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饮食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唯一号: 150134020220000691
专题名称: 槐荫区饮食习俗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14/001
起始页: 051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解放前,城市、农村群众多以杂粮、糠菜为主食,吃高粱(玉米)饼子、煎饼、窝窝头,喝稀粥(饭),细粮很少,副食稀罕;富贵人家多吃面食,品种繁多,肉类、菜蔬不断。 50~70年代,城市、农村仍以杂粮为主食;白菜、豆腐、豆芽等为城区主菜,农村多吃咸菜。1978年后,城市、农村以面粉、大米为主食。80年代,城乡主食品种多为馒头、米饭、包子、面条、烧饼等。城区副食种类繁多,鸡、鱼、肉、蛋不断,多数家庭每餐两菜以上;农村蔬菜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馄饨、鸡蛋包、豆腐脑、甜沫、馓子、粽子、把子肉等成为城区居民传统小吃,部分人以牛奶、豆奶补体。 回民主食品种基本同于汉族。喜吃牛羊肉,节日、喜庆食油香。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