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卷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8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卷烟
分类号: F407.8
页数: 3
页码: 206-208
摘要: 菏泽市的卷烟生产始于1935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私营小卷烟厂相继开办,然在相互竞争倾轧下,有的甫经开业旋即倒闭。至解放前夕,私人烟厂仅存太东、信丰、振大、恒太、北大、怡和、曙光等10家。荷泽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发展地方工业,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建设,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筹建卷烟厂。
关键词: 轻工业 卷烟

内容

菏泽市的卷烟生产始于1935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私营小卷烟厂相继开办,然在相互竞争倾轧下,有的甫经开业旋即倒闭。至解放前夕,私人烟厂仅存太东、信丰、振大、恒太、北大、怡和、曙光等10家。
  荷泽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发展地方工业,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建设,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筹建卷烟厂。
  1950年,私营太东烟厂在竞争中倒闭。靳俊臣、王振业等人以倒闭后的太东烟厂为基础,重新组建了宏康烟厂。宏康烟厂一开业,就受到同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和市场卷烟价格下跌的冲击。由于它建厂时间短,资金短缺,再度濒临倒闭。具体管理烟厂的王振业(当时是菏泽卷烟业的理事长)已深感卷烟工业发展的困难。为了争取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振兴菏泽卷烟工业,意欲将宏康烟厂转让给国家经营,并向地委提出了申请。
  地委领导从恢复和发展地方经济着想,同菏泽行署、荷泽军分区进行了仔细研究,决定三家联合集资购买宏康烟厂。1950年9月,地委、行署、军分区三家共抽调干部9人,集资2・1亿元(旧币),对私营宏康烟厂的固定资产进行了作价购买。资方人员全部退出,工人全部留下。至此,宏康烟厂改为国家所有。它就是现在的菏泽卷烟厂的前身。
  荷泽卷烟厂位于广福北街路西, 占地面积12.7787万平方米,是全民所有制的中型企业。
  1950年9月被购买后的宏康烟厂只有手摇巻烟机1台、工人10名,尚不具备开工条件。为了使烟厂能够尽快投入生产,荷泽军分区司令员张耀汉指示管理员万德新与私营信丰烟厂联系,意欲合营生产。经过反复磋商,最后达成协议,决定合营,并于1951年5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6月,私营振大烟厂亦要求合营,并获上级批准。两个私营厂合营后资金金额为8100万元(旧币)。后又征集了部分机关单位的经费节余和干部个人积蓄共5000余万元作为资金入股。是年9月,中共菏泽县委又投资3亿元(旧币),至此,资金总额已达6・41亿元(旧币)。厂址设中大街23号(现东方红大街)原信丰烟厂旧址,正式命名为平原联合烟厂,性质为公私合营。这时全厂有职工139人、小型卷烟机5台、八吋口和十吋口切丝机4台、6马力柴油机1部和四马力柴油机2部。
  合营后的烟厂虽然规模扩大,但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依然在原信丰烟厂破旧的民房中勉强维持生产。当时只有卷烟机和切丝机系用柴油机带动,其他工序如抽梗、烘丝、包装等全系手工操作。炒丝使用铁锅。为了减少烟丝破碎,工人只能不停地用手翻抄,烟丝工每日是汗流浃背;喷洒香料是工人用嘴一口一口地喷,工人被香气熏蒸的头昏脑胀,嘴唇被浸蚀得红肿。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着卷烟生产。
  1952年4月,按照政务院下达的《有关机关生产之处理规定》,烟厂正式移交政府,划规专区实业公司领导,厂名改为菏泽地区实业公司联合烟厂。当时荷泽联合烟厂和一个由7家私营烟厂联合组成的裕中烟厂互为对手,相互竞争。9月,联合烟厂设计并生产了第一个新牌号——新学童香烟,并取得了信誉。
  1953年6月,烟厂退出了私人股份,7月改为国营企业;职工进行评薪定级,实行8级工资制。11月,省工业厅正式决定荷泽联合烟厂为地方国营企业,烟酒专卖处对产品开始实行包销。
  1954年1月,烟厂由中大街迁至龙厅街(现八一大街西段)新址。8月,虹光电厂并入联合烟厂,烟厂增设了电力科和电力车间,变成了既产烟又发电的综合厂了。
  1957年,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7月,公私合营裕中烟厂和联合烟厂合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自有资金已达40万元,有职工480人、卷烟机12台、发电机6台、8~10时上下切丝机9台、14-20吋轧梗机3台、柴油机3台,年产量已近2万箱。
  1960年,该厂先后自制了抽梗机6台、风力打叶机1部、拉丝机3部、简易包装机3台。在卷烟品种上继生产丙级烟之后,又先后试制出乙级和甲级烟,开创了该厂高档烟生产的新纪元,完成了该厂等级牌号的基本配套。这一年生产的卷烟不仅供应了当地,而且销往江西、河南等省。
  “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派性干扰,产量一直徘徊在3・5万箱左右。1974年,产量大幅度下降,年产不足1・7万箱,亏损达27・86万元。
  1975年,该厂逐步恢复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生产管理,卷烟生产重新得到发展。1976年卷烟产量达到5万箱,总产值为2221万元,实现利税1383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荷泽的卷烟工业有了飞速发展。1980年该厂卷烟机已发展到27台,新增滤嘴接装机2台,产品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开始了(25.5X81)短支嘴烟的生产,花色品种也由1977年的7个增加到12个,卷烟生产首次突破10万箱大关,利税达到3025万元。全年人均向国家提供税利5・3万元。
  1983年卷烟市场形势突变,该厂生产受到计划外卷烟厂的冲击,产品严重滞销。仅菏泽地区社会库存积压高达3万余箱,工厂被迫停产。9月,该厂在上海召开卷烟评吸会,由于销售人员请客摆了宴席,结果受到《大众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的点名批评。这年,企业亏损达92万元。
  1984年,该厂生产、销售逐步好转,全年完成了10万箱的生产任务。
  1985年出现了大好形势,全年共生产卷烟12万箱,创利税4550.1万元。这是该厂历史上完成生产计划,创利税最高、最好的一年。
  截至1985年底,该厂共有职工1006人,工程技术人员25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7人;拥有各种设备255台(套),其中专用设备121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115・2万元;生产设计能力27万箱,共生产12个牌号、15个花色品种。
  该厂从1950年至1985年总产值6.09404600亿元,年递增率12.8%;总产量145.1301万箱,年递增率11.5%;上交税金3.792242亿元,上交利润1236.49万元,利税合计3.915891亿元。利税总额相当于该厂现有固定资产原值的35倍。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机构

菏泽卷烟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