫谢石的官吏,派厨师去吴太守家帮助置办酒席招待宾客。谁知到吴家一看,宾客一个没请,嫁妆一件没置,只见吴家的丫环牵着条狗到街上去卖。
  孝武帝很器重吴隐之,提拔他为御史中丞、左卫将军。吴隐之把奉禄都赏给了手下的人和亲戚朋友,自己身为京城大官,仍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他自己动手干家务活,衣服脏了自己洗。寒冬腊月读书、批阅公文到深夜,冷了,就披上棉被御寒。
  朝廷看吴隐之为官清廉,就任命他为广州刺史。广州远离京城,依山傍海,有许多奇珍异宝,历任官吏都争相侵吞财宝,假公营私大发横财,贪污风在全国出了名。吴隐之前去赴任,走到广州20里的石门,这里有股泉水名叫贪泉。当地百姓说,谁喝了贪泉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财迷心窍,广州贪官多,就是因喝了贪泉水。吴隐之来到泉边,坦然舀了满满一碗水,一饮而尽,并赋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变心。”
  吴隐之没到任就喝贪泉水,一时议论纷纷,都猜测新剌吏一定又是个大贪官。谁知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到任后廉洁奉公,不吃山珍海味,食不过青菜干鱼。开始,人们以为他不过装装样子罢了。谁知一年年过去了,他一如既往,两袖清风。连他的家人也一律布衣粗食,如平民百姓。下属官吏给他送礼,他就严厉处罚。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十几年,惩贪官、禁行贿,使这里的社会风气大为改观。直到他离开广州还乡,小船上只有几件简单的行李,手里连个多余的钱都没有。回到家乡鄄城仅盖了六间茅草房,连墙都是用篱笆扎的。广州百姓为表达对吴隐之的敬重,专门在石门立了个贪泉碑,刻上吴隐之的《贪泉诗》。解放后,才把这碑移到广州博物馆。
  《晋书•吴隐之传》评论说:“吴隐之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振和
责任者
吴隐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