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桥、涵、闸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4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桥、涵、闸工程
分类号: U44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菏泽历史上桥梁建筑很少。据考,境内河道上第一座桥梁是赵王河上的金堤石桥。金堤集《金氏家谱》载:“唐开元三年,金氏兄弟三人逃荒至此,定居于北济水左堤一座破庙内,繁衍生息,取名金堤”。北宋时期跨济水建8孔石拱桥一座,因紧靠金堤,取名“金桥”。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涵工程

内容

菏泽历史上桥梁建筑很少。据考,境内河道上第一座桥梁是赵王河上的金堤石桥。金堤集《金氏家谱》载:“唐开元三年(715年),金氏兄弟三人逃荒至此,定居于北济水左堤一座破庙内,繁衍生息,取名金堤”。北宋时期(960-1127年)跨济水建8孔石拱桥一座,因紧靠金堤,取名“金桥”。桥头竖一石碑,故称“一碑单八孔金桥此时金堤已是水旱码头,金堤遂改名为金堤头。后因黄河决泛,河淤桥没。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金堤群众为防水和战乱之患,取土筑寨,偶将石桥扒出。除改建一座跨度4米的3孔石拱桥外,所余石料用于修筑东、西寨门。建国后,于1962年3月治理南赵王河时将石拱桥拆除。
  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在佃户屯南3公里处的广济河(今赵王河)上,建石桥1座,名杜桥(孔数和跨度不详)。后治理赵王河时扒掉。
  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在北七里河上,今李村镇西3・5公里处的王桥村前建木桥1座。
  1644-1661年(清顺治年间),在北七里河上建木桥2座,一座名叫安桥,一座名叫王桥。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府,设附郭(菏泽县)时,有修建城4门外桥梁8座的记载:
  东门外:东秩桥、通济桥。
  西门外:西成桥、接卞桥。
  南门外:阜民桥、镇曹桥。
  北门外:拱辰桥、望京桥。
  另有辛集桥(在城东25里辛集北赵王河上)、杨家桥(在城东南25里老赵王河上,张堂附近)、张家湾桥(在城南40里老赵王河上,现定陶张湾附近)、砖石桥(在城西清真寺附近, 环城河上)、小留桥(在城北三十里小留镇,北七里河上)。
  1932年(民国21年),洙水河疏浚后,在徐庄、桥张庄(今巨野县境内)修建木结构桥2座,均为8孔,跨度4米,施工精细,结构严密,造型新颖。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大量的桥梁工程。结构形式有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特别是1969年至1974年对东鱼河北支和洙赵新河2大干流治理与扩大,配套建筑物也有了新的发展。原来的木桩排架桥逐步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型式桥梁。至1985年,在3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上计建桥梁275座,其中较大型者194座。形式上有砖拱桥、双曲拱桥、无肋双曲拱桥、梁板式桥、涵管桥等。
  在建国后的桥梁建设中,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1956年。这时期随着河道疏浚,在北七里河、老赵王河、南七里河上建桥4座,均系木结构排架桥,后来全部改建。
  第二阶段从1957年到1961年。水利建设由以蓄为主转为以排为主,在太行堤和刘庄两大灌区的渠道和排水沟上共建桥864座,多系砖木结构。1962年停止引黄,废渠还耕。这时期所建桥梁绝大部分拆除或改建。
  1965年至1974年是建桥高潮时期。所建桥梁的设计技术、造型、质量均有新的发展。共建大、中型桥梁90座。有钢筋混凝土排架桥、梁板式桥、双曲拱桥等。仅洙赵新河就建桥30座。如都司公路桥,为钢筋混凝土柱型桥,7孔,孔径9米,宽7米,总长90米,荷重汽13级,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第四阶段从1976年到1979年。建桥33座,主要建在排涝河道金堤河、经一沟、经二沟上。如1978年所建金堤河上的孔楼交通桥,井柱桩型,
  计8孔,单跨4・6米,总长36.8米,荷重汽6级。李孟油无肋双曲拱桥,计4孔,单跨10.8米,总长43.2米,荷重汽10级,造型新颖,气势雄伟。
  二、涵闸与涵洞
  建国前,菏泽历史上无建闸记载。1958年,在南、北2大灌区的渠道上建大、小闸门1603座,有草木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等,全是人力提闸。因施工技术差,质量低劣,1962年停止引黄后全部废除。
  1968年至1974年,洙赵新河、东鱼河、东鱼河北支、安兴河治理以后,为接纳支流排涝,同时引水灌溉,先后修建砖、石结构开敞式或混凝土管式的涵闸99座,共119孔,总孔径为199米。
  境内涵洞是1967年以后大搞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的产物。主要用于引水灌溉。大体分穿渠涵、穿路涵、压力涵3种。多分布在渠堤、沟路交叉处。到1985年,全市共建涵洞1483座。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