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畜牧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5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畜牧渔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9
页码: 157-165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前,没有专门的畜牧渔业机构。1949年至1958年5月,畜牧渔业生产工作分别由建设科、农业科代管。1958年6月,县委成立养猪办公室,同年底成立十五养办公室, 下辖畜牧兽医站。水产局下辖鱼种场。1962年6月畜牧局并入农业局。
关键词: 畜牧业 渔业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前,没有专门的畜牧渔业机构。1949年至1958年5月,畜牧渔业生产工作分别由建设科、农业科代管。1958年6月,县委成立养猪办公室,同年底成立十五养办公室, 下辖畜牧兽医站。1959年11月,增设水产局、畜牧局。畜牧局下辖畜牧兽医站、黄牛场、奶场。水产局下辖鱼种场。1961年春,市水产局并入畜牧局。1962年6月畜牧局并入农业局。1975年8月水产工作由林业局代管。1977年4月,恢复水产局;1979年12月,恢复畜牧局;1981年畜牧局又并入农业局。
  1984年4月畜牧从农业局中分出与水产局合并成立市畜牧渔业局。下设家畜配种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黄牛繁殖场、种猪场。至1985年,市畜牧渔业系统共有人员295人。其中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6人、助理工程师1人,其他技术人员55人。
  第二节饲养
  一、家畜家禽
  清朝,在菏泽县物产资源中,就把马、骡、牛、驴、猪、羊、鸡、鸭、鹅等列为一大宗。
  民国初年,畜禽渐增,大家畜“以黄牛为特多”,小家畜“以猪羊为特多,不惟可供肉食,并且为培养土地之肥料。平常之时,猪、羊肉价亦不高,鸡子价更为低廉。每年春季,除当地人民食用外,贩运至大阜者更源源不绝”。(清光绪十一年《菏泽县志》)。
  1919年,菏泽县有本地黄牛2万头;马1万区,大部分为本地产,少量从关外输入;骡2000匹,均为本地产;驴1万头。这些大牲畜主要用于拉车和耕地。有羊4万只、猪3・5万头,均是本地产。
  据《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调査资料》,1933年,荷泽县养牛2・3万头、马7000匹、骡3200匹、驴2万头、羊4.5万只、猪1.698万头、鸡50万只。
  1937年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畜禽逐渐减少。至1949年,全县有大牲畜1.2756万头(其中牛8976头、马213匹、骡451匹、驴3116头)、山羊2.0474万只、绵羊1756只、猪3219头、鸡4.7339万只、鹅973只、鸭2198只。大牲畜较民国初减少近70%,羊减少40%以上,猪减少90%以上,家畜成数十倍的减少。
  1949年2月,在解放区,政府号召群众购买、繁殖畜禽,提出要达到“一户一头猪”。南华县曾布置:“1949年要保证每人养1只鸡,三户养1只羊,全县出1万张滑子皮”。安陵县在青邱、顺河、灵圣3个区分别扶持建成配种点。
  建国后,党和政府把畜牧业生产列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了“农牧并举”的方针。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畜牧业生产连年上升。1955年底,全县大牲畜发展到8・9627万头。1957年底生猪存养量达到2.9万头。
  1958年始,强调养猪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任务。6月,沙土养猪场、胡集养猪场、东方红(城关镇东关大队)养猪场、建华社(赵子艾大队)养猪场、都司集马庄养猪场等,养猪都在百头以至几百头。1958年二、三季度生猪发展到12万头。但由于缺乏集体饲养管理经验,大量购进仔猪,导致疫病流行,年底存养量仅剩5・6万余头。1959年下半年,要求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指标,提出“土法上马,大办养猪场”、“反右倾,鼓干劲,畜牧业生产持续大跃进”的口号。受高指标、空口号影响,顿时浮夸风刮起。县要求年底存养生猪21万头,实际存养量只有5.8万头。由于饲料缺乏,管理不善,大牲畜出现了非正常死亡,存养量下降。到1960年全县大牲畜仅剩2.8132万头,比1957年的7.3449万头减少了4.5317万头,造成畜力严重缺乏。养羊数由1957年的12.1438万只,降至1960年的7.2629万只。1961年起,认真贯彻了“自力更生,自繁自养”以发展畜牧业的方针,实行繁殖奖励办法,规定了繁殖成活幼畜奖"一条腿”(25%)的办法。1962年又实行“高奖”(50%),对养猪户分给饲料地的办法, 畜牧生产开始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畜牧政策被废止,大部分饲料地被收回,奖励政策被当作“物质刺激”进行批判,畜牧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状态。大牲畜存养量一直在4万头左右。1974年恢复了养猪饲料地,收购肥猪实行“斤猪斤粮”的奖励政策,养猪生产才迅速发展。1977年生猪存养量达30.0411万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畜牧业生产由解决畜力和肥料为主转向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商品率为主。从1979年开始,本市每年向香港岀售膘牛少则七八百头,多者一二千头,涌现岀一大批饲养专业户。1985年底全市大牲畜存养量8.4196万头,生猪存栏15.6508万头,羊存养量24・5929万只。
  二、其他养殖
  养蜂:建国前,养有少量中蜂。1958年引进一部分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1959年底有蜜蜂644箱。由于蜜蜂检疫制度不健全,引进的蜜蜂因带入疫病不久即死光。70年代以后, 蜜蜂又开始发展。1975年养蜂109箱,1985年发展到1238箱。养蜂技术也有较大提高,并出现了养蜂专业户。
  养兔:建国前,养兔不多。1940年统计,离明区有家兔32只,系本地短毛兔,供玩赏或食肉,皮可制成柔软美观的童帽沿或斗篷镶边。1957年后,引进“力克斯”、“安哥拉”兔种,农村饲养普遍,1959年底存养4.1万只。以后因生活紧张而逐渐减少,到1963年已所剩无几,连制造猪瘟兔化疫苗也很难找到兔子。60年代末,农村养兔又有发展,品种多为“安哥拉”长毛兔。1981年引进西德长毛兔。以后又相继引进“日本大耳”、“青紫蓝”等品种的肉食兔。养兔者遍及城乡,出现了一批养兔专业户,有的靠养兔致富。由于兔毛价格忽高忽低,存养量也时升时降。1980年存养最多,为40.7072万只,1985年下降为24.5011万只。
  养貂:始于60年代末,各公社农场大部分都附设貂场,后部分大队和农户也开始饲养。1980年存养2733只,1982年存养3859只,1985年存养1462只。
  第三节畜禽优良品种
  鲁西黄牛是全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具有体大、力强、肉质好、耐粗饲、易管理、役用性能强等优良特性。建国前后群众饲养的牛基本上都是鲁西黄牛。1958年曾提出“黄牛奶牛化”的口号,在杜庄、都司、沙土一带,用引进的黑白花奶种牛杂交了一部分黄牛。后又为了解决畜力缺乏问题,从内蒙古、贵州等地购进了一些外地牛…自此,在当地牛群中引进了外血,导致了鲁西黄牛品种的混杂。1960年以后,各级领导对此开始注意,把提纯复壮和发展鲁西黄牛提到议事日程。菏泽县人民委员会转发了《菏泽专区鲁西黄牛生产管理工作试行条例》,每年对种公牛进行一次鉴定,合格的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有计划地进行选种选配,建立母牛群,选优去劣,提高牛群质量。1973年县革委批准建立56个黄牛繁殖基地大队,1976年又扩大到122个。至1982年经过调整选拔,确定了30个基地大队。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对鲁西黄牛的育种方向定为以本品种选育提高为主,加大体尺、体重,增强役用性能,向役、肉兼用的方向发展。1979年全国黄牛育种委员会正式确定荷泽县为山东12个黄牛基地县之一,菏泽县黄牛繁殖场为重点育种场。从1973年以来,国家每年都投放种畜款2〜3万元,帮助社、队配种站选配种畜,重点培育鲁西黄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牛数量增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鲁西黄牛由原来以使役为主逐步向役、肉兼用肉用为主的方向发展。1979年开始向香港出售膘牛。
  青山羊青山羊选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20年以前,本地有青、白、黑3种毛色的山羊,主要是肉用。后来青猾皮销往国外,很受外商欢迎, 价格也高,人们开始选育青山羊。本地青山羊属黑白毛混生的自然色,毛绒自然卷曲,非人工所能仿造,为国际上的独特商品。据《中国实业志》载:“鲁西南一带胎羊皮远销国外。胎羊皮取自母羊胎中仔羊之皮,于母羊分娩前破腹取之,毛细而质软。但近年省府悬为历禁,以其防碍羊畜繁殖极大,故出品减少。”民国22年产羊皮2000张,外销1000张。以后逐年停产胎羊皮,改产猾子皮。建国前夕,菏泽、南华、安陵等县民主政府,把发展养羊, 多产猾子皮,作为一项生产任务布置到基屋。如南华、菏泽2县在1949年初安排全年计划时,各计划生产猾子皮1万张。
  建国后,为出口创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供销社、畜产公司大量收购猾子皮。1949年全县有青山羊2万余只,到1962年青山羊存养量达10万只以上。1978年后,因青猾皮收购价格的升降及国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养羊数量呈曲线发展态势。其中1978年养青山羊21・1544万只,1980年养27・3733万只,1985年养19.9109万只。
  改良羊
  荷泽市绵羊原为当地“小脂尾寒羊”,为裘肉兼用型,属粗毛羊。1958年县配种站引进2只“考力代”种公羊,对当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1964年又引进一部分德国“美利奴”种公羊,在赵楼公社邓庄一带进行杂交改良。1967年又引进“髙加索”种公羊67只。经改良一、两代后,羊毛产量增加1至2倍以上,细度58支左右,长度8.3公分,油汗适中,净毛率50.3%,适用毛纺工业用毛。由于改良羊的收益增加,很快在全市普及。后因管理不善,造成改良羊畸形发育,群众误认为皱褶羊为好羊,结果羊毛变细、变短,净毛率平均30%,油汗过大,强度、匀度很差,毛纺部门不能使用,以致大量积压。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毛纺工业的发展,所产羊毛适于做毛呢原料,羊毛销路转畅,价格看涨,改良羊又呈发展趋势。
  菏泽斗鸡荷泽市饲养斗鸡历史悠久,经长期培育,逐渐形成“菏泽斗鸡”这一地方品种,荷泽斗鸡身形似松鸡,尾部普生两根明显的飘尾,雄壮美观,勇猛善斗,具有斗死不败的顽强特性。比斗时非常凶猛,平时却又温驯,所以引起许多人的喜爱。菏泽斗鸡在外貌特征上与南阳、新乡等地斗鸡有差异,与开封斗鸡较接近。
  民国初年,菏泽城里方军门爱养斗鸡,故繁殖很多。1937年后,由于灾荒战乱,斗鸡濒临绝迹。1959年城乡又有人饲养,1962年数量增加,饲养中心渐集中于城内。1968年,菏泽柴油机厂的曾现正二兄弟从外地引来2只种鸡;1977年以来,又有人几次去开封与几位名家交流技艺,建立友谊,带回几只鸡种与本地鸡种交配选育。经10余年精心选育,使现在的斗鸡在体形、外貌、平均体重等方面均异于外地斗鸡,故将其称为“菏泽斗鸡”。
  菏泽斗鸡的公鸡以青、红、紫、皂为上色,狸、白、柿黄为下色。一般体重4.15公斤左右,最大的5公斤,最小的3公斤。平均体重63公分,髙的达72公分以上,矮的55公分。冠形分花冠、平冠两种;啄大部分为黄色,嘴形粗、直、长、尖;眼有白眼、绿眼、菊花眼之分;脸有粗脸皮、细脸皮之别。
  母鸡以青色为主,另有豇豆白和豇豆红等色。体重一般3.5公斤左右。年产蛋70枚以上,最高达130枚。蛋重50克。春节过后多采用母鸡孵化。
  斗鸡的饲养管理要求较高,平时以高粱、小麦、玉米等杂粮为主食;育雏阶段掺喂熟鸡蛋黄;斗期喂鱼虾、牛肉、鸡蛋等,斗后停喂数日,灌茶水。
  斗羊原系当地绵羊,挑选体型好、长势旺、体大力强的雄羊经驯养后用于抵斗。大的斗羊100多公斤,性情刚烈,外人不敢近前。经驯服的斗羊,撒开僵绳,人走它跟,人住它停。进入赛场,主人挥鞭喝令,即飞身上场,进退盘桓很听指挥。建国前,农村养斗羊的很多,每逢集会,则牵羊到市抵斗。特别是农闲季节,每遇大的古庙会,斗羊者甚多,围观者如堵,抵斗场面异常壮观。1964年后,因当地绵羊逐渐改为半细毛羊,斗羊日趋减少,以致绝迹。近年来,爱好者从梁山等地引进优良品种,专供抵斗。
  菏泽黒猪(曹州黑猪)是当地长期饲养的一种地方猪种。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肉质好、产仔多等优点,但发育较慢。它全身无杂毛,有大、小两个类型。大型的叫黄瓜嘴(大褶皮),嘴筒长而直,耳大下垂遮眼,脸长皱纹较少,体躯较长,背腰稍有凹陷,腹大下垂,尻部多倾斜,皮肤松弛,尾粗长,四肢长,结实有力,母猪多卧系;小型的是莲花瓣脸黑猪,嘴粗短,耳大下垂,面部多皱纹,皮较薄,有的三吊腰,多卧系,体躯较短,尾细长。成年猪一般体重100〜150公斤。
  1956年以前,荷泽市所养的猪都属菏泽黑猪。1957年以后逐渐引进了垛山、定县、新金、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荣昌、内江、长白等猪种, 与当地猪杂交。现在纯种曹州黑猪存量较少,多为肉脂型杂交猪。
  菏泽麻鸡菏泽市传统鸡种,分布全市。分黄麻、黑麻、白麻等几种毛色。体型结构紧凑,动作灵活,适应性和觅食力较强,易管理,适宜农村散养。年产蛋140〜180个。但长期以来缺乏选育。1977年才引起重视。
  除麻鸡外,1958年至1964年曾引进莱航、狼山、寿光等品种鸡;以后又引进星杂288、579、罗斯等蛋用品种鸡和白洛克、星布罗、罗曼等肉用品种鸡。
  第四节疫病防治
  1941年5月,山东省公署、警备厅、建设厅下达《山东省取缔牲畜类输出暂行规定》,翌年3月又下达《山东省牲畜类检査暂行规定》,指出:牛、马、骡、驴、猪、绵羊、山羊、家禽在办理省内外输送及搬入时须领得山东省牲畜管理局之认可书,于所辖畜产管理分局指定场所受其检査。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畜禽疫病一直没能控制。
  1958年,县成立了畜牧畜医站,开始对本市畜禽疫病进行检査和防治。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一、畜禽疫病
  建国前,猪瘟、猪丹毒、鸡瘟、禽霍乱、口蹄疫是威胁禽畜生存的主要疫病。1940年和1941年全县发生猪瘟、鸡瘟、禽霍乱、口蹄疫等畜禽疫病,死猪1238头,鸡2万余只,大牲畜100余头。
  建国后,由于加强了预防和治疗, 有些疫病已得到控制。1960年全县感染牛疥癣7000余头,治愈6350头。1964年——1983年曾3次发生口蹄疫,政府立即组织防治五号病指挥部进行防治,1984年普査黄牛5000头、猪12・6万头,均未发现此病。禽霍乱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死亡率逐年减少。1975年预防接种18万只(鸡),发病11万只;980年预防接种22・78万只(鸡),发病2.7万只。猪气喘病自1958年以来曾有6个年份在全县流行,经综合治理,1980年末消灭了猪气喘病。但有些畜禽的疫病至今无法控制和有效治疗。马传染性贫血,又叫“三号病”,1978、1980、1981年均有发生,发现后只能予以捕杀深埋;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鸡瘟病每年都有流行,但只能靠预防注射而没有有效疗法。
  二、疫病防治
  建国前兽医治疗技术落后,全县没有正式兽医机构,没有谁给小家畜、家禽治病,更谈不到大规模的卫生防疫。给大家畜治病只是扎扎针,治治跛行之类。若需投药则用牛角或竹筒等器械。
  1956年县开设了兽医门诊。后各区、公社相继建立兽医站,担负起对畜禽疫病的防治和检疫工作。
  50年代治疗牲畜疾病,一般按传统医方灌服中约,但也开始使用西药灌服和肌肉、颈静脉注射治疗。60年代发展到对牛的第三胃注射疗法;对马属动物用掏结、捶结术治疗结症;用鼻腔投药代替传统的灌药法;能进行一般的外科手术。70年代开始进行剖腹产,瘤胃手术;手术治疗尿道、膀胱结石;进行肠套叠、肠扭转手术。80年代进行胸腔手术和脑包虫手术,用长竹板固定中下部四肢治疗骨折;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掌握了犬、猫、狐、貂、貉等小动物诊疗手术,一般疾病能利用化验等辅助诊断进行确诊。
  畜禽的防疫工作,1949年开始用炭疽疫苗对重点疫区的牛预防注射,后转向每年进行一次大面积的防疫。1952年开始用I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给雏鸡滴鼻,预防鸡瘟。1953年开始牛气肿疽防疫。1956年开始用1系鸡新城疫苗进行成鸡刺种,后逐渐转为注射。1957年开始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预防猪瘟,同时用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预防猪丹毒,1958年建立兔化疫苗制剂室。以后改为用冻干苗和二联苗。在此期间开始进行马鼻疽点眼。1960年实行每年春秋两次定期防疫。以后又开始了牛肺疫、羊炭疽、马属动物破伤风等项防疫。1966年春,因苏、蒙两国发生口蹄疫,为加强防疫,用口蹄疫A型疫苗对牛进行预防注射。随着疫病的被控制,对一些疫病的防疫,分别于不同的年份结束,只有猪瘟、猪丹毒、鸡瘟、禽霍乱的防疫,一直延续到现在。
  检疫工作,五十年代开始对岀境生猪进行检疫,1984年开始对农贸市场的肉类和调出的畜产品进行检疫。
  第五节淡水养殖和捕捞
  一、淡水养殖
  菏泽市最早的淡水养殖首见于《豢龙》的记述。古代的荷泽一带,处于济水与荷水的交汇处,形成菏泽、雷泽、大野泽3个较大的湖泊和许多坑塘、水洼、河汉,河湖相通,水网纵横,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人们由捕捞鱼虾之类进而发展到淡水养殖。“菏泽”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湖泊,又名“龙池”,在今城东南30里处,为“舜命董文豢龙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谋臣范蠡同西施同舟辗转来陶地(今定陶境内)隐居,在定、巨、菏一带养鱼、经商,并著有《养鱼经》,指导当地百姓养鱼,一直被传为佳话。据李挺《范蠡养鱼析议(下)》介绍,由于这一带距黄河很近,易于搞到怀子鲤鱼;再就是位于著名泽区(境内有舜打过渔的雷泽,附近还有能吞吐黄河水的巨野泽),因此,所养多为鲤鱼。从秦汉到明初,由于遭受战乱、水患、瘟疫之灾,几乎成了无人区。明、清时期,未见到有关养鱼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小坑塘养殖,产量极低,品种单调。建国后淡水养殖业渐兴,1956年城里部分居民利用城内坑塘集资养鲤鱼15亩,次年捕捞喜获丰收,激发了养鱼的积极性。1958年,菏泽军分区从武汉运来鲢鱼、鳙鱼、草鱼等鱼苗,放入军分区院内的两个自然坑塘内。因水质好,生长较快。同年7月,食品经理部购进两车鱼苗,在城内几个大坑内放养。1959年11月,城关组建了园艺场,下设水产队,负责500余亩水面的鱼业生产,投放鱼苗66・5万尾。1960年集体养殖先后发展到黄集、都司、高庄、辛集、安兴、马岭岗等公社。1963年12月10日,市农业局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水产的工作意见”,号召农村以生产队、生产大队为单位利用坑塘、壕沟、河流等进行集体养鱼,逐渐取消了个体养殖。1964年集体养殖面积达到1850亩。但在养殖方法上多是粗放粗养,全年产量只有30吨,平均单产16公斤/亩。7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高产鱼塘。如城关公社西关大队1977年改造鱼塘10亩,放养5寸草鱼,固定专人割草喂养,经过4个月,平均尾重2斤多,最大个体4斤。安兴大队1979年有塘鱼2万余尾,每尾2〜3斤。80年代初,个别城市居民利用庭院造养鱼池,部分农民利用自留塘进行家廨养鱼。1978年以后,渔业生产也实行了责任制,大多数单位的集体养鱼改为专业承包。承包方式有联户承包和个人承包。如丹阳办事处耿庄村耿纪信承包集体水面10亩,每年交集体120元,承包期10年。他养的鱼亩产均在400〜500斤。1984年全市5000亩养鱼水面,实行专业承包的有3870亩,占77.4%。其中联户承包面积3700亩,个体承包面积170亩。1985年,全市养鱼水面7000亩,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有6020亩,其中有个体专业户800户,承包面积3500亩。家庭养鱼也从1983年的36户,养鱼面积50亩,年产5吨,提高到1985年的80户,养鱼面积120亩,年产鱼15吨。
  鱼苗、鱼种:建国前,群众养鱼所需鱼种,主要到河里捕捞鱼片放入鱼塘饲养。50年代后期,开始到长江流域采购鲢、鳙、草、编等中南鱼苗。1960年杨庄鱼场人工繁殖鲤鱼成功,但繁殖量小,大部分鱼苗仍需从外地购进。1965年后,南关鱼场从曹县、成武等县购进乌仔,进行二级培育,为菏泽市鱼种生产的一次进步。1979年城关公社李娥大队,吕陵公社贾坊、田寺大队,吴店公社吴店大队,安兴公社安兴大队相继建立了鱼种培育点,共造鱼种池80亩,从曹县、成武引进乌仔150万尾,培育鱼种100万尾。进入80年代,刘寨、杜庄、安兴等乡镇也分别办起了鱼种场,并岀现了部分个体鱼种培育专业户。如沙土镇农民林化荣1985年承包本村40亩废窑坑培育鱼苗,当年培育鱼种30万尾。1985年,全市鱼种池面积达到200亩,购乌仔400万尾、水花430万尾,人工孵化鲤鱼苗80万尾,共培育鱼种40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250万尾(以上数含地区鱼种场数),群众自捕大规格鲤鱼种约1万尾,是历史上培育鱼种最多的一年。满足了全市需要, 扭转了从外地大量购进鱼种的局面, 推动了养鱼业的发展。
  成鱼养殖:建国前后,本市主要养殖鲤鱼。进入60年代,主要养殖鲤、鲢、鳙、草鱼,搭配青、编鱼种混养。70年代搭配混养的品种有鲂鱼。80年代又增加了日本白鲫鱼。
  养鱼方式有坑塘养殖和河道养殖2种。建国前,人们主要利用小坑塘养殖,“有水就有鱼”的传统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建国后,逐渐转向大坑塘养殖生产。1978年后,先进的养鱼技术开始推广,“人放天养,粗放粗养”的养鱼方法被摒弃。村内外蓄水坑、废旧窑坑等被利用起来,产量迅速提高。并出现了亩产150斤以上的稳产高产塘2000多亩。河道养殖始于80年代。赵王河河道中,从辛集行政村至大阎庄行政村长达10华里的老河道,两岸芦苇丛生,藕资源丰富。各行政村在所管理的河道间建有桥涵,安装有拦鱼设备。他们以养草鱼为主。辛集西南隅行政村在1984年将河道中的藕挖出以养鱼近百亩。1983年,何楼乡卞庙行政村在排水沟中安装拦鱼设备,养草鱼、鲤鱼、鲢鱼、鳙鱼10余亩。1985年,全市河道养殖面积500亩,年产鱼30吨。1979年城建局园林所水产队在城隍庙大坑利用网箱养鱼,可惜没有成功。
  商品鱼基地:1982年省在本市建设商品鱼基地551亩,次年建设300亩,1984年建设500亩,无偿投资11.2万元,周转金16万元。商品鱼基地分布在安兴、佃户屯、李村、何楼、侯集、刘寨、丹阳、李庄集、白虎、杜庄、新兴、吕陵等12个乡、镇、办事处的50个行政村、乡镇办鱼场等单位。1983年至1985年累计鱼产量302吨,上交商品鱼1.87吨。
  二、淡水捕捞
  961年(宋建隆二年),后周疏通五丈河,分汴水入济,潍水(今老赵王河)上接五丈河,水势旺盛,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公元963-967年 (宋乾德年间),打鱼店村人在村北开设一小店专供赵王河上打鱼人食宿,说明当时捕捞业的兴旺。1497年(明弘治十年),黄河决口黄陵岗,夺道赵王河,此河日堙,捕捞业也随之衰落。
  但在沿黄河一带,长期都有以渔为生者,或农、渔兼顾。菏泽的鱼市或大或小,始终存在。建国前的捕捞业,多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产捕捞业非常重视。60年代初,相继成立了一批水产捕捞队,国家调拨了牛皮、棉纱、网片、蚕丝等渔需物资供应水产队及其他渔民,促进了捕捞业的发展。1978年后,许多农民利用农闲捕鱼,捕捞量一直持续上升。1982年渔业捕捞量达21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到1985年,全市有专业捕捞人员210人,兼业捕捞人员1000人。鱼船60只,载重25吨, 捕捞量150吨。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