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末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2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末地方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4
页码: 429-432
摘要: 解放前,荷泽人民深受帝、官、封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其势必然。仅清末至解放战争的百余年间,菏泽人民揭竿而起者此伏彼起,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百姓由自发武装变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形成了一股为自由而奋斗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地方军事 地方武装

内容

解放前,荷泽人民深受帝、官、封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其势必然。仅清末至解放战争的百余年间,菏泽人民揭竿而起者此伏彼起,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百姓由自发武装变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形成了一股为自由而奋斗的中坚力量。
  一、捻军
  1841年10月(清道光二十一年),曹州境内就有捻军活动。捻军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它起源于“捻子”(又称捻党),每一股谓“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1853年 (咸丰三年)5月,太平天国将领林凤祥率众2万余由南京北伐至菏泽境, 菏泽的金庆即率百余人起义迎接太平军。公元1854年(咸丰四年),曹州捻军“并十三捻为一捻”,人数达3000余人,驻扎在菏泽、巨野、郓城交界的沈家口一带,积极抗击清军。
  1861年(咸丰十一年),地方练勇与团总发生尖锐矛盾,愤而参加捻军,捻军声势大振,曹州境内即达五六万人,其中60%驻扎在荷泽境内。倪和尚(外号小阎王)曾带万余人围攻曹州;刘占考带万余人自沙土集开拔,直逼曹州(菏泽)城下,“曹郡闭关20余日,吏民不得眠食,皆无人形,势几陷”(清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后僧格林沁援军至,始解围而去。是年2月,菏泽捻军赵浩然部与僧格林沁激战于李庄集、高庄一带,击毙清二品顶戴察哈尔总管伊什旺布等。
  二、大刀会
  1894年(光绪二十年),曹州境内就有义和团的大刀会活动,发展迅速, 后被曹州知府毓贤残酷镇压,首领刘四端被杀,活动转入低潮。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大刀会在荷泽又起。传习武场先在农村,后迅速发展到城市。城内山西会馆(现潘隅首北路东)设有总场,以王建德为教师,并不断宣传鼓动,扩大会众队伍。其子天祥、天禄均不断赴各处教所,公开活动。一时,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加入了大刀会。当时天主教在荷泽横行
  霸道,群众对此愤恨无比。那时有这样的歌谣:“不怕龙,不怕虎,就怕洋人的‘狗’无事生非咬一口,看见洋狗'躲着走”(“狗”指天主教的爪牙)。光绪二十四年二月间,就有童谣:“你举枪,我举刀,三三四四(指6月8日)杀羊(洋)羔”;“七家面,八家水,八个十五烧洋鬼(八个十五是四个月)“。在全国反帝运动的影响下,菏泽大刀会终于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8日爆发了毁教堂事件。大刀会影响日益扩大。据旧《菏泽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秋,大刀会起于沙土集、田桥、半截堤一带,李二更心率30余人捣毁教堂,吊打了两个德国传教士(后李二更心被监毙);不久又有张学让(外号“老大王”,鄄城桑堂人)领数十人围攻田桥天主教堂,死伤10余人,又转而攻朱楼天主堂,教主朱孝连吁请城内清兵20余往援,败大刀会于白虎集。
  附:大刀会毁教堂事件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8日下午2时许,菏泽教堂门前先聚集10余人。之后愈集愈多,群情激愤,欲破门而入。教堂大门原有两个县队士兵守卫,他们见群众来势汹涌,荷枪而去。于是群众一拥而进,院内已空无一人。他们开始砸门窗玻璃,继而往外搬运桌、椅、床张、家具;倏时一空。接着大刀会会众攀登屋顶掀砖揭瓦;城里的大刀会首领田玉春、王建德均亲自参加。群众“掀啊,掀啊”的呼喊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他们边掀边喊,争先恐后。至三四点钟时,城外大刀会大队人马也陆续涌入城内,教堂院内几不能容,楼顶屋檐匍匐如蚁,拆下来的木料均为城内市民抬去。至傍晚时,教堂房屋全部拆光,仅剩残砖碎瓦,人方四散。
  事件发生时,镇台龙殿扬因公赴省,知县陶振宗赴龙王冯“求雨”,城内只有一个府官邵承照。他认为众怒难犯,不敢镇压,因此在拆教堂时,无人过问。
  当天晚上,县令陶振宗闻讯赶回。为维持局面,在掌灯之际,亲自率役前往镇压,但已寂无一人。次日票拘邻教堂居住的青壮年30余人,责打拘押数月始放。田玉春被判刑8年,王建德逃避乡间。
  事件发生后,朝廷屈服帝国主义压力,府、县官各罚银1万两,群众罚银2万两(详见“大事记”)。这4万两银子的罚款均交给天主教堂另行建堂。自此以后,天主教的凶焰益涨,压迫榨取群众的罪恶活动较前尤甚,民、教的矛盾更加尖锐。
  三、长枪会
  长枪会亦称“一心团”,是清末民间的自卫组织,他们推举当地有声望的人做领袖,称为“练总”。因练总的产生来自基层,比较与群众接近,这就逐渐形成官(团勇)民(练勇)两派不同性质的地方实力。
  咸丰初年,菏泽官府为防捻军,募长枪会群众数千人,有事率以御捻,无事可以回家。由台司动支部分廩给,名为“练勇团总以其不利于己,胁迫官府停其禀给。长枪会首领郭秉钧、焦桂昌等因练勇停止禀给,又遭团总欺压,群情激愤,于是联合各县会众万余人举旗“造反”。地方民团慑于长枪会威力,大部自行解散或加入长枪会。长枪会声势大震。1860年(咸丰十年),郭秉钧等连克郛城、巨野数百寨;荷泽、定陶、曹县等县,除县城外,大小村庄几乎全被长枪会所占,并围攻曹州府城20余日。1861年(咸丰十一年)5月,郭秉钧攻单县未下,又败于成武。11月清军僧格林沁部攻入郭的家乡郭家糖坊。除郭一人突围入捻外,全族被斩,家人均被钉死于城门上;长枪会声势大减。1862年(同治元年)6月,僧格林沁击捻军于荷、巨间,菏泽、定陶的长枪会援捻攻清军,不幸为清军所败。是月27日,会首李执信等1152人携战马150匹、火器500余件投降。长枪会遂一蹶不振。
  四、民团
  “民团”是在康熙年间就设置的一支武装力量,开始称“民壮”,也称“团练”(后来“团”与“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地方武装。关于“练总”情况见“长枪会”条)。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捻军蓬勃发展,清朝绿营军不堪为用,荷泽地方官府为防御捻军,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力量。这是地方团练所以走上政治舞台的社会背景。团总拥有大量的武装力量,靠近官府,不但可以派款募兵,而且享有生杀大权,因而大大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横行乡里,肆无忌惮,以致民怨沸腾。团总有县团总和区团总之分,区团总所辖武装数量不一,小者10几支枪,多者可达40余支枪。光绪年间的荷泽民团总局设在小隅首东路北。光绪二十年左右时的团总为周延祚(外号周老八)。他生活糜烂,权势显赫。据说他一顿饭要花费制钱四五千之多(当时可买500斤小麦),比县官的生活费用还高。公元1904年(光绪三十年),他的侄子周保弟继任团总,更是不可一世。因为他坠车伤腰,不能正坐,每出门即横卧在轿车的前面,故绰号为“周罗锅”。光绪末年,因提倡变法维新,试办地方自制,民团总局及团总名号取消。但团总在地方上的实际权势依然存在,直至民国5、6年还有其残余势力。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机构

捻军
相关机构
大刀会
相关机构
长枪会
相关机构
民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