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淡水养殖和捕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5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淡水养殖和捕捞
分类号: S964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菏泽市最早的淡水养殖首见于《豢龙》的记述。从秦汉到明初,由于遭受战乱、水患、瘟疫之灾,几乎成了无人区。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小坑塘养殖,产量极低,品种单调。因水质好,生长较快。同年7月,食品经理部购进两车鱼苗,在城内几个大坑内放养。
关键词: 淡水养殖 捕捞

内容

菏泽市最早的淡水养殖首见于《豢龙》的记述。古代的荷泽一带,处于济水与荷水的交汇处,形成菏泽、雷泽、大野泽3个较大的湖泊和许多坑塘、水洼、河汉,河湖相通,水网纵横,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人们由捕捞鱼虾之类进而发展到淡水养殖。“菏泽”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湖泊,又名“龙池”,在今城东南30里处,为“舜命董文豢龙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谋臣范蠡同西施同舟辗转来陶地(今定陶境内)隐居,在定、巨、菏一带养鱼、经商,并著有《养鱼经》,指导当地百姓养鱼,一直被传为佳话。据李挺《范蠡养鱼析议(下)》介绍,由于这一带距黄河很近,易于搞到怀子鲤鱼;再就是位于著名泽区(境内有舜打过渔的雷泽,附近还有能吞吐黄河水的巨野泽),因此,所养多为鲤鱼。从秦汉到明初,由于遭受战乱、水患、瘟疫之灾,几乎成了无人区。明、清时期,未见到有关养鱼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小坑塘养殖,产量极低,品种单调。建国后淡水养殖业渐兴,1956年城里部分居民利用城内坑塘集资养鲤鱼15亩,次年捕捞喜获丰收,激发了养鱼的积极性。1958年,菏泽军分区从武汉运来鲢鱼、鳙鱼、草鱼等鱼苗,放入军分区院内的两个自然坑塘内。因水质好,生长较快。同年7月,食品经理部购进两车鱼苗,在城内几个大坑内放养。1959年11月,城关组建了园艺场,下设水产队,负责500余亩水面的鱼业生产,投放鱼苗66・5万尾。1960年集体养殖先后发展到黄集、都司、高庄、辛集、安兴、马岭岗等公社。1963年12月10日,市农业局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水产的工作意见”,号召农村以生产队、生产大队为单位利用坑塘、壕沟、河流等进行集体养鱼,逐渐取消了个体养殖。1964年集体养殖面积达到1850亩。但在养殖方法上多是粗放粗养,全年产量只有30吨,平均单产16公斤/亩。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高产鱼塘。如城关公社西关大队1977年改造鱼塘10亩,放养5寸草鱼,固定专人割草喂养,经过4个月,平均尾重2斤多,最大个体4斤。安兴大队1979年有塘鱼2万余尾,每尾2〜3斤。80年代初,个别城市居民利用庭院造养鱼池,部分农民利用自留塘进行家廨养鱼。1978年以后,渔业生产也实行了责任制,大多数单位的集体养鱼改为专业承包。承包方式有联户承包和个人承包。如丹阳办事处耿庄村耿纪信承包集体水面10亩,每年交集体120元,承包期10年。他养的鱼亩产均在400〜500斤。1984年全市5000亩养鱼水面,实行专业承包的有3870亩,占77.4%。其中联户承包面积3700亩,个体承包面积170亩。1985年,全市养鱼水面7000亩,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有6020亩,其中有个体专业户800户,承包面积3500亩。家庭养鱼也从1983年的36户,养鱼面积50亩,年产5吨,提高到1985年的80户,养鱼面积120亩,年产鱼15吨。
  鱼苗、鱼种:建国前,群众养鱼所需鱼种,主要到河里捕捞鱼片放入鱼塘饲养。50年代后期,开始到长江流域采购鲢、鳙、草、编等中南鱼苗。1960年杨庄鱼场人工繁殖鲤鱼成功,但繁殖量小,大部分鱼苗仍需从外地购进。1965年后,南关鱼场从曹县、成武等县购进乌仔,进行二级培育,为菏泽市鱼种生产的一次进步。1979年城关公社李娥大队,吕陵公社贾坊、田寺大队,吴店公社吴店大队,安兴公社安兴大队相继建立了鱼种培育点,共造鱼种池80亩,从曹县、成武引进乌仔150万尾,培育鱼种100万尾。进入80年代,刘寨、杜庄、安兴等乡镇也分别办起了鱼种场,并岀现了部分个体鱼种培育专业户。如沙土镇农民林化荣1985年承包本村40亩废窑坑培育鱼苗,当年培育鱼种30万尾。1985年,全市鱼种池面积达到200亩,购乌仔400万尾、水花430万尾,人工孵化鲤鱼苗80万尾,共培育鱼种40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50万尾(以上数含地区鱼种场数),群众自捕大规格鲤鱼种约1万尾,是历史上培育鱼种最多的一年。满足了全市需要, 扭转了从外地大量购进鱼种的局面, 推动了养鱼业的发展。
  成鱼养殖:建国前后,本市主要养殖鲤鱼。进入60年代,主要养殖鲤、鲢、鳙、草鱼,搭配青、编鱼种混养。70年代搭配混养的品种有鲂鱼。80年代又增加了日本白鲫鱼。
  养鱼方式有坑塘养殖和河道养殖2种。建国前,人们主要利用小坑塘养殖,“有水就有鱼”的传统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建国后,逐渐转向大坑塘养殖生产。1978年后,先进的养鱼技术开始推广,“人放天养,粗放粗养”的养鱼方法被摒弃。村内外蓄水坑、废旧窑坑等被利用起来,产量迅速提高。并出现了亩产150斤以上的稳产高产塘2000多亩。河道养殖始于80年代。赵王河河道中,从辛集行政村至大阎庄行政村长达10华里的老河道,两岸芦苇丛生,藕资源丰富。各行政村在所管理的河道间建有桥涵,安装有拦鱼设备。他们以养草鱼为主。辛集西南隅行政村在1984年将河道中的藕挖出以养鱼近百亩。1983年,何楼乡卞庙行政村在排水沟中安装拦鱼设备,养草鱼、鲤鱼、鲢鱼、鳙鱼10余亩。1985年,全市河道养殖面积500亩,年产鱼30吨。1979年城建局园林所水产队在城隍庙大坑利用网箱养鱼,可惜没有成功。
  商品鱼基地:1982年省在本市建设商品鱼基地551亩,次年建设300亩,1984年建设500亩,无偿投资11.2万元,周转金16万元。商品鱼基地分布在安兴、佃户屯、李村、何楼、侯集、刘寨、丹阳、李庄集、白虎、杜庄、新兴、吕陵等12个乡、镇、办事处的50个行政村、乡镇办鱼场等单位。1983年至1985年累计鱼产量302吨,上交商品鱼1.87吨。
  二、淡水捕捞
  961年(宋建隆二年),后周疏通五丈河,分汴水入济,潍水(今老赵王河)上接五丈河,水势旺盛,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公元963-967年 (宋乾德年间),打鱼店村人在村北开设一小店专供赵王河上打鱼人食宿,说明当时捕捞业的兴旺。1497年(明弘治十年),黄河决口黄陵岗,夺道赵王河,此河日堙,捕捞业也随之衰落。
  但在沿黄河一带,长期都有以渔为生者,或农、渔兼顾。菏泽的鱼市或大或小,始终存在。建国前的捕捞业,多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产捕捞业非常重视。60年代初,相继成立了一批水产捕捞队,国家调拨了牛皮、棉纱、网片、蚕丝等渔需物资供应水产队及其他渔民,促进了捕捞业的发展。1978年后,许多农民利用农闲捕鱼,捕捞量一直持续上升。1982年渔业捕捞量达21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到1985年,全市有专业捕捞人员210人,兼业捕捞人员1000人。鱼船60只,载重25吨, 捕捞量150吨。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