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特殊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28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特殊教育
分类号: G76
页数: 2
页码: 468-4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市中区志中教育的情况,介绍了特殊教育,包含了特殊教育的概况,学制与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市中区 教育 特殊教育

内容

第一节 概况
  1983年济南市英雄山小学附设辅读班,招收弱智儿童12人。1985年又招收弱智儿童15人,编为1个班,共有学生27人(男13人,女14人),三年级班中弱智状况为轻度(一级)6人,中度(二级)3人,重度(三级)3人。1986年馆驿街小学设弱智儿童辅读班,至1988年连续招生,共3班33人。1989年西青龙街回民小学设弱智儿童辅读班,每年招收1个班。1990年全区3处弱智儿童辅读班7个,在校生72人,特教教师17人。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弱智教育学制定为8年。一年级用市编辅读教材,三年级用普通小学教材。
  辅读班的课程为每周语文8节,数学6节,音乐、体育、美术各2节,思想品德课1节,兴趣小组活动2节,课外活动每周安排5节。用八年时间学完相当小学四年级课程内容。1987年9月实施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九年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设有音乐、体育、图画、语文、数学、劳动常识等课程。1989年实施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
  第三节 教学内容及方法
  特殊教育辅读班,针对弱智儿童的缺陷特点,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低年级语文课突出汉语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回答问题,用以矫正学生的语言缺陷,丰富其语言词汇,纠正其发音错误,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数学课突出认数和写数,10以内的加减法,用以形成较为正确的数量、时间和空间观念,以便增强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品德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具有诚实、勇敢、遵守法纪、讲文明礼貌的品德。音乐课运用唱歌,激发起弱智儿童的感情,矫正其个性弱点,克服语言缺陷,发展视听觉和注意力。体育课突出跑与跳的动作训练;增强体质,矫正其活动障碍。手工劳动以矫正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实物、图表和模拟手段讲解助以姿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采取少讲多练,多出现,勤见面的方法,促其加深印象,帮助记忆。此外经常带学生出校门,观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生活,组织看彩色录相,收看儿童节目,听儿歌、故事,活跃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知识。
  馆驿街小学辅读班教师杨珉和杜振忠在市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分别获得语文和数学教学一、二等奖。对弱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好经验,在省市特教年会上交流,受到好评。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市中区
相关地名