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317
颗粒名称: 第十五编 文化
分类号: K901.6
页数: 44
页码: 509-552
摘要: 菏泽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古代文化遗址遍布各乡镇,地下文物丰富。黄巢点将台、冉雍故里、桂陵古战场遗址、千亩牡丹、古今名园等名胜古迹可供游人游览凭吊。菏泽人民酷爱戏曲,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传统工艺品如织锦、面塑更是名闻遐迩。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历史文化

内容

菏泽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古代文化遗址遍布各乡镇,地下文物丰富。黄巢点将台、冉雍故里、桂陵古战场遗址、千亩牡丹、古今名园等名胜古迹可供游人游览凭吊。
  菏泽人民酷爱戏曲,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传统工艺品如织锦、面塑更是名闻遐迩。
  建国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文化艺术欣欣向荣。菏泽市先后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放映公司、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
  至1985年,仅城区就建成影剧院9座,各乡镇均有规模不同的影剧院,有放映单位116个。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一章文化艺术
  第一节机构设置
  民国以前,历代官署皆未专设管理文化艺术的行政机构。清朝时由教谕署兼管文化艺术。1912年(民国元年)荷泽设立县公署,由第三科管理。1923年3月(民国12年)设立教育局,主管全县教育文化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文化由伪县政府教育科管理;根据地则申各区文教助理员管理。建国后政府设文教科,各区仍设文教助理员管理文化教育工作。
  1956年专设文化科,有科长1人、科员3人,辖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队、动物园和新生(大平调)、人民(豫剧团)、新兴(小平调)3个剧团。1960年8月改文化科为文化局。1962年6月文化局、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局下设文化股。“文化大革命”中,文化艺术的管理,曾一度归文艺造反指挥部、菏泽县革命委员会宣传站管理。1972年5月成立了菏泽县文化组,1975年始恢复文化局。1985年文化局有工作人员10人,辖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红旗影院、人民剧院、豫剧团、大平调剧团和各乡、镇文化站。
  第二节设施
  一、古戏楼
  城隍庙戏楼:原名乐楼,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正德年间大修时,改名戏楼。戏楼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布局参差有致。整个建筑高约10米, 东西长9米,南北宽6米。戏楼分化妆室和舞台两部分。舞台约36平方米,化妆室约18平方米。
  戏楼两侧分别建钟、鼓二楼,红绿彩瓦,五脊六兽。东西观众厅各有廊房10间。戏楼面对城隍庙大殿,殿前有一看台,高4米、长7米、宽5米, 砖石砌成。1940年日军侵入菏泽后拆毁。
  山西会馆戏楼:位于菏泽城内潘隅首北、解放大街路东。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由荷泽的山西会馆所建。戏楼由舞台和化妆室两个部分组成。男观众席是露天的。戏楼门向北,东侧有看楼一座,楼上设木凳座位,能容观众近百人,是妇女看戏的地方。这是菏泽城内首次开办戏曲活动的固定场所。建国后,戏楼改名为民众戏院。
  二、影剧院
  人民剧院:位于广福大街南段。其前身原为工农剧院,1954年冬天被大雪压塌后扩建重修。1955年改名为人民剧院。总面积约300平方米。观众厅约占250平方米。中间为连椅,有坐座600个;东西两边为站票,约容500人。
  1956年,该剧院转为国营。
  1959年,观众厅又续接3间,约25平方米;观众席全部改为坐票,可容观众1300人。1971年翻新扩建。观众厅楼上楼下两层,共容观众1555人。舞台面积154平方米,后台化妆室120平方米,另有宿舍51间。舞台设有各种彩灯照明。
  菏泽剧院:位于解放大街北段,其前身为民众戏院,后改为中华大戏院。因建筑质量较差,至1955年已破烂不堪,墙壁倾斜。专署拨款31・5万元, 于是年重新翻修。翻修后,观众厅和舞台全长38・8米,宽18米,建筑面积为698.4平方米。铁木椅座位970个;化妆室5间,长18米、宽9・8米, 建筑面积176・2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该院是全区剧团和外地剧团巡回演出的重要场所。
  红旗影院:该院是荷泽地区最早的电影院,位于城内中山大街(现东方红大街)路南。1958年5月1日破土动工。影院观众厅跨度为21米,放映距离33米,共29排927个座位,1979年1月又改为33排1052个座位。1980年拆除重建,1981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961.96平方米。观众厅跨度24米,砖木结构。放映距离36米,共有34排1295个席位。1982年7月,安装了L50型空调设备4台,制冷量20万大卡。开机后可使观众厅温度比自然温度降低5°C。
  中华影剧院:位于中华路东段路北。1974年兴建,1981年7月竣工营业。该院为3层楼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有座位1538个。全院有干部职工24人。
  牡丹影院:该院座落在双河路西段路南,其前身是东关露天影院。因设备简陋,无固定座位,乃于1984年下半年动工改建,年底主体工程竣工,1985年春正式营业。该院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观众席27排950个座位。有职工17人。
  工人文化宫影院:位于牡丹北路东侧。1981年兴建,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有座位1190个,职工10人。
  此外,还有以礼堂开放作为影院的大众影院、群艺影院、北关影院;还有集体经营的曹州影院、青年影院等。
  农村剧场也纷纷兴建,1985年全市农村达到一类剧场标准的有小留镇剧场、杜庄剧院、光明剧院、安兴剧院、李村剧院、高庄剧院共6个;评为二类剧场的有李集剧院、长屯剧院、新兴剧院、聂庄剧院、双河剧院、辛集剧院、大黄集剧院、王浩屯剧院、马岭岗剧院共9个。各剧场分别能容纳观众1000至2000人,有的露天影院容纳10000余人。
  第三节戏曲
  菏泽自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以来,一直是州府衙门驻地,人烟稠密,商业繁荣,各地民间艺人也多云集于此。因此各剧种相继传入菏泽,不同剧种的剧团也相继建立。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菏泽就有大弦子戏、大平调(亦名大梆戏)流行;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枣梆戏自山西传入菏泽;1858年(清咸丰八年)两夹弦自鄄城由白殿玉传入;1872年(清同治十年)菏泽也有了京戏;之后,柳子戏、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也在菏泽兴起。建国后(1956年)又增添了曲剧新剧种。
  一、剧种
  京剧:1872年(清同治十年),原在北京任武职的张丙坤,调任曹州府军门之职。张丙坤酷爱京剧,上任时,从天津带来一个京剧班社,共有演员30余人。于是菏泽始有京剧。
  大平调:源于河南内黄、滑县一带。当地名为大梆戏,河南鹿邑一带名为大游梆;传入菏泽后因别于“高调”,故名“平调”。属于梆子系统的一个古老剧种,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能演出700余个剧目。据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记载:“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大平调流行地区以曹州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5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
  两夹弦:原起于清代道光初年。一个叫白殿玉(郵城县人)的穷秀才,他酷爱当地俗俚小曲一一花鼓丁香,常教妻吟唱。久之,常见增加丝弦以壮其声色。其妻纺棉花时常哼曲词,妻每唱一句,接着便“嗡嗡嗡”纺抽棉花,纺车声成了唱腔的自然伴奏,悦耳动听,白秀才深受启发。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二胡状的“弦子”为妻伴奏,大增其色,使其从花鼓丁香中,逐渐脱胎出一个新曲种来。老百姓见其新颖优美,便以其唯一的弦子命名为“两根弦”。
  1858年(清咸丰八年),白殿玉带妻、徒游唱至曹州东北的大徐庄(今菏泽市胡集乡)落户。白氏夫妻年事已高,令其弟子戚成兴、梅福成出面收徒弟10人,游乡串村,到处演唱。春节期间划旱船、踩高跷,也配以两根弦曲调演唱。有时数村依次相邀,一唱就是两三个月。于是,白氏徒弟戚成兴、梅福成名震曹州。
  枣梆:原名偳梆,群众称为“本地偳”。因为剧种源于山西,本地人学唱山西戏即说成“本地偳”,称“枣梆”。这个剧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菏泽山西会馆1831年(道光十一年)所立的碑中可以看出,当时山西人在菏泽经营商业,商贾中有会唱山西戏的,便教菏泽人清唱。1875年 (光绪元年山西遭受水灾,山西省戏曲职业班社有个“十万班”曾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些地方便聘山西职业艺人授艺,逐渐能够登台演出。从此,便传播开来。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其中以荷泽(旧曹州府治)为中心的称为“曹州梆子”。它和平调、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豫东调”、“祥符调”的关系更为密切。它起源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梆子腔。流传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后,唱腔受到当地语音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各自形成本地的梆子体系。据1879年岀生的刘勾文(山东梆子名丑刘玉朋之师)讲:我们唱的梆子戏,最早是山陕梆子腔,经过开封一带流传过来的。约在清代初期,就已相当流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菏泽、巨野、郓城、梁山都先后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传统剧目有600余个。这些剧目宜于表现各种人物的感情,再配以粗犷、朴实、逼真的表演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剧本,构成了山东梆子浓郁的地方色彩。
  建国后,加工整理了一些传统剧目,如《两狼山》、《黄牛分家》等。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获全国优秀剧目荣誉奖;《程咬金招亲》在参加全国调演中,获剧本、导演、演员、舞美、音乐设计及伴奏6项奖。根据蒲松龄同名俚曲改编的《墙头记》已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
  大弦子戏:流行于鲁西南和豫东北交界地带,是由元杂剧之“弦索腔”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它与柳子戏、罗戏、卷戏同属于一个源流。因其最初只用三弦为伴奏乐器,故称之为“弦子戏”。大弦子戏历史悠久。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上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可见明朝中叶已把大弦子戏作为敬神之用。清代乾隆年间,开封、漯河一带曾有18个班。分“礼”、“敬”、“旺” 三门。“礼门”传入山东。大弦子戏的表演艺术特点是粗犷、泼辣,动作幅度大而夸张。它的传统节目有300多个,现存的仅有100多岀。清末以后,大弦子戏班社逐渐减少,主要班社有荷泽县的公义班。建国后,大弦子戏得到新生,荷泽县、定陶县都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这些剧团的活动东到济宁,西到郑州,北到河北大名,南到河南献康、安徽亳县等地区。
  柳子戏: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诸方面,均有其独特风格。这个剧种是从元、明以来“弦索”系统演变下来的,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名为柳子戏。传统剧目有190余出,主要曲牌有桂枝香、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等200余支。主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橫笛、笙,曲调优美,能够细腻的表达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1954年郓城柳子剧团调菏泽,成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1962年推出的历史剧《孙安动本》被搬上银幕,轰动全国。1961年荷泽地区又成立了小班柳子戏剧团,可惜在“文革”期间被解散。
  二、剧团
  京剧双庆班:1872年(同治十年)由曹州府军门张丙坤创建,直到光绪年间张离任为止,该班一直活动在荷泽。由于张的离任,带走了一部分演员,余下的演员重新组建,在城内潘隅首西边原澡塘处从事业余演出。日军侵占荷泽后,演出地点移至冉家房子,1949年秋停止活动。
  荷泽市大平调剧团:其前身为双盛班,成立于清道光年间。当时荷泽县衙三班总管李玲秀喜爱大平调,便由他当管主,委托安兴镇魏大黑子 (平调演员)掌班,成立了大平调职业演出班。演岀剧目丰富,名声大震。活动范围南到徐州、亳县,北到大名、磁州,东到兖州、济宁,西到陈州、郑州。这个平调双盛班延续100余年。至1936年掌班换人,并改名合义班。直到新中国成立,主要活动在冀鲁豫边区境内。
  合义班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当时的安陵县、南华县,每逢人民政府召开群众大会,都先让合义班演戏。这个班社于四十年代初就演出一批现代戏。如反映反霸除奸、团结抗日的《李正劝妻》、《扔石头》、《一盒火柴》,反映军民大生产齐心支援前线的《军民大生产》等。在解放战争时期演出过《改造二流子》、《大团圆》、《她婢俩》等现代戏。合义班的名子一直延用到1946年。
  建国初期,以老艺人为主体的剧团,定名为新生剧团,群众称之为“大平调”;另一个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剧团,定名为新兴剧团,群众称之为“小平调”。
  平调戏不仅注重唱工,同时也很注重做工。它的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粗中见细,刚中有柔,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见优美,特点鲜明,风格独具,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从双盛班 ——合义班——大平调班,在110余年的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艺术家底,保留了200余本传统戏曲。“十年动乱”期间平调剧团被砍掉,演员被分配到工厂。后来,部分职业剧团相继恢复,菏泽县大平调剧团在市文化局的主持下,又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全团演员发展到57人。
  荷泽市豫剧团:其前身为高调梆子班社。该班社主要活动在山东西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1949年原平原省复程县(今曹县青堌集)将其定名为复程县人民梆子剧团。1954年取消复程县,将该剧团拨归菏泽县, 改称菏泽县豫剧团。1968年该剧团解散,1970年10月恢复。
  在荷泽市豫剧团之前,还有菏泽专署人民剧社(大兴班)在菏泽城乡演出。1958年该剧团调省,成为山东省梆子剧团。
  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枣梆是全国独特的一个地方剧种。1915年(民国四年)菏泽办起了第一个枣梆科班,教师吴凤珠,教岀了一批新字辈的演员。1947年5月,冀鲁豫边区二地委文工团,在莲花池村正式成立。团内所设的戏剧演岀队,即是菏泽枣梆剧团的前身。不久建立了枣梆工农剧社。后更名为民生剧社。
  1964年10月20日,枣梆剧团赴省演岀,贺龙、罗瑞卿、刘亚楼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后,给予好评。
  枣梆剧团原脱胎于山西上党梆子,20多年来,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曾几次去枣梆发源地山西晋城市望城头访问演出。1965年初,作家赵树理曾接见枣梆剧团演员,并合影留念。
  十年动乱中,枣梆剧团的服装道具几乎全部毁掉,演出一度被迫停止。
  1974年7月1日枣梆剧团被改为荷泽地区京剧团。
  1975年10月2日,枣梆剧团重新恢复,调整了领导班子,招收了一批新学员,移植上演了一批现代剧目。1976年至1980年,枣梆剧团进入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在较短时间内,排演移植了大批现代戏,同时,还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
  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同治年间,曹州城西南魏堂魏金玉特聘“大蒲扇”、“二蒲扇”为师,组成了两夹弦 “玩友班”。
  1928年魏在本村贤圣寺成立两夹弦班社——共艺班。建国后,该班归县人民政府领导,改为荷泽县新艺剧社。
  1959年剧团调归荷泽专署,改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同年9月,在济南为毛主席演出了《三拉房》,1960年,参加了省赴京汇报演出团,三进国务院,演出了《站花墙》、《三拉房》,受到了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8年被迫解散。
  荷泽县曲剧团:1956年流散艺人登记时,收容了一批唱坠子和山东琴书的艺人,经挑选组成了自负盈亏的表演团体。剧团成立之初,唱腔仍是河南坠子和山东琴书(南路),所以群众称之为化装坠子或化装琴书。1960年和1962年剧团曾两次派人去河南省洛阳市学习曲剧,才逐渐改为曲剧腔调。1968年解散。
  业余剧团:1985年统计,全市有17个业余剧团,多在本地演出。一般活动时期为农闲季节,特别在每年春节期间。个别剧团较为活跃,有的出县出省演出,安兴镇船郭庄的大弦子剧团,就是如此。一般农闲季节活动的有岳程庄乡琵李村的枣梆,王浩屯镇的2个剧种(大平调、豫剧)7个剧团,马岭岗镇2个豫剧团,二郎庙乡白杨张豫剧团,范水坑柳子剧团,李村镇的豫剧团,沙土镇的豫剧团,以及丹阳办事处的大屯豫剧团、武寺村的四平调剧团,还有一个古老剧种花鼓丁香剧团。
  菏泽杂技团:原为巨野县马戏团,1959年12月调归菏泽地区,成为菏泽专区杂技团文革”初期被解散,1970年重新恢复,名为菏泽地区文工团。1972年又改名为菏泽专区杂技团。至1985年底,全团有演、职员46人。是一个含有马术、杂技、魔术等项目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演岀团体。
  1959年该团演员孔宽利、杨翠霞曾在济南为当时的朱德委员长汇报演出了《对口悬人》;1962年夏,参加了由中央新闻社和香港凤凰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杂技艺术片《齐鲁英豪》的拍摄。影片发行亚、非、拉10多个国家。1972年8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山东时,该团部分演员赴青岛为其演出了《双爬杆》等节目。
  第四节电影
  1928年11月中旬,菏泽人刘月生、何子平、赵珠三等集资1500元 (银元)自上海购进35毫米放映机、发电机、幻灯机各1台,无声黑白电影片 《工人之妻》1部及宣传男人剪辫子、妇女放足和“五卅”惨案内容的幻灯片若干套,于城内山西会馆(潘隅首北路东)售票放映,每张票20个小铜板。这是菏泽市第一次放映电影。后因缺乏新片等原因于1929年底停映。
  1951年11月,菏泽成立了第一个电影放映队菏泽专区电影放影队。该队成立后即在菏泽南华广场为地委、专署干部和广大群众放映《解放了的中国》和《红旗漫卷西风》两部影片。随后深入到各县城乡巡回放映。那时不售票,全是包场。电影队用一辆马车运输。每赶一个放映点要行二三十里至四、五十里,甚至百余里。在农村放映时,电影队一入村,全村群众象办喜事一样,男女老少,欢天喜地,把电影队围得水泄不通。晚上放映时,方园十几里的观众象潮水般涌向放电影的广场。每场观众都有四五千人,多者近万人。
  1956年秋,菏泽县电影放映队成立,下设3个分队,1957年又成立第4分队。1958年第4分队转入红旗影院,坐地放映。是年秋,又发展小留、都司、王浩屯3个社办放映队(1964年收归国营)。1977年全县国营电影放映队发展到11个,社办、村办放映队发展到32个。1985年,农村放映单位发展到116个,放映收入达25.922万元,发行收入8.7143万元。
  1958年7月,荷泽建成了第一座电影院——荷泽县红旗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绝大部分影片被定为 “毒草”被禁演。1968年秋,开始上映 《钢琴伴唱红灯记》,后陆续上映“革命样板戏”。初映时上座率极高,复映时上座率即急剧下降。后把观看“革命样板戏”作为政治任务向单位派票,但观众仍不踊跃。1976年后,旧片陆续解禁,新片大量发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980年后,为满足日益迫切的文化生活需要,又相续建成中华影院、牡丹影院、工人文化宫、曹州影院、青年影院等。
  1983年,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建立了荷泽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4年又建立安兴、王浩屯、吴店3个农村分公司,各自负责周围乡、镇的电影发行放映工作。1985年公司共有干部职工77人。
  第五节群众艺术
  一、音乐
  菏泽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根基雄厚。它使用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有啖呐、笛子、笙、闷子、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镣、锣、小锣、云锣、小鼓等。民间流传的“喇叭哇哇叫,笛子花音俏,捧笙来搅和,锣鼓凑热闹”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各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作用。吹鼓乐是一种风俗性的民间音乐艺术,多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唢呐、笙等吹管乐器多用于戏曲开场,登朝伴奏。春节活动期间开展的如狮子舞、闹龙灯、划旱船等,也都有鼓吹乐伴奏。
  菏泽城内沟子井街张家唢呐班,1955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张玉伯的唢呐独奏,荣获演奏奖;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中,为山东梆子剧团伴奏,荣获乐师奖。
  民间乐曲中,主要是生活小调、儿歌等几种形式。其内容有反映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有反映人民社会生活的,也有反映爱情的。1962年选编了《菏泽民歌选》两集,收入民歌295首。菏泽市参加山东省民歌演唱会的歌曲《引蛾螂》被录音、录相并灌制了唱片,在国内外广泛流行。
  菊泽市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或电台、电视台录音、录相及获奖的音乐作品表(续表)
  二、舞蹈
  每年春节到农历二月初二,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民间游艺舞蹈活动,如狮子舞、小车舞、划旱船、玩龙灯等。村、镇互相邀请。1955年农历正月十五,菏泽县调进各乡镇1500余人的民间游艺队伍进城表演。主要节目有:大丁庄的马叉,黄堤镇的龙灯,吴堤口、大屯、张善门、秦桥、仓房、大张庄、田庄等村和市内繁荣街、和平街、清真寺街等的狮子、花船、花车、高跷,串遍城内大街小巷;特别是城内民权街的独脚髙跷更受欢迎。
  《二鬼摔》是一个单人表演的傀儡式舞。道具是扎成的两个木偶,一人把儡架绑在腰间,手与脚都穿上靴子,成为两个人四只脚,用摔脚的动作,表演二人的斗争。此舞1955年参加山东省民间歌舞会演,1982年山东省电视台播放了演出实况。
  1985年11月,荷泽市参加全区音乐舞蹈会演,获奖节目有:双人舞《十五的月亮》,群舞《欢庆锣鼓》等。
  菏泽市民间舞蹈活动情况表(续表)
  三、美术
  荷泽的美术是丰富多采的,在绘画、书法等方面有造诣者不乏其人。
  绘画:建国前夕,荷泽有名的画家有苏钧博(城内马神庙街人)、田伯平(菏泽城南三里庄人)和李眉川(城内东门里人)。新中国成立后,菏泽又出现了一批有名望的画家,如晁楣(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美协创作室主任)、何方华(现任四川省美术学院副教授)、何乃奇(中国美协山东分会会员,现在菏泽师专艺术系执教)。80年代初又岀现了青年画家吴东魁(中国美协会员,现在北京工作,曾任体操名将李宁的绘画老师)。他们在全国都已颇有声望。
  书法:菏泽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历代记载甚少,流传下来的更是屈指可数。据旧《县志》记载,至今仍可考见的有段云襄所书郭牌坊上的“四世一品”庠门壁刻石,明朝何觐书火神庙戏台上的“得歌高处”匾额,何远书“城隍庙碑”等尚为何家保存。至清咸丰年间,蒲泽出现了有名的书法家曹垣(卒于1926年)。他在故宫写有楹联,著有《辞林二妙》、《四时分韵》两本书。全用正楷书写,约24000字,为书法理论之佳作,为曹氏家族传家之宝。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民国时期,有名书法家邓树屏。他曾任冯玉祥秘书;其书法艺术不仅饮誉乡里,而且随军所至得以远播他乡。至今河南郑州、河北涿县及山东一些地方还有他写的勒石遗迹。他著有《书法心得歌》。这本书对于书法的沿革、演变、执笔、运笔之法以及选购笔帖等等多有论述,且系韵文,易读易记。现其家存有此书。他一生书写的成品很多,“文革” 前其家还存有两大箱,可惜“文革”中全被焚毁。现其家仅存他手笔书写的 《书法心得歌》原稿一本。建国后,比较有名的书法家有陈克强、张水石、王正符等。70年代有青年书法家曹艺林。曹系名书法家曹垣之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在北京工作。其作品甚有祖上风骨。曾多次回菏泽与家乡书法界人士切磋技艺。
  四、织锦
  菏泽织锦,群众称之为“提花斗纹”,也叫“核桃纹子”,即是带有色彩、花纹、图案的土棉布。从艺者几乎村村皆有,尤以年过半百的妇女技艺为佳。他们利用比较复杂的手工操作,织岀了经纬变化无穷的花色纹样,逾越千种。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染织品,经省有关部门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鲁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县文化遗址中就有新石器时代的“纺轮”出土。据清光绪版《曹州府志》记载:“……地产土棉,以之为布,而无苧麻。妇女务蚕桑,织丝为绢,亦能为绫,木棉转鬻他方,其利颇盛,茜草靛青可以为染,田间多种之。”当地人民为了温饱,家家户户一直保留相当传统的汉代系列纺织工具和古老的天然染色技术,并以明快的格调织岀自己喜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棉织品。
  “鲁锦”的制作,总的特点是巧妙的利用棉纤维为经纬(色彩),交错编织而成的几何形纹饰,类似图腾纹样,除日、月、星、辰等外,还有龙、蛇、飞燕、蜂蝶,还有使人看了耳目一新的“十字联”、“十样景(锦)”等。建国后,她们创造了“北京十道街”,表现了祖国首都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
  “鲁锦”在用色方面,大都以红绿搭配,黑白相间,兰黄穿插,构成一幅幅富丽堂皇、色彩明快的图案,充分表达了菏泽人民正直的个性。它的染色大都是就地取材,诸如靛兰、豆灰等形成古朴典雅的色块。随着化学染色的出现,弥补了土法染色易脱落的不足。同时,随着农村机器梳织设备的增加,取代了手工纺线,使“鲁锦”质量迅速提高,花色更加丰富多彩。
  五、面塑
  荷泽面塑源远流长,可溯及尧舜时代。人们为敬天地,祭列祖,使用面粉调合后捏成猪、羊供物代活物。形成早期面塑。这种民间艺术在长期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提高。在唐代就有了生面塑、熟面刷色塑。明末清初的制品,还出现了生面成形后,蒸熟再染色的制品。
  1854年(清咸丰四年)江西弋阳面塑艺人王清源游艺菏泽,寄居解元集穆李村,与当地艺人贺胜、杨白四合作,相互交流经验,促进了荷泽面塑的发展。他们采用糯米粉为原料,染成各种颜色,蒸成熟面团,再捏成各种家禽兽、鱼、兽、水果、人物,形成新的面塑品。由原来只塑禽兽、瓜果,发展到塑人物,这是面塑的一大进步。穆李庄李朝训(系王清源的高足)在1908年左右已驰名曹州。他广收徒弟,并传艺其侄李俊兴等数十人。1926年,李俊兴应邀去老挝王宫表演面塑,曾受到国王、皇后及文武官员的称赞。1931年李俊兴又到莫斯科表演面塑,也深受欢迎。建国后,这一民间艺术受到党的关怀、政府的重视。1956年在菏泽城内成立了“面塑社”。1984年6月,日本电视台在《丝绸之路》这部片子中,专门拍摄了荷泽的面塑作品,作为丝绸之路的古老文化的反映。
  六、民间故事
  黄巢祭刀
  唐朝末年,曹州人很少吃盐,不少农户成年累月不食咸味。并非曹州人不爱吃盐,是吃不起。当时,八斗谷换不得一升官盐,贩卖私盐又犯王法。朝廷规定:凡卖私盐一斗以上,处以杖刑;一石以上,处以死刑;私刮碱土一斗,等于卖私盐一升。官吏搜査严紧,常有贩私盐者被送上断头台。别看王法这么严厉,还真有不怕死的。谁?黄巢!
  黄巢兄弟八人,他排行老二。此人文武双全,因出身低贱,屡次应进士考试都不及第。他便继承父业,带领一伙人贩卖私盐。黄巢有勇有谋,几次贩盐都没出事。这日,天近黄昏,他来到曹州城内卖盐,刚把担子放下,冷不防被两个人役抓住。“好啊!卖私盐卖到老爷眼皮底下来了!走!”人役拉着黄巢吼叫。黄巢并不惊慌,冲人役一眨眼,低声说:“请两位弟兄行个方便吧!”“行方便?”一人役掏出了绳索,“这担盐足有一石,论罪当斩!”说着便动手要捆。黄巢冷冷一笑,只一肘一掌,将两个人役打得一个脸朝天,一个嘴啃地,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黄
  巢说了一句:“多有得罪!”挑起盐担子抽身走了。
  黄巢还没走出城去,就听见身后人喊马嘶:“哟!追上来了!”黄巢紧走几步,拐进一条小胡同,想抄近路从东门出城。只听有人高喊:“快闭城门!”黄巢急忙止步,折身往南走去,穿过一条小街,来到开元寺门前。这开元寺是曹州城内最大的一座寺院,紧靠东南角城墙。黄巢知道这里有段城墙在下雨时倒塌,便想从这里出城。谁知来到一看,城墙早已修好。眼看人役就要追来,黄巢难进难退,无路可走。正当此时,身后一只大手猛地抓住黄巢臂腕,黄巢回头一看,是个胖和尚。只见这胖和尚生得浓眉大眼,鼻直口阔,身材高大,膀宽腰圆。黄巢正要开口,胖和尚急忙制止,说:“请到寺院暂避一时!”拉着黄巢便进了寺院。
  这胖和尚名叫汴律,是寺院中的长老。他一身武艺,在曹州小有名气,黄巢早有所闻。汴律和尚也认识黄巢,只是二人没有交谈过,今日一见如故人相逢。二人携手来到院中,突然门外传来吵嚷之声,黄巢一愣,汴律和尚笑道:“贤弟无须惊怕,量他们不敢来寺院搜査!”果然不一会儿,官府人马便去了。原来,唐代僧寺拥有大量庄田,势力极大,官府也不敢得罪他们。这帮人役自然不敢来搜查寺院。
  黄巢脱险后,就与汴律和尚八拜为交,成了知己朋友,你来我往,亲密无间。不几日,黄巢便在开元寺当了教师爷,每天在寺中教一百多名小和尚习武。黄巢早已暗中密谋起义,他来开元寺当教师爷,是想利用寺庙的有利条件,壮大起义队伍。这日,他与汴律和尚谈及起义之事,谁知汴律一听连连摆手,劝黄巢不要蛮干,并说佛家讲的是慈悲为怀,广结善缘,不可有杀生之念,亵渎佛门!黄巢见一时难与他讲清,便不再言语,仍在暗中联络群众,准备起义事宜。
  商讨起义之事,开元寺是个隐蔽的地方。黄巢心想,汴律虽不赞成他造反,但也绝不会岀卖朋友。于是开元寺的东院厢房便成了黄巢与几个起义首领的联络点。为了岀入方便,他们在东南角的城墙下打开一个洞。因寺院紧靠城墙,洞口又长满荆棘杂草,外人很难发现。有一天,黄巢正与几个首领商讨起义之事,黄巢的弟弟黄七匆匆跑来,说官府逼税,逼得庆爷投河,冬妹服毒自杀,几个贩盐的伙伴也被官府抓去,死活不知。黄巢一听,心中气愤难忍!这时,河南王仙芝的起义军已攻破濮州,黄巢当即决定:六月六日扯旗响应,起义地点就定在开元寺门前。
  众首领离去之后,黄巢就去找汴律和尚,想和他好好地谈一谈。可是,黄巢跑遍了前院后殿,也没见汴律踪影,问其他和尚,都说不知。黄巢来到鼓楼,听见紧靠鼓楼的耳房中有人叽叽咕咕地说话。心想:这么热的天,是谁躲在这低矮闷热的房子里?他透过破窗纸往里一看,顿时气得面皮发黄,原来是汴律抱着一个“小和尚”亲嘴!黄巢把脚一跺,震得破窗纸“哗啦啦"直响。汴律听见响声,急忙放开“小和尚”。开门一看,见黄巢满面怒容站在窗下,汴律神色尴尬,半天说不出话来。黄巢走进房去,见“小和尚”有十七、八岁年纪,长得眉清目秀,虽是和尚装束,仍掩盖不住女儿之态。黄巢问她是谁家之女,这一问把个“小和尚”问得嚎啕大哭。原来她家住考城,名叫玉莲,五岁那年随母逃荒来到曹州,后来母亲病死,她就被汴律和尚领进开元寺,已改扮和尚十二年之久。黄巢面对汴律,二目圆睁:“这就是你说的慈悲为怀?难道你不怕亵渎佛祖吗?”汴律面红耳赤,连声说:从今往后弃恶从善、悔过自新。黄巢赠给玉莲白银十两,并亲自将她送岀寺院。从此以后,汴律对黄巢怀恨在心,黄巢对汴律也处处戒备,步步提防。只是起义地点已定,日期迫近,不能更改。黄巢怕误了起义大事,对汴律和尚仍然以礼相待,暗中却命法增和尚监视汴律。
  六月六日午时,参加起义的农民都云集到开元寺门外,有的扮成商贩、香客,有的扮成打拳卖艺之人。黄巢来到寺院,忽见汴律从禅房出来,东张西望地往西角门走去。法增和尚已告知黄巢,汴律对今日起义之事有察觉,须防他向官府告密!黄巢急急追赶过去。汴律见黄巢追来,心中惊慌,他绕过小亭,急忙藏在一棵空心老柳树内。黄巢看见,假装不知,心中暗想:原以为他是个正人君子,却原来是个淫恶的小人!他鬼鬼祟祟,躲躲闪闪,心中定然有鬼!汴律不死,必有后患!
  三声炮响,起义军手持刀枪涌至寺前,黄巢手握钢刀,翻身上马,在“冲天大将军”的旗帜下,英姿飒爽。为旗开得胜、起义成功,首领要先祭钢刀。还没抓到贪官污吏,这第一刀该杀何人?要用何人的鲜血祭刀?众人议论纷纷。只见黄巢策马来到空心老柳树旁,高声说道:“这棵老柳,叶落心空,将要枯死,尤如腐败的唐王朝!今日用它来祭刀吧!”黄巢说着,手起刀落,“喀察”一声,柳树被拦腰砍断!只见空心柳鲜血四溅,骨碌碌滚岀一个人头,众人惊呼,有人认岀是汴律和尚,霎时吵嚷成一片:黄巢率众起义,第一刀斩了他的好友,这还了得!
  法增和尚忙从树中提出汴律尸体,从他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众人一看,是封告密信,方知汴律死有余事!义军手举刀枪高呼:祭刀斩汴律,苍天相助!寺中和尚和农民争相投军,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石人街的传说
  城内南华公园对面隅首棱上有一石人雕像,该街古称石人街。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曹州西北刘庄口黄河突然决口,洪水滚滚而来,水头丈余。逢庄庄毁,遇树树倒,不到一个时辰大水淹到了曹州城。
  城里的老百姓听见了咆哮的水声,逃跑不及,扶老携幼、哭天喊地,有的上了房顶,有的爬上大树,不少人被洪水冲走。
  有个卖京瓜的老汉带一京瓜爬上一棵大榆树。不料树上早已上来两个人。一个是出名的大财主,另一个是位年轻的将军。三个人坐在三个树股子上。呆呆地望着洪水往上涨。无可耐何。
  好不容易盼到第二天,洪水退下尺余,但还是不能下树。这时三个人都饥饿难忍,都用眼盯住那老汉的京瓜。财主从怀里掏出一个元宝更换。卖京瓜的老汉望着洪水说:“不能卖,我还要吃呢。这大水一会半会的也下不去。”财主没法儿,就去抢那老汉的京瓜。没想到京瓜没到手,眼一黑,栽下树被洪水淹死了。
  那将军也饿得支撑不住,就要落水了。那老汉见他饿得可怜,分给他一部分京瓜吃。两人吃完了一个京瓜,支撑了三天,那洪水还是下不去。还不时有房子倒塌声和绝望的哭叫声。这时那将军也哭了,说;“我是奉朝廷差遣来保护曹州百姓的,没想到眼看着百姓淹死的淹死,饿死的饿死,我还有啥脸活着去见圣上啊!”说罢拔出剑来,就要自刎。那卖京瓜的老汉苦苦相劝,方才罢了。将军还是一个劲的哭。直哭得声也哑了,泪也干了。到了第四天,那将军坐着的大树股子突然“咯察” 一声断了,将军扑通一声掉进了洪水里。
  说来也怪,一眨眼功夫,曹州城里出现了七十二个大潭坑,洪水全都流进那些潭坑里。那卖京瓜的老汉一看,吃了一惊,树下正站着那个将军, 手里柱着他的那把剑,一动也不动。他下了树走近看了一会儿,这才发现将军变成了石头人。活着回来的人,都来跪拜这位石将军。隅首附近遍地插满了香和蜡烛。后来,还有人给这位石将军站立的地方铺了砖地,四周还安上了精致的木栅栏。
  从此人们把这条街叫做“石人街”。
  好汉庙
  菏泽城内广福街北段原先叫好汉街,提起好汉街的来历,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曹州连年大旱,田土龟裂,颗粒无收,老百姓断绝生计。知府在衙前设粥棚赈济。四乡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可有的一连几天也难得一碗稀粥,不少老人和孩子昏倒、饿死在街旁。有的官员却借救济百姓之名填饱了私囊,富户官绅也乘机在这里争买奴婢,半斗米可换得一个姑娘,一升粗粮就可换得一童男。这时,有徐氏三兄弟,见此情景,义愤填膺,率领饥民闯入衙门抗议。知府避而不见,饥民们一怒之下砸了大堂,又冲到大户人家,开仓分粮。事后,官府抓捕了几百人,还放风说抓不到首犯,都要被处斩。在外地避难的徐氏三兄弟听说后,便自动回城自首,把“谋反”的罪名担在自己身上。三兄弟舍身成仁,饥民们避免了一场灾难。徐氏三兄弟被官府杀害后,人们怀念他们的义勇和恩德,便自动捐款,在他们就义的地方修建了好汉庙,为他们画象塑身,年年祭祀,这条街也就被人们叫做“好汉街”。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耿饼进京
  城东南有个村子叫耿庄,这耿庄栽着大片柿子林。老百姓把熟了的柿子摘下来去皮凉晒上十天半月,便成了柿子饼。因这柿子饼出在耿庄,所以当地群众通称做“耿饼”。传说明朝时,燕王朱棣与太子朱允文为争夺皇位,连年打仗。一次,朱棣决定渡河南征,谁知走露了风声。朱允文得知消息,亲自带兵埋伏在山东黄河口。朱棣刚过黄河就被伏兵包围。他在黄河口杀了一天一夜,最后只带了100多个逃了岀来。逃到耿庄柿子林,朱棣再也支持不住,从马上摔下来。人没有力气,马也跑不动了,兵将全部躺在地上。当时正是九月季节,柿子正熟,从树上掉下来的红柿子到处都是。朱棣和兵将趴在地上就喝;喝了这滩喝那滩,吃了这个吃那个,越喝越吃身上越有劲。从那以后,朱棣又回大都苦练了三年兵。这时,朱元璋已死了,朱允文登了基。朱棣又率兵南征,把朱允文打败,统一了中国,立年号永乐,从应天迁都到大都,改大都为北京。
  朱棣在金銮殿同文武百官谈兵败柿子林的事,又想再吃几个柿子。便派钦差去曹州府的耿庄要红柿子进上。当时快要过旧历年,冰天雪地哪来的红柿子?耿庄的老百姓没办法,只好让钦差把柿子饼带进京。钦差回到北京,把柿饼献给永乐皇帝。永乐皇帝一看柿饼不象当年吃过的红柿子。很生气,叫人送到伙房里去。这时,厨子正给永乐皇帝准备晚饭,恰好少一道甜菜,一见柿饼,便灵机一动,把柿饼放在碗里,用开水一烫,白霜没了,柿饼鼓了起来,和红柿子一模一样。永乐皇帝一见大喜,不住声地说:“救朕命的红柿子,救朕命的红柿子!”永乐皇帝当即写下一道圣旨:要耿庄年年进贡柿子饼。也有人说,“耿饼”这名子还是永乐皇帝亲自起的呢! 从那以后,耿庄的老百姓年年要选最大、最甜、最好的耿饼送进京去。
  灶王爷的来历
  很早以前,有一个名叫张长弓的,媳妇勤俭善良,小日子过得很舒坦。自从父母下世,张长弓慢慢走上了邪道,整天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赌博,不几年就把家产败坏完了。眼下,就要过年了,家里却断顿了,怎么办呢?媳妇劝他到岳父家借粮,就对他说:“这几年家底都叫你败坏干了,平时都是东家借一升,西家借一升,可这大年下怎好再求人家,我看你还是到俺娘家去一趟,为着闺女你岳父也得让咱过去年。”张长弓万般无奈只好到岳父家借粮。岳父一见女婿就知道是来借年的,为了闺女,老头好菜好饭招待一番。饭后,诚心诚意劝告女婿改邪归正,只说得长弓不住点头。临走,老头怕他再去赌博,就把馍馍花糕和一些碎银子偷偷装在布袋底下,上面又盖些粮食,让长弓背走了。张长弓走到半路,正好碰见邻庄的几个赌博鬼,一看他扛着半袋粮食,硬要拉他赌博。他本来不想去,却架不住赌友们的劝说,三拉两扯进了赌场。这一次时运更糟,输得净光。他不知道布袋里有银子,全当粮食作价给人家了。到家后他编了瞎话,说岳父不借给,媳妇一听很生气,跑到娘家大闹。他爹娘不知啥事,拉到屋里问根,才知道门婿又赌输了,只好又给闺女拾些馍菜,叫闺女背回家去。媳妇到家一见丈夫,劈头就问:“俺娘家给你的东西呢?里现还有馍馍银子。”张长弓后悔的不得了,只好说又赌输了。这时天快黑了,媳妇越想越生气,二人就打起架来。媳妇本来心里就有气,又挨了打,一时火起从门后拿了一把斧子照着张长弓的头砍下去,张长弓没躲及就丧了命。
  天明就是大年初一,也不能埋葬,这媳妇想了想就在厨房里灶底下挖了个坑,暂时埋下。埋了丈夫,媳妇又后悔了,虽然他不争气,可还是自己的丈夫呀,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只好请人写了牌位贴在锅门脸上。
  张长弓死后,媳妇勤俭治家,娘家再多照顾一点,不几年小日子又过红火了。媳妇每年都贴个牌位,又请人画了像贴在上边,让丈夫和他一起过年。外人不知内情,听说张家媳妇锅门脸上贴个牌位,就慢慢发家了,都效仿张家贴上了牌位和画像,又起名老灶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至今,每逢春节,人们还有贴老灶爷的习惯。郭秉钧的故事
  郭秉钧,清代捻军长枪会将领,菏泽市都司乡郭糖坊村人。他的许多故事,至今还在菏泽民间流传。
  埋炮起义
  郭秉钧有土地十顷,是荷泽东乡有名的财主。但他为人正直,爱抱不平,喜欢济贫,且才华出众,文武兼备,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当时菏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叫“里”,郭秉钧是菏泽东方里长中推选出来的总盟主。他长期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满,自己出钱出粮,办起民团,维护地方治安。
  清同治年间,菏泽周围各州府县兴起捻军,势如烈火燎原。郭秉钧拳拳之心,跃跃欲试,苦于找不到借口,怕无人响应;不好起事。这年,菏泽惨遭蝗灾,掩天盖地的飞蝗把庄稼啃得粒粮不收。百姓苦不堪言。要求参加民团吃粮当兵的越来越多,郭秉钧十顷地卖了八顷,还不够民团的粮饷,向知府申请周济,颗粒不给,更激发了郭秉钧起义之心,他苦苦思谋,终于想出了办法。
  他秘密请来铁匠,在后院铸造土大炮一门。由他亲笔写上大字,于夜间在他十八亩高粱地当中挖了大坑,先倒入两石黄豆,把大炮架在黄豆上面,最后用土盖严。派五名亲信日夜浇水。五天之后,大豆膨胀生芽,把土炮拱出地面。郭秉钧故作稀奇,领着民团和乡亲们来看稀奇,擦净炮身露岀字迹,却是:“地下冒出炮一尊,赠给盟主郭秉钧,带领民团攻曹州,打开粮仓救贫民。”
  郭秉钧看罢,故作惊奇地说:“天意错矣!我郭秉钧有济众之心,无济众之才。兄弟们速把这大炮毁掉,还是抱着肚子忍吧!”
  乡亲们积压已久的怨气,此刻沸腾了。大家纷纷请求:“郭大哥,我们尊你为大元帅,干吧!”
  “郭大哥,我的父母妻子都活活饿死了,我实在忍不下去了……”
  这时,恰巧县里衙役来找郭里长派粮,见此情景,慌忙逃窜,被郭秉钧的民团抓了回来,问如何处置?
  “杀!”民团中大刀闪闪,声如雷震。
  郭秉钧抡掉长袍,站在炮身上大声说:“好,既然乡亲们信得过我,我郭秉钧就从命了。今天起事,先拿这两个衙役开刀!”
  “冬冬冬!”三声炮响,郭秉钧的民团改为捻军,浩浩荡荡开出青纱帐。
  巧劝张倪和兵
  郭秉钧树起义旗后,以他城东方里长盟主的威望,给各里长下令:有钱出钱,有人岀人,支持义军。好些里长早已受够了县衙、府衙的气,便纷纷带领人马粮草、大刀长矛投奔义军。队伍迅速扩大到三千多人。
  在郭秉钧起义前后,荷泽东方还有两支起义的捻军。一支以安兴镇大倪庄村倪广和(人称倪和尚)为首;一支以新兴乡张老号为首。倪、张两家, 常闹些小的矛盾,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互不相顾。此时,清政府已调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日夜兼程,直奔荷泽。眼看强敌压境,郭秉钧为了让义军团结,共同对敌,设下筵席,特意请来倪广和、张老号。
  席间,郭秉钧拿出一套三个土盆,先单摆开,逐一用拳击碎,后又拿出一套,把三个盆套在一起,自己先用拳砸,盆“嗡嗡”直响,却是不破。后又请倪、张二人猛击,盆仍然完整无损。
  郭秉钧笑笑说:“咱兄弟三人就如同这土盆一样,若单独作战,都很难经僧贼一击。若团结一致统一指挥,就可能敌过老贼,求得生存”。
  一席话把张老号、倪广和说得心服口服,三人握手和好,共推郭秉钧为元帅,三路兵马皆由郭秉钧指挥。
  祭母遇险
  一年秋天,郭秉钧在曹州东南的白浮图镇和清军遭遇,因清兵超过义军几倍,又遇强西北风迎面刮来,飞沙弥漫,天昏地暗,义军连眼都难睁开,故而大败。郭秉钧只领少数人冲出罗网,七十岁的老母和妹妹,却被用五个大钉,活活钉死在荷泽东城门的两扇门板上。至今荷泽民间还流传着“白浮图打仗——没法提”的歇后语,足见群众的痛惜之情。
  郭秉钧听说后,悲愤交加,钢牙七、民歌民谣咬得“咯咯”响:我要杀贼祭母,让清妖看看郭爷的胆量。随即扮成商人的模样,长袖之中,手握八寸牛耳尖刀,孤身进了荷泽城。
  这天,正赶上东关泰山奶奶庙大会,从东城门到庙堂,人群熙熙攘攘,挤的水泄不通。郭秉钧挤在人群之中,渐渐挨近东门。当看到门上惨状,他两眼几乎冒出火来,紧撞几膀子,来到守门的武官眼前,心里说着:“母亲呀母亲,儿为你报仇来了!妹妹呀妹妹,可惜了你的年华……”窜上一步,牛耳尖刀直刺那位武官前胸,那家伙还没闹清是怎么回事,便作了刀下鬼。郭秉钧转身挤入人层后,守门清兵才清醒过来,大喊:“抓郭秉钧,拿那个穿青袍的!”霎时间炸了会。
  可那郭秉钧早在混乱之中挤进人群,把帽子一丢,露出他早已剃去辩子的和尚头,那青布长袍,是城里西当典街杨家戏衣店根据舞台上的戏装特点,特给他制作的“翻花衣”,这种衣服有两层表面,只要领子一翻,下幅往腰间一掖,便成了老和尚镶花边的黑袈裟了。
  人们只见一个和尚大摇大摆进了泰山奶奶庙,清兵忙乱了半天也没抓到郭秉钧。
  赶走鬼子保家乡
  小铁孩戴铁帽,铁鼻子铁眼铁耳朵。打就打,对就对,青纱帐钻出游击队。游击队里抗大枪,消灭鬼子保家乡。小铜锣
  小铜锣,当当当,我长大,穿军装,上前线,扛大枪,冲杀在前求解放。
  做军衣
  北风吹,天气寒,解放军打仗缺衣穿。妈妈一听很愁闷,白天织布夜纺棉。巧手细心紧着赶,做好棉衣送前线。
  解放军穿上劲倍添,打得敌人完了蛋。
  送军粮
  小米饭,黄又黄,爸爸吃了送公粮。装得满,载得足,一气推到马牧集。交给叔叔解放军,支援前线杀敌人。
  逃荒谣
  月儿园园明光光,河西穷人来逃荒。娃娃他爹推着车,娃娃他娘担着筐。进一村,要碗饭,过一店,讨碗汤。求婶婶,拜大娘,给个菜团喂儿郎。十根肠子空九根,半阴半阳过时光。
  长寿歌
  人要长寿法不难,内除忧怒外避寒。精盈气盛百病散,勤俭治家吃素餐。早起早睡按时间,身强体健靠锻炼。精神愉快是关键,欢天喜地度晚年。一定能闯过百岁关。
  老了难
  老了难,老了难,儿女双全也是难。老态龙钟人前站,头昏眼花泪不干。走一步,颤一颤,腿发酸,腰痛弯。吃顿饭也惹人嫌,米粒菜根牙缝钻。口口都要剔牙尖。摸着心窝想一想,人人都有“老”那天。
  小寡妇改嫁
  小寡妇,二十多,回到绣房把泪落。
  哭一声丈夫你死的早,抛下娇儿半岁多。
  婆婆、婆婆你看看我,叫俺孤儿寡母可咋活?没有米面怎做饭,没有柴炭怎烧锅?杯里无酒难留客,池里没水怎养鹅?你家没有梧桐树,凤凰咋能来垒窝?你家没有男子汉,咋能留住女娇娥?小寡妇想罢主意定,忙换上一身紫红罗。怀抱娇儿出村走,改嫁走到十字坡。
  男种地儿上学,欢欢喜喜过生活。
  生产学习小调
  正月里来是新年,各村成立儿童团。
  有组织多生产,学校念书争模范,争模范。
  二月里来是清明,生产土改要实行。
  “四个朋友”团结紧,贫雇领导打先锋,打先锋。三月里来三月三,各村成立模范班。
  防特防匪又防盗,保卫生产和治安,和治安。四月里来麦稍黄,妇女会里实在忙。
  组织积肥蚕要“老”,拔草捕虫种庄田,种庄田。五月里来天好热,自卫队忙得不能说。
  麦收刚罢又下种,浇水锄苗把草灭,把草灭。六月里来天正长,场里地里都正忙。
  把麦晒得干又净,要把好麦交公粮,交公粮。七月里来七月七,姐妹团又把意见提。
  儿童学校把书念,俺要上学把字识,把字识。八月里来月正圆,各村组织青年团。
  学习政治和文化,生产建设争模范,争模范。九月里来麦种完,互助组长把话谈。农业生产忙时过,速转副业好赚钱,好赚钱。十月里来天气寒,合作社办起人方便。
  买卖东西多随便,又省跑路又省钱,又省钱。十一月里来立了冬,各村又把冬学成。
  学习政治和文化,生产发家更高明,更高明。十二月里整一年,各村成立话剧团。
  庆祝人民共和国,自由幸福万万年,万万年。
  王九诉苦
  进了村子不用问,大小石头都姓孙。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人死了没处埋。
  孙老财瓦房前院连后院,穷人光着屁股蹲房檐。
  孙老财的陈米生了虫,穷人菜粥锅里照人影。孙老财算盘排着打,算光了一家又一家。
  九月里秋风凉,高粱谷子齐上场。
  老财打发看家狗,带着口袋收粮租。
  打开账本看一看,“王九欠租七石整”。
  我双手捧起那没梁的斗,眼泪滚滚顺斗流。
  量了一石又一石,哪一粒谷子不是血和汗?粮交光了还欠两石三。
  辛苦一年白出力。
  饭到嘴边把碗夺。
  我王九心里象钝刀剜。
  民国十年闹灾荒,我向老财去借糠。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财主眼里哪有穷人的事。“我可怜你谁可怜我?我没办法找哪个?” “大爷你积德多行好。你的恩我死也忘不了!” “借给粗糠一斗五,细棣我要存着去喂猪。” 人穷志短莫奈何,我王九不如孙老财的猪。欠了租子还不清,我给老财当长工。长工要比牲畜苦,挨打受骂向谁诉! 四更打水天不明,老财被窝里骂几声:“什么时候你还不起,睡在炕上象死猪。” 太阳没出下地去,回来顶着满天星。下地回来还挑水,累得腰酸骨头疼。老财一天三顿饭,喝酒炒菜吃白面。长工三顿喝稀汤,树叶饽饽掺上糠!
  三月四月粮不接,俺葱葱地里挖野菜。见俺葱葱长得好,孙老财心里生了鬼道道。满天星斗打了二更,孙老财带人来抢葱葱,立逼着葱葱拜花堂,俺葱葱连哭带骂泪汪汪:“老畜牲你不是人养的,你为啥不要你亲姥娘?” 他狗脸子一变气冲天,顺手提起了湿皮鞭:“今个你愿意不愿意,你的命就在我手里!” 马鞭子抡起来不留情,葱葱哭骂不成声。鸡儿刚叫天没亮,俺葱葱吊死在杏树上。
  爷爷一气得了伤寒病,病势一天比一天重。想吃个酸梨没钱买,我悄悄来到梨树下。碰见老财狗养的,又一场大祸从天降。
  他跳脚骂到家门上:
  “你顶着我家天,踩着我家地,你吃着我家饭,还偷我的梨!”
  一手把爷爷拉在地:“穷小子给我滚出去。” 爷爷怒气攻心丧了命,我全家哭成一个声。新仇旧恨深似海,我王九告到县衙门。衙门口儿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孙老财送上五两大烟土,县官一看喜颜开。青红皂白先不问,鸭子浮水把我吊起来。“你生来就是穷命鬼,为非作歹不正经。孙财主对你一百一,穷骨头你别不识抬举!” 俺王九冤枉何日申?穷人的活路没一条。有钱人买得鬼推磨,穷汉子有理无处说。滴水成冰北风紧,全家被赶出自家门。十冬腊月逼人死,跪在土地庙来求神:“土地爷爷你可怜俺,借你的住处过个年。”窗棂儿刮断雪推门,深更半夜冻死人,孩子冻得象光翅鸟,爹啊娘啊哭得好伤心。刀尖挖心肠子碎,难道穷人永远得受罪?苦难的日子多少年,阴天终于变晴天。大杨叶儿哗哗响,杨树底下大会场。
  孙老财一条麻绳拴,活象落水狗又象落架的烟。王九的心象开了锅,几十年的苦水流成河。你逼死我父命一条,你逼俺葱葱上了吊,你仗势砸了俺家门,你逼俺十冬腊月往外跑。
  王九的苦水吐不完,说到苦处泪涟涟。
  孙老财你杀人要偿命,孙老财你剥削要清算。受了你多少年的肮脏气,我今天就要把身翻。王九的话没说完,农民的口号响连天。
  多少年的冤仇多少年的恨,今天要一总来清算。斗倒地主大恶霸,咱穷人就要把身翻。
  第六节创作著述要目辑录
  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菏泽市文学创作几乎是空白。50年代仅有少量民歌见诸报端。60年代略有起色。70年代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不少作者相继在省、地报刊发表作品。现集录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创作要目:
  建国后菏泽市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主要作品目录表(续表一)(续表二)第七节档案
  一、机构设置
  建国前,由于中共党组织处于战争和游击环境,经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保存下来的档案很少。
  1956年9月19日,县委、县人委设立了机关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干部;1959年12月27日,县委、县人委档案室合并,成立“四合一”的档案资料馆(党政合一的档案馆;县委、县人委档案室;全县的业务指导机构;档案的教育机构)。1963年3月23日,正式设立荷泽市档案管理科和菏泽市档案馆,科、馆合署办公。1966年“文革”开始,档案工作机构被撤销。1977年档案工作恢复,县委办公室设立档案组。1980年3月22日,成立荷泽县档案局,同时恢复菏泽县档案馆,局、馆合署。1984年2月,菏泽市档案局改为菏泽市档案科。1985年9月9日,恢复菏泽市档案局。市档案局既是市委的机构,又是市人民政府的机构,列政府编制序列,归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委为主。市档案馆是市委、市政府直属的事业机构,局、馆合署,一个机构两个名称。
  二、档案管理
  档案设施:1959年初建档案馆时,馆址在老市委院内,以后几经搬迁,至1966年搬至老市委后院,为5间平房,实用面积62平方米。1987年9月新档案楼在市政府院西侧动工兴建,1988年10月搬迁启用。新档案楼共3层,由办公用房和档案库房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085平方米,有防震、防潮、隔垫设施。南面设环廊, 东、北面为空心墙,附合国家制定的档案馆库房设计建筑规范。
  存放档案的设备主要是铁、木档案橱、架。1959年馆内只有档案橱5个,档案架2个。1963年橱具增加到23个,至1988年市档案馆内有铁、木档案橱、架104个,另有空调机、去湿机各1台,并配备了温湿度测量、灭火等设备。
  馆藏档案:1959年建立档案馆时,馆藏档案810卷。1988年底,馆藏档案已有75个全宗,12350卷(册)。其中图书资料3300册。有建国前原荷泽县、临泽县、南华县、安陵县、齐滨县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有建国后市委、市政府和各部、委、办、局及各乡、区、公社形成的现行档案。有部分工厂形成的企业档案。较为珍贵的图书资料,有《菏泽县志》(清)、《菏泽县乡土志》(清)、《山东通志》、《山东文献》(台湾)、《曹南文献录》、《马氏宗谱》等;有《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书;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资治通鉴》等古籍; 有《大众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合订本等报刊。
  档案利用:在建馆初期每年提供利用约150卷次,1988年达到近3000卷次。1980年前,档案检查工具较为简陋,只有不很齐全的《案卷目录》和 《卷内目录》。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1981年后开始编写重要全宗的《全引目录》,至1988年簿册式检索工具已达6种400余册;卡片式检索工具已达40册41000张;叙述式检索工具已达10种以上,约50万字,大大方便了利用。现在可以做到在5分钟内,能査到重要全宗内的每份文件。从1975年到1985年共接待査阅人员11595人,调卷12723卷次,为编史修志、纠正冤假错案、解决纠纷提供了大量的依据,充分体现了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机关档案工作
  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机关档案工作的决定》,县委、县人委等相继建立机关档案室,1959年机关档案室已发展到50个,档案干部达52人,保存档案5200卷(册)。1963年拥有机关档案室57个,档案7005卷(册)。“文革”期间,机关档案工作被废止。1979年,全市机关档案室64个,档案5148卷。1983年机关档案室128个,专、兼职档案干部81人(一级单位),档案6625卷。1988年,已建立机关档案室130个(副区级以上党政事业单位),档案专业队伍已发展到133人,室藏档案10000余卷。
  科技档案工作:1958年,菏泽市曾派人参加了省在济南和乐陵召开的技术档案工作现场会。1978年建立文书、技术档案统一管理的档案室4个, 室藏档案297卷;1980年,县委召开科技档案工作会议,1985年建立科技档案室33个,室藏档案4771卷;1988年布置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开始在企业推行综合档案室,建立企业档案。
  专业档案工作:(一)会计档案。1965年配合“四清”运动,全市开展整理会计档案工作,1985年全面开展整理清存和建立会计档案的工作,全市有252个单位完成了会计档案的清理、建档工作,共形成会计档案68642卷(册)。(二)地名档案。1980年开展地名普查,1984年建立地名档案,现有地名档案251盒,地图200余幅,照片800余帧。(三)公证档案。1981年开始公证业务,1984年建立公证档案室。现存公证档案117666卷,装盒804个。(四)教学档案。1986年开展教学档案工作,至1988年全市有76个市直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建立了教学档案工作,共整理教学档案8000余卷。(五)声像档案。1986年市档案局制定《关于加强声像档案管理的工作意见》。之后,市报社、市城建局、市人武部、市联社等单位均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地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也在市教研室、市农业局得到了妥善的整理和保管。(六)城建档案。1981年建立城建档案室,现存有城建档案923卷。另外,新闻报道档案、文化艺术档案、地籍档案、工商登记档案等专业档案将有待于整理和重建。
  第八节图书
  一、图书发行
  解放前,菏泽城内仅有4家私营书店:一是吕兴三书店,堂号“明记山房”(1917年创办,店址在菏泽城内平正街路东);二是隋金斋书店,堂号“永元堂”(1934年创办,店址在城内李隅首路南);三是朱秀章开的“裕文斋”书店(1924〜1937年,店址设在菏一中前街路西);四是李玉勤开设的“新光书店”(1929〜1931年),他们都有自己的图书门市。但多是以经营文具为主,经营图书为辅,有的还兼办裱画业务。
  1945年10月,菏泽城第一次解放,新华书店随军进入菏泽城,在城里设立了门市部。1946年秋,国民党北犯荷泽,新华书店迁出荷泽城。1948年10月菏泽城第二次解放,冀鲁豫新华书店随军进入菏泽城,建立了印刷厂、材料厂,并设有冀鲁豫新华书店菏泽营业部。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统一管理。1949年平原省成立,冀鲁豫行署撤销,新华书店移往新乡,部分人员留在菏泽。1949年8月,在原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华书店平原省分店菏泽支店。业务和行政均隶属新华书店平原省分店。当时,书店设在菏泽城内“九间楼”。支店业务范围是:主营书刊,兼营文具用品。文具销售大于书刊销售。在图书发行上,先是发行本版书(新华书店版),后逐渐发行公私合营和私营店出版的书。课本发行在整个发行业务中占较重要的位置。城市外的图书供应,依靠小商贩的批发经销。1950年开始了计划发行供应,1951年开展书刊予订并增加了年画供应。书店人员走出店门,深入到乡下,肩担手提,步行几十里向农民、干部、中小学师生流动供应图书。1952年底,平原省撤销,书店改称山东省新华书店荷泽支店。1953年为满足农村读者购买力日益增长的需要,支店在农村组织建立了几十处图书发行站。同时设立了农村流动供应组,积极组织图书下乡。之后,支店开始组织利用供销社代销图书和年画,收到很好效果。
  1954年为扩大经营范围,菏泽支店买了新房24间,其中有门市5间。接着对菏泽城内的3个私营书店进行了改造和接收。同时扩大了城市和乡村的图书供应量。“文革”期间发行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主要发行一些文件和语录。1976年分设地、县两级书店。同年新盖营业大楼竣工,正式对外营业。随着机构逐渐扩大,书店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乡镇发行队伍,并设立了城市流供和农村流供,流供员们负责城市各单位和乡、镇的图书供应, 并兼负各公社供销社图书供应的业务辅导工作。
  1980年底书店下伸,黄堤书店门市部成立。1983年初新华书店实行“推荐奖和联销计酬、超销计奖”,于是岀现了“父子店”和“夫妻店”,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1984年书店实行了 “联责联酬经营责任制”,有力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在乡(镇)建立了下伸门市——新华书店沙土门市部和新华书店王浩屯门市部相继对外营业。1985年新华书店在继续巩固利用供销社兼销图书的同时,广泛组织发展了个体发行员和卖书专业户,普遍增设了批发部,在偏远农村增设了批发点。全市有国营书店5处,集体、个体书店3处,供销社售书点19处,书摊、书贩及其他社会售书点14处,专职发行人员91人,兼职发行人员37人。1985年总发行图书493万册, 包括课本销售额达229万元。
  二、图书阅览
  菏泽市最早的图书馆,设在曹州学宫(今菏泽军分区院)大成殿后面。名叫“藏经阁”,建于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后多次修葺,是菏泽周围10余县的文化中心。民国初年,由于战乱藏书失散一部分。
  1928年春,当时地方部队——民团军,罚乡间地主现银2千元,经地方人士决议,派人去上海购买了各种书籍数万册,于1928年7月,正式成立了菏泽县中山图书馆。有管理员2人、通讯员1人,经费由县财局拨发。每天阅览人数不下五六十人,经常借书的约300余人。
  1929年春,因军队占据图书馆址,图书馆迁入县政府。
  1930年春,图书馆仍搬回原址,同年暑假,该馆归县教育局领导。不久,中山图书馆迁至西大街路南九间楼,同民众教育馆合并,图书馆成为民众教育馆的一个图书室。
  1938年日军侵占荷泽后,藏书失散殆尽。
  1948年10月,菏泽解放后,原民众教育馆被冀鲁豫边区二、五专署文管处接管,同年11月文管处移交城关镇教育股接管,图书封闭,无专人管理。
  1949年,菏泽城关镇文化馆成立后,下设图书室4间,书库3间,面积197平方米。工作人员只有1人,阅览室只有4份报纸和少量画报。
  1956年9月,图书馆和文化馆分家,正式成立菏泽县图书馆。工作上有了采编、借阅、辅导基层图书室的分工。图书由粗略的分类,改用“中小型图书分类法”,外借采用了借书证的办法。是年,省拨购书经费2万元,1957年又拨经费3万元。这年共有藏书15215册,新盖阅览室6间,书库2间。主要阅览对象也由城市转向农村。1957年培训农村图书室管理员两次,约100人,并设下乡巡回流动图书箱15个、图书包50个,有专人负责,定期下乡巡回和农村来馆借阅。图书馆还每月举办一次读者讲座或故事会,听众每次约100余人。1958年秋,图书馆又合并于文化馆内。1963年到1966年间又设立农村图书室105个、读书小组80个,城内个人读者发展到800多人,平均每天来馆借阅的达80人次。
  1964年春,开放了儿童阅览室。
  1966年夏到1971年间,图书室停止活动,图书全部封闭。
  1972年,根据省图书馆会议精神,对所藏图书全部进行了审査和清理,大批图书都作为“毒草”被封存。经过整理,图书室重新对外开放,但实际能借阅的图书只有7390册。1973年11月,菏泽县文化馆的图书分类, 改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每天外借图书60多册次,阅览100多人次。全县农村图书室仅剩3个。
  1976年10月,县委在安兴公社搞文化宣传点。在安兴船郭庄、五道街、龙凤、前屯等建立了5个图书室。到1979年底,全县共建农村图书室305个,其中来馆借阅的50个。
  1983年5月,图书馆和文化馆分开,恢复了菏泽市图书馆。下设普通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农村图书室、采编室,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城内读者迅速增多,从1978年的1300人发展到2300人。截止1985年,共建有农村基层图书室250个,有图书85万册。
  市图书馆藏书96804册(包括科技书67843册,线装书212种6764册),订有各种期刊310份、报纸44种。持有借书证的读者2500人。流动量1984年为55400人次,1985年增至68000人次。
  菊泽新华书店部分年份发行情况表单位:万册、万元第二章新闻广播电视
  第一节新闻出版
  民国时期,荷泽市的出版业逐渐发展,1917年(民国6年)明记三房印刷馆在城内平正街建立。创办人为聊城东昌府人吕兴三。初办木刻印刷,印制信封、帐折和有色纸张、年画、门画,后发展为石印,曾印刷出版《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和“五经”“四书”。1924年(民国13年),菏泽市人朱秀章在城内李隅首创办裕文斋书店,经营图书、文具兼印刷出版,1935年曾印刷出版《老张蚕游记》一书。1930年(民国19年)曹县人王伯仁在城内潘隅首南街创办商务印刷社,有园盘机1部、四开机2部、房屋4间,曾印刷出版《东明县志》、《曹县周报》、学生讲义等。1937年因地震房屋倒塌而停业。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菏泽市出版发行了《菏泽日报》、《永生周刊》、《菏泽周报》等一大批报纸。
  《菏泽日报》《菏泽日报》是菏泽历史上第一家报纸。1928年,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吉鸿昌赶走了旧军阀,占踞曹州。李公安、龚西臣、李汉三等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决定出版县党部机关报——《菏泽日报》。该报四开四版,铅印。利用收音机专人收录新闻稿。它以大量篇幅转发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的国内外消息,也刊登报社记者、通讯员的来稿,配有少量的插图和照片。《菏泽日报》社长由国民党县党部委员李子居兼任;李祥符(中共党员)为通讯稿收录员,负责收录中央通讯社消息;进步青年刘子举(菏泽市马岭岗镇刘坊人)被聘为外勤记者。他写了大量的社会新闻。1935年,日本侵略军人关,收买汉奸,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国民党撤销了菏泽县党部,加之铅印局倒闭,《菏泽日报》随即停刊。
  《永生周刊》《民众半月刊》
  《永生周刊》创办于1938年7月,系菏泽“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创办的第一家抗日刊物。主编魏牧,副主编何健之、卢渭,特约编辑傅理轩、李祥符。
  当时,共产党没有合法活动,不能公开出版刊物。党的活动经费又紧张,地下党就利用魏牧(天主教徒,沙土集人,后入党,为齐滨县宣传部长)与德国天主教神父高天达的关系, 以宣传天主教义为由,诱使高天达每期出资100元大洋而出此刊。
  《永生周刊》的创刊号是32开的石印小本,第二期即变为16开。由于刊物的大部分编采人员是地下党员,在宣传天主教义的名义下,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高天达看到后,极为恼火,第三期没出,便停止了资助。《永生周刊》交战地委员会接办,改名为《民众半月刊》。
  《永生周刊》和《民众半月刊》共岀版15期,每期一二百份,发行对象主要是机关团体。
  《菏译周报》《菏泽周报》1942年下半年创办。该报四开单面,每期发行100余份,主要送机关团体阅读。办报经费由日伪宣传科支付。该报内容主要是转摘日伪大报消息,辟有 “大众栏”,到1943年上半年,周报停刊,总共印了四五十期。
  《临泽通讯》《临泽通讯》为中共临泽县委机关报,创办于1947年2月5日。八开单张,油印,不定期发行。1949年8月随临泽县撤销而停刊。
  《南华群众》《南华画报》两刊于1947年3月7日由南华县委宣传部创办。该两刊为油印,五日刊,不定期出版。1949年8月随南华县的撤销而停刊。
  《菏泽民报》《菏泽画报》
  《民报通讯》这几个刊物是1947年5月22日中共菏泽县委决定出版的。版面是八开单面,油印。不定期出版。《民报通讯》是针对通讯员来稿,刊登一些写作经验的报道。《菏泽画报》也是不定期出版,不定数出版。有时八开一版算一期,有时画几十张贴出也算一期。由于战斗频繁,没有长住之地,出版报纸根本没有固定的地方,但办报的同志依然坚持正常发行。
  1947年8月1日,冀鲁豫边区党委对《菏泽民报》、《菏泽画报》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颁发了奖状和荣誉证书;新华社对《菏泽民报》作了专门报道;《菏泽民报》的代表在大会上的发言,刊登在边区《冀鲁豫日报》上。
  1949年8月,上述三个刊物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停刊。
  《菏泽简报》《菏泽简报》于1947年元月11日出版。先为油印,后为石印,四开二版。每次印数都是几百张,分送社会团体,一般不收费。
  《菏泽简报》由文人发起,国民党官方出资创办。它除转载国民党大报上的文章外,也刊登不少趣味性较强的社会新闻及文艺作品。有时也发表一些讽刺国民党腐败作风的文章,曾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批评。后经国民党内政部登记入册,批准为正式报纸。1948年9月30日,驻城蒋军弃城南逃,《菏泽简报》遂告停刊。
  《菏泽大众》《菏泽大众》,1956年创刊,为中共菏泽县委机关报,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该报铅印,四开四版,有时套彩。1956年试刊后不久,即改为周一、周二岀版,后变为隔日刊,印刷厂负责承印,县邮局统一发行。每次印3000多份。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生产大队、生产队均订有该报。1959年停刊。
  《菏泽市报》《菏泽市报》,原名《荷泽县报》,1980年3月30日试办,8月22日创刊,1983年因县改市而改现名。《菏泽市报》是中共菏泽市委机关报。由菏泽市报社编辑出版,菏泽市印刷厂承印。四开四版,周一刊,逢星期六岀版,后又改为周二刊,逢星期三、六出版。
  《菏泽市报》为菏泽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报。该报一版为要闻版,第二版为经济版,第三版为社会生活版,第四版设两个专栏,星期三出《牡丹园》副刊,星期六为周末文化生活版。
  菏泽市报社的编制为三部、二室 ——编辑部、经理部、记者部和总编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发行量逐年增加,1985年发行量达1万多份,是菏泽历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地方报纸。
  第二节广播
  广播建设1952年2月,平原省广播电台发给菏泽1部绿壳收音机、1部200瓦扩大机、1部电唱机、2部铜丝录音机,自购1台8马力的柴油发电机,架设了1500米的广播线路;在城内主要街口安装了6只25瓦的高音喇叭,在主要机关、商店安装60只动圈喇叭,每天早晚2次转播中央和省台的新闻节目。
  1956年12月,全县的区、乡驻地都通了广播,每天3次播音,播音时间为4个小时。1957年3月县广播站对16名区、乡广播管理员进行技术培训。当年架设了20华里的广播专用线路,有20个大队通了广播。广播喇叭发展到1000余只。
  1959年底,从县广播站架通了通往黄集、都司、高庄、沙土4个区乡的4条广播干线,全长90杆公里,全县广播喇叭发展到2000只。
  1961年3月,部分区、乡在机关驻地建立了小型广播放大站,购买了10瓦和20瓦的扩大机,用干电池做电源,解决了电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喇叭音量。到是年12月底全县有41个大队通了广播。
  1964年和1965年,由县里投资,为荷泽纺织厂放大站购买了TY500瓦扩大机1部,为农科所放大站购买了TY250瓦扩大机1部,增加发电设备1套,全县广播放大功率增至2000瓦。
  1971年5月,全县16处公社均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县广播站组织人员自制水泥杆276棵,同年底架通了从县站至高庄、李村的两条信号线路。
  1977年6月,全县16处公社 (镇)527个大队1712个自然村通了广播,广播喇叭发展到113000只。
  1982年12月底,全县24处公社建成26处广播放大站(城关镇、辛集各2处)。县至公社的信号线实现水泥杆化;公社至村队的广播线杆有70%以上木杆换成了水泥杆。广播喇叭发展到172667只,喇叭入户率占92%,音响率占90%。全县拥有扩大机42部,放大功率为23.8千瓦。形成了以市为中心,以公社广播站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
  1985年,增加50瓦调频发射机1部,更换GY500瓦扩大机1部,22马力12千瓦发电机组1个。市境37个乡、镇(办事处)都建有广播站,都配备有调频收转机、扩大机、录音机、电唱机、发电机等设备。
  1986年7月1日,经山东省广播电视厅批准,菏泽市人民广播站改建为菏泽市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节目菏泽县广播站建立初期,每天早、午、晚3次播音,计4个小时。广播呼号为“荷泽县广播站”。
  1956年开始自办文字节目。
  1986年因“文化大革命”,菏泽县广播站曾一度停办了自办节目,只转播中央台、省台的节目。1977年将自办文字节目改为“对工农兵广播”。广播呼号改为“菏泽县人民广播站”。1980年开始增办菏泽新闻、科学知识、为听众服务、文艺节目,播音时间增加到6小时45分。
  1980年10月,又增办蒲泽快讯、农村节目、话说曹州、教育园地等节目。播音时间增加到7小时30分。
  第三节电视
  1979年10月,在菏泽地区广播局的帮助下,在菏泽县人民广播站机房内安装了本市第一个50瓦电视差转机,并进行了试播,为驻城各单位收看电视提供方便。
  1980年,菏泽地区在菏泽市建立了电视转播台,电视设施由地区广播局统一管理。同时,电视和广播合为一体,建立了广播电视局。
  1980年以来,菏泽市电视机逐年增加,到1985年,菏泽市区有58%的居民家庭有了电视机,其中彩电占11%;农村有14%的户有了电视机, 其中彩电占30%。据统计全市城乡共有电视机42000台。
  第三章文物古迹
  第一节古遗址
  安邱堌堆安邱埴堆位于荷泽市东南12公里的曹楼村东南约300米处。东距菏商公路1公里,北距万福河3.5公里。1977年春,修建公路及排水沟时该堌堆被破坏2米。经钻探, 遗址南北宽71・4米,总面积为5526平方米。地面以上现存堌堆,南北宽44.4米,东西第61.2米,高2.6—3.5米。西南壁陡直,断面暴露有明显灰层、灰坑和红烧土面。1958年当地生产队在堰堆中部挖有多座地瓜窖,使文化层遭到严重破坏,幸西南部保存较好。1969年山东省博物馆在堌堆东侧和西北角各开了一个5米X5米的探方,发现有龙山、岳石、商、周文化遗存。1976年菏泽地区文化工作队又在堌堆的东北角开了2个5米义5米的探方,发现有大汶口文化的鼎足。1984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带领实习生又在堌堆东部和西部开8个5米X5米的探方,因地下水位较高只挖到龙山文化层未挖到生土,故下部文化层堆积情况有待发掘。1977年山东省公布安邱堌堆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坡刘堌堆遗址位于菏泽市东偏南10.5公里的坡刘庄村东500米处。北距新水河约200米,东面紧临旧洙水河。
  该遗址南北长66米,东西宽51.4米。现存堌堆南北长39米,东西宽33米,高3米。1970年因堵河用土,致使堌堆残破不堪,高低交错面目全非。1976年春,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试掘。在堌堆西侧开掘了一条南北长10米、东西宽2米的深沟,发现有商、周文化遗
  物及西汉、东汉墓葬各1座。后因地下水位较高而停止发掘。因此,对该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厚度,包括几个文化时期,尚难确定。现该堌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堌堆遗址在荷泽市西南18公里曹庄村东北500米处。南北长210米,东西宽42米。原堌堆高3米,因南七里河穿过遗址北部,现堌堆仅略高于四周耕地。该堌堆为汉代遗址, 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蜩堆遗址在荷泽市北6公里芦堌堆村东50米处。该堌堆东西长72米,南北宽70米,高1.5米,上建小学1所。在此遗址中曾采集到泥质绳纹战国时期的大板瓦,足证当地曾有较大的建筑物。
  清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古迹》载,桂陵在乘氏县(今菏泽市)东北,战国时,齐大破魏师于桂陵,即此。据遗物考证,该遗址在战国时期确已发展为一重要城镇。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岗峰堌堆岗峰堌遗址在荷泽市西北13.5公里的赵庄村南200米处。
  西距吕陵集4.5公里,南距“荷东”公路3公里。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55米,呈长条形,又名长堌堆。现存地上堌堆南北长130米,东西宽35米,高2米,上建小学1所。地面暴露遗物多浅灰陶素面和粗绳纹,壁厚而胎松。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城遗址该遗址位于菏泽正南14公里刘城村西300米处。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高1米。堌堆保存完好。该堌堆为龙山文化至周文化遗址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袁堌堆该遗址位于菏泽市东偏
  安邱堌堆出土的龙山文化小件:石斧、骨锥、陶纺轮、鱼网坠、甲骨等
  安邱堌堆遗址岀土的商代陶鬲
  坡刘堌堆遗址岀土的汉代陶壶、陶鼎、骑马俑等
  北19公里袁堌堆村西,为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深1.5米的坑。坑底暴露文化层。经钻探证明文化层为龙山文化。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接官厅遗址遗址在今荷泽市北郊1公里处。1963年堌堆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高2—3米,黑灰土突兀隆起,今已无存。1985年又被掘成一个深3米的大坑,曾挖出石匣墓1座。出土器物为商至汉代的,但多为群众分散或破坏。该遗址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寺堌堆遗址在荷泽市东27公里寺前李庄村北100米处。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为一覆锅状之台地。中部高出地面1.5米,上建房屋3间。遗址时代为商至汉。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烟堆遗址在荷泽市北偏西15公里洪堂村西500米处。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现该堌堆已被平掉,偏南部又被挖成长宽各25米、深3米的大坑。其土质为灰土,有汉墓葬出土。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岭子堌堆遗址在荷泽市西南19公里虎牢李村南800米处。堌堆南北长70米,东西宽8米,高1米至2.5米。该堌堆为汉代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堽遗址遗址在今菏泽市南15公里长堤村南500米处,系汉代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75米,现已平为耕地。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亩台遗址遗址在荷泽市西南18公里李庄村南800米处。原堌堆东西长88米,南北宽68米,高约2米。现已平为耕地,稍有隆起,常出现红烧土、喳木灰等于耕土之下,土质坚硬。为汉代遗址。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嘴烟堆凤嘴堌堆位于市区西部荷泽农校院内北部。现存堌堆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高5米,顶部建房1座。该堌堆为夯土筑起的台,夯土中杂有大量龙山时代至汉代各时期的陶片。下部为灰褐土、粘土成分较多,夯层清晰,层厚15—20厘米。全部夯层,南北连接无间。传说唐末黄巢起义时曾在此点将,故又叫点将台;清朝时这里是演武校场,群众俗称大校场,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嘴堰堆遗址青邱堌堆位于城西南16.5公里寺西范村东300米处,北邻南七里河约500米。堌堆顶部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接地面底部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高7米。地面下2.5米仍不见生土。其北、东、西三面均呈三级台阶状,曾采到少量龙山文化时代商、周及汉代的陶片。南壁因群众取土,已被削为陡壁。据清光绪十一年本《荷泽县志卷之二•舆地五》载:青邱山在县城西南三十里,春秋时,晋、宋盟于青邱,即此。据此可知,此地春秋时期已有。已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邱堌堆遗址出土的战国铜鼎
  成阳故城遗址故城址在今荷泽市东北26公里胡集村东南500米处的徐河上。其上新建水闸一座。在修闸挖基槽时,地表1米以下,发现夯土层,宽10米,深3米,夯层分明,层厚约10厘米,中无遗物。土层土质坚实,虽经多年流水冲刷,仍能保持原状不变。此处夯土层暂称“1号城
  垣”。由“1号城垣”向北120米,临卜沙河南北两岸,亦暴露相同的夯土层,暂称“2号城垣”。由“2号城垣”向西100米,再往北70米,修建渡槽时,均发现有夯筑土,分别暂称“3号城垣”、“4号城垣”。若将1至4号城垣连接,其平面图为Z形。根据这一Z形城垣的走向,可断定其为古城的东城垣或西城垣。对古城的确切位置和面积,尚无法估算。
  在徐河水闸东侧北岸和临卜沙河采集到一部分陶片。出土陶片多为泥质,少量夹杂碎蚌壳。器形以罐、瓮、筒瓦、小板瓦为多,豆、鼎次之,云纹半瓦为少量。多为汉代遗物,少量为战国文化遗存。汉以后的陶片则未发现。据此推断,该城址应属西汉时期。
  隋、唐曾于此置雷泽县。《濮州志》载:“雷泽在州(濮阳)之东南,舜尝渔其间;旧有雷泽城,昔雷泽县治此”。雷泽县治所即汉代成阳故城所在地。根据文献记载及该地采集遗物考证,该城垣遗址当是西汉时代的成阳城垣。
  第二节古建筑
  冉仲弓庙原在荷泽城东南茶堰集(后改冉贤集今名张什店)东南。曾几度重修,比较大规模的就有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明宣德三年(1428年),嘉靖十七年、三十年(1538年、1551年),万历三十六年、四十年(1608年、1602年)等。至清代,因避洪水始迁镇内,又有多次小修。
  冉仲弓庙,原系一古建筑群,计有广连门(头道山门)、二道山门、东司、西司、大殿(正殿)、启贤殿等建筑物。均系彩釉琉璃瓦复顶。正殿系滚龙正脊、飞檐九脊歇山式,雕梁画栋,纹饰精美。大殿正面檐下立槽式蓝底金边竖匾一块,上书“薛公殿”三个金字。各建筑物四角装有“铁马”,风吹铃动,铮铮悦耳。大殿前,有方砖砌成高出地面3尺的“胎”(祭坛)。每逢春秋戊日,有知县、知府等官员前来祭祀,将牲猪、牲羊等供品放置其上。大殿内有暖阁(神龛)2座,正中暖阁为冉雍塑像,两旁立柱木牌书有楹联一付。上联:“德行居圣门之首独承东鲁真传”,下联:“敬简备王道之全配享南华名祠”。西山暖阁为冉雍次子冉季牌位。大殿内还陈列有金瓜、钺斧、朝天镫,以及书有“'严肃”、
  冉仲弓庙
  冉庙已有700年树龄之楷树
  “四世一品”坊在今荷泽城内东方红大街邮电局处,是一骑路牌坊。石坊高约16米、宽10米、长2.5米。
  “回避”字样的木牌等仪仗物。头道山门上方竖一金边红底匾额,上书“先贤冉子仲弓庙”,庙门高出地面三尺。院内整体建筑以大殿为轴心,层次分明,巍峨壮丽。
  庙院内原植满翠柏苍松,现唯有大殿右前方大楷树犹存。楷树主干高5米,胸径0.75米,地面至树顶27米,冠幅14.05米。据记载树龄已有700余年。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冉仲弓庙采取了许多保护性措施。1956年列为荷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在庙门前树有保护标志。但由于年久失修,庙院内许多建筑物先后倒塌。特别在十年动乱中,广连门和冉子塑像、石碑数统,均被拆掉、砸毁、推倒,大殿也被摧残十分严重。1984年地、市政府文物部门,申报上级拨款,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幸免倒塌之虞。
  全部采用茶青色石料。石坊分顶、座、身三部分,雕工甚佳。坊额书“四世一品”字样,书法亦精,据说是明代段云襄的手笔。关于“四世一品”四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段云襄为人耿直,不畏权贵。郭尚书立坊前曾求他书写“四世一品”四个字,被段拒绝。后来郭生法将段请到家里,设宴款待。待段酒醉时,请他写对联。但每副对联的首字依次为“四”、“世”、“一”、“品”。段当时以为不是专写“四世一品”,故提笔就写。当写岀三联后觉察有“四世一”之字,就停笔不写。故“品”字是郭尚书找另一个人写的。细看牌坊上“四世一品”四字,前三字与后一字的书法笔力确实截然不同。1958年9月,因扩展街道,石坊拆除。影照现存荷泽市城建局档案室。
  明代郭氏石碑坊
  敕褒孝子坊在大隅首南路西与荷泽中心文化馆相对,于1959年拆除。
  松贞玉粹坊在考棚西街中间,是一骑路坊。因有碍交通,于1959年拆除。
  龙章褒节坊在小隅首东旧澡塘街,是一骑路坊。因有碍交通,于1959年拆除。
  民之父母坊在小隅首北,是一骑路坊。该坊为清康熙年间知州杨自钦因歉收豁免地丁钱粮,但未蒙批准,乃以自己资财赔垫。地方人感其德,遂立坊以为纪念。该坊额前面书“民之父母,背面书“君子乐只”。旧志“职官志”及“坊表志”仅有其名,未记其事,故补注于此。
  名闺霜节坊在钟楼西王爷庙街中间,是一骑路坊。解放前某年夏历三月三日自破石坠,嗣后拆除。
  少卿坊在东大街“四世一品”坊西路北“尚书府”(郭家大门)偏西,因地震有损而拆除。据说该坊额的“少卿”二字,系指王绍之,但旧志无记载。传说少卿坊是堵在郭尚书府原大门口的,以后郭家大门东迁,少卿坊就位于郭家大门偏西了。当时郭尚书立坊在王家地皮上。王家一小孩 (王绍之)问郭尚书:“将来我立牌坊立在哪里?”郭尚书以为是小孩,就随口答日:“立在我大门口。”于是王少卿长大后,就把牌坊立在郭家大门口 。后郭家大门不得不东迁。
  敕族贞节坊在老北门里东街 (中学后街)道旁路南。据说为张家节孝坊。后因地震损毁拆除。
  瀛州独步碑原系一坊,因年久损坏,故立碑以资纪念。在潘隅首北路东,已腰断,锯以铁箍。建国后拆除。尚义坊据《坊表志》说:尚义坊为义民刘荣而立。访诸耆老均不知有此坊,更不知在何处。查今之博爱街(原名为刘牌坊)东口的隅首,仍名为刘牌坊隅首。据此,所谓刘牌坊,可能就在此,聊注于此,以待考证。
  第三节纪念地纪念物
  宁武子墓宁武子墓,位于荷泽市西杜庄乡的胡庄村。据传过去每年二月、八月都举行大祭,此举延至民国初年。墓葬出土2块石板,并有陶马、陶俑,系汉代文化。此墓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损坏殆尽,成了土坑。
  马新贻墓碑马新贻墓碑位于荷泽市东北25公里马垓村。该碑方头,龙纹透雕,刻阴文大字一行“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谷山马公之墓。”估计有碑文,惜无法看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冉雍故里碑冉雍故里碑在荷泽市东7公里张什店村(曾名冉村镇)。该村现存“先贤冉子仲弓故里碑”一幢,高1.4米,宽0.4米,系明万历
  冉雍故里碑四十年秋曹州知州周鼎撰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筑障东堤记石碑该碑位于荷泽市李庄乡兰口村东南。上有冠,下有座,碑身宽1.32米,厚0.36米,高2.9米;碑头宽1.4米,厚0.43米,高0.7米;碑座宽1.84米,厚0.78米,高0.59米。碑文共330字,记述了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祯为防黄河决口泛滥,在荷泽督修障东堤所费人力、材料及堤的长度、高度和厚度。撰文、书丹均为丁宝祯。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曹州新作教场记碑该碑现存于荷泽市城西2里荷泽农校院内。由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奉碑,明正德秋八月落成。碑身宽1・2米,高3.9米,厚0.4米。碑座已毁。今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庄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高庄集东1公里,刘(庄)民(权)公路北侧,占地2亩。1969年高庄公社为纪念该社在历次革命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殉难的全体烈士而建。
  王浩屯烈士纪念塔位于王浩屯镇王浩屯村西,兖(州)兰(考)公路西侧,占地19亩、房屋8间、烈士塔1座,革命烈士580名。1971年5月王浩屯公社为纪念鲁西南地区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王登伦烈士纪念碑位于荷泽市西南18公里王浩屯村西大街路北,西临荷兰公路。碑身1.95米,宽0.65米,碑额阴刻横排“虽死犹荣”四个大字,由花草图案将四字隔开;碑心阳面中央竖排镌刻碑文12行,每行78字。两侧阴刻挽联:右“卓越功勋堪垂青史昭后世”;左“誓承遗志聊慰忠魂表寸心”。
  第四节馆藏文物
  一、出土文物
  解放前,菏泽的文物除个人点滴
  收藏外,无专门机构管理,大部散失民间或遭毁坏。建国后,文化馆设专人负责收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发掘品、征集品和捐献品。以质地和类别的不同,分为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景泰兰、骨蚌器、缮本书类等,同类器物则以其年代先后,列表于下。
  菏泽市馆蔵出土文物情况表二、革命文物
  文件箱一件,系荷泽城西南许寺老红军战士王武保捐献。此箱为朱德总司令装盛文件而背负在身,随军转战。他视为珍品,完好的保存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鹤鹑笼一件,杨湖村捐献。抗日人士曾以此笼捉捕鹤鹑为掩护,在杨湖、徐庄、白寨、周寨一带进行党的秘密活动。
  铁锤一把,杨湖村捐献。1939年的一天,我地方武装要消灭驻在黄集的杂牌军。杜东玉受党的委托,接受砸黄集寨门大铁锁的任务,锤子就是当时砸锁用的。
  红缨枪头一件,系菏泽黄集乡安陵大队老党员捐献的。当时,该村的地主为保护自己财产,特制大刀12把和红缨枪头,组织一支所谓护村队。我地下党组织派党员打进去,从此抓到枪杆子,以掩护我地下干部。
  木轮车一辆,黄集乡毕寨村捐献。此车曾为我军运送枪枝炮弹,送米送面。
  文件袋一件,安兴镇安桥村王甲科(三区区委书记)捐献。文件袋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直用来盛放文件的。
  包囊一件,高庄乡贺庄大队刘玉莲捐献。解放战争时期她到河北为我解放军做了大量的军衣、军鞋。包囊就是她当时盛放针、线、绳子、布料用的。
  全杵一把,高庄乡圈头大队捐献。在当时的支前活动中,用这把杵胜利完成了近6000斤的舂米任务。
  扁担铁壶2件,黄集乡刘三门大队捐献。大杨湖战役结束后我军转战他地,为百姓留下了铁壶和扁担以作纪念。
  信件一页,黄集乡前张集大队捐献。前张集原是五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林滨(原名李甲和)为五分区领导成员之一。离开张集后,于过江前给本村教师张洪德来信一封,一叙别后想念之情。
  担架床一张,稍残。高庄乡朱庄大队朱兴业捐献。1946年9月“杨湖战役”打响,群众组成了担架队,只朱庄一村就去担架10多付,此为其中1付。
  木平车1辆,稍残。高庄乡贺庄大队1948年冬曾用它完成运送小米的任务。
  算盘2件(紫坛),东马垓捐献。东马垓是临泽县第八仓库所在地。当时会计用它完成公粮400多万斤,储存秆草10余万斤的计算。
  汇报提纲一本,32开本,共12页。提纲写于1951年9月朝鲜平康郡。其内容主要记载了我26军某连战士在修筑仙开洞工事阵地上的顽强革命精神。
  毛泽东选集(1967年)合订本一套。此书是1967年朱德总司令寄给王武保同志的。要求王武保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贡献,立新功(信件由菏泽军分区参谋处保存)。1985年前菏泽市(含地直)文化系统出席省以上先进个人表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