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456
颗粒名称: 自然条件
分类号: P942
页数: 8
页码: 113-120
摘要: 成武县境内全属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短缺雨多干风,夏热多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夕冬少雨雪多北风。
关键词: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

内容

自然条件
  地形
  境内全属黄泛平原,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三十八至四十六米,最高点在九女集乡孟庄村南,最低点在大田集镇冯集村东,坡降为五千分之一左右。全县微地貌有两种类型:一是缓平坡地,约一百二十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其分布情况是,县城以西六个乡(镇)为高坡地,约四十万亩;中部九个乡(镇)为平坡地,约五十万亩;东部四个乡(镇)为洼坡地,约三十万亩。二是浅平洼地,约三十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集中在全县十个大洼,即智楼洼、康集注、纯集洼、城湖、党楼洼、宝峰集洼、党集洼、大崔洼、吕洼、当典洼。
  地质
  大地构造属华北断块区(一级),鲁西隆起(二级),成武单断箕状凹陷(指下第三系,三级)。这个断箕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期间具雏形,无下第三纪定型。上覆很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据在九女集北申楼钻探,四千米处仍未钻穿。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境内遍布沼泽,后经黄河多次泛滥淤积,形成现代黄土覆盖的地貌。上层土质结构疏松,层理分明,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粉细砂和细中砂,局部有少量姜石。由于南北向的曹县断裂通过县境,控制了成武断箕的构造形态,并与东西向的凫山、苏集、侯集等断裂相交,因此新构造活动较强。1977年7月9日在县西南部天宫庙镇与智楼乡之间发生了四点八级地震,由于震中较深,地面损失不大。河流
  境内流域面积三十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十六条,其中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十条。这些河道全系人工开挖的过境河流,形成东鱼河(原红卫河)、万福河两个排水系统,汇流后向东分别经单县、金乡县、鱼台县注入南四湖,属淮河水系。东鱼河自定陶来,由伊岗入境,至苏阁出境,入单县,境内长三十七公里,河床宽一百至一百二十七米,流域面积五百三十八平方公里。万福河自定陶来,由楚楼入境,沿北境东流,至冯集出境,入金乡县,境内长三十三公里,河床宽四十米,流域面积四百五十平方公里。这些河流总泄洪量为七千八百万立方米,雨季有水,冬春干涸,灌溉效益很低。
  土壤
  全县为一个土类,有两个亚类、两个土属、五十六个土种。潮土土属有二十一个土种,面积一百万零二千三百八十亩,占可利用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八,遍布全县;盐化潮土土属有三十五个土种,面积十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三亩,占可利用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分布在苟村集、智楼、部鼎集、白浮图、南鲁集、汶上集、天宫庙七个乡(镇)。就表层土壤质地分,有砂壤、轻壤、中壤、重壤四种类型。其中轻壤、中壤各占百分之四十以上,这种土壤耕作性能良好,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砂粘适中,耐涝耐旱,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地瓜、棉花等作物。另有少量偏砂地和盐碱地,比较瘠薄,正在逐步改良。由于复种指数提高,加上养地措施不力,全县土地肥力不高,百分之七十五的为三、四级地块,养分含量偏低。总的状况是钾含量较高,有机质、氮素较缺,磷更缺。近年来,由于养用结合,土壤肥力逐步改善。
  气候
  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短缺雨多干风,夏热多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夕冬少雨雪多北风。据1960年至1983年二十四年统计,气
  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为摄氏十三点四度,极端最高气温为四十二点九度(1966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十九度(1964年2月18日)。历年平均降水量五百九十五点五毫米,年际变化较大,1967年多达九百三十四点九毫米,1970年仅有三百九十二点四毫米;年内季节分布不均,约百分之六十集中在夏季,冬季仅占百分之五。光照充足,历年累计平均日照时数为二千三百五十一小时,日照率为百分之五十四;一年之中,夏季最长,六月可达二百五十八点一小时,冬季最短,二月仅有一百六十二点一小时,春秋季相当。二十四年来,年均蒸发量为一千六百五十九毫米,一般五月最大,为三百零四毫米;二月最小,为四十四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七十,春季为百分之六十二,夏季为百分之七十九,秋季为百分之七十四,冬季为百分之六十四。无霜期长,一般二百一十天左右,初霜于10月14
  日至11月21日,终霜于3月14日至4月21日。县内主导风向为北风,年频率为百分之十一,集中在冬季;其次为南风和东南风,年频率为百分之九,集中在夏季。
  自然灾害
  历史上成武县是多灾地区,水、旱、虫灾时有发生。随着化学农药的应用,虫灾基本控制。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开挖疏通河道,水患也基本解除;个别年份,夏秋雨量过于集中,部分洼地仍有渍灾发生。干热风是春末夏初主要灾害,多伴随着春旱发生在五月下旬;由于风力大、温度高、湿度小,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小麦减产;一般减产二至三成,1962年干热风严重,竟减产五成。二十三年来的资料表明,轻干热风二至三年一遇,重者三至五年一遇。雨淞也是威胁性灾害之一,二十三年来已发生四次,呈五年一遇,多发生在一至三月份。1971年3月1日夜发生雨淞,至3月4日12时13分止,长达七十六小时,电线杆倒断一千余棵,压断各种电线一千五百余处,电话、广播、交通中断,折毁树木无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约一百四十八万二千亩,可利用面积一百一十三万九千一百一十七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点八六,其余为河、渠、路、村和工厂占压,荒地不到百分之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节约用地。矿物资源:据初步探测有煤、石油、天然气,另外还有土盐、土硝和芒硝,现已很少生产。境内地上水缺乏,虽然拦河建有蓄水一百万立方米的拦河闸三座,十五万立方米以上的拦河闸九座,一次可拦河水一千五百九十万立方米,但一遇干旱,水源不足,河道干涸,灌溉效益不高,每年仅可浇灌粮田十三万亩。地下水比较丰富,潜水埋深一点六至七点七米,常年水位变幅一般为一点五至二点五米,西部大于东部。潜水流向自西向东,
  与地上水流向基本一致。潜水埋藏量为一亿六千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七千万立方米。全县有机电井六千零九十三眼,单井涌水量每小时二十至六十立方米,大部分为淡水和弱矿化水,适于农业灌溉。野生动物有:黄鼬、獾、狐、野猫、野兔、蛇、蝎、蚯蚓、猫头鹰、啄木鸟、麻雀、喜鹊、山雀等。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枸杞、生地、红花、槐米、蝉蛻、杏仁、桃仁、香附、全萎、天花粉等。其中枸杞、生地、槐米、蝉蜕除满足本地需要外,尚有批量外运。

知识出处

荷泽地区概况

《荷泽地区概况》

出版者:菏泽地区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本《概况》,概要地记述了全区及各县、市 的历史和现状。地区概况包括建置沿革、自然条 件、经济状况、文牝事业四部分;县、市概况包 括建置沿革、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事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名胜古迹七部分。菏泽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在此渔猎耕种。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今北依黄河,南临陇海路,中有新(乡)石(臼所)铁路贯东西,战略地位较古代更为重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