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事家孙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50
颗粒名称: 大军事家孙膑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78-81
摘要: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齐国阿、鄄间人。生卒年月不可考,大约和商鞅、孟轲同时。因被同窗学友庞涓诬陷,处以膑刑,故称孙膑。孙膑总结了战国各国的军事经验。著有《齐武子》即《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在我国军事史上影响较深。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孙膑

内容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齐国阿(山东省阳谷东)、鄄(山东省鄄城)间人。生卒年月不可考,大约和商鞅、孟轲同时。因被同窗学友庞涓诬陷,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孙膑总结了战国各国的军事经验。著有《齐武子》即《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在我国军事史上影响较深。
  据史记载,孙膑是春秋时军事家孙武之孙。孙武是齐国贵族,但到孙膑时家境己较贫寒。少年时代的孙膑一边放牛,一辽发愤读书。战国初,有位学识渊博、生望卓著的学者,姓王名栩,长期隐居在鬼谷山中,向弟子传授学识,被尊为鬼谷子。孙膑为了建功立业,拜于鬼谷子名下学兵法。他为人朴实忠厚,聪明好学,很受鬼谷子的器重。孙膑有个同窗好友叫庞涓,魏国人。他虽与孙膑亲如兄弟,却心胸狭窄,浮夸自负,学识远不及孙膑。但他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妄图飞黄腾达。魏惠王执政,广招人才,准备进一步扩大魏国的势力,吃掉临国。庞涓便去魏国当了将军。他嫉妒孙膑的才能,深怕孙膑在齐国得到重用而影响他在魏国的地位,便把孙膑请到魏国,然后以“假投魏,心向齐”的罪名陷害孙膑。孙膑被魏惠王处以膑刑,终身残废。后来孙膑识破了庞涓的险恶用心,就装疯卖傻,借以摆脱庞涓的监视,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由齐国使者协助,逃回了齐国。
  当时的齐国,威王即位,因采纳了即墨大夫“田野辟、民人给”的政治主张,并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逐浙强盛。但还远不如经过变法后的秦和魏。孙膑到了齐国,住在田忌家里,两人志趣相投,倾心谈论国事、军事,使孙膑开始施展他的政治、军事才能。齐威王平时喜欧赛马,用黄金作赌注。田忌家里养了不少好马,但总是赛不过齐威王。有一次,又遇上赛马,田忌请孙膑临场出点子。孙膑就对田忌说:“你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骞,再用上等马和威王的中等马赛,最后用中等马和威王的下等马赛,定能取胜”。田忌按孙膑的说法去办,结果两胜一负,赢了威王千两金。事后,田忌把取胜的原因及孙膑的不幸遭遇、如何多谋善断、精通兵法等向齐威王细说了一遍。齐威王立即召见孙膑。孙膑怀着对国家的真挚所爱,大谈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赏不逾日,罚不还面”的治国之道,“营而离之,并卒而击之”的作战方法,很受威王的赏识,"遂以为师”。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更为为激烈和频繁,兵法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孙膑特别强调具体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提倡“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善于采用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然后集中兵力“而击之”的战略战术。在任齐军师期间,辅助田忌打了不少的胜仗,使齐逐盛。最有名的就是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和减灶诱敌的“马陵之战”。
  齐威王四年(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庞涓为将,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属河北),赵军奋力守城,渐渐不支。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威王改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兵救赵。孙膑以魏国精锐在赵,内部空虚为依据。向田忌提出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开封),“攻其所必救”的战略,避实击虚,直接去攻打魏的都城,诱使庞滔兼程赶回应战,齐军设伏击之。田忌采纳了这个建议,调动两路大军南攻平陵,迷惑魏军,派轻快战车向西直捣大梁城郊,用以激怒庞涓,使之回师。孙膑协同田忌率主力疾驰北上,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城东北20里)设下埋伏,迎击庞涓。己攻破邯郸的庞涓获悉齐军西驰梁郊,大吃一惊,立即带领全军退出邯郸,日夜兼程,回救大梁。到了桂陵,只见遍野旌旗,刀枪耀目,齐军己在此等候。庞涓骄横轻敌,又归心似箭,威逼将士往前冲杀。但是,魏军长期作战.,疲惫不堪,而齐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齐一举击败魏,生擒庞涓。这场名扬古今的“桂陵之战”,充分显示了孙膑因势利导、克敌制胜的军事才能。
  事隔十年,也就的齐威王15年(公元前342年),齐惠王又令获赦的庞涓率精锐之师去攻打韩国,韩向齐求救。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讨对策。相国邹忌以魏曾联合韩打败齐为由,主张坐山观虎斗。田忌认为魏灭了韩,会导致齐的孤立,提议火速增援韩。争论中,孙膑默坐一旁,一言不发,直到齐威王问他有什么主张,他才答道:齐必须救韩,但不能马上出兵。因为韩魏正在交锋,尚不知谁胜谁负。如果齐国马上出兵,就等于代替韩国承受抗魏的重担,齐国的兵力必然受损,打败魏国不见得就有把握。应当先把出兵的消息告知韩韩定会信心加强,拼死抗击。这祥,即充分发挥了韩军的作用,又能大大消耗魏军的兵力。到那时,齐出兵攻魏,方能稳操胜券。齐威王再次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攻魏。次年,韩危在旦夕,孙膑又一次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把进攻的矛头指向魏都大梁。当时庞涓连年获胜,十分骄横,一得到孙膑率军攻魏的消息,立即放弃快要到于的韩国,班师回魏,誓与孙膑决一死战。魏惠王派太子申带领留在国内的军队配合庞涓,’企图内外夹击齐军。针对敌人的意图和庞涓骄横自满、瞧不起齐军的心理,孙膑拟订了一个撤兵减灶、诱敌追击的作战计划。待庞沿回到魏国,孙膑急令起齐军“怆惶”退却,并故意逐日减少营地军灶的数目,造成了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随后根据魏军的行程,以数百名弓箭手埋伏于地形险要的马陵道(今河北大名县东南)两侧,并砍倒路旁的树,木堵住敌军去路,只留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刻下“庞涓死此树下”儿个大字。庞涓果然尾随齐军,穷追不放。第三夭,他发现齐军军灶减少大半,更加得意忘形,亲率一支精锐骑兵,快马加鞭,拼命追赶,恨不得7下子活捉孙膑。天黑时追至马陵道,直到看清树上写的字时,方知中计,急忙下令退兵。就在这时,齐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进退无路,拔剑自刎。孙膑、田忌乘胜追击,活捉了魏上将太子申,前后共歼敌十万人。从此,魏国一蹶不振。而齐国日益强盛,跟秦国成为东、西方的两大强国,孙膑则因此扬名天下。
  孙膑的战略战术在我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杰出的一页,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辉。《汉书•艺文志》载,孙膑所写的《齐武子》即《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图四卷,约在隋以前失传。此书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兵书之一,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大宗竹简中,查明为 《孙膑兵法》的有440片,现己整理出版《孙膑兵法》30篇。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敬洪
责任者
孙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