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洵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唯一号: 150130020220000373
人物姓名: 王洵才
人物异名: 字幼泉
文件路径: 1501/01/object/PDF/150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71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7年6月19日
卒年: 1977年6月21日
籍贯: 山东省牟平县象岛乡马埠崖村
民族: 汉族

传略

王洵才(1897年6月19日—1977年6月21日)字幼泉,原副局长、总工程师,男,汉族,山东省牟平县象岛(又名养马岛)乡马埠崖村人。学生时代品学兼优,在唐山交通大学历年考试均列榜首。1920年毕业获一等奖,并选送公费留学。1921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1922年毕业,获理工学士、工程硕士学位。后在美国美利坚桥公司、米楼瓦城工务局、芝加哥茅柱公司任设计员、帮工程师、技师。1925年回国,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1926年2月被派往胶济铁路局任工务员、工程司兼济南、青岛工务总段长。在领导改造胶济铁路工作中,将原30公斤/米钢轨改辅为43公斤/米钢轨,桥梁等级由E—20级提高到E—50级,满足了当时的运营要求,获国民政府交通部二等奖。1938年胶济铁路沦陷后,他辗转大后方,1939年任滇缅铁路工程师;1941~1942年任滇西公路工务科长、公路总局工程科长;1943年任西南公路工务局总工程师;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工务处长和局总工程司。建国后任济南铁路管理局工程司、副局长。 1949年冬,因他负责修复淮河、明光两座大桥速度快、质量好获铁道部一等奖。1953年1月调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在修建蓝烟铁路时,提出线路改道,避开老母猪河的建议,减少桥梁2座,隧道1座,为国家节约投资400余万元;在修建河南省平顶山支线时,他提出将原设计由临颖站出岔,改为由孟庙站出岔,缩短营业线路,节省了投资和运营费用。1957年3月调回济南铁路局任副局长、总工程师。1958年8月,黄河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京广线黄河大桥被冲毁,他根据周恩来总理视察泺口黄河大桥时提出的“要确保大桥安全和津浦线畅通”的指示,主持制定了加固大桥的方案,并监督施工,确保了大桥的安全和津浦线畅通。 1954年后,他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工务员
职位
工程司
职位
总段长
职位
总段长
职位
工程师
职位
科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总工程师
职位
教授
职位
处长
职位
总工程司
职位
工程司
职位
副局长
职位
副局长
职位
总工程师
职位
副局长
职位
总工程师
职位
代表
职位
代表
职位
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