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唯一号: 150130020220001583
人物姓名: 董健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486.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17年

传略

著名老画家董健。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四川画院名誉院长,滨州市著名“四老画家”之一。董健先生早年和晚年执著画苑,泼墨挥毫勤奋不辍。尤其他晚年在滨州期间生活的7年,是他绘画生涯的黄金时期,先后创作了2000多幅国画精品。 董健先生1917年生于商河县贾庄镇蒿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少时在家庭和老师的影响下,爱好绘画,孜孜以求。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烽火里,随着当局向大西南的转移。1941年,他考取了当时最高美术学府——国立艺专。从此,董健作为潘天寿、丰子恺、李可染、吴弗之、吕凤子等著名艺术大师的嫡传门生,在国立艺专修业四年,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广泛涉猎,对明清石涛、八大、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的作品作为日课钻研,并对书法艺术多下苦功。 1945年,28岁的董健先生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当时的《四川日报》《大众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也连续两次参加四川省成都画展。 1947年,董健曾与四川著名画家李琼玖组织嘉州画社,并多次举办画展,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1957年携妻带子又调回山东原籍工作。科班出身的董健,由于善于学习和大胆创作,而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是人们公认的当时惠民地区高水平的画家。 1980年从教师岗位上离休以后,董健先生几经友人邀请,到南方旅游写生、举办画展,重操画笔,并一放而不可收。1983年,董健先生应四川省政协和文化厅的邀请举办了回川画展,也多次参加当地省、市书画展,博得一致好评。1984年,他被聘为四川画院名誉院长。1985年,地区老领导刘之申等爱惜董健先生的卓越画才,并为修建黄河大桥书画联谊的客观需要,盛情相邀安排他来滨州居住,任滨州老年大学教授,使他晚年有了一个较为舒适安顿的生活和创作的环境。在滨州生活的七年,他绘制了两千多幅国画精品,但自己手中始终几乎没有存画,大都酬答了文友和慕名求画者,或者贡献了社会公益事业;董健先生在书画艺术和美术教育方面的重大成就,早已受到省内外艺术界的广泛敬仰。1992年8月,董健先生夫妇回惠民县城购房居住,1993年7月董健先生陪谢惠芳老师回四川探亲,1993年10月20日患病去世,终年76岁。董健先生的一生克勤克俭,甘于奉献,似蚕织锦绣,如蜡送光明,为文化艺术界留下了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风范。他留下的丰富作品,恰是他精神、情感、修养和品德的最好载体。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会员
职位
名誉院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