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市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01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市城
分类号: F291.1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始建乘氏县于今城,直至1166年(金大定六年)。其间,除隋末唐初因战乱乘氏县一度废置外,历北周、隋、唐、五代、宋及金,共678年其名未变。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内容

第一节城址变迁
  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始建乘氏县于今城,直至1166年(金大定六年)。其间,除隋末唐初因战乱乘氏县一度废置外,历北周、隋、唐、五代、宋及金,共678年其名未变。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乘氏县被金军占领。当地百姓多随宋南迁;力口之连年水患,户口大减,乃于1166年(金大定六年)废乘氏县,其地并于济阴县(济阴古城在今定陶县力本屯乡境内)。又二年,黄河泛滥,大水平地逾丈,济阴城圮于水。曹州太守赵世安将曹州和济阴县治均迁于今城。这是菏泽城第一次为州治。自此,为济阴县治达200年。
  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黄河水患又废除济阴县,其地直属曹州。州治先迁至安陵镇,再迁盘石镇(曹县城)。今城改称古雄镇。
  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巡抚山东大理少卿张骥奏以河北人民渐广,差赋不便,仍以金乘氏县旧址复置曹州。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附郭置菏泽县,即今市城址。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原曹县知县范希正迁任曹州知州,乃利用旧州址,度势规划,始筑城池;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构儒学,初有街道, 奠定了今城基础。
  城池经多次缮修、增筑,至1512年(明正德七年)告成,历时66年。城周12华里,城墙高2.5丈,堞高5尺,趾宽3丈,池深1.5丈,广4丈。建有四门:东曰“东秩”,西曰“西成”,南曰“阜民”,北曰“拱辰”。门上建成楼,门外有吊桥,城四角筑有敌台。
  1522年(明嘉靖元年),知州沈韩离城5里筑护城堤防水。
  1620年(明泰昌元年)巡道许鼎臣又加葺城面,修饰城楼。设四城楼: 东曰“青波旭日”,南曰“风入虞弦”,西曰“凤台霜晓”,北曰“云里蓬莱”。复于城门额嵌石为匾,东曰“双河”, 南曰“南华”,西曰“凤山”,北日 “济阴”。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樊濬改土城墙为砖墙,周长1872丈,根宽1.6丈。设炮台26座,水簸箕84道,门楼4座,垛口3134堵,马道斜墙8堵,马道门楼8座。
  1938年至1948年,十年间城墙两次重修,三次拆除。六十年代初开始在城墙遗址上植树,现已成林,成了浓荫覆盖的绿化带。
  城内街道纵、横各7条,相互交叉,状若棋盘。交叉点称隅首,共23个(其中名称不详的5个)。以隅首为界,街分数段,各段长短大体相等,通名叫巷。东西巷32条(其中有2条名称不详),南北巷26条,共58条。民国初改巷称街。
  1933年(民国22年),统一为街命名。东西街36条(其中一条名称不详),南北街36条,共72条(包括四关)。
  第三节城区现状
  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菏泽市容已焕然一新。截止1985年,城区建设占地面积达14.15平方公里(1949年为2.25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11・5400万人(1949年为1・9万人)。
  自60年代初,有计划地拓宽街道,并延伸出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1965年开始铺设沥青路面。从1977年开始对城区道路进行了综合治理。9年来(1977年至1986年)共新修翻修道路48万平方米。
  经地名普查,对所有街(城内)、路(城外)统一进行了命名或更名。共有街23条,东西走向的11条,南北走向的12条(见附表)。共有路25条,东西走向的12条,南北走向的13条 (有些路名未定,故未附表)。
  街路两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东方红大街东段至汽车站为繁华的商业区;城东是烟囱林立的工业区;城西是各类学校较集中的文化区;城北为蔬菜基地;城南沿中华路两侧形成了新的住宅区。
  原来党、政、军机关多驻旧城内,现逐渐迁往新城区。市政府已迁至城西南部中华路新建大楼,地委、行署迁至城东南中华东路新建大楼。
  古典式大型建筑——书画院已拔地而起,黄瓦粉墙,气势雄伟典雅。占地面积22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城市供水规模进一步扩大,日供水由1976年的6000吨,增加到1985年的20000吨。扩大了管网,增加了用户。城市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70%。
  菏泽市交通方便,济菏、新菏铁路在此相接,建有菏泽站和菏泽南站两个火车站。城东关建有省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长途汽车站。公路密如蛛网,由菏泽可直达济南、徐州、开封、郑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标准县级公路16条,简易公路可通往各乡镇驻地。菏泽已成为鲁西南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市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飞速发展。现已有高等专科学校3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6处,职业中专1处,中等技工学校3处,驻城中学12处,小学43处,气象站、地震台各1处,并建成广播电台、电视转播台各1座,一类影剧院10座,影视厅更是比比皆是。
  卫生医疗事业亦有很大发展。解放初只有设备简陋的医院1处,现仅城区即有大型医院9处(地区级6处、市级3处),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区缺医少药的状况。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集市贸易空前活跃。除每天经常的集市贸易外,还设立两处大型综合集贸市场,农历每月逢四、五、九、十开展贸易,每次参贸人数最高达15万人。
  第四章重点集镇、村庄
  吕陵店
  又名吕陵集。位于城西稍偏北15公里,菏(泽)东(明)公路南侧,南靠新(乡)石(臼)铁路。
  传说村北有吕后墓而得名。解放前菏泽去东明的官路从村内穿过,有人开设客店,故又名吕陵店。
  据《续山东考古录》记载,该村为汉吕都县旧址,历来为县西境主要集镇。明、清两代曾在此设吕陵都。民国时期属菏泽县岗峰区,1942年秋属南华县。建国后,在该村设第六区署。1959年至今一直为公社、镇驻地。村庄规模比建国前扩大了一倍。1985年,有居民331户、1118人。农历四、九逢集。建电影院、联中各1处。镇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设在该村,是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主要副业有桑蚕、养兔。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菏泽市志》

菏泽上次的地方志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距今已110年。新修《菏泽市志》,应上承光绪六年,举凡光绪六年后菏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方面都应修在新志里,传之后世。新志继承了以前地志的传统格式,共分大事记、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牡丹、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科技、军事、风俗、方言、人物、附录等二十多编。在编纂过程中,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重视调查,重视档案。他们派人深入农村、街道,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记录口述材料,调查古迹,寻觅残碑,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他们采访了200多人次,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他们查阅各种档案,摘录材料数十万字。他们还创办了不定期刊物 《菏泽市史志资料》,收集各方面材料。他们工作很细致。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希正
相关人物
赵世安
相关人物
许鼎臣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乘氏县
相关地名
盘石镇
相关地名
济阴县
相关地名
曹州
相关地名
安陵镇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郑州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南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