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283
颗粒名称: 第十四编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2
页码: 457-508
摘要: 相传4000年前尧时代,舜就曾在此施教于民众。西周时期,周武王弟振铎曾于这里设立国学。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冉雍和卜子夏都在菏泽讲过学。从东汉直至宋、元,由于战争和黄河泛滥,菏泽教育不振。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发展

内容

相传4000年前尧时代,舜就曾在此施教于民众。西周时期,周武王弟振铎曾于这里设立国学(明朝时于菏泽建曹伯寺以纪念)。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冉雍和卜子夏都在菏泽讲过学。从东汉直至宋、元,由于战争和黄河泛滥,荷泽教育不振。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在知州范希正的倡导下,菏泽教育得以恢复发展,建立了学宫(文庙),城乡社学和私塾处处可见。明、清两代,菏泽教育比较兴盛。这期间菏泽共考取进士442名,举人148名。
  民国建立,菏泽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荷泽教育受到极大摧残,大部学校停办,少有存留。沦陷区存留的学校也大力推行奴化教育。
  在抗日革命根据地,教育工作仍十分活跃。教育宗旨完全适应抗战的需要,既读书又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人材,不少师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建国后,经过三年恢复和四年过渡,菏泽教育突飞猛进。不仅中、小学有了大发展,又创办了师范、卫校、识字班、冬学、民校、干部学校、职工业余学校遍及城乡。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菏泽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实行队队有小学,社社有中学,县里有大学。由于条件不成熟,教育质量不高,到1962年有的学校“下马”,有的缩减,有的合并。至1965年菏泽的教育布局方渐趋合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界遭受冲击。学生大搞“串连”、“夺权”、“停课闹革命”,大批教师被批斗,一些校舍、教具被砸毁,教育界成了 “重灾区”。
  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教育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农村中学适当合并,农村高中大部改为初中,有的则改为农技中学;城内新增二十一中、二十二中两所大型初级中学,城区5个办事处均设立了普通初级中学。
  菏泽医专、菏泽师专相继恢复,新建了菏泽教育学院。各中等专业学校、函授站、电大站也次第建立。
  截止1986年底,全市有幼儿园994所,入园儿童4.1978万名;小学562所,在校学生13.0506万名;高、初中61所,在校学生4.0867万名,共有教、职工8373名;中等专业学校17所,学生3298名,教职工688名;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员194名,教职工43名;技工学校3所(不含地区办中专),学生573名,教职工92名;高等学校3所,学生2147名,教职工1659名,其中正副教授36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644所,学生21.9563万名(含幼儿园学生),教职工1.0891万名(含正副教授36名)。1949年至1986年,菏泽考取大学生3920人。
  第一章教育行政
   第一节行政机构
  废科举之前,县设有教谕署,内设学正1人、教授及训导若干人,其主要任务是掌管文庙祭祀、训导所属生员、主持县学考试、办理生员入府学或书院学习的手续等。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廷颁布了《劝学所新章程》,令各县教谕署改为劝学所。是年4月,荷泽县劝学所建立,由知县兼任监督,另设“总董”1人。其主要任务是“推广学校,筹备经费、劝导入学、调查学务、宣讲教育宗旨”等。当时全县共划分5隅6都,每都均设“劝学员”1人,掌管本都教育事宜。1910年(宣统二年),县劝学“总董”改称“劝学所长”,增设书记1-3人。
  1912年(民国元年),菏泽县劝学所改为菏泽县公署第三科,设科长、科员各1人;各区仍设劝学员1名。1915年(民国4年)教育部又命令恢复县劝学所,设劝学所长1人,劝学员3人,辅佐知县办理县教育行政事宜。各区设“学务委员会”,具体管理各区教育。
  1923年3月(民国12年),教育部公布了《县教育局规程》,翌年一月,改菏泽县劝学所为菏泽县教育局。设局长1人、督学1人、视学员及事务员若干人,各区设教育委员1人。另外,还设立了 “董事会”作为本县教育的咨询机关。
  1932年(民国21年),菏泽县教育局改为菏泽县教育科,设科长1人,督学1〜2人,督导各乡农学校的教育工作。各乡农学校设小学部主任,掌管各乡的小学教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不论是国民党、共产党或日伪都曾设有教育科。民主县政府也曾叫过文教科。文教科曾一度和民政科合并称民教科。日伪、国民党的教育科由科长、科员、视学员等组成;民主政府教育 (文教)科,由科长1人,科员数人组成,各区设文教助理员。
  建国后,县政府设文教科,配科长1人、'副科长若干人,下有视导员、科员;各区设文教助理员(城关区设教育股)。1955年,各区又设区校长。1956年文教科改为教育局,1958年“公社化”后,各公社设区校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局改为教育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若干人,各公社也设相应的教育组,有正、副组长1-2人负责该公社的教育工作。1975年县教育组又改称教育局,由局长1人、副局长若干人组成。1984年机构改革后,各乡镇教育组又改称中心校,设中心校长1人。
  第二节学校管理
  科举时代的私塾、社学管理不正规,只有府学才设学正和教授;训导两署(处)。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中小学堂的主要领导为“监督”(校长),另设一“坐办监督”的责任是抓学校的全盘工作;“坐办”主要协助监督作好财务供应、校务建设、生活管理等事宜。辛亥革命后,各学校的领导一律改称校长,下设教务主任、总务主任、训育主任等,另有若干名管理员。各级有级主任,班设班主任。另外一些私立中学,除以上领导机构设置外,还设有“董事会”,它是管理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教育界权威人士及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学校的兴办、发展和教学等事情。其具体权力是:①校长的使用和更换要由校董会研究确定,报省教育厅批准,教务、总务、训育三处主任要由校长提名,经校董会批准;②学校一些大的开支,要由董事会研究允许才能实旅;③学校的发展和扩大。教职工薪水的评定、晋级及学校招生等问题,都属校董会的管理范围。校董会设董事长、副董事长各1人,董事若干人。当时私立南华中学的董事长是葛象一。建国后,一度实行校领导负责制,学校不仅设校长,同时还设教导主任、班主任,规模较大的学校还设副职。学校的群众组织一工会、共青团、少先队逐渐健全。1958年以后学校管理实行党支部一元化领导制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一般都建立了党支部,配有支部书记(一般书记兼校长)、副书记、成员若干人。规模小的中学或小学由党小组领导。“文化大革命”中各种规章制度被废弃,校长、主任名存实无,学校领导形成无政府状态;1968年建立了学校的“革命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城乡学校分别驻有“工人宣传队”和“贫下中农管委会”,与学校“革命委员会”共同管理学校。此时废除了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革委会”撤销,1978年又恢复了校长负责制的管理制度。1984年教育机构调整,部分老弱教职员退居第二线,把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加强了学校管理工作。1985年,各中学将教导处改为教务、政教两处,政教处主要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试行了“职工代表大会”管理制度,由职工代表大会处理学校的重大事情。
  关于中小学领导人任免,不同时期任免机关也不同;同一时期的中学,因其领导级别有异,任免机构亦不同。建国初期,一、二中校长由县委任免; 副校长和农村中学的正副校长由组织部任免;农村中学的主任和小学校长、主任一般由教育局任免。
  1978年以来,一、二、三、四中及进修学校正副校长,属县委任免;农村中学的校长属组织部任免;农村中学的副校长及一、二、三等中学的主任由县政府任免,其他领导一般由教育局任免。
  1985年后,均以市委名义任免二中、三中、职业中专及进修学校的正副校长、工会主席、调研员等,其副校长由政府下文,其主任及农村中小学领导干部一般由教育局任免。另外, 农村中心校可临时指定小学校长,也可将几所小学明确一名“片长”,旨在有利学校管理。
  第三节教育经费
  清末,教育经费主要靠学生、学田、官吏赠捐和国库拨款。当时仅重华书院就有学田936亩,每年收租400串。1882年(光绪八年)知府樊希棠捐银300两,曹州府所辖11县令捐银500两,各县绅民捐钱2300串,其他捐钱1700串;菏泽知县凌寿柏自愿捐1000两资助该书院。当时国库拨款较少,只供教授、训导的薪俸。
  1932年统计,菏泽市有县立中小学246处,全年教育经费总收入为8.0426万元。其来源:地丁附捐7.5672万元、学田租金958元、基金利息1426元、契纸附捐300元,其他2070元;其支出:教育行政费6%,初等教育费74%,中等教育费4%,职业教育费2%,社会教育费2%,贷费1%,预备费2%,资助私立中小学4%,其他5%。
  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所办学校教育经费多数从地方公粮支付,学生免费上学,甚至领取助学金。国民党和日伪统治区的学校经费,按地亩征费。
  建国后,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库、集资、勤工俭学、学杂费等。其支出包括教师工资、教职工福利、离退休人员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菏泽市历年教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集资是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1975年首先在城里开始,至1984年,驻城各工厂、企业、铁路、邮电、交通等单位共集资43万元,部分解决了城市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菏泽城乡大兴集资办学始于1980年,到1986年底,仅群众集资就达2110万元,岳程庄乡农民(专业户)李传亮一人就向教育捐款5万元。
  勤工俭学也解决了部分教育经费之不足。五六十年代,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学,大搞种菜、种粮、饲养牲畜家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革”间勤工俭学流于形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又兴旺起来,多数学校以校办工厂出现,另有农场、商店。1985年全市勤工俭学收入达87.82万元,仅菏泽二中灵芝厂就获纯利9万元。
  学杂费是建国后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五六十年代学杂费数量较小,小学生每学期不过1元,初中生不过2元,只有高中生每学期2.5元。1984年后,由于城乡学生数量猛增,多数学校所收学杂费都突破了上级规定的标准。第二章私塾、社学及书院、学宫
  第一节私塾和社学
  私塾,是科举时代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明清时期,菏泽城乡亦大办私塾,据1882年(光绪八年)统计,全市有近200处,学生近2000人。私塾,有几家联合聘师设立的“学塾”,有地主、绅士聘师同设的“家塾”,还有塾师自设的“学馆”,另有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或私人捐款举办的“义塾”(免费)。私塾不收女生,除家塾学生2—5人外,其他私塾学生都在10人上下。
  私塾以“忠君、爱上、尊孔”为教育宗旨,向学生灌输“孝悌忠信仁爱”等封建思想,学生以“功名利禄”、“光宗耀祖”为奋斗目标。所谓“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读万卷书,怎能伴君王”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视为私塾的格言和标准。
  私塾的学习内容,一般先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后学“四书”、“五经”。凡是要读的书一律要求背诵。大药到“讲经”时,教师才“开讲”。由于是照本宣科,故即使开了讲学生仍似懂非懂。
  私塾里的学生“开讲”以后才学作文,只作文言八股论说文,不作记叙和说明文。八股文以“破题”开头、继之是“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种填充式的作文,约束了学生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科举时代的主要考试科目。
  私塾学规甚严,对学生品德要求是“循规蹈矩,少年老成”,大小便也要持签进行,若有犯规,轻则训斥,重则体罚(打戒尺、敲火筒、罚跪等)。
  民国时期,私塾转为学校,塾师改称教师,但在偏僻村庄仍有私塾存在,其内容和方法略有改变。建国后私塾彻底废除。
  明清两朝,除基层的私塾外,官府还大办“社学”,作为官办地方学校,它比一般私塾正规。校址多凑祠堂、庙宇。当时每乡均有社学1处。据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统计,全县社学达46所。1880年(光绪六年)知县凌寿柏主持又兴建社学9处。其中城里4处:一设文昌宫、一设火神庙、一设城隍庙、一设武庙;农村5处:一设城东二十里伊庙、一设东沙土集、一设城南金堤集、一设城北小留集、一设城西解元集。社学的课程一般先后读《孝经》、《小学》、“四书”、《御制大诰》及该朝律令、婚丧、祭祀等礼节,其教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任,工资由官家供给;官绅也有义捐的,作为社学经费补助,如1882年(光绪八年)凌寿柏“捐银500两存质库,而岁取其息一分五厘,为城内4社学教师修脯之费”。
  第二节书院和学官
  书院是科举时代一种学术研究机构。始于唐,盛于明清。初以研究学术、藏书为主,后以讲学迎接科举考试为主。
  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曹州兵备使李天植兴建重华书院,院址在现菏泽烟厂北端,规模20亩。书院有讲课室、师生宿舍和餐厅、粮库, 另有奉祀舜帝的祠堂等。此书院曾多次缮修,并曾改称过爱莲书院。著名的“山长”有巨野翰林姚舒密、莱芜进士张梅村。1882年(光绪八年),知县凌寿柏建右文书院(址在现军分区北边),并捐银1000两。当时还有一佩文书院(址在今地委党校)。
  书院设“院董会”,由本县著名学者组成。“院董会”负责人初称“山长”,后称“院长”,负责全院学务。副山长(副院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院长)工作。讲授内容均为科举考试科目,如“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甚重八股文习作。入院学习的生员,分“文生月课”和“童生常课”。“文生月课”是秀才为乡试应举,每月定期两次来院听讲,并送交习作。“童生常课”是童试合格或相当程度的生员,入院专攻经史,常年在院就读,准备届时应考。书院每月两次课试:一为官课,由府县出题、阅卷,优者给奖;一为师课,掌教出题、阅卷,优者书院发奖。书院经费以学田、赠捐为主。
  科举考试,除书院培养学生外, “学宫”是培养地之一。当时菏泽有学宫1所,址在今军分区院内,系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知州范希正所建。
  学宫分正院和东西两院。正院有供孔子和颜回、曾参、孟柯的大成殿,殿左右橱为教师的办公室,殿后有藏经阁;东院为启圣殿、乡官祠、乡贤祠、文昌启圣殿、官厅、二门、大门,东南角有奎星楼,为教授办公室;西院有明伦堂、大厅(大、二)门、忠义祠、昭忠祠,是训导署办公地方,明伦堂是集体讲课处。此学宫可容纳文武人员200余人,为鲁西南最高学府和文化中心。每年春秋在此举行祭圣典礼,非常隆重。这里的学生都是从11个县选拔出来的精华,而菏泽县占一半。教师多是大儒学者。
  1903年,书院和学宫被新兴的学堂代替。菏泽历代进士、贡生、举人数表
  附:菏泽的科举考试
  一、各类考试及功名
  文武考生首先是县试,然后再府试,再院试。县试、府试皆为预考,院试为最后决定。考试合格者谓之“进学”,亦称“秀才”。其中文的叫“附生”或“庠生”,武的叫“武生”。考试分为岁考和科考两种,三年之中有两次。每次取录秀才各县均有定额,一等县文、武生员各22名,二等县20名,三等县16名。菏泽为一等县,每次录取均为22名。在院试时,于定额之外多取二三名,拨入学府,谓之“拨府”。进学后赴省参加考试,谓之“乡试”,考中者叫做“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聚集各省举人到京参加考试谓之“会试”,被取录者谓之“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皇帝对会试取录的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谓之“殿试”。殿试后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只限前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三者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均赐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传胪”;第三甲均赐同进士出身。三甲都具有做官的资格,最低者也可任知县。
  秀才在院试中考试名列前茅者,遇廩生有缺额时,可补入廩生班,每年领取官费八两八钱“廩禄”。廩生每县定额20名。其中有中举、出贡、或死亡缺额时,方可补入。
  贡生有五:①恩贡。为恩科考取。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及会试,称为“正科”。若遇皇帝即位及皇室庆典加科称“恩科”。②拔贡。由学台考取,12年一次。拔贡较难,条件要求高,必须具有廩生资格,年龄在30岁以下,品貌端正,学业优良,富有资财,有能力纳费的,才有可能中选。拔贡是步入仕途的捷径。殿试一等,即可立放知县或小京官;殿试不中者,须再考举人。③副贡。是举人正额外,再取四人为副榜称为“副贡”。下次仍需再考取,才能成为举人。④挨贡。即换贡,每年由廩生中出一名为挨贡,出贡后可放教官,但最重要的是钱财开道,否则得不到官职。⑤优贡。也是考取的,能参加朝考、殿试,与拔贡具有同等资格。
  上述均是考试正途。此外还有监生,系捐纳而取得。捐纳银两越多,资格越高。用银108两,谓之十成监。达官子弟不愿回乡应试,可以报捐京监, 直接参加北闱(明清科举,称顺天乡试曰北围,江南乡试曰南围)乡试,不在州县考试之内。
  武试。考武生较为简单,以刀、弓、石为科目。初试由县试、院试决定取舍。取录后,由武生而武举,到京考取者为进士。前三名依次称为状元(武魁)、榜眼、探花“三鼎甲”。武生中举可以做武官,若不能中举,便无出路。习武之家必须具有优厚的经济条件,备有自己的刀、弓、箭、马匹、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等。因此,中下等人家是无力供给家人习武的。
  二、科场
  科场即科考的场所,即考场地址。菏泽的科场地址在现在城内的南华公园,过去叫“考棚”。地址宽广,正南靠街有影壁墙,并有东西辕门,正中为大门,内设东西两大考场,可容纳千人。再往里为大堂,堂后为考官住处,最后为望槎楼,为学院行镀。西南有阅武的箭道。考棚建筑物外形壮观,考场内却窄陋不堪,座案皆为长条木板木凳。专为考试而设,平时无人能入。因菏泽为府所在地,考场为府、县试共用。
  三、科考
  1.县试
  县试是科考最初级的考试,在县城考棚举行。菏泽的县考即在南华考棚举行。
  县试之初,先由县官布告报名日期,让考生早日做好准备,找本县廩生作保。考生的年龄不限,儿童和老年均可报考。凡是应考者都叫“童生”。应考人数不得超过500人,外县籍者不准报考,一经举发查实,则报名无效。考试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约为一个月。考童进城后先向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出示廩保帖,交纳考试费。在等待考试期间,需在考棚附近租赁房屋居住,并需准备考篮一个,内装食品、书籍、笔墨、砚等应考文具。还需有外褂一件,无红缨顶子的帽一顶,以备考试时穿戴。考试以放炮为令。第一、二声炮响(约在早晨4点钟)为预备,起床、吃食物、齐集龙门(考棚大门)外,听候点名入场。第三声炮响,大门闪开,红灯高照,雅乐齐鸣,县官升座,礼房点名,由衙役高举灯牌引路,考童跟随前行,按名领卷进入考场,对号入座,等待考试。点名后,天已大明,关门下题。题目是写在纸牌上,一人高举慢行,考童各自记录,再由县官的跟随人,手执图章,逐卷盖印,防止更换。正式考试就开始了。半夜时分开始催卷,至天明本场考试完毕。每场考试分三、四次放场。每聚集百名左右交卷考生便放场一次。最后放场时大门敞开,雅乐齐奏,以示欢送出场。头一场过后二、三天就放榜,一部分考生要被淘汰。榜上取录者再参加第二、三、四、五场考试。各场考试方法与头场相同,只是每场逐次淘汰一部分考生。以第五场考试起决定作用。这场录取的考生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被录取者县官设宴招待,以鼓励他们参加府试、院试,为本县争光。
  2.府试试期多在2月,由知府主持。报名、履历、保结、考场等与县试略同。应试者为曹州11县考童,人数大增,共约4000余人。需分场考试,谓之隔棚。各县命题各异。考试地点借用菏泽考棚。
  3.院试
  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院试。报名手续与县、府试略同。院试分为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正场考试时间为6个钟头、卷为两篇文章。一首诗; 复试时间为1.5小时,由学台主试。学台系翰林院考取专管考试的官员。考举人的为大主考,考秀才的为小主考。
  院试比府试隆重,也更加严格。考童入场,衣冠必须整齐,考篮内除食物、笔墨外,片纸只字不准携带。临考时学台公服面南升座,教官待立,廩保远立,书吏唱名。每唱一名,考童高声应“有”,紧随着说XXX人保,廩保也答应XXX保。考童这才领卷进场,按号入座。考场内不准交头接耳,更不准大声喧哗,违者取消考试资格。小便时面前有尿罐,大便时,须向堂上领取“岀恭”签,出号后就不准许再回号考试。正场一场经过几个钟头的考试淘汰一部分,所录取人数大约是定额的2倍。复试一场经过较短时间的紧张考试,所收试卷与最后录取定额人数大体一致,过时不收其卷。屡试不第的童生往往见题而栗。复试后公布录取名单,报喜人向龙门外响炮三声,即所谓“受尽十年寒窗苦,才闻龙门第一声”。于是新秀才产生。之后,11县新秀才再一次大合复,实际上是考试取录仪式。学台简单训话,教官领着新秀才泮水采芹,仪式结束。菏泽为府衙门所在地,院试也在菏泽考棚举行。
  四、考试中的营私舞弊
  1.“开道子”、“打连号”、“满堂红”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考场大堂高悬“场列东西万丈文光直射斗”、“廉分十二一毫关节不通风”的联语。实际情况并非如是,考官营私,考生舞弊,均十分严重。第一种是“开道子”。内外差役买通监考官员,传出题来,请人代做,做好的草稿再传交本人,按草稿抄写。考取与否,希望有半。第二种是“打连号”。就是预先在场外雇好顶替人,顶替人俗称“抢手”。抢手又不止一人,混进考场与本人坐号相连,做好卷子交于本人。第三种是“满堂红”。是考官看中的好文章,换成该人的姓名、号码,保证得中。
  2.学台“下马”与县官“办差”学台常住省城,到各府分期临案进行考试。每到一府名为“下马”。学台为提督学政,与督抚平行,权威很大。“下马”时,各州、府、县文武官员都要迎接并接受管辖。县官须带人马迎接到城郊数里,知府迎至东关外,武官总镇也要骑马迎至城外。进城要净街清巷,十分威严。到达后,先令人役抬着盒子,内盛元宝8个交县衙门。这意味着只需要当地县衙协同办理考务,不用地方财政开支。接着开单要物由县置办,从中敲诈勒索。县办差官更深知其意,多是根据需要供给实物,下余部分折价奉献银两,讨得上级官员满意。地方不仅不敢动用学台办考务的8个元宝,而且一次院试办差费即高达三四千两银子。在学台临走时除隆重宴请欢送外,还要知县出示“切结”,盖上大印,以证明学台清正廉洁。据载清同治元年,县官江继爽,科甲出身,为人耿直,办事认真,对学台的无理要求,十分反感。学台“起马”时,竟坚持不予岀“切结”,使学台大窘,请知府再三恳求劝说,江才草草具结。学台回省后不到一个月,江就被革职。
  3.索取“年貌礼”“年貌礼”,是新学生见老师的面礼,是考官向考生公开进行敲诈勒索钱财的一个名目。在复试后和大合复的间歇时间内,考官宴请各廩保,要求廩保们在向新学生索取“年貌礼”时多出一把力。而廩保作为中间人,权力虽不大,但多数袒护家庭贫寒的新秀才,与考官讨价还价。经过一夜间的幕后交易,一般可以定下来,如果有个别定不下来,最后由主考官决定0考官每科考试,“年貌礼”的多寡取决于新秀才家庭的经济力量。一般穷家得交20多千钱,对富豪子弟,考官则大量索取。如定陶县何家一个秀才就交了400多两银子。考官一次考试所得银钱几倍于年薪,清末已形成制度,每科都是如此。
  第三章学前教育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清末、民国时期菏泽学前教育不发达,但在城里,幼儿教育也有了初步开展。1909年(宣统元年)在教育界名流王鸿一的倡导下,创办了 “菏泽保姆养成所”,培养幼儿师资,不过未办成幼教机构,成绩优者充当了小学教师。
  1922年(民国11年),菏泽南华女塾招收幼儿教师一班,但仍未办成幼稚园。直到1930年,省立五师附小才正式办幼稚园一班,招4-6岁幼儿
  40余名,课程设音乐、故事、游戏、社会自然、工作(手工),每天上课5小时。在其积极影响下,有的小学(如一完小)也办起了学前予科班,但因条件和师资有限,时办时停。抗日战争爆发后,学前教育全部停办,直到解放前,均无人过问。
  第二节建国后的学前教育
  建国后,幼儿教育机构纷纷建立。1949年8月,冀鲁豫行署在城里火神庙成立保育院,有教职工36人,收干部子女(幼儿)40余名。1950年地委专署正式成立幼儿保育院,招收大小两班(大班3〜7岁,小班3岁以下),都是“供给制”子女。1955年在城内民权街路南创办“菏泽县幼儿园”,招4~6岁幼儿80余名,设备齐全。1958年创办“菏泽幼儿师范学校”。是年,农村幼儿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至1959年,全市城乡共办幼儿园433所440个班,幼儿入园数达1.6665万名,教职工721人。
  “文革”中,幼儿机构逐渐缩小。到1978年全市仅有幼儿园12所24个班,入园幼儿1386人,教职工22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儿教育有了新发展。1983年9月,市教育局、劳动局联合招生,在市职业中学办起第一期幼儿师资培训班,招收各企事业单位待业青年50名,毕业后充任本单位幼儿教师。1984、1985两年又办2期培训班。同时,菏泽师范借暑假之际,也办幼儿师资短训班2期,培训教师87人。各乡镇也办幼师短训班 (7〜15天)41期,共培训幼儿师资912人次。至1985年底,全市已建立起1093人的幼教队伍。
  公立专业幼儿园市直幼儿园和地区保育院均增加了设备和床位,部分幼儿实行全托(吃、住、学均在园)和半托(早、午在校,晚上接回),到1985年,市直幼儿园能容纳幼儿120人,地区保育院容纳180多人。
  驻城小学附设幼儿班驻城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小学和东、南、西、北关小学以及实验小学均设有幼儿园,且规模越来越大。至1986年底共有幼儿班35个,幼儿2351人,专职幼儿教师47名,其中规模最大的二完小有6个班、幼儿459名、专职教师8名。
  企事业单位自办幼儿园驻城各企事业单位不少都办起了单位幼儿园,少者1个班,多者8个班(如棉纺织厂)。截止到1986年底,驻城机关已有40个单位办起了自己的幼儿园,总班数为60个,幼儿1742人,专职幼儿教师112名。
  农村幼儿园仅1980年全市各乡镇就向幼儿事业投资23万多元。据1984年10月统计,全市农村有827个行政村办起幼儿园778处821个班,入园幼儿3.3118万人,办班率达94.4%。一般幼儿园条件都较好,教室均是新翻修的宽敞明亮的房屋,新桌新凳,有的配备了脚踏风琴、手风琴、滑梯、压板、秋千等大型设备,有条件的乡镇还统一了幼儿服装。
  私立幼儿园(家庭幼儿园)城里部分热心于幼儿事业的退离休老教师或无正式职业的待业青年,在家庭也办起了幼儿园,但设备比较简单。据1986年统计,全市私立幼儿园3处6个班,幼儿296名。第四章
  第一节学校设置
  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清廷令各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3年由王鸿一主持将重华书院改为“菏泽县立髙等小学堂”,成为菏泽县的第一所小学堂。翌年,菏泽第一、二公立小学堂相继创办。1908年,城内东隅新民都、南隅感化都、西隅归厚都、初等教育北隅泽民都先后创办髙初小学堂共9处;农村各都也均创办小学堂各1处,共62处。至1912年(民国元年),荷泽城乡共创办私立小学堂160余处,约计170个班,小学生5400余人。是年,学堂改称学校,城里和农村各集镇大多有中心小学或完小。至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县立完小有6处,初级小学153处。
  1928年城关小学情况表(续表)
  至1937年(民国26年),全市有中心小学(完小)25处,普通多级小学60处,单级小学287处,短期小学8处,在校生1.5万人,具体分布如下表。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荷泽,小学缩减。初期,日军鞭长莫及之处,仍保持了原教育的延续,这样的学校当时约有110余处,教职工350余人。其中高小40余班,学生1500余名,初小200余班,学生近7000名。
  随着抗日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学校也随之增多,但这时的学校,是紧紧为战争服务的,有时停课搞社会宣传或支援前线,有时环境恶化时被迫停课或转入地下,有时在野地或树林中上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今菏泽境内几个民主县政府所办小学如下表:
  一、菏泽县(续表)二、临泽县
  三、南华县(续表)
  日军侵占菏泽城后,为进行奴化教育,也于城乡办了些小学。当时城关较有影响的有一、二、三、四完小和天主堂体仁小学。日伪统治时全市有小学80处,高小38个班,初小140个班,教职工28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菏泽城内的小学有第一、二、三、四小学和桑氏小学。
  建国后,除城区有4个完小外,全市农村13个区,均建立了大型的完全小学。1953年,小学教育发展迅速,小学生由1950年的5700人,猛增到3.0506万人,入学率由1950年的7%增至36%,基本上达到了区区有完全小学,乡乡有多级的中心小学。1956年,小学再度大发展,学生增至5.0223万人,入学率提高到64%,各区又增添了数处小型完小。至1959年,小学教育又一次大发展,学校增至1023所,在校学生7.6636万人,入学率达80%。1960年由于“左”的影响,人民生活困难,菏泽教育也面临危机,学生纷纷退学。经过三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小学教育又有所恢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教育界刮起“侯王建议”、“马振扶事件”、“学黄帅大批师道尊严”、“狠批智育第一”等恶风,小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数量也逐年减少,1975年在校学生由1966年的11.4807万人,降为9.6148万人。
  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学教育才逐步走向正轨,“黑屋子、土台子”的景况有很大改善,绝大部分小学达到了“六配套”(教室、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配套)标准。到1986年全县有小学校557处,小学生13.0706万名,入学率达96・7%。
  1985年菏泽市各乡镇(办事处)小学校数量表附:菏泽市二完小
  该校是省、地重点学校。1948年10月随冀鲁豫区二专署从郛城迁至菏泽,当时校名是“二专署直属革命子弟学校”,1949年改为现名。
  该校初招收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300人。至1958年学校扩大为18个班,分初、中、高三个级部,有专职教师30名。1962年被明确为省重点小学,至1966年在校生共20个班(含2个幼儿班)800余人。
  “文革”间从幼儿园始,实行了九年一贯制,共22个班1320人,虽坚持上课,但教学质量也很差。
  1978年裁撤中学班,复为省重点完小,1980年教室由平房改为教学楼。至1986年全校共有24个班,学生2373名,另设幼儿班5个学生400名。全校教职工75人。
  该校历年升学率均在90%以上,1982年被评为山东省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1986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
  第二节学制
  科举时代,没有学制。废科举兴学堂后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贯彻清廷制定的“癸卯学制”,其学制规定儿童7岁入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共9年。
  民国后,改为7岁入小学,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共7年。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也可专设女子高等小学。当时城关就有振权女子小学、毅德女子小学。另外在高小阶段允许设12〜15岁失学儿童补习科。1922年(民国11年)贯彻执行“壬成学制”,儿童6岁入小学,共6年(初级4年、高级2年,简称“四、二制”小学)。这个学制直到解放前夕都未变更。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育制度上灵活多样。除了正规的小学外(四、二制),还有不“正规”学制的小学、村学、读报组、识字班、冬学、民校。这些对当时的革命和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建国后,于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小学修业5年。由于师资、教材、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还未来得及全面推开,又根据政务院1953年11月《关于整顿和改进教育的指示》,小学学制复沿用“四、二”制,直至1968年才改“四、二”制为“五年一贯制”,至今未变。
  第三节课程设置
  古代社会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有《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四书、”“五经”、《急求篇》、《千字文》、《蒙求》、《兔园册》、《太公家教》、《家范》、《百家姓》、《三字经》、《蒙童训》、《蒙童须知》、《小学》、《龙文鞭影》、《幼学琼林》、《文字蒙求》、《弟子规》等。
  以上蒙学课程内容均在当朝有一定影响"影响较大的当属“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
  近、现代小学教育课程内容有所拓增,变化亦大,现将演变情况列表
  如下:建国初期,初小设有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美术、音乐等6门;高小又增设自然、历史、地理。1972年以后,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常识、军体、音乐、劳动等7门课程。1978年执行《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10门课程。
  第五章中等教育
  第一节学校设置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的影响下,清廷令地方试办中学堂。当时中学堂有三种:一是官立,以府治命名,直接受省高等学堂或提学司管辖;二是公立,经费由地方公款开支;三是私立,由私人捐款创办。当时菏泽相继出现3所学堂,即官立曹州中学堂、公立南华中学堂和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
  官立曹州中学堂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由曹州知府丁镗创办。址在荷泽城内张油坊东街。监督(校长)由府学教授卢示戍兼任,设中、西学教习各1人,招收学生1班60人,由府属11县选送“学生实行供给制。创办初,官府对此认识不足,成绩不显著。
  1906年,由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王鸿一接任监督后,面貌改观,学生由原来的1班增为2班,待遇由原来的一切公费改为津贴补助。公元1909年又增招1班。3个班共有学生180人,教职工增加到10余人。
  这所学校在教学和思想教育上有所创新,成为鲁西南民主革命的策源地。1913年(民国2年)改名为省立第六中学。
  公立南华中学1904年在王鸿一的倡导下于科举考棚旧址创办南华中学。初招师范1班,次年又招中学1班。1910年改名为公立南华两等小学堂,除保留中学1班外,又招初等小学2班、高等小学1班。1937年大地震后停办。
  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1906年在王鸿一和一些留学生的倡导下,并征得知府丁镗的同意而创办。校址在江西会馆。招收中学、师范各1班,学生由各县选送。1913年合并于省立第六中学。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菏泽有2所中学办得较有影响。一为山东省立六中,一为私立南华中学。
  山东省立六中核校是1913年(民国2年)由官立曹州中学堂与私立曹州普通中学堂合并而成,时称山东省第十一中学。葛象一任校长。次年改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丛禾生出任校长,规模逐年扩大。到1922年已达13个班。1925年增设了高中班,1931年又设女生部。至“七七”事变前夕,已达16个班800余人。先后共毕业52个班,2500余人。继丛之后,先后任校长的有楚宝卿、郭俊卿、赖执中、刘丕源、田竹桥。
  当时“六中”升学率为山东之首,享有“六中〜北大〜哥伦比亚”之美誉。象何思源(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北平市长)、张含英(水电部副部长)均是“六中”的毕业生。
  “六中”学生的政治思想也较活跃。如田位东、徐鹏翥六中毕业后都走向革命,并建立了曹州第一个党支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六中”南迁。经过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于1938年底到达四川绵阳辛店子,编入“国立六中第三分校”。1941年由菏泽南迁的学生全部毕业六中”至此结束。
  菏泽私立南华中学1917年,公立南华两等小学校改名为私立南华两等小学。1922年又改名为私立南华初级中学,曹香谷任校长。1926年因北伐军驻扎学校而停办。1928年该校恢复,此时有初小3个班、高小2个班、初级师范1个班,学生共200余人。1929年李真卿任校长后逐渐扩大,至1973年发展为4个小学班、9个初中班,学生有600多名。
  南华中学校风很好,校训为“勤、俭、诚”。师生多为“激进派”,实行男女合校,是菏泽历次政治运动的先锋。
  抗日战争爆发,该校转入乡下。
  南华中学转入农村后,办了2个初中班。地址先后在城东北5里洪庙村、城东北30多里的大阎庄和靳楼以及城东北5里王梨庄和城东南6里赵堂。1945年学校因经费无着,被迫停办。
  在国民党游击区,许多爱国教育工作者征得国民党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也办了一些学校。1939年,崔宪家在城西北白虎创办鲁西南联合中学, 招初中1个班、高中1个班,学生共60人,有教职员6人。不久,该校迁至黄河以北。1940年秋,楚西峰创办鲁西南二联中,招初中3个班,学生82人,有教职工12人。该校1944年秋停办。1943年秋,葛效周在城北吴店创办吴店中学(又名二联中分校),招初中2个班,学生90人,有教职员8人。1944年夏,由郭俊卿在城东15里王堂创办鲁西南三区联立高中,招高中、师范各1班,学生共100名,教职员8人。该校与吴店中学均于1945年夏停办。
  另外,原荷泽第二乡村建设师范主任斐雪峰在城东北三河寨、潘楼、高桥、探花刘楼各办初中班1个,称为 “二十二联中”。
  日伪在其统治的荷泽县城也办了2所县立中学。一是菏泽简易师范。于1941年创办,招初中3个班140人,师范2个班130人,有教职员30人;另一所是1944年春创办的菏泽县立女子中学。招初中女生3个班120人, 有教职员13名。日伪实行奴化教育, 部分师生不断有所反抗。两所学校均于1945年秋停办。
  此外,教会也在城内办了中学。菏泽天主教堂主办的荷泽私立体仁中学创办于1940年秋。址在天主教堂内,共招初中6班(男、女生部各3班)、髙中1班,学生230人,共有教职员28人。1945年停办。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于1946年10月占领菏泽,在原“六中”校址创办简易师范1所。名为师范实多为中学生。计招初中8个班、高中1个班、后师2个班,学生共450人,有教职员25人。1948年秋随国民党南迁无锡。1947年1月,耶苏堂创办菏泽中学进修班,招初中7个班,学生300名,有教职员20名。一学期后编入国民党办的“简师”初中部。进修班停办。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冀鲁豫行署办的边区一中和三中,影响深远。
  冀鲁豫边区一中:是1947年7月由“运西中学”与“濮范联中”合并而成的。校长巩丕鉴,初有学生5个班250人,活动于郵北一带。1944年初又招生2个班100人,1945年5月和1。月分别又招生240人和200人。1947年“运西师范”又合并于“一中”,合并后分中学、师范、艺术三部,1948年5月与“边区三中”合并,校名未改。10月迁至菏泽城内原“六中”旧址。1949年改名为平原省荷泽中学。
  “边区一中”的办学方针是抗大式的。主要培养党政军干部,几年来共培养干部近2000名。
  当时学校的条件差,教材多是教师自编,笔墨纸张学生自筹;常常是磨房当教室,门板当黑板,膝盖当书桌;树荫下、野地里有时也成了课堂; 虽是供给制,但糠菜树叶也往往吃不饱,而师生情绪很髙,常常载歌载舞。
  学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论到哪里住下,先扫院子后打水,借物归还损坏赔,在群众中有很髙的声誉。
  冀鲁豫边区三中:是1943年上半年活动在菏泽城西南张集、安陵一带的“齐滨中学”改名而成的,有学生2个班百余人。是年秋,日军扫荡,行署又将活动在湖西的“边区二中”与之合并,称“二、三联中“。此时学生6个班,约300人。1944年夏,“二中”人马又回湖西,“三中”仍活动在菏、曹边境。1945年春,又将“曹东南中学”合并到“三中”,校名未改。1945年秋,学校从曹、菏边界迁移到菏泽城里原“六中”校址,后又住现附小处。1946年秋,“三中”转移到黄河以北。1948年5月奉命与“一中”合并。
  “边区三中”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一处抗日中学。该校学生来源有部队中的小战士、干部子弟、游击区和敌占区受压迫的青年,学生实行供给制。学校配有枪支弹药,时常作些部队后勤工作。如搞土改、征收、政治文艺宣传等。毕业后的学生几乎都参了军或被分配到党政部门工作。几年来培训干部千余名,后来多数成了一个系统或一个部门的领导人,田纪云副总理就是其中的一名。
  建国后,菏泽的第一所中学就是现在的菏泽一中(后附),1951年又成立菏泽县中(现在的“二中”,后附),1956年在沙土创办菏泽第三中学。1958年中学发展迅速,农村中学相继创建,计有:四中(辛集)、五中(晁八寨)、六中(立本屯)、七中(王浩屯)、八中(马岭岗)、九中(高庄)、十中(小留)、十一中(都司集)。以上学校均初招学生2班100人。翌年,又创建十二中(安兴)、附中。至此,菏泽有中学13处。在校学生6047人。
  1962年,菏泽县对中学进行了全面调整。首先将四中、九中、十二中改为农中;其次,将班级过多的五中、七中、八中压缩班级;其三,对教师和走读过远的学生进行了调整,从而充实了重点中学,使一般中学得以保存和巩固。至1965年,各中学均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部分中学三年未正式上课,直至1969年才勉强复课,接着又盲目发展高中,新增了十五中(杜庄)、十六中(李村)、十七中(吕陵)、十八中(黄集)、十九中(赵楼)5处完全中学;农村各大队成立联合初中,各公社完小任意“戴初中帽子”。至此,菏泽共有完全中学17处,公社联办初中20余处,完小戴帽子初中更多。这种盲目的发展,加上“推荐和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使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以“苗子”不正为由,不予推荐,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教学质量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
  1978年后,菏泽市委、市政府对中学教育作了调整,首先将原来的17处市直高中缩减为6处(二中、三中、五中、十中、十三中、十四中),其他农村高中一律改办成初中;将众多的农村联办初中一般压缩为每乡1所,将原来的佃户屯、杜庄中学,改为农技中学,四中改为职业中学,城内增设二十一中、二十二中,五城办事处各设初中1所。调整以后,至1986年,菏泽共有地直完全中学2处,厂办初中1处,市直完全中学6处,初级中学12处,乡镇初级中学34处,民办高中1处,总计高初中44处。其中高中70个班,在校生4227人,初中523班,在校生3.4630万人,有教职工2789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1978年至1985年,菏泽的髙中毕业生有2274人升入高等学校,1628名升入高中中专,有850名初中毕业生升入初中中专,有462名高初中毕业生升入技术学校或当了民办教师。1986年菏泽市中学统计表
  一、地属中学
  二、市属中学三、乡镇初级中学(续表)
  四、民办中学
  附一:菏泽一中
  菏泽一中是1948年10月由冀鲁 豫一中迁至菏泽而成的学校。刚来时 原名未改。1949年9月更名为平原省 立菏泽中学。1952年冬改称山东省立 菏泽中学,1954年改称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文革”至1980年菏泽一中下放菏泽县管理,称山东省菏泽县第一中学。1980年,地区重新收回,复 称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该校初来菏泽,有学生7个班400余名。1950年始有高中班。至1952年,有高中5个班、初中13个班。至“文革”前,规模扩大到初中6个班,高中18个班。到1985年该校 有初中12个班,学生684人,高中20 个班,学生1146人,教职工167人。
  1978年,翻盖学生宿舍楼2座、 教学楼2座、教工宿舍楼1座。学校的管理机构健全,校风较好,升学率 很高。“文革”前的升学率经常在80% 以上。1953年高考在全国名列第二。1962年和1964年两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均居全省第一名。“文革”后的升学率也经常保持在50%以上,历年均 有深造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 生。
  该校目前藏书4・5347万册、期刊 175种。理化仪器、化学药品、生物标 本及电教设备基本满足广大师生的需 要。
  附二:菏泽二中
  菏泽二中建校于1951年3月。原 址在孔楼,翌年迁至赵楼。1953年迁 城内现烟厂南门处。当时命名为菏泽 县立中学。1954年迁现址,改名为菏 泽第二中学。
  学校初建时,招初中学生2班100人。校长由县长朱先舟兼任,教职工10人左右。1953年招收初中6个班300人。直到“文革”期间,学校一般保持18个教学班,教职工70人左右。学校从1959年开始招高中2个班。到1986年,有高中20个班、初中12个班,教职工144名。
  1986年统计,二中有房屋450间(包括教学楼1座)、图书3.56万册、教学仪器1820件、教学挂图98套、生物标本153种、化学药品192种,供电化教学用的录放机1部。二中有农场、工厂各1处,特别是工厂所产的 “灵芝精”,畅销国内外,每年平均利润10几万元。
  二中“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经常保持在70%以上;“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逐年上升,1964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0%。“文革”后的升学率左右不定。
  近年来二中的体育和“共青团”的工作较出色。体育中的举重、射击等项目连年在地区比赛中获冠军,考入体育院校的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区数第一。二中团委从1984—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地先进团委。1986年在二中团委的主持下开展的“我为做一名菏泽二中的学生而骄傲”和“成才之路”演讲比赛,被省电视台录像播放。
  第二节学制
  清朝末年中学学堂制执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5年,不分高初中,也不分科。但到1909年(宣统元年)学部规定,在中学生入学之初分文、实两科(相当于文,理科),学制仍为5年。1912年(民国元年)贯彻新学制,规定中学修业4年,文、实不分科,初高中不分。1922年,改四年一贯制为初中3年、高中3年的“六、三、三制”。当时菏泽仅有2处小学,由于条件限制省立六中”到1925年才增设了高中班,南华中学曾一度改为初级中学。这种中学学制至建国前都未改变。但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所办的2处中学的学制就不那么严格,这完全为了战争的需要,为党、政、军需要的人才及时提供方便,几人、十几人或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可以随时毕业。
  建国后中学学制相对统一稳定。中学采用“六、三、三”制,并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文理不分。1958年国务院允许部分中学改革,当时的菏泽一中就实行了文理分科。1968年中学改为“四、二、二”制(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并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后又改为秋季始业)。1978年初中改为3年制,1981年高中也陆续改为3年制,高中三年级时,实行了文理分科。
  第三节课程设置
  清朝末年,中学的课程设置按 “癸卯学制”规定,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法制及财政、体操等。民国后,中学去掉读经讲经,中国文学改为国文,算学改为数学,添手工、乐歌等。女子中学除以上课程外,加家事、园艺、缝纫。1923年,初高中分开,初中设社会科(公民、历史、地理)、文言科(国语、外语)、自然科(自然)、艺术科(图画、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体育);高中文理两科除一些公共课外,还有专业课。公共课有国语、外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文化史、科学概论、体育。文科专业课设国文、心理学初步、理论学初步、社会科学一种,自然科学一种;理科专业课设三角、高中几何、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大意、用器画、物理、化学、生物。1929年以后中学除加党义外,初中还加童子军课,高中加了军训。直到解放前夕,课程基本未变。不过,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所办的2处中学,除学一些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外主要以政治为主如《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艾思奇的《唯物史观》和一些方针、政策以及报纸上的重要文章等。
  建国后,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文革”间,政治语文曾一度合并;数学改讲测量、会计常识;物理、化学改讲《工业基础知识》、农药、化肥的使用和“三机一泵”;生物改变《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为“革命文艺”;体育改为军体课;政治课改学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每天早晨有“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1978年后,初中课设有语文、外语、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生物、劳动等。高中文科设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体育、劳动等;理科增设理化(注:高中二年级开始分科,分科前课程全学)。
  1952年中学课程设置表(续表)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课程设置表(续表)
  1981年全日制重点中学课程设置(试行)表第六章专业、职业教育
  第一节师范教育
  清末,学堂兴起,急需大量师资, 于是菏泽第一所师范学校——曹州师范乃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创办,后又陆续创办南华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私立普通中学师范班等。当时的学制规定,初级师范学堂为5年,简易科为3年。由于急需教师,不少师范班一年即毕业。其课程大体与中学堂同。当时的师范生享受公费待遇,故毕业后,必须义务从事小学教育若干年。
  民国以后,师范大增,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菏泽有师范或其他学校附设的师范班7处。抗战后,国民党又在其统治区创办“简师”,还在鲁西南联立中学附设师范班。日伪在城内也办“简师”1所。共产党在根据地内也不断地培训师资,曾在建国学院办有3个师范班。
  解放后,菏泽曾创办菏泽一师、菏泽二师。其学制一度是前、后师分开 (各3年),后合并为3年制中师。
  一、菏泽县师范讲习所
  1913年在原曹州师范旧址创办菏泽县师范讲习所,招收高小毕业生。每期招学生1班40名。第一至三期学习一年半左右,第三期之后,学习时间为3年。学生待遇每人每月1.5元的生活费(按当时物价,够一月生活费)。学生毕业证由山东省教育厅签发,毕业后充当初小或高小教师。该所于1934年停办。
  二、山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该校是1930年由“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改名而成的。初由曹香谷、齐鸿照任校长。据1930年12月《调查报告》载:该校有师范部第一级一班12人、二级一班21人;初级部第三级二班76人、第四级一班59人、第五级一班49人,全校共有女生217人。1931年后开始招收男生(合校不合班)。1931年该校已发展到初师(前师)女生6个班、后师9个班(其中男生3个班,女生6个班)学生共600余人。该校还有附属小学1处、幼稚园1班。
  学校全年经费2・9万余元。其中工薪2・5万余元、办公费2800余元、设备费1300余元,另有专项学生膳费每月1200元、冬季炭费390元。
  另外,学校还有自发组织的“文艺研究会”、“雅乐研究会”、“英语研究会”、“党义研究会”、“学生讲演团”等。
  该校于1934年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师范学校,1935年冬又改为山东省菏泽乡村建设师范,抗战爆发,学校南迁,遂解体。
  三、菏泽简师(日伪办)菏泽简师,全名是山东省立荷泽简易农村师范学校,亦称山东省立曹州道菏泽师范学校。此校是1941年12月由省立菏泽初级中学改名而来的。初有简师、初中各1班,共98人,教职员10人。1943年学校规模扩大,学生4班,简师一、二年级各1班,初中一、二年级各1班,均为男生,共199人,教职员15名(有一名日籍)。1944年底学校有一、二、三年级各1班142人,初中一、二、三年级各1班125人,高中一年级1个班37人,教职员25名。
  学校经费,初期每月4040元,后期平均每月9023元;教职员初期最高月薪200元,最低35元,后期最高230元,最低50元。
  学生就读期间,学校供应伙食,但学生每学期要缴纳体育费10元,实验费20元。
  抗日战争结束,该校停办。
  四、菏泽师范
  1958年,菏泽一师改建为荷泽师专,原“菏一师”大部师生并入“菏二师”,更名为菏泽师范学校,并在荷泽城北建设新校。菏泽师范中师班迁入新校。1961年菏泽师范全部迁入城北新址。1963年又迁返“菏一师”旧址至今。这时有中师6班280人,初速师4班193人。
  “文革”中,“菏师”遭严重破坏,1967年至1971年均未招生,1973年仅招一级“社来社去”(由公社推荐,毕业后分配原公社)学生。1977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2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至1986年共有普通师范班14个、体育专业班5个、电大师范班2个,共有学生827人、教职工135人。学校占地面积144亩,有图书4万册、仪器7千余件。1986年建成办公和宿舍大楼各1座。
  菏泽师范建校39年,共为国家培养初师毕业生2700余名,中师毕业生5700人,教师和教育干部轮训980余人,共计培养教育人才9300余人,其中有200余人赴临沂、枣庄山区任教,200余人参了军,还为国家输送12名飞行员。
  第二节专业教育
  1904年(光绪三十年)。王鸿一在菏泽城东北刘楼首创菏泽自新学堂。主要招收社会上无业的流浪汉(当时的“匪首”杨占先、冯金銮也参加学习),教育他们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学员入校后,学校具保官府,对其过去所为概不追究。首招学员20余名。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绝大多数转变了思想,回去后不少人办起小学,有的充当了教员。
  1905年,王鸿一又结合曹州镇守使陆建章在菏泽的仓房创办菏泽警务学堂。初招生2个班80余名。由于成绩显著,一年后,合并到保定府武备学堂,学生毕业后都充任了陆军军官。
  1910年(宣统二年),侯次公、王益斋创办菏泽农桑学堂。址在城内马神庙,后移至城西东阳寺。初招生1个班,后扩至3个班,学生100人。主要学习栽桑养蚕知识。1917年,荷泽城西、城东北两方的蚕桑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城内丝织行业也随之兴旺。后因军阀混战,桑树多被破坏,农桑学校被冲散。
  1921年又在城内城隍庙建菏泽县职业补习学校1处,内设染织科1个班,学员30人,普通初级班1个,学员45人。主要生产毛巾及其他用品。外有营业门市部。所产物品颇受欢迎。
  1922年南华中学附设职业科,学生1个班,学制2年。主要学习织布技术,兼学文化知识,实行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授课制度。他们生产的平面白布、花条布、各种斜纹布和毛巾等,不但畅销菏泽市场,还远销附近各县和广大农村。
  1949年2月,冀鲁豫邮政干部训练班在菏泽城内西当典街路北成立, 修业6个月。主要学习邮电业务。学生实行供给制,毕业后该校负责分配
  工作。是年8月,训练班结束。
  1949年2月冀鲁豫行署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又于城西穆李村创办革命干部学校,后迁到城南晁八寨。校长潘复生。主要招收社会知识青年和年轻的村干部,另外还有部分从国民党统治区的江南回乡的学生。该校设财经、民政、教育、银行等专业班,实行供给制,学制1年。学生没有课本,没有教室,都是席地而座,露天听讲,屈膝为桌。学员学习时编成工作队深入到农村做群众工作,回校鉴定后,由冀鲁豫行署统一分配到各县、区工作。1950年该校改名为平原省荷泽地区政民干部学校。1953年底,该校解散。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自1955年起,菏泽相继创建了菏泽农业学校等17所中等专业学校。至1985年共毕业学生1.7035万人,1985年在校学生3298人。
  1985年各中等专业学校一览表第三节特殊教育
  菏泽市的特殊教育,仅设盲聋哑学校1处。该校1983年建立。校址座落在城东6里陈官庄东头,占地15亩,教室、办公室、伙房餐厅各6间,宿舍20间,传达室2间。
  初招聋哑班1个,学生14人,1985年又招聋哑班1个,学生13人。1986年始招盲童班1个,学生9人。全校教职工26人。该校属于小学性质,招收8〜12岁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的盲聋哑儿童。食宿在校,享有少量助学金。学制,聋哑班8年,盲班6年。
  第七章高等教育
  第一节沿革
  菏泽高等教育萌芽于1932年的实验县时期。当时准备在第二乡建师范的基础上,建立乡村建设特别师范,成为大专性质的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高级乡建人才和中学师资。初招特别师范1班,继而又在旧重华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办起特别师范1班。由于条件限制,办了二三年均不见成效,遂自行停办。1946年荷泽第一次解放,在原菏泽六中校址,共产党创办冀鲁豫建国学院,准备将来办成培养高一级建设人才的高等学校,后因内战爆发而未能实现。菏泽正式办高等教育是建国后的1958年。这一年先后创办3所高等学校,即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和菏泽农业专科学校。由于条件不具备,3所学校均于1962年“下马”。1970年重建荷泽师专、菏泽医专。1973年医专又“下马”,1978年再次恢复。同年,创办菏泽教育学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菏泽三所高等学校逐步走向正轨。至1986年三校共有21个专业科系,学生4792人(含函授班和电大班),教职工8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人, 讲师141人;共有图书36.6916万册, 各类仪器价值153.5940万元。
  第二节学校简介
  一、菏泽师专
  菏泽师专于1958年8月创立。该校初设文史、数理两个专业,学制2年。第一届招收的学生为本地区年轻的小学教师,属进修性质。文史专业招150名,数理专业招162名,有教职员38名。1959年,济宁师专部分教师调入该校,同时菏泽体校的训练班与音美班也合并到菏泽师专,扩大了学校规模。1959年秋,该校面向全省招生172名,学制2年,另招50名初中毕业生插入文史科,定为5年,作为改革实验。1960年校址迁到城北现址,并设有附属中学1处。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菏泽师专下马。1970年10月恢复,学制2年。学校恢复后,学习“莱农朝农”经验,实行“开门办学”。至1976年,6年内共招3届工农兵学员692名,并举办师资训练班3期。上述两种情况均按军队编制,如数学连、物理连、化学连、政文连、英语连等。1978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荷泽师范专科学校。规模为9个系10个专业,共开设117门课程。1983年开始举办干部专修班,每年一班50人;同时开办3年制高师专科函授教育,共6个专业1733人。此外,菏泽师专还有外地代培生、自费生、电大班进修生等。据1986年统计,该校有国家计划招生1103人、干部专修科学员97人、自费生62人、代培生60人、函授生1733人、“电大”生108人。
  菏泽师专的行政机构,初建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文革”间是“核心领导小组”和“革命委员会”与“军宣队”共同领导,1978年以后,逐渐又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86年菏泽师专共有教职工429人,其中专任老师22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27人、讲师90名;取得学位的有硕士1名、学士69名;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同年在全省13所师专的化学专业工作评比中,获全省第二名。荷泽师专在科研上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一定成绩。该校目前有19个实验室,配有价值99万元的仪器设备,开设21门实验课程,供师生们进行科学研究;每年学校都要聘请许多外校专家、教授、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学校还恢复了《菏泽师专学报》,它是师生们开展学术讨论的阵地。学校藏书25万册,有阅览室2座。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校共编教材58种,约850万字,其中正式出版17种;编写资料34种,其中正式出版11种;发表专著4部,计94万字;撰写各种论文和文学作品198篇,分别发表在《中国美学》、《柳泉》、《解放军文艺》、《散文》等刊物上;举办专题书画展20余次,展出书画1600余幅。
  二、菏泽医专
  菏泽医专是1958年由荷泽卫校改建而成的,全名为山东省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开始招初中毕业生2个班99人,定为5年制医疗专业。1962年该校改为中专,1970年复为医专,招收工农兵学员4个班168人,学制2年。1973年又降为中专。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招生2个班130人,学制3年。到1985年学生全部为大专生,共计20个班,在校生1132名。从1958年到1985年,菏泽医专共为国家培养大专水平的卫生人员1790人。1984年以来,该校进行扩建,计建学生宿舍楼30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350平方米、青年职工宿舍楼200平方米、五层实验大楼5050平方米、餐厅一座400平方米,并修建了大门、主干马路、校内花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菏泽医专的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班级授课制”。除教师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外,还有实验操作课、见习课和实习课,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广大师生自制教具,自编教材,建立仪器室、标本室、实验室,至1985年该校有实验室15座,千元以上的仪器74台,总价值16万余元。有教学挂图1500余幅、人尸体标本30多具、骨骼标本20多具、病理标本200多件、组织胚胎标本40多件,还有生物标本、中草药标本等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图书馆藏书61916册,还有大量期刊,供师生査阅之用。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可喜科研成果:病床尿湿投警仪、万能电疗仪获国家发明奖。它们编写的《临床药理学》、《药物手册》、《药物不良反应》、《中医基础问答》、《临床药理240问》、《胃肠激素对胰脏外分泌的控制》、《内科诊断标准》、《心电图基础问答》都先后由国家和省、地岀版社出版发行。
  建校初,计有普通学科教师17人,基础学科教师45人,临床学科教师18人,共80人。1970年恢复大专时,仅招聘专职教师19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后,专职教师增加到84人。到1986年有专职教师129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31人、助教95人,另有职(员)工124人。还有地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任兼职教师者45人。
  三、菏泽教育学院
  荷泽教育学院创建于1979年元月,1981年4月改名为山东省菏泽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11月定名为山东省荷泽教育学院。同时开始招收高师专科函授5个专业1359人,另外从1982—1986年还举办各种训练班7期共226人。1984年,将8个教研室改为8个系,并于1985年增设了函授部。该院自创建以来到1986年共培养学生2458人(含在校生)。
  该院设有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个专业进修科系,学制2年;高师专科函授有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5个专业,学制3年。
  1984年,教学人员总计64人,到1986年全校教职工有151人,其中教学人员28人(副教授5人)。另外,学院有图书5.5万册,实验室5个,仪器价值38万元,其中千元以上的仪器和电子线路36台。
  第八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农民教育
  建国前的所谓成人教育,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为其政治服务的奴化宣传而已。国民党在荷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农民教育。民国初,有讲演所、民众阅报处、平民图书馆和平民夜校。如当时的私立南华中学就附设一处平民夜校,招收学生1班40人。多是贫苦青年市民和失业讨饭的乞儿,主要教他们学习写字、算帐等。期满以后大都能自食其力。1931年,城内民众教育设施合并成民众教育馆,设在当时的中山大街路南九间楼,配有馆长1人、馆员7人。馆内设演讲、教学、健康咨询、图书阅览、文艺活动、事务等部。馆内的教学部每天上午、下午开展活动,以教学识字、算术为主,有时讲授一些科技知识。学员自愿参加,来去自由,多少不一,盛时几十人、上百人听讲。此馆到1939
  年夏停办。1933年实验县开始,农民教育在乡下主要以乡农学校的形式出现。这是梁漱溟推行乡村建设理论的具体化。当时把荷泽的10个区的区制变为10个乡农学校,实行“政教合一”。乡农学校的学员都是各庄的青壮年,人数多少按地亩定数,每期3个月,轮换训练。以梁漱溟的《中国民族运动的最后觉悟基本理论》和《东方文化及其哲学》两本书为基本教材,另有明、宋理学、自卫合作、农村问题、地方自治和农业科技等小册子,此外还有军事训练。从1932年至1937年每校大都训练了七、八期学员,全县约计6000至8000人受过训练。这些人结业后大部分负责地方上的“治安绥靖”工作。乡农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灌输中国的封建道德,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里和睦、勤俭持家、孝悌力田、反对浪费、反对迷信、禁娼禁赌、禁烟禁偷,提倡妇女放足,这些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乡农学校比较注意农业生产,除了开设农业技术课外,还推广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乡农学校在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停办。抗战时期,国民党在菏泽的农民教育停止。
  1938年日伪占据菏泽后,把国民党原来的民众教育馆改为新民教育馆,各种农民教育设施都成了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主要形式是讲演、阅报,其内容除识汉字、学算帐外,更主要的是学日语。1941年,日伪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山东省第二期识字运动实施办法》后,日伪在菏泽统治区的城市、农村推行注音符号,进行图画宣传,建立冬学,推广识字牌,还建有书馆讲演所、阅报所、体育场、新民学校、识字班等。据1944年统计,菏泽有新民教育馆1所,平均每月受教人数达1868名;图书馆1所,平均每月阅览人数515名;讲演所2处,每月听讲人数1842名;阅报所1处,每月阅览人数1033名;新民学校1处, 学生60名;识字班7处,学生347名;另有问事处1所。
  共产党领导下的成人教育是为了扫除文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解除精神枷索,进一步解放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的农民教育主要以读报组、识字班和冬学、民校的形式出现。
  读报组和识字班这是农民教育的最初两种形式。读报组就是将一片农民集中一块,让其中一名有阅读能力的人读报给大家听,使之了解形势,
  增进知识,提高思想觉悟。菏泽老区的各村在当时大部分有读报组,对农民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识字班和读报组基本相同,也是将住处较近的青年农民集中起来,用一块黑板,让识字的人任教员,利用休息时间,每天认几个常用字,没什么严格制度。后来发展到送字上门,用硬纸卡片,对不便出门的妇女进行教学。也发动小学生回家充当先生教自己的兄妹等。还有的以实物教学,即在实物上写字,如门就写一“门”字,这样便于记忆。识字班是冬学、民校的前身,当时在菏泽较为普遍,解放后还有利用这一方法教农民识字的。
  冬学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短时学校。1940年鲁西行署颁布《鲁西教育工作计划》:凡有小学的村庄,凡有民主团体的村庄,凡有识字人的村庄,均需成立冬学,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尽管当时农村条件较差,但很大一部分老区村庄都建起了冬学。1943年8月冀鲁豫行署又发动了一次大的冬学运动,具体制订了冬学运动计划,对冬学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以及经费等问题都作了具体指示,主要目标是培养广大群众的民主习惯,增强其民主知识;其对象是16—30岁的文盲。30岁以上的文盲,不强调识字训练,但间日一次的政治课学习须参加。这一指示下达后,菏泽基本上大的村庄都建立起冬学, 有的小村联合创办。当时盛行的一首 《劝冬学歌》就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歌词是“冬学好,冬学好,冬学的好处数不了。学算盘,学上帐,开条认票不上当;不出钱,不做难,忙时候干活闲时候念,学识字,学本事,男女老少都有份。”据统计,当时临泽县胡集乡即有冬学15处、学生374人。侯集乡冬学25处、学生730人。黄堤乡冬学8处、学生190人。
  冬学的组织领导,上自县下至村,均设有“冬学运动委员会”。课本一般由边区教育处统一编印,教员由在乡知识分子或高小学生担任;门板可代黑板,石灰可代粉笔;经费由本村合理开支。上课分男女二部轮流学习。一般每年11月1日开学,次年2月20日结束,共112天学习日。不过星期天。每天上课一下午或一晚上(约2小时)。冬学的教师工资一般为奖励工资,视其上课多少发给,每月补助粮食10斤、30斤或50斤。
  民校是在冬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冬学更正规、更严密、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时间更长;教员也需正式培训;教材有所加深,基本上与普通小学相同。当时荷泽老区每村都有民校。要求凡识字不满1000的,年龄在15岁以上的青年男女都得入学。民校设校长1人,课程设有语文、算术、政治、常识等。根据农村忙闲情况,一般冬季每日一次,春、夏、秋利用晚上,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全年总时数要求上课360小时。民校修业4年(初级、高级各2年),每年分两学段。3月至10月为第一学段,11月至次年2月为第二学段。学段终了举行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升级或毕业。毕业时由县政府发给毕业证书。校长及教员均是义务职,但可免除抗战勤务,办学成绩优者,给予奖励;学生一律免交学费,课本文具自备,家境贫穷者,由村中公费补助。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校和冬学这样的形式对农民的文化、思想觉悟的提高很为有效,故而建国初期,广大农村还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民文化普及,为后来的扫除文盲运动打下了基础。
  建国后,菏泽农民教育蓬勃发展, 成立了专门机构——扫盲办公室。1952年推行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经过扫盲突击运动,到1958年,青年文盲由建国初期的18・6702万人降到7.7319万人。其中有妇女4.8421万人摘掉了文盲帽子。接着转入常年农民学校学习,转入高小班的10.3754万人,转入初中班的845人。据1978年统计,菏泽共有农民政治文化业余学校1103处,常年有校学习的有7.1772万人,通过考试达到小学毕业的6779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政府进一步抓了扫盲工作。1982年全市少、青、壮年中的非文盲率达到了87.1%。经省政府验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扫盲标准,受到了行署的表彰。在基本上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农民业余教育转向了农民技术教育——创办农民技术学校。从1983年开始到1985年底,共建立乡镇一级的农民技术学校35处,学员1558人;村一级的农民技术学校327处,学员1.1772万人;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500余期,共培训学员10万余人。胡集乡由党委书记兼任校长,腾出教室50多间,投资16万元,购置了成套的教学设备和电视录像带;岳程庄乡投资7万元,建成了设备齐全的农民技校;解元集乡刘庄农民技校从北京天津聘请专家任教。不少农民技校办得很有成效。解元集乡刘庄的农民学了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新技术,1985年人均收入557.8元,比1984年翻一番;辛集农民技校办起了榨油培训班,招收学员35名,同时还办起了榨油厂,边学边干,1985年即获利润8万元;胡集乡农民技术学校学员张万芳等7人采用地膜覆盖发展蔬菜生产, 一年五种五收,承包100亩,年利润33万元;于洼村的农民技校更出色。
  于洼村农民技术学校简介
  菏泽市牡丹乡于洼村的干部群众,于1980年冬在本村开办了扫盲班和农技班。1983年7月又在此基础上改办成一所正规的农民技术学校,由团支部具体负责。他们很快解决了两座教室和课桌凳,建立了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和游艺室,购置了许多仪器和动植物标本、图书资料,价值1.2万元。本村农场每年拿出1800元作为开班费用。学校下聘书从地区农科所、市植保站等单位请来了4位科技人员作为专职教师。又就地选几名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并选派人员到外地学习,师资力量得到了保证。
  该校办学形式是长短班结合,以长为主。长班学制一年,根据农时季节,半年全日学习,半年半日学习。主要开设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时事政策等课程。学员均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岁以下的经过考试择优录取的青年。一年制农技班1983年第一次招生时,400多名青年报名,录取55名,1984年又招收45人。短训班时间一般四、五天。主要学习急用的农业技术,学员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用承包的63亩地做为实习场地,大胆实验国家、省、地、市交给的157个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几年来先后培育出“于洼一号”、“于洼七号”小麦优良品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大面积试种),培育出大豆新品种12个。还进行小麦新杂交项目27个。其中小麦高产精播试验获得成功,并已在全省推广。另外还成功的进行了“立体集约种植”试验,改过去棉花一年一种为一麦一棉;改麦、豆两收为麦、豆、玉米三收,亩产达1800多斤。
  从1980年至1984年底,该校共举办短训班46期,培训学员515人。其中有303人成为农业技术员,4人被评为一级农业技术员,24人被乡、村吸收为党、团干部。1984年校长王洪明被国家农委、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标兵”称号,并当选为第七届团中央委员。1984年农技第一届毕业生有5人被市招收为农业技术员,1人被聘为乡技术网长,33人成为科技带头户主。
  第二节职工教育
  建国前,菏泽工厂很少,职工教育一直未被重视。1948年12月菏泽私营烟厂曾创办一所工人业余学校,由于条件不具备,加上领导重视不够而陷于自流状态。1949年6月23日菏泽县城关区政府召开了全城16家私营烟厂的职工大会,宣布成立烟厂的“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校址设在石碑隅首南街路东,每天1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周上4天文化课,2天政治课。1950年学习人数渐多,遂分成职工业余学校和干部业余学校。职工业校隶属总工会。1954年两校又合为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1950年初办时,职工业余学校设初小10几个班,髙小1个班,1952年又设初中班1个。到1965年,一般原来是文盲的职工都达到了髙小毕业文化程度,少数达到了髙中水平,个别的升入了大学。1966年该校受“文革”冲击而停办。
  1979年3月,职工业余学校重新恢复,址在牡丹路工人文化宫内,隶属县工会领导。该校设初、髙中2个级部,分单科和全科班2种。学制1〜1年半。该校自恢复以来,已正式结业45个班,学员2000多人。结业后升入髙等学校的120人,考入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70多人。该校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1983年在全国职工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校长傅兴陆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
  由于荷泽职工队伍的日益壮大,菏泽市于1982年成立了市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有正式干部14人,下属14个局分别建立了职工教育委员会或职工教育领导小组,共配备专职干部48人,兼职干部86人,专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107人。一些规模较大的厂都设有教育科。据1982年统计,在全市13218名职工中,需要文化补习的5774人,至1984年共办髙中补习班7个,367人参加学习;初中补习班69个,4137人参加学习。经考试合格者2226人,合格率为50.3%。至1985年底,全市45个单位都办了职工文化补习学校,补习合格者4873人,合格率达86・4%。
  第三节干部教育
  实验县时期,由于他们需要大量干部,故于1934年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菏泽分院。院址在菏泽城内西北隅的城隍庙内,由梁漱溟任院长,共招收髙、初中毕业生200余人,学制1年。听讲者除学生外,还有附近各县教育科长及各界有关人士,多时达千人。分院共办了2期。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到荷泽地区各县实验点任乡农学校校长、教育长、训练班班主任和合作社指导员等职。
  共产党、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干部教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冀鲁豫行署在菏泽创办邮政干部训练班、干部学校等,培训了大批理论和专业干部人材。
  建国后,菏泽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干部理论和文化水平。建国初主要有文化补习学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各种进修学校、电大、函大、自修大学等,其具体情况如下:
  菏泽地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1949年11月创办,址在现菏泽烟厂处。初招收不及小学毕业的区级以上的工农干部4班200人,1954年湖西工农干校与菏泽工农干校合并,学员达650名。1960年菏泽地区合作干校又合并到菏泽工农干校,这时共有初中6班300人。1961年该校结束。历时12年的工农干部补习学校共培养高小毕业的工农干部1700名,初中毕业的工农干部1000名。
  菏泽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于1978年,校址在城西关。该校主要培训教师及学校领导干部,时间长短不一,有几个月或半年的,也有2年的。最长的2年制培训后达到中师毕业水平。从建校至1986年共办短期离职进修培训班26期,培训学员2001名,共招收中师函授学员2350名,已有249人取得毕业文凭。还有中师脱产2年进修班2届,学员150人;电视大学3届,学员112人;高师音像班2个, 学员46名。
  菏泽市委干部中专培训班创办于1985年5月,设在市委党校内,招收学员1班60人,都是市直和乡镇在职的干部,带职带薪学习,毕业后承认中专学历仍回原单位工作。
  “电大”菏泽电视大学教育始于1979年。是年,荷泽地区成立了电大站(荷泽市1984年成立),同时菏泽各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以及党政企事业单位也陆续办起“电大”班,招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在职干部、职工。教学方式是集中听课、辅导,分散完成作业。有全脱产、半脱产之分;专业有文理之别。课本使用中央电大统一编的教材,期末和毕业时参加全国电大统一考试,毕业后发给毕业证,承认大专学历,故参加学习者较多,成绩也显著。截止1985年,菏泽地市单位所办“电大”情况如下表:(续表)
  说明:1985年另创电视中专班4个,共146人,分别设在地区汽运公司、菏泽地区物资局、荷泽地区司法局
  函授教育荷泽函授教育始于50年代,由山东师范学院举办,菏泽地区设函授管理站。当时招生人数很少,每县参加学习的仅数人或数十人。设中文、政治、教育、数学几个专业,由学校函授部直接给学生寄讲义和习题,学员定期交作业。面授机会很少,有2年一次或一次没有。学期和结业考试统一出题,开卷考试。学制2年或3年不等。1966年停办。1978年后,菏泽函授教育再次兴起,同年8月开始招生,设专人负责。分中师函授和高师函授两部,主要招收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高师函授在本市招生的学校主要有曲阜师范大学、荊泽师范专科学校、菏泽教育学院。截止1985年,曲阜师范大学在荷泽市共招收函授生164名,已毕业95名;菏泽师专在菏泽市招收函授生197名,已毕业158名;菏泽教育学院在菏泽市招收函授生140名,已毕业67名。
  中师函授不分专业,按普通师范课本要求,主要招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采取分片轮流集中面授和分散自学的方法。自1979年招生至1985年,共招学员2350人。由于教师流动性较大,民办教师较多,故至1985年仅毕业216人。
  自学考试菏泽市教育局于1984年成立了自修大学考试办公室。同年在本市首先开设了汉语、党政干部、会计、法律4个专业。参加自学的学员来自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共293人。计汉语专业59人、党政干部专业46人、会计专业38人、法律专业150人。经过一年的自学进修,有286人参加了考试。1986年又增设了政治、英语、农业经济、统计4个专业,共计146人。经过考试,至1986年已有380人取得单科合格证,有6人取得了专科学历。1985年又组织一批中师自学考试。条件是1966或1966年以前的高中毕业的公、民办教师。报名者488人。通过考试有225人领到了中师毕业证书。
  第九章教师及教学研究
  第一节教师队伍
  清朝科举时代,菏泽教师皆为塾师,其水平素质各异。有秀才、举人,也有落榜的童生。1903年兴学堂后,一些留日学生回菏兴办家乡教育。他们是荷泽的第一批学堂的教师。以后,通过对塾师及知识分子的训练,学堂教师逐步充实。到1908年已有教师近百人。以后小学堂教师多数为师范生、中学毕业生充任;中学教师多为大专本科或专科毕业生,但为数很少。1931年,政府对全县372名小学教师严格鉴定,其中合格者只有82人,不合格者290人。抗战爆发,菏泽的教师有的南下,有的改业为民,有的改谋他生。
  革命抗日根据地里开始教师很少,程度也较低,但通过多次轮训,队伍也不断扩大。到1945年,当时的荷泽境内4块革命根据地共有教师403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办学,有的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有教师350余人。
  建国后,菏泽市教师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据1957年统计,全县中、小学教师共有2011人。其中大专毕业者143人、中师毕业者758人、高中毕业者105人、初中毕业者378人、小学毕业者590人、其他无学历者37人。1958年开始的“反右派”运动中有477人划为“右派”分子。到1984年9月全部复议纠正。
  1962年后,部分教师通过函授自学等,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到1967年全县有中、小学教师1747人,其中大专毕业者182人、中专毕业者909人、高中毕业者236人、初中毕业者420人。“文革”间因种种情况,中、小学教师改行者较多,再加上民办教师选拔不甚严格,教学水平有所下降。粉碎“四人帮”后教育恢复正常,但有的高中理化、外语;初中史地、外语、音乐、体育美术都不能及时开课。到1978年全县公、民办中、小学教师7055名,其中大专毕业者364人、高中毕业者4789人、初中高小程度者1760人、其他无正式学历者172人。1980—1981年对全县教师队伍进行整顿,首先对民办教师进行了考核,不能胜任的下放归队;同时对全县教师进行了所教学科的业务过关考试;还有一大批教师通过电大、函大、自修大学学习,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文化水平,教师素质有所改善。到1986年全市有公办中、小学教师3561人, 其中大专程度者649人,中专、高中程度者2244人,初中、初师程度者663人,初中以下程度者仅剩5人。另有民办中、小学教师3727人。
  第二节教师待遇
  科举时代私塾教师的待遇不等。清末每个塾师每年约收入4000文铜钱,略顾温饱。在府学或书院讲课的学官和教授、训导的薪俸较高,均在40〜45两,超过了知县的俸禄;但人数较少。1902年兴学堂后,教师工资有所提高,但等级较多,最高30元,最低者仅6元。民国后,小学教员分为4种,即正教员、专科教员、助教员和代用教员。其工资:①校长及正教员最高60元,最低8元;②专科正教员及专科教员最高24元,最低6元;③助教员及代用教员最高22元,最低4元。到“七七事变”前夕,一般初小教员月薪13〜15元,高小16〜18元,校长24元。师范附小的月薪较高,一般40〜45元。中学教员的工资较小学要高得多。如当时南华中学的教师最高每月90元,最低50元。
  抗日战争期间,’菏泽被占区教员的薪水很低,开始是15〜25元伪钞, 后变成100多斤粮食,再后60斤高粱。
  抗日根据地里,中、小学教员实行供给制,领取实物,由村支付。一般小学教师每月领取粮食60〜80斤,后增至每月120〜150斤小米;柴火供应基本够烧,还有少量的津贴费。
  建国初,一度改粮食供应为货币支付的折实“工资分制度”。初、高小教员一般在100〜130分之间,折合人民币23〜33元;初、高中教员一般在180—250分之间,折合人民币42〜65元。1956年全国工资改革,一律为薪金制。新的标准减少了等级,增大了级差,教师工资平均增加20%左右。1959、1960(中、小学升级面为25%,高等学校40%)、1963、1972年(中、小学教师升级40%)均为部分教师增加了工资。1977、1979、1981年连续三次调整教职工的工资,有的教师连升三、四级。1985年元月,国务院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后,菏泽的中、小学教师等级和月工资标准如下:
  另外,建国后,教师还有其他福利待遇:①多子女补助:从1953年至1958年,凡子女超3人者,每子女每月补5元。②公费医疗:自1954年执行看病、住院均由国家报销。③产假制度:1953年规定女教师分娩前后给产假2个月,工资照发;婴儿在2周岁内补助教养费每月3—5万元(旧币)。1981年又规定,符合晚婚条件的女教师产假可休息半年,工资照发。④福利救济:国家随工资按人每月发放福利救济费;贫苦者多用,富者少领。⑤离退休制度:年老体弱的教师(男60岁、女55岁),几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可享受离休待遇,原工资照发,并每人每月发特需补助12元:另外发一次性建房费3300元。凡建国后参加工作的可享受退休待遇,每月发原工资的75—80%。建房费与离休同。⑥死亡抚恤:不论离、退休还是在职的教师,死亡之后国家发一次性埋葬费240元,还续发本人的生前10个月工资。对无自立生活能力的父母、夫妻、子女还给经常性的生活照顾。城市人口每人每月30元,农村21元。如果在职死亡还照顾子女就业1个。
  对于民办教师的待遇。建国初,实行薪粮制,由各村自筹。后改为与生产队劳力一样记分、分配。1971年前,小学每人月工资2元,中学5元。1972年小学每人每月12元,中学15元,其中8元交生产队,给记一般劳力的工分。1982年后,除了国家补助民办小学教师19・50元、中学教师22.5元全部归本人外,乡镇还在统一提留中,折款发给中、小学民办教师每人每月25元左右(有的乡镇或大队超过此数),逐步接近公办教师的工资。1985年前菏泽市教育系统出席省以上先进个人名单
  姓名 性别 年 龄 民族 籍 贯 工作年限 文化程度 职 务 受何级表彰 受表彰时间 工作单位
  邓文献 男 40 汉 菏泽黄堤镇 10 大学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83 菏泽二中
  张文修 男 51 汉 菏泽西城办事 处 24 大学 副校长 省教育厅 1982、 1983 菏泽二中
  刘如梦 男 52 汉 荷泽王浩屯镇 24 大学 教师 省教育厅 1984 菏泽二中
  刘汉玉 男 58 汉 黄泽李庄乡 35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58、 1959 李村中心校
  赵荷莲 女 47 汉 菏泽西城办事 处 27 中师 校长 省教育厅 1958 荷泽二校
  贾玉莲 女 54 汉 菏泽新兴乡 15 中师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79、 1983 菏泽二校
  吴凤真 女 40 汉 单县龙王庙乡 17 中师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84 菏泽二校
  楚庆民 男 42 汉 菏泽马岭岗镇 10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菏泽二校
  张清华 女 51 汉 菏泽何楼乡 22 高中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64 菏泽何楼中心校
  陈允敬 女 55 汉 曹县梁堤头乡 5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荷泽黄堤中心校
  刘建平 女 32 汉 菏泽李庄乡 8 大专 教师 省教育厅 1985 荷泽东城中心校
  邵爱菊 女 32 汉 菏泽东城办事 处仓坊 9 高中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荷泽东城中心校
  况敬坤 男 56 汉 河南省夏邑县 19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荷泽都司完小
  张北勇 男 29 汉 菏泽城内 10 高中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83 菏泽五校
  程慎卿 男 38 汉 荷泽王浩屯镇 27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菏泽王浩屯镇中 心校
  张西福 男 54 汉 菏泽马垓乡 30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60 菏泽胡集乡中心 校
  宋遂云 女 52 汉 菏泽丹阳桑屯 22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5 菏泽丹阳一中
  吕金禄 男 52 汉 菏泽岳程庄乡 33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2、 1983 菏泽岳程庄乡中 心校
  张索云 女 44 汉 荷泽李村镇 19 中师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62 菏泽岳程庄乡中 心校
  孙洪军 男 40 汉 菏泽吴店乡 12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77 菏泽吴店乡中心 校
  郝丕耀 男 37 汉 菏泽马村乡 18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83 菏泽小留镇中心 校
  宋英 女 48 汉 枣庄市郭里集 乡 26 中师 教师 国家教育部 1958 荷泽东城中学
  丁延海 男 57 汉 菏泽市牡丹乡 32 中师 教师 省教育厅 1955 菏泽丹阳中心校
  李靖华 女 42 汉 菏泽市杜庄乡 18 初中 教师 省教育厅 1985 菏泽杜庄乡中心 校(续表)
  姓名性另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务受何级表彰受表彰时间工作单位
  王秀龙男40汉巨野龙堰乡13中师教师省教育厅1983菏泽胡集乡龙凤联中
  薛其凤女48汉山东蒙阴26中师教师国家教育部1958、1959,1960荷泽北城中学
  张中芹女29汉菏泽岳程庄乡9中师教师国有教育部1983菏泽五校
  武合香女28汉菏泽何楼乡4大专教师省教育厅1983荷泽二校
  肖养义男55汉郛城蒋庙乡29大学教师省教育厅1981、12菏泽二中
  张冬莲女52汉菏泽城内32中师校长省教育厅1980、1982、1983、1984菏泽二校
  牛瑞钦男51汉菏泽城内28中师教师省教育厅1985菏泽小留镇中心校
  肖焕来男54汉菏泽吴店乡28中师书记省教育厅1985菏泽市职业中学
  第三节教学研究
  清朝,菏泽没有专门教学研究机构,不过当时的重华书院和学宫很重视科考研究,每年都要模拟考试数次。1938年荷泽才设有国民教育研究会,但它并不具体研究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是各校自行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也未真正建立起教学研究机构。建国后,1956年1月菏泽市才有了第一个专门研究教学的机构——菏泽县研究室。设语文、数学、常识教研员各1人,正副主任各1人。1960年规模扩大,增设了中学数学、中学语文、高师函授教研组。1966年后曾一度撤销,1969年又重新恢复,由主任1人教研员3人维持工作。1970年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2个研究组,1975年又增设业余教育和仪器组,人员增至16人。1984年教研室设中学理科组、中学文科组、小学组、仪器室共34人。真正的教研活动是从1956年开始。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深入学校总结经验,推广全县;其次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借用机关礼堂举行大型观摩教学,各区校也都仿照举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室从1956年开始连续举办4期教师短训班(多是吸收初中毕业生)共计600余人,向他们传授教法、示范教学、帮助分析教材,起了立杆见影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菏泽的教研活动日趋活跃。①组织全市教师对所任学科进行过关考试。1983年9月和1984年3月由地区统一出题,市组织了两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教师5410人,已过关5241人,过关率97%(包括1986年8月补考合格者)。②评菏泽市城区高等学校、中专、部份中小学分布图 (1986年)选教学能手。从1983年9月开始,到1985年5月结束,教研室在全市开展了一次评选教学能手的业务活动。人人执教、个个考査。1984年元月在各中学、中心校范围内评出了186名乡镇级的教学能手;1985年5月评出市一级的教学能手56名。③自制教具活动。1979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自制教具的活动,到1983年10月自制各种教具、仪器322种3.5万多件,价值17万多元。1986年全市已有24处乡镇、40处联中、80%以上的小学达到了省规定的仪器配套标准,受到了省、地好评。④书法美术作品展览。1986年市教研室与菏泽师专、曹州书画院、市文化馆、市报社联合举办了菏泽中、小学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展览,共展出作品800幅,参观者达1万多人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好评,省电视台作了专题报导。
  在作好以上重大教研活动的同时,教研室还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学生阅读文选》、《初中数学复习资料》、《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初中物理自学与练习》、《要注意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初中数学分析与研究》、《中学语文数学智能发展初探》、《小学数学复习资料》等书籍。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