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494
颗粒名称: 鄄城县概况
分类号: K925.52
页数: 33
页码: 289-321
摘要: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建国前,鄄城县没有工业,为单一的农业经济。建国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工农业总产值一览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产值逐年上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零,1950年占百分之零点零四,1983年上升到百分之十八点三,但仍以农业为主。
关键词: 鄄城县 概况

内容

鄄城县概况
  建置沿革
  位置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经一百一十五度十九分至一百一十五度四十三分,北纬三十五度四十三分至三十五度二十二分之间。南邻菏泽市,东接郓城县,北、西两面滨临黄河,隔河与河南省范县、濮阳毗邻。县境南北长三十七公里,东西宽三十二公里,总面积为一千寒三十二平方公里。
  沿革
  鄄城夏商时属兖州。周时属卫国。秦时属东郡。西汉置县,因本境内古时有郵邑,故名鄄城。三国时期属魏兖州济阴郡,曾两次改为王国。西晋时属兖州濮阳国。东晋十六国时,骤城先后为后赵和前秦兖州、前燕东郡、后燕徐州治
  所。南北朝时,北魏、北齐、北周均于鄄城置濮阳郡。公元596年,于鄄城置濮州,并析郵城县置雷泽、临濮二县,先属郓州,后属东平郡。唐时属河南道濮州和濮阳郡,五代因之。宋时属京东西路濮州濮阳郡。金代属大名路濮州。元时属直隶都省山东濮州。公元1369年,废鄄城县,其地直属濮州,归东昌府。清代属曹州府。民国初期属濮县。1931年复设鄄城县,属山东第二专署。1936年濮鄄合并后仍属濮县,归聊城专署。1940年2月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到1949年7月间,曾先后隶属于运西专署、鲁西二专署、冀鲁豫二专署、晋冀鲁豫边区十七专署、冀鲁豫八专署,冀鲁豫二专署等。1949年8月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改属山东省菏泽专区。1958年10月属山东省济宁专区。1959年6月又属菏泽专区至今。
  区划
  清末鄄城属濮州。濮州辖七十二里,其中黄河以东的五十六里,即今鄄城地。1931年复建鄄城县,辖六个区。1936年濮、郵合并,撤销鄄城县,其地归濮县,境内有二十个乡。1940年2月,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辖六个区。建国后为十个区。1958年9月,全县成立十处人民公社。1979年1月调整为十七个公社和一个镇。1984年1月全县划为三个镇(城关、旧城、红船)、二十二个乡(凤凰、箕山、宋楼、陈良、左营、大埝、李进士堂、梁堂、葛庄、董口、西双庙、临濮、梁屯、富春、什集、麻寨、鲁王仓、彭楼、阎什口、张志门、引马、郑营)、一千一百七十五个自然村,四千九百六十七个生产队。
  人口
  1949年鄄城县总人口为三十七万四千九百四十人,其中农业人口三十六万三千八百一十六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七,非农业人口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四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9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达六
  十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二人,其中,男三十一万零四百七十九人女三十万零七百六十三人,性比例为一百(女)比一百零三点二(男);农业人口五十九万四千六百七十六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六点五四,非农业人口二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四六;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五百九十八人;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六点七七,死亡率为千分之六点三四,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点四三。年龄构成:十八岁以下二十六万八千七百七十四人,十九至六十岁二十八万九千九百七十人,六十一至八十岁四万九千二百五十九人,八十一岁以上二千八百四十人。文牝构成: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十一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三百二十七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一千一百零七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二千六百六十二人。
  民族
  鄄城县共有五个民族,其中汉族六十
  万零八千八百四十六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六一;回族二千三百九十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九,主要分布在军屯、前园、军集等村;壮族二人;朝鲜族一人;满族一人。
  自然条件
  地形
  鄄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向东略有倾斜,坡度为五千分之一至七千分之一,每十里约低三尺,海拔高度四十六米至五十米,最高点在临濮西南,最低处在箕.山东北。微地貌大致分六种类型:(1)河滩髙地厂主要分布在临黄七个乡镇,面积十二万八千亩,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八点三;(2)河槽洼地,主要分布在箕山、临濮二乡,面积四万四千七百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九;(3)背河槽状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堤两侧,面积三万亩,
  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一点九;(4)缓岗地,主要分布在临濮沙河两侧,面积三十九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5)浅平洼地,主要分布在大埝、红船、宋楼三乡,面积十万八千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6)缓平坡地,为本县最大地貌类型,全县二十五个乡镇都有,面积六十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七。
  地质
  鄄城属华北平原内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属汶河冲积扇和黄河冲积扇。上为第四系地层,属河湖相沉积物,下伏第三系地层。由于地壳剧烈变动,地层深处发生较大断裂,形成断裂带,导致地震发生,鄄城属聊(城)兰 (考)断裂带。
  河流鄄城县境内有自然河流三条,人工河流五条,均为西南东北流向,为排涝灌溉之用。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郢城县的临濮、西双庙、董口、葛庄、旧城、李进士堂、左营七个乡镇,境内长
  五十二点二公里。一般流量每秒五百立方米到三千立方米,夏秋汛期最高每秒可达二万立方米。黄河河床高出地平面五至七米,素有“悬河”之称,故在鄄城境内屡次决口。箕山河属季节河,时涸时盈,自临濮乡起,流经富春、西双庙、郑营、凤凰、箕山、宋楼、陈良入郓城境本县境内长三十二点五公里,流域面积为三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临濮沙河属自然性河流,起自临濮乡,经梁屯、什集、彭楼、阎什口乡入菏泽市境,本县境内长二十八点七五公里,流域面积为一百零三平方公里。金堤河、华营河、三分干河为人工河流,在境内总长五十点七公里,流域面积为二百八十三平方公里。徐河、鄄郓河为人工开挖的边界河。
  土壤
  鄄城土壤分一个大类(潮土类)、两个亚类(潮土亚类、盐化潮土亚类)、三个土属 (潮土属、淤灌潮土属、盐化潮土厲)、八十个土种。其中潮土属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鄄城县土壤的主体,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点六三。土壤质地主要有沙质、壤质、粘质三种。沙质土壤主要分布在临濮河、箕山河两侧及旧城北、葛庄乡、董口乡西南地区,适于种植大豆、花生等;壤质土壤主要分布在箕山、大捻、左营、城关北部地区,适于种植小麦、大豆、棉花等;粘质土壤多分布在河滩及淤灌区,适于种植小麦。鄄城县土壤属中等肥力,其养分含量平均为:有机质百分之零点六六,全氮百分之零点零五一六,速效磷三点零五PPm,速效钾一百四十三点四二PPm,碱解氮三十五点六四PPmo 一般都有绣斑绣纹出现,有待进一步改良。
  气候
  鄄城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历年平均气温摄氏十三点五度。冬夏温差大,月平均气温七月份最高, 为摄氏二十六点九度,一月份最低,为摄氏零下一
  点七度,极端最高气温摄氏四十一点五度(1967年6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二十点三度(1971年12月27日)。年平均降雨量为五百八十九毫米,四季分布不匀,春季最少;平均为九十四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十六,夏季最多为三百三十七毫米,占全年的百分之五十七。年际变化大,雨量最大的1964年,降雨量为九百四十二毫米,比常年多三百五十三毫米,雨量最少的1959年,降雨量为三百二十五毫米,比常年少二百六十四毫米。全县无霜期一般为二百零五天,初霜于十月底,终霜于四月初。全年日照时数一般为二千五百三十九小时。累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六月份最多为二百七十一小时,一月份最少为一百七十一小时。相对湿度常年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八月湿度最大为百分之八十二,六月湿度最小为百分之六十。
  自然灾害
  鄄城县自然灾害主要有黄泛、涝、
  旱、虫、雹、霜冻等。黄泛:黄河屡次决口,鄄城深受其害。据不完全统计,自1786一1938年,境内就有大型决口十七次,其中以古历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临濮乡董庄决口损失最大,淹苏鲁两省二十七个县市,灾民二十余万人,淹没鄄城村庄四百多个,死亡二千余人。鄄城属降雨不稳定地区,因此旱涝灾害不断发生。1963年7月28一29两日连降大雨二百五十六毫米;1965年旱情最重,春季降雨量为三十二点九毫米,冬季仅为三点二毫米。虫灾:主要是蝗灾,公元1529年(明嘉靖八年)飞蝗蔽天,食尽田禾。雹灾时有发生,仅建国三十多年来,较大雹灾就有十六次,其中受害最重的是1967年9月21日和1980年7月6日两次。
  资源
  鄄城县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为一百五十四万九千亩,已开发利用一百三十三万三千亩(其中耕地九十八万亩,路渠十一万七千亩,村庄十五万四千亩,林地八万二千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六;可开发利用的有二十一万六千亩(其中宜养殖水面二万八千亩)。水资源:总储量为六点四六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零点八二六亿立方米,可利用零点零三二二亿立方米;地下水一点四零七亿立方米,可利用零点四七八亿立方米;黄河水四点二二七亿立方米,可利用一点八六亿立方米,皆为淡水,宜于灌溉。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黄鼬、杜鹘、麻雀、蛇、刺猬、蝙幅、猫头鹰、野兔等三十余种。中草药资源主要有蒲公英、地丁、生地、天花粉、黄苓、槐米、杏仁、桃仁、地骨皮、二丑等。
  经济状况
  生产构成
  建国前,鄄城县没有工业,为单一的农业经济。建国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工农业总产值一览表工业生产不断发展,产值逐年上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零,1950年占百分之零点零四,1983年上升到百分之十八点三,但仍以农业为主。
  农业
  鄄城是农业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粮食亩产量一直在百斤左右徘徊。三中全会后,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业总产值1978年为七千六百七十二万元,1983年达到一万八千五百六十七万元,比1978年增长百分之一百四十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地瓜等。由于重视科学种田,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78年总产为二亿二千二百七十万斤,1983年达到三亿八千四百七十九万斤,比1978年增产一亿六千二百零九万斤。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其中棉花生产发展迅速,1980年棉花总产量为二百七十八万斤,1983年猛增到二千七百六十五万斤,比1980年增长近九倍。1983年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三斤,比1978年增产八十二斤。1983年,全县共有耕地九十八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一点六五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一百四十九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为一百一十六万亩,其中小麦面积六十二万八千亩;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为二十八万三千亩,其中棉花面积二十七万二千亩。耕作制度发生变化,一年二作的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二年三作的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点六。全县总复种指数为百分之:一百四十八。建国三十多年来,全县共开挖沟渠一千四百三十条,总长四千零四十四华里。共打机井三千五百三十一眼,有效灌溉面积五十九万五千亩,其中引黄灌溉放、淤改土二十四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为二十六万亩。1983年全县有各种农业机械六千六百八十五台(辆、部),十一万三千马力,其中柴油机四千四百零三台,拖拉机六百七十六台,载重汽车八十二辆收割就二部,播种机四部,全县总耕地平均每百亩十一马力,机耕面积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二。已通电的大队二百零四个,小队五百五十六个,用户二千八百五十九户,用电量为一万二千一百六十三万度。随着农业向商品性生产发展,到1983年全县已有各种类型的专业村五十二个,专业户二千五百五十七户,重点户二万零九百四十九户。
  林业
  鄄城县滨临黄河,大都为黄河冲积壤土,适宜植树造林。建国后,人民政府领导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取得显著成效。1983年全县有国营林场五个,社队林场十二个,共育苗一万四千五百亩,造林四万二千二百亩,其中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一万七千五百亩,防护林八千三百亩,经济林八千三百亩。全县桐粮间作三十四万一千亩,农田林网四十三万五千亩。植各种灌木一千一百七十万墩。总计现有各种树木一千五百万棵,人均占有树木二十五棵,木材积蓄五十六万立方米。有果园二万八千亩,年收干鲜果二千二百六十六万斤。1983年林业总收入为六百一十七万元,比1949年增加六百零七万元。1958年被林业部评定为“四旁绿化先进县”,1965年又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林业先进县”,1983年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畜牧业
  鄄城县1983年大牲畜存养量四万八千零七十四头,比1982年增加了二千九百一十一头。其中鲁西大黄牛是本地优良品种,除使役外,还作为膘牛远销外地。1983年出售肉食菜牛一千五百头,价值达一百零五万元。生猪存养量为六万二千二百九十六头。喂养青山羊二十四万四千三百三十五只,蜂六百六十七箱,兔十万只。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1983年存养量为七十三万四千只,其中鸡五十万只。1983年畜牧业总收入一千三百一十三方元,比1978年增加一千零三万元。养鸡、养牛、养貂专业户日益增多。
  副业
  鄄城副业生产种类繁多,主要有草柳编、弹簧、鬃刷、油毡纸、旋木、黄油、木制家具、砖瓦、食品加工、食用菌和养殖等业。1983年充分利用固有条件,就地取材,采伐木材二万六千五百立方米,种药材一千二百五十七亩,植苇一万五千亩,种藕二千三百亩,县、乡(镇)、行政村及联户办大中小砖瓦窑共四百九十五座。全年总收入达二千五百五十四万元。副业队伍庞大,其中常年从事木业者一万一千人,建筑业五千人,运输业一万人,编织业六万余人。
  渔业
  城西、北两面滨临黄河,享有天然捕捞之利。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甲鱼等。据1983年统计,从事捕捞的船二百一十六只,各种网具一万七千八百零四件,全县捕鱼七十一万斤,其中人工养殖九万斤,总收入为四十四万元。全县人工养鱼面积四千七百二十九亩只其中坑塘养殖三千二百二十九亩,故河道养殖一千五百亩。近年来为了促进渔业的发展,县开辟鱼种场一个,面积六十亩,其中培养池十六个,水面三十亩,年培育鱼苗五十万尾。
  工业
  鄄城工业生产从无到有。1949年没有工业,1952年开始有小型工业,年产值仅二万元,以后工业生产逐步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更为迅速,1983年工业产值达到四千一百六十九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增产尤为显著,1967年总产值为六十八万元,1983年猛增到九百六十三万元,增长了十三倍。1983年全县有国营企业五个:味精厂、农机厂、酒厂、印刷厂、磷肥厂;五小企业四个:淀粉厂、毛纺厂、木器厂、麻纺厂;集体企业十个:地毯厂、草制品厂、被服一、二厂、五金厂、轻工机械厂、二轻服务社、皮件厂、二轻供销经理部、经委供销公司。从业人员二千三百五十五人,固定资产九百三十七万六千四百元。主要工业产品十种:ZL一75型榨油机、味精、粮酒、串香酒、淀粉、被面、长毛绒、麻袋、服装、地毯。其中“亘古泉特酿”和“亘古泉老窑”酒,在全省被评为优质酒,ZL一75型榨油机在1984年全国榨油机集中性能对比试验中获小型榨油机第二名,地毯获轻工业部荣誉证书,草茶垫获山东省二轻厅优良产品称号,并发了证书,旋木玩具列全国第十名,医用淀粉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
  交通
  1983年鄄城县共有客货车二百九十五辆。每日发往济南、泰安、兖州、济宁、菏泽等地客车二十六班次,日客运量八百人次,年客运量达三十余万人次。年货运量二十三万七千吨,货物周转量为二千零九十六万二千吨公里。全县二十五个乡镇已有十六处通车,通车里程一百四十六公里,其中沥青路面一百一十八公里。
  为了解决偏僻乡镇农民乘车难问题,专设晚发早归驻乡车三班,深受群众欢迎。全县中、小型桥梁三十七座,涵洞二百零四座,公路完好率为百分之六十八点八。县设航运公司一个,专门负责黄河航运。现有造船厂一个,驳船十二艘,机运船六艘,机帆船二艘,运载能力为二千七百一十吨。全县有渡口八处,其中最大的为旧城渡口,日客运量一千六百人次,日货运量八百吨。
  邮电
  鄄城县1949年只有邮电局一处,临时代办所二十处,信箱信筒二十一个,一部总机二十门,电话机十部,正式职工十人,年营业额四万一千元。1983年,全县有局、支局、所十一处,正式职工一百三十八人,邮路总长度为一千七百一十六公里,其中摩托车邮路一千五百六十三公里。城镇交换机总容量一千零五十门,其中农村电话交换机十台五百五十门,村村通邮。1983年累计发行报纸三百零七万三千八百一十一份,杂志二万五千一百零四份,全年营业额三十四万元。
  商业
  1949年鄄城县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一百八十六万元,商品率为百分之七点二o1983年收购总额达八千零七万元,商品率为百分之三十六点三。1983年商品购进总额七千九百六十四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八千二百四十七万元。国营商业网点九十五个,从业者七百二十七人,销售总额二千一百三十五万七千元;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三百八十三个,从业者一千六百四十人,销售额六千五百二十七万元。全县共有代销点五百五十一个,集体商业企业六百零二个,个体商业戶一千六百八十三户。全县从商人员共有五千三百八十六人。1983年集市成交额一千九百一十四万元,比1982年增加二百一十万元。1983年粮食征购六千八百六十八万斤,销售六千八百三十五万斤。
  土特产品
  苹果树是郵城县栽培最多、产量最大的果树,主要品种有九个,其中品质好、数量大、产量较高的有金帅、红星、小国光等。主要产地在金堤以南十乡。金帅、小国光甜酸适度、耐储运、销售全国各地。鲁西黄牛为役肉兼用优良品种,鄄城是主要产地之一。这种牛体躯高大,肌肉丰满,四肢粗壮,挽力较强。犍牛体重五百至七百公斤,屠宰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肥育性能好,肉质细嫩、鲜美。近几年,为鄄城县外贸出口的重要项目。青山羊、猾皮为鄄城县外贸出口的主要畜产品,可制成皮帽、皮领、女用翻毛外衣等,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桐木为境内主要树种,近几年发展迅速,为鄄城县外贸出口主要土产,多销往日本。
  财政
  鄄城县1978年财政总收入为一千零七十五万五千元,支出一千一百一十一万九千元,当年赤字为三十六万四千元。1983年收入一千四
  百九十万四千元。支出一千五百四十匹万七千元,当年赤字为五十四万三千元。
  人民生活
  鄄城县1983年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三百九十九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二百零三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了一千九百六十万元。1978年至1983年全县共销售电视机一千二百台、电风扇八千五百台、收音机录音机九万部、纫缝机二万一千架、自行车三万一千辆、手表四万多块。干部职工的住房面积增加了三万多平方米。农民新建房屋十七万六千间。
  文化事业
  教育
  1949年鄄城县有小学三百五十六处,在校学生一万零七十八人。1983年有幼儿园育红班一百零五班,三千五百五十九人;小学六百四十二处,二千三百二十六班,学生八万零三百四十七人;普通中学八十六处,三百三十班,学生一万九千二百零六人;师范一处,年招收外语一班,学生四十五人;农中、农技中三处,八班,学生四百零八人;电视大学一处;扫盲班二百一十五处,学习人数六千七百一十一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四千八百六十四人,其中民办教师二千二百七十八人。1977一1983年全县共升入大专七百六十二人,中专一千零八十人。
  文化
  鄄城县建国前,仅有一个私人剧团。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很快。1983年全县有文化馆一处,乡镇文化站十处,新华书店一个,图书室一个,藏书二万二千三百册。地方剧种主要有豫剧、山东梆子、枣梆、四平调、两夹弦、大弦子、柳子、大平调等,曲艺主要有琴书、坠子、山东快书、花鼓、道情、落子等八种;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主要有高跷、狮子、抬阁、木马、水兽、龙灯、杂技等。有专业剧团一个、业余剧团七个。楼式剧院一座,容千人以上露天剧院十个,无座位剧场二十六个。电影公司一个,电影院一座,乡镇村办电影队三十七个。全县从业人员一百一十四人。文艺创作水平日益提高,现有业余作者七十七人,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四十七人。1983年有广播站一个,放大站十八个,广播喇叭十万零三千四百零五只。全县广播线路总长一千一百七十四杆公里。
  体育
  建国前,鄄城县农村只有武术活动。建国后,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各项体育活动普遍开展,水平日渐提高。到1983年,全县有大型体育场一个,灯光球场三个,农村球场一百个;有业余体校一处,为本县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材,並向省输送运动员十九人;有体育干部六十五人,业余体育队伍近万人;有二级裁判员十六人,三级裁判员一百人;二级运动员四十人,三级运动员一百八十人。袁伟甲1980年以十八米七的成绩破山东省少年铁饼纪录。张桂英1965年在山东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以十一米五的成绩获女子铅球第一名。李昭1973年在山东省少年田径运动会上,以十二米八一的成绩获男子少年三级跳远第一名。
  卫生
  鄄城县有县医院一处,县分院六处,乡镇卫生院十二处,卫生防疫站一处,妇幼保健站一处,共有床位四百八十七张,医务人员四百六十四名。全县八百七十四个行政村,均设立了卫生所。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天花、回归热、黑热病、白喉完全绝迹,丝虫病、肝吸虫病、氟病、疟疾等得到基本控制。1983年育龄夫妇八万二千二百九十九对,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七万七千七百九十三人,节育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点一七,一胎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点。
  科技
  建国后,鄄城县的科技队伍逐步壮大。截止1983牟底,全县有工程师七十三人,助理工程师二百九十九人,技术员五百零七人。自1978年开展科研活动以来,共搞科研五十四项,推广科技成果五十九项,其中1978年农桐间作经济效益研究获国家三等奖,1983年培育鄄选二号大豆新品种获地区二等奖,森林病虫普查及其应用获地区一等奖,鲁西黄牛提纯复壮研究获地区
  二等奖。
   重大事件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率宋、齐、秦三国军队进攻曹、卫;楚成王率陈、蔡两国军队救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卫地,今鄄城县临濮集),晋首先选择薄弱环节打退陈、蔡二军,然后伪装败退,诱敌深入,一举将楚主力击溃,楚大败而归。
  中共鄄城县委成立
  1939年10月,中共鄄城县委成立,董铁夫任县委书记,属运西地委领导。
  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0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里一一五师独立旅二团;解放鄄城,建立了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郭克当选为县长。
  鄄南战役1946年10月29一310,刘伯承、邓小呼率冀鲁豫大军,在鄄城南部富春、高魁庄、任庄、苏屯一带,歼灭国民党整编六十八师一百一十九旅全部、整五十五师二十九旅八十六团及炮兵一个营,共毙敌三千余人,生俘一百一十九旅少将旅长刘广信以下官兵五千五百余人,缴获各种火炮一百四十七门,汽车二十二辆。
  江苏坝保卫战
  1947年7月25日和29日,国民党军刘汝明部六十八师两个团及胡宗南骑兵一个旅,乘大雨滂沱之机两次进犯鄄城江苏坝,企图破坏黄河大堤,水淹鲁西南。冀鲁豫二专署专员金枫、分区副司令员王根培、鄄城县武委会主任苏迪率分区独立营、鄄城县大队、武工队及当地民兵,在大小杨楼、李庄等地奋力阻击,激战两天两夜,毙敌五百余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水淹解放区的阴谋,保证了晋冀鲁豫大军顺利南下。
  著名人物
  吴隐之
  (生卒不详)字处默,东晋鄄城县人,官至度支尚书。公元398年(晋安帝隆安二年),出任广州刺史途中,赋诗发誓,虽喝贪泉水而终生不贪。任期内自奉俭约,廉洁奉公,室内无装饰之物。任满归里偶见妻带一沉香非初任所带之物,即命妻弃之水中。
  王宗朋
  (1847一1906)字兰居,箕山乡王榔头庄人。1894年,以练武强身、扶弱保家为宗旨创建“红沙会”1900年,王宗朋为反抗清政府
  横征民埝捐,率众赶跑民埝堤长周武典。同年,联合十一个(州)县的“大刀会”、“长枪会”成立“督总会”,王宗朋被推举为“督老总”。1906年4月,周武典勾结濮州知州和曹州知府将其杀害于鄄城。
  董铁夫
  (1914一1980)又名修德,李进士堂乡十三庄人。1937年入党,1938年任濮县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次年,鄄城县委成立,任书记。后历任地委保卫部长、秘书长、军区武委会作战科长、人武部政委等职。他在重点训练民兵方面创造出成熟经验。陇海战役期间,他率民兵两个营作保卫陇海兵站工作。1947年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解放大军顺利渡过黄河,园满完成监造渡船任务。1980年在河北省邯郸市病故。
  董馥庭
  (1920一1943)字兰楷,葛庄乡董庄人。1939年入党。曾任乡动委会主任、区长等职。1943年10月12日军“扫荡”鄄城。为掩护群众,他带领县大队二连于解张吋阻击敌人,被日军骑兵包围,经激烈战斗,全连仅剩七人,弹尽无援,但他毫不畏惧,手端刺刀,率先冲入敌群,力杀数人,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费孑厚
  (1893-1983)郓城县马寨人。
  “九•一八”事变后,组织鄄城县第一个抗日救国会。之后,多次掩护和营救党的地下工作者与革命同志。抗日民主政府戚立,任县教育科长。建国后,历任鄄城第一完小校长、鄄城一中副校长、县各界人代会常务副主任、平原省各界人代会代表、县一、二、三、四、九届人代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首届政协常务委员。他从事教育工作六十年,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他忠诚老实,坚持原则,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入党前被群众称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1981年入党,1983年病故。
  名胜古迹
  尧王墓
  尧王墓位于富春乡谷林苗圃内。历代志书皆载:“尧葬谷林”。墓前现有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濮州知州薛孟书“祭文碑”和1903年濮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幢。
  刘忠墓
  刘忠墓亦名刘林,位于麻寨乡刘垓村西五百米处,为明弘治年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忠之墓。墓地现有碑刻二十四座,石兽两对,石翁仲埋于地下正在发掘,山门按原貌已经修复。
  万全庄石狮
  石狮位于梁堂乡万全庄内,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立,系葛家祠堂故物。该对石狮为蹲踞式,造型生动,玲珑剔透。狮座六幅浮雕,既具祥瑞之意,又富装饰之美,其工艺之精湛为我区所罕见。
  “亘古清泉”大井
  大井位于县城南街路西。相传曹操曾驻军鄄城,为兵马用水而掘此井。井前立石碑一座,上刻“亘古清泉”四字,风格古才卜,笔力浑厚。该碑于1621年(明万历四十八年)重修,始立年代不详。
  杏花岗陈王台
  陈王台位于旧城镇东北二里许,为三国曹植读书赋诗的地方。古时,此外每到阳春三月,杏花如云,故称杏花岗。后曹植徙封陈王,又改称陈王台。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